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腰间,一头下垂的大带。

    [23]韦布:韦带布衣,贫贱者所服,用以指称贫贱者,泛指平民百姓。

    [24]沐浴膏泽:蒙受恩惠。沐浴,蒙受,受润泽。《史记·乐书》:“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膏泽,比喻恩惠。班固《西都赋》:“功德著乎祖宗,膏泽洽乎黎庶。”

    [25]熏托德化:受德教的影响教化。德化,犹德教。

    [26]雅尚:风雅高尚。相推:互相推让。从事:参与做,致力于(某种事情)。

    [27]品第之胜:品评茶叶之兴盛。品第,谓评定并分列次第。

    [28]时之污隆:指世道之盛衰或政治的兴替。污隆,高下,指时世风俗的盛衰。《文选·广绝交论》:“龙骧蠖屈,从道污隆。”

    [29]汲汲:心情急切貌,引申为急切追求。

    [30]世既累洽:世代相承太平无事。累洽,和睦,协调。《文选·两都赋》:“至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

    [31]人恬物熙:与上文“人怀劳悴”相对,当是“人物恬熙”的互文,意为人人安于逸乐。恬,安定,安逸。熙,丰盛。

    [32]厌饫(yù):饮食饱足。杜牧《杜秋娘诗》:“归来煮豹胎,厌饫不能饴。”饫,宴饮,饱食。狼藉:散乱不整貌。

    [33]厉志:激励意志。清白:品行纯洁。

    [34]闲暇:悠闲从容。修索:修炼探索。

    [35]碎玉锵金:用金属制的茶碾碾圆玉状的饼茶。锵金,撞击金属器物而发声。

    [36]啜英咀华:啜咀英华,饮茶。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郁,含英咀华。”英华,指花木之美,此处譬茶。啜,食,饮。

    [37]箧笥(qiè sì):盛茶等物的盛器,此处指茶。箧,小箱子,藏物之具。笥,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

    [38]否士:质朴之人。否,通“鄙”,用在名词前,用以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此处意为质朴。

    【译文】

    宋苏轼《啜茶帖》

    本朝兴起之初,就在建州开始制造上供贡茶,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壑源茶的品名,亦自此兴盛。一直延续到当下,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全国安定,不论是无为而治或是勤勉从事,都能达到无为而治天下太平。不论是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还是平民百姓,蒙受恩惠,受德教的影响教化,都以风雅高尚互相推崇参与茗饮茶事。所以近年以来,采茶、择茶之精细,制茶之精巧,品评茶叶之兴盛,烹水点茶之精妙,无一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事物的兴废,虽然自有其所以然者,但也关乎世道风俗的盛衰或政治的兴替。如果时世惊遑不安,人们心存劳苦和忧愁,则之前所说日常需要、每天应用的东西,都要急切追求,就怕不能得到,哪有闲暇和可能来考虑饮茶之事呢。如果世代相承太平无事,人人安于逸乐,则日常需要、每天应用的东西,就会饮食饱足,丰富杂乱。此时,天下的士人,激励意志,纯洁品行,竞相修炼探索悠闲从容的爱好,无不用金属制的茶碾碾圆玉状的饼茶,品赏、体味茶饮的美妙,比较各人所收藏茶的精好,较量鉴别裁断的高明巧妙,即便是质朴之人处于这样的时世,也不以藏有茶叶为羞愧,可以说饮茶是盛世的清雅好尚。

    呜呼,至治之世[39],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偶因暇日[40],研究精微[41],所得之妙,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42],号曰《茶论》。

    【注释】

    [39]至治之世:安定昌盛、教化大行的时代。

    [40]偶:正好。暇日:空闲的日子。

    [41]精微:精深微妙。《礼记·经解》:“絜静精微,《易》教也。”

    [42]本末:始末,原委。

    【译文】

    呜呼!安定昌盛、教化大行的时代,何止只是人能够得以使出全部才干,神异的草木,也能够得以尽其用啊。正好利用空闲的日子,探究茶的精深微妙,所探得的精微奥妙,有不为世人所知的利益与损害,因而陈述其始末原委共计二十篇,称之为《茶论》。

    【点评】

    《序》论述了茶饮文化与时世的关系,清尚雅玩与日常用品的关系。饥餐、寒衣是人人都知道的温饱问题,每天皆有需要,不会因为时世的状况而可以兴废;时代再动荡不安,人们再辛苦劳碌,温饱问题都是必须解决的。而饮茶作为一种“冲淡简洁,韵高致静”的清雅好尚,则不可能在动荡与劳碌的生活状态中开展。

    对于个人来说,会饮茶,饮好茶,是一种清福。而对于一国之君的宋徽宗而言,在其治下全社会各阶层竞相崇尚茗饮,作者的自得之情溢于言表,因为茶饮文化是“盛世之清尚”,只有在安定繁荣、物质丰富的社会才有可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宋代社会在诸如社会经济、人口、商业网络、市民生活、文化事业等多方面,均呈现出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度成就。在摆脱了温饱问题的限制之后,宋人的生活,日趋文雅,营构了多重富于文化内涵的生活方式,茶是其中之荦荦一大项。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赵佶,继承了北宋建国以来一百多年的发展成果,将他的艺术才情与最高权力相结合,在书画、音乐等方面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局面。而北宋建国以来就开始造贡,并创造了各种趋于极致的茶事文化现象,这引发了赵佶无限的兴趣,于是在皇宫内专门建贮茶,精微研究茶艺之余,欲罢不能地将他对茶叶的感受与研究心得,写成二十篇“茶论”,以让世人得知饮茶之微妙。其中的一些论述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某些观念与习俗,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