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礼记章句卷十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郊特牲

    此篇杂记五礼之大端而著其义理之所主,其所发明,皆即《礼器》所云“时、顺、体、宜、称”之五义,疑盖《礼器》之下篇也。其间或有与上篇复出者,则记者各有所授,以互相为征耳。凡二十章。

    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适天子,天子赐之礼大牢;贵诚之义也。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 大,他盖反。

    “礼”,饔饩也。“诚”者,专悫无文之谓。“天子牲”,谓诸侯所奉膳也。“孕”,已生犊者。

    大路繁缨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 繁,薄官反。

    “大路”“先路”“次路”,旧说殷之三等路,故就数与《周礼》异,尊者弥质,卑者弥文也。

    郊血,大飨腥,三献 ,一献孰,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

    “不飨味”,言不以味为飨。“气”者,焄蒿之生气。“臭”者,膻香之烈。“血”“腥”,初杀未久,则生气犹有存者,而臭亦保其自然。“ ”“孰”则生气尽,臭亦变,惟致味而已。

    诸侯为宾,灌用郁鬯,灌用臭也。大飨尚腶修而已矣。

    “为宾”,朝于天子而礼之也。上公再灌,侯、伯、子男一灌。“大飨”,天子飨来朝之诸侯。“腶修”,捶治肉脯,加姜桂,以为荐豆。“尚”者,先设于筵前,后乃设余馔。此亦大礼不尚味之义。

    右第一章。此章兼言宾祭之礼。

    大飨,君三重席而酢焉。三献之介,君专席而酢焉,此降尊以就卑也。 重,直龙反。

    “大飨”,诸侯相朝而主君飨之也。“君”,谓主君。宾酌主人曰“酢”,“酢焉”,谓受酢也。“三献”,来聘之大夫,飨之三献。其介,士也。燕则宾为苟敬,介为宾。“专”,单也。诸侯之席三重,两君相献酢,其体敌,主人得伸其贵;士介本单席,主君降席而受酢,所以尊宾,不以贵临之。

    右第二章。此章言宾礼。

    飨、禘有乐,而食、尝无乐,阴阳之义也。 食,祥吏反。禘,盖“禴”字之误,以灼反,下同。

    “飨”,具礼以饮觐聘之宾客。“禴”,殷之春祭。“食”,以食食宾,其礼存者有《公食大夫礼》。“尝”,秋祭。五谷初登,以食为重,宾则飨有乐而食无乐,祭则禴有乐而尝无乐。尝之无乐,熊氏以为殷礼也。

    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 食,如字。

    “凡”者,兼事人事神而言。飨、禴主饮;食、尝主食。酒醴为五谷清刚迅疾之化,助生阳气;肉谷滋益荣理,充牣阴质。方书云“阳不足补之以气,阴不足补之以味”,盖此义也。

    故春禘而秋尝。

    因气之盛而修其养道也。

    春飨孤子,秋食耆老,其义一也。

    “孤子”,气之稚也,养以饮而举于春。“耆老”,形之衰也,养以食而举于秋。其义与飨、禴、尝、食通也。此上三节,反复以明阴阳之义。

    而食、尝无乐。

    五字衍文。

    饮养阳气也故有乐,食养阴气也故无声。凡声,阳也。

    声乐之道,动而伸出,虚而致和,皆阳之用也。养称其理,斯养道纯而礼有秩也。

    右第三章。此章兼言宾祭之礼。

    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不敢用亵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旦明之义也。 旦,当从后章作“神”,古篆文“旦”“神”二字相近,转写之误。

    杂见十六、十七二章。盖错简而重出者也。“旦”,当以后章作“神”。古篆文“旦”“神”二字相近,转写之讹。

    宾入大门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卒爵而乐阕,孔子屡叹之。 易,以豉反。卒,子律反。

    此亦谓飨礼用乐之节也。“易”,和也。迎宾而献酢,以将敬而用乐焉,则和易与敬并行矣。“爵”,献酢之爵。“阕”,一节终也。自宾入门始奏《肆夏》,至献宾、宾祭、啐酒、告旨而乐恰一终,宾酢主君,主君拜受而《肆夏》又作,至主君卒爵而乐恰再终,礼之度,乐之数,不疾不徐,终始恰合,故夫子屡叹其善。

    奠酬而工升歌,发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

    “奠酬”,献毕举奠酬而旅,于时礼将终而以乐继之也。“升歌”,工升堂上以瑟和歌也。“德”,惠也,发施恩惠以乐宾也。“匏”,笙。“竹”,管也。“下”,堂下。“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谓间歌及合乐也。“贵人声”者,晋人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也。此明奠酬待旅而歌乐作,所以行和惠而养敬于有余也。

    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

    乐以发情而和,其德阳;礼以敛形而肃,其德阴。乐因天地自然之声以感其性情,故谓之“来”;礼待志气之动而后行,故谓之“作”。“得”,谓各得其理也。礼乐交动,阴阳合一,志气调洽,温肃相资,君子所以治万物而皆得其理者,其道备于此矣。

    右第四章。此章言宾礼用乐之义。

    旅币无方,所以别土地之宜而节远迩之期也。 别,必列反。

    此言诸侯之享贡于天子者也。“旅”,陈也。“无方”者,不为一定之数也。土地之产各有所宜,其产丰者其币厚,远近之觐见,疏数不等,其来数者其币轻,故国异制也。

    龟为前列,先知也。以钟次之,以和居参之也。虎豹之皮,示服猛也。束帛加璧,任德也。 任,旧本作“往”,孔氏云:北,本作“任”,今从之。

    “居参”,谓居其间而相参也。按《礼器》:龟、钟、璧为一列,盖参居龟璧之间也。“任”,犹尚也。尚德,故加玉于帛上。

    右第五章。此章言宾礼。

    庭燎之百,由齐桓公始也。

    “庭燎”,设燎于庭,以待诸侯入见而早至者。天子旅见诸侯,故设百燎。齐桓公霸诸侯,朝之者众,僭旅见焉,亦僭设之。

    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赵文子始也;大夫而飨君,非礼也。 “大夫而飨”以下八字,旧在此章之末,今定之于此。

    诸侯相朝而大飨,宾入则奏《肆夏》。赵武专政,主盟中国,诸侯朝晋,往见于其家,武飨之,遂僭用金奏。礼不得飨,则亦无由干其乐矣。

    朝觐大夫之私觌,非礼也。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不敢私觌,所以致敬也。而 庭实私觌,何为乎诸侯之 庭?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 朝,直遥反。使,色吏反。“何为”之“为”,于伪反。

    “朝觐大夫”,大夫从君朝于邻国者。“私觌”,以束锦乘马献主君也。奉使而聘则私觌,所以申结信好也,从君则不敢。君专两君之敬而己私得行,是嫌贰于君矣。

    大夫强而君杀之,义也。由三桓始也。

    逼君无礼,成乎篡弑之萌,天子不能正,诸侯自杀之,义所许矣。三桓,谓公子牙及庆父。

    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焉。君适其臣,升自阼阶,不敢有其室也。

    “无客礼”者,不授馆,舍于其祖庙,无介,膳而不飨。“君”,谓国君。“适其臣”者,吊丧问疾。

    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

    “下堂”,谓迎之升阶也。夷王,名燮,武王七世孙,厉王父。天子之失,诸侯、大夫僭之由也。

    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朱干设锡、冕而舞《大武》,乘大路,诸侯之僭礼也。 县,胡涓反。

    “宫县”,四面县如宫,诸侯轩县,阙其前也。诸侯宗庙之牛不纯。“白牡”,殷牲。僭用纯牛,嫌同于周,窃附于宋也。“玉磬”,《书》所谓“鸣球”也,诸侯石磬。“干”,盾也。“朱干”,以丹涂之。“设锡”,谓涂金饰朱干之脊,《大武》之始,总干山立者所执也。“冕”,舞人之服。“大路”,殷天子郊祀之路,亦窃宋礼也。此言诸侯僭郊禘而用天子之礼乐,盖指鲁也。

    台门而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僭礼也。

    “旅”,道也。“树”,屏也;谓建屏于门以蔽行道也,大夫蔽以帘。“反坫”者,反爵之坫。张揖曰“反坫谓之序”,谓于东西砌为坫基,内乡阶上,为屋覆之,置丰其中以盛献酢,饮毕而反之虚爵,两君相飨则然。大夫相燕则就篚于阼阶之侧而反爵,堂无坫,不设丰也。“绣黼”,绣之于裳也。大夫玄冕,服一章,裳刺黻而已,加黼,僭希冕也。“中衣”,祭服之里衣。“丹朱”,以赤色缯为中衣领缘,大夫以青。

    故天子微,诸侯僭;大夫强,诸侯胁。于此相贵以等,相觌以货,相赂以利,而天下之礼乱矣。

    “微”,自卑弱也。“胁”,见迫制也。“于此”,犹言由此。“相贵以等”者,诸侯、大夫不用王命,互相援立推戴也。“觌”,见也。“货”者,币“贿”。诸侯不贡于王而致贡于大国,甚则献及私门也。“赂”,贿而有求也。“利”者,输之土地,助之甲兵,篡弑者以免讨,弱小者以求庇也。“天下之礼”,谓君臣上下之大经。总结上文而言上失下僭祸乱之由也。

    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而公庙之设于私家,非礼也。由三桓始也。

    鲁立文王庙,故三家因立桓公、僖公之庙,礼乐自此僭矣。此节当在“不敢贰君也”之下,盖错简。

    右第六章。此章言宾祭之礼,而著僭者之非。

    天子存二代之后,犹尊贤也。尊贤不过二代。

    “存”,谓使修事守而郊禘也。前王之贤德及于民未远,犹当尊之。二代以上,德泽远矣,虽封其裔,不得用天子之礼也。

    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继世。

    “寓公”失国,亡在他国,禄养而不臣,优之也。寓公之子仕于新国为大夫,即以受命有家者为祖,不继寓公之统,大夫不得僭祖诸侯也。

    右第七章。此章申明诸侯不得窃附杞、宋而郊禘与大夫不得庙祀诸侯,以终上章之意。

    君之南乡,答阳之义也。臣之北面,答君也。 乡,许亮反。

    “君”,兼天子、诸侯而言。“答”,对也。“南”,离明之位,人君继明以照四方,承阳施也。人臣心乎君,故惟君是乡。卿大夫以答君为义,不得南乡以临陪臣。

    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辟君也。 辟,毗义反。

    国无二统,尊于一也。

    大夫有献弗亲,君有赐不面拜,为君之答己也。 为,于伪反。

    “弗亲”,使人致之。“君”,谓国君。“不面拜”,拜于门外,小臣以告也。亲献而拜,君必答其拜,重烦君也。因此见诸侯于其臣拜必答,不得上同天子。若陪臣于大夫则亲献面拜,不避答己,分愈降矣。

    右第八章。此章言宾礼上下之等,亦承上二章而广其意也。

    乡人 ,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 。 ,式羊反。朝,直遥反。

    “ ”,傩也。“存”,依也。“室神”,祖祢五祀之神。此盖礼之当然,时人所忽而夫子行之也。

    右第九章。此章亦祭礼之小者。

    孔子曰:“射之以乐也,何以听?何以射?”

    “乐”,以乐为射节也。“何以”,诘辞。听而射,两不失节,非气壹志通以浃洽于礼者不能也。盖人心之灵虚而一,而天下之事理赜而不相为通,无适乃一,一乃敬,敬则无适而无不适矣。故所恶于言一者,为其执一也,执一而吾心泛用曲当之大用废矣。先王于射而节之以乐,合内外以行典礼,通耳目之蔽而会之以心,以尽夫殊涂百致之大用,所以牖人心而体天德者至为深切,故夫子诘学者,使自省而得之。

    孔子曰:“士使之射,不能则辞以疾,县弧之义也。” 县,胡涓反。

    “使射”,作之耦也。以疾辞,可一而不可再,则愧愤以自强于学矣。“县弧”,始生之礼,明男子所有事也。

    右第十章。此章言乡大射之礼,盖嘉礼也。

    孔子曰:“三日齐,一日用之,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 齐,侧皆反。居,居之反。

    “伐鼓”,以警执事,然亦用乐之事,适以荧听而荡志。“何居”,怪而诘之之辞。

    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祊之于东方,朝市之于西方,失之矣。” 朝,如字,陟遥反。市,盖“事”字之误。

    “绎”“祊”,一祭也;求神之始,奠而祝祭曰“祊”,事尸曰“绎”。绎礼求神于庙门外之西室而事尸于堂,室以西为尊,堂以户牖间南面为上,库门在庙门外之南,今事尸于库门内而枋于庙门之东室,非其所矣。“朝事”,正祭朝践之事,尸席堂上户牖间,而席之于西阶,皆失其常尊也。齐而伐鼓,绎祭、朝事之失所,皆当时行礼之不称者,故杂引夫子之言以正之。

    右第十一章。此章言祭礼。

    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君南 句 ,乡于北墉下,答阴之义也。 乡,许亮反。

    “土”,地之质也。五行皆地质之成,独言“土”者,其最著者也。“主”者,神无方无时,而以义类求之为适从也。“主阴气”者,于夏至阴生之时乡北求之也。“君南”者,君位于南而北面也。“墉”,墙也。凡神之席皆于西南而社于北墉下,阴之位也。“答”,对也。

    日用甲,用日之始也。

    《月令》所谓“元日”也。

    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薄社北牖,使阴明也。 大,他盖反。丧,息浪反。

    天子自立社曰“王社”,为天下立社曰“大社”。凡社,皆筑墉为 而无屋,举大社以该之耳。地天通而后生物之功成,故使受天阳焉。丧国之社立于庙屏,《白虎通》所谓“诚社”也。《公羊传》曰:“掩其上,柴其下。”“薄”与“亳”通。殷都毫,“毫社”,周所立丧国之社也。有室屋则有户牖,使受阴明,不得受阳明。

    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家主中霤,而国主社,示本也。

    道以启化,化斯神,故道者所以神也。万物皆载而财用备,民资以养也。“法”者,物之则也。日月以照临之,寒暑以节宣之,民所取则,以知时而辨方也。法以正德,父道也。财以厚生,母道也。父道尊而母道亲。尊天,故惟天子而后敢祭天;亲地,故天子达于庶人皆得祭地。尊者统于一,亲者众所亲也。“教民”,谓自为社而令民立之也。“美”,厚也。“中霤”,亦土神也。“本”,谓载于土而取财,生之本也。

    惟为社事单出里,惟为社田国人毕作,惟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乘,绳证反。共,九容反。盛,是征反。

    此言民所立社也。大夫以下,百家以上则共立一社,曰“置社”。“为”,祭也。“事”,谓共其薪汲奔走之役也。“单”,尽也。“出里”,谓因里而计,家出一人也。“田”,猎禽以共祭也。“国人毕作”者,祭社有常期,凡置社皆以其日祭,故举国同时而田也。十六井曰“丘”。“乘”,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之地也。粢盛之实,按丘乘户数使各有所出,人得少致其诚也。人养于地,“本”也;生于地,“始”也。君子不夺人之所亲,故皆使得反报之。

    右第十二章。此章言祀社之义,亦祭礼也。其曰“尊天而亲地”,则郊以答天,社以报地,礼之等杀明矣。汉儒创为北郊之说,与南郊并崇,而分地祇与社为两祀,以逆天地自然之礼,世主不察而从之,由是尊亲之统乱,宠阴以亢阳,而酿女主夷狄之祸,以流毒于天下。使衷于三礼以为之裁定,则邪说淫行庶几为衰息乎。

    季春出火,为焚也。 为,于伪反。

    “季春”,周正建寅之月。“出火”,令民举野烧也。“焚”,焚莱也。古者田有一易再易,其受易而间之田谓之莱。莱长蓬蒿,故当耕之岁则焚之。建寅之月,农事方始,出火焚莱,莱焚而车卒可以驰趋,禽兽无所逃匿矣。

    然后简其车赋而历其卒伍,而君亲誓省以习军旅。左之右之,坐之起之,以观其习变也。而流示之禽,而盐诸利,以观其不犯命也。求服其志,不贪其得,故以战则克,以祭则受福。 卒,子律反。省,旧本作“社”,郑氏曰:“社”或作“省”,今从之。监,以赡反。

    此《周礼》所谓“教茇舍,遂以搜”也。盖建寅之月焚莱而建卯之月乃搜也。“简”,选也。“车赋”者,车甲出自丘乘之赋也。“历”,序而比数之也。百人为“卒”,五人为“伍”,谓步卒。“誓”,戒也。司徒戒于陈前而君临之,省阅其技能也。“左”“右”,旁击也。“坐”,伏也。“起”,作而击也。“习”,熟于法也。“变”,善趋便也。“流示”,谓禽来无方,示以随机而获也。“盐”,与“艳”通,羡也。合围而禽奔,人可有获,动其歆羡之心则争取无制,而誓命之曰“无干车,无自后射”,故于逐禽之时观其违命与否,使之虽趋利而不敢干令也。“服”,习也。“志”,所事也。教其左右坐起以习战阵,所谓“服其志”也。大禽公之,小禽私之,君不贪民之得,而又禁民之犯命争禽者,以戢民之贪也。事治而和,法明而不为利动,故战胜而祭受福也。“祭”,谓得禽以为干豆。此言春搜之礼而夏苗、秋狝、冬狩,皆可通矣。

    右第十三章。此章言军礼。

    天子适四方,先柴。

    “适四方”,谓巡狩方岳。“先柴”者,祭告天已,乃觐群后也。此亦祭天之事,故于此言之。

    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

    “长日”者,自冬至以后日渐长也。“至”,犹来也,谓长日自极南而返也。“大”,广也。天体无方,欲报之而不知所乡。“日”者,阳之精,天之用也;故“主日”而就其渐返乡之时南乡而迎祭之,庶几于天无不可通。

    兆于南郊,就阳位也。扫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

    “兆”,为域也;即所谓“圜丘”也。“郊”,近郊。“扫地”,不为坛也。天之至尊,不可以增高示崇,因见成之丘而已。“天地之性”,自然以为德,尊用“陶”,爵用“匏”,皆不假雕琢以效其自然。

    于郊,故谓之郊。牲用骍,尚赤也。用犊,贵诚也。

    郊于郊,别于祭地之于国中;地有分守,天道旷远也。“骍”,黄赤色;今黄牛色带赤者。“尚赤”,周道也。“诚”者,敬之至,不以丰大为美。

    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

    武王受命始郊之日正当长至而日榦为辛,故后代因之。辛或在至后,卜月内三辛而用之。

    卜郊,受命于祖庙,作龟于祢宫,尊祖亲考之义也。

    卜而后行事,敬之至也。卜不从,则免牲而不郊。“受命”,告于祖而后卜。“作”,灼也。“尊”者,禀命;“亲”者,谋也。不敢以大礼自专,尊亲其祖考也。

    卜之日,王立于泽,亲听誓命,受教谏之义也。献命库门之内,戒百官也。大庙之命,戒百姓也。 大,他盖反。

    “卜之日”,卜而从,则即以是日戒也。“泽”,泽宫,所谓“辟雍”也;择士与祭于此。王就听誓,示己亦在选择之中也。“献命”,有司班序助祭者之职事,进于王以命之也。“库门之内”,当庙门外右,内朝也。“百姓”,王同姓之臣。上下同戒,敬之至也。戒已,王乃还,齐于路寝之室。

    祭之日,王皮弁以听祭报,示民严上也。

    “报”,告也。小宗伯告时于王,王乃自次趋诣祭所。“皮弁”,朝服,不敢早服盛服也。“严”,惮也。天者,王之所尊上。

    丧者不哭,不敢凶服。泛扫反道,乡为田烛,弗命而民听上。 泛,孚鉴反。反,孚袁反。

    此谓斋齐三日之中也。“泛”,遍也。“反”,平也。治王所由至郊之道也。“田烛”,举烛陇首,以待王夙行也。王严于上,百官严于下,庶民莫敢不听,不待禁令而自率旧章也。

    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乘素车,贵其质也。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 有,于救反。

    “衮”,九章服,取象于《乾》之用九也。十二为“天数”者,天有十二次也。“素车”,殷路也。旗之下垂小幅曰“旒”,字本作“斿”。“明天道”,谓昭著天上常道,使人得事之也。按《周礼》:王大裘冕无旒,以祀上帝。又云:“玉路以祀。”又云:“日月为常,交龙为旂”,“王建大常,诸侯建旂”。此记皆不同者,杂说殷礼也。盖孔子尝斟酌三代,欲垂为一代之法,门弟子述之,而记礼者用之尔。

    帝牛不吉,以为稷牛。帝牛必在涤三月,稷牛惟具,所以别事天神与人鬼也。

    “不吉”,卜不吉也。“以为稷牛”者,养牲必二,取一卜之以为帝牛,吉则以其不卜者为后稷配食之牛,若不吉则以所卜之牛为稷牛,而更取未卜者卜为帝牛也。“在”,省也。“涤”,除也。养于牢之时,恒省察,务涓洁也。“别事”者,天尊而稷亲。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

    此释以祖配天之义。合万物而言之则天为本,自一人而言之则祖为本,故张子曰“乾称父,坤称母”,言乾坤者人物之父母,而父母者人之乾坤也。盖一本万殊之理于斯著矣。

    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

    迎日配祖,“大报本”也。贵诚用质以明天道,“反始”也。总结上文。

    右第十四章。此章言郊祀之义,亦祭礼也。郊礼之大端于斯备矣。其云“迎长日之至”,即所谓“冬至祀天于圜丘”,自其去国中之远近则谓之“郊”,其兆位之所在则谓之“圜丘”,其实一也。戴氏当汉之初,邪说未兴,故其言简明而不妄。其后方士醮祠之说兴,始多为神号以眩愚目。及王莽之世,谶纬蜂起,光武因之而不能革;垂至郑氏,附以星家之言,迂鄙妖诞,同于俗巫,诬经教以伸其邪论。至于曹叡,信高堂隆之淫辞,析郊与圜丘为二,别立圜丘于委粟。自是以来,惟王肃所说虽未能尽合礼文之本旨,犹为近似。乃郑学既盛,驳难骈冗,日增其妄,至谓禘为祭天,谓长至为建寅之月,其悖谬有如此者,盖千年矣。自宋以来,邪说始为衰息,庶几斯礼之大明。而靖康之祸,礼崩乐坏,日就苟简,大礼终不可复,而人道且沦胥以亡,守先以待后者,能无忧惧乎!

    天子大蜡八。

    八蜡,侯国之通祀,而天子言“大”者,其礼必有差等,今不可考尔。旧说: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今按:祝辞云“昆虫毋作”,既非致祭之词;而《诗》称“秉畀炎火”,方且驱之,岂更祭之?且下文明有“祭百种”之文,则当去昆虫而以百种为一,明矣。

    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索,由戟反。

    伊耆,帝尧之号。“索”,求也。“十二月”,建亥之月也。“万物”,水土、草木、禽兽有功于农事之神。

    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 种,之陇反。

    “啬”,与“穑”通。“先啬”,始耕者。“主先啬”,以为祭之主,余七皆从祀也。“司啬”,主一岁穑事之神。“百种”,百谷之种,物之精英而成化者,皆神之所为也。三者皆以报穑之功也。

    飨农,及邮表畷禽兽。

    “飨”,亦农也。叠言祭者,各有位兆及献主也。“农”,田畯之有功而没者。“邮表畷”,田畯督耕之处。八家同井,割公田二十五亩表建庐舍,当一井之中,田畯至则止焉,故祭其舍神也。“禽兽”,猫虎也。三者报稼事之功。

    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