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破常品第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典

    外曰:“应有诸法,无因常法不破故(修妒路)。汝虽破有因法,不破无因常法。如虚空①、时②、方③、微尘、涅槃是无因法,不破故应有诸法。”

    内曰:“若强以为常,无常同(修妒路)。汝有因故说常耶?无因故说常耶?若常法有因,有因则无常。若无因说常者,亦可说无常。”

    外曰:“了因④故无过(修妒路)。有二种因,一作因,二了因。若以作因,是则无常,我⑤、虚空等常法,以了因故说常。非无因故说常,亦非有因故无常。是故非强为常。”

    内曰:“是因不然(修妒路)。汝虽说常法有因,是因不然。神先已破,余常法后当破。”

    外曰:“应有常法,作法无常故,不作法是常(修妒路)。眼见瓶等诸物无常,若异此法应是常。”

    内曰:“无亦共有(修妒路)。汝以作法相违,故名不作法。今见作法中有相,故应无不作法。

    “复次,汝以作法相违,故不作法为常者,今与作法不相违,故是应无常。所以者何?不作法作法同无触⑥故,不作法应无常。如是遍常不遍常,悉已总破,今当别破。”

    注释

    ①虚空:虚与空,无之别称。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物而彼此有分别。

    ②时:时有假实二种,实时是指世之实际的时间。假时指表示刹那生灭之阶段性的概念,非有时之实性,故名之为假时。

    ③方:方位、地点。

    ④了因:生了二因之一。因体有二种,如种子生芽曰生因,如灯之照物显隐曰了因。

    ⑤我: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

    ⑥触:泛指身与物,心与境的直接接触。为“心所法”之一的触,指感觉中的触觉。为“十八界”及“十二处”之一时,表示感觉意识能力依赖感官所接触的对象,即“所触”。为“十二因缘”之一时,有部依分位缘起释为幼儿时的虽有触觉,但没有苦乐等感觉的阶段。

    译文

    外道说:“应该有各种事物,因为有这样的事物,它虽然无因,却恒常自存(修妒路)。你虽然斥破了有因的事物,但没有斥破没有因的恒常的事物。像虚空、时间、方位、最小的元素、涅槃等,因为这是无因的事物,故不可破,所以应该有各种事物。”

    释子说:“如果生拉硬扯地找出恒常的事物,等同于无常了(修妒路)。你是因为有因的缘故说常呢?还是因为没有因而说常?如果恒常的事物是有因的,有因就是不断在生灭变迁中的无常。如果没有因而说常的话,也可说是无常的。”

    外道说:“因为是了因,所以没有过失(修妒路)。因有两种,一是生成作用的生因,二是区别隐显之了因。如果是生成作用之生因,这就是无常了,精神主体、虚空等恒常事物,因为它们是了因,所以说它是常。不是因为没有因而说常,也不是因为有因才说是无常。所以不是强以为常。”

    释子说:“这样论说因是不对的(修妒路)。你虽然说恒常的事物具有了因的内容,但这样的因是错误的。在第二品《破神品》中已指出了神的不成立,对你所说的恒常事物,会在后面加以破除。”

    外道说:“应该有恒常的事物,因为造作的事物不是恒常的,所以没有造作的事物是常(修妒路)。我们眼睛看见的瓶子等各种事物没有常性,如果与这样的事物有差异的,应该是常。”

    释子说:“无也是和有结合在一起的(修妒路)。你把同有造作生成的事物相背离的叫没有造作生成的事物。如今看到的造作生成的事物其表现,应该没有不是造作生成的事物。

    “其次,因为你把违背于造作生成的事物,作为不是造作生成的事物,以为不造作的事物是恒常,这样的话,如今所见的与造作生成的事物没有差别,所以这应该是无常。为什么呢?因为造作的事物与不造作的事物,没有对外界的坚、湿的感触,所以不造作的事物应该是无常。这样,周遍之常和不周遍之常已全部彻底破除,如今该对其他的加以破除了。”

    原典

    外曰:“定有虚空法,常亦遍亦无分,一切处①、一切时②信有故(修妒路)。世人信一切处有虚空,是故遍,信过去、未来、现在一切时有虚空,是故常。”

    内曰:“分中分合故,分不异(修妒路)。若瓶中向中虚空,是中虚空为都有耶?为分有耶?若都有者则不遍,若是为遍,瓶亦应遍。若分有者,虚空但是分,无有有分名为虚空,是故应虚空非遍亦非常。”

    外曰:“定有虚空,遍相亦常,有作故(修妒路)。若无虚空者,则无举无下、无去来等。所以者何?无容受处故。今实有所作,是以有虚空,亦遍亦常。”

    内曰:“不然。虚空处虚空(修妒路)。若有虚空法,应有住处,若无住处,是则无法。若虚空孔穴中住者,是则虚空住虚空中,有容受处故。而不然,是以虚空不住孔穴中,亦不实中住。何以故?实无空故(修妒路)。是实不名空。若无空则无住处,以无容受处故。

    “复次,汝言作处是虚空者,实中无作处故,则无虚空,是故虚空亦非遍亦非常。

    “复次,无相③故无虚空。诸法各各有相,以有相故知有法。如地坚相,水湿相,火热相,风动相,识知相,而虚空无相是故无。”

    外曰:“虚空有相,汝不知故无,无色是虚空相。”

    内曰:“不然。无色名破色,非更有法。犹如断树,更无有法,是故无有虚空相。

    “复次,虚空无相。何以故?汝说无色是虚空相者,若色未生,是时无虚空相。

    “复次,色是无常法,虚空是有常法。若色未有时,应先有虚空法,若未有,色无所灭,虚空则无相。若无相则无法,是故非无色是虚空相,但有名而无实。诸遍常亦如是总破。”

    注释

    ①一切处:又名遍处。以所观之境,周遍于一切处所。

    ②一切时:无始无终相续不断之时间。

    ③无相:无形相之意。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

    译文

    外道说:“一定有虚空这事物,恒常、普遍而没有部分,因为它确实存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修妒路)。世上的人确信虚空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是周遍普在,确信在过去、未来、现在无限绵延的时间中有虚空,所以虚空又是恒常的。”

    释子说:“因为部分之中还有部分,而它们是和合的,所以部分没有差别(修妒路)。如果瓶子的容积,在过去里面虚空,这个中间虚空是虚空法的全部呢?还是虚空法的部分呢?如果全部的话,那就不会是普遍的,如果是普遍存在的,瓶子也应周遍。如果是部分的话,虚空就仅仅是部分了,但不会存在有部分的东西叫虚空,因此,虚空法应该既非周遍又非恒常。”

    外道说:“一定有虚空,它既普遍又恒常,因为有生起(修妒路)。如果没有虚空的话,就没有高低、上下、去来等等。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虚空,就没有容纳的地方。如今确实有生起,也就说明有虚空,而且应普遍又恒常。”

    释子答:“不对。虚空的地方是虚空(修妒路)。如果有虚空中的事物,应该有存留的地方,如果没有存留的地方,这就没有事物了。如果虚空存留在孔道洞窟中,这就是虚空存留在虚空中,因为有容纳的地方。但并非这样,因此虚空不存在孔道洞窟中,也不存留在没有空隙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充实的东西没有空隙(修妒路)。是充实的不能叫作空隙。如果没有空隙,那么,就没有存留之处,因为没有可容纳的地方。

    “其次,你说有生起的地方是虚空的话,因为充实的里面没有生起的地方,那么,这就没有虚空。因此,虚空既不是普遍的,又不是恒常的。

    “再次,没有相状,所以没有虚空。各种事物都各有其相状,因为从其相状上,所以可知有事物存在。如地的相状是坚实,水的相状是湿润,火的相状是炽热,风的相状是飘动,识的相状是知觉,可虚空是没有表现出相状的,所以不存在。”

    外道说:“虚空是有相状所表现的,你不知道所以才说没有,无形质是虚空的相状。”

    释子说:“不对。无形质者叫破灭的事物,不会还有这样的存在者。犹如断掉了的树还能长出芽,因此没有虚空的相状。

    “其次,虚空没有相状。为什么呢?你说无形质是虚空的相状,如果形质还没有产生,这个时候就没有虚空的相状。

    “再次,有形质的是没有常性的事物,虚空是有常性的事物。如果形质还没有的时候,应该先有虚空这一事物。如果没有形质,就不会湮灭,虚空就不会有相状表现出来。而如果没有相状,就没有事物,所以无形质不是虚空的相状。只有虚空的名称,实际上却不存在。各种普遍恒常,也就这样从根本上斥破了。”

    原典

    外曰:“有时法,常相有故(修妒路)。有法虽不可现见,以共相①比知故信有。如是时虽微细不可见,以节气花实等故知有时。此则见果知因。

    “复次,以一时②不一时,久近等相,故可知有时,无不有时是故常。”

    内曰:“过去未来中无,是故无未来(修妒路)。如泥团时现在,土时过去,瓶时未来。此则时相常,故过去时不作未来时。汝经言时是一法,是故过去时终不作未来时,亦不作现在时。若过去作未来者,则有杂过。又过去中无未来时,是故无未来。现在亦如是破。”

    外曰:“受③过去故有时(修妒路)。汝受过去时,故必有未来时,是故实有时法。”

    内曰:“非未来相,过去(修妒路)。汝不闻我先说,过去土不作未来瓶,若堕未来相中,是为未来相,云何名过去?是故无过去。”

    注释

    ①共相:诸事物有自、共二相,局限于自体之相曰自相,与他事物通贯之相曰共相。

    ②一时:在某时之义。

    ③受:领纳所接触的外界对象,所形成的生理、情绪等感受。

    译文

    外道说:“有时间这样的事物,因为有常存的相状(修妒路)。有的事物虽然不能现前可看到,但可由与他事物通贯的相状推理得知,所以是实有的。如在这时虽然微小的不能看到,如同季节的推移,花和果实等的变化,从这样的现象,所以知道有时间存在。这是从果而知道因。

    “其次,因为某一时刻不是有固定有一个时刻,太久或太近等相状,因其距离太遥远或太细微,而不能知道有时间,但没有不存在时间的,所以是恒常。”

    释子说:“过去里没有未来,所以没有未来(修妒路)。如同泥块的时候是现在,土的时候是过去,瓶子的时候是未来。这是平常所谓时间的恒常相状,所以,过去的时间不能当作未来的时间。你的经典说时间是一种事物,因此,过去的时间终究不能当作未来的时间,也不能当作现在的时间。如果过去当作未来的话,就犯了混杂不纯的错误。而且过去中没有未来的时间,因此没有未来。现在也如此不成立。”

    外道说:“因有对过去时间的领纳,所以有时间(修妒路)。你领纳接受了过去的时间,所以一定有未来的时间,因此,确实有时间这一事物。”

    释子说:“不是未来的相状,而是过去的(修妒路)。你没有听我前面说,过去的土不能当作未来的瓶。如果过去陷落于未来的相状之中,这是未来的相状,怎么能叫过去?因此没有过去。”

    原典

    外曰:“应有时,自相别故(修妒路)。若现在有现在相,若过去有过去相,若未来有未来相,是故有时。”

    内曰:“若尔,一切现在(修妒路)。若三时有自相者,今尽应现在。若未来是为无,若有不名未来,应名已来,是故此义不然。”

    外曰:“过去未来行自相,故无咎(修妒路)。过去时未来时不行现在相,过去时行过去相,未来时行未来相,是名行自相,故无过。”

    内曰:“过去非过去(修妒路)。若过去过去者,不名为过去。何以故?离自相故。如火舍热,不名为火,离自相故。若过去不过去者,今不应说过去时行过去相。未来亦如是破。是故时法无实,但有言说。”

    译文

    外道说:“应该有时间,因为自体的相状有不同(修妒路)。如果现在有现在的相状,如果过去有过去的相状,如果未来有未来的相状,因此说明有时间。”

    释子说:“如果这样,所有的都是现在(修妒路)。如果过去、现在、未来有自己的相状,如今的全都应该是现在。如果是未来,在今是无,如果有则不叫未来,应该叫已经到来了。因此这种说法不对。”

    外道说:“过去、未来展现的是自己的相状,所以没有过失(修妒路)。过去的时间、未来的时间、没有表现现在的相状,过去的时间表现的是过去的相状,未来的时间表现的是未来的相状,这叫作表现自身的相状,所以没有过失。”

    释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