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尧臣诗选 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1]

    文章与功业,有志不能成,尝以高位,终然屈大名。遗风犹可见,逝水更无情,归卜青乌垄[2],韩城苦雾平[3]。

    京洛同逃酒,单袍跨马归,明朝各相笑,此分不为稀。公既参炉冶[4],予将事蕨薇[5],悲哀无以报,有涕向风挥。

    一出屡更郡[6],人皆望酒壶,俗情难可学,奏记向来无。贫贱常甘分,崇高不解谀,虽然门馆隔,泣与众人俱。

    皇祐四年诗。尧臣与仲淹交友甚厚,及仲淹负军政重任后,关系渐疏。挽歌三首正指出交谊的不终。“俗情”两句写出尧臣的自负,可是“贫贱”两句也透露他对于仲淹的指责。

    * * *

    [1] 高平公:范仲淹,卒于皇祐四年五月。

    [2] 青乌:汉青乌子,相传为彭祖弟子,有《葬经》传世。

    [3] 韩城:今陕西韩城县。

    [4] 参炉冶:《汉书·贾谊传》:“且夫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此处指仲淹为参知政事,参与大政事。

    [5] 事蕨薇: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采薇蕨而食事。

    [6] 屡更郡:仲淹先后知饶州、睦州、苏州、邓州、杭州、青州。

    送王察推缜之邓州[1]

    昔向南阳忆洛阳,秋橙初熟半林黄,车过白水沙痕阔[2],雁落钳卢稻穟长[3]。废垒汉碑金刻字,古原秦冢石为羊,太平羽檄何曾有,宾主相欢菊荐觞[4]。

    皇祐四年诗。

    * * *

    [1] 王缜:未详。察推:观察推官。邓州:宋时称邓州南阳郡,今河南邓县。

    [2] 白水:乡名,汉光武起于南阳白水乡。

    [3] 钳卢:疑当作“钳芦”。

    [4] 菊荐觞:菊水在河南内乡县西北五十里,亦名菊潭,山上有大菊,饮其水者,上寿百二三十,中寿百岁,下寿亦七八十。

    书南事[1]

    大梁国南门,驿骑方腾趋[2],波波一何急[3],蛮寇围番禺。番禺本无备[4],前赖魏大夫[5],大夫筑子城[6],今得守以须[7]。兵虽不满万,闭壁堪指呼,老幼转木石,壮健操矛弧,廪库得以完,日月不易图[8]。城中旧无井,魏凿安辘轳[9],魏由飞语去[10],不使立外郛[11]。古称时有待,浅薄皆谓纡,曲突与烂额[12],看取报功殊。

    皇祐四年诗。尧臣指出宋王朝对于内部空虚的不够重视,因而引起不少的变故。

    * * *

    [1] 南事:指皇祐四年五月侬智高围广州事。

    [2] 驿骑:残宋本作“驲骑”,万历本、宋荦本作“驿骑”。

    [3] 波波:奔波匆遽貌。岑参《送上官秀才诗》:“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4] 番(pān潘)禺:广州首县,今广东广州市。

    [5] 魏大夫:魏瓘,先时知广州,筑州城环五里,侬智高起兵,至广州,不能下。

    [6] 子城:内城。

    [7] 须:待。

    [8] 日月不易图:短期中不能攻破。

    [9] 辘轳:井上取水轮轴。

    [10] 魏由飞语去:魏瓘在广州,封送贡馀椰子煎等饷京师,为临江军史沆邀留,指以为珍货,坐此降知鄂州。

    [11] 郛:郭。

    [12] 曲突烂额:《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大意谓防患未然者不见听,祸成救灾者受上赏。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1]

    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后,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高柳对寝亭,风影乱疏牖,我马卧其傍,我仆倦搘肘[2]。寂寂重门扃,独念家中妇,乳下两小儿,夜夜啼向母。问爷若个边[3],天性已见厚。不嗟羁枕孤,不愧栖禽偶,内有子相忆,外有月相守。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4]。

    皇祐四年诗。

    * * *

    [1] 庾直:仓廪曰庾。尧臣监永济仓,轮流值夜曰庾直。

    [2] 倦搘肘:万历本、宋荦本作“倦挛肘”,残宋本作“倦搘肘”。

    [3] 若个:哪个。

    [4]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昼作炊具,夜则击之以警夜。

    送河北转运使陈修撰学士[1]

    河隍多宿兵[2],兵食固所须,幸时不战斗,畜养安可无。古兴十万师,七十万家辍耕锄,今来岁调饷,且与往昔殊。不使民转挽,但使民归租,急缓实塞下,商贾以利趋。关西河东亦如此,军食虽足民实虚[3]。公乎抱长才,当有所画谟,应不贷内府[4],重锦象牙明月珠。边城预自足,宁待临事输[5],莫令汉庭臣[6],独言桑大夫[7]。

    皇祐四年诗。尧臣关心人民生活,提出用内府金宝供应边防需要,不使人民困弊的主张。

    * * *

    [1] 转运使:《宋史·职官志》:“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陈修撰:夏敬观云:“《宋史》:陈安石字子坚,曾以集贤殿修撰为河东都转运使,疑即其人。河北为河东之误,诗意先言河湟而折至关西、河东,似亦一证。”

    [2] 河隍:疑当作“河湟”。

    [3] 民实虚:残宋本、正统本、宋荦本作“民卖虚”。

    [4] 贷:宽免。

    [5] 临事输:残宋本作“临事谕”,万历本、宋荦本作“临帑输”。

    [6] 汉庭臣:残宋本作“汉庭臣”,万历本、宋荦本作“称庭臣”。

    [7] 独言:残宋本作“独言”,万历本、宋荦本作“为言”。桑大夫:汉御史大夫桑弘羊,行平准法,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见《史记·平准书》。

    送陆介夫学士通判泰州[1]

    从来戎马地,飨士日椎牛,介胄奉儒服,诗书参将谋。陇云连塞起,渭水入关流,岂似瀛洲下[2],穷年事校雠。

    皇祐四年诗。

    * * *

    [1] 陆介夫:陆诜字介夫,馀杭人。加集贤校理、通判秦州。泰州:疑当作“秦州”。

    [2] 瀛洲:唐太宗作文学馆,收聘贤者,时人谓之登瀛洲。

    送徐君章秘丞知梁山军[1]

    苍壁束江流,孤军水上头,蛟龙惊鼓角,云雾浥衣裘。午市巴姑集,危滩楚客愁,使君才笔健,当似白忠州[2]。

    皇祐四年诗。

    * * *

    [1] 徐君章:未详。梁山军:残宋本、正统本、宋荦本皆作“梁山军”,万历本作“梁州军”。梁山军,故治在今四川梁山县西。

    [2] 白忠州:唐白居易曾为忠州刺史,忠州故治在今四川忠县。

    依韵和秋夜对月

    陈王苑里望空虚,吴客风前忆具区[1],横阁渐看河影转,绕枝还见鹊惊无。虫催织妇机成素[2],露逼鲛人泪作珠[3],才比陶潜无用处[4],纱巾时任酒沾濡。

    * * *

    [1] 具区:今太湖。

    [2] 虫催织妇:指促织。

    [3] 鲛人:《述异记》:“南海中有鲛人室,水居如鱼,不废机织,其眼能泣则出珠。”

    [4] 陶潜:《南史·陶潜传》:“郡将候潜,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送令狐宪周度支知秀州[1]

    鬓丝不是吴蚕吐,未到吴中已成缕,清肠无茧自能生,穷愁便织连今古。论兵说剑三十秋,乃知功名难强取,往往横遭年少轻,好在驱车海边去。海边郡民迎太守,黍作壶浆牛作脯,剩持盐豉煮紫莼[2],卵色碗宽光欲舞。试寻陆机旧时迹,画舟乌榜穿平浦,秋草宅荒闻杜鹃,应暂徘徊解腰组。

    皇祐四年诗。“论兵说剑”二句,尧臣推令狐宪周,同时也发抒满腔的愤慨。

    * * *

    [1] 此诗诸本皆无,惟见残宋本。秀州:故治在今浙江嘉兴市。

    [2] 盐豉:《郭子》:“陆士衡诣王武子,武子有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东吴何以敌此?’陆云:‘千里蓴羹,未下盐豉。’”蓴同莼。

    送韩文饶寺丞宰萧山[1]

    吴会未探穴[2],广陵先看潮[3],横江百马怒,卷海万鼙嚣。舟楫凌湍发,鱼龙接浪跳,薄言增勇气,少当举山瓢。

    皇祐四年诗。

    * * *

    [1] 韩文饶:名纬,韩绛弟。萧山:县名,今属浙江。

    [2] 吴会未探穴:《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

    [3] 广陵先看潮: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1]

    黄铜弩牙金错花[2],银阑线齿如排沙[3],上立准度可省括[4],箭沟三道前直窊[5]。其度四寸寸五刻,鋈光历历无纤差[6]。蔡侯出此问谁得[7],往年客遗来琅琊[8],琅琊筑城穿厚壤,既获磨洗争传夸。莫知岁月孰制作,精妙近世应难加,发机高下在分刻,今人妄射功仍赊[9]。愿侯拟之起新法,勿使边兵死如麻。

    皇祐四年诗。宋王朝的西北两边,不断地受到西夏和契丹的威胁。自元昊发动战争以来,西边的紧张较北边更甚,宋王朝的军队,多次遭到挫败,将校和士兵大量地死亡。尧臣发愤讲求武备,但是始终没有获得报国的机会。这首诗充分地说明他的感慨和他对于阵亡将士的无限同情。

    * * *

    [1] 蔡君谟:名襄,仙游人。弩牙:弩上发矢之机。

    [2] 金错花:嵌金的装饰。

    [3] 银阑线齿:箭道以银为阑,排列如齿。

    [4] 准度:准头。省括:搜索目标。

    [5] 窊(wā洼):凹下之处。

    [6] 鋈(wù务)光:白色金属之光。

    [7] 问谁得:问蔡侯何从得此。

    [8] 琅琊:宋时沂州亦称琅琊郡,故治在今山东临沂县。

    [9] 今人妄射功仍赊:意为虽妄射仍功效卓著。

    依韵和仲源独夜吟[1]

    秋鸿声涩秋弦苦,涂金博山烟夜吐[2],寂历虚堂灯晕生,谁人共听西窗雨[3]。

    皇祐四年诗。

    * * *

    [1] 仲源:名世融,宋宗室,官至右领军卫大将军,封博平侯。

    [2] 博山:指香炉。鲍照《拟行路难》:“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闱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3] 西窗雨: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许生南归

    大盘小盘堆明珠,海估眩目迷精粗,斗量入贡由掇拾,未必一一疵颣无。不贡亦自有光价,此等固知鱼目殊,许生怀文颇所似,暂抑安用频增吁。倚门老母应日望,霜前稻熟舂红稃[1],归来烂炊多酿酒,洗荡幽愤倾盆盂。九卿有命不愁晚[2],朱邑当年是啬夫[3]。

    皇祐四年诗。许生下第后南归,尧臣作此诗给以安慰,同时也流露了自己应试失败的愤慨。

    * * *

    [1] 稃:谷皮。

    [2] 九卿:古代高官总称三公九卿,周以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少师、少傅、少保为九卿,其后各代略有不同。

    [3] 朱邑:汉庐江舒人,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后官至大司农。啬夫,乡官,主听词讼、收赋税。

    送临江军监酒李太博[1]

    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

    皇祐四年诗。

    * * *

    [1] 临江军:宋军名,故治在今江西清江县。李太博:未详。太博为太学博士或太常博士之略称。

    道损司门前日过访别且云计程二月到郡正看暗恶海棠颇见太守风味因为诗以送行[1]

    蜀州海棠胜两川[2],使君欲赏意已猛,春露洗开千万株,燕脂点素攒细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青泥剑栈将度时[3],跨马莫辞霜气冷。

    皇祐四年诗。

    * * *

    [1] 道损:本集有《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一题。暗恶:夏敬观云:“二字不解,疑有误。”

    [2] 蜀州:故治在今四川崇庆县。

    [3] 青泥:岭名,在甘肃徽县南,为入蜀要道。杜甫诗:“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剑栈:指剑阁栈道。

    十二月十三日喜雪[1]

    三日朔风吹暗沙,蛟龙卷起喷成花,花飞万里夺晓月,白石烂堆愁女娲[2]。大明广庭踏朝驾,雉尾不扫粘官靴[3]。宫中才人承圣颜[4],捧觞称寿呼南山[5],三公免责百姓喜,斗酒十千谁复悭。

    皇祐四年诗。

    * * *

    [1] 《宋诗纪事》录此诗,前四句作“朔风三日暗吹沙,蛟龙卷沫喷成花,花飞万里夺晓月,白日烂堆愁女娲”。“踏朝驾”作“踏朝贺”;“捧觞”作“承觞”。

    [2] 女娲:相传古帝有女娲氏,共工氏为祝融所败,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女娲氏乃炼石以补天。

    [3] 雉尾:宋时有雉尾扇,皇帝大驾出,一人举之以行。

    [4] 才人:宫中女官名。

    [5] 南山:《诗·小雅·天保》:“或南山之寿。”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1]

    二月雪飞鸡狗狂,锦衣走马回大梁[2],入奏邕州破蛮贼,绛袍玉座开明堂[3]。腰佩金鱼服金带[4],榻前拜跪称圣皇,一朝严气变和气,初令漏泄飞四方。将军曰青才且武,先斩逗挠兵后强。从来儒帅空卖舌,未到已愁茆叶黄[5],徘徊岭下自称疾,诏书切责仍勉当。因人成功喜受赏,亲戚便拟封侯王,昔日苦病今不病,铜鼓弃掷无标枪。

    皇祐五年(1053)尧臣五十二岁作,时在汴京,监永济仓。是秋因母丧回宣城。此诗为狄青破侬智高作。“儒臣卖舌”当有所指。是时同狄青经制南方军事者有孙沔、余靖。皇祐五年狄青杀广西钤辖陈曙等三十二人,沔、靖相顾愕然,起坐请罪,狄青云:“舍人文臣,军旅之责,非所任也。”诗末四句不当指二人,疑尧臣对西夏战役中范仲淹因功进参知政事,及王则兵变中文彦博因功进同平章事皆有所不满,借题发挥。

    * * *

    [1] 垂拱殿:《东京梦华录》:“宣祐门外西去紫宸殿,次曰文德殿,次曰垂拱殿。”南捷:皇祐五年正月狄青破邕州,二月以青为护国节度使、枢密副使。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四。

    [2] 锦衣:指报捷使者。

    [3] 绛袍玉座:指宋皇帝。

    [4] 腰佩金鱼服金袋:指大臣。金鱼:宋荦本作“金舆”。

    [5] 茆叶黄:“茆”同“茅”。《番禺杂编》:“岭外八九月黄茅瘴。”

    淘渠

    开春沟,畎春泥[1],五步掘一堑,当涂如坏堤。车无行辙马无蹊,遮截门户鸡犬迷,屈曲措足高复低,芒鞋苔滑雨凄凄。老翁夜行无子携,眼昏失脚非有挤,明日寻者尔瘦妻,手提幼女哭嘶嘶。金吾司街务欲齐[2],不管人死兽颠啼[3]。

    皇祐五年诗。此诗讽开封府整修汴京下水道,没有安全设备。

    * * *

    [1] 畎(quǎn犬):疏通或流注曰畎。《乾凿度》:“圣人畎流大道,万汇滋溢。”

    [2] 金吾:即执金吾,汉官名,掌卫戍京师。

    [3] 颠啼:疑当作“颠蹄”。

    高阳关射亭[1]

    星弧射狼夜夜张,角弓备寇不可忘,将军屯师古关下,不尚武力何由强。日与兵官来会此,弓须射硬箭射长,更如羿中九乌毙[2],独见杲杲明扶桑[3]。

    皇祐五年诗。

    * * *

    [1] 高阳关:今河北高阳县旧治。关外为宋辽边界。

    [2] 羿中九乌:《淮南子》:“尧时十日并出,尧令羿射中九日,日乌皆死,堕其羽翼。”

    [3] 杲(ɡǎo槁)杲:鲜明貌。《诗·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日出。”扶桑:日出之处。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录二首)

    驿使前时走马回,北人初识越人梅,清香莫把荼比[1],只欠溪头月下杯。

    忆在鄱君旧国旁[2],马穿修竹忽闻香,偶将眼趁蝴蝶去,隔水深深几树芳。

    皇祐五年诗。

    * * *

    [1] 荼(tú图):植物名,蔷薇科,落叶亚灌木,夏日开花,黄白色。

    [2] 鄱:亦作“番”,秦吴芮为番阳令,甚得江湖间民心,号曰番君。宋饶州治在今江西鄱阳。范仲淹知饶州日,尧臣曾至鄱阳,有《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诗。

    送胡公疏之金陵

    绿蒲作帆一百尺,波浪疾飞轻鸟翮,瓜步山傍夜泊人,石头城边旧游客。月如冰轮出海来,江波千里无物隔,自古有恨洗不尽,于今万事何由白。依稀可记鲍家诗[1],寂寞休寻江令宅[2],杨花正飞鱼多[3],食脍举酒谢河伯。但令甘肥日饱腹,谁用麒麟刻青石,去舸已快风亦便,宁同步兵哭车轭[4]。

    皇祐五年诗。

    * * *

    [1] 鲍家:指鲍照。

    [2] 江令:江总,陈时为尚书令。陈灭被掳入关,后放归,境遇惨淡。

    [3] (cǐ此)鱼:刀鱼。

    [4] 步兵:阮籍,魏人,曾为步兵校尉,尝率意命驾,途穷辄痛哭而返。

    次韵和端式见赠

    不为阮步兵,发咏怨朝阳[1];不学屈大夫,行吟思搴芳[2]。其雨岂无时,细佩空自香,吾道不苟合,我怀固有常。江南一亩宅,近在句溪旁,仕宦且如此[3],梦寐安敢忘。以子谕言多[4],重歌木桃章[5]。

    皇祐五年诗。从这首诗见到尧臣的人生态度。

    * * *

    [1] “不为阮步兵”二句:阮籍《咏怀》:“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2] “不学屈大夫”二句:屈原《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3] 仕宦:残宋本作“仕宦”,万历本、宋荦本作“仕官”。

    [4] 谕言:残宋本作“谕言”,万历本、宋荦本作“论言”。

    [5] 木桃章:《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逢羊

    予晨过北郭,见群羊,有羝处前[1],其首昂然而伟腯[2],其角拱然而耸,其毛茸然而长。自膊至腕,与缨胡相若[3]。其群狠逐而拥趋如奉焉。及其宰也,羝存而群死之。予归作诗示诸友云。

    牧人垂长髯,驱羊从北道,老羝压大群,毛比长髯好。暮归同一栏,朝出不择草,既肥当用烹,从羝羝独保。狡诱以全躯,角尾徒为老。

    皇祐五年诗。老羝即所谓带头羊。群羊皆死而带头羊独存,当有所讽。

    * * *

    [1] 羝(dī低):牡羊。

    [2] 其首昂然:宋荦本脱“首”字。腯(tú徒):肥。

    [3] (chān襜):衣动貌。胡:牛颔垂曰胡。

    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

    月下马蹄休扰扰[1],夜凉虫响竞嚣嚣,一杯独饮愁何有,孤榻无人膝自摇。北斗柄高天渐转,小冠簪冷发微凋,谁知静对颓然影,竟夕幽怀岂易聊。

    皇祐五年诗。

    * * *

    [1] 马蹄:宋荦本作“马啼”。

    送林大年寺丞宰蒙城先归馀杭逋之侄孙[1]

    东方有奇士[2],隐德珠在渊,川壑为之媚,草树为之妍。殁来十五载,独见诸孙贤,煌煌出仕途,皎皎如淮[3]。今为蒙城宰,归问浙江船,何时度杨子[4],夜入明月边。有舄不化凫[5],有琴何用弦[6],真趣还自得,治民唯力田。

    皇祐五年诗。

    * * *

    [1] 林大年:林逋兄子宥之子,英宗时为侍御史,降知蕲州。蒙城:县名,今属安徽。馀杭:县名,今属浙江。

    [2] 东方有奇士:指林逋。

    [3] 淮(今读bīn宾,旧读pián骈,与渊、妍、贤等字为韵):《书·禹贡》:“淮夷珠及鱼。”,蚌之别名。

    [4] 杨子:字亦作扬,旧称江苏扬州、镇江间之长江为扬子江。

    [5] 有舄不化凫:《后汉书·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6] 有琴何用弦:《南史·陶潜传》:“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

    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1],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昂,稍已便衣冠,喜气眉宇翔。安然如涸鱼,呴沫久已望[2],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3]。

    皇祐五年诗。

    * * *

    [1] 飒(sà萨)然:风声。

    [2] “安然如涸鱼”二句:《庄子·天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许)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呴,吹嘘。

    [3] “尘缨自可洁”二句:《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1]

    匹马易为秣,单车长是轻,秋风来栈道,宿雨度关城。石上树林暗,山根江水明,桐花凤何似[2],归日为将行[3]。

    皇祐五年诗。

    * * *

    [1] 中舍:中书舍人之简称。德阳:县名,今属四川。

    [2] 桐花凤:鸟名。李德裕《画桐花凤扇赋序》:“成都夹岷江矶岸,多植紫桐,每至春暮,有灵禽五色来集桐花,以饮朝露,谓之桐花凤。”

    [3] 将:携带。

    依韵吴冲卿秋虫[1]

    梧桐叶未老,露滴玉井床,秋虫如里胥,促织何苦忙。苒苒机上丝[2],入夜为鼠伤,织妇中夕起,投梭重徊徨,那闻草根声,膏入然肝肠。天子固明圣,措意如陶唐,下民唯力穑,不见田畴荒。岂知裒敛人[3],督责务健强[4],所以机中女,心斗日月光。年年租税在,聒耳信已常,哀哉四海人,无不由此戕。吴侯当听时[5],静坐爱初凉,方将同佳人,欢乐举杯觞,繁鸣杂螇螰[6],感怆情不皇。况蒙朝家恩,兄弟登俊良,意虑宜恤物,以慰众所望。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皇祐五年诗。这首诗充分地体现尧臣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

    * * *

    [1] 吴冲卿:未详。

    [2] 苒(rǎn冉)苒:轻柔之意。

    [3] 裒(póu掊)敛:聚敛。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