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二 小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诂与训有别 释名与说文 说文不可以诂经 说文声韵之研究条例 古音自宋儒发明

    诂与训有殊。诂者所以通古今之言,训者所以籀章句之指。诂者,古言也。古今异言,以今言解古言,使人易知也。训者,顺也。圣人发言为经,语有缓急,顺以为解,勿乖其指也。二者交济,莫可一阙。诂而不训,其失则拘而流于琐,汉儒是也。训而不诂,其弊也臆而失之疏,宋儒是也。自昔解诂,必本声音。先择同音之字,如《中庸》:“仁者,人也。”不获,乃求之一音之转,如“义者,宜也”。不获,乃求之双声,如《易传》:“象者,材也。”“渐者,进也。”“颐者,养也。”《孟子》:“序者,射也。”又不得,乃求之叠韵,如《易传》:“乾,健也。”“坤,顺也。”“坎,陷也。”“离,丽也。”《孟子》:“庠者,养也。”“校者,效也。”声韵咸不可得,乃求诸习惯易知之字。《尔雅·释诂》,汉儒笺经,大率如此,可考而按也。

    刘熙《释名》,以谐声解诂,得《尔雅》之意。许慎《说文》,以同体分部,本《急就》之语。

    休宁戴震东原为汉学大师,皖派开山。每谓有志闻道,当先从事于字义制度名物,以通六经之语。考诸篆书,由《说文》以睹古圣人制作本始;更念《尔雅》,为承学津筏,又殚心其书,遂为后来治学者开一法门。其学一传而为金坛段玉裁懋堂。段玉裁阐扬师说,穷微极博,撰《说文解字注》,因字形以说字音字义,谓:“《说文》、《尔雅》相为表里。治《说文》,而后《尔雅》及传注明。《说文》、《尔雅》及传注明,而后谓之通小学,而后可通群经之大义。”而于是汉学之机括以发。然《尔雅》本为诂经,而《说文》只以解字。桐城方东树植之为《汉学商兑》,辨之极详,其大指以为:“许君自序,缘秦初作隶书,而古文绝。汉初,犹试讽籀书,试八体。其后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宣、平以后,张敞、杜业、扬雄诸儒,通其学者,著《训纂篇》等书,始稍稍略复存之。及新莽居摄,甄丰颇改定古文,而壁书及张苍所献《春秋左氏传》,及郡国所得山川古文,时人不识,共相非訾,诡更正文,乡壁虚造,变乱常行,不合孔氏古文,谬于篆,故博采通人,考之贾逵,作《说文》。其书以秦篆为本,合以《史籀》大篆及古文。古文者,《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及山川奇字。据此云云,是许君作《说文》,本以经古文解说文字,非以文字训诂经义。许冲上表言:‘今五经之道,昭炳光明。而文字者,其本所由生’云云,语意分明。盖谓经义本解已著,此特引证,用以说解文字耳。《说文》既作,复作《五经异义》,则许氏未尝以专用《说文》足证经矣。《说文》所引经文,多有一字殊见。如《易》既引‘以往吝’,又引‘以往遴’;《书》既引‘旁逑孱功’,又引‘旁救僝功’,‘方鸠僝功’;《诗》既引‘亵袢’,又引‘绁绊’;《论语》既引‘色勃如也’,又引‘色艴如也’,此类甚多。当由经师各承一家之学,各以所见为定本,是以不合,而许君亦不能定之。今于许君所不能定,而欲求之《说文》以定,益以惑矣。《说文》所引异字,即今经文读某之字,洪容斋及近人钱大昕氏尝录出凡数百字。今经文皆不复见,不适于用,不与马、郑相应,是后人尚不能得其所异之字,又何能以之定经之说乎?许君本以六书之义解说文字,谓圣人不虚作,必有依据。所谓依据者,指六义也。凡以明圣人作此字之义,有一定依据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