关灯
护眼
字体:

成身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帝用话创世,即是用自己创世,即是自己到世界上来。人堕落了,犯了罪,逆了命,上帝的圣善慈爱不能在人当中彰显出来;人因罪愆与上帝隔断,也不能自力回归上帝,再与上帝相通。上帝曾遣先知先觉晓谕世人,其所晓谕未能充分地彰明上帝的旨意;世人也未尝不寻求上帝,但是冥索揣摩,未能确知上帝的神模。所以上帝要亲自到世界上来,话成肉体,作充分的启示,成再造的工程。《希伯来书》开首就说:“上帝在古昔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借着他儿子晓谕我们。”(一章一与二节)传福音的约翰说:“话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福音》一章十四节)无声无臭的上帝成了有形有体的世人,就是独生子,救主耶稣基督。保罗论到他,曾说他倾空自己,又曾说他充满神性。“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僭越,反倒虚空了自己,取得奴仆的形状,成为人的样式。”(《腓立比书》二章六至七节)但是“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上帝本性的丰盈有形有体地居住在他里面。”(《歌罗西书》一章十九节,又二章九节)耶稣基督到世界上来,等于上帝到世界上来,即是上帝到世界上来;耶稣基督即是上帝的话,话成肉身,即是耶稣基督,即是上帝亲自来。耶稣自己说:“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十四章七节、九节)上帝亲自来,原要人认识他,看见他。人在物界之中,不能看见纯粹的灵;不能看见,不能发启信心,所以他进入人体,有形有状地生活在人的眼前。他要在历史上留一个真迹,使历史得意义,得成全。作书信的约翰于是可以说:“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那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约翰一书》一章一与二节)

    上帝成身,在耶稣基督里施启示,彰救法,乃是基督教的中心信条。若这一端果非事实,不为信众所接受所宣传,基督教便失其为宗教的所以然,或可沦为道德的行为,却无以为宗教的信仰。人生起于奥秘,终于奥秘;宗教起于显示这个奥秘,给人生最基本最深刻的奥秘作一个有力的有效的解答。我们认定了这一点,方始可以解释我们的信仰。我们若信耶稣基督是上帝自己,上帝的话,成为肉身,第一就要说明耶稣基督的先存性。就是说,万世以前耶稣基督存在。“太初有话,话与上帝同在,话就是上帝。”(《约翰福音》一章一节)有上帝就有上帝的话,上帝永在,上帝的话也永在;成身之前,即已存在。耶稣基督既是上帝的话,在他未到世界上来之前,自然长在 。不但是约翰如此说,其他的使徒们也都如此说。保罗论耶稣,说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僭妄,而乃倾空了自己,入世为人。他的论调包蕴着耶稣基督的先存性。保罗离开了雅典之后,立志不讲哲学,不谈世人所谓之智慧,只传“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哥林多前书》二章二节)这就是他所传的智慧。“乃从前所隐藏,上帝奥秘的智慧,就是上帝在万世以前,豫定……的”。(同上七节)上帝奥秘的智慧,隐藏于万世之前,所隐而未显的是耶稣基督,与他的死。及至耶稣基督受死,这万世以前所隐藏的奥秘:方始对人彰显出来。其中所包蕴的思想是:耶稣基督住在万世以前,在《以弗所书》里,这个思想更加明显了;著作那书的也许是保罗自己,不然,也是与保罗的思想一派的,他说:“上帝从创世以来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一章四节)《歌罗西书》里说得更清楚,说:“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一章十五节)使徒彼得是最先承认这一点的,曾对耶稣说:“你是基督,永生上帝之子。”(《马太福音》十六章十六节)在《彼得前书》里,所说的是:“基督在创世以前是豫先被上帝知道的,却在这末世,才向你们显现。”(一章二十节)《希伯来书》的作者则简括地说:上帝“曾借他创造诸世界。”(一章二节)看了《圣经》里这样的记载,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晓得基督教是建立在基督是上帝的一个信仰之上。基督永生,是以先存。话成肉身,所以然者,因为话已先生,永在。成身论不能不承认基督的先存性;不承认,就不能有成身论。

    入世以前先有存在的思想,在神话中有过,在哲学中也有过。由神话说,人看见一只被宰的猪,身上有“秦桧七世身”的字样,指出有猪之前,先有秦桧。小说中也有神话,说岳飞是大鹏降世,没有岳飞之前,有大鹏先存;说梁山泊的弟兄是天罡地煞星下凡,没有宋江吴用等以前,有天罡地煞星先存。中国的正书上有道:“先天地生”,又有“率性之谓道”之说。若果如此,那末人含道之性,人未入世,道已先存。在希腊的哲学里,先存之说,占极重的位置,人未入世,已即先存,入世之后,所知即是所忆。在佛书里,佛出世,佛涅槃,俱有先存、轮回之说,尤重前生、今生、来生。人对于生,好像不能不追溯到生之前,思想里,骨子里,隐隐约约,总包蕴着一个求其在先,推其在后的追寻。这样说,耶稣基督的先存性在思想上理解上不是完全无影无踪、无印无证的奥秘。某西宣教师倾心于基督,五体投地,讲道著论,却以为先存论毫无根基,既非中国人所习知习闻,又非科学所能指所能解。竟不知道,没有先存即没有基督,所讲的只是一个人,轻轻地把基督教全部推翻了。他代表了没落的现代派,自由派。那里知道人生最深刻最迫切的需求并不是那样一个人,乃是话成肉身的,先存永存今存将来存的基督?又那里知道人碰来碰去尽是奥秘,把奥秘讲走了并不是能事,所讲的也不是真理?上帝全能万能,难道不能入世为人么?上帝永生,入世为人,成了肉身,就没有他的先存么?人可以定什么是可能,什么是不可能么?人的理知有限,认识有限,乃能测度无量么?若不需信仰,我们自不必多说;若需信仰,若需始于信仰终于信仰,我们要问何以不信上帝自成肉身,自有先存呢?《圣经》上所记载的何以就不合理呢?奥秘可信不可讲,何以就不可承认其为可是可有的呢?没有宗教俯仰与经验的人,与夫自作聪明而浅识的人,真是瞽者不能叫他看文章,聋者不能叫他闻钟鼓,乌可与谈宗教之所以为宗教的道理?

    上帝在基督里,话成肉身;当然是以无量入有量,以绝对入相对,以永恒入暂时,以不变入无常。其人必有所倾空;所以保罗有耶稣基督倾空自己之说。话成肉身,本性不灭;所以保罗又有神德充充满满地居住在耶稣基督之内之论。凡为时空所限之性,自必在变迁的世界倾而空之;凡为现世界所必需,所可有之性,自必在人生之中充塞之。上帝成身,当然不能于成身之时期,在限制中有全权全知全在的神性;此等属性,在上帝自为限制的人身中,当然是倾而空之。同时,在人生之中,经过试探,阅历痛苦,受到训练之后,圣善与慈爱,当然可以实现于品格之中,至于充而塞之。保罗说,倾空是基督入世之始,论充满是基督成功之后;二者俱不可亏。上帝在全世界,又超越,又内在,即有全知全能全在绝对的尊严。在有限的一个肉身之中,自即无此尊严的俱来。而上帝完全自存,完全超越,却又完全在基督之内成身。且人类所需的乃是上帝的圣善与慈爱,宇宙论上所说上帝的属性既已彰著,自非问题。圣善与慈爱若能成实于人生之内,那末救法遂可完成。倾空是倾空上帝超玄的属性,如全知全能全在绝对之类;充满是充满上帝道德的属性,如公义圣善慈爱牺牲之类;倾空为成身之始,充满为成身之终。始则受限制,终则经训练。成人则全乎倾空,升天则全乎充盈;中间的历程是上帝再造人生的化工。

    上帝成身,既入人生,即受人生一切的限制。上帝自愿成身,即自己限制自己。上帝既入人生,自即完完全全地做人,经历人所经历的,承受人所承受的,丝毫不推辞,分寸不殊异。所以耶稣基督在世界,完全是人,无有任何超乎人的特殊权利。所以他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希伯来书》四章十五节)非但如此,他所经历承受的至深且刻,彻底地尝到人生的痛苦,担负到人生的担子。他“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祈祷,恳求那能教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为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源渊。”(《希伯来书》五章七节、八节)他“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二章八节)上帝成身做人,是彻底地做人,受人的限制,不超越人的限制,更不享有任何超越人的特殊神权。或有人要问,他是圣灵所覆,童女所生,以上帝为父,不以人为父,与人特殊,所以能成圣成神。他既为童女所生,自然不完全受人的限制,不彻底地作人,自然仍享超越于人的特殊神权,不可与人同日而语。他非由情欲而生,当然可以成全纯善,我们均由男女情欲而生,当然大异,非犯罪不可。这一问是合理的。童女所生,非彼得约翰雅各保罗所言,仅有马太路加的记载,所载又互相出入,容是神话,容是传闻。且马利亚亦为父母所生,曾带情欲之性;马利亚父母亦为父母所生,曾带情欲之性。耶稣基督既有完全的人性,自不能免于情欲之性;有情欲始是真的人,没有情欲,不得为真的人。有情欲始能“受试探与我们一样”,没有情欲,不必由学习顺服而达到纯全。且上帝创世,造男造女,命其好合,视好合为神圣尊严的奥秘,且是“极大的奥秘”。(《以弗所书》五章三十二节)岂有成身而不经此奥秘的历程。耶稣基督的人性不能有所亏阙,是以童女所生的故事,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其主旨在于说明耶稣基督以上帝为父,不带原罪,不在于说到耶稣基督人性的亏阙。无论如何,上帝成身,入世为人,是十足地彻底地为人,受人所受的一切限制。

    上帝成身是创造中的再造,所以《圣经》称耶稣基督为第二个亚当,为新人类的始祖。(《罗马书》五章十二至二十一节,《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四十五至四十九节)亚当所经,耶稣基督亦须经过,但要不犯罪。这就是说,耶稣基督必须事事与人相同。在知识方面,他生无全知,生无所知,似无生而知之的表示。他的知识是学习而得的,与人不异。《圣经》上说:“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加福音》二章五十二节)他与人无异地经历生长与发展的过程。在历史里,在时间空间里,他的思想知识,都始则受社会环境、时代倾向的限制与影响。上袭律法与先知,下同风俗与时尚。不过他天亶聪明,禀赋醇厚,能学而自发,行而自超;集律法先知的大成而遗其渣滓,挹其菁华,荟萃于心,而发为独特整全的见解;随风俗时尚的要求,而式饮式食,超绳墨而中绳墨,经尘染而不沾尘染。既择善而固执之,复遇诱而拒绝之。他自己说:“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马太福音》二十四章三十六节)他所知的,不是全知;他所知的,甚深且奥,因为他天亶圣明,又与父有不间离的同在。决定大事,他要“禁食四十昼夜”(《马太福音》四章二节),要上山“整夜祷告上帝”(《路加福音》六章十二节),要犹豫,要呼吁,要流“汗像大血点”一样。(《路加福音》二十二章四十四节)在身体方面,他生长,他软弱,他要睡眠休息,他要饮食动作,在雅各井上向撒马利亚妇人要水喝(《约翰福音》四章七节),在苦路上背不动十字架(《路加福音》二十三章二十六节),在十字架上气绝血流而至于死亡。他工作一息不懈,有“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的心态与力量。威而厉,他以绳为鞭,驱逐卖牛羊鸽子与兑换银钱的人出圣殿。(《约翰福音》二章十五节,《马太福音》二十一章十二、十三节)怒而詈,他称法利赛人为假冒为善的恶人。(《马太福音》二十三章十三至三十六节)悲而悯,他为马大马利亚的悲哀而流涕,为行将沦亡的耶路撒冷而痛哭。(《约翰福音》十一章三十三至三十五节,《路加福音》十九章四十一节)温而婉,他可怜用膏膏他的女子。(《路加福音》七章四十四至四十七节)他祝福杂乱聒噪的小孩子。(《马太福音》十九章十三至十五节)他有健全的体格,也有热烈丰富的感情,有各方面的交际朋游,也有极庄严极恬静的胸襟。他完全是一个人。在精神道德方面,他有坚强不移的意志,有上帝的同在,与上帝丝毫不隔的密切的联系,有精严的祈祷,有《圣经》的诵读,有孜孜不倦的工作。一言一行,一举一止,都是要成全上帝的旨意,信赖是纯全的依赖,劳瘁是尽力的劳瘁。(《约翰福音》四章三十四节,《路加福音》二十二章二十四节)他言上帝之言,行上帝之事,在做人的经程之中,无瑕疵,无指责,毫无罪愆。(《希伯来书》四章十五节)他有至深至纯的上帝意识,说“父比我为大”,又说,“父与我同在”,父与我“合而为一”,“父所有的,都是我的”,“父与我为一”。(《约翰福音》十四章二十八节、十六章三十二节、十七章二十二节、十六章十五节、十章三十节)他与上帝关系的密切,是我们不能透入而了解的,他从上帝里出来,要与上帝同受尊荣。(《约翰福音》十七章二十四节、五章二十三节)上帝是爱,他也是爱,爱人也爱仇敌,知与言,言与行,无不一致。但他既是上帝的话成为肉身,受人一切的限制;他的造诣,自必为学习奋斗的结果。他的成功,立信立德,表示了上帝的真本,上帝的形象,使我们感觉得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只有深深的惊奇,深深的敬叹。

    成身的基督完全是人,但亦完全是神,是上帝。是人,这可以懂得的;又是上帝,怎样讲呢?既说成身,当然是在历史之中,世界之上,有时空的限制、变迁的经历。在这种情状之下,他的神德当然有别于超玄的属性,不全知,不全能,不全在,不绝对。成身而神当然是品格方面,道德方面的神性。耶稣基督做人的生活,尽人的分事,历经试探,毫无罪愆,因无罪愆,所以真性圆湛。这个真性即是神性,显示出来,则有自存的永恒,亦有至圣至善纯慈纯爱的整全。至圣之谓神,则耶稣基督即是神;至善之谓神,则耶稣基督即是神;纯慈纯爱之谓神,则耶稣基督即是神。若说上帝是圣爱,圣爱是神性之本质,那末耶稣基督既因学习顺服而保持至圣至爱,发扬至圣至爱,当然完全有神德有神性。此性与人性连合,即表示耶稣基督是神人,是人之子,亦是上帝之子。在上帝奇妙的安排之中,一切条件,无不齐备,一方面有艰难痛苦的历砺与尝试,另一方面有合适的时代,相当的环境,良好的遗传,充分的机缘。没有艰难痛苦试练引诱,耶稣基督无以经历为人的实际;没有相宜的时代环境遗传机缘,他亦无以透发为上帝的真本。他在第一世纪之初的犹太,为约瑟马利亚的长子,家里有宗教的虔敬氛围,国内与宇内有救主出生的需要与期待,上可以承先知的绪业,下可以开新纪的鸿图,冥冥中有上帝的护持,攘攘中有众生的企望。他乃独立苍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特起而显示他纯全的神性。设若其母为盗娼,其国无宗教,其时无需求,时代不成熟,他的神性又如何表显。但是上帝创世以前,预有隐藏的奥秘,直使人神际会,乃有耶稣基督。我们阅读历史,寻绎经典,深叹观止,只有无量的赞美,无尽的惊奇。

    人的本性与神的本性,在耶稣基督里合而为一,有统一性,无离二的状态。古时神学家在两种本性上做了不少文章,起了无数的争辩。他们的逻辑没有办法,他们的社会与哲学背景,亦使他们没有办法。有的说耶稣之内有两个意志,两重品格;有的说他完全是上帝,历史的耶稣是假托的;有的说他完全是人,上帝或是附在他身上的,或是他由人而达到道德品格,并非真是上帝。或说同性,或主同质,议论纷繁,莫衷一是。他们的时代与背景,他们的思想方式,理论要求,都早已过去了。在我们,逻辑不能以死范围笼罩生活,更不能以同异律限制无上的生命。我们只须认定事实,执持信仰,直说耶稣基督是上帝的话成身,为人,亦为神,真是神人。我们可持内外两种观点。由内性方面看,《圣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