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谕大火帖(二十四)

    一

    我十六日由德清入省,隔二日即会黄二伯①,方知姨夫②归念坚决,断不可复留之意。吾平生徇友为人,自一身以外,无所不可。然每不见德而见怨,类如此。此命也,弗复言。但我为廉远,口虽不言,半年以来为渠③明岁谋,曲折辛苦,即汝曹亦所不知。就是明年万先生之请,亦为姨夫居多。今事机甫就,而变端忽起,为谗谮④者所快。半年经营,赤心付之冰雪,此可叹恨耳。

    ┃ 今译 ┃

    我十六日从德清县进入省城,隔了两天见到黄二伯,才知道你姨夫归去的念头十分坚决,断无再留下的意思。我生平顺从朋友、为他人谋,除了自身之外,其他都可以赠送。但是,却常常不见有感恩而只见有抱怨,就像这次一样。这大概也是命该如此,不再说了。但是我为了廉远,嘴上虽没有说过什么,半年以来为他的明年而筹谋,个中的曲折与辛苦,就是你们也不全了解。就算是明年万先生的邀请,也大半是为了姨夫。现在事情刚刚有了眉目,就忽然生出了新的事端,令恶言中伤者称心遂意。半年来的经营,一片赤诚之心尽付于冰雪,真是可叹可恨呀。

    ┃ 简注 ┃

    ① 黄二伯:即黄宗炎,字晦木,学者称鹧鸪先生。黄尊素次子,黄宗羲弟。

    ② 姨夫:即黄廉远,黄宗炎之子,与吕留良是连襟关系。

    ③ 渠:代词,他。

    ④ 谗谮(zèn):恶言中伤。

    ┃ 实践要点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每日反省自己的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为别人办事时有没有尽心竭力,第二件则是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诚实可信。吕留良为了给黄廉远找一个明年的教书机会,一番苦心,多方谋划,最后竟然全被辜负了。他虽在抱怨,但还是强调与人交往的原则:尽心歇力,以诚相待。

    吾今年冬底将构室数椽,为汝曹读书之所,思于后楼五间内出二间与姨夫寓居,为降娄与侄孙辈书堂。前后两馆,互为讲习,将来局面必有进于此者。此吾为人之痴想也,而今已矣。吾为姨夫委曲经营,不知姨夫已早托人觅馆于杭州。吾此一番周折,岂不扯淡可笑耶!今行计已决,不必再言。古人云:“善终者如始。”宁人负我,毋我负人。况黄二伯为吾性命之友,以笃诚待我,虽此时为人所惑,行当自知,亦不必辨也。

    ┃ 今译 ┃

    今年冬末,我将建几间房子,作为你们读书的地方。本想在后楼五间中腾出两间给姨夫居住,作为降娄和侄孙辈们的书堂。这样前后两座书馆,作为大家互相讲习的地方,将来的局面必定会比现在更好。这是我替别人打算的痴心所想,现在都化为空了。我替姨父委曲筹划,却不知他早就托人在杭州寻觅书馆了。我这一番辛苦折腾,岂不是胡扯、可笑!现在他去意已决,也就不必再多说了。古人说:“善终者如始。”宁可别人辜负我,不可我辜负别人。何况,黄二伯是我以性命相交的好友,极尽忠诚地待我,虽然现在一时被人迷惑,以后自会明白,也不必多加分辨了。

    ┃ 实践要点 ┃

    “宁人负我,毋我负人。”古往今来,此语说者众,而践行者寡。“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即便如大学者吕留良,一片好心被人辜负也是满腹的辛酸委屈,何况是常人。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胸中有郁结不平之气该怎么办?吕留良告诉我们,“善终者如始”,固守初心,宁可被辜负,也不可因意气而做过分的事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事情终有真相大白之时,保持自己博大的胸襟才是根本。

    我意欲赶归,为渠料理行事,而此间又不能脱身,故特以字嘱汝。汝母性隘,恐闻其相负之状,心不能平,汝可善言慰之。凡事从厚,以全终始之谊。下半年脩金①已送过一两九钱,尚少一两一钱;又节仪②四钱;又老子在渠处四个月,已付过渠饭米银一两,尚少二钱;又夏间黄二伯往苏,吾曾借渠一两送之,许渠算还,尚未付与。以上数项,分文不可缺少,汝可一一封开,说明送之,外可送程仪③二两。若银子无从设处,可将我收票,要在公到沈家支屋价用之,万万弗误。问母亲有?绵衣饰等物,可送者送些,以尽姊妹之义。临行时须设酒为饯。又“红云端砚”系黄二伯赠我者,汝可洗净,连紫檀匣送与姨夫,云:“姨夫行促,家父不能备物,此砚系君家故物,转以相赠,幸善藏,以成一段佳话。”

    ┃ 今译 ┃

    我本打算赶回去,为他处理他要离开的事,但这里又脱不开身,所以特意写信嘱咐你。你母亲生性气量小,怕她听说了姨父如此辜负的状况之后,心里会不能平静,你要好言宽慰她。凡事都要厚道,从而成全有始有终的情谊。下半年的薪金已经付过一两九钱,还少一两一钱;另有过节的礼金四钱;还有我在他那里住过四个月,已经付给他饭钱一两,还差二钱;再有夏天的时候,黄二伯去苏州,我向他借过一两银子给黄二伯送行,答应以后一并算好还给他,这个也还没有给他。以上几项,一分一文都不能少,你一一分别封好,说明白了再送给他,此外可另送路费二两。假若需要的银子一时之间没法解决,可以拿我收的票据,让在公到沈家支取屋子租金先用着,千万不能耽误了。问问你娘可有绸布棉布衣服或者首饰等物件,能送的也送些,以保全她们姊妹间的情义。临行时要摆酒为他饯行。另外,红云端砚是你黄二伯赠送给我的,你可以清洗干净,连同紫檀匣子一起送给姨夫,就说:“姨夫前行仓促,我父亲来不及准备其他东西,这块砚本是你家的旧物,现在转送给您,请您妥善珍藏,从而成就一段佳话。”

    ┃ 简注 ┃

    ① 脩金:束脩,送给先生的薪金。

    ② 节仪:节日时的礼金或礼物。

    ③ 程仪:送给出门人的路费或礼物。

    ┃ 实践要点 ┃

    吕留良告诫儿子,“凡事从厚,以全终始之谊”,要他儿子妥善对待其姨父即将离开一事,所谓善始善终。从各项金钱用度,到饯行酒席,以及保全姊妹情义等等,事无巨细而不厌其烦,如此教育子女实在难得,一来可让子女学会待人处事,一来又能培养其精神品格。其中提及金钱之事,若有多项用度,则必须一文不缺,也必须分别封装,万不可含糊,以免将来误会。这也值得现代人学习,交友之道,最难的是金钱往来。

    以上诸事,汝须一一遵行,不可违错一件。盖谗人得计,姨夫行后,必且大入吾罪。黄二伯德性诚明,见识高远,形迹之间,可不必简点。廉远性庸识小,此等处必不能免。吾所以细细详慎者,非以自解,实欲使异日自省,无纤毫愧怍而已。此是汝第一次任事,成父志,历世务,俱于此觇汝,汝慎毋忽。我于廿五六日必归矣。内房①中长漆匣内有裁成手卷宣德纸一卷,可即封寄上来。字到,即着恂②到黄九烟③先生家中,寄一口信,云:“在此平安,寓在法云庵中,不日即归也。”父字付公儿。

    是帖为公忠承命之始,盖壬寅岁也。④

    ┃ 今译 ┃

    以上诸多事项,你要一一照办,不能违背、错失一件。因为小人谗言得逞,你姨夫走后,必定会夸大我的罪过。黄二伯秉性真诚光明,见识高迈深远,与他交往时不用太过谨小慎微。廉远秉性平庸、见识短浅,这些细节方面一定不能省去。我之所以如此细致详备地叮嘱你,不是为了自我宽解,实在是为了以后自我反省之时,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惭愧罢了。这是你第一次主事,完成父亲的心志,历练处世实务,全从这件事情上考察你,你一定要谨慎而不可疏忽。我在二十五六日时一定会回去。卧室里那个长方形上了漆的匣子里有裁成手卷的宣德纸一卷,可以封好给我寄来。收到信后,就让恂到黄九烟先生家中,寄上一口信,就说:“在这里很平安,现寄居在法云庵中,过几天就回去了。”父手书,寄公忠儿。

    这封信是公忠替父亲做事的开始,大概是在壬寅年。

    ┃ 简注 ┃

    ① 内房:里间,多指卧室。

    ② 恂(xún):根据下文,当是为吕家送信件的仆人,当名“吕恂”。

    ③ 黄九烟:黄周星,字景虞,号九烟,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少时育于湖南湘潭周氏,后恢复黄姓。崇祯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明亡后隐居于江浙一带,著述浩繁,涉及诗文、小说、戏曲等,曾为吕留良画像。

    ④ 此为吕留良之子吕葆中(公忠)的补记。吕葆中乳名“大火”,大火为十二星次之一,所对应的日期为农历十月初八至十一月初八,吕葆中当出生于这个期间。

    ┃ 实践要点 ┃

    吕留良告诫儿子说黄宗炎和黄廉远父子性格的不同,对黄宗炎可以不拘小节,因为他生性豁达,但对黄廉远则要仔细一点。可见处理不同的人与事,要根据不同情况而有不同对待。注意到对方的性格也很是必要的。

    二

    恂来,得汝字,处事得当,殊慰吾念。吾此间已无他事,急欲归家。所迟迟者,以高五伯往海昌,待其归,须初二三方能到县也。漕赠①等项,乘鹤禀云甚急,可令其预支间壁王家屋租或衖内房租应用,切不可借米银。将来米决贵,不可轻用也。廿八日父字,付公儿。

    ┃ 今译 ┃

    恂来了,收到你的回信,事情处理得很妥当,让我的心特别宽慰。我在这边已经没有什么其他事了,迫切想要回家。之所以迟迟未归,是因为高五伯去了海昌,在等他回来,他必须初二、初三才能回到县里。漕赠等各项,乘鹤禀告说很紧急,可以让他先预支隔壁王家屋的租金或者巷内房子的租金来应急,千万不能挪用买米的钱。将来米肯定会涨价的,不能轻易挪用。二十八日父手书,寄公忠儿。

    ┃ 简注 ┃

    ① 漕赠:亦称“漕截”。旧时指于征收漕粮正税外加收的赠贴。

    ┃ 实践要点 ┃

    手头困难时,我们常常需要筹措资金来应急。在当今社会,有许多便捷的借钱途径,这就极大地刺激着现代人的消费欲望。借钱容易还钱难,一旦还款数额超过我们的能力,就会有各种后续影响。吕家也会出现一时手头资金周转不来的情况,吕留良告诫儿子什么可以暂时挪用,什么样的钱不能挪用。我们日常消费时,也要有前瞻性,不能让事态的发展超出我们的可控范围。

    三

    魏宅郎君已愈,而乃翁又病滞下,留我调治。当有数日耽阁,故先遣云归。今年田须履亩分别高下,以便冬间取租。此事只在此数日内要行,迟则有刈获者,无从分别矣。汝弟兄计议,同帐上分往一看,计二三日可了。或寿或祺,分带同看可也。此间偶见一钱刀①,其制甚精,借付汝看,看过即付云持来还之,系魏宅令魏堂物,不可得也。初二日付大火。

    ┃ 今译 ┃

    魏家公子已经痊愈,但他父亲又得了痢疾,留我给他调理医治。这恐怕会有几天的耽搁,所以让云先回去。今年田地要按亩区分好坏,以便于冬天收租。这件事在这几天就要进行,晚了有人收割,就没办法再判断好坏做出区别了。你们弟兄商量着做,按账上记的分开去看,大概两三天就可以完成了。或是寿,或是祺,分别带着他们一同去看就可以了。在这里偶然见到一枚刀型古钱,制作很精良,借过来寄给你看看,看好了就给云让他带来归还,这是魏家令魏堂的藏品,不可多得。初二日寄大火。

    ┃ 实践要点 ┃

    下一年的租金高低,需要区分田地好坏,故而必须在稻子收割之前请人去查看。吕留良将此事的关节点告知其子,以免耽搁。由此可知,指导子女做事,应当告知其做,以及为什么要如此做,才能真正培养人才。

    四

    姑娘①已于昨夜夜分②逝矣。死丧之惨,未有如此者。且家贫彻骨,百无一有,尤可悲痛。吾为料理棺敛之事,所携金已尽,家中绝无。大儿可为我致吴自牧③先生,暂移数金来备用,不用即还原物也。字到即备饭盒三牲④,汝辈只一人来,亦可问二房四房,有船明早附之,无则另叫一小船。此处廿三盖棺。不可多带人,舟中饮食自备。廿一日辰刻。

    ┃ 今译 ┃

    姑娘已经在昨夜夜半时分去世了。死亡的惨状,从来没有像这样惨。况且,家里贫穷极了,百样无一样有,这尤其让人觉得悲痛。我替她料理收敛事宜,所带的钱都已花完,家里也没有钱了。大儿子你可以替我向吴自牧先生去一封信,暂时借来一些钱备用,若是用不到就立刻原物归还。书信收到就准备好饭盒三牲,你们只要来一个就够了,也可以去问问二房和四房是否要来人,有船的话明天早上随船前来,没有船就另外叫一艘小船。这里二十三日盖棺。不可多带人,船中吃的、喝的自己要准备好。二十一日辰时。

    ┃ 简注 ┃

    ① 姑娘:吕留良的姐姐。

    ② 夜分:半夜时分。

    ③ 吴自牧:吴尔尧,吴之振之侄,曾参编《宋诗钞》等。其五女嫁吕留良七子吕立中(又名纳忠,字无倦)。

    ④ 饭盒三牲:吊唁时带的礼品。

    ┃ 实践要点 ┃

    家中要有钱备用,故而当借则借,当还就还,这一原则也是值得学习的。

    五

    此间病毫不得手,而主人见留甚切,不得已先遣舟归。然吾亦不能久停,月内必还矣。思朱甥北行甚迫,不知决于何时?若出月,则且待吾返,不必言;如在月内,汝可持吾字向吴五叔处移十金,并吾致姑夫书送之。若五叔处适无有,或卖米,或当物,曲计得当。亲戚中如朱姑夫在所不同,今落困苦中,不可不用吾情也。但多则量力不能,亦义不可过耳。

    ┃ 今译 ┃

    这边病人的病我束手无策,但主人殷切地挽留,不得已只能让船先回去。但我也不能停留太久,这个月内肯定会回去。想来朱家外甥急着北上,不知道出行日期定在哪一天?若是下个月,就暂且等我回来,不用多说什么了;如果在这个月内,你可以拿着我的信向吴五叔(吴之振)处借十两银子,再把我写给姑父的信一并交给他。假若吴五叔处恰好也没钱,那就或者卖点米,或者典当点东西,要想方设法处置得当。亲戚之中,朱姑父与别人不一样,如今他家处在困苦之中,我不能不费心。不过再多就力有不逮了,从道义上讲也不可过头。

    ┃ 实践要点 ┃

    能对落难的亲友施以援手,所谓雪中送炭是最为可贵的。即使自己不在家,吕留良也特意关照如何来接济外甥一家。他还指出,对他人的帮助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力所能及,量力而行;一是适可而止,不可超过道义之助,如帮助过了头,对于他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把这些做人做事的原则,借机告知孩子,也是很有必要的。

    庄中东边屋瓦须急盖落。新做桌凳可令漆工往油之,只用熟清油,不可着脚有颜色。发来批文①廿首,舟中所定,即付燮公②写对付刻。吾适归不必说,迟则续有从新墅行船寄达也。廿二日字,付大火。

    ┃ 今译 ┃

    庄子东边的屋子要赶快上瓦。新做好的桌子、凳子可以让油漆工去油漆了,油漆时只能用熟清油,不能让桌椅脚有颜色。发给你的批文二十首,是在船上时选定的,拿给燮公誊写、校对、交付刻印。我能按时回去就不多说什么了,若是推迟了就陆续会有人从新墅来回的船只捎回音信。二十二日手书,寄大火。

    ┃ 简注 ┃

    ① 批文:即吕留良所作的八股文评选。

    ② 燮(xiè)公:为吕留良家的天盖楼书局誊写书稿的人。

    六

    虽甚忙,不得废文字。吾于此验其进退,勿违也。即读,亦不可废。

    ┃ 今译 ┃

    即使非常忙碌,也不能荒废了写文章。我要从你的文章中检验你学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不可违背我的意思。还有读书,也不能停下来。

    ┃ 实践要点 ┃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处吕留良告诫儿子,不管有多忙碌,都不能荒废了学习。

    七

    请题作文,则能勤其业矣,吾所喜也。题二纸,大小杂拟,可从中酌取为之。荆川①二刀付去宝忠,须督。今业文有进步,并一变其玩戾之气,乃为不负。洒扫、应对、进退间,无一时一事可观,那得长进?教法须从此处着力也。十九日字,与大火。

    ┃ 今译 ┃

    请求命题作文,就能使人勤于学业,这是我所喜欢的。这两张纸中,杂拟的大小题目,可以从中酌情选取写作。两刀荆川先生的文章(当是经吕留良评点的唐顺之所作八股文)交付给宝忠,还必须多加督促。现在写的文章大有进步,还当一并改了以前顽劣乖戾的脾气,才算是不辜负。洒扫、应对、进退之间,若无一时一事值得称赞,如何能够长进?教养之法必须从这一点上着力。十九日亲笔,给大火。

    ┃ 简注 ┃

    ① 荆川:唐顺之,字应德,号荆川,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曾任兵部主事、右佥都御史等。明代著名散文家,吕留良对其评价较高。

    ┃ 实践要点 ┃

    命题作文促使学业进步,也是一个重要方法。命题实质上是一种反向思维,被动地展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让长子督促弟弟学习荆川文集,一来是因为人本来都有惰性,哥哥对弟弟的督促,可以帮助他精进学业,也可以加深兄弟感情;二来也是提醒自己刻苦自勉,以身作则。吕留良一再强调,洒扫、应对、进退,也即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待人处事的修养,比知识学习更为关键,这一点值得特别注意。

    八

    刘利三归,有一信,定已到。吾大约十六动身,十七至家也。余姚黄先生在此晤过,闻晦老①同大孤在邑,今接其字,乃为募缘②见我,亦大可笑。此事我平生所深恶,岂肯为之乎?勿理可也。十四日字。

    ┃ 今译 ┃

    刘利三回来,带有一封信,应已收到。我大概十六日动身,十七日到家。余姚的黄先生在这里和我有过会晤,听说晦木老先生同大孤和尚在县里,现在接到他的信,却是为了化缘而来见我,也真是太可笑了。这是我生平深恶痛绝的,怎么肯做这种事呢?不用搭理他就行了。十四日亲笔。

    ┃ 简注 ┃

    ① 晦老:指黄宗炎,字晦木。

    ② 募缘:化缘,向人募化,使结善缘。

    ┃ 实践要点 ┃

    吕留良在《壬子除夕谕》中就告诫家人要远离僧尼道士,认为他们妄言祸福,又擅长搬弄是非。这里,有和尚来找他化缘,他觉得非常可笑,让儿子不用理会。这也是告诉我们,遇到不喜欢的事,没必要太计较,不理会就行了。

    九

    吾归期大都在月尽。山中甚适,但记念伯父事,不知如何?时悬悬耳。先生来会过,约廿日前到馆,到即至庄。庄中供给日用,悉听先生为政,其修理墙屋诸事,亦惟先生命。着寿解工匠备物料可也。治地种作,事事宜留心,督令做生活,时时请教先生。但不可令此曹知本之先生,恐愚人私憾也。十三日辰刻字。

    ┃ 今译 ┃

    我回去的日期大概在月底。山中很舒适,只是记挂着你伯父的事,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心里时常挂念。先生(张履祥)已来与我相见,约定在二十日前到学馆,到家后就直接到庄上。庄上的日常供给,全凭先生做主,那些修整墙面房屋等事情,也都听先生的。派寿带领工匠准备好材料就可以了。整治田地种植作物,事事都要留心,督促命令安排日常生活,都要时时向先生请教。但不能让那些下人知道这些主意都出自先生,担心愚蠢的人会心生怨恨。十三日辰时亲笔。

    ┃ 实践要点 ┃

    因为张履祥既是吕家的私塾先生,又是农学家,故而吕留良在南阳东庄的日常事务,乃至是修墙建屋、田地种植等事,都要其子听张履祥的安排,并经常向其请教。但是不必让别人都知道这些安排出自外人,以免有人心生怨恨,也是对出主意的友人的保护。

    十

    视汝所阅文,甚有进,可喜。第小评更须着意,又须脱时派。付来上冬①选文一卷,加意参之。

    ┃ 今译 ┃

    我看到你评阅的文章,大有进步,非常可喜。但是文章边上的小段评语更加需要留心,也要脱离时下的文章评选做派。寄来我在初冬评选的文章一卷,要留意参究。

    ┃ 简注 ┃

    ① 上冬:初冬。

    ┃ 实践要点 ┃

    吕留良让其子学习如何评选时文,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也提出要求,并且提供参照的范例,这种教育方法值得注意。

    十一

    邻里吾向必亲答,以存敦睦之意。汝辈辄骄肆,此意甚薄,大非吾所望也。乡中酒菜已尽,可料理来。酒不妨多载数埕①,省得临渴掘井。

    ┃ 今译 ┃

    邻里之间我向来都是必定亲自答谢,以保持敦厚和睦的情谊。你们小辈却骄狂放肆,邻里意识非常淡薄,这不是我所希望的。乡里的酒菜都已用完,可以再料理起来。酒水不妨多运来几瓮,省得临渴掘井,到用时才想到要准备。

    ┃ 简注 ┃

    ① 埕(chéng):酒瓮。

    ┃ 实践要点 ┃

    远亲不如近邻,和睦的邻里关系是需要用心维护的。吕留良告诫晚辈,与邻居相处,不能太狂妄放肆。还强调提前预备酒水之类,以备不时之需。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事情来临之时方才不会手忙脚乱。

    十二

    我月初将有金陵之行,此间需样子①甚急,汝可用心为我选拟,亦省我许多气力。霜武处读本,并照渠所许样子,即得人取来为妙。付大火。

    ┃ 今译 ┃

    月初我将前往金陵,这里需要的图书样品很急,你可以用心替我选择拟订,也能省下我许多力气。霜武处的读本,就按照他所说的样子,马上要人去取来才好。交付大火。

    ┃ 简注 ┃

    ① 样子:因为吕家开有天盖楼书局,此处当指用作样品的图书。

    十三

    至无锡,吊高汇旃①先生,即行。若主人坚留,停日许则可,不可久。以《遗书》《惭书》致施虹老。凡有友,即嘱访宋人文集及《知言集》稿子,不可忘。若见常熟陆湘灵名灿者,索其旧稿。无锡华氏有《虑得集》,便则求之。问顾修远家尚有书可访否?有《十二科程墨》朱卷未见者,亦要寻。在京吃用,若杨宅有客在彼过年,即与众位同打火;若无人,则自起火,不可扰杨宅。以刻苦淡泊为主。

    一出门,即钉日用小簿,日日登记觉察。他日归时,我要查勘,勿怠。在京中不可阙读书、作文之功。有船归,即寄所作文字来。客路最多游戏、博弈之友,不可近也。至京,先具帖拜杨宅乔梓②,致书。次日,即往谒徐州来先生及子贯,致书。以次拜周雪客、龙客、园客、黄俞邰、赞玉、倪闇公,各致书。(徐宅邻有左仲牧文相,十竹斋主人胡静夫、周鹿峰、王安节、刘藜先。问王元倬先生安好,须拜候之,其婿李子固,镇江人。吊杨商贤,问其遗稿。)不可高兴,终日出游。

    丙辰年公忠初至金陵,临行,书此以嘱。③

    ┃ 今译 ┃

    到达无锡,吊唁高汇旃先生完毕,就立即起行。若是主人坚持挽留,停留一天左右也可以,不可过久。把《程朱遗书》《惭书》送给施虹老先生。凡是有友人来访,就嘱咐寻访宋人的文集以及《知言集》的稿子,不要忘记了。若是见到常熟的陆湘灵(名灿)的,就向他索要他的旧稿子。无锡华氏有《虑得集》,方便的话就去寻找。问问顾修远家里还有可以找到的书吗?有《十二科程墨》的朱卷还没有见到过的,也要寻找。在京(指南京)中的吃穿用度,假若杨家有客人在那里过年,就与他们一同搭伙;假如没有人,就自己起灶,不可打扰杨家。应将刻苦淡泊当作主要修养。

    一旦出门,就要准备一个日常用的小本子,天天记录查看。等以后回来,我还要查看,不要懈怠。在京中不能缺少读书、作文的功课。有船回来,就把你写的文章寄回来。外边的客人,最多的就是喜好游戏赌博的狐朋狗友,不可亲近这类人。到京中,先准备帖子拜会杨家父子,送上书信。第二天,就去拜访徐州来先生和子贯,也送上书信。其次再去拜会周雪客、龙客、园客、黄俞邰、赞玉、倪闇公,各自奉上书信。(徐家相邻的有左仲牧,名文相,十竹斋主人胡静夫、周鹿峰、王安节、刘藜先。给王元倬先生问好,一定要去拜会问候他,他的女婿李子固,是镇江人。再去吊唁一下杨商贤,询问一下他的遗稿。)切不能任由自己的兴致,整日出去游玩。

    丙辰年吕公忠第一次去金陵,临行前,写下这些来作为嘱咐。

    ┃ 简注 ┃

    ① 高汇旃:高世泰,字汇旃,无锡人,高攀龙的侄儿。本篇提及的其他人物大多是吕留良当年寓居南京时交往的士人,如周雪客、黄俞邰则是藏书家,下文有介绍。

    ② 乔梓:即父子。乔木、梓木为两种高矮不同的树木,后用来比喻父子。

    ③ 此为吕留良之子吕葆中(公忠)的补记。

    ┃ 实践要点 ┃

    吕留良的家庭教育,十分注意生活的点滴渗透。此信交代了第一次出远门所应当注意的种种细节,非常值得学习。比如,到他人家拜访,首先要考虑不给主人增加麻烦,不轻易留宿;即便盛情难却,也不要停留过久。行事要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使自己的言行始终有礼有节。再如,要保持节俭的生活作风,不论在家在外,能省则省;自己日常消费要有记录,时常查看,主要是为了督促自己节制不浪费,因为刻苦淡泊本是一种修养。还有,一个人在外,不能懈怠,读书、写作一日都不能少。古人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说的就是读书对于提升修养的益处,也就是如今的终身学习理念,不能因为失去了监督就恣意随性。交友,更关系到一个人发展的方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整日游戏赌博的人最多,万不可靠近。还要根据交往的深浅、疏密,带着礼物与书信前去拜会,在外工作生活,更要注意礼节周到。

    十四

    三次书信及银板、包帕、果物俱收得。自汝行后,无刻不挂念,见信,举家欢喜。家中自汝母以下皆安,吾亦颇适。《程墨》目下趱工①,然须五月成书耳。书局有气色,甚慰。但闻主人去岁晚间不备,颇有疏失。汝性懒散,当加意提撕。凡早晚出入及客多?集②时,尤宜照管。知寻得旧文十余种,乐不可言,此难得之珍也。寄时须缄固,付的当人方可。起岸尤稳,不可草草。更多方购寻之《国表》《国门广业》③,尤要。几社文,有友云有至六集者,恨未之见也。

    ┃ 今译 ┃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