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破情品第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典

    外曰:“定有我所①,有法现前②有故(修妒路)。情尘③意④合故知生,此知是现前知,是知实有,故情尘意有。”

    内曰:“见色已知生何用(修妒路)?若眼先见色,然后知生者,知复何用?若先知生,然后见色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不见色,因缘无,故生亦无(修妒路)。若眼先不见色,则因缘不合,不合故知不应生。汝言情尘意合故知生,若不合时知生者,是则不然。”

    外曰:“若一时生有何过?”

    内曰:“若一时生,是事不然。生无生共不一时生,有故无故,先已破故(修妒路)。若见知先有,相待⑤一时生;若先有,若先无,若先半有半无,于三事中,一时生者,是则不然。何以故?若先有见知者,不应更生,以有故。若先无者,亦不应生,以无故。若无者,则无相待,亦无生。若半有半无者,前二修妒路中已破故。

    “复次,一法云何亦有亦无?复次,若一时生,知不相待见,见不待知。

    “复次,眼为到色见耶?为不到色见耶?若眼去,远迟近(修妒路)。若眼去到色乃见者,远色应迟见,近色应速见。何以故?去法尔故。而今近瓶远月一时见,是故知眼不去,若不去则无和合。复次,若眼力不到色,而见色者,何故见近不见远?远近应一时见。

    “复次,眼设⑥去者,为见已去耶?为不见去耶?若见已去,去复何用(修妒路)?若眼先见色,事已辨,去复何用?若不见去,不如意所取(修妒路)。若眼先不见色而去者,如意所取则不能取,眼无知故,趣东则西。

    “复次,无眼处亦不取(修妒路)。若眼去到色而取色者,身则无眼,身无眼故,此则无取。若眼不去,而取色者,色则无眼;色无眼故,彼亦无取。

    “复次,若眼不去,而取色者,应见天上色及障⑦外色。然不见,是故此事非也。”

    注释

    ①我所:意为身外之事物,而它为我所有,故名我所。

    ②现前:现在存在于眼前。又显现于前。

    ③情尘:六根与六尘。又心情之尘垢。

    ④意:思量事物曰意。

    ⑤相待:自与他相互依赖,使事物得以成立。

    ⑥设:假如。

    ⑦障:烦恼之异名,烦恼能阻碍圣道,故名障。

    译文

    外道说:“一定是有不脱离我存在的事物,因为有事物是呈现于眼前存在的(修妒路)。感觉器官(六根)、外境(六尘)与意识(六识)和合而有知觉生起,这种知觉是眼下即有之知,因为这样的知是确实存在的,所以感官、外界对象、意识是有的。”

    释子说:“已经看到了事物,再谈知的生起又有什么用(修妒路)?如果眼先看到了事物,然后知道事物之生起,知又有什么用呢?如果知已先生起,然后看到事物,也不是这样。为什么呢?如果不看到事物,因为没有其条件性,所以也不会有生起(修妒路)。如果眼睛不先看到事物,那么,内在的依据和外部条件没有和合,没有和合,所以知不应该生起。你说感官、对象与意识的和合,所以知生起,如果在没有和合时知就生起,没有这样的事。”

    外道问:“如果同时生起有什么错误?”

    释子答:“如果同时生起,就不是这么回事了。生起与没有生起相伴,不会是同时生起,因为既有有又有无,这在前面已指出了其错误(修妒路)。如果看到知已先有了,相互依赖得以使其同时生起;如果先已有,如果先没有,如果先半是有半是没有,在这三种情况中,同时生起,这就有错误。为什么呢?如果从先已看到则可知,不应该再生起,因为有了。如果先没有,也不应当生起,因为没有。如果没有,就没有可相互依赖的,也就没有生起的存在。如果一半是有一半是无,在前面的两条契经中都已指出了其错误。

    “其次,一个存在物,怎么能够既是有又是无?其次,如果同时生起,知就不需要依赖眼睛看见而成立,眼睛看见也不依赖于知。

    “其次,眼睛是到事物上看见呢?还是不到事物上看见呢?如果眼睛是去看的话,就有因距离远近,而产生看到事物快慢的问题(修妒路)。如果眼睛去事物上看,才看到事物,离事物远应该看见得慢,离事物近应该看见得快。为什么呢?是因眼睛与事物有距离上的差异的缘故。但现在,在近处的瓶子和很远的月亮同时可以看到,因此可知不是眼睛到事物上看,如果没有去看,那么就不会有和合。其次,如果视力达不到事物,却看到了事物,为什么可看到近的而看不到远的?远近应该同时看到。

    “其次,眼假如是去看的话,是见已经去看了吗?是不见已经去看了吗?如果是见已经去看了,眼去又有什么用处呢(修妒路)?如果眼睛先看到事物,这事已经分辨过了,眼去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因没有见而去,比不上意念的摄取(修妒路)。如果眼睛先没有看到事物而有去,如同意念对事物的收摄那样,眼睛就不能摄取,因为眼睛是无知的,往东却向西。

    “其次,没有眼睛的地方也不能掌握(修妒路)。如果眼睛见到了事物而摄取了事物,肢体是没有眼睛的,因为肢体没有眼睛,所以,这就不会摄取事物。如果眼睛没有去看,就能摄取事物,事物是没有眼睛的;因为事物没有眼睛,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