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尧臣诗选 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送崔主簿赴睦州清溪[1]

    舟轻不畏险,逆上子陵滩,七里峡天翠[2],千重云木寒。古祠鸣野鸟,乱石激春湍[3],正与高怀惬,宁歌《行路难》。

    庆历三年(1043)尧臣四十二岁作。时在湖州监税任。

    * * *

    [1] 崔主簿:未详。睦州:后改严州,故治在今浙江建德县。

    [2] 七里:浙江桐庐严陵山西有七里濑,又称七里滩。

    [3] 湍:急流。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1]

    太湖万穴古山骨[2],共结峰岚势不孤[3],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4],谁侍巾鞲此游乐[5],里中遗老肯相呼。

    庆历三年诗。

    * * *

    [1] 徐都官:夏敬观云:“未详,疑即建德徐元舆,集中屡见。”

    [2] 太湖万穴古山骨:陈衍云:“言取太湖石为假山。”

    [3] 岚(lán兰):山气。

    [4] 狖(yòu又):黑色长尾猿。鼯(wú吾):飞鼠。

    [5] 鞲(ɡōu钩):臂套。

    过华亭[1]

    晴云嗥鹤几千只[2],隔水野梅三四株,欲问陆机当日宅,而今何处不荒芜。

    庆历四年(1044)尧臣年四十三岁作。是年解湖州监税任,归宣城,未久,又赴汴京。

    * * *

    [1] 华亭:今上海市松江,有陆机故宅。

    [2] 嗥鹤:宋荦本作“号鹤”。

    回自青龙呈谢师直[1]

    共君相别三四年,岩岩瘦骨还依然,唯髭比旧多且黑[2],学术久已不可肩。嗟余老大无所用,白发冉冉将侵颠[3],文章自是与时背,妻饿儿啼无一钱。幸得诗书销白日,岂顾富贵摩青天,而今饮酒亦复少,未及再酌肠如煎。前夕与君欢且饮,饮才数盏我已眠,鸡鸣犬吠似聒耳,举头屋室皆左旋。起来整巾不称意,挂帆直走沧海边,便欲骑鲸去万里,列缺不借霹雳鞭[4]。气沮心衰计欲睡,梦想先到渚前,与君无复更留醉,醉死谁能如谪仙[5]。

    庆历四年诗。

    * * *

    [1] 青龙:镇名,在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三十五里。谢师直:名景温,谢绛子,尧臣妻侄,官至刑部尚书、知河阳。

    [2] 髭(zī资):口上须。比旧:正统本作“此旧”。

    [3] 冉冉:行貌。《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4] 列缺:《汉书·司马相如传》:“贯列缺之倒景兮。”服虔注:“列缺,天闪也。”

    [5] 谪仙:《唐书·李白传》:“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青龙海上观潮

    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1],老鱼无守随上下[2],阁向沧洲空怨泣。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3],几年养此膏血躯,一旦翻为渔者给。无情之水谁可凭,将作寻常自轻入,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4]。

    庆历四年诗。

    * * *

    [1] “百川倒蹙水欲立”二句:言潮来潮落。蹙,迫。

    [2] 随上下:宋荦本作“随止下”。

    [3] 专车:春秋时,吴伐越,获骨节专车,以问孔子,孔子说:“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见《国语》。

    [4] 火盆:炎日。

    社前[1]

    欲社先知雨,将归未见花,那能长作客,夜夜梦还家。

    庆历四年诗。

    * * *

    [1] 社:指社日,《正字通》:“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此指春社。

    惜春三首

    九十日春无几日,不堪风雨竞吹花,舞英逐水向何处[1],泛泛斜溪伴晚霞。

    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此身不及深溪水,随得残红出武陵[2]。

    春色斗空花亦休,绿园深锁更谁游,残枝遗萼不中看,暮雨霏霏起暗愁。

    庆历四年诗。三诗皆咏落花,疑与《花娘歌》有关。

    * * *

    [1] 英:华。《诗·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舜英。”传:“英,华也。”

    [2] 武陵:晋郡名,故治在今湖南常德市。陶潜《桃花源记》:“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花娘歌

    花娘十二能歌舞,籍甚声名居乐府[1],荏苒其间十四年[2],朝作行云暮行雨[3]。格夫气俊能动人[4],人能动之无几许。前岁适从江国来,时因宴席相微语,虽有幽情未得传,暗结殷勤度寒暑。去春送客出东城,舟中接膝已心倾[5],自兹稍稍有期约[6],五月连航并钓行[7]。曲堤别浦无人处,始笑鸳鸯浪得名。尔后频逢殊嬿婉[8],各恨从来相见晚,月下花前不暂离[9],暂离已抵银河远。青鸟传音日几回[10],鸡鸣归去暮还来,经秋度腊无纤失,爱极情专易得猜。前时南圃寻芳卉[11],小忿不胜投袂起,官私乘衅作威棱[12],督促仓惶去闾里[13]。萧萧风雨满长溪,一舸翩然逐流水[14],忽逢小史向城来[15],泣泪寄言心欲死。“愿郎日日致青云,妾已长甘在泥滓,更悲恩意不得终,世事难凭何若此[16]。”郎闻兹语痛莫深[17],天地无穷恨无已[18],我今为尔偶成章,便欲缄之托双鲤[19]。

    庆历四年诗。这是和《一日曲》有同样本事的一首诗。诗中言“前岁”、“去春”,又言“经秋度腊”。尧臣以庆历二年至湖州,四年去任,与其人相识前后三年。“花娘十二能歌舞”,“荏苒其间十四年”,其人当已二十六岁。“愿郎日日致青云”,指尧臣还京之行,“督促仓惶去闾里”,指从此永别。

    * * *

    [1] 籍甚:《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光昭诸侯,风流籍甚。”良注:“籍甚,多也。”乐府:倡家。

    [2] 荏苒:时间渐进。

    [3] 朝作行云暮行雨: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4] 格夫:《侯鲭录》、《宋诗纪事》作“格高”。

    [5] 已心倾:《侯鲭录》作“心已倾”。

    [6] 自兹:《宋诗纪事》作“自从”。

    [7] 连航:《宋诗纪事》作“莲航”。

    [8] 频逢:《宋诗纪事》作“顿逢”。嬿婉:《诗·邶风·新台》:“嬿婉之求。”韩诗注:“好貌。”

    [9] 花前:《宋诗纪事》作“星前”。

    [10] 青鸟:指使者。《汉武故事》:“七月七日,忽有青鸟飞集殿前,东方朔曰:‘此西王母欲来。’有顷,王母至,三青鸟夹侍王母旁。”

    [11] 前时:《侯鲭录》、《宋诗纪事》作“前年”。

    [12] 官私:《侯鲭录》、《宋诗纪事》作“官司”。棱:《汉书·李广传》“威棱憺乎邻国。”注引李奇曰:“神灵之威曰棱。”

    [13] 去闾里:《宋诗纪事》作出“闾里”。

    [14] 翩然:《侯鲭录》、《宋诗纪事》作“飘然”。

    [15] 小史:《宋诗纪事》作“小吏”。小史:犹言小使。向城来:《侯鲭录》、《宋诗纪事》作“向城东”。

    [16] 难凭:宋荦本作“谁凭”。

    [17] 莫深:《侯鲭录》、《宋诗纪事》作“莫禁”。

    [18] 无已:《侯鲭录》、《宋诗纪事》作“不已”。

    [19] 双鲤:《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观居宁画草虫[1]

    古人画虎鹄,尚类狗与鹜[2],今看画羽虫,形意两俱足。行者势若去,飞者翻若逐,拒者如举臂,鸣者如动腹,跃者趯其股[3],顾者注其目,乃知造物灵,未抵毫端速。毗陵多画工[4],图写空盈辐[5],宁公实神授,坐使群辈伏。草根有纤意,醉墨得已熟,权豪不可致,节行今仍独。

    庆历四年诗。尧臣在这首诗里,写出他对于艺术的欣赏和对于居宁的钦服。

    * * *

    [1] 居宁:《古今诗话》:“僧居宁,常州毗陵人,妙工画草虫。尝见水墨草虫,长四五寸者,题云:‘居宁醉笔,须大失真。’然笔力遒劲可爱。”

    [2] “古人画虎鹄”二句:《后汉书·马援传》援戒兄子严书引当时语,“刻鹄不成尚类鹜”,又“画虎不成反类狗”。

    [3] 趯(tì替):跳。

    [4] 毗(pí皮)陵:常州亦称毗陵郡,见《宋史·地理志》,故治在今江苏常州市。

    [5] 盈辐:《佩文斋书画谱》引作“盈幅”。

    悼亡三首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1]。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庆历四年诗。尧臣初娶谢氏,谢绛之妹。天圣五年结婚,尧臣二十六岁,谢氏二十岁。至此凡十八年。庆历四年尧臣乘船返汴京,七月七日至高邮三沟,谢氏死于船中。《悼亡》诗三首,写出真情实感,故能动人。陈衍云:“案潘安仁诗,以《悼亡》三首为最,然除‘望庐’二句,‘流芳’二句,‘长簟’二句外,无沈痛语。盖熏心富贵,朝命刻不去怀,人品不可与都官同日而语也。”

    * * *

    [1] “世间无最苦”二句:陈衍云:“末韵即荀奉倩神伤之意。”精爽,犹言精明。

    书哀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1]。

    庆历四年诗。谢氏死后不久,尧臣次子十十亦死。陈衍云:“此首与前二首‘精爽’十字最为沉痛。”尧臣用最朴素的字句,写出最深厚的感情,其动人处在此。

    * * *

    [1] 鉴中:镜中。

    杂兴

    主人有十客,共食一鼎珍,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虽云九客沮[1],未足一客嗔。古有弑君者[2],羊羹为不均,莫以天下士,而比首阳人[3]。

    庆历四年诗。苏舜钦,字子美,监进奏院。用院中旧例,出卖档案废纸,祭神宴客。江南人中书舍人李定,通过尧臣的关系,进见舜钦,并请参加宴会。舜钦说:“食中不设蒸馒饼夹,座上安有国舍御台。”李大恨,以告御史中丞王拱辰。舜钦是宰相杜衍的女婿,杜衍汲引后进,在政治上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拱辰上章弹劾苏舜钦,舜钦自承监守自盗,罢官除名。杜衍亦罢官外放。朝中知名之士,因参加进奏院会宴去官者,同时十馀人,是当时政治斗争中的一件大事,象征着旧派的抬头,和新派的失势。尧臣虽然没有参加实际斗争,但是诗中反映当时的现实,爱憎分明,这是其中的一首。

    * * *

    [1] 沮:败坏。

    [2] “古有弑君者”二句:《战国策》:“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

    [3] 首阳:山名,伯夷、叔齐饿死之处。

    送逐客王胜之不及遂至屠儿原[1]

    犯霜出国门[2],送客客已去,犹意行未远,策马过寒戍。川长不见人,沙没前岗路,始闻云木深,忽逢朱亥墓[3]。金锤一报恩[4],义烈垂竹素,何须文学为,寄语长沙傅[5]。

    庆历四年诗。

    * * *

    [1] 逐客:指被贬官之人。王胜之:名益柔,河南人。与苏舜钦为友,预进奏院宴会,由殿中丞、集贤校理,贬为监复州税。

    [2] 犯霜:贬官事在庆历四年十一月,故言犯霜。国门:京都之门。

    [3] 朱亥墓:在汴京城外。陆游《老学庵笔记》:“朱亥冢,俗谓之屠儿原。”

    [4] 金锤:《史记·魏公子列传》:“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铁椎即金锤。朱亥出身屠者,为信陵君客,故言报恩。

    [5] 长沙傅:指贾谊。益柔被贬,故以贾谊比之。

    送周仲章太博之巨野[1]

    仲月霜气严[2],朝来厚如雪,鸿雁各南飞,羽毛将恐折。征途履以足,侵骨寒于铁,得罪此为轻,君恩大欢悦[3]。

    * * *

    [1] 周仲章:名延隽,邹平人,以预进奏院宴会,自太常博士降为秘书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南。

    [2] 仲月:指仲冬之月,十一月。

    [3] 君恩大欢悦:诸人之中,延隽得罪较轻,故有此语。

    邺中行[1]

    武帝初起铜雀台[2],丕又建阁延七子[3],日日台上群乌饥,峨峨七子宴且喜[4]。是时阁严人不通,虽有层梯谁可履。公幹才俊或欺事[5],平视美人曾不起[6],五官褊急犹且容[7],意使忿怒如有鬼,自兹不得为故人,输作左校滨于死[8]。其馀数子安可存,纷然射去如流矢。鸟乌声乐台转高,各自毕逋夸疐尾[9],而今抚卷迹已成,惟有漳河旧流水[10]。

    庆历四年诗。在这首诗里,尧臣叙述十一月进奏院之狱。五官犹容,言仁宗本无意于严治,意使忿怒,深怨王拱辰等诸人之罗织。公幹输作指苏舜钦,数子射去指王益柔、周延隽等诸人。

    * * *

    [1] 邺:东汉末年,曹操封魏王,建都邺,今河北省临漳县地。

    [2] 武帝: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铜雀台:曹操建,故址在临漳。

    [3] 建阁:《三国遗录》:“魏文帝云:‘文为当代所宗,读书五千卷,许登阁观书。’登者才六人。”

    [4] 峨峨:高峻貌。

    [5] 公幹:刘桢字,曹操辟为丞相掾属。

    [6] 平视美人:《文士传》:“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

    [7] 五官:曹丕曾为五官中郎将。

    [8] 左校:《后汉书·百官志》:“左校,令一人。”注:“掌左工徒。”

    [9] 毕逋:《后汉书·五行志》:“桓帝之初,京都童谣曰:‘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疐(zhì治)尾:《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进退有难,然而不失其猛。”

    [10] 漳河:浊漳河出山西长子县,流经安阳、临漳,入卫河。

    送苏子美

    勇为江海行[1],风波曾不惧,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南有鹏若鸮[2],崄有石若锯[3],毒草见人摇,短狐逢影怒。不遐尚苦乖[4],更远饶瘴雾。东土乃滨海,蜃鼍仍可怖[5],壳物怪琐屑,蠃蚬固无数[6],咸腥损齿牙,日月复易饫[7]。二方既若此,往矣无久驻。竟当西北来,醉酎炙肥羜[8],夏不厌浆酪,冬不厌雉兔,勿言专口腹,口腹人所务。天台信奇伟[9],石桥非坦步,庐岳趣最幽,饥肠看瀑布。此致虽为高,实亦难久慕,君行听我言,不听到应悟。

    庆历四年诗。进奏院之狱,苏舜钦得的处分最重,因此他决心去东南,不再留恋。尧臣深痛其去,故有此诗,全篇脱胎《招魂》,劝他不必往东往南,而招其来西北,因为汴京是在苏州的西北。

    * * *

    [1] 勇为江海行: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言舜钦被贬后,“携妻子,居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日益读书,大涵肆于六经,而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即指是事。

    [2] 鹏若鸮:疑当作“若鸮”。

    [3] 崄有:正统本、宋荦本作“脸有”,万历本作“崄有”。崄,同险。

    [4] 不遐尚苦乖:较近之处犹以乖异为苦。

    [5] 蜃:蛟属。鼍(tuó驼):一名猪婆龙,脊椎动物,爬虫类,长一二丈,力猛善攻。

    [6] 蠃:同螺。

    [7] 饫(yù遇):饱厌。

    [8] 酎(zhòu宙):三蒸醇酒。羜(zhù注):五月羔羊。

    [9] 天台: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上有石桥,长数十丈。

    同谢师厚宿胥氏书斋闻鼠甚患之[1]

    灯青人已眠,饥鼠稍出穴,掀翻盘盂响,惊聒梦寐辍。唯愁几砚扑,又恐架书啮,痴儿效猫鸣,此计诚已拙。

    庆历四年诗。

    * * *

    [1] 谢师厚:名景初,谢绛子,尧臣妻侄。胥氏:谢景初娶胥偃女,此胥氏即景初妻家。

    普净院佛阁上孤鹘

    我新税居见寺阁[1],金碧照我破屋前,目看阁上聚鸠鸽,巢栖饮哺忘穷年。雕檐画壁屎污遍,以及像塑头与肩[2],寺僧不敢施弹射,忽有苍鹘张毒拳。鸦鸣鹊噪鹆叫[3],怒鹘来此窥腥膻[4],鹘心决烈不畏众,瞥碎一脑惊后先。死鸟堕空未及地,返翅下取如风旋,独当屋脊恣扯磔[5],啄肉披肝肠弃捐。老鸱无艺又狠怯,盘飞欲近饥目穿,逡巡鹘饱自飞去,争残不辨乌与鸢[6]。群儿指点路人笑,我方吟忆秋江边。

    庆历四年诗。

    * * *

    [1] 税居:租居。

    [2] 像塑:同塑像。

    [3] 鹆(qú yù渠浴):鸟名,鸣禽类,通称八哥。

    [4] 来此:正统本、宋荦本作“来此”,万历本作“来比”。

    [5] 扯磔:分裂。

    [6] 鸢(yuān渊):猛禽类,通称鹞鹰。

    正月十五夜出回

    不出只愁感,出游将自宽,贵贱依俦匹,心复殊不欢[1]。渐老情易厌,欲之意先阑[2],却还见儿女[3],不语鼻辛酸。去年与母出,学母施朱丹[4],今母归下泉,垢面衣少完。念尔各尚幼,藏泪不忍看,推灯向壁卧,肺腑百忧攒。

    庆历五年(1045)尧臣年四十四岁作。时在汴京。六月应知许州王举正辟,签书许昌忠武军判官厅公事。

    * * *

    [1] “贵贱依俦匹”二句:夏敬观云:“言出游将以自宽,而睹炎凉之世态,翻为不欢。”今按此诗言贵贱各有俦匹,而己有失偶之悲,疑与世态炎凉无涉。

    [2] 欲之:欲去。

    [3] 儿女:尧臣初娶谢氏,生二男一女,小男十十已死,尚馀男女各一。男名增,小名秀叔,据宣城《梅氏宗谱》,生于天圣六年,是年十八岁。女长成后适河东薛通,据尧臣《送薛氏妇归绛州》,是年八岁。

    [4] 施朱丹:用杜甫《北征》:“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董著作尝为参谋归话西事[1]

    子说颇骁勇,筑城收汉疆,提兵无百骑,偷路执生羌。大将罪专辄,举军皆感伤,归来出万死,羸马亦摧藏[2]。

    庆历五年诗。尹洙以刘沪、董士廉筑水洛城事,收之下狱,不能不算是操切。尧臣是尹洙的好友,此诗对洙,没有偏袒,正见到尧臣的爱憎,一切都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

    * * *

    [1] 董著作:未详。西事:指刘沪、董士廉筑水洛城事。尹洙以右司谏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公事,“会郑戬为陕西四路都总管,遣刘沪、董士廉城水洛,以通秦渭援兵。洙以为前此屡困于贼者,正由城砦多而兵势分也,今又益城,不可。奏罢之。时戬已解四路而奏沪等督役如故。洙不平,遣人再召沪,不至。命张忠往代之,又不受。于是谕狄青械沪、士廉下狱”。见《宋史·尹洙传》。

    [2] 摧藏:乐府《焦仲卿妻》:“摧藏马悲哀。”

    戏寄师厚生女

    生男众所喜,生女众所丑,生男走四邻,生女各张口[1]。男大守诗书,女大逐鸡狗[2],何时某氏郎,堂上拜媪叟。

    庆历五年诗。

    * * *

    [1] 张口:张口笑谑。

    [2] 逐鸡狗:犹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郭之美忽过云往河北谒欧阳永叔沈子山[1]

    春风无行迹,似与草木期,高低新萌芽,闭户我未知。忽闻人扣门,手把蟠桃枝,问我此蟠桃,缘何结子迟。但笑不复答,问者当自推。振衣向河朔[2],河朔人伟奇,以兹不答意,迟子北归时。

    庆历五年诗。

    * * *

    [1] 郭之美:字君锡,庐陵人。河北:庆历四年八月,欧阳修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按察使。沈子山:沈邈,字子山,弋阳人,由兵部员外郎,擢天章阁待制、知澶州,徙河北都转运使。

    [2] 河朔:黄河以北之地,指河北路。

    寄汶上[1]

    大第未尝身一至,人猜巧宦我应非,弹冠不读先贤传[2],说剑休更短后衣[3]。瘦马青袍三十载,故人朱毂几多违[4],功名富贵无能取,乱石清泉自忆归。

    庆历五年诗。尧臣在仕途中甚感失意,因有此诗。

    * * *

    [1] 汶上:今山东县名。此处活用,不实指其地。《论语·雍也》:“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2] 弹冠:见《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时称贡禹在位,王阳弹冠。”注:“弹冠者,且入仕也。”先贤传:魏明帝时有《海内先贤传》四卷,见《隋书·经籍志》。其他同类之书尚多。

    [3] 短后衣:《庄子》:“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馀人。太子悝患之,曰:‘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夹髩,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悦之。’”

    [4] 朱毂(ɡǔ古):红色的车轴头,古代贵人之车如此。《文选》扬雄《解嘲》:“客徒欲朱丹吾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

    李舍人淮南提刑[1]

    啄木欲除蠹,蠹去树亦挠[2],何须食微虫,尔腹岂不饱。天下本无事,自为庸人扰[3],君实知古深,终惭用倾巧。

    庆历五年诗。此诗有感于李定的提升而发。啄木以指倾邪之小人,与《彼吟》所指,有邪正之异。

    * * *

    [1] 李舍人:夏敬观云:“此李舍人,当是李定,即不得与于苏舜钦奏邸宴会者。”淮南:宋时有淮南路,略当今江苏、安徽两省淮水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提刑:提点刑狱官之略称。

    [2] 挠:曲。

    [3] 庸人扰:正统本、宋荦本作“庸人搅”。

    李审言归郑州[1]

    尝从京索间[2],跃马望春山,气象归王国,丘陵接汉关。长榆啼鸟乱,细草牧陂闲,老厌行涂路,因歌送子还。

    庆历五年诗。

    * * *

    [1] 李审言:李复圭字审言,徐州丰县人。父李淑时知郑州。

    [2] 京索:京在河南荥阳东南二十一里,索即荥阳地。项羽与汉高祖战于荥阳京索之间,见《史记·项羽本纪》。

    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1]

    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梨花半残意思少,客子渐老寻游非。戢戢车徒九门盛[2],寥寥烟火万家微,今朝甘自居穷巷,无限墦间得醉归[3]。

    庆历五年诗。方回《瀛奎律髓》云:“此乃吴体。第一句六字仄声,第二句五字平声,愈觉其健。梨花、客子一联,深劲有味,惟陈简斋妙得其法焉。”

    * * *

    [1] 寒食:《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

    [2] 戢(jí集)戢:《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其角濈濈。”陈奂《诗毛氏传疏》:“疑后人误加水旁。戢戢有聚息意。”

    [3] 墦间得醉:《孟子·离娄》:“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墦,坟墓。

    悼子小名十十

    舟行次符离[1],我子死阿十,临之但惊迷,至伤反无泣。款定始怀念[2],内若汤火集。前时丧尔母,追恨尚无及,迩来朝哭妻,泪落襟袖湿。又复夜哭子,痛并肝肠入,吾将仰问天,此理岂所执[3]。我惟两男子,夺一何太急,春鸟独蔓延,哺巢首戢戢。

    庆历五年诗。追忆四年丧子之作。

    * * *

    [1] 符离:宋时县名,故地在今安徽宿县符离集。

    [2] 款定:渐定。

    [3] 执:主持。

    怀悲

    自尔归我家,未尝厌贫窭[1],夜缝每至子,朝饭辄过午。十日九食齑[2],一日傥有脯[3],东西十八年,相与同甘苦。本期百岁恩,岂料一夕去,尚念临终时,拊我不能语。此身今虽存,竟当共为土。

    庆历五年诗。追忆四年丧妻之作。

    * * *

    [1] 窭(jù据):无财曰窭。

    [2] 齑(jī基):菜细切为齑。

    [3] 脯(fǔ甫):干肉。

    谕乌

    百鸟共戴凤[1],惟欲凤德昌,愿凤得其辅,咨尔孰可当。百鸟告尔间,惟乌最灵长,乃呼鸟与鹊,将政庶鸟康[2]。乌时来佐凤,署置且非良,咸用所附己,欲助同翱翔[3]。以燕代鸿雁,传书识暄凉[4];鸽代鹦鹉[5],剥舌说语详[6];秃鸧代老鹤[7],乘轩事昂藏[8];野鹑代雄鸡,爪嘴称擅场;雀豹代雕鹗[9],搏击肃秋霜;蝙蝠尝入幕,捕蚊夜何忙;老鸱啄臭腐,盘飞使游扬;鸺鹠与枭[10],待以为非常。一朝百鸟厌,谗乌出远方,乌伎亦止此,不敢恋凤傍。养子颇似父,又贪噪豺狼,为鸟鸟不伏,兽肯为尔戕[11]。莫如且敛翮,休用苦不量,吉凶岂自了,人事亦交相[12]。

    庆历五年诗。景祐三年,范仲淹贬饶州,尧臣作《灵乌赋》,仲淹也作了一篇,自序言“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因勉而和之”。这里正看到梅、范的关系。乌指仲淹,所谓“愿凤得其辅,……将政庶鸟康”,指出当时一般人对于仲淹的期待。庆历三年四月,仲淹自安抚经略招讨使调枢密副使,七月后自枢密副使除参知政事,这是政治革新的一个转折点,时人都期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