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尧臣诗选 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1]

    阊阖前临万岁山[2],烛龙衔火夜珠还[3],高楼迥出星辰里,曲盖遥瞻紫翠间[4]。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谁教言语如鹦鹉,便著金笼密锁关[5]。

    嘉祐二年正月欧阳修权知贡举,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五。同知贡举者有韩绛、王珪、范镇、梅挚。尧臣为参详官。

    * * *

    [1] 主人:夏敬观云:“主人当为主文之讹。”

    [2] 阊阖:《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王逸注:“阊阖,天门也。”此指宫门。

    [3] 烛龙衔火夜珠还:指万岁山前灯火。

    [4] 曲盖:指宋皇帝的仪仗。

    [5] “谁教言语如鹦鹉”二句:当时试官入场后,即行锁门,不得出入,故有此语。

    自和

    沉水香焚金博山[1],杜陵谁复与车还,马寻绮陌知何曲,人在珠帘第几间。法部乐声长满耳[2],上樽醇味易酡颜[3],更贫更贱皆能乐,十二重门不上关[4]。

    嘉祐二年诗。

    * * *

    [1] 沉水:香名,一称沉香。金博山:博山出炉,称博山炉,以金属制者曰金博山。

    [2] 法部:唐时有法曲,又称法部。

    [3] 上樽:亦作上尊。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稷米为中尊,粟米为下尊。见《汉书·平当传》注。酡(tuó驼):饮酒以后,面色发赤。

    [4] 十二重门:汴京旧城有十二门,见《东京梦华录》。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1]

    闻忆华亭双鹤雏[2],苍毛未变顶微朱,闲情且与稻粱饱,寄语休将鸡鹜驱。丁令再归移岁月[3],王褒端为约僮奴[4],主人必欲看双舞,太液池宽肯放无[5]。

    嘉祐二年诗。

    * * *

    [1] 公仪龙图:梅挚字公仪,新繁人,时为龙图阁直学士。

    [2] 华亭:《世说新语》:“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3] 丁令:《搜神后记》:“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4] 王褒:汉王褒,字子渊,蜀人,官至谏大夫,有《僮约》。

    [5] 太液池:在长安。

    二月五日雪

    二月狂风雪,寒威晓更加,省闱轻妒粉[1],苑树暗添花[2]。有梦皆蝴蝶,逢袍只纻麻[3],冻吟谁料我,相与赌流霞[4]〔原注〕闻永叔谓子华曰:明日圣俞若无诗,修输一杯酒[5]。

    嘉祐二年诗。

    * * *

    [1] 省闱:指尚书省,时诸人尚在尚书省试场中。

    [2] 苑树:残宋本、宋荦本作“苑树”,万历本作“花树”。

    [3] 纻麻:残宋本、宋荦本作“纻麻”,万历本作“贮麻”。

    [4] 流霞:指酒。

    [5] 子华:韩绛。若无诗:残宋本、宋荦本作“若无诗”,万历本作“若无书”。

    定号依韵和禹玉[1]

    言出君门日,遥闻紫禁钟[2],诏书中使降,骏马上闲供[3]。天下持平手,毫偏不置胸,文从有司较,卷是近臣封。胜阵无容敌,精兵已善攻,明朝当奏号[4],鸳鹭看归雝[5]。

    嘉祐二年诗。

    * * *

    [1] 定号:录取名单初步决定曰“定号”。禹玉:王珪字禹玉,华阳人。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2] 紫禁:皇宫。

    [3] 上闲:内府马厩。

    [4] 奏号:奏上名单。

    [5] 鸳鹭:疑当作“鹓鹭”。鹓鹭,鹓与鹭飞有次序,以喻朝官。韩愈《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鹓鹭欲归仙仗里,熊罴还入禁营中。”雝(yōnɡ邕):鸟声和也。《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1]

    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2],目极云阴低远树,夜寒风急乱春灯。巢鸣翡翠愁无限,水宿鸳鸯冷不胜,阳朔山前好峰岭[3],为公怜爱万千层。

    嘉祐二年诗。子宪称病久不行,尧臣作此诗。

    * * *

    [1] 桂州:故治在今广西桂林市。张谏议:张子宪字彦章,曹州冤句人。迁右谏议大夫、知桂州。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五。

    [2] 桃花浪:一称桃花汛,在二三月间冰泮时,大率为清明节后二十日。

    [3] 阳朔:县名,今属广西。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录二首)[1]

    言为当代法,行不古人惭,天子贵元老,史官传美谈。名高汉亚相[2],学嗣晋征南[3],有子即家宝,未尝金玉贪。

    见录寻常咏,亲装复手题,言从永嘉后[4],重与建安齐[5]。自古难知己,孤生每择栖[6],春风寄黄鸟[7],为向墓间啼〔原注〕去岁同在植郎中谒公[8],公出手装仆诗一轴。

    嘉祐二年诗。杜衍死于嘉祐二年二月五日,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十一《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尧臣对于杜衍有知己之感,诗极沉挚。

    * * *

    [1] 太师杜公:杜衍字世昌,山阴人,官至同平章事。

    [2] 汉亚相:汉杜周,官至御史大夫。

    [3] 学嗣:残宋本、正统本、宋荦本作“学嗣”,万历本作“学士”。晋征南:晋杜预,曾撰《春秋左传集解》,卒赠征南大将军。

    [4] 永嘉:晋怀帝年号(307——312)。

    [5] 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19)。

    [6] 孤生:犹言孤寒。《后汉书·张霸传》:“太守起自孤生,致位郡守。”

    [7] 黄鸟:《诗·秦风》有《黄鸟》篇。诗言“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8] 在植郎中:未详。在植,残宋本、宋荦本作“在植”,万历本作“在殖”。

    送甥蔡骃下第还广平

    尔持金错刀[1],不入鹅眼贯[2],已遭俗弃掷,妄意堪愤惋。他时有识别,终必为宝玩。怀之归河朔,慎勿辄熔锻,改作毛遂锥,颖脱奚足算。

    嘉祐二年诗。尧臣屡试礼部下第,愤惋之意,多于送人下第诗发之。

    * * *

    [1] 金错刀:古货币名。

    [2] 鹅眼:唐时私铸钱名,极轻,每贯重不过三四斤。

    送唐紫微知苏台[1]

    洞庭五月水生寒[2],卢橘杨梅已满盘[3],泰伯庙前看走马,阖闾城下见骖鸾。吴娃结束迎新守,府吏趋锵拜上官,曾过扬州能惯否,刘郎盏底劝须宽[4]。

    嘉祐二年诗。

    * * *

    [1] 唐紫微:嘉祐二年二月礼部郎中、知制诰唐询知苏州。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五。

    [2] 洞庭:《文选》左思《吴都赋》:“集洞庭而淹留。”注:“洞庭即太湖也。”

    [3] 卢橘:金橘。

    [4] 刘郎:指刘敞,时知扬州。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1]

    自我历官三十年,有脚未曾行蜀川,李白尝言道之艰险,长嗟难剧上青天。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2]。晓盘青泥上高烟,暮盘青泥到下泉,剑阁如剑巉然割肠刺恨今古连。尔去三千九百里,巴山小马乌皮鞯[3],一妇一奚行李单[4],家具日货能几钱。人皆畏避不敢往,此独敢往何所便,况是初宦无远适,心意自许非由铨[5]。异乎哉我今送尔徒哀怜。

    嘉祐二年诗。

    * * *

    [1] 毕甥:未详。杂言:诸本有此二字,宋荦本脱。

    [2] 辊(ɡǔn滚):急转。

    [3] 鞯(jiān笺):马鞍的垫子。

    [4] 奚:女奴。

    [5] 铨:指吏部选官。

    送王介甫知毗陵[1]

    吴牛常畏热,吴田常畏枯,有树不荫犊,有水不滋[2],孰知事春农,但知急秋租。太守追县官[3],堂上怒奋须,县官促里长,堂下鞭扑俱。不体天子仁,不恤黔首逋[4],借问彼为政,一一何所殊。今君请郡去,预喜民将苏。每观二千石,结束辞国都,丝鞯加锦缘,银勒以金涂,兵吏拥后队,剑挝盛前驱[5]。君又不若此,革辔障泥乌,款行问风俗,低意骑疲驽[6]。下情靡不达,略细举其粗,曾肯为众异,亦罔为世趋。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无[7]。

    嘉祐二年诗。在这首诗里,尧臣正面提出对于地方行政的期望。

    * * *

    [1] 王介甫: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见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毗陵:郡名,即常州,故治在今江苏省常州市。

    [2] 滋:宋本《皇朝文鉴》作“溉稌”。(chú雏),稷。

    [3] 太守:残宋本、宋荦本作“太守”,万历本作“大守”。

    [4] 黔首逋:秦始皇更名民为黔首,见《史记》。逋,逃亡。

    [5] 挝(zhuā抓):鞭棰。

    [6] 疲驽:诸本皆作“更驽”,宋本《皇朝文鉴》作“疲驽”。

    [7] 爱棠:《诗·召南》有《甘棠》篇,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

    苏明允木山[1]

    空山枯楠大蔽牛[2],霹雳夜落鱼凫洲[3],鱼凫水射几千秋,蠹肌烂随沙荡流[4],唯存坚骨蛟龙[5]。形如三山中雄酋[6],左右两峰相挟翊[7],尊奉君长无慢尤。苏夫子,见之惊且异,买于溪叟凭貂裘。因嗟大不为梁栋,又叹残不为薪槱[8],雨侵藓涩得石瘦,宜与夫子归隐丘。

    嘉祐二年诗。

    * * *

    [1] 苏明允:名洵,眉山人,轼父。苏轼《木山》叙:“吾先君子尝蓄木山三峰,且为之记与诗,诗人梅圣俞二丈见而赋之,今三十年矣。”

    [2] 大蔽牛:《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其木大蔽数千牛。”

    [3] 鱼凫:古代蜀地统治者,今四川彭山县东北二十里有鱼凫津,温江县北十里有鱼凫城。

    [4] “鱼凫水射几千秋”二句:残宋本作“鱼凫水射千秋蠹,肌烂随沙荡漾流”。从万历本、宋荦本。

    [5] :苏轼《木山》诗引作“锼”。

    [6] 雄酋:大帅。

    [7] 挟翊:夹辅。

    [8] 槱(yǒu酉):积木举火曰槱。

    送余少卿知睦州[1]

    青山峡里桐庐郡[2],七里滩头太守船[3],云雾未开藏宿鸟,坡原将近见烧田。养茶摘蕊新春后,种橘收包小雪前,民事萧条官政简,家书时问霅溪边。

    嘉祐二年诗。

    * * *

    [1] 余少卿:未详。睦州:宣和后改称严州,故治在今浙江建德县。

    [2] 桐庐:县名,今属浙江。

    [3] 七里滩:在桐庐县桐江上游。

    哭孙明复殿丞三首(录一首)[1]

    自古《春秋》学[2],皆知不可过,生前恩礼少,殁后荐章多。妻子将焉托,田园有几何,汶阳秋树里[3],黄鸟谩听歌[4]。

    嘉祐二年诗。孙复死于嘉祐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二十七。三、四两句极言其不遇。孙复曾在泰山讲学,故有“汶阳”二句。

    * * *

    [1] 孙明复:名复,晋州平阳人,官至殿中丞。

    [2] 《春秋》学:明复有《春秋发微》十二篇。

    [3] 汶阳:县名,故城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五十四里。

    [4] 黄鸟:用《诗·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1]

    桃花夭红竹净绿,春风相间连溪谷,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徐熙下笔能逼真[2],茧素画成才六幅[3],萼繁叶密有向背,枝瘦节疏有直曲。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惊俗。从初李氏国破亡[4],图书散入公侯族,公侯三世多衰微,窃贸担头由婢仆。太学杨君固甚贫,直缘识别争来鬻[5],朝质绨袍暮质琴[6],不忧明日铛无粥[7]。装成如得骊颔珠,谁能更问龙牙轴[8],竹真似竹桃似桃,不待生春长在目。

    嘉祐二年诗。

    * * *

    [1] 夹竹花:夹竹桃。

    [2] 徐熙:南唐画家,江宁人,善画花竹树木草虫。

    [3] 茧素:残宋本作“茧素”,正统本、万历本、宋荦本皆作“玺素”。茧素,指绵料纸。

    [4] 李氏:南唐李昪,天福二年(936)建国,开宝八年(975)宋将曹彬破金陵,李煜降,南唐亡。

    [5] 鬻(yù育):出售。

    [6] 质:典押。绨(tí提):厚而光滑的丝织物。须贾至秦,范雎微服往见,须贾赠以绨袍,见《史记·范雎列传》。

    [7] 铛(chēnɡ撑):平底锅。

    [8] 龙牙轴:刻有龙形的象牙轴头。

    依韵和永叔戏作

    琵琶转拨声繁促,学作饥禽啄寒木,木蠹生虫细穴深,长啄歊铿未充腹[1],拢弦叠响入众耳[2],发自深林答空谷。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螳螂捕蝉声,坐中宾欢呼酒饮,门外客疑将欲行。主人语客客莫去,弹到古树裂丁丁[3],内宾外客曾未听,乍闻此曲无不惊。还忆昭君入胡虏,乌孙帐下边马鸣,安知如今有乐事,能使女奚飞玉觥。女奚年小殊流俗,十月单衣体生粟,言事关西杨广文[4],广文空腹贪教曲,曲奇谱新偷法部,妙在取音时转轴。翰林先生多所知[5],又笑画图收满屋,不肯那钱买珠翠[6],任从堆插阶前菊,功曹时借乃许出[7],他日求观龟壳缩。我嗟老钝不如渠,幸得交朋时借娱,但乐休计有与无。

    嘉祐二年诗。《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七有《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原注〕褒)女奴弹琵琶戏作呈圣俞》一首,题嘉祐二年。

    * * *

    [1] 歊铿:残宋本、宋荦本作“歊铿”,万历本作“歊鉴”。夏敬观云:“歊铿当作敲铿。韩愈孟郊联句诗:‘树啄头敲铿。’”

    [2] 拢弦:宋荦本作“摆弦”。

    [3] 丁(zhēnɡ争)丁:伐木声。《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

    [4] 杨广文:即杨褒,时为国子监直讲,故称广文。《唐书·郑虔传》:“虔坐谪十年,还京师,明皇爱其才,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转轴:轴指琵琶。

    [5] 翰林先生:指欧阳修,时为翰林学士。

    [6] 那(nuó挪):移动。

    [7] 功曹:指刘功曹。

    得王介甫常州书

    斜封一幅竹膜纸,上有文字十七行,字如瘦棘攒黑刺,文如温玉烂虹光。别时春风吹榆荚,及此已变蒹葭霜[1],道途与弟奉亲乐,后各失子怀悲伤。到郡纷然因事物,旧守数易承蔽藏,搜奸证缪若治絮,蚤虱尽去烦爨汤[2]。事成条举作书尺[3],不肯劳人鱼腹将,鱼沉鱼浮任所适,偶能及我为非常。勤勤问我《诗小传》[4],《国风》才毕《葛屦》章[5]。昔时许我到圣处,且避俗子多形相[6],未即寄去慎勿怪,他时不惜倾箱囊。知君亦欲此从事,君智自可施庙堂,何故区区守黄卷,蠹鱼尚耻亲芸香[7]。我今正值雁南翔,报书与君倒肺肠,直须趁此筋力强,炊粳烹鲈加桂姜,洞庭绿橘包甘浆,旧楚黄橙绵作瓤[8]。东山故游携舞娘[9],不饮学举黄金觞,溪如罨画水泱泱[10],刺船静入白鹭傍。菱叶已枯镜面凉[11],月色飞上白石床,坐看鱼跃散星芒,左右寂寂夜何长。乌栖古曲传吴王[12],千年万年歌未央,莫作腐儒针膏肓[13],莫作健吏绳饿狼。傥如龚遂劝农桑[14],傥如黄霸致凤皇[15],来不来,亦莫爱嘉祥。

    嘉祐二年诗。在这首诗里,看到尧臣和王安石之间的深切友谊,尤其看到他对于安石的称许,这里有尧臣的知人之明,也有安石的平生抱负。

    * * *

    [1] 蒹葭霜:见《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荻。

    [2] 爨(cuàn篡):炊。

    [3] 书尺:尺牍、书信。

    [4] 《诗小传》:尧臣有《诗小传》二十卷,失传。

    [5] 《葛屦》:《诗·魏风》篇名。

    [6] 形相:犹言品头论足。温庭筠诗:“偷眼暗形相。”

    [7] 芸香:植物名,芸香科,多年生草木。花、茎、叶皆有香气,古人以藏书箧中,可以辟蠹。

    [8] 绵作瓤:残宋本、宋荦本作“绵作瓤”,万历本作“缐作瓤”。

    [9] 东山故游携舞娘:用谢安居东山,携妓游山事,见《晋书·谢安传》。

    [10] 罨画:溪名,在浙江长兴县西。

    [11] 镜面:水面。

    [12] 乌栖曲:乐府西曲歌名。李白《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13] 针膏肓:后汉何休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后人称为“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

    [14] 龚遂:西汉有名的循吏,为勃海太守,劝民务农桑。

    [15] 黄霸:西汉有名的循吏,为颍川太守,号称神明,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

    览显忠上人诗[1]

    昔读远公传[2],颇闻高行僧,庐山将欲雪,瀑布结成冰,寻迹数百载,历危千万层。师来笑贾岛[3],只解咏嘉陵。

    嘉祐二年诗。陈衍云:“一气呵成。”

    * * *

    [1] 显忠:僧人,时住庐山。

    [2] 远公:晋僧惠远,住庐山东林寺,见《高僧传》。

    [3] 贾岛:唐诗人。

    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

    箭头破贼弃不为,笔端射策取桂枝[1],殿前脱袍改旧色,庭下折腰甘去时。历阳郡小太守好[2],督邮官闲众吏嬉[3],江边竹园啼竹鸡,竹里种花春过迟。东望望夫云脚垂[4],烟雨隔岸风樯欹,湿雁不起沙上嘶[5],君思历乱如盎丝。

    嘉祐三年(1058)尧臣年五十八岁作。时尧臣在汴京,任国子监直讲,是年奉命编修《唐书》。

    * * *

    [1] 笔端射策取桂枝:此言应举及第。射策犹对策,古代以登科为折桂。

    [2] 历阳:和州亦称历阳郡,故治在今安徽和县。

    [3] 督邮:汉时官名,为郡属吏,考核所属各县官吏。

    [4] 望夫:山名,在安徽当涂县西北。

    [5] 沙上嘶:残宋本、宋荦本作“沙上嘶”,万历本作“沙上斯”。

    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1]

    芜蒌问古亭[2],春入饶阳城,豆粥君王远,壶浆刺史迎。地凉宜牧马,塞近惯调兵,为寄井泉石,老来思目明。

    嘉祐三年诗。

    * * *

    [1] 太丞:宋荦本作“太守”。深州:故治在今河北深县南二十五里,亦称饶阳郡。

    [2] 芜蒌亭:更始二年,光武至饶阳芜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冯异上豆粥,饥寒俱解。见《后汉书·冯异传》。芜又作无。

    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1]

    大梁有公子,洛阳有游侠,昔时意气相凭陵,不问兴亡事栽插。栽红插绿斗青春,春风与开春雨飒[2],两都富贵不相殊,走马寻芳何合杂。只闻年少竞争先,摘叶嗅花身更捷,安知遗爱旧留守[3],驰献百葩光浥浥[4]。尚书最重欧阳公,盈盘分去蜂偷猎,但能为乐饮醇酒,何必署名黄纸牒[5]。翰林职清文字稀,不比外官烦应接,曩公为花曾作谱[6],端相用意随蝴蝶,拟王拟妃姚与魏[7],岁岁年年千万叶。独将颜色定高低[8],绿珠虽美犹为妾[9],从来鉴裁主端正,不藉娉婷削肩胛[10],旧品既著新品增,偏恶妒芽须打拉[11]。尝忆同朋有七人,每失一人泪缘睫,唯我与公今且存,无复名园共携榼。公因尚书戴红紫,白发欺公生匼匝[12],磨墨挥毫兴不衰,作诗坐使刘曹怯。副本能传幸一观,口诵舌摇徒嗫嗫。

    嘉祐三年诗。《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七《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诗,题嘉祐三年。此诗叙与欧阳修交游之深,同时复以钱惟演之好进,反衬王举正之恬淡。

    * * *

    [1] 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残宋本无此九字。王尚书:王举正,时以礼部尚书知河南府。

    [2] 飒(sà萨):风雨声。杜甫《寓同谷歌》:“寒雨飒飒枯树湿。”

    [3] 旧留守:指钱惟演。欧阳修《谢王尚书举正惠西京牡丹》诗:“忆昔进士初登科,始事相公沿吏牒,河南官属尽贤隽,洛城池籞相连结。”诗中“相公”即指惟演。

    [4] 驰献百葩光浥浥:苏轼《荔支叹》:“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自注:“洛下贡花自钱惟演始。”光浥浥:残宋本、正统本、宋荦本作“光浥浥”,万历本作“心浥浥”。

    [5] 何必署名黄纸牒:《宋史·钱惟演传》:“惟演尝语人曰:‘吾平生不足者,惟不得于黄纸上押字尔。’盖未尝历中书故也。”

    [6] 曩公为花曾作谱:《欧阳文忠公文集》有《洛阳牡丹记》,分《花品序第一》、《花释名第二》、《风俗记第三》。

    [7] 拟王拟妃姚与魏:《洛阳牡丹记》:“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钱思公即钱惟演。

    [8] 独将:残宋本作“独将”,万历本、宋荦本作“还将”。

    [9] 绿珠:晋石崇妾。

    [10] 娉(pīnɡ乒)婷:美好貌。削肩胛:残宋本、宋荦本作“削肩胛”,万历本作“削肩脾”。

    [11] 偏恶妒芽须打拉:《洛阳牡丹记》:“一本发数朵者,择其小者去之,只留一二朵,谓之‘打剥’,惧分其脉也。”打拉即打剥。

    [12] 匼匝:夏敬观云:“匼当作匌。”匼(ɡē鸽)匝,周遍。

    送葛都官南归

    不羡新为赤县尹,惟羡暂向江南归,江南幂幂梅雨时,风帆差差并鸟飞。罾竿夹岸长若桅,水笼畜鱼鲜且肥,家在千山古溪上,先应喜鹊噪门扉。

    嘉祐三年诗。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1]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2],自取众律和,黍谷动华英[3],可以荐祖庙,可以陈帝庭。良将统万卒,所向若惊霆,战斗众益勇,号令夜益明,破敌必拉朽,不见坚阵横。我观欲物际,亦在农力兴;我观合奏时,亦在考击并;我观成功日,亦在间得情。草木有美恶,造化无喜憎,五声有高下,一致不可评。三军用貔虎,不较蚊睫螟[4],大君设时网,广海无漏鲸。磊落黄夫子,为学不自轻,四十登贤科[5],良贾售百朋[6]。得志岂计晚,成名等众荣,旧交半存没[7],新知慕徒倾,老鹤晴一唳,随风无近声。好论古今诗,品藻笑钟嵘[8],欲扫李杜坛,未审谁主盟。我衰百事倦,白首聊穷经,两目生昏花,犹胜张籍盲[9]。读书爱日永,秉扇自驱蝇,但恶乱我思,非与小物勍。清飚飒然来,喜得如弟兄,散帙空堂上,垂冠发星星[10]。载诵尧舜篇,幸今时太平。不学遁世士,投竿泛东溟;不袭贪生人[11],炼气噏日精;不羡富贵翁,歌吹满重城;独守萤火光,莫揽蟾蜍晶[12]。人生转头间,未免一铭旌[13],区区逐甘鲜,鼎鼎夸佩缨[14],安知西山饿[15],熟识绵上耕[16]。彼勿叹凤衰[17],此正歌鸿冥[18],分合没穷巷,迹涩蹈高闳。妻子易为饱,粟帛不足营,岂乏一器饭,岂乏一杯羹。肯为浊河浊,愿作清济清。韩愈尝有言[19],百物皆能鸣,特称孟东野,贫箧文字盈,到死只冻馁,何异埋秦坑[20]。今我已过甚,日醉希步兵[21],神仙多羽翼,一一飞蓬瀛[22],乃知无道气,难可强留形。鄙性实朴钝,曾非傲公卿,昔随众一往,或值谤议腾。曰我“非亲旧”,曰我“非门生”,又“固非贤豪,安得知尔名”。是时闻此言,舌直目且瞠,俄然我有答:“贤相持权衡,喜士同周公,其德莫与京[23]。”我去岂不送[24],我往岂不迎,自为筋力寡,路远艰于行,未若归教子,遗金徒满籝[25]。岁月苦易得,颜貌日可惊,身虽厌役役[26],心亦远硁硁[27]。归思吴州橘,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