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一百九十三 集部四十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总集类存目三

    △《今文选》·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孙鑛撰。鑛有《孙月峰评经》,已着录。是编裒录明人之文,所选自罗玘至李维桢,凡三十一人。并撮其姓氏、爵里于卷前。其前七卷称《今文选》,后五卷称《续选》。观其自序,盖以李梦阳为宗,故明初诸人皆不之及焉。

    △《三忠集》·十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郭惟贤撰。惟贤,晋江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以忧归。起户部右侍郎,未上而卒。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乃惟贤官湖广巡抚时所编。前有万历甲午自序,谓屈原,秭归人;孔明,南阳人;岳忠武虽起家汤阴而封鄂王,苗裔迄今在武、黄间。均以楚称,故合为一编。于《离骚》取朱子注,编为七卷;于《武侯集》兼取将苑、心书及杂文,编为三卷;于《忠武集》则取《金陀粹编》中家集十卷,汰其大半,编为四卷,其大篇关一时兴亡得丧者,多不见采。于三贤事状文章俱无可证核。惟贤一代名臣,此编则未为精善。盖一时书帕本也。

    △《文府滑稽》·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邹迪光编。迪光有《郁仪楼集》,已着录。是书选周、秦迄于唐、宋寓言俳谐之文,故以滑稽为名。而正言庄论,时亦采入,为例已自不纯。或录全篇,或摘数语,亦漫无体例。又虽分文部、说部二目,而配隶实无定轨。如庄子《齐物论》,以“齧缺问于王倪”一段入文部,“罔两问景”一段入说部,“瞿鹊子”一段复入文部;“人间世匠石之齐”一段入文部,“南伯子葵”一段入说部。“大宗师子祀子舆”一段入文部,“意而子见许由”一段入说部。其馀忽谓之文,忽谓之说,似此类者,不可枚举。其编次无绪可知矣。

    △《钓台集》·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陈文焕编。文焕字静菴,临川人。官严州府知府。是集成于万历丙子,因《钓台集》旧本,续以后来诗文,别无发凡起例之处。

    △《诗宿》·二十八卷(内府藏本)

    明刘一相编。一相字维衡,长山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是编采周、秦、汉、魏、六朝、三唐之诗,区别差次,为部二十八,子目一百五十有四。陈隋以上诗体不甚异者都称古诗,惟以时代为序。唐则类以题分,人以诗分,诗以体分,亦张之象《唐诗类苑》之流亚也。

    △《翰墨选注》·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明屠隆撰。隆有《篇海类编》,已着录。是书皆历代尺牍,谬妄不可殚述。如前载汉晁错与友人索诗编《尺牍》一篇曰:“日外入芳圃,知骑气南游。抱恨而返,所谓南山千万峰尽是相思情也。吟编久客左右,偶欲检点,敢请颁下,霜月更白,尚容凟寒往见,话前人工拙”云云,则其他可知矣。隆虽纵诞之士,不以学问名,然其陋不应至是。必书肆伪托也。

    △《钜文》·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明屠隆撰。是集杂选经传及古文词,分宏放、悲壮、奇古、闲适、庄严、绮丽六门,仅八十篇。以《考工记》、《檀弓》诸圣贤经典之文与稗官小说如《柳毅传》、《飞燕外传》等杂然并选,殊为谬诞。疑亦坊贾讬名也。

    △《四六丛珠汇选》·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王明嶅编。明嶅字懋良,晋江人。万历己卯举人,官至宁波府通判。宋叶适所编《四六丛珠》凡四十卷,见于《千顷堂书目》,明时抄本尚存。明嶅病其繁冗,因别为选录刊行。所分大目十一,子目数百,皆仍叶氏之旧。然适原书所采,多录全文,今散见《永乐大典》中者,尚可考见其体例。明嶅乃随意刊削,仅存摘句。又不列标题,不署撰人名氏,一仿坊刻表联活套之式。割裂破碎,遂致尽失其本来,亦可谓不善变矣。

    △《诗所》·五十六卷(通行本)

    明臧懋循编。懋循有《负苞堂集》已着录。初,临朐冯惟讷辑上古至三代诸诗为《风雅广逸》,后又益以汉、魏迄于陈、隋诸诗,总名曰《古诗纪》。懋循是编,实据惟讷之书为稿本。惟讷书以诗隶人,以人隶代,源流本末,开卷灿然。懋循无所见长,遂取其书而割裂之,分二十有三门:曰《郊祀歌辞》、曰《庙祀歌辞》、曰《燕射歌辞》、曰《鼓吹曲辞》、曰《横吹曲辞》、曰《相和歌辞》、曰《清商曲辞》、曰《舞曲歌辞》、曰《琴曲歌辞》、曰《古歌辞》、曰《杂曲歌辞》、曰《杂歌谣辞》、曰《古语古谚》、曰《古杂诗》、曰《四言古诗》、曰《五言古诗》、曰《六言古诗》、曰《七言古诗》、曰《杂言古诗》、曰《骚体古诗》、曰《阙文》、曰《璇玑图诗》、曰《杂歌诗》、曰《补遗》。颠倒瞀乱,茫无体例。且古诗之名本对近体而起,故沈、宋变律以后,编唐、宋诗者二体迥分。若陈、隋以前,无非古体,乃亦称曰几言古诗,于格调已为梼昧。中如《傅元有女篇》本乐府,而入之古诗;傅毅《冉冉孤生竹》一首本古诗,而入之歌曲者。不可仆数。又《诗纪》蒐采虽博,亦颇伤泛滥。故后来常熟冯舒有《匡谬》一书,颇中其病。懋循不能有所考订,而掇拾饾饤,以博相夸。又不分真伪,稗贩杂书以增之。甚至庾信诸赋以句杂七言亦复收入,尤为冗杂矣。

    △《唐诗所》·四十七卷(通行本)

    明臧懋循编。凡十有四门:曰《古乐府》、曰《乐府系》、曰《三言四言古诗》、曰《五言古诗》、曰《七言古诗》、曰《杂体古诗》、曰《风体骚体古诗》、曰《五言律诗》、曰《七言律诗》、曰《五言排律》、曰《七言排律》、曰《五言绝句》、曰《七言绝句》、曰《阙文》。每门之内又各以题目类从,饾饤割裂,亦张之象《唐诗类苑》之流也。每卷之首皆注前集二字,则当有后集,今未之见。然大概可睹矣。

    △《词致录》·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李天麟编。天麟,大兴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浙江。是集皆载词命之文,分制词、进奏、启劄、祈告、杂着五门,中又各分子目。所采上自汉、晋,下迄于宋,颇胜明末之猥滥。然意主于剽剟词藻,仍饾饤之学耳。

    △《广广文选》·二十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周应治编。应治有《霞外麈谈》,已着录。嘉靖中,刘节尝编《广文选》,此又拾节之遗,故曰《广广文选》。犹之《反离骚》后有《反反离骚》,《非国语》后有《非非国语》也。其舛漏踳驳,与节书亦鲁卫之政。甚至《松柏歌》题曰齐王建,是“并共建住者客耶”一句亦未观也。《越绝书序》题周吴平,如据《论衡》及书末题词则平为后汉人,亦不得谓之周。如以为周人书,则当曰子贡、子胥,不得谓之吴平也。则其他可不问矣。

    △《江皋小筑集》·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李元弼撰。元弼字靖吾,广东人。万历中卜筑江皋,题为十景。集友朋唱和成编,而以所作诗稿附录焉。

    △《顺则集》·八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明程文潞编。文潞字希古,歙县人。是编成于万历壬午。辑程氏先世遗诗,自后唐程炳迄明程百教凡百有四人。但分时代,而皆不详其仕履,盖以别有谱牒在也。其称顺则者,以世业耕凿,取顺帝之则意尔。

    △《埙篪音》·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虞淳熙、虞淳贞同撰。淳熙有《孝经集灵》,已着录。淳贞字僧孺,淳熙弟也。是集凡赋《溪上落花》诗一百五十首,又次韵沈嘉则杂咏一百二十首。又仿杜甫《同谷》七歌,淳熙作者命曰埙音,淳贞作者命曰篪音,原序称其《溪上落花》诗,伯仲皆一夜而就。大意欲夸多斗捷耳。不知一题衍至百馀首,即曹、刘、沈、谢亦不必工也。

    △《韩文杜律》·二卷(内府藏本)

    明郭正域编。正域有《批点考工记》,已着录。是编选录韩愈文一卷,杜甫七言律诗一卷,各为之评点,大抵明末猖狂之论。如谓佛骨表不知佛理之类,多不足与辨。所评杜诗,欲矫七子摹拟之弊,遂动以肥浊为诟病。是公安之骖乘,而竟陵之先鞭也。

    △《频阳四先生集》·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刘兑编。兑始末未详。其编此书,则官富平县知县时也。所录为张紞、李宗枢、杨爵、孙丕扬四人诗文。紞有《云南机务抄》,黄爵有《周易辨录》,丕扬有《论学篇》,均已着录。宗枢字子西,号石叠。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四人皆富平人。富平古频阳地,故称频阳四先生。是集之编在万历甲申,于时丕扬方以右副都御史家居,兑以丕扬所作为四家之一,殊乖古人盖棺论定之义。明季标榜之习,大率如斯矣。

    △《明文徵》·七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何乔远编。乔远有《闽书》,已着录。是集以明代诗文分体编次,各体之中又复分类,自洪武迄崇祯初年。自序云:“国家之施设建立,士大夫之经营论着,悉具其中。下及于方外、闺秀,无不兼收并录。”然其稍伤冗滥,亦由于此。其附时艺数篇,则《宋文鉴》例也。

    △《评注八代文宗》·八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袁黄编。黄有《皇都水利》,已着录。是编取《文选》中之近于举业者,掇拾成书。有全删者,有节取数段者。舛谬百出,不能缕举。在坊刻中亦至陋之本。黄虽不以文章名,亦未必纰缪至是也。

    △《钓台集》·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杨束编。束,建安人。官桐庐县知县。严光钓台诗文,弘治中严州府推官龚宏始辑录而未成,同知邝才乃续成十卷刊之。后新安程敏政为增补记文铭赞等六十馀篇。至万历四年,知府陈文焕又属教谕刘伯潮重编。万历十四年,束复删补以成此本。始末凡经五人,故体例颇不画一。所载碑记等既不尽存其年月,所载诸诗亦不尽着其原题。且其目则列卷一至卷四,而其书止有上下二卷。是篇第尚不能厘正,无论其他矣。

    △《嵩少集》·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郑太原编。太原,潞安人。官登封县知县。初,嘉靖中浑源刘思温尝辑少林寺题咏碑刻为《少林古今录》。万历戊子太原因其旧本增入嵩岳、嵩麓诸寺诗文,故名之曰《嵩少集》。

    △《古文辑选》·六卷(内府藏本)

    明冯从吾编。从吾有《元儒考略》,已着录。是编所录古文,自春秋、秦、汉以迄宋、元,仅百馀篇,自谓皆至精者。然其大旨以近讲学者为主,不足尽文章之变也。

    △《中原文献》·二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明焦竑编。竑有《易筌》,已着录。是书分经集六卷,史集六卷,子集七卷,文集四卷,末附通考一卷。其自序云:“一切典故无当于制科者,概置弗录。”识见已陋。至首列《六经》,妄为删改。以为全书难穷,只揭大要,其谬更甚!竑虽耽于禅学,敢为异论。然在明人中尚属赅博,何至颠舛如是。殆书贾所伪托也。

    △《三忠文选》·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吴达可编。达可有《奏疏遗稿》,已着录。是编录嘉靖朝三谏臣之文,一周怡,一杨爵,一刘魁。怡《讷溪奏议》,爵《杨忠介集》,魁《省愆稿》,皆有本别行。达可为怡之门人,因并爵、魁所着汇而刻之。皆摘录梗概,故所存甚略。盖意在存其人,不在备其文也。

    △《世玉集选》·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孙楩编。楩字汝良,丰城人。孙氏在丰城为望族,世有闻人。是编次其先世诗文,自明初国子监博士贞,讫嘉靖中泰州知州樾,凡二十四人。上卷为诗词赋,下卷为杂文。书成于万历辛卯。

    △《小孤山诗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恪编。恪字克谨,鄞县人。万历壬辰进士。官宿松县知县。是编乃恪于弘治七年,因修小孤山庙落成偕寮友登半山亭,见古今题咏,惧其残剥不传,录而梓之。前绘山图。其所载诗,起南宋迄于明。盖就所见而录之,故寥寥特甚,不足以备考证也。

    △《明文隽》·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曰袁宏道精选,邱兆麟参补,陈继儒标旨,张鼐校阅,吴从光解释,陈万言汇评。盖坊间刻本,托宏道等以行。前有周宗建序,谓有志公车业者,其沈酣之无后,亦必非宗建语也。

    △《明百家诗选》·三十四卷(通行本)

    明朱之蕃编。之蕃有《奉使稿》,已着录。是编前有万历丙辰自序,称“锡山俞公宪殚生平之精力,搜罗四百馀家,编帙浩繁,难于广布。阅之几半载,始克卒业。因汰其七八,存仅二三。友人周时泰谬相许与,用广梓传。因人成事,良足自媿”云云。其标题称百家,而首卷所载名氏实三百一十八人,盖用王安石《唐百家诗》之例。惟以诗分体,而不以诗系人,与分家之说名实相迕。首列赋二卷,末附诗馀二卷,与编录之体亦乖。其去取尤漫无持择,非善本也。

    △《凤山郑氏诗选》·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曹学佺编。学佺有《易经通论》,已着录。是集乃所选郑孔道、郑大亨之诗也。孔道号一所,闽县人。官至云南兵备副使。所着有《一斋集》。大亨字慕塘,孔道从子。所着有《书种堂集》。学佺撰《八代诗选》,皆采录之。其元孙光裔,因即《八代诗选》所录,别刊此本。然卷首有崇祯己卯徐序,称:“孔道之孙惟嘉,命序简端。则刊版者光裔,编次者实惟嘉也。”闽县有凤凰山,郑氏聚族于是。题曰凤山,盖从所居也。

    △《湛园杂咏》·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米万锺撰。万锺字友石,一字仲诏,宛平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明史·文苑传》附见《董其昌传》中。尝构漫园、勺园,又构湛园、标园中佳胜为十八题。因裒集一时赋咏,类为此编。

    △《百家论钞》·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王思任编。思任字季重,山阴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江西九江道按察使佥事。是书所取皆有明一代议论之文。前有思任自序,曰:“宋不如唐,唐不如汉,汉不如三代,此文谈旧唾也。吾以为文章至明而始妙。”是何言欤!

    △《谪仙楼集》·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骆骎曾编。骎曾字象先,武康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太平府西北二十五里采石江有牛渚矶。矶之东,谪仙楼在焉。以李白得名。又有白墓在府城东南二十里青山,而采石庚贤坊亦有后人所作衣冠墓。其地江山秀丽,称为胜迹。正德壬申,御史邝文博始集楼中题咏授梓。万历丙辰,骎曾巡按应天,复加续辑。凡文一卷,诗二卷,而以荣昌冷宗元所绘图冠之卷首。

    △《唐音戊签》·二百一卷、《闰馀》·六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胡震亨编。震亨有《海盐县图经》,已着录。其所撰《唐音统签》凡一千二十七卷,以十干为纪。卷帙浩繁,均未锓版。国朝康熙乙丑,其孙成之、曾孙颀,始以戊签刊行,即此本也。盖当明末国初时,太仓、历下之摹古,与公安、竟陵之趋新,久而俱弊,遂相率而为宋诗。宋诗又弊,而冯舒、冯班之流乃尊昆体以攻江西,而晚唐之体遂盛。《戊签》二百一卷,所录皆晚唐之诗。《闰馀》六十四卷,所录皆南唐、吴越、闽国之诗。风会所趋,故及时先出尔。方其剞劂之始,尚欲相继刊布全书。故此集始于五百五十三卷,迄于八百一十七卷。编帙之数。尚仍《统签》之旧。迨御定《全唐诗》出,而诸签遂废。惟癸签仅有续刊,馀则缮录之本亦日传日减矣。

    △《清源文献》·十二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

    明何炯编。炯,晋江人。官靖江县教谕。是集成于万历丁酉,皆录其郡人之诗文。前列爵里一卷。首曰寓贤,凡侨寓于泉者,自唐秦系至元王翰十二人。次曰溯贤,乃其身未家于是而子孙载族以徙者,为宋李昭玘、傅尧俞二人。次曰孕贤,则诞生其地及其父祖为泉人者,为宋王曾、韩琦、明邱濬三人。次曰郡贤,荐绅则自唐欧阳詹至明周训二百五人,藩王则宋陈洪进一人,武弁则明俞大猷、邓城二人,爵里疑误者宋段全等五人,布衣唐王毂等二十六人,闺秀三人,释子三人,女冠一人,羽士二人。凡诗赋杂文,悉加甄录,蒐采颇广。然如王曾、邱濬皆终身未至其地,而亦援以为重,未免失于限断也。

    △《岭南文献》·三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张邦翼编。邦翼,蕲州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是集采粤中前哲之文,分类编次,先文后诗。起唐张九龄,迄于明之万历,凡二百六十馀人。于岭南诸集,搜辑颇广。然明人着作,百分之中几居其九焉。盖时弥近而所收弥滥,亦明季标榜之习气也。

    △《文清娱》·四十八卷(内府藏本)

    明华国才编。国才号鹤叟,长洲人。万历庚子举人。是书于诸选本类书中采摘其短章小品,故曰《清娱》。上起宋玉、荀卿,下迄于元。不分体裁,惟以时代为后先,间附小传及评语。观其见解,盖陈继儒一流也。

    △《续文选》·三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汤绍祖编。绍祖字公孟,海盐人。东瓯王汤和裔也。是编成于万历壬寅,采自唐及明诗文以续《昭明》之书。然所录止唐人、明人,无五代、宋、金、辽、元。又明人惟取正、嘉后七子一派,而洪、永以来刘基、高启诸人仅录一二。盖恪守太仓、历下之门户,而又加甚焉。所分门目,一从《文选》。惟赋阙京都、郊祀、耕耤三类,而易江海为山海。物色一门谓《昭明》惟取天文,殊似未该,今用广之是也。然王世贞《竹林七贤图赋》谓之物色,则亦孰非物色乎?卢柟寿、成皋王赋入志,徐祯卿《反反离骚》入论文,是何体例也?

    △《梁园风雅》·二十七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赵彦复编。彦复字微生,杞县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是编选中州之诗凡九家。李梦阳五卷,何景明五卷,王廷相一卷,孟洋一卷,薛蕙二卷,高叔嗣二卷,刘绘一卷,张九一三卷,谢榛五卷,而彦复诗一卷附焉。李、薛皆秦产,以梦阳祖籍扶沟,蕙祖籍偃师,遂并阑入。谢榛本临清人,以游迹偶至,遂强为流寓。以是为例,今古诗人其可以攀附者强半矣,又何止是三人乎。梁王兔园仅汉时一别馆,取以概名中州之诗,尤无谓也。

    △《尺牍隽言》·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陈臣忠编。臣忠字景周,莆田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南京刑部郎中。是书摘录古人书牍,自周、秦讫于宋、元。各为点论,以朱墨版印之。去取既乏鉴裁,评论亦无可采。

    △《古论元箸》·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傅振商编。振商有《杜诗分类》,已着录。是编乃万历壬子振商巡按直隶时所刊。杂采战国至唐、宋之文,多窜易篇名,强题曰论。如庄子之《齐物论》本以物论二字相属,乃摘取加以论名,尚可曰沿刘勰之误。至淮南子《汜论训》亦割去训字,题曰《汜论》。韩愈《原道》、《原毁》则加一论字曰《原道论》、《原毁论》。《张中丞传后叙》亦改曰《张中丞传后论》。其乖谬率皆类此,则其书可不必问矣。

    △《缉玉录》·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傅振商撰。是编乃其为御史时巡按关陇,即其所历山川名胜,各裒辑其题咏,共为一编。皆明人之作也。

    △《蜀藻幽胜集》·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傅振商编。蜀虽僻处一隅,而自汉、晋以来,文章为盛。宋庆元中有程遇孙等《成都文类》,明嘉靖中又有周复俊《全蜀艺文志》。蒐罗赅备,业已巨细兼登,菁华毕萃。振商此集,采掇十一,分为二十五类,去取颇无条理。盖当时书帕之本,不足以言别裁也。后有振商自跋,以《秦蜀幽胜录》标题。又有“留滞秦川,披寻旧简,秦蜀幽文,几无賸采”之语。盖原刻尚有《秦藻幽胜集》合为一编,此本佚其半耳。

    △《四家诗选》·四卷(内府藏本)

    明傅振商编。是集选顾起元、焦竑、郭正域、叶向高四人之诗,人各一卷,盖崇祯元年为南京兵部侍郎时所刻,亦书帕本也。

    △《岭南文献补遗》·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杨瞿崃编。瞿崃有《易互》,已着录。先是,广东提学张邦翼撰《岭南文献》三十二卷。瞿崃继为提学,复辑是书。自序谓张刻详于人,补则详于事理,必其事与理关切者,纂而补之。有文无诗,亦略分体。中间又自分理类、事类等目,间缀评语。盖与张本同为采选岭南之文,而用意则各有在也。

    △《豳风概》·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蒋如苹编。如苹有《万历容城县志》,已着录。是集乃其官邠州知州时采历代歌诗之有关于风土者,汇为一编,刻于万历戊申。凡七十馀篇,首冠以《豳风·七月》之诗。

    △《古文渎编》·二十三卷(通行本)

    明王志坚撰。志坚有《读史商语》,已着录。是编乃其督学湖广时所选唐宋八家古文。凡诸集中稍涉俳偶者,皆不采录。以志坚别有《四六法海》一书,登载骈体故也。其曰渎编者,取刘熙释名渎者独也,独出其所而注于海之义。盖以八家为正派,馀为支流。故所选历代之文,别名澜编云。

    △《文俪》·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翼飞编。翼飞有《慧阁诗》,已着录。是书所录,自汉及唐皆以骈俪为主,略依《文选》之例。惟不载诗,与《文选》稍异耳。

    △《天籁集》·二卷(庶吉士戴震家藏本)

    明释无相编。无相始末未详。是集成于万历己酉,所录皆宋以前不工文者之诗。如《易水歌》、《黄台瓜词》之类。序称:“诗以道性情。后世雕绘字句,嚣争宗派,于所谓诗言志者无当也。孔圣删诗,多取委巷歌谣,毋乃不工于文者反能直抒性情为风雅正轨乎”云云。殆为明季风气而言,然矫枉过直矣。

    △《诗归》·五十一卷(内府藏本)

    明锺惺、谭元春同编。惺有《诗经图史合考》,元春有《岳归堂诗集》,均已着录。是书凡古诗十五卷,唐诗三十六卷。大旨以纤诡幽涉为宗,点逗一二新隽字句,矜为元妙。又力排选诗惜群之说,于连篇之诗随意割裂,古来诗法于是尽亡。至于古诗字句,多随意窜改。顾炎武《日知录》曰:“近日盛行《诗归》一书,尤为妄诞。魏文帝《短歌行》:‘长吟永叹,思我圣考。’圣考谓其父武帝也,改为圣老,评之曰:‘圣老字奇。’”《旧唐书》载李泌对肃宗言:“天后有四子。长曰太子宏,天后方图称制,乃鸩杀之,以雍王贤为太子。贤自知不免,与二弟日侍父母之侧,不敢明言。乃作《黄台瓜词》,使乐工歌之。其词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其言四摘者,以况四子也。以为非四所能尽,改为摘绝。(案高棅《唐诗品汇》载此诗,已作摘绝,则非惺之所改,然惺因仍误本,是亦其失。故仍存炎武之说。)此皆不考古而肆臆之说,岂非小人而无忌惮者哉!朱彝尊《诗话》谓是书乃其乡人托名。今观二人所作,其门径不过如是,殆彝尊曲为之词也。

    △《明诗归》·十卷、《补遗》·一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锺惺、谭元春编,其邑人王汝南校刊。汝南又为之补缀。凡评语称锺曰、谭曰者,其原本。称补曰者,汝南所加也。然所录如钱秉镫《南从纪事》诗,首称“皇帝十四载,仲冬月上弦”,是崇祯辛巳岁也。考锺惺殁于天启乙丑,元春亦以崇祯辛未旅卒,何从得秉镫辛巳之诗而评之?王士祯《池北偶谈》称:“坊间有《明诗归》,鄙俚可笑,托名竟陵。”盖前人已知其伪矣。

    △《名媛诗归》·三十六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锺惺编。取古今宫闺篇什,裒辑成书,与所撰《古唐诗归》并行。其间真伪杂出,尤足炫惑后学。王士祯《居易录》亦以为坊贾所托名。今观书首有书坊识语,称“《名媛诗》未经刊行,特觅秘本,精刻详订”云云。核其所言,其不出惺手明甚。然亦足见竟陵流弊,如报雠之变为行劫也。

    △《周文归》·二十卷(内府藏本)

    明锺惺编。其书删节《三礼》、《尔雅》、《家语》、《三传》、《国语》、《楚词》、《逸周书》共为一编,以时文之法评点之。明末士习,轻佻放诞,至敢于刊削圣经,亦可谓悍然不顾矣。

    △《宋文归》·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锺惺编。宋文多朴实,而惺以纤巧之法选之,以佻薄之语评之。是为南辕而北辙,其去取之得失可以不必问矣。

    △《合评选诗》·七卷(内府藏本)

    明凌濛初编。濛初有《圣门传诗嫡冢》,已着录。是编全录《文选》诸诗,而杂采各家评语附于上方,以朱墨版印之。所采惟锺、谭为多,圈点则一依郭正域本,其宗旨可以概见也。

    △《陶韦合集》·十八卷(内府藏本)

    明凌濛初编。是书前有濛初题词曰:“从来以继陶者莫如左司,而两集无合刻者。合之自何观察露始。余游白门,以其刻见示。”又曰:“诸家之评其诗者,陶则宋人独详,韦则近世亦复不少。其丹铅杂见,不能适于一。斟酎其间,则余窃有取焉尔。”然则合刻者何露,其评则濛初所定也。版用朱墨二色,刊刻颇工,而所评率无足取。陶集八卷,前有焦竑序,指为昭明太子之旧本。考是集自阳休之重定之后,昭明本不传久矣。宋人不得见,而竑乃得见之耶?万历以后,士大夫务为诞伪,例皆如此,不足深怪。韦集末附桂天祥评曰:“苏州古诗,冲雅极高。律诗闲澹,然不古矣。”其说故为大言,不知所谓古者,定当何似,亦明季习气也。

    △《八代文钞》·(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李宾编。宾字烟客,梁山人。是编首列文家姓氏,起屈原至明锺惺,凡九十有二人。别无卷目。序云:“文之为物,善行而数变。东西京而下,由晋、唐历宋迄明,宗工钜匠,在在可数。暇日遴撮诸家之胜,别为一集,以便披览。而以屈、宋冠之,此文人之宗祖也。”按《汉志》,词赋首屈原、宋玉。《隋志》,集部首荀况、宋玉。宾所采录,惟取有集者删之,故托始二人。然文章不止词赋,以二人为宗祖,则未免失词。且所选明代十七人中,如袁宏道、锺惺,亦未能抗行古之作者。其去取殆不足凭也。

    △《晋安风雅》·十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徐熥编。熥有《幔亭诗集》,已着录。是编辑福州一府之诗。其曰晋安者,福州在晋时为晋安郡也,所录起洪武迄万历,得二百六十四人。诗以体分,姓氏下各载其里居出处及所着作,并以右某朝若干人列数于左。其例多仿高棅《品汇》。惟闺秀一类,另立妓女以别薰莸,为小异云。

    △《闽南唐雅》·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徐编。费道用、杨德周等补之。德周序言之甚明,而卷首题名乃称道用辑、德周订,而校之。殆为闽人,而道用、德周皆闽令,故让善于二人也。所录皆闽中有唐一代之诗,自薛令之以下得四十人。是时胡震亨《唐音统签》已出,钞合较易,故所载颇详。然秦系、周朴、韩偓,其人既一时流寓,其诗又不关于闽地,一概录之,未免借材之诮也,有《榕阴新检》,德周有《澹圃芋纪》,皆已着录。道用字闇如,石阡人,官福清县知县。

    △《古逸书》·三十卷(原任工部侍郎李友棠家藏本)

    明潘基庆编。基庆字良耜,松江人。万历戊午贡生。是集名为逸书,而实皆习见。如《阴符》、《素问》、《逸周书》、《山海经》之类,已为不伦。甚至《周礼·考工记》、《尔雅》、《释地释天》,列在学官,亦称古逸,不亦傎乎。其分神、妙、奥、闳、丽、特、纤、希、迅、奇、幻、疏、夷、逸、蒨、恣十六品,每品又各分内外,随意标目,尤为无所取义。

    △《秦汉鸿文》·二十五卷(内府藏本)

    明顾锡畴编。锡畴有《纲鉴正史约》,已着录。是编凡秦文五卷,汉文二十卷。秦文首录《战国策》,而《楚辞》之《卜居》、《渔父》皆在焉。汉文亦仅采前、后《汉书》。所录评论,惟锺惺为最多。

    △《六朝声偶删补》·七卷(内府藏本)

    明邵一儒编。一儒字仲鲁,海阳人。是书成于万历庚申之九月。时廷议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故其序以泰昌纪元也。初,徐献忠有《六朝声偶》,大致本杨慎《五言律祖》而广之。此又因献忠之本重为删补。

    △《蔡氏九贤全书》·九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蔡鹍编。鹍,元定十五世孙也。自元定之父发,及元定之子渊、沆、沈,孙模、格、杭、权凡九人。各载其遗诗,而略纪其生平梗概。惟蔡发一卷,所载皆形家之言,不应列之诗集。前有俞德光序,以伏羲、尧、舜、孔子比诸蔡,尤妄之甚矣。

    △《奕世文集》·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萧自开编。自开,万安人。由荫生官詹事府主簿。是编辑其先世文集五种。凡《二休居士集》一卷,萧缵撰。《石岩山房集》四卷,萧乾元撰。《小石集》二卷,萧旸撰。《修业堂集》五卷,萧廪撰。《复菴集》四卷,萧中行撰。每集之后,各附以志铭传赞之属。缵字昌绪,成化癸卯举人,官潜江县知县。乾元字必充,弘治己未进士,官云南金腾兵备副使。旸字惟宾,嘉靖壬午举人。官零陵县知县。廪字可发,号兑嵎,嘉靖乙丑进士,官兵部右侍郎。中行字复菴,太学生,即自开父也。

    △《汉魏名家》·(无卷数,通行本)

    明汪士贤编。士贤,徽州人。是编所录,自汉董仲舒迄周庾信,凡二十二集。刊于万历中,在张溥《百三家集》之前,与张燮七十二家互相出入。中又有题吕兆僖、焦竑、程荣校者,则非士贤一人所手定也。中如《谢惠连集》,以《南史》本传为李焘撰,亦多舛谬。

    △《玉屑斋百家论钞》·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张文炎编。文炎字维谦,杭州人。其书取明一代之文,泛论经史疑义者,总萃成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