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形篇第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曹操曰: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

    【题解】

    本篇主要内容:上半是论和作战有密切关系的地形,孙子把它区分为六种,简称为六形,在作战前必须认真精密研究,以为立胜前提;下半论军队必败的六种情况,简称为六败。篇末阐述爱兵之重要和将帅的责任心,都提出了卓越的命题。

    (七十七)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①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②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③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④(曹操曰:宁致人,无致于人。)“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⑤(曹操曰:隘形者,两山间通谷也,敌势不得挠我也。我先居之,必前齐隘口,陈而守之,以出奇也。敌若先居此地,齐口陈,勿从也。即半隘陈者从之,而与敌共此利也。)“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⑥(曹操曰:地形险隘,尤不可致于人。)“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⑦(曹操曰:挑战者,延敌也。)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⑧

    【注释】

    ①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地形在作战上有影响军队进退攻守的利害,可分“通”、“挂”、“支”、“隘”、“险”、“远”六种,叫做“六形”。以下分别把这六种地形对作战的关系、各自的特点和遇到各种不同地形时应采取的行动方针、作战措施,依次加以阐述(这与在战术上讲的“利用地形地物”不同)。

    ②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来,交通方便,没有险阻,这种地区叫做“通”。 [“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遇到这种交通方便的地区,应首先占领视界开阔的高地,并保持粮道畅通,这样就有利于作战。

    ③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可以前进,难以后退的地区叫做“挂”。 [“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在易往难归的“挂”形地区上,当敌人没有防备时,就可以采用突然出击的打法来战胜它。 [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如果敌人已经有了防备,我军出击不能取胜,后退又困难,就会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了。

    ④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敌我相隔处于隘路两端,敌我双方谁前出都不利的地形。 [“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在这种“支”形地区上,敌以利诱我,我也不要出击。 [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我应引军离开,让敌人前出到一半的时候我再回击之,这样打有利。

    ⑤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隘”,通路狭隘队伍展不开的地区。盈,充满。盈之,指在像瓶瓮的隘形地域,部队前出到隘口,就像瓶瓮装满了水一样。这里指遇到隘路必须前出占领隘路口,先占之以待敌。 [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如果敌已先占领了隘路口,我则不宜去进攻(唐代安禄山反,兵过函谷关,直迫潼关。两关相距七十里,全为隘路。杨国忠心怀私怨迫潼关守将哥舒翰出战,一昼夜间二十万人全军覆没,成为历史的典型)。如果敌人没有首先到达并占领隘路口,则我可以去打,即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⑥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险”形者,即地形险要。遇到这种险要地形,我则应首先到达,占领制高要点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派出先遣队急进夺占要地)。 [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如果是敌人先我占领了险要地形的制高要点,就应引兵退去,不宜去攻打据险防守的敌人。

    ⑦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远”形者,即敌我相距较远。在这种相距遥“远”的地区上,敌我双方的形势均等,就不宜挑战。如果求战,对我不利。

    ⑧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以上所说的六形,遇到不同地形应根据不同的特点行动。 [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这些不同地区特点关系军队胜败存亡,善于利用这些不同的特点是主将非常重大的责任,是不可不认真研究的。

    【译文】

    (七十七)孙子说:地域形状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六形。我们可以去,敌人可以来的地域,叫做“通”。在这种“通”形的地域上,应先占领视界开阔的高地,沟通并保护粮道,这样作战就有利。可以前进,难以后退的地域叫做“挂”。在这种“挂”形的地域上,如果敌人没有防备,就可以突然出击而战胜它;如果敌人有防备,出击而不能取胜,又难以退回,就不利了。我军前出不利,敌军前出也不利的,叫做“支”。在这种“支”形的地域上,纵然敌人利诱我们,我们也不要前出;可引兵离去,让敌人前出一半然后回击它,这样就有利。在“隘”形的地域上,如果我们先到达,必须前出占领隘口,等待敌人来犯;如果敌人先到达,已前出占领隘口的,不要去打;没有占领隘口的,可以去打。在“险”形的地域上,如果我军先到达,必须控制视界开阔的高地,以等待敌人来犯;如果敌人先到达,就应引兵离去,不要去打它。在“远”形地域上,双方形势均等,不宜挑战,勉强求战,就不利。这六条,是利用地形的原则,将帅重大责任所在,是不可不研究的。

    (七十八)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①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②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曹操曰:不料力。)卒强吏弱,曰“弛”;(曹操曰:吏不能统,故弛坏。)吏强卒弱,曰“陷”;(曹操曰:吏强欲进,卒弱辄陷,败也。)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曹操曰:大吏,小将也。大将怒之而不猒服,忿而赴敌,不量轻重,则必崩坏。)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曹操曰:为将若此,乱之道也。)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③(曹操曰:其势若此,必走之兵也。)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④

    【注释】

    ①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故”字不是前面论述的结论,只是另一段落的开头。兵,兵卒,军队。意思是说军队有“走”、“弛”、“陷”、“崩”、“乱”、“北”六种情况。

    ② [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孙子严肃地指出以上六种情况的发生,不是由于天灾,而是由于将帅的过错。

    ③ [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走”,奔逃,败走。双方强弱相等,一方以一倍兵力去攻击十倍的敌人,即所谓以寡敌众,不能不败走,所以把这类军队叫做“走”。 [卒强吏弱,曰“弛”]:“弛”,松弛。兵强官弱,指挥不动,纪律松弛,这类军队叫做“弛”。 [吏强卒弱,曰“陷”]:“陷”,陷落。官强兵弱的队伍,军官凭个人勇敢带头去冲锋,士兵跟不上,只会使军官被俘或被杀,这种部队会覆没,所以叫做“陷”(即陷落于敌网之中)。 [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崩”,崩溃。怼(duì对),怨恨,埋怨。大吏即小将或偏将。小将不服从统一的指挥,心怀怨恨,擅自带领所属部队出战,将帅不能控制,这种部队遇到敌军大兵时必然崩溃,所以叫做“崩”。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乱”,散乱,混乱。将帅懦弱纪律不严,管教不明,士卒不守规矩,出兵列阵时横冲直撞,遇敌作战难免混乱,所以这样的部队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