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圖表第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曹元弼學

    孝經今古文各本表

    续表

    會通第四 孝經

    曹元弼學

    易

    伏義正夫婦以定父子,爲教孝之本,而愛敬之政推行無窮。孝經之義,本自伏羲以來,易説發之矣。今列其文句相證明者如左。

    至德 易曰:「易簡之善配至德。」良知良能,至易簡也。易簡而天下之理得,故順民如此其大。

    順 易言順最多,阮氏發之精矣。順天下之本在敬,易乾爲敬,坤爲順。

    揚名 易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在上不驕」章 與易「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之戒同義。

    制節謹度 易曰:「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資於事父」章 三綱定於伏羲作八卦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 此即乾元、坤元資始資生、繼善成性之義。語在要旨。

    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 易曰:「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 震,長子守宗廟、社稷爲祭主,所以體乾元。

    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 古人以善爲吉德,惡爲凶德。易所謂吉凶者如此,非以利害爲吉凶也。故易不可以占險,而聖人卜筮之教無流弊。

    罪莫大於不孝 易离四,惡人所以焚棄無所容。

    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易曰:「知鬼神之情狀」以此。互詳要旨。

    書

    堯、舜之道,孝弟而已。堯之舉舜以孝,孔子作孝經,所謂「祖述堯、舜」也。明王孝治天下,德教政令,莫備于書。大義已具書説,今録一二事證焉。

    先王 鄭注:「禹,三王最先者。」其文殘缺,難可測知。蓋禹平水土,然後契教人倫,伯夷降典,天下始平,孝治始備,所謂「彝倫攸敘」也。此必七十子微言。詳流别鄭氏孝經注下。

    民用和睦 堯典:「九族既睦,萬邦協和。」周公作洛,四方民大和會,是其事。

    在上不驕,制節謹度 此即論語所謂「敬事節用」。鄭注堯典曰:「敬事節用謂之欽。」

    擇言 甫刑曰:「敬忌,罔有擇言在躬。」

    先之以敬讓 堯允恭克讓,舜命九官,濟濟相讓。讓字古人最重之。

    不敢侮於鰥寡 語本康誥。

    郊祀、宗祀 事在召誥、洛誥。

    天性 西伯戡黎曰:「不虞天性。」

    五刑之屬三千 甫刑文。

    詩

    孔門之學,出于詩、書。孝經引書,特稱甫刑,將以王室衰微,欲扶其主,以刑亂賊,與春秋同義歟?抑以刑肅俗敝,欲返之於德教歟?其引詩精意,首章稱:「無念爾祖,聿修厥德」,開宗明義即舉文王之詩,明示萬世法祖尊王,且孔子潜心於文王也。聖治章稱:「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儀,法也,則也,推愛親敬親之心以愛人敬人,是以其民則而象之。「其爲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孝經、大學義正相符,蓋詩之本義也。廣至德章稱:「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愷以强教之,悌以説安之,以證教孝、教弟、教臣子,子説、弟説、臣説,真詩之古訓也。感應章稱:「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詩文上云:「鎬京辟雝」,三代之學,皆所以明人倫,周道四達,禮樂交通,本於聿追來孝也。精密曲中如此,而謂孝經引詩、書非出自孔子哉?詩者,愛敬之情也,先王以是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其變風、變雅,亦皆忠臣孝子至誠惻怛所爲。故學詩可以邇之事父,遠之事君,詩説詳矣。今舉事證一二,以備尋省。

    郊祀后稷 詩思文,后稷配天也。

    宗祀文王 詩我將,祀文王於明堂也。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樂經久亡,詩序曰:「先王以是美教化,移風俗。」詩教存則樂在其中矣。

    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此即詩之美刺,鄭氏詩譜序本此以説詩之大義。

    禮

    孝經者,制作禮樂,仁之本。中庸言舜大孝,武王、周公達孝,而繼以九經三重,即孝經與禮一貫之大義。述孝篇詳之明矣。文句相證,其一隅耳。

    至德 黄氏引周禮至德、敏德、孝德而説之曰:「雖有三德,其本一也。」案周禮之至德以地言,即聖人之孝也。孝經之至德以理言,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也。經言「孝弟之至」,即周禮至德。

    法服 詳周官司服。又孝經言「法則」與周官文同。

    不敢遺小國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 事在周官大行人諸職,及禮覲經記朝事義。

    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 周禮所謂「祀天旅上帝」,又詳禮郊特牲、祭法記。明堂詳考工匠人、月令、盛德記。

    五刑章 周官賊殺其親則焚之,放弑其君則殘之。又王制有破律亂名,學非而博,言僞而辨之誅。本命記列誣文武,逆人倫之罪,皆與此章義同。以上周禮。

    士章 三綱爲制禮之本。喪服父至尊,君至尊,夫至尊,父在爲母期。記皆引此經説其義。孝弟忠順之行立,而後可以爲人,於冠禮見之,冠義亦本此爲説。

    郊祀后稷以配天 喪服傳曰:「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

    因嚴教敬,因親教愛 禮之精義,此二語盡之。

    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士喪、既夕等篇是其目。

    喪親章 此章爲喪禮提綱。詳要旨。以上禮經。

    仲尼居,曾子侍 與小戴記仲尼燕居、孔子閒居,大戴記王言發首文法一例。

    避席 記曰:「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

    參不敏 記所謂顧望而對。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記曰:「民之本教曰孝。」凡小戴祭義、哀公問、大戴曾子十篇皆説孝經之義,無一事不相表裏,總著於此,不復條别。

    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檀弓以事親、事君、事師三者竝舉。禮三本以先祖、君師並稱,皆其義。

    法服、法言、德行 記曰:「君子服其服,則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則文以君子之辭。遂其辭,則實以君子之德。」凡記説服、言、行至詳,皆與此經同義。

    先之以敬讓而民不争 記曰:「先禮而後財,則民作敬讓而不争矣。」

    父子之道天性 教敬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