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谕大火辟恶帖(七)

    一

    廿七晚已抵山,同行者钱、王①两先生。湖山好友,相对甚乐,惟恐此乐之不能久。家中诸事,汝宜努力料理,勿轻以扰我,则养志之道也。先生②到馆,若庄中未端正,且坐县间,俟稍修葺而往亦可。惟先生指挥行之。颜子乐③来,其礼数亦请问先生。

    徐亲家欲于十八日迎凌先生④,应如何,亦质之先生。若到时我不在,汝宜代我往徐宅,通其宾主之情。恐凌先生有所可否处,不便即直致之于新主人也。其贽⑤?之礼,与亲翁言,俱宜丰厚。挂像祭祀之事可已,但云俟我补行也。

    打起精神,凡事留心,勿悠忽游戏,如我在家时。廿七日灯下,付大火与辟恶同看。

    ┃ 今译 ┃

    二十七日晚上,已经抵达山里,同行的有钱、王两位先生。与湖山好友相对,非常快乐,只是担心这种快乐不能长久。家里的各种事务,你应该努力料理妥当,不要轻易来打扰我,这也是培养志气的一种途径。先生到书馆里来,如果庄里尚未收拾停当,就暂时在县里的家中坐馆,等庄里稍加修葺之后再一起前往也可以。只要听从先生的指挥,照着去做就好了。颜子乐来,在礼数上应该如何才比较周到,也可以请问先生。

    徐亲家想在十八日迎接凌先生,应该怎么做,也要询问先生。如果到了那时我还不在,你应当代替我前往徐家,要懂得如何处置宾客、主人之间的人情。恐怕凌先生也会指出一些或赞同或否定的地方,不方便的话,就直接将问题告知于新主人好了。其中的纳贽宴席的礼物,与亲家翁说,都应该丰厚。挂像、祭祀这些事可以先不用,只说等我回去再补上。

    振作精神,什么事都要留心,不要闲散嬉戏,要像我在家之时一样。写于二十七日灯下,交付大火与辟恶一同看。

    ┃ 简注 ┃

    ① 钱、王:指何汝霖(原本姓钱)、王锡阐,这两位是吕留良晚年的好友。

    ② 先生:指张履祥。康熙八年开始张履祥到吕留良家坐馆,教授吕家子弟,一般是在崇德县城以东的南阳村东庄的讲习堂,偶尔也会在县城内的吕家。

    ③ 颜子乐:即颜鼎爵,字子乐,颜统之子,颜鼎受(孝嘉)之弟。颜统去世之后,张履祥曾坐馆于颜家,并为鼎爵取字“子乐”。撰有《颜子乐字说》。

    ④ 凌先生:凌克贞,字渝安,浙江乌程(今属湖州)人,是张履祥与吕留良共同的友人。

    ⑤ 贽(zhì):给尊长的见面礼,此处指学生给老师的见面礼。

    ┃ 实践要点 ┃

    培养孩子自立,首先要放心大胆地把事务交给他去做,即便是各种礼节上的应对,也要引导他们去实践,在做中学。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之中,逐渐明白事理,学会应对,从而懂得礼数,知情达理。当然,也要告知孩子,遇见问题应向什么人咨询等等,做父母的也要事无巨细,交代清楚。

    二

    自出门,日日顺风,三日半已抵镇江。为粮船挤塞,兀坐两日,乃得出江,于廿四日进城,寓杨瑞民家。一路平安适意。今日始发书至坊,北客尚未到,而坊人口角,看火色①颇佳云。去年秋冬,北客问《程墨》②不绝口,虽数千书来,亦早去矣。但有一说可虑者,云此间坊贾止许外路人来此卖书,不许在此间刷印。未知此说如何,且看光景作商量耳。

    ┃ 今译 ┃

    自从我出门后,每天都是顺风,三天半就已经抵达了镇江。因为粮船拥挤堵塞,坐等两天,才得以出江,并于二十四日进了城,住在杨瑞民家。一路上都平安顺心。今天才开始发书到书坊,北方的客人还没有来,而听书坊之人的口气,看起来这个时候来则恰到好处。去年秋冬之际,北方客人不停地打听《程墨》这本书,即使运来了数千本书,也早早就卖出去了。但是这里有一个说法值得注意,说是此地书坊的商人,只准许外来的人到这个地方卖书,却不允许在此地印刷。不知此说法是真是假,等看看情况再做商量吧。

    ┃ 简注 ┃

    ① 火色:时机。

    ② 《程墨》:程墨,本指科举考试考中者的试卷,可作为范例的文章。此处当指《十二科程墨观略》,吕留良评选并刊行的时文集子。

    ┃ 实践要点 ┃

    康熙十二年四月,吕留良乘船来到南京,一为销售其评选的八股时文集子,一为搜集各种宋以后的著作,准备将来编选文章选本。此处则交代了南京书坊的大致情形。

    汝兄弟在家,诸事须留心,不可仍前,百事不管。读书当精勤于时文,看书精细,发挥尽致,即此是讲学,即此是好古,舍此而博求,高自位置①,不为穿凿之邪说,即为迂腐之粗谈,欲进步也难矣。此吾所谆谆切切,而于大火尤三致言者。家中看蚕,内无老成警醒之人,一班都是睡魔②,吾甚忧念。蚕丝事小,火烛事大,不可不小心照察。诸幼小儿孙加意调护,倘有些小不安,非不得已者,慎勿轻易服药。

    吴五叔处《八家诗选》印完即寄来③,此间并无一册也,并致之。有便人来者,即附信慰我。船回,书此字,付大火、辟恶。

    ┃ 今译 ┃

    你们兄弟在家,什么事情都要留心,不能还像以前那样,百事不管。读书应当精勤于时文写作,看书如果能够精而细,写作之时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就是讲学,也就是崇尚古文,反之,舍弃这个而去广求,自以为如何了不起,即便不是穿凿的邪说,也是迂腐粗俗的谈论,想要进步也难啊!这是我所要谆谆切切地教导你们的,而对于大火来说,更是再三强调过了。家中看护养蚕,没有熟练老成、夜里能够警醒的人,一班人都是睡魔,所以我很挂念。蚕丝事小,火烛事大,不可不小心照看。几位幼小的儿孙,需要多加留意调教看护,如果他们身体上有些小的不安之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服药。

    吴五叔(吴之振)那里的《八家诗选》印完就寄来,这里一册也没有,这些事一起告知他。如有人顺便来这边,就让他们附带书信,好让我放心。船要回去了,就写到这里,交付大火、辟恶。

    ┃ 简注 ┃

    ① 博求:广求。高自位置: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② 睡魔:本指睡意袭来无法抵挡,这里指贪睡之人。

    ③ 吴五叔:即吴之振。《八家诗选》:吴之振编辑并刊行的清初诗选。八家指曹尔堪、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禛、汪琬、程可则。

    ┃ 实践要点 ┃

    吕留良再三强调,在家的孩子应当有担当、有责任感,要留心家中大小各种事情,不断提升自己处理家务的能力,特别是照顾年纪幼小的弟弟或子侄。作为名医的吕留良,却强调不要轻易服药,这一点也值得现在做父母的特别注意。此处还说到读书不能走马观花,要精而细,写作的时候才能有所发挥,也就是说要注重平时的积累,这也是值得学习的。若读书马虎,写作也肤浅,则是空耗时光而无所成就。

    三

    廿八日寄信,从新墅船上归,到否?此间北客陆续有到者,要等全场会墨①出方买书。而金陵、姑苏近地买者甚众,气色殊噪也。吾所最快者,得黄俞邰、周雪客②两家书甚富,而恨不能尽抄耳。今寄归李伯纪③《梁溪集》九本,可向曹亲翁处借福建刻本一对,无者方录出,亦可省些工夫。又晁说之④《嵩丘集》七本,书到即为分写校对,速将原本寄来还之。两家极珍惜,我私发归者,当体贴此意,勿迟误、勿污损也。黄家有《杨铁崖集》⑤,比吾家本子多数倍,吾欲查对抄全,可拣出寄来。刻本二本,又宋景濂⑥钞本二本,共四本,在娘房床后斑竹书桌上。宋钞本有木匣,可将刻本并置其中。俞邰索我家书目看,便中写来,并发出,明人集亦录上。渠尤要者,经学及史料杂家也。赵东山汸⑦《春秋集传》,吾家有否?此间有之,无则当抄归。

    ┃ 今译 ┃

    二十八日寄的信,请到新墅的船带回家,到了没?此地的北方客人陆续有到了的,要等全场的会墨都出来了方才可以买书。而金陵、姑苏附近地方买的人也很多,气氛非常热闹。我最为快意的事情是,得见了黄俞邰、周雪客两家的藏书非常丰富,而遗憾的是不能都抄下来。现在寄回李伯纪《梁溪集》九本,可以向曹亲翁处借福建刻本校对一次,缺的篇目方才抄录出来,也可以省些工夫。还有,晁说之《嵩丘集》共七本,书到了就马上分工抄写、校对,尽快将原本寄来归还人家。这两家对藏书都极为珍惜,我是私自寄回家的,你们应当体会我的意思,不要迟延耽误,不要弄脏破损。黄家有《杨铁崖集》,比咱们家的版本文字多出几倍,我想查对后将之抄全,可以挑出寄来。刻本两本,还有宋景濂钞本两本,共四本,在你娘房床后那张斑竹书桌上。宋钞本是用木匣子装的,可以将刻本一起放在里面。俞邰要看我家的书目,方便时抄写下来,一起寄出,明人文集也抄录上去。而在他看来尤其重要的,就是经学以及史料、杂家类的著作。赵汸(号东山)的《春秋集传》,家里有没有?这边有此书,家里如果没有我就抄回来。

    ┃ 简注 ┃

    ① 会墨:从科举考试的会试试卷中选录出来,给考生用作示范的八股文文集。

    ② 黄俞邰:黄虞稷,字俞邰,号楮园,福建晋江人。明清之际著名的藏书家,著有《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等。周雪客:周在浚,字雪客,周亮工之子,河南祥符(今属开封)人。清初著名藏书家,著有《云烟过眼录》二十卷等。

    ③ 李伯纪:即李纲,北宋末年的抗金名臣,著有《梁溪集》等。

    ④ 晁说之:字以道、伯以,号景迂生,山东巨野人。宋代诗人、学者。《嵩丘集》也即《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此外还有《易商瞿大传》等多种著作。

    ⑤ 杨铁崖:即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浙江诸暨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

    ⑥ 宋景濂: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等,浙江金华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被称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

    ⑦ 赵东山汸:赵汸,字子常,安徽休宁人。晚年隐居东山,专事著述。元末明初的《春秋》学家,《春秋集传》是其代表作。

    ┃ 实践要点 ┃

    吕留良自己是藏书家,故而特别重视与其交好的其他藏书家的藏书,一方面要多而快地抄录自家所缺的好书,一方面又要遵守约定,按时归还,不可污损。还有就是互通有无,故而命其子抄录自家的藏书目录,而且是根据对方的需要,以经史杂家为主,等等。这些交代,都可以看出吕留良对于藏书事业的重视,同时也是在培养其子藏书、抄书之道。所以说,教育子孙,应该让其多多参与家里的相关事情,因为可以传家的知识、才能,都是在平时的点滴之中学习和提升的。

    家中大小平安?有便即寄信慰我。此间书一发完即归矣。然书籍留人,恋恋难释,意且在此结夏,大约秋初作归计耳。家人帐目,汝兄弟打起精神算催,勿使拖延。我不在家,即是汝辈露头角处。我一向宽废,正望汝辈振作,勿蹈我弊习也。五月十三日字,付大火、辟恶。

    ┃ 今译 ┃

    家中大人孩子都平安吧?得便就寄信来告知一切,让我放心。我这边,等那些书一发完就回去了。然而好的书籍也会留人,让人恋恋不舍,难以释怀,所以打算暂且在这边度过夏季,大约初秋再做回家的打算。家里的账目,你们兄弟要打起精神来清算和催促,不要拖延。我不在家,正是你们这一辈崭露头角展现能力的时候。我自己一向懈怠,没有什么作为,正期望你们振作有为,不要学习我的那些恶习。五月十三日亲笔,交付大火、辟恶兄弟。

    ┃ 实践要点 ┃

    教育孩子,要从家庭生活的实际出发,指导他们做事,也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作为父辈,在小辈面前,既不隐瞒也不矫饰,真诚地向孩子说明自己治家方面的弊病,平等而亲切,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四

    盛六船来,收初十日字,知举第三孙,十分欢喜,可小名京还,以志吾游也。大媳蓐中安健?须慎调理。汝母及大小各好?吾甚慰念。

    此处书甚行,但北客陆续来,未旺。云大约今岁在秋冬极盛,为房书①故也。施卓人归,寄抄本二种,作速抄完付来,第一勿污损,切嘱!写来书目,似尚未全,可并史料杂书皆开来,少则吴五叔处书目并借写来可也。《西昆倡和诗》《黄度书说》二种,黄俞邰要借看,简出寄至。回聘礼物,借用五叔者,须问价,即纳去。《程墨大题》②,此间随印随发,苏州、杭州、芜湖、宁国皆来要书,因待北客,未尽发去,故未暇寄回,俟吾归带来耳。

    ┃ 今译 ┃

    盛六的船来,收到了你初十日写来的信,知道第三个孙子出生了,十分高兴,可以取个小名叫“京还”,用来纪念我的远游。大媳妇月子里身体安康吧?一定要谨慎调理。你的母亲以及大人孩子都好吧?我很是挂念。

    此处图书销售很不错,只是北方的客人陆续才来,还不到旺季。有人说大约今年要在秋冬之际才会达到极盛,因为房书出来的缘故。施卓人回家,寄了抄本两种,你们要快速抄完寄回来,最重要的是切勿弄脏或破损,一定要记住!写来的书目,似乎还不够完整,可以将史料、杂书一并开列抄来,如感觉书目还是太少,就把吴五叔那里的书目一起借了抄写寄来即可。《西昆倡和诗》《黄度书说》这两种,黄俞邰要借看,挑出寄来。回聘的礼物,借用五叔的,必须要问好价钱,然后立刻送钱过去。《程墨大题》,这边随印随发,苏州、杭州、芜湖、宁国都来要书,因为还要等待北方的客人,没有全都发走,所以也来不及寄回,等我回家的时候带来吧!

    ┃ 简注 ┃

    ① 房书:也即会墨,科举考试中会试的八股文的选本。

    ② 《程墨大题》:即《十二科程墨观略》,吕留良的选本。

    ┃ 实践要点 ┃

    吕留良在南京逗留,非常关心家中的一切,故要其子详细告知。在南京与其他藏书家互通有无,就要将自己家的藏书目,乃至好友吴之振(吴五叔)的藏书目之中,对方比较感兴趣的史料类、杂书类的尽可能抄去;还有,使用了吴之振家的礼物,要及时支付银钱,这种对待友人尽心尽力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的。他让儿子去办理,则是培养其才能的关键。

    桐乡当物有火炉一票,不可迟误,可即往赎归。钟姊要缣①人物,此儿戏中无益之费,吾不与买,亦所以教之也。暑热可畏,舟行尤苦,吾大约新秋动身。晁、李二集,仍用夹板,内将油纸包书入夹,以防污湿,勿误。六月初二日字,付大火、辟恶。

    ┃ 今译 ┃

    桐乡典当的物品中有火炉这一票,不要迟误,可以立即前往赎回。钟姊要丝绢做成的人物,这都是儿戏中的物件,属于没有益处的花费,我没有给她买,这也是为了教育她呀!暑热实在很可怕,在船上尤其艰苦,我大约等到刚入秋的时候动身。晁、李两集,仍旧要用夹板装好,里面要用油纸包裹书本再放进夹子,以防弄脏或者弄湿,一定不要出错。六月初二日亲笔,交付大火、辟恶。

    ┃ 简注 ┃

    ① 缣(jiān):细绢。

    ┃ 实践要点 ┃

    吕留良的小女儿钟姊想买丝绢做的小人物,而购买这类物品都是没有什么益处的花费,故不必购买。他希望以此事来教育其勤俭持家。理性消费的观念,也是家庭教育当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在具体的消费事件当中,方能真正培养起来。

    五

    印有神归一信,曾到未?施卓人廿一日来,书、信俱收。吾体颇安,痔亦不作,但暑泻多日,今早方止耳。说与汝母不必挂念。

    此间书大走,而纸骤长。前字中物,速速寄出。若无的当人可托,即向施卓人、叶鼎玉两家,会银与之,但寄会票法马①出来,亦甚便也。付来《春秋集传》四本,可即分抄,将原书寄来还之,勿迟。

    ┃ 今译 ┃

    印有神归的那封信,是否收到了?施卓人二十一日来,书和信都收到了。我身体还好,痔瘘也没有发作,但因为暑气而腹泻了多日,今天早晨方才止住。告诉你母亲不必挂念。

    这边的书卖得很快,可是纸价大涨。前一封信中说的东西,快快寄过来。如果没有可靠的人可以托付,就向施卓人、叶鼎玉两家,把筹集的银子给他,只要寄来会银的票据、数量过来,也是很方便的。寄过来的《春秋集传》共四本,可以立即分工抄写,再将原书寄来归还,不要耽误。

    ┃ 简注 ┃

    ① 会票:即汇票,将银钱委托富商之家,到某大城市后按票取钱,具有流通纸币的性质。法马:号码。

    张先生字中道及教大火以“检束”二字,甚中大火之病,今付看,当书绅①永佩,以克治改过。为不负师训,不徒作一番说话也。懿修②父子忘恩,照各房送礼已逾分,岂可更过,卯波亦决无颜见我也。载臣③以父命辞馆,此事甚费商量,如何如何?汝辈细与斟酌,不可已则以何人为代邪?忧甚忧甚!

    吾归期大约在七月尽、八月初,早则路热,怕行耳。山西陈亲家字一封,得便即寄去。六月廿六日字,付大火、辟恶。

    ┃ 今译 ┃

    张先生(张履祥)信中提到,他用“检束”两字来教育大火,这很对应大火的不足之处,现在给他看,应当让他牢牢记住永远不忘,用以克制过错。这是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教诲,不只是空做一番劝说而已。(吕)懿修父子忘记恩德,对照各房应送的礼数,已经有些过分了,怎么可以更过于此,卯波他也绝对没有脸面见我了。(董)载臣遵从他父亲的命令离开了书馆,这件事非常麻烦,怎么办呢?你们几个仔细商量斟酌,他若不能再来,那么找什么人来替代呢?十分担忧,十分担忧!

    我回家的时间大约在七月底、八月初,如果早回的话,路上太热,害怕赶路。山西陈亲家来信一封,等方便就寄去。六月二十六日亲笔,交付大火、辟恶。

    ┃ 简注 ┃

    ① 书绅:原指古人把需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后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绅,丝制腰带。

    ② 懿修:吕懿修,为吕留良的孙辈。

    ③ 载臣:即董采,字力民,又字载臣。吕留良的弟子,曾在吕家做过塾师。其父董雨舟是吕留良的友人。

    ┃ 实践要点 ┃

    针对老师的教诲,要反躬自省,深刻检查自己,不断克服缺点,提升修养。不能忘恩负义,礼数要考虑周全。努力做到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附:张杨园先生手帖

    望日之夕,与两令子,与载臣、霜威宿于东庄,梦书“检束”二字赠无党,觉而思之,不为无义。无党平日终是此二字分数少。康节先生①称风流人豪,然往往书此,用意可知已。所以百泉山中能冬不炉、夏不箑②也。

    ┃ 今译 ┃

    十五日晚上,与您的两个儿子,与载臣、霜威住在东庄,我梦见写了“检束”两字赠给无党,醒来后仔细想想,这不是没有用意的。无党平时在这两个字上头始终做得不够完满。康节先生被称为“风流人豪”,但也常常写这两个字,其用意可想而知。所以说,住在百泉山中,能够冬天不烧火炉,夏天不扇扇子。

    ┃ 简注 ┃

    ① 康节先生:邵雍,字康节,北宋著名理学家。

    ② 箑(shà):扇子。

    ┃ 实践要点 ┃

    一个人必须时刻注意检点、约束身心,他的境界提升到了一定程度,人们自然会心生景仰和钦佩。就像百泉山中,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不管遇到了什么情况,都能泰然处之。

    六

    凡我书册器具,汝等不得擅自取去,费我寻觅。此我家不喜事,汝等宜知之。若欲看欲用者,必请而后可。或暂时看用,当即还其故处。切戒切戒!

    今暇时,将楼上房中书为我整理一番。汝辈向来拖开者,亦一一简进。能收拾清楚齐正,尤我所喜事也。

    ┃ 今译 ┃

    凡是我的书册器具,你们不能擅自拿走,省得我浪费时间到处去找。这是我们家不提倡的事,你们应该知道的。如果你们想看想用,一定要请示之后方才可以。或者只是暂时拿去看或用,也应当立即就归还到原来的地方。切戒切戒!

    今天闲暇之时,将楼上房中的书替我整理一番。你们这些小辈,向来喜欢将各种书籍拖开来的,也要逐一拣择进来。能够收拾得清楚整齐,更是令我感到高兴的事。

    ┃ 实践要点 ┃

    一家之中,也要有严格的规矩,货归原处,物归原主。小孩子往往只记得将东西拖出来,不记得放回去,至于整理得清清楚楚,则更是难得了。其实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养成良好习惯非常重要。虽然都是些小事,但也能使人养成一种严谨的作风。

    七

    大火,明后日先携书籍、笔砚、被褥至庄,将我厅中桌上书本,除时文及没要紧书且留,其余尽数带来。前要历本看,如何竟忘却,总见不用心,没料理。今后凡我有字出,须牢记,件件要有回复。廿五日付与儿。

    ┃ 今译 ┃

    大火,明后天你先带着书籍、笔砚、被褥到庄上,将我厅中桌上的书本,除了时文集子以及没什么要紧的书暂且留下之外,其他的全部都带来。此前我要历本来看,怎么竟然忘记了,可见还是不用心,没料理好。今后凡是我在信中提到的,一定要牢牢记住,一件一件都要有个回复。二十五日交付与儿。

    ┃ 实践要点 ┃

    督促孩子做事,一定要先交代清楚,再就所交代的事项,一一核查其落实情况,这是做父母应当注意的。孩子则要注意大人交代的每一条款,件件都要有回复。养成严谨细致的习惯之后,将来会受益无穷。

    谕辟恶帖(六)

    一

    于汝兄案头见汝字,欲聚精会神谋治生之计,此无甚谬。乃云文章一事,当以度外置之,此错却定盘针,连所谓治生之计通盘不是矣。吾之为此卖书,非求利也,志欲效法郑氏,则其为衣食制度之本,不可不先足备,正欲使后世子孙知礼义,而不起谋利之心,庶几肯读书为善耳。若必置文章而谋治生,则大本已失,所谋者不过市井商贾之智。

    ┃ 今译 ┃

    在你哥的桌上看见了你的信,说想要聚精会神谋求营生之计,这本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你说文章一事应当置之度外,这就搞错了定盘针,就连你所说的营生之计也通盘都不对了。我为此而卖书,不是为了求得营利,而是想要效法郑氏家族,那就是将其视为衣食所需的根本保障,所以不能不先准备充足,这样正是想让后代的子孙懂得礼义而不产生谋利之心,肯更加用心地去读书、为善而已。如果必定要放弃文章而去谋求营生,则根本已失,所谋求的,也不过是市井社会中普通商人的智慧罢了。

    ┃ 实践要点 ┃

    吕留良的二子吕主忠,又名时中,字无贰,小名辟恶,以名字祛除瘟病,代替服药之意。吕留良让孩子帮助售卖自己评选的时文集子,以及天盖楼书局刊刻的其他先贤著作等,给孩子造成一个错觉:似乎聚精会神去做营生的事情,也是一条好的出路。这就与吕留良选刻与售卖图书的初衷相违背了,于是就详细解说自己卖书的根本目的所在。他希望为家族的发展奠定制度保障、物质基础,使子孙能够知书达理,不生谋利之心以至于坏了心窍,最后落得市井商贩的下场。义利之辨是传统儒家的重要命题,吕留良对此有极深的研究,他从事卖书、行医等营生,但一直不忘读书修德,故而也如此要求子孙们。谋生是必须的,但谋利却是要制止的,背后的考量就在品德的养成。

    孟子所谓跖①之徒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跖自居乎?昔孟母之教子,再迁近市,孟子戏为贾衒②,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去之学侧,卒成孟子。吾之使汝辈卖书,固失孟母之道矣。吾向不忧汝钝,而忧汝俗。此等见识,乃所谓俗也。医俗之法,止有读书通文义耳。今乃欲度外置之,其由俗而趋于污下,不知所底矣。喻义、喻利③,君子、小人之分,实人禽中外之关。与其富足而不通文义,无宁明理能文而饿死沟壑,此吾素志也,亦所望与汝辈同之者也,岂愿有一跖子哉?

    ┃ 今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