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五 三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芹菹《說文·艸》:“菦,菜,類蒿。從艸,近聲。《周禮》有

    菦菹。”今作“芹”。按:唐《石經》暨諸本同作“芹”。《釋文》雲:“《說文》作菦”,是許所見古文作菦。

    黑羔裘

    羊皮裘,古有貴有賤。《周禮》:“掌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鄭司農雲:“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質。”又黑羔裘通乎上下,諸侯視朝及卿大夫等同用黑羔裘。《玉藻》雲:“羔裘緇衣以裼之。”鄭注《論語》雲:“緇衣羔裘,諸侯視朝之服是也。”是古以黑羔裘為重也。《爾雅》:“牡分。”郭注謂:“吳羊白羝。”“牝牂”,毛傳:“牂羊,牝羊也。”《說文》雲:“分,牂羊也。”“牂,牡羊也。”許氏以白羊統名牂羊,故以分為牂羊也。古以牂羊之裘為惡衣,故《墨子·兼愛篇》雲:“晉文公好士之惡,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是古以黑羔裘為貴,白羊裘為賤。今吏胥、牙儈、臧獲之人皆服黑羊裘,是以古朝祭之服,為賤者衣也。

    瑁

    《說文·玉部》:“瑁,諸侯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牂冠。《周禮》曰:‘天子執瑁四寸。’從玉、冒,冒亦聲。目,古文省。”今作“冒”。按:鄭注:“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蓋天下。”若本瑁字,不必言名玉曰冒矣。然按《白虎通》:“瑞贄,瑁之為言冒也。上有所覆,下有所冒。”《書·顧命》亦作瑁。知瑁、冒義同,而許、鄭所見本異耳。

    攻駒

    《周禮》:“攻駒。”鄭司農雲:“謂騬之。”《說文·馬部》雲:“騬,犗馬也。”今謂之“扇”。《五代史·郭崇韜傳》,崇韜素嫉宦官,嚐謂繼岌曰:“當盡去宦官,至於扇馬亦不可騎。”“扇”字僅見於此。偶讀王念孫《廣雅疏證》,徵引詳博,用錄之於左。《釋獸》雲:“桀、曷、羯、巿、豶、猗、孱刂、攻,曷也。”《疏證》雲:“《說文》:‘桀,犗馬也。’‘犗,桀牛也。’《玉篇》:‘犗,加敗切。’犗之言割也,割去其勢,故謂之犗。《莊子·外物篇》五十:‘犗以為餌。’郭象雲:‘犗,犍牛也。’犍與曷同,其聲轉則為羯。《說文》:‘羯,羊羖犗也。’《急就篇》雲:‘牂、羖、羯、夷、兆、旦、俞。’注雲:‘羖之犗者為羯,謂虔刂虔刂也。’《史記·貨殖傳》:‘羯、夷不均。’徐廣注雲:‘羯、夷皆健羊也。’按:健當為犍字之誤也。《廣韻》:‘巿,古羊也。’古與羖同。《眾經音義》卷五引《三倉》雲:‘羖,羯也。’《爾雅》說豕雲:‘<豕>,豶。’《說文》:‘豶,夷豕也。’《大畜·六五》:‘豶豕之牙。’劉表注雲:‘豕去勢曰豶。’《說文》:‘猗,犗犬也。’《釋言》:‘孱刂,攻也。’曹憲音:止善、鋤限二反。《廣韻》:‘孱刂,以槌去牛勢也。’孱刂之言钅亶也。《說文》:‘钅亶,伐擊也。’《玉篇》:‘之善切,割也。’今俗語謂去畜勢為扇,即孱刂聲之變轉矣。《周官·校人》:‘頒馬,攻特。’鄭眾注雲:‘攻特,謂騬之。’曷曹憲音:居言切。字或作犍,或作虔刂。《眾經音義》卷十一引《通俗文》雲:‘以力去陰曰虔刂。’卷十四引《字書》雲:‘犍,割也。’《廣韻》:‘虔刂,以刀去牛勢也。’虔刂之言虔也。《方言》:‘虔刂,殺也。’義與割通。今俗謂牡<豕者>去勢者曰犍,<豕者>聲如建。”

    九藪

    《說文·艸部》:“藪,大澤也。從艸,數聲。九州之蔞:楊州,具區;荊州,雲構;豫州,甫田;青州,孟諸;沇州,大野;雝州,弦圃;幽州,奚養;冀州,楊紆;并州,昭餘。祁,是也。”此引《周禮·夏官·職方氏》而省其文也。今本楊作揚,夢作瞢,甫作圃,孟作望,沇作袞,雝作雍,圃作蒲,奚作貕。按:《爾雅·釋地》雲:“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揚州,濟河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又雲:“魯有大野,晉有大陸,秦有楊陓,宋有孟諸,楚有雲夢,吳越之間有具區,齊有海隅,燕有昭餘祁,鄭有圃田,周有焦穫。”較此,則有徐州、營州,無青州、并州;有大陸、海隅、焦穫,無弦蒲、貕養。楊陓,疑即楊紆,而屬雍州。《呂氏春秋》、《淮南子》所載九藪,無大野、焦穫,而以趙之钜鹿、晉之大陸,分為二藪,均與《說文》異,知所引為《周禮》也。《說文》無兗字,《口部》:“{八口},讀若沇州之沇,九州之渥地也。故以沇名焉。”“沇,水出河東東垣王屋山,東為泲。從水,允聲。”《釋名·釋州國》雲:“兗州,取兗水以為名也。”《史記》作“濟河惟沇州。”鄭司農雲:“弦或為洴,蒲或為圃。”知司農所見古文無作圃者。今《說文》皆李燾、徐鉉之本,或非許氏原文,從司農作“蒲”,近是。《爾雅疏》引《地理誌》雲:“汧山,北蒲穀鄉、弦中穀、雍州藪。”則當如司農注釋為“弦之蒲”也。“貕養”注雲:“杜子春讀貕為奚。”知古文本作“貕”,《說文》從杜氏易之也。餘當作餘,《爾雅》曰:“燕有昭餘祁。”《淮南子》作“燕之昭餘”,無祁字。金壇段玉裁《周禮漢讀考》亦雲:“徐鍇本《說文》作昭餘祁。”按作“餘”是也。

    石室

    《說文·示部》:“祏,宗廟主也。周禮有郊宗石室。一曰:大夫以石為主。從示,從石,石亦聲。”此引經解本字也。今《周禮》無此句,段玉裁曰:謂周有此禮耳,非謂經有此文也。

    五歲一禘三歲一祫

    《說文·示部》“禘”字下,引《周禮》曰:“五歲一禘。”“祫”字下,又引《周禮》曰:“三歲一祫。”今《周禮》無此語,邵晉涵曰“疑此《禮緯》之文”是也。《詩·宮》、《禮·王製》《正義》俱引《禮緯》曰:“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宋庠《國語補音》亦引《禮緯》曰:“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孫瑴《古微書》載《禮稽命徵》文相同,無作“歲”字者。《禦覽》、《初學記》、《藝文類聚》引許氏《五經異義》曰:“三歲一祫,此周禮也。五歲一禘,疑先王之禮也。”亦作“歲”,不作“年”,則或叔重別據他書,故兩書均作歲字也。

    祃

    《說文·示部》:“祃,師行所止,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祃。從示,馬聲。《周禮》曰:‘祃於所征之地。’”按今《周禮》無此文,出《禮記·王製》。《周禮》“祃”字皆作“貉”。《大司馬》:“有司表貉。”司農注雲:“祃謂師祭也。”《詩·桓·序》箋:“類也,祃也。”疏雲:“祃,《周禮》作貉,又或為貊字,古今之異也。”

    鉶毛牛藿羊苦豕薇

    《說文·艸部》:“苄,地黃也。從艸,下聲。《禮記》:‘鈃毛:牛,藿;羊,苄;薇。’是。”今公食大夫《禮記》“鈃”作“鉶”,“苄”和“苦”。按《禮記》“鈃羹”,《釋文》雲:“鈃,本又作鉶。”《詩·宮》傳、《采蘋》箋、《釋文》並雲“鈃又作鉶”。是鈃、鉶通也。鄭注雲:“今文苦為苄。”今文者,高堂生所傳之本也。古文者,魯恭王壞孔子宅,得亡《儀禮》五十六篇,其字皆以篆書之也。鄭注參用古今文。從今文而不從古文者,則今文大書,古文附注;從古文而不從今文者,則古文大書,今文附注。凡鉶芼之用“苦”者三見:《士虞禮記》、《特牲饋食禮記》,並此而三,鄭皆附注雲:“今文苦為苄。”又雲:“苄乃地黃,非也。”賈公彥疏雲:“非者,以其與薇、葵等菜為不類。”故知非也,是苦、苄義難通,當是音相近而字訛,《詩》雲:“采苦采苦,首陽之下”,苦、下為韻,是音近也。

    醋酢

    《說文》雲:“醋,客酌主人也。從酉,昔聲。”“酢,僉也。從酉,乍聲。”又雲;“酸,酢也。從酉,聲。關東謂酢曰酸。”“胾,酢漿也。從酉,聲。”“僉,酢漿也。從酉,僉聲。”古經典有酢為醋者,自唐以後,始互誤,以酢為酬醋字,反以醋為酢字,時俗相承,幾於夢夢,賴古人書籍具在,可考而知也。按《玉篇》雲:“醋,報也。進酒於客曰獻,客答主人曰醋。”“酢酸也。”《儀禮·士虞禮》、《特牲饋食禮》:“屍以醋主人。”注雲:“醋,報也。”又“有司徹屍以醋主婦”。注雲:“今文醋曰酢。”《易·係辭》:“可與酬酢。”《釋文》雲:“京本作醋。”是“醋”為本字,“酢”為音轉借字。故《特牲饋食禮》古文亦作酢,展轉借,故並作為酢。《禮記·少儀》:“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雲:“酢或為作”,是也。然以酢為酬酢字古人有之,至以醋為酢漿字,則唐以前實未之有,自《唐韻》妄作也。按應劭《漢官儀》:“光武封泰山,上壇見酢梨酸棗。”史遊《急就篇》:“酸鹹酢淡辨濁清。”又庚信《小園賦》:“棗酸梨酢。”《隋唐·酷吏傳》:“長安語曰:‘甯飲三鬥酢,不見崔宏度。’”是周、隋間人,尚未有以醋為醬醋字者。今人承《唐韻》之訛而不之辨,不可也。

    恭敬撙節

    《曲禮》“恭敬撙節”之撙,注雲:“撙,猶趨也。”疏雲:“節法度也,言恒趨於法度也。”撙字古亦訓聚,段玉裁雲:“趨,同趣。音促,疾也。非趨走之趨。”鼒謂:趨、趣、促一聲之轉,聚字亦有促、疾之意,故馳驟之驟,從馬,聚聲也。錢氏大昕曰:“撙當為尊刂,《說文》雲:‘尊刂,減也’”,是也。《說文》無“撙”字。

    不離禽獸

    按《淮南·汎論訓》雲:“猩猩知往而不知來。”高誘注雲:“《禮記》曰:‘猩猩能言,不離走獸。’”今《禮記》作“禽獸”。按陸德明《禮記釋文》雲:“禽,盧本作走。”高所引與盧植本同。

    若不得謝

    《曲禮》:“若不得謝。”注雲:“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