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韩愈选集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岳陽樓别竇司直[1]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2]。南匯羣崖水,北注何奔放[3]。瀦爲七百里,吞納各殊狀[4]。自古澄不清,環混無歸向[5]。炎風日搜攪,幽怪多冗長[6]。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7]。巍峨拔嵩華,騰踔較健壯[8]。聲音一何宏,轟輵車萬兩[9]。猶疑帝軒轅,張樂就空曠[10]。蛟螭露筍簴,縞練吹組帳[11]。鬼神非人世,節奏頗跌踼[12]。陽施見誇麗,陰閉感悽愴[13]。朝過宜春口,極北缺隄障[14]。夜纜巴陵洲,叢芮纔可傍[15]。星河盡涵泳,俯仰迷下上[16]。餘瀾怒不已,喧聒鳴甕盎[17]。明登岳陽樓,輝焕朝日亮。飛廉戢其威,清晏息纖纊[18]。泓澄湛凝緑,物影巧相況[19]。江豚時出戲,驚波忽蕩瀁[20]。時當冬之孟,隙竅縮寒漲[21]。前臨指近岸,側坐眇難望。滌濯神魂醒,幽懷舒以暢[22]。主人孩童舊,握手乍忻悵[23]。憐我竄逐歸,相見得無恙[24]。開筵交履舄,爛漫倒家釀[25]。杯行無留停,高柱送清唱[26]。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27]。歡窮悲心生,婉孌不能忘[28]。念昔始讀書,志欲干霸王[29]。屠龍破千金,爲藝亦云亢[30]。愛才不擇行,觸事得讒謗[31]。前年出官由,此禍最無妄[32]。公卿採虚名,擢拜識天仗[33]。姦猜畏彈射,斥逐恣欺誑[34]。新恩移府庭,逼側廁諸將[35]。于嗟苦駑緩,但懼失宜當[36]。追思南渡時,魚腹甘所葬[37]。嚴程迫風帆,劈箭入高浪[38]。顛沉在須臾,忠鯁誰復諒[39]。生還真可喜,剋己自懲創[40]。庶從今日後,粗識得與喪[41]。事多改前好,趣有獲新尚[42]。誓耕十畝田,不取萬乘相[43]。細君知蠶織,稚子已能餉[44]。行當掛其冠,生死君一訪[45]。

    【注释】

    [1]岳陽樓在岳州(今湖南岳陽市)城西門上,下瞰洞庭湖,爲登臨勝地。竇司直名庠,字胄卿,釋褐國子博士,轉吏部侍郎,陟大理司直,權知岳州刺史。此詩爲韓愈赴江陵過岳州告别竇庠所作。大理司直,掌承制出使推案,從六品上;這是竇庠的京銜(虚銜)。竇有和答《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詩。

    [2]此二句謂洞庭湖是九州間最大的湖泊。《書·禹貢》劃分中國爲冀、豫、雍、揚、兗、徐、梁、青、荆九州(《周禮·夏官·職方氏》九州無徐、梁而有幽、并;《爾雅·釋地》則無青、梁而有幽、營)。誰與讓:謂無可匹敵。《荀子·正論》:“夫有誰與讓矣。”楊注:“讓者,勢位均敵之名。”

    [3]此二句謂自南方匯集源出南嶺諸水,向北又濤濤流入長江;流入洞庭的有湘、資、沅、澧等江河。

    [4]瀦(zhū):水停積。七百里:《方輿勝覽》:“洞庭湖在巴陵縣西,西吞赤沙,南連青草,横亘七八百里。”又參閲《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注[4]。吞納:形容容納江河。郭璞《江賦》:“并吞沅、澧,汲引沮、漳……呼吸萬里,吐納靈潮。”

    [5]澄不清:經沉澱也不清澈。《後漢書·黄憲傳》:“叔度(憲)汪汪若千頃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環混:水流盤旋交錯。

    [6]搜攪:騷擾。冗長(zhǎnɡ):多而無用。長,多餘。陸機《文賦》:“故無取乎冗長。”

    [7]軒然:高舉貌。隘而妨:此謂洪波捲起,宇宙都顯得狹窄而成阻礙。

    [8]巍峨:高峻貌。騰踔(chuó):跳躍。踔,通“趠”,踢。左思《吴都賦》:“狖鼯猓然,騰趠飛超。”此二句形容波浪聲勢:超越嵩山、華山,似在騰躍比高。

    [9]轟輵(hé):同“轟磕”,擬聲詞,此處形容車輪滚動聲。司馬相如《上林賦》:“砰磅轟磕。”司馬彪:“皆水聲也。”兩,通“輛”。

    [10]軒轅:即黄帝,傳説中華夏民族的祖先。張樂:奏樂。空曠:空曠之地。《莊子·天運》:“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謝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詩》:“洞庭張樂地,瀟湘帝子遊。”這裏形容濤聲如洞庭張樂。

    [11]筍簴(jù):同“筍虡”、“簨虡”、“拘虡”,古代懸鐘磬的架,横曰筍,直曰簴。《周禮·考工記·梓人》:“梓人爲筍虡。”此句承上“張樂”,謂波濤形似蛟螭擡出了筍簴。縞練:白色絲綢。生絲曰縞,熟絲曰練。組帳:爲出行者餞行所設帳篷。鮑照《數名詩》:“六樂陳廣坐,組帳揚春風。”此句形容波濤如勁風吹起白色營帳,語本枚乘《七發》描寫浙江潮:“其少進也,浩浩溰溰,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

    [12]節奏:謂波濤推湧的節拍。《禮記·樂記》:“節奏合以成文。”跌踼:踼通“蕩”,抑揚頓挫。

    [13]此二句以陰陽變化形容湖上氣象:一時陽氣發舒景物顯得艷麗,一時陰氣閉塞又讓人感到悽涼悲愴。《淮南子·原道訓》:“與陰俱閉,與陽俱開。”揚雄《甘泉賦》:“帥爾陰閉,霅然陽開。”

    [14]宜春口:通往江西宜春的港汊,在岳陽西南;宜春,古縣,今江西袁州市。陳《勘》謂是岳陽南洞庭中小洲渚名。隄障:隄同“堤”;堤壩。

    [15]纜:維舟。巴陵洲:岳州自前宋元嘉年間稱巴陵郡,隋廢,自天寶元年(七四二)至乾元元年(七五八)復置。叢芮(ruì):水涯雜草叢生之處。芮,通“汭”,河流彎曲之處。

    [16]星河:星辰與銀河。杜甫《閣夜》:“三峽星河影動摇。”涵泳:謂沈浸其中。左思:《吴都賦》:“龜鼊鯖鰐,涵泳乎其中。”此二句謂星河映照在水面上,人們俯仰之間辨不清水天。

    [17]餘瀾:餘波。《梁書·敬帝紀》:“雖泰山頽峻,一簣不遺;而泗水餘瀾,千載猶在。”喧聒:刺耳鬧聲。郭璞《江賦》:“其羽族也……千類萬聲,自相喧聒。”甕盎(wèng ànɡ):罎子和大腹歛口的盆子。《莊子·德充符》:“甕盎大癭。”此二句謂餘波仍然震蕩,就好像許多甕盎撞擊發出的聲音。

    [18]飛廉:傳説中的風神。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王逸:“飛廉,風伯也。”戢(jí)其威:收斂起它的威風。戢,收斂。清晏:晴朗無雲。揚雄《羽獵賦》:“天清日晏。”許慎:“晏,無雲也。”息纖纊:猶言紋絲不動;《書·禹貢》“厥篚纖纊。”正義:“纊是新綿耳,纖是細,故言細綿。”此句意本木華《海賦》:“輕塵不飛,纖蘿不動。”

    [19]泓澄:水清深貌。湛凝緑:形成濃重的深緑色。湛,深厚。相況:相比。此二句謂湖水清深呈現濃重如凝的緑色,岸上景物與水中倒影相互對映。

    [20]江豚:《玉篇》:“,魚,一名江豚,欲風則踊。”瀁:同“漾”。

    [21]冬之孟:孟冬,十月。此二句謂時届初冬,一切縫隙孔穴(指江湖)都收縮了,因而寒流漲起。

    [22]滌濯:清洗。幽懷:懷抱,心懷。

    [23]主人:指竇庠。孩童舊:少時舊識。韓愈與竇庠兄弟早年定交。據長慶二年(八二二)所作《唐故國子司業竇公(牟,庠二兄)墓誌銘》:“愈少公十九歲,以童子得見,於今四十年。”則與竇氏兄弟結識在十幾歲時。乍忻悵:乍忻乍悵,忽喜忽悲。忻,通“欣”。

    [24]無恙:平安無事。《説文解字》:“恙,憂也。”《戰國策·齊策》:“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

    [25]交履舄(xì):履舄交錯。古代席地而坐,脱鞋入席,履舄交錯是形容賓客衆多。鞋單底爲履,複底而着木者爲舄。《史記·滑稽列傳》:“履舄交錯,杯盤狼藉。”爛漫:同“爛熳”,此處形容放浪不拘。劉向《列女傳》卷七《夏桀末喜》:“造爛漫之樂。”家釀:家製酒。《世説新語·賞譽》:“劉尹云:‘見何次道飲酒,使人欲傾家釀。’”

    [26]杯行:飲宴中傳遞酒杯飲酒。王粲《公讌詩》:“但愬杯行遲。”高柱:柱謂琴柱,柱高則弦急。此句是説高揚的琴聲爲清亮的歌唱伴奏。

    [27]傾脯醬:傾倒肉醬。脯,乾肉。

    [28]歡窮:歡極。《史記·滑稽列傳》:“酒極則亂,樂極則悲。”婉孌:此謂情意深摯。婉,通“倇”,歡。孌(luán),慕。《後漢書·朱佑傳贊》:“婉孌龍姿,儷景同飜。”李注:“婉孌,猶親愛也。”

    [29]干霸王(wànɡ):干求王霸之業,即求爲輔相。《左傳》閔公元年:“親有禮,因重固,閒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

    [30]此二句謂費千金之産學屠龍之技,技藝也够高超的了。《莊子·列禦寇》:“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屠龍”有藝高而無用的意思。亢,高。

    [31]觸事:遇事。此二句謂自己擇友不慎,指結交劉、柳等人。

    [32]無妄:出其不意。《易·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33]擢拜:拔擢而拜官。識天仗:謂任監察御史爲近侍之官。天仗,指朝堂天子儀仗。

    [34]姦猜:姦狡而多疑的人。畏彈射:害怕上封章揭露指斥。彈射,以言論指責。張衡《西京賦》:“街談巷議,彈射臧否。”斥逐:指被貶陽山。恣欺誑:恣意欺騙造謡。此二句謂王叔文等人害怕被論諫,用欺騙方法給自己定罪貶官。

    [35]“新恩”句:謂順宗即位施赦量移爲江陵法曹參軍。府庭,指荆南節度使府。“逼側”句:謂自己被拘束廁身於軍府無知武將之中;逼側,謂相迫近;司馬相如《上林賦》:“逼側泌瀄。”司馬彪:“逼側,相迫也。”廁,側身,參與。

    [36]于嗟:感嘆詞。于同“吁”。苦駑緩:苦於自己才能低下。駑緩,如劣馬一樣遲緩。失宜當:失時宜,不合宜。此二句慨嘆自己才能低下,深恐動不合宜。陳《勘》:“當,謂奏當也。‘奏當’見《漢書》師古注,謂當處其罪。時公量移江陵法曹,故云爾。言惟恐司刑而不得其平也。”可備一解。

    [37]南渡:指南下陽山過洞庭時。魚腹:屈原《漁父》:“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38]嚴程:程期限制嚴格。劈箭:喻如箭射入。此二句謂南行時王命催促,只好加速行舟,冒風浪前進。

    [39]顛沉:翻船沉没。忠鯁:忠誠耿直。《世説新語·規箴》注引《吴録》:“(陸)遜族子(凱)忠鯁有大節,篤志好學。”諒:諒解。此二句説如果當時在須臾之間沉船淹没,那又有誰瞭解自己的忠誠耿直呢。

    [40]剋己:約束自己。《論語·顔淵》:“克己復禮爲仁。”自懲創:懲戒自己。

    [41]庶:庶幾,希冀之詞。

    [42]前好:以前所嗜好。趣:通“趨”,旨趣。《孟子·告子下》:“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新尚:時下所崇尚。此二句謂自己要更改前習,追隨時流。

    [43]萬乘相:謂宰相、高官。《孟子·梁惠王上》:“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注:“萬乘,謂天子也。”

    [44]細君:妻子。《漢書·東方朔傳》:“歸遺細君。”顔注:“細君,朔妻之名。一説:細,小也,朔輒自比於諸侯,謂其妻曰小君。”餉:謂餉飯,送飯。

    [45]行當:將要,預擬之詞。掛其冠:謂棄官而歸隱。《後漢書·逢萌傳》:“萌謂友人曰:‘三綱絶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挂東都城門歸。”“生死君一訪”即“君一訪生死”。王僧孺《送殷何兩記室詩》:“儻有還書便,一言訪生死。”結出竇司直,謂自己歸隱後,希望他前來訪問。

    【評箋】 唐庚《文録》:過岳陽樓,觀杜子美詩不過四十字爾,氣象閎放,涵蓄深遠,殆與洞庭争雄,所謂“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率爲大篇,極其筆力,終不逮也。杜詩雖小而大,餘詩雖大而小。

    何焯《義門讀書記·昌黎集》卷一:注:劉禹錫有和篇。按:劉詩見《外集》。“炎風日搜攪”,只賦其大,便是死句,借風形容,因爲比興。“朝過宜春口”,宜春口未詳,注以宜春郡當之,謬甚。“餘瀾怒不已”,歸到風上。“飛廉戢其威”二句,此聯是詩中轉關,生出下半。“江豚時出戲”,風之餘。“憐我竄逐歸”,伏後追思南渡一段。此下皆賦清宴之意。“此禍最無妄”,不説人以無罪。“姦猜畏彈射”一聯,退之出官,頗猜劉、柳泄其情於韋、王,乃此詩即以示劉,令其屬和,毋乃强直而疏淺乎!或者竇庠語次深明劉、柳之不然,勸其因倡和以兩釋疑猜,而劉亦忍詬以自明也。“嚴程迫風帆”,關合。(按:劉禹錫和詩爲《韓十八侍郎見示岳陽樓别竇司直因令屬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沈德潛《唐詩别裁》卷四:前兩段陽開陰闔,入竇司直後見忠直被謗,而以追思南渡數語挽轉前半,筆力矯然。

    按:此詩前半鋪寫洞庭景色,後半叙事,開闔轉折,層次井然,雄文大筆,神氣貫注。寫洞庭,描繪風濤激蕩與風恬雨霽兩幅畫面,誇張奇麗,立譬新穎,又以議論點綴其間,極其生動鮮明。自“主人孩童舊”轉入别竇庠,叙述人生坎坷,世態翻覆,感傷身世,寄情友人。此種磊落長篇,盡力舖排,窮極筆力,用語用韻更逞奇求新,典型地表現出韓詩特色。詩中評説“永貞事變”,斥“二王”爲“姦猜”,則表現出韓愈在政治上的偏向了。

    【附録】

    竇庠《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時予權知岳州事》

    巨浸連空闊,危樓在杳冥。稍分巴子國,欲近老人星。昏旦呈新候,川原按舊經。地圖封七澤,天限鎖重扃。萬象皆歸掌,三光豈遁形。月車纔碾浪,日御已翻溟。落照金城柱,餘霞翠擁屏。夜光疑漢曲,寒韻辨湘靈。山晚雲常碧,湖春草遍青。軒黄曾舉樂,范蠡幾揚舲。有客初留鷁,貪程尚數蓂。自當徐孺榻,不是謝公亭。雅論冰生水,雄材刃發硎。座中瓊玉潤,名下茝蘭馨。假手誠知拙,齋心匪蹔寧。每慙公府粟,却憶故山苓。苦調當三歎,知音願一聽。自悲由也瑟,敢墜孔悝銘。野杏初成雪,松醪正滿瓶。莫辭今日醉,長恨古人醒。(《竇氏連珠集》卷四)

    劉禹錫《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别竇司直詩因令屬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楚江何蒼然,曾瀾七百里。孤城寄遠目,一寫無窮已。蕩漾浮天蓋,四環宣地里。積漲在三秋,混成非一水。冬遊見清淺,春望多洲渚。雲錦遠沙明,風烟青草靡。火星忽南見,月魄方東迤。雪波西山來,隱若長城起。獨專朝宗路,駛悍不可止。支川讓其威,蓄縮至南委。熊武走蠻落熊、武,二溪名,瀟湘來奥鄙。炎蒸動泉源,積潦搜山趾。歸往無旦夕,包含通遠邇。行當白露時,眇視秋光裏。曙色未昭晰,露華遥斐亹。浩耳神骨清,如觀混元始。我風忽震盪,驚浪迷津涘。怒激鼓鏗訇,蹙成山巋硊。鵾鵬疑變化,罔象何恢詭。嘘吸寫樓臺,騰驤露鬐尾。景移羣動息,波静繁音弭。明月出中央,青天絶纖滓。素光淡無際,緑静平如砥。空影渡鵷鴻,秋聲思蘆葦。鮫人弄機杼,貝闕駢紅紫。珠蛤吐玲瓏,文鰩翔旖旎。水鄉吴蜀限,地勢東南庳。翼軫粲垂精,衡巫屹環峙。名雄七澤藪,國辨三苗氏。唐羿斷修蛇,荆王憚丁達反,青兕。秦狩跡猶在,虞巡路從此。軒后奏宫商,騷人詠蘭芷。茅嶺潜相應,橘洲傍可指。郭璞驗幽經,羅含著前紀。觀律戚里族,按道侯家子。聯袂登高樓,臨軒笑相視。假守亦高卧竇時權領郡事,墨曹正垂耳韓亦量移江陵法曹。契闊話温凉,壺觴慰遷徙。地偏山水秀,客重杯槃侈。紅袖花欲然,銀燈晝相似。興含更抵掌,樂極同啓齒。筆鋒不能休,藻思一何綺。伊余負微尚,夙昔慙知己。出入金馬門,交結青雲士。襲芳踐蘭室,學古遊槐市。策慕宋前軍,文師漢中壘。陋容昧俯仰,孤志無依倚。衛足不如葵,漏川空歎蟻。幸逢萬物泰,獨處窮途否。鎩翮重疊傷,兢魂再三褫。蘧瑗亦屢化,左丘猶有恥。桃源訪仙宫,薛服祠山鬼。故人南臺舊,一别如弦矢。今朝會荆巒,斗酒相宴喜。爲余出新什,笑抃隨伸紙。奕若觀五色,歡然臻四美。委曲風濤事,分明窮達旨。洪韻發華鐘,凄音激清徵。羊濬要平聲共和,江淹多雜擬。徒欲仰高山,焉能追逸軌。湘洲路四達,巴陵城百雉。何必顔光禄,留詩張内史。

    永貞行[1]

    君不見太皇亮陰未出令,小人乘時偷國柄[2]。北軍百萬虎與貔,天子自將非他師[3]。一朝奪印付私黨,懔懔朝士何能爲[4]。狐鳴梟噪争署置,睗睒跳踉相嫵媚[5]。夜作詔書朝拜官,超資越序曾無難[6]。公然白日受賄賂,火齊磊落堆金盤[7]。元臣故老不敢語,晝卧涕泣何汍瀾[8]。董賢三公誰復惜,侯景九錫行可歎[9]。國家功高德且厚,天位未許庸夫干[10]。嗣皇卓犖信英主,文如太宗武高祖[11]。膺圖受禪登明堂,共流幽州鯀死羽[12]。四門肅穆賢俊登,數君匪親豈其朋[13]。郎官清要爲世稱,荒郡迫野嗟可矜[14]。湖波連天日相騰,蠻俗生梗瘴癘烝[15]。江氛嶺祲昏若凝,一蛇兩頭見未曾[16]。怪鳥鳴唤令人憎,蠱蟲羣飛夜撲燈[17]。雄虺毒螫墮股肱,食中置藥肝心崩[18]。左右使令詐難憑,慎勿浪信常兢兢[19]。吾嘗同僚情可勝,具書目見非妄徵[20],嗟爾既往宜爲懲[21]。

    【注释】

    [1]永貞,唐憲宗李純年號;貞元二十一年(八〇五)八月,順宗李誦被迫禪位,改元永貞。在順宗朝執政的王叔文一派官僚先後被貶官,柳宗元初貶邵州(今湖南邵陽市)刺史,劉禹錫連州刺史。劉南行過江陵,會見韓愈,愈示以《岳陽樓别竇司直》詩,劉有和詩(參見前詩)。此詩即贈劉之作,應作於是年十月初至江陵時。劉擬前往的連州即韓舊貶之地。不久劉、柳等人遭加貶,劉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馬,柳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馬。

    [2]“君不見”句:謂唐順宗李誦即位後中風不語,不能直接發號施令;《舊唐書·順宗紀》:“(貞元二十一年)八月丁酉朔,庚子詔:……宜令皇太子即皇帝位,朕稱太上皇。”亮陰(ān),同“亮闇”、“梁闇”、“諒陰”、“涼陰”,本爲天子居喪之稱。《書·説命上》:“王宅憂,亮陰三祀。”孔傳:“陰,默也;居憂信默,三年不言。”《舊唐書·順宗紀》:“貞元二十一年正月癸巳,德宗崩。丙申,即位於太極殿。上自二十年九月風病不能言。暨德宗不豫,諸王親戚皆侍醫藥,獨上卧病不能侍。”“小人”句:謂王叔文一派人利用時機奪取朝政大權。乘時,《孟子·公孫丑上》:“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國柄,謂朝政大權。《六韜·守土》:“無借人國柄;借人國柄,則失其權。”《舊唐書·王叔文傳》:“德宗崩,已宣遺詔,時上寢疾久,不復關庶政,深居施簾帷。閹官李忠言、美人牛昭容侍左右。百官上議,自帷中可其奏。王伾常諭上屬意叔文,宫中諸黄門稍稍知之。其日,召自右銀臺門,居于翰林爲學士。叔文與吏部郎中韋執誼相善,請用爲宰相。叔文因王伾,伾因李忠言,忠言因牛昭容,轉相結構。事下翰林,叔文定可否,宣於中書,俾執誼承奏於外。”

    [3]北軍:唐禁衛軍,因置於宫城北,故稱北衙。《舊唐書·音樂志》:“北衙四軍(謂羽林、龍武、神武、神策)甲士,未明陳仗。”虎與貔(pí):喻勇如虎貔;貔,猛獸名,豹屬。《書·牧誓》:“如虎如貔。”天子自將:這是歪曲的説法,掩飾宦官掌禁軍統率權。《舊唐書·德宗紀》:“(貞元十二年六月)乙丑,初置左、右護軍中尉監,中護軍監,以授宦官。以左、右神策軍使竇文場、霍僊鳴爲左、右神策護軍中尉監;以左、右神威軍使張尚進、焦希望爲左、右神威中護軍監。”自此禁軍兵權即掌在宦官之手。

    [4]此二句實指王叔文等謀奪宦者兵權,也是委曲説法。私黨指本派黨羽;懔懔朝士,指反對王叔文派的官僚。懔懔,嚴正貌。《世説新語·品藻》:“廉頗、藺相如雖千載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氣。”事實上謀奪兵權並未成功。《舊唐書·王叔文傳》:“(叔文)引其黨與竊語,謀奪内官兵柄,乃以故將范希朝統京西北諸鎮行營兵馬使,韓泰副之。初,中官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柄爲叔文所奪。中尉乃止諸鎮,無以兵馬入希朝。”

    [5]狐鳴梟噪:喻小人喧囂如狐狸、鴟梟鳴叫。争署置:争相任命爲官。《資治通鑑》卷二三六:“榮辱進退,生於造次,惟其所欲,不拘程式。士大夫畏之,道路以目。素與往還者,相次拔擢,至一日除數人。”睗睒(shī shǎn)跳踉(liáng):形容猖狂得意。睗睒,目狂視。左思《吴都賦》:“輕禽狡獸,周章夷猶,狼跋乎紭中,忘其所以睒睗,失其所以去就。”跳踉,跳躍。《晉書·諸葛長民傳》:“眠中驚起跳踉,如與人相打。”相嫵媚:相互取悦。

    [6]“夜作”二句:形容急速拔擢私黨。超資越序,謂不顧資歷與昇遷次序,如韋執誼自吏部郎中爲相等。

    [7]火齊:玫瑰珠石。班固《西都賦》:“翡翠火齊,流耀含英。”磊落:衆多貌。潘岳《閒居賦》:“石榴蒲陶之珍,磊落蔓衍乎其側。”或以爲“磊落者,亦珠琲之類也。”(龐元英《文昌雜録》卷四)《舊唐書·王叔文傳》:“而伾與叔文及諸朋黨之門,車馬填湊,而伾門尤盛,珍玩賂遺,歲時不絶。”

    [8]元臣故老:前朝舊臣和老臣。晝卧:謂失權歸卧不再理事。汍瀾:流淚貌。參閲《齪齪》詩注[4]。《資治通鑑》卷二三六:“(永貞元年三月)賈耽以王叔文黨用事,心惡之,稱疾不出,屢乞骸骨。丁酉,諸宰相會食中書。故事,宰相方食,百寮無敢謁見者。叔文至中書,欲與執誼計事,令直省通之。直省以舊事告,叔文怒,叱直省。直省懼,入白。執誼逡巡慚赧,竟起迎叔文,就其閣語良久。杜佑、高郢、鄭珣瑜皆停筯以待。有報者云:‘叔文索飯,韋相公已與之同食閣中矣。’佑、郢心知不可,畏叔文、執誼,莫敢出言。珣瑜獨嘆曰:‘我豈可復居此位。’顧左右,取馬徑歸,遂不起。”

    [9]董賢三公:董賢,字聖卿,漢雲陽人。據《漢書·董賢傳》,哀帝時賢以貌美便辟善媚得寵幸,元壽元年(前二)封高安侯,欲極其位,遂以賢爲大司馬衛將軍,賢年二十二爲三公。侯景九錫:侯景,字萬景,南朝梁懷朔人。據《梁書·侯景傳》,景初爲北朝爾朱榮將,後歸高歡,又附梁,封河南王,矯詔自加九錫,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後叛梁自立爲帝。九錫,是古代帝王尊禮大臣的九種器物,賜九錫往往是奪取帝位的前奏,九種器物説法、排列不同,一般爲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則,四曰朱户,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曰斧鉞,八曰弓矢,九曰秬鬯。行:且。此二句謂王叔文等位超三公,欲加九錫,有篡逆之心。

    [10]天位:帝位。庸夫:平庸的小人。干:干求。

    [11]嗣皇:指憲宗李純。卓犖:卓越傑出。文如太宗:文治如唐太宗李世民。武高祖:武功如唐高祖李淵。

    [12]膺圖:受瑞應之圖。圖,圖讖,預告吉祥的文書圖記。潘岳《爲賈謐作贈陸機詩》:“子嬰面櫬,漢祖膺圖。”受禪(shàn):接受讓與帝位。禪,禪讓,自動讓帝位與賢德,實則多是掩飾篡奪帝位的説法。登明堂:謂登上殿堂;明堂爲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所,或以爲明堂與清廟、太廟、太室、辟雍爲一事。共流幽州:流放共工於幽州。鯀死羽:殛鯀於羽山。相傳共工、鯀、驩兜、三苗爲堯臣,並稱“四凶”,流共工、殛鯀見《書·舜典》。這裏指憲宗即位,流貶王叔文等人。

    [13]“四門”句:謂新朝廣用四方賢明之士;《書·舜典》:“賓於四門,四門穆穆。”孔傳:“穆穆,美也;四門,四方之門。舜流四凶族,四方諸侯來朝者舜賓迎之,皆有美德,無凶人。”登,進用。“數君”句:謂劉禹錫、柳宗元等人並非王叔文派親信,不是他們的朋黨。

    [14]郎官清要:劉禹錫在順宗朝任屯田員外郎,柳宗元爲禮部員外郎,均爲尚書省郎官,爲清要之職。荒郡迫野:指劉、柳貶地連州、邵州爲荒涼迫窄之地。嗟可矜:可悲嘆憐憫。此二句謂劉、柳在王叔文執政時只任清要之職,現貶非其罪是可矜憫的。

    [15]日相騰:謂洞庭湖水每日波浪喧騰。蠻俗生梗:南方少數族地區風俗野蠻强横。《北史·郭彦傳》:“蠻左生梗,不營農業。”瘴癘烝:瘴癘之氣薰蒸。

    [16]江氛嶺祲(jīn):謂江上山嶺間的毒霧。氛,預示災禍的凶氣。祲,陰陽二氣相侵形成的不祥雲氣。一蛇兩頭:參閲《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詩注[32]。見未曾:未嘗見。

    [17]“蠱蟲”句:參閲《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注[6]。

    [18]雄虺:雄的毒蛇。虺(huǐ),毒蛇。毒螫:以毒刺人。墮股肱:使大腿與胳臂斷落。食中置藥:參見《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注[36]。

    [19]使令:使令之人,婢僕。難憑:難以依靠。浪信:輕易相信。兢兢:小心戒慎貌。《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0]吾嘗同僚:謂與劉同在御史臺爲監察御史。《左傳》文公七年:“同官爲僚。吾嘗同僚,敢不盡心乎?”情可勝:謂情不可盡。勝,盡。妄徵:胡亂説。徵,證明。

    [21]爾:指劉禹錫。宜爲懲:應做爲戒鑑。懲,戒;或謂此“懲”爲懲前毖後之意。

    【評箋】 蔡啓《蔡寬夫詩話》:退之陽山之貶,史不載所由。以其詩考之,亦爲王叔文、韋執誼等所排爾。所謂“伾、文未揃崖州熾,雖有赦宥常愁猜”是也。時柳子厚、劉禹錫同爲御史,二人於退之最爲厚善,然至此不能無疑。故其詩云:“同官盡才俊,偏善柳與劉。或慮言語泄,傳之落寃讎。二子不應爾,欲疑斷還不。”蓋伾、文用事時,亦極力網羅人物,故韓、柳輩皆在彀中。然退之豈終爲人役者?雖不能自脱離,可視劉、柳終有閒。及其爲《永貞行》,憤疾至云“數君匪親豈其朋”,又曰“吾嘗爲僚情可勝”,則亦見其坦夷尚義,待朋友終始也。

    黄徹《溪詩話》卷五:莊子文多奇變,如“技經肯綮之未嘗”,乃未嘗技經肯綮也。詩句中時有此法,如昌黎“一蛇兩頭見未曾”、“拘官計日月”、“欲近不可又”、“君不强起時更難”……餘人罕敢用。

    愛新覺羅·弘曆《唐宋詩醇》卷二九:前幅天昏地暗,中間日出冰銷,閲至後幅,又如淒風苦雨。文生於情,變幻如是。

    何焯《義門讀書記·昌黎集》卷一:“一朝奪印付私黨”,叔文欲奪中人兵柄,還之天子,此事未可因其人而厚非之。下文“九錫”、“天位”等語,直欲坐之以反,公於是乎失大人長者之度矣。“董賢三公誰復惜”四句,二連過矣,有傷詩教。“具書目見非妄徵”二句,“具書目見”亦有君來路吾歸路之意,非長者言也。末句言將來朝士咸宜以數子既往之事懲躁進也。

    王鳴盛《蛾術編》卷七十六:“太皇亮陰未出令,小人乘時偷國柄”,揭出王叔文偷柄更明白。夫傅得諸版築,吕起於漁釣,叔文之進用何嫌?且二月方得柄,八月即遠斥,叔文亦可憐矣。又云“北軍百萬虎與貔,天子自將非他師。一朝奪印付私黨,懔懔朝士何能爲”。《新唐書·兵志》:天子禁軍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諸衛兵,北衙禁軍。上元中,以北衙軍使衛伯玉爲神策軍節度使,魚朝恩爲監軍。後朝恩以軍歸禁中,分爲左、右廂,勢居北軍右,遂爲天子禁軍,非他軍比。自肅宗以後,北軍增置不一。京畿之西,多以神策鎮之。塞上往往稱神策行營,皆内統於中人。叔文用事,欲取神策兵柄,乃用故將范希朝爲左、右神策京西諸城鎮行營兵馬節度使,以奪宦者權而不克。亦以宦者典兵爲“天子自將”,且云“奪印付私黨”。《新書·希朝傳》稱其“治軍整毅,當世比之趙充國”,歷叙其安民、禦虜、保塞之功,與《舊書·韓遊瓌傳》所云“大將范希朝善將兵,名聞軍中”者正合,豈可謂之“私黨”乎?唐天子被弑者自憲宗始,以後大權咸歸宦者。昌黎地下有靈,得無悔乎?又云“董賢三公誰復惜,侯景九錫行可嘆。國家功高德且厚,天位未許庸夫干”,董賢以男寵進,而以比叔文,可謂擬不于倫,亦太不爲順宗地;侯景篡梁,豈可以比叔文?且何至説到干“天位”?真所謂惡而不知其美者。

    按:關於“永貞革新”的性質,自范仲淹(《述夢詩序》,《范文正公集》卷六)至王鳴盛已多有辨正。韓愈此詩,集中反映了他對德宗末至順宗朝這場政争的保守態度,並爲迎合當道而對革新派人士誣蔑攻訐,這成爲他生平的污點。但他詩中對劉、柳等人又表回護與同情,流露出他思想上的矛盾。因此這首詩是瞭解韓愈思想的重要材料。

    感春四首(選二)[1]

    皇天平分成四時,春氣漫誕最可悲[2]。雜花粧林草蓋地,白日座上傾天維[3]。蜂喧鳥咽留不得,紅萼萬片從風吹[4]。豈如秋霜雖慘冽,摧落老物誰惜之[5]。爲此徑須沽酒飲,自外天地棄不疑。近憐李杜無檢束,爛漫長醉多文辭[6]。屈原《離騷》二十五,不肯餔啜糟與醨[7]。惜哉此子巧言語,不到聖處寧非癡[8]。幸逢堯舜明四目,條理品彙皆得宜[9]。平明出門暮歸舍,酩酊馬上知爲誰[10]。

    【注释】

    [1]此組詩爲元和元年春在江陵作。

    [2]皇天平分:宋玉《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漫誕:散漫無拘貌。首二句用宋玉典,翻宋玉悲秋意。

    [3]雜花粧林:謂林樹花開。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傾天維:謂動摇了天之常道;傾,傾側;天維,天經,天之常軌。張衡《西京賦》:“振天維,衍地絡,蕩川瀆,簸林薄。”

    [4]鳥咽:形容鳥鳴如咽。紅萼萬片:意本杜甫《曲江二首》:“一片花飛減却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5]慘冽:凄慘懔冽。司馬相如《美人賦》:“流風慘冽,素雪飄零。”張衡《西京賦》:“雨雪飄飄,冰霜慘烈。”老物:此謂欲彫之草木;老物本指萬物,爲古代蜡祭對象。《周禮·春官·籥章》:“國祭蜡,則龡《豳頌》,擊土鼓,以息老物。”鄭注:“求萬物而祭之者,萬物助天成歲事,至此,爲其老而勞,乃祀而老息之,於是國亦養老焉。”“慘”,魏《集》作“凛”,童《校》以爲言秋霜“凛冽”爲長。

    [6]李杜:李白與杜甫。檢束:拘束。爛漫長醉:謂長期狂放醉酒;李、杜自陳長醉的詩如李白《將進酒》:“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杜甫:“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7]“屈原”句:《前漢書·藝文志》:“屈原賦二十五篇。”一般以爲合《離騷》一、《九歌》十一、《九章》九、《天問》一、《遠遊》、《卜居》、《漁父》各一共二十五篇。“不肯”句:屈原《漁父》中漁父規勸説:“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衆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屈原不能接受。糟,酒滓;醨,薄酒。

    [8]巧言語:謂善辭賦。《史記·屈原列傳》:“博聞彊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今。”不到聖處:古稱清酒爲聖人,酒醉爲“中聖人”,不到聖處即不能“爛漫長醉”之意。《三國志·魏書·徐邈傳》:“魏國初建,爲尚書郎。時科禁酒,而邈私飲至於沈醉。校書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聖人。’達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遼將軍鮮于輔進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爲聖人,濁者爲賢人。’”

    [9]堯舜:謂堯舜之君,指憲宗。明四目:《書·舜典》:“明四目,達四聰。”孔傳:“廣視聽於四方,使天下無壅塞。”條理品彙:謂致治有法度。條理,層次,脈絡,《孟子·萬章下》:“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品彙,品種類别。《晉書·孝友傳序》:“資品彙以順名,功包萬象。”

    [10]“酩酊”句:語本陶潛《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又《晉書·山簡傳》:“簡優游卒歲,唯酒是耽……時有童兒歌曰:‘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

    我恨不如江頭人,長網横江遮紫鱗。獨宿荒陂射鳧鴈,賣納租賦官不嗔[11]。歸來歡笑對妻子,衣食自給寧羞貧。今者無端讀書史,智慧只足勞精神[12]。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鬢雪白趨埃塵[13]。乾愁漫解坐自累,與衆異趣誰相親[14]。數盃澆腸雖暫醉,皎皎萬慮醒還新[15]。百年未滿不得死,且可勤買抛青春[16]。

    【注释】

    [11]荒陂(bēi):荒涼的湖邊。陂,澤畔障水之岸。《詩·陳風·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嗔:怒。

    [12]無端:没來由。悔恨之詞。

    [13]畫蛇著足:畫蛇添足。《戰國策·齊策》:“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巵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爲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畫蛇曰:‘吾能爲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巵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爲之足?’遂飲其酒。爲蛇足者,終亡其酒。”趨埃塵:謂奔定於塵埃之中。

    [14]乾愁:謂空愁而無益。坐自累:由于自己的過失。異趣:意趣與衆不同。《史記·李斯傳》:“非主以爲名,異趣以爲高。”此二句謂消解自己的窮愁却終受自身之累,與衆人意趣不同又有誰親近。

    [15]澆腸:謂飲酒。《世説新語·任誕》:“王孝伯問王大:‘阮籍何如司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皎皎:清晰貌。

    [16]且可: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且可,且也,可爲助詞。”抛青春:酒名。李肇《唐國史補》卷下:“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唐俗以“春”名酒。

    【評箋】 許顗《彦周詩話》:韓退之詩云:“酩酊馬上知爲誰。”此七字用意哀怨,過於痛哭。

    黄震《黄氏日鈔》卷五九:謂春光漫誕之可悲,甚於秋霜摧落之不足惜。此意亦奇。東坡云:“春蟾投醪光陸離。不比秋光,只爲離人照斷腸。”皆是此意翻出。

    何焯《義門讀書記·昌黎集》卷一:《四愁》、《十八拍》之間,而筆力逾健。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十二:第二首(按:即前選第一首)比興。本言近學三人,而故非之,曲折。“豈如”句,折深。“近憐”四句,以曠爲憤,放縱豪闊意高,胸襟遠大,勢亦闊遠。“平明”句,不得職之故。深開荆公。

    馬星翼《東泉詩話》卷一:退之《感春》詩:“近憐李杜無檢束……不到聖處寧非癡。”大似史論,實驚人語也。渠欲到聖處,不愧所言。

    程學恂《讀韓臆説》:末首(按:即前選第二首)鬱憤極矣,吐爲此吟,其音悲而遠。至“皎皎萬慮醒還新”,可以泣鬼神矣。

    醉贈張秘書[1]

    人皆勸我酒,我若耳不聞。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勸君。爲此座上客,及余各能文。君詩多態度,藹藹春空雲[2]。東野動驚俗,天葩吐奇芬[3]。張籍學古淡,軒鶴避雞羣[4]。阿買不識字,頗知書八分[5]。詩成使之寫,亦足張吾軍[6]。所以欲得酒,爲文俟其醺[7]。酒味既泠洌,酒氣又氛氲[8]。性情漸浩浩,諧笑方云云[9]。此誠得酒意,餘外徒繽紛[10]。長安衆富兒,盤饌羅羶葷[11]。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12]。雖得一餉樂,有如聚飛蚊[13]。今我及數子,固無蕕與薰[14]。險語破鬼膽,高詞媲皇墳[15]。至寶不雕琢,神功謝鋤耘[16]。方今向泰平,元凱承華勛[17]。吾徒幸無事,庶以窮朝曛[18]。

    【注释】

    [1]張秘書即張署。署於貞元初曾任秘書省校書郎,這裏是依俗以舊京銜相稱。詩作於元和元年二人同官江陵時。魏《集》等以秘書爲張徹,誤。

    [2]態度:風姿。《荀子·修身》:“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藹藹:茂盛貌。束晳《補亡詩》:“瞻彼崇丘,其林藹藹。”此二句説對方的詩如春雲布空,舒捲無方。

    [3]東野:孟郊,見《孟生》詩。天葩(pā):天花。葩,草木的花。此二句形容孟郊詩奇崛驚俗,如天花散發異香。

    [4]張籍:見《此日足可惜贈張籍》。古淡:古樸淡雅。軒鶴:乘軒之鶴。軒,有帷幕的車子。《左傳》閔公二年:“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孔疏:“服虔曰:‘車有藩曰軒。’”春秋時大夫乘軒。雞羣:《世説新語·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羣。’”此二句形容張籍詩風古淡,如鶴立雞羣。何焯《義門讀書記》以爲“‘避’當作‘辟’,言軒鶴一至,雞羣辟易也。猶《孟子》‘行辟人’之‘辟’,與上驚俗語意相類也。”

    [5]阿買:韓愈子侄輩一人小名,不詳確指。不識字:謂不解文字之學。書八分:寫八分書。八分書爲漢字書體的一種,相傳爲秦王次仲所造,具體解釋各異:或以爲二分似隸八分似篆故曰八分;近人以爲八分非定名,小篆爲大篆之八分,漢隸爲小篆之八分,今隸爲漢隸之八分等。錢《釋》:“阿買既能書八分,則公謂之不識字者,不識文字之形義耳,非如世俗之不識字也。”

    [6]張吾軍:謂張大我們一派的聲勢。《管子·七法》:“是故張軍而不能戰……則可破毁也。”

    [7]俟其醺:等待大家醉酒。這裏是説大家飲酒沉醉作出好詩。

    [8]泠洌(línɡliè):清涼。泠,涼;洌,水潔浄。《易·井》:“井洌寒泉,食。”氛氲(fēn yūn):盛多貌。謝惠連《雪賦》:“氛氲蕭索。”

    [9]浩浩:開朗貌。諧笑:調笑。云云:亦作“芸芸”,衆多貌。《老子》:“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河上公注:“芸芸者,華葉盛。”

    [10]繽紛:雜亂貌。張衡《思玄賦》:“私湛憂而深懷兮,思繽紛而不理。”

    [11]盤饌:盤中飯菜,此指飲食。羶葷:指各種肉食。羶,牛羊腥氣。《吕氏春秋·本味》:“肉玃者臊,草食者膻。”

    [12]解: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解,猶會也;得也;能也……李白《月下獨酌》詩:‘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不解飲,不會飲也。”此二句謂富家兒不能在詩文酬唱中以酒助興,只能沉醉在歌伎身邊。

    [13]一餉:一時。聚飛蚊:形容飲酒喧鬧。朱翌《猗覺寮雜記》:“《楞嚴經》云:‘一切衆生,如一器中聚百蚊蚋,啾啾亂鳴,於方寸中鼓發狂鬧。’退之雖闢佛,然亦觀其書。”

    [14]“今我”二句:謂自己與孟郊、張籍、張署等氣味相投。蕕與薰,參閲《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詩注[59]。

    [15]險語:奇險的言詞。媲(pì)皇墳:匹配三皇的《三墳》。媲,比配。皇墳,《尚書序》:“伏羲、神農、黄帝之書,謂之《三墳》。”

    [16]至寶:最完美的玉石。神功:神奇的技藝。《南史·謝惠連傳》:“(謝靈運)嘗於永嘉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忽夢見惠連,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爲工。嘗云:‘此語有神功,非吾語也。’”謝鋤耘:不必鋤耘。謝,推辭。此二句謂“險語”、“高詞”得之自然,非雕篆而就。朱《考》:“‘琢’或作‘瑑’”,童《校》引《漢書·董仲舒傳》:“臣聞良玉不瑑,資質潤美,不待刻瑑。”顔注:“瑑謂彫刻爲文也,音篆。”

    [17]泰平:即太平。元凱:亦作“元愷”。《左傳》文公十八年謂高辛氏有才子八人爲八元,高陽氏有才子八人爲八愷;此指賢臣。華勛:亦即“華勳”。《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書·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華勳即堯舜;此指明君。此二句謂當今天下正走向太平,有賢臣輔佐明君。

    [18]窮朝曛(xūn):窮盡一整天;朝曛,從早到晚;曛,黄昏。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陳琳》:“夜聽極星爛,朝遊窮曛黑。”結句歸之于我輩優遊無事,希望每日詩酒度日。

    【評箋】 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談》卷一《退之詩善形容》:退之《贈無本》詩有云:“風蟬碎錦纈,緑池垤菡萏。芝英擢荒榛,孤翮起連菼。”《醉贈張徹(按:“署”之訛)》云:“君詩多態度,靄靄春空雲。東野動驚俗,天葩吐奇芬。張籍學古淡,軒昂避鷄羣。”至論李、杜則云“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其形容諸人之詩,亦可謂奇巧矣。

    黄震《黄氏日鈔》卷五九:謂座客能文、性情浩浩爲得酒意;而富兒紅裙之醉,如聚飛蚊,可謂逸興。卒章有云:“至寶不雕琢,神功謝鋤耘。”此謂文字混然天成之妙也。公之自得蓋如此。

    黄子雲《野鴻詩的》:昌黎極有古音,惜其不由正道,反爲盤空硬語,以文入詩,欲自成一家言,難矣。然集中《琴操》、《秋懷》、《醉贈張秘書》、《山石》、《雉帶箭》、《謁衡嶽》、《縣齋有懷》數篇,居然大家規範。

    李調元《雨村詩話》卷下:韓昌黎詩云:“險語破鬼膽,高詞媲皇墳。”此是公自贊其詩,不可徒作贊他人詩看。然皆經籍光芒,故險而實平。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九:句法精造,亦山谷所常橅。又:“高詞媲皇墳”與“至寶不雕琢,神功謝鋤耘”是兩境。上言“艱窮怪變”,下言“平淡”。此公自述兼此二能,不拘一律也。

    按:此詩爲酬贈體,實爲一篇詩論。在詩的寫法與表現上,强調高古雄奇而歸之於“不雕琢”的“神功”,這是韓愈的獨創主張。另一方面,在對詩酒唱和的態度中,也流露出文人的創作自覺,即肯定文人創作的獨立價值。詩中以比喻、聯想來形容詩的風格,新穎而又形象。中唐時代這是流行的批評方式,韓愈運用得很成功。

    南山詩[1]

    吾聞京城南,兹惟羣山囿[2]。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3]。山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4]。團辭試提挈,挂一念萬漏[5]。欲休諒不能,粗叙所經覯[6]。嘗昇崇丘望,戢戢見相湊[7]。晴明出稜角,縷脉碎分繡[8]。蒸嵐相澒洞,表裏忽通透[9]。無風自飄簸,融液煦柔茂[10]。横雲時平凝,點點露數岫[11]。天空浮脩眉,濃緑畫新就[12]。孤橕有巉絶,海浴褰鵬噣[13]。春陽潛沮洳,濯濯吐深秀[14]。巖巒雖嵂崒,輭弱類含酎[15]。夏炎百木盛,蔭鬱增埋覆[16]。神靈日歊歔,雲氣争結構[17]。秋霜喜刻轢,磔卓立癯瘦[18]。參差相疊重,剛耿陵宇宙[19]。冬行雖幽墨,冰雪工琢鏤[20]。新曦照危峨,億丈恒高袤[21]。明昏無停態,頃刻異狀候。西南雄太白,突起莫閒簉[22]。藩都配德運,分宅占丁戊[23]。逍遥越坤位,詆訐陷乾竇[24]。空虚寒兢兢,風氣校搜漱[25]。朱維方燒日,陰霰縱騰糅[26]。昆明大池北,去覿偶晴晝[27]。緜聯窮俯視,倒側困清漚[28]。微瀾動水面,踊躍躁猱狖[29]。驚呼惜破碎,仰喜呀不仆[30]。前尋徑杜墅,坌蔽畢原陋[31]。崎嶇上軒昂,始得觀覽富[32]。行行將遂窮,嶺陸煩互走[33]。勃然思坼裂,擁掩難恕宥[34]。巨靈與夸娥,遠賈期必售[35]。還疑造物意,固護蓄精祐[36]。力雖能排斡,雷電怯呵詬[37]。攀緣脱手足,蹭蹬抵積甃[38]。茫如試矯首,堛塞生怐愗[39]。威容喪蕭爽,近新迷遠舊[40]。拘官計日月,欲進不可又[41]。因緣窺其湫,凝湛閟陰獸[42]。魚蝦可俯掇,神物安敢寇[43]。林柯有脱葉,欲墮鳥驚救[44]。争銜彎環飛,投棄急哺鷇[45]。旋歸道迴睨,達枿壯復奏[46]。吁嗟信奇怪,峙質能化貿[47]。前年遭譴謫,探歷得邂逅[48]。初從藍田入,顧眄勞頸脰[49]。時天晦大雪,淚目苦矇瞀[50]。峻塗拖長冰,直上若懸溜[51]。褰衣步推馬,顛蹶退且復[52]。蒼黄忘遐睎,所矚纔左右[53]。杉篁咤蒲蘇,杲耀攢介胄[54]。專心憶平道,脱險逾避臭[55]。昨來逢清霽,宿願忻始副[56]。峥嶸躋冢頂,倏閃雜鼯鼬[57]。前低劃開闊,爛漫堆衆皺[58]。或連若相從,或蹙若相鬬[59]。或妥若弭伏,或竦若驚雊[60]。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輻輳[61]。或翩若船遊,或決若馬驟[62]。或背若相惡,或向若相佑[63]。或亂若抽筍,或嵲若炷灸[64]。或錯若繪畫,或繚若篆籀[65]。或羅若星離,或蓊若雲逗[66]。或浮若波濤,或碎若鋤耨。或如賁育倫,賭勝勇前購[67]。先强勢已出,後鈍嗔譳[68]。或如帝王尊,叢集朝賤幼[69]。雖親不褻狎,雖遠不悖謬[70]。或如臨食案,肴核紛飣餖[71]。又如遊九原,墳墓包槨柩[72]。或纍若盆甖,或揭若登豆[73]。或覆若曝鼈,或頽若寢獸。或蜿若藏龍,或翼若搏鷲[74]。或齊若友朋,或隨若先後[75]。或迸若流落,或顧若宿留[76]。或戾若仇讎,或密若婚媾[77]。或儼若峨冠,或翻若舞袖[78]。或屹若戰陣,或圍若蒐狩[79]。或靡然東注,或偃然北首[80]。或如火熺焰,或若氣饙餾[81]。或行而不輟,或遺而不收。或斜而不倚,或弛而不彀[82]。或赤若秃鬝,或燻若柴槱[83]。或如龜坼兆,或若卦分繇[84]。或前横若剥,或後斷若垢[85]。延延離又屬,夬夬叛還遘[86]。喁喁魚闖萍,落落月經宿[87]。誾誾樹牆垣,巘巘架庫厩[88]。參參削劍戟,焕焕銜瑩琇[89]。敷敷花披萼,闟闟屋摧霤[90]。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狃[91]。超超出猶奔,蠢蠢駭不懋[92]。大哉立天地,經紀肖營腠[93]。厥初孰開張,僶俛誰勸侑[94]。創兹朴而巧,戮力忍勞疚[95]。得非施斧斤,無乃假詛咒[96]。鴻荒竟無傳,功大莫酬僦[97]。嘗聞於祠官,芬苾降歆齅[98]。斐然作歌詩,惟同贊報酭[99]。

    【注释】

    [1]南山,即終南山,古稱中南、地肺、太一、周南,指長安城南羣山,秦嶺山脈之一部。詩中説“前年遭譴謫”、“昨來逢清霽”,可知作於元和元年六月召回長安之後。題中或無“詩”字。

    [2]兹惟:這裏是。惟,語辭。羣山囿:謂羣山匯聚之處。囿,園圃,引申爲事物萃集之處。司馬相如《上林賦》:“遊于六藝之囿。”

    [3]兩際海:謂東、西方均連接海洋,此爲誇飾之語。《史記·春申君列傳》:“王之地一經兩海。”或以爲西連蜀川(《史記·張儀列傳》索隱:“西海爲蜀川也。”)、東接關中(《漢書·東方朔傳》師古注:“關中山川物産富饒,是以謂之陸海也。”),故稱“兩際海”。錢《釋》:“‘東西兩際海’,猶司馬相如《上林》而曰‘左蒼梧右西極’也,不必鑿求。”

    [4]山經:記録山脈的輿地書。地志:地誌,輿地書。茫昧:幽暗不明。陶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受授:傳授,流傳。

    [5]團辭:結撰文辭。又一解: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團,猶估量也,精度也。”提挈:提綱挈領,指把握綱要。此二句謂試把南山扼要地描述一番,恐怕要挂一而漏萬。

    [6]諒不能:實在不能。《論語·子罕》:“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經覯:經行親見。覯,同“遘”、“逅”,遇見。

    [7]戢戢(jí jí):聚集貌。杜甫《又觀打魚》:“小魚脱漏不可記,半死半生猶戢戢。”相湊:相聚。

    [8]“晴明”二句:謂明朗的晴天可看見山嶺的稜角,一條條山脈細碎若錦繡交錯。

    [9]蒸嵐:山氣蒸騰。嵐,霧氣。澒洞(hóng dòng):同“鴻洞”,連續不斷貌。童《校》釋爲“無形之象”。賈誼《旱雲賦》:“運清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並起。”此二句謂蒸騰的山間雲氣彌漫,忽然間内外都被籠罩。

    [10]飄簸:飄蕩;簸,播揚。融液:融化。煦柔茂:謂陽光下雲氣輕柔盛大;煦,陽光温暖。此二句謂山間無風,雲在天上飄流,如同在温暖的陽光下融化了一樣輕柔茂密。

    [11]岫:峯巒。謝朓《郡内高齋閑望答吕法曹詩》:“窗中列遠岫,庭際俯喬木。”

    [12]脩眉:長眉。《西京雜記》卷二形容文君“眉色如望遠山”,此“倒喻”爲遠山如眉。濃緑:此指眉黛。古代眉黛爲青緑色。

    [13]孤橕(chēng):橕,同“撐”、“撑”;獨立支持。巉絶:巉巖絶壁。劉峻《廣絶交論》:“太行、孟門,豈云巉絶。”褰(qiān)鵬噣(zhòu):形容山如飛起大鵬的喙。褰,提起;噣,鳥嘴。此二句形容山巖聳立,如在海面上戲水的大鵬的喙。陳《勘》謂“褰”應爲“騫”,舉首貌。

    [14]春陽:春天的陽氣。《詩經·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沮洳(jù rù):土地低濕。《詩經·魏風·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孔疏:“沮洳,潤澤之處。”濯濯:明浄貌。《世説新語·容止》:“濯濯若春月柳。”此二句謂春日陽氣在地下潛發,羣山吐出明浄的秀色。

    [15]嵂崒(lǜ zú):高峻貌。司馬相如《子虚賦》:“其山則盤紆岪鬱,隆崇崒。”輭:同“軟”。含酎:酒醉。酎,醇酒。此二句繼續形容春日的山巒,雖然高聳險峻,但神態柔弱如人醉酒一樣。

    [16]蔭鬱:草木枝葉茂盛。埋覆:掩藏覆蓋。

    [17]歊歔(gāo xū):熱氣上昇。結構:聯結。此二句謂神靈日日鼓動起熱氣,形成雲彩聚結爲各種形狀。

    [18]刻轢(lì):猶言陵踐。轢,敲打。《漢書·酷吏傳序》:“高后時,酷吏獨有侯封,刻轢宗室,侵辱功臣。”磔(zhé)卓:卓立貌。磔,截裂肢體。此二句謂秋霜陵踐萬物,羣山卓立也顯得消瘦。

    [19]剛耿:强直貌。陵宇宙:高出于宇宙之中。

    [20]幽墨:墨通“默”,静寂無聲。屈原《九章·懷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史記·屈原列傳》中作“幽墨”。琢鏤:雕刻。

    [21]新曦:冬去春來,一陽新生,故曰“新曦”。危峨:高峯。峨,高山峻嶺。高袤:崇高廣袤。袤,南北曰袤。

    [22]雄太白:雄峙着的太白山。太白山是終南山峯之一,在今陝西周至縣南,西連武功山,冬夏積雪,望之皓然,故稱“太白”。莫閒(jiān)簉:没有相匹配的。閒,近。簉(chòu),副。張衡《西京賦》:“屬東之簉,載獫獢。”注:“簉,副也。”

    [23]藩都:屏衛都城。藩,《詩經·大雅·板》:“价人維藩,大師維垣。”毛傳:“藩,屏也。”配德運:唐爲土德,故以太白山藩垣帝都爲配合德運。德運:秦、漢間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尅來配合王朝存滅,是爲德運。分宅:分佔位置。占丁戊:以天干配五方,丁爲南,戊爲中,太白山在帝都之南,居秦嶺之中,故爲占丁戊。

    [24]坤位:指西南方。詆訐:謂陵犯。乾竇:乾位的地穴。乾指西北方,竇謂地穴。此二句是形容太白山從西南逐漸向西北下傾。

    [25]兢兢:本義爲戒懼顫慄,此處形容嚴寒。風氣:指風。校搜漱:謂疾風一陣陣更猛烈。校,競相;搜漱,猶“颼颼”。此二句形容太白山上氣候寒冷,疾風勁吹。

    [26]朱維:南方,此指山南。陰霰(xiàn):山背面的霰雪。霰,雪珠。縱騰糅:恣意騰飛。糅,雜。此二句謂山南朝日正在昇起,山北則大雪紛飛。

    [27]昆明大池:在長安西南,漢武帝時爲習水戰而鑿,周迴四十里;唐德宗時又加修浚,引交水、灃水入池;至宋時堙没。去覿(dí):前去觀看。覿,相見。《論語·鄉黨》:“私覿,愉愉如也。”偶晴晝:遇上晴天。

    [28]困清漚:謂映現池水中,影像被池岸所限,故曰“困”。清漚,清清的池水;漚,水泡。此二句形容山在池中倒影連綿不斷,窮極人的視力。

    [29]此二句謂水波動蕩,山影動摇,如躁動的猿猴。躁,急。猱狖(náo yòu),獼猴和長尾猿。

    [30]呀不仆:仆同“撲”;驚嘆不倒下。此二句形容觀看水面山影:正驚叫山影破碎,擡起頭來驚喜地發現山還矗立在那裏。

    [31]徑杜墅:徑,通“經”;取路杜墅。杜墅即杜陵,在今西安市南,古昆明池東北,本古杜伯國地,漢宣帝陵在此,因號杜陵。坌(bèn)蔽:坌,同“坋”;塵埃遮掩。畢原:在今西安市西南,爲咸陽附近渭水南的高地,以西周畢公高封於此得名,武王、周公及漢諸陵並在其上。

    [32]軒昂:高峻貌,此指高山。觀覽富:可觀覽景致繁多。

    [33]嶺陸:山嶺與高地。高平之地曰陸。煩互走(zòu):指多有交錯。互走,走向交錯。

    [34]坼裂:裂縫。劉歆《遂初賦》:“地坼裂而憤忽急兮,石捌破之巖巖。”擁掩:擁通“壅”;壅蔽,阻塞。恕宥:寬恕。此二句説忽然想山嶺間裂開一條通道,但羣山壅蔽,難以寬恕。

    [35]巨靈:古代神話中擘開華山的河神。張衡《西京賦》:“綴以二華,巨靈贔屓。高掌遠蹠,以流河曲。”夸娥:娥或作“蛾”,傳説中的大力神。《列子·湯問》:“帝感其(愚公)誠,命夸蛾氏二子負二山(太行和王屋),一厝朔東,一厝雍南。”遠賈:遠來推銷;《左傳》成公二年:“欲勇者賈余餘勇。”此二句説如巨靈和夸娥遠來受僱,一定會僱傭他們。

    [36]造物:造物者,指天帝。《莊子·大宗師》:“偉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爲此拘拘也。”固護:牢固;鮑照《蕪城賦》:“觀基扃之固護,將萬祀而一君。”蓄精祐:蓄積神明福佑。此二句謂又懷疑是造物者有意護衛這些山嶺,來積蓄神明福佑。

    [37]排斡:排除;斡,運轉。呵詬(ɡòu):呵斥辱駡。此二句謂巨靈、夸蛾雖有力排山,但却懼怕雷電的呵斥。

    [38]蹭蹬(cènɡdènɡ):困頓失路。木華《海賦》:“或乃蹭蹬窮波,陸死鹽田。”抵積甃(zhòu):達到如深井的谷底。甃,磚井。此二句謂向上攀登手足失控,結果落到了如深井的谷底。

    [39]矯首:擡頭。張衡《思玄賦》:“仰矯首以遥望兮,魂惘而無疇。”堛(bì)塞:土塊堵塞。堛,土塊。怐愗(gòu mào):怨愁的樣子。宋玉《九辯》:“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此二句是説茫茫然擡頭向前看,大山阻路讓人發愁。

    [40]威容:端莊的儀容;常璩《華陽國志》卷一一:“(杜軫)入爲尚書郎,每升降趍翔廊閣之下,威容可觀。”蕭爽:超逸貌。杜甫《玄都壇歌寄元逸人》:“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此二句謂高山本讓人神態頽喪,近處又一高山掩蔽了遠處的山。

    [41]拘官:束身於職守。時韓愈爲國子博士。不可又:不可復,此謂不可深入羣山之中;《詩經·小雅·賓之初筵》:“室人入又。”鄭箋:“又,復也。”

    [42]湫(qiū):深潭,此指南山炭谷湫,韓愈有《題炭谷湫祠》詩。凝湛:謂深水如凝。閟(bì)陰獸:謂禁閉水中蛟。閟,關閉。陰獸,《禮記·禮運》:“龍以爲畜。”此二句説借機會遊覽炭谷湫,那兒深水下閉鎖着蛟龍。韓愈有《秋懷》詩説:“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

    [43]俯掇:低頭拾取。神物:指魚蝦爲神靈養護之物。寇:侵犯。

    [44]林柯:樹枝。

    [45]彎環:猶言迴旋。此狀鳥之盤旋。哺鷇(kòu):母鳥喂幼鳥。鷇,待母哺食的幼鳥。《爾雅·釋鳥》:“生哺,鷇。”此二句謂羣鳥銜着落葉盤旋,又抛掉它們去哺喂幼鳥。

    [46]旋歸:返回。《詩經·小雅·黄鳥》:“言旋言歸,復我邦族。”正義:“故我今迴旋,我今還歸。”迴睨(nì):回視。睨,斜視。達枿(niè):指林木。枿,同“蘖”,樹木重發新生的枝條。《詩經·商頌·長發》:“苞有三蘖,莫遂莫達。”壯復奏:奏,通“湊”;茁壯而又繁密。此二句謂回來的路上往後看,山間高高的林木茁壯而又密集。

    [47]峙質:不可變的本性。化貿:變化。貿,變易。此二句謂確實讓人慨嘆驚異的是,不可變的山嶺也有變化。

    [48]遭譴謫:指貞元十九年冬貶陽山。得邂逅:謂南行途中,曾過此山。邂逅,不期而遇。《詩經·鄭風·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49]藍田:藍田山,在今陝西省藍田縣東,爲驪山之南阜,山南有藍田關,唐時此爲自長安南下襄漢的通道。顧眄:謂環視。還視爲顧,邪視爲眄。勞頸脰(dòu):謂左右迴顧使頸項疲勞。脰,頸項。

    [50]矇瞀(mào):目昏花不清。矇,失明;瞀,眼睛昏花。韓愈謫陽山過藍田山遇大雪。

    [51]懸溜:瀑布。此形容險峻道路上的“長冰”。陶潛《祭從弟敬遠文》:“淙淙懸溜,瞹瞹荒林。”

    [52]褰衣:提起衣襟。顛蹶:跌倒;倒仆曰顛,失足曰蹶。

    [53]蒼黄:匆遽貌。杜甫《新婚别》:“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黄。”遐睎(xī):遠望。睎,望。班固《西都賦》:“於是睎秦嶺,睋北阜。”

    [54]杉篁:杉樹與篁竹。篁,竹的通稱。咤蒲蘇:誇耀其生長繁茂。咤,通“詫”,誇耀。蒲蘇,猶“扶疏”,繁茂分披貌。杲(ɡǎo)耀:輝耀。杲,光明。攢介胄:謂杉竹披上冰雪如攢集的甲胄;介,通“甲”。

    [55]“脱險”句:謂急於脱險的心情愈於避臭。

    [56]清霽:雨過雲散的晴明天氣。忻始副:謂心喜遊山的宿願方能達成。忻,通“欣”。

    [57]峥嶸:高峻貌。屈原《遠遊》:“下峥嶸而無地兮,上廖廓而無天。”躋(jì)冢頂:登上山頂。躋,登上。倏閃:一閃而過。雜鼯(wù)鼬(yòu):交雜有飛鼠和鼬鼠。鼯,飛鼠。鼬,又名鼪,俗稱黄鼠狼。

    [58]劃開闊:忽開闊。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二:“劃,猶忽也;突也。”爛漫:散亂貌。堆衆皺:形容登上高處看羣山如皺紋堆聚。司馬相如《子虚賦》:“襞積褰皺,紆徐委曲,鬱橈谿谷。”張揖:“襞積,簡齰也;褰,縮也;縐,裁也。其縐中文理茀鬱迴曲,有似於谿谷也。”此處是倒用,謂谿谷似縐;縐,通“皺”。

    [59]蹙(cù):接近。

    [60]妥:安穩。弭(mǐ)伏:馴順地趴下。弭,順服。竦,通“悚”,驚懼。驚雊(gòu):被驚的野鷄。雊,本義爲雉鳴。

    [61]瓦解:瓦片碎裂。《史記·淮南王安列傳》:“於是百姓離心瓦解。”輻輳:同“輻湊”,狀車輪條輻集中於軸心。輳,車輻集中於輪轂。《戰國策·魏策》:“諸侯四通,條達輻湊。”

    [62]翩:猶“翩翩”,輕疾貌。決(xuè):快疾。《莊子·逍遥遊》:“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按:“而止”據劉文典校補)馬驟:馬奔馳;驟,奔馳;《莊子·齊物論》:“麋鹿見之決驟。”

    [63]相佑:相助;佑,“右”後出字。

    [64]嵲(niè):高峻貌。炷灸:炷原作“注”,據魏《集》改;點燃的艾卷;炷,點燃;灸,灸艾。

    [65]繚:繚繞。篆籀(zhuàn zhòu):篆書與籀書;篆指小篆,行於西漢;籀指大篆,行於戰國與秦。

    [66]蓊(wěnɡ):聚集;宋玉《高唐賦》:“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雲逗:雲彩停留。

    [67]賁(bēn)育倫:古代傳説的孟賁、夏育一類勇士。宋玉《高唐賦》:“賁、育之斷,不能爲勇。”賭勝:競争勝負。勇前購:謂勇往直前以求恩賞。

    [68]鈍:魯鈍。嗔譳(dòu nòu):謂嗔怒不能言。譳,言語遲鈍。《玉篇》:“譳,詁誽也。”“詁誽,言不正也。”

    [69]此二句謂一山高崇如帝王尊,羣山如臣下叢集向它朝拜。

    [70]褻狎:輕忽、怠慢。《北史·韓顯宗傳》:“無令繕其蒱博之具,以成褻狎之容。”悖謬:悖通“誖”;拂逆。

    [71]案:古人陳食之具,有足曰案,無足曰盤。《史記·田叔列傳》:“(高祖)過趙,趙王張敖自持案進食,禮恭甚。”肴核:肴,通“殽”;殽核指肉、菓類食品。《詩經·小雅·賓之初筵》:“殽核維旅。”毛注:“殽,豆實也;核,加籩也。”紛飣餖(dīng dòu):謂食品紛雜堆積;飣餖,同“餖飣”,食品堆積。

    [72]九原:指墓地。本爲地名,在絳州(今山西新絳縣)北。《禮記·檀弓下》:“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鄭注:“晉卿大夫之墓地在九原,‘京’蓋字之誤,當爲‘原’。”槨柩:棺材。槨謂外棺,柩謂斂尸之棺。

    [73]盆甖(yīng):古酒器。甖,小口大腹的陶瓶。揭:高聳。《詩經·小雅·大東》:“維北有斗,西柄其揭。”登豆:原作“梪”,據魏《集》校改;古代盛食品的器具。《爾雅·釋器》:“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登。”

    [74]蜿:蜿延。翼:振翼,飛翔。搏鷲:拼搏的鷲鷹。

    [75]先後:指妯娌。《史記·孝武本紀》:“故見神於先後宛若。”《索隱》:“即今妯娌也。韋昭云:‘先姒後娣。’”或以爲指兄弟,見費袞《梁溪漫志》卷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