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尧臣诗选 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使风

    跨下桥南逆水风,十幅蒲帆弯若弓,淮波带日鱼鳞红,岌岌飞上北斗中。龟山始撞人定钟[1],岸草涩涩鸣秋虫。

    庆历八年诗。

    * * *

    [1] 龟山:在江苏盱眙县。人定钟:暮钟。

    小村

    淮阔州多忽有村[1],棘篱疏败谩为门[2],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3]。

    庆历八年诗。在这首诗里,尧臣写出水灾以后人民所受的痛苦。淮阔州多,指出大水泛滥,沙洲出现的情况。人民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船舶,没有桑树,但是对于朝廷还得担负完粮纳税的任务。陈衍云:“写贫苦小村,有画所不到者,末句婉而多风。”

    * * *

    [1] 州多:宋荦本作“洲多”。

    [2] 棘:《方言》:“凡草木刺人,江湘间谓之棘。”谩为门:胡乱为门。

    [3] 王民:臣民。版籍:户籍。

    晓日

    出舟晓日升曈昽[1],波上烂烂黄金熔,幂历紫烟生镜中[2]。钓船似画分横纵,风莫从虎云从龙[3],变作霏霞重复重[4]。

    庆历八年诗。

    * * *

    [1] 曈昽(tónɡ lónɡ童龙):日将出之貌。

    [2] 幂(mì密)历:覆被遮布貌。

    [3] 风莫从虎云从龙:《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此反用其意。

    [4] 霏:同飞。

    泊寿春龙潭上夜半黑风破一舟[1]

    盲风吼空来,不识前山遮,回激入湾口,暗浪腾水涯。喧闻破我船,沉没惊一家,晦昧若涂漆,心绪如乱麻。灯光不出户,鬼火空照沙,百物任漂荡,薄命谁怨嗟。但存此空舟,坐类鸟寄槎[2],妻孥皆失色,一夕鬓欲华[3]。詹惶俟天明[4],顷刻抵岁遐[5],雨寒鸡唱迟,况乃城上鸦。

    庆历八年诗。写中夜破船情况,历历如绘。

    * * *

    [1] 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2] 槎:同楂,水中浮木。

    [3] 欲华:欲白。

    [4] 詹惶:夏敬观云:“詹疑窘误。王粲《大暑赋》:‘心情闷而窘惶。’或当作赡。”

    [5] 岁遐:岁远。

    发匀陵

    秋雨密无迹,蒙蒙在一川,孤村望渐远,去鸟飞已先。向晚云漏日,微光人倚船,安知偶自适,落岸逢沙泉。

    庆历八年诗。

    闻雁

    湿云夜不散,薄处微有星,孤雁去何急,一声愁更听。心应失旧侣,翅已高青冥,几日江海上,凫鸥共满汀[1]。

    庆历八年诗。诗中以失群的孤雁和满汀的凫鸥对比,疑有所寄托。

    * * *

    [1] 汀:《说文》:“水平谓之汀。”

    牵船人

    沙洲折脚雁,疑人铺翅行[1],奈何暮雨来,复值寒风生。湿毛染泥滓,缩颈无鸣声,尔辈正若此,犹胜被坚兵。

    庆历八年诗。此诗极写牵船者之辛劳,末句点出战士生活的艰苦,更甚于此。这里反映宋代士兵所受的严重剥削,为宋王朝的积弱,指出内在的原因。

    * * *

    [1] 疑人:正同于牵船之人。

    田人夜归

    田收野更迥,墟里隔烟陂,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荆扉候不掩,稚子望先知,自是一生乐,何须闾井为[1]。

    庆历八年诗。纪昀云:“前六句绰有王、孟气韵。末句不解,疑有讹字。”

    * * *

    [1] 闾井:古代二十五家为闾,九户为井。

    郡阁阅书投壶和呈相国晏公[1]

    较量人世无穷乐,罗列平生未见书,聊奉投壶祭征虏[2],休言击剑马相如[3]。画楼晚去闻寒角,缥帙看来落蠹鱼[4],日获诲言皆旧学,不惭贫贱带经锄。

    庆历八年诗。尧臣自宣城出发,至陈州,应晏殊辟,签书陈州镇安军判官厅公事,此诗为至陈州后作。

    * * *

    [1] 投壶:古代有投壶之戏,设壶一,宾主依次投矢其中,胜者酌酒以饮负者。相国晏公:晏殊时调知陈州。

    [2] 投壶祭(zhài债)征虏:祭遵,后汉人,为征虏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见《后汉书·祭遵传》。

    [3] 击:万历本作“系”,宋荦本作“击”。击剑马相如:司马相如,汉人,少时好读书,学击剑,见《汉书·司马相如传》。

    [4] 缥帙(piāo zhì飘志):青白色的书卷。

    和欲雪二首(录一首)

    雪欲漫天落,云初著地垂,臂鹰过野健,走马上冰迟。公子多论酒,骚人自咏诗,都无少年意,只卧竹窗宜。

    庆历八年诗。此诗当是和晏殊所作。

    山行冒雨至村家

    雨急芹泥滑,禽鸣苦竹秋,野香生草木,云润上衣裘。入石才通马,穿林忽隐牛,山家多浅井,下照碧峰头。

    皇祐元年(1049)尧臣四十八岁作。是年正月丁父忧,还宣城。

    寄文鉴大士[1]

    读书夜寂冷无火,卷卷遂成摇膝吟[2],始忆高僧将偈去,安知古寺托云深。寒堂正睡远钟发[3],野鸟乱鸣残月沉,明日呼儿整篮轝[4],欲烦重过小溪阴。

    皇祐二年(1050)尧臣四十九岁作,时在宣城。

    * * *

    [1] 文鉴:宣城广教寺僧。

    [2] 卷卷:夏敬观云:“(第一个)卷当为掩误。”

    [3] 寒堂:宋荦本作“寒塘”。

    [4] 篮轝:竹轿。《晋书·孙晷传》:“每行乘篮舆。”舆同轝。

    送阚令之潭州宁乡[1]

    秋风逆水急,挂席飞鸟轻,三江去虽远,一日行几程。朝辞洞庭岸,暮抵巴陵城[2]。长沙古建国,地狭赋薄征[3]。邑宰爱民者,选荐岂非精,既曰处民上,固当知民情。民居篁竹间,山獠相杂并[4],教道苟未至,毫发心起争。太刚易断折,太柔难搘撑,贵在得中道,于焉无近名。闻多不祥鸟[5],似鸮何足惊,远方此为常,慎勿心屏营。贾谊度湘水,为文吊屈平,因君寄杯酒,为我酹贾生[6]。

    皇祐二年诗。

    * * *

    [1] 潭州:故治在今湖南长沙市。宁乡:县名,今属湖南。

    [2] 巴陵城:今湖南岳阳市。

    [3] “长沙古建国”二句:汉景帝封子发为长沙王,后二年,长沙王来朝,自言国小地狭,不足回旋。见《史记·五宗世家》集解引应劭注。

    [4] 山獠(liáo聊):古代对于西南山居人民之称。

    [5] 不祥鸟:《汉书·贾谊传》:“谊为长沙傅,三年,有服飞入谊舍,止于坐隅,服似鸮(xiāo逍),不祥鸟也。”

    [6] 酹(lèi泪):以酒沃地致敬曰酹。

    乾明院碧鲜亭[1]

    坏衣削发远尘垢,蛇祖龙孙生屋后[2],不等渭川千户侯[3],尺椽片瓦何尝有。方丈东头一亩馀,中轩四面无窗牖,青琼作枝钿为叶[4],丹凤未食苍鼠走[5]。细藤织榻白昼眠,寝浓鼻息如雷吼,世间百事不历心,门外寒流彻溪口。

    皇祐二年诗。

    * * *

    [1] 乾明院:宣城寺名。碧鲜:用扈载事。扈载游相国寺,见庭竹可爱,作《碧鲜赋》,题其壁,见《新五代史·扈载传》。

    [2] 蛇祖龙孙:《异苑》:“桐庐人尝伐竹,见一竿,雉头蛇身犹未变,此亦竹为蛇,蛇为雉也。”又《竹谱》:“凡竹最初种者曰竹祖。”唐诗:“竹祖护龙孙。”

    [3] 渭川千户侯:《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4] 琼:美玉。

    [5] 丹凤未食:凤食竹实,见《韩诗外传》。苍鼠走:刘欣期《交州记》:“竹鼠,如小狗子,食竹根,出封溪县。”

    得馀干李尉书录示唐人干越亭诗因以寄题[1]

    馀水之干越之鄙[2],筑基相对琵琶尾,琵琶日日有秋声,雁过洞庭风入苇。南斗戛湖波不起,长刀剡峰碧耳耳[3],姱娥夜出在寒溪[4],青铜莹磨光几里。朝因吴客幅蒲轻[5],满纸如蚕书可喜[6]。

    皇祐二年诗。

    * * *

    [1] 馀干:今江西县名。李尉:夏敬观云:“《宋史·李虚己传》:‘弟虚舟仕至馀干县令’,此李尉当即其人。”干越亭:在馀干县。《谈苑》:“饶州馀干县有干越亭,前瞰琵琶洲,后枕恩禅寺,林麓森郁,千峰竞秀。”干越亭,残宋本、万历本作“于越亭”,宋荦本作“干越亭”。

    [2] 馀水:在馀干县南。

    [3] 剡:削。耳耳:《诗·鲁颂·宫》:“六辔耳耳。”毛传:“耳耳然至盛也。”

    [4] 姱娥:姱,好也。姱娥指月。

    [5] 幅蒲:同蒲幅,指帆。

    [6] 满纸如蚕:言字之细密,指其录寄之诗。

    会胜院沃洲亭[1]

    前溪夹洲后溪阔,风吹细浪龙鳞活,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剪连古枝,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复去。

    皇祐二年诗。

    * * *

    [1] 会胜院沃洲亭:《宣城县志》:“惠照教寺,城东十里玉山,梅询尝读书于此。尧臣诗:‘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没去。’”又:“沃州亭,城东十里玉山寺后,今废。”

    和端式上人十咏(录一首)

    烟昏青栎道,风急隔溪钟,征马未及息,猛虎前有踪。寻声欲投宿,僮仆畏所逢。

    皇祐二年诗。

    永庆僧舍松风亭[1]

    谁按黄金徽[2],满指清风度,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宁邀俗客来,草绿涧西路。

    皇祐二年诗。

    * * *

    [1] 永庆僧舍:《宣城县志》:“城东永庆寺旁。梅尧臣诗:‘亭下已无柏,涧边独有松。’今有大柏二株,相传为五代时台蒙手植。”

    [2] 黄金徽:琴面识点为徽,黄金色者曰黄金徽。

    题松林院[1]

    静邃无尘地[2],青荧续焰灯,木鱼传饭鼓,山衲见归僧。野色寒多雾,溪痕夜阁冰,吾非谢康乐[3],独往亦何能。

    皇祐二年诗。

    * * *

    [1] 松林院:《宣城县志》:“松林院,东溪上,梅尧臣题。”

    [2] 邃:深。

    [3] 谢康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

    雪中廖宣城寄酒[1]

    轻舟泛泛昭亭湾,春雪漫漫昭亭山,寒沙曲渚杳不辨,素鸥翔鹭空中还。宣城太守闵穷旅,双壶贮酝兵吏颁,任从六花壅船户[2],满酌春色生衰颜。醒时但爱云水好,醉后等与天地闲[3],世间取乐各有分,何必舞娥高髻鬟[4]。

    皇祐二年诗。

    * * *

    [1] 廖宣城:知宣州事廖姓,名未详。夏敬观云:“《宋史·韩绛传》:‘宣州守廖询贪暴不法,下吏置诸理,民大悦。’疑即其人。”

    [2] 六花:雪花六瓣,故名六出花,又称六花。梁昭明太子启:“彤云乘四面之叶,玉雪开六出之花。”

    [3] 等与:宋荦本作“但与”。

    [4] 高髻鬟:宋荦本作“尚髻鬟”。

    春日拜垄经田家[1]

    田家春作日日近,丹杏破颣场圃头[2],南岭禽过北岭叫,高田水入低田流。桑牙将绽雾露裛[3],蚕子未浴箱篚收,今我还朝固不远,紫宸已梦瞻珠旒[4]。

    皇祐三年(1051)尧臣五十岁,在宣城作。是年三月至汴京,召试学士院,九月赐同进士出身,改太常博士。

    * * *

    [1] 拜垅:扫墓。

    [2] 颣(lèi类):《说文》:“丝节也。”段注:“谓丝之约结不解者。”破颣犹言开放。

    [3] 裛(yì邑):濡。

    [4] 紫宸:殿名,在汴京宣祐门外,正朔受朝于此,见《东京梦华录》。珠旒(liú流):天子戴冕,前后垂以珠玉者曰珠旒,亦曰玉旒。《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

    将行赛昭亭祠喜雨

    未生潭上云,空望山中雨,湛湛陈桂樽[1],坎坎奏鼍鼓[2]。萧萧灵风来,蹲蹲祝郎舞[3],莫言春作迟,但念寒滩阻。何当发泉源,绿水浸沙渚,不与农者期,自将舟人语。定作榜歌行[4],暮投丹湖浦[5],瞻祠草树失,认岭烟霞吐。平吞东南吴,远带西北楚,川泽见坡陁[6],龙蛇蹙鳞膂[7]。人经兴寤叹,事往成前古,考碑何验今,涂马立空庑。余知骨相贫[8],岂敢望冥许,愿乘溪流深,滂沛随彻俎[9]。

    皇祐三年诗。

    * * *

    [1] 湛(zhàn站)湛:深貌。桂樽:桂酒。《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注:“桂酒,切桂置酒中也。”

    [2] 坎坎:击鼓声。《诗·小雅·伐木》:“坎坎鼓我。”

    [3] 蹲(cún存)蹲:舞貌。《诗·小雅·伐木》:“蹲蹲舞我。”祝郎:神巫。

    [4] 榜歌:舟子之歌。《汉书·司马相如传》:“榜人歌。”

    [5] 丹湖:丹阳湖,在江苏高淳县西,接安徽当涂县界。

    [6] 坡陁:夏敬观云:“当作陂陁。”坡陁,不平之貌。《汉书·司马相如传》:“登陂陁之长阪兮。”

    [7] 龙蛇蹙鳞膂(lǚ旅):指梯田高低之貌。膂,脊骨。

    [8] 骨相:韩愈诗:“自叹虞翻骨相屯。”

    [9] 滂沛:雨盛貌。彻俎:祭毕收拾尊俎。

    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1]

    平生少壮日,百事牵于情,今年辄五十,所向唯直诚。既不慕富贵,亦不防巧倾,宁为目前利,宁爱身后名!文史玩朝夕,操行蹈贤英,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众人欣立异,此心常自平,譬如先后花,结实秋共成。赵壹虽空囊[2],郑子岂其卿[3],二人贫且隐,高誉动天京。我迹固尚贱,我道未尝轻,力遵仁义途,曷畏万里程。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近因丧已除,偶得存馀生,强欲活妻子,勉焉事徂征[4]。徂征江浦上,鸥鸟莫相惊。

    皇祐三年诗。

    * * *

    [1] 达观禅师:即昙颖,时住宣城隐静寺。

    [2] 赵壹:后汉人,见《后汉书·文苑传》。

    [3] 郑子:郑子真,汉人,成帝时大将军王凤聘之,不应。家于谷口,世号谷口子真。

    [4] 徂征:出行。

    阻风秦淮令狐度支寄酒[1]

    春风不独开春木,能蹙浪花高似屋,江船百尾泊深湾,铁缆千环系长轴[2]。远客个朝愁未平,主人赠榼饮还足[3]。前时共论酒可禁,急世救弊且勿速。我今正得杯中趣,效陶种秫置心曲[4]。

    皇祐三年诗。

    * * *

    [1] 秦淮:水名,出江苏溧水县东北,西北流贯南京市,入大江。令狐度支:名宪周;度支,三司度支使。

    [2] 长轴:夏敬观云:“轴当为舳之误。”

    [3] 榼(kè克):酒器。

    [4] 效陶种秫:陶渊明为彭泽令,以公田二顷五十亩种秫,见《南史·陶潜传》。

    江上遇雷雨

    雷从燕尾来[1],雨到江心急,挂帆中路时,望浦前舟入。声喧釜豆裂,点疾盎茧立,荡摇鱼鳖腥,恐惧儿女泣。稍闻人好语,出顾岸已及,芦洲有同行,言唁气吸吸[2]。

    皇祐三年诗。中四句状貌江中骤雨,百物惶惑,儿女悲号之状,为诗中所罕见。

    * * *

    [1] 燕尾:当指南京市燕子矶下游。

    [2] 唁(yàn晏):吊生曰唁。吸吸:因惊恐而呼吸急促貌。《楚辞·九叹·惜贤》:“悲吸吸而长怀。”

    登瓜步山二首(录一首)[1]

    瓜步山头庙,堂因魏武兴,亡归从赤壁,事去忆西陵[2]。军井藏云杪,林根拥石棱,微风认江水,细甲几千层。

    皇祐三年诗。尧臣过瓜步诗,皆误以魏太武帝为曹操。

    * * *

    [1] 瓜步:山名,在江苏六合县东南,东临大江。刘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至六合,登瓜步山南望。

    [2] 西陵:曹操陵墓。

    韩子华江南安抚[1]

    韩侯出持节,志在抚黔黎,县官负弩迎[2],刺史跃马随。千里宣德泽,煦如春风驰,寒潮不起浪,怗怗威冯夷[3]。借问何致耳,试听将所为。“立车呼父老,劳以哀矜词:‘我从大明宫[4],天子亲喻之,忧汝岁屡凶,吏不恤汝疲。已输又索籴[5],囷橐无孑遗[6],此非陛下意,恐使汝辈疑。疾苦汝告我,不惮为汝治。’父老必喜拜,如馁得饲糜[7]。”我称此大是,一一无不宜。南方二十州,欢声无幼耆[8],壶浆拥大道[9],妇女闯短篱。行闻江汉间[10],复有宣王诗。

    皇祐三年诗。时尧臣已回汴京。宋王朝分遣诸路体量安抚使,是统治阶级绥靖政策的一项表现,尧臣藉此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 * *

    [1] 韩子华:皇祐三年八月诏遣使体量安抚诸路,户部判官、太常博士、直集贤院韩绛江南东西路。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一。韩绛即子华。

    [2] 县官负弩:《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为中郎将,“至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荣”。

    [3] 怗怗:服也。冯夷:水神名,即河伯。

    [4] 大明宫:唐时宫名,此借用。

    [5] 索籴(dí狄):政府强迫低价征购的粮食。

    [6] 囷橐(qūn tuó逡驼):粮仓和粮袋。

    [7] 馁(něi内上声):饿。饲糜:诸本皆作“饲麋”,宋荦本作“饲糜”。糜,粥。

    [8] 幼耆(qí齐):幼年和老年。

    [9] 壶浆:《孟子·梁惠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10] 江汉间:指长江流域。《诗·大雅》有《江汉》篇,为尹吉甫美宣王之作。

    周仲章通判润州[1]

    昔过京口山[2],断崖如巩洛[3],抱谷黄芹泥,百丈耸垠堮[4]。山岭与江面,地脉水可度[5],欲凿无浅泉,孰云南土薄。君为别乘去[6],便比北州乐,已免卑湿忧,仍离鸮恶[7]。况逢休明时,秋堞罢严柝,夜爱寒江潮,月临甘露阁[8],置酒发浩歌,万里波欲却。霜蟹肥可钓,水鳞活堪斫,纵饮不须休,未应沧海涸。终当笑扬雄,穷壁常寂寞,更知首阳人[9],薇蕨事亦错。不若阮步兵[10],醉鞍伸两脚,太守必吾徒,傥能时就酌。

    皇祐三年诗。

    * * *

    [1] 周仲章:见前《送周仲章太博之巨野》。润州:故治在今江苏镇江市。

    [2]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3] 巩:今河南巩县。洛:今河南洛阳市。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