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工开物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异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1〕;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2〕;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3〕,即郑侨〔4〕、晋华〔5〕岂足为烈哉?

    【注释】

    〔1〕楚萍:典出于《孔子家语·致思篇》,言楚昭王(前515——前489在位)见江中红色圆状物,不知为何物。遣人问孔子(前551——前473),孔子说此乃萍实,可食,唯霸者可得。

    〔2〕莒(jǔ)鼎:《左传·昭公七年》(前535)载晋侯赐郑国公孙侨(子产)二方鼎,是由莒国(今山东莒县)所铸的煮食器,原物早已不存。

    〔3〕“画工”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云,齐王问画师画何物最难,答曰画犬马难。又问画何物最易,答曰画鬼怪易。因犬马天天见到,画不好易为人知;鬼怪是不存在的,怎样画均可。

    〔4〕郑侨:公孙侨(约前598——前522),春秋时郑国著名政治家,字子产。

    〔5〕晋华:张华(232——300),字茂先,西晋(265——316)大臣、文学家,著有《博物志》(约290)。

    【译文】

    天地之间物以万计,而人们要做的事也因而很多,适应事物变化而从事生产,以造成种类齐全的各种物品,这不都是人力能办到的,[还有自然力参与其中]。事物既以万计,要是都等口授、目见之后去认识,又能获得多少知识?幸而万事万物之中,无益于人和有益于人的各占一半。只要掌握那些有益于人的,也就够了。世上有些聪明博学者,颇受众人推崇。不过,要是连枣、梨之花都分辨不清,却主观推测“楚萍”;连铸锅的型范都很少接触,却侈谈“莒鼎”;画家好图抹鬼怪,却不愿画犬马。这等人纵使有郑国的公孙侨、西晋的张华那样的名声,又有什么值得效法呢?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横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1〕也。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耒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

    【注释】

    〔1〕肃慎之矢: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部族肃慎,曾将木箭、石镞进贡于周成王。

    【译文】

    我们有幸生在这荣盛繁华的时代,南方云南的车马可直抵东北的辽阳,岭南一带的官吏和商人可漫游于河北。在这方圆万里的广阔天地里,不是有很多事物都需要见见闻闻吗?若读书人生活在偏安的东晋(317——420)初或南宋(1127——1279)末,就会把河北、陕西、山西和河南等地的实物看成是远处运来的物产,把互市而买来的裘帽,视作古时肃慎之矢那样稀罕。同时,生长在深宫里的王孙帝子,当御厨白米烧得正香时,或想要看看生产这些粮食的农具;当宫里正在剪裁锦衣时,或会想象生产这些衣料的织机和丝帛。这个时候,要是打开这类图书一看,也许会如获得珍宝一样地感到奇罕。

    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1〕卷。伤哉贫也,欲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