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冶 铸 第 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9-1 宋子曰,首山之采,肇自轩辕〔1〕,源流远矣哉。九牧贡金,用襄禹鼎〔2〕。从此火金功用日异而月新矣。夫金之生也,以土为母。及其成形而效用于世也,母模子肖,亦犹是焉。精粗巨细之间,但见钝者司舂,利者司垦,薄其身以媒合水火而百姓繁。虚其腹以振荡空灵而八音〔3〕起,愿者肖仙梵之身,而尘凡有至象。巧者夺上清之魄,而海寓遍流泉。即屈指唱筹,岂能悉数,要之人力不至于此。

    【注释】

    〔1〕《史记·孝武本纪》:“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轩辕:黄帝号轩辕氏(约前2998——前2598),传说上古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首山:今河南襄城县境内。

    〔2〕《左传·宣公三年》(前696):“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万物而为之备。”讲夏代(前2070——前1600)禹统治九州,令各州贡金属以铸九鼎。九州:冀、豫、雍、扬、兖、徐、梁、青及荆州。

    〔3〕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类乐器。亦泛指乐器总称或音乐。

    【译文】

    宋子说,从黄帝时代便开始在首山采铜铸鼎,其源流已很久远了。夏禹时,九州的地方官进贡金属,以帮助禹王铸成大鼎。从那以后,借火力来冶铸金属的工艺便日新而月异地发展起来。金属产生于土,以土为母。当金属铸成器物而效用于世时,其形状与土制的模型相像,还是以土为母。铸件有精粗、大小的不同。但见钝的碓头用来舂捣,利的犁铧用以垦土;薄的铁锅可盛水、受火,而百姓广泛运用它们。中空的大钟用以振荡空气而生八音,信徒们仿拟仙佛之身在凡世间铸出极好的佛像。精巧的铜镜镜面光滑无比,可夺日月之辉,而金属铸币则通行于四海之内。诸如此类,屈指头、唱筹码怎能说尽?总之,人力能做到的还不止这些。

    9-2 鼎

    9-2-1 凡铸鼎唐虞〔1〕以前不可考。唯禹铸九鼎,则因九州贡赋壤则已成,入贡方物岁例已定〔2〕,疏浚河道已通,《禹贡》业已成书〔3〕。恐后世人君增赋重敛,后代侯国冒贡奇淫,后日治水之人不由其道,故铸之于鼎。不如书籍之易去,使有所遵守、不可移易,此九鼎所为铸也。

    【注释】

    〔1〕唐虞:即尧、舜,尧或陶唐氏(约前2357——前2256),舜或有虞氏(约前2255——前2206),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

    〔2〕《书经·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

    〔3〕记述九州贡法的《禹贡》,本成书于战国,去夏禹甚远,但作者认为是禹时所成书。

    【译文】

    铸鼎的事,尧、舜以前已不可考。至于夏禹铸九鼎,则因九州纳土地赋税法则已经制订,各地每年进贡方物条例已定,河道已经疏浚畅通,禹制订的九州贡法《禹贡》业已成书。禹王恐怕后世帝王增加赋税、加强搜括,后代各地诸侯以奇淫品冒充贡物,后日治水之人不按其方式行事,因之将这一切铸在鼎上,不像写在书上容易失去,使人们有所遵循,不轻易改变。这就是当时铸九鼎的原因。

    9-2-2 年代久远,末学寡闻,如珠、鱼、狐狸、织皮之类〔1〕,皆其刻画于鼎上者,或漫灭改形亦未可知,陋者遂以为怪物。故《春秋传》有使知神奸、不逢魑魅之说也。此鼎入秦始亡,而春秋时郜大鼎、莒二方鼎〔2〕,皆其列国自造,即有刻画,必失《禹贡》初旨。此但存名为古物,后世图籍繁多,百倍上古,亦不复铸鼎,特并志之。

    【注释】

    〔1〕据《书经·禹贡》,珠,鱼是淮水产的蚌珠、美鱼,作为进贡方物。狐狸皮是青州的入贡方物。

    〔2〕郜(gào)鼎:《左传·隐公七年》(前716)载周代侯国郜(今山东成武县)献周王的大鼎。莒(jù)鼎:《左传·昭公七年》(前535)载莒国(今山东莒县)所铸方鼎,赠予郑国的公孙侨。

    【译文】

    过了很长年代,学问浅、见识少的人,见到刻画在鼎上的形象,如“珠(蚌珠)、鱼(美鱼)、狐狸、织皮”之类,或许已经漫漶、脱落而变形,难以辨认为何物,无知者遂以为是怪物。因此《春秋左氏传》中才有关于禹鼎像物使老百姓识别神怪、避免魑魅伤害的说法。其实这些鼎至秦代(前221——前207)就已散失了。而春秋(前770——前477)时郜国的大鼎、莒国的两个方鼎,都是诸侯国自造,即使鼎上有些刻画,也必定失去《禹贡》的原意,只不过作为古物存其名而已。后世图书甚多,百倍于上古,亦用不到铸鼎。特附记之。

    9-3 钟

    9-3-1 凡钟为金乐之首,其声一宣,大者闻十里,小者亦及里之余。故君视朝、官出署必用以集众,而乡饮酒礼〔1〕必用以和歌。梵宫仙殿必用以明挕谒者之诚,幽起鬼神之敬。凡铸钟高者铜质,下者铁质。今北极朝钟〔2〕则纯用响铜,每口共费铜四万七千斤、锡四千斤、金五十两、银一百二十两于内。成器亦重二万斤,身高一丈一尺五寸,双龙蒲牢〔3〕高二尺七寸,口径八尺,则今朝钟之制也。

    【注释】

    〔1〕乡饮酒礼:据《仪礼·乡饮酒礼》篇,古代乡学生卒业后,荐其贤能者于君,乡大夫设酒宴送行,称乡饮酒礼。后世由地方官宴待应科举之士,称宾兴。此处指官方宴会。

    〔2〕北极朝钟:明代宫内北极阁中的朝钟。

    〔3〕蒲牢:古代传说中吼声大的海兽。将其形象铸于钟上,象征钟声宏亮。《汉书·班固传》:“凡钟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于其上。”

    【译文】

    钟是金属乐器之首,钟声一响,大者可闻于十里之外,小者也传到一里多。所以皇帝临朝、官吏赴官署,必靠敲钟来聚集众人。举办各种官方宴会,必用编钟来伴奏。仙佛寺殿必以钟声打动参拜者的诚心,激起对鬼神的敬意。铸钟时,上等钟用铜,劣钟用铁为原料。今宫内北极阁朝钟则全用响铜铸造,每口钟共费铜四万七千斤、锡四千斤、金五十两、银一百二十两。铸成的钟重二万斤,身高一丈一尺五寸,钟上的双龙蒲牢高二尺七寸,钟直径八尺。这是现今朝钟的形制。

    9-3-2 凡造万钧钟,与铸鼎法同。掘坑深丈几尺,燥筑其中如房舍,埏泥作模骨〔1〕。其模骨用石灰、三和土筑,不使有丝毫隙拆。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油蜡分两,油居十八,蜡居十二。其上高蔽抵晴雨,夏月不可为,油不冻结。油蜡墁定,然后雕镂书文、物象,丝发成就(图9-1)。然后舂筛绝细土与炭末为泥,涂墁以渐而加厚至数寸。使其内外透体干坚,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从口上孔隙熔流净尽,则其中空处即钟鼎托体之区也。

    图9-1 塑造钟的铸模

    【注释】

    〔1〕模骨:指失蜡法铸件的内模。

    【译文】

    铸造万斤钟和铸鼎的方法相同。挖一丈多深的坑,使坑内保持干燥,并把它构筑成如房舍一样,和泥作内模。铸钟的内模用石灰、三和土作成,不使有丝毫裂隙。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涂抹在上面约数寸厚。油、蜡配方是牛油占十分之八,黄蜡(蜂蜡)占十分之二。其上有高棚以遮挡日光和雨,夏天不操作,因为油不凝结。油蜡涂固后,在上面雕刻文字、图案,细心操作。然后将捣碎并筛过的绝细土与炭粉调和成泥,逐层涂在油蜡上至数寸。使外模里外彻底干实,在外面用火力熔化其中油蜡,油蜡从铸模下部内外模交合的孔隙中熔流净尽。则内外模间的中空部分,就是以后铸出钟鼎形状的地方了。

    9-3-3 凡油蜡一斤虚位,填铜十斤。塑油时尽油十斤,则备铜百斤以俟之。中既空净,则议熔铜。凡火铜至万钧,非手足所能驱使。四面筑炉,四面泥作槽道,其道上口承接炉中,下口斜低以就钟鼎入铜孔,槽旁一齐红炭炽围(图9-2)。洪炉熔化时,决开槽梗,先泥土为梗塞住,一齐如水横流,从槽道中枧注而下,钟鼎成矣。凡万钧铁钟与炉、釜,其法皆同,而塑法则由人省啬也。

    图9-2 铸钟、鼎

    【译文】

    流出一斤油蜡所空出的部分,可灌铸十斤铜。塑铸模时用十斤油,便要准备一百斤铜。模中油蜡流尽,就该熔铜。万斤的熔铜不是人手足所能驱使的。要在钟模四周筑熔炉并在四周用泥作槽道,槽道上与熔炉出口相接,槽道下端向低倾斜以便与钟鼎浇铜口相接。槽道两旁用烧红炭火围起来保温。炉内铜熔化时,打开出铜水口的塞子,先用泥土为塞塞住。铜液像流水一样沿槽道向下注入模内,于是便铸成钟、鼎了。制万斤重的铁钟与香炉、大锅,其铸造方法皆与此相同。只是塑模的方法可由人们根据不同的条件与要求,适当地省略罢了。

    9-3-4 若千斤以内者则不须如此劳费,但多捏十数锅炉(图9-3)。炉形如箕,铁条作骨,附泥做就。其下先以铁片圈筒直透作两孔,以受杠穿。其炉垫于土墩之上,各炉一齐鼓鞴熔化,化后以两杠穿炉下,轻者两人,重者数人拾起,倾注模底孔中。甲炉既倾,乙炉疾继之,丙炉又疾继之,其中自然黏合。若相承迂缓,则先入之质欲冻,后者不粘,衅所由生也。

    图9-3 铸千斤钟与仙佛像

    【译文】

    至于铸造千斤以下的铸件,则不须如此劳费,只要多作十几个小炉就成。炉形状像簸箕,铁条作骨架,用泥作成。炉下两侧用铁片卷成的圆铁管穿透两个孔,以便承受穿过的抬杠。各炉都放在土墩之上,同时鼓风熔铜。熔化后,用两杠在炉下穿过,轻的二人,重的数人抬起炉子,将熔液倾注在铸模孔中。甲炉浇完,乙炉迅速接着浇注,丙炉又赶快跟上,模内金属自然黏合。如相接迟缓,则先注入的金属快凝结,不易与后注入的金属黏合,结果造成缝隙。

    9-3-5 凡铁钟模不重费油蜡者,先埏土作外模,剖破两边形或为两截,以子口串合,翻刻书文于其上。内模缩小分寸,空其中体,精算而就。外模刻文后,以牛油滑之,使他日器无粘烂〔1〕。然后盖上,混合其缝而受铸焉。巨磬、云板〔2〕,法皆仿此。

    【注释】

    〔1〕涂本误(làn),从世界书局本改烂。

    〔2〕云板:报时报事器,敲打出声,板铸成云的形状。

    【译文】

    作铸铁钟用的铸模不须耗费太多牛油、黄蜡,先以土黏合作成外模,将其纵向剖开成左右两半,或横向分为上下两截,以子母口使之接合,将文字、图案的反体刻在上面。内模尺寸略小些,经精心计算,使内、外模之间有一定空隙。外模(内壁)上刻好文字图案后,用牛油涂滑,使铸出的钟不与铸模粘连。然后将内外模合起,用泥浆填补好接口的缝隙,便可进行浇铸。作巨磬、云板的方法也与此相仿。

    9-4 釜

    9-4-1 凡釜储水受火,日用司命系焉。铸用生铁或废铸铁器为质。大小无定式,常用者径口二尺为率,厚约二分。小者径口半之,厚薄不减。其模内外为两层,先塑其内,俟久日干燥,合釜形分寸于上,然后塑外层盖模。此塑匠最精,差之毫厘则无用。

    【译文】

    铁锅用来作储水、受火,日常生活不可缺少。铸锅时用生铁或废的铸铁器为原料。大小没有固定格式,常用的铁锅口径以二尺为准,厚约二分。小者口径半之,厚薄不减。其铸模分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