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池北偶談卷二十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談異七

    三僧

    繁昌魏康孫進士之父,素封而無子。一日有僧造門,乞施三百緡造橋,不許。僧遂然一指,乞至再三,終不許;然三指,始許之,而僧死矣。橋成而康孫生,手缺三指焉。

    又宣城孫榜眼予立 【 卓】 之父勷,故給事中也。父孫翁艱於嗣。一日,見市中一僧以火然指,問之,曰:「願得一茅菴足供大士像,旁可坐臥誦經,足跡不出門,而免持缽之苦。久之,無一檀越辦此者,故然指耳。」翁曰:「吾為師了此願。」僧即罷爇,延至其家,為結茅如僧言。居三年,一日送客,忽見僧入後堂,問之,則夫人臨蓐得一子矣。方駭異,菴中人來云,僧已坐化。子一指然狀宛然。

    同年史狀元立菴 【 大成】 ,鄞人。其太公亦與一僧善,一日見僧入宅,覓之不見,而狀元生。生而長齋,成順治乙未進士,後官至禮部侍郎。或云大成,即僧之號。

    大將軍小將軍

    錢舜舉《折枝牡丹》一卷,有蜀郡桑門公實悟光題云:「三月江南媚景天,姚黃魏紫鬥爭妍。那知十丈將軍樹,却在青城古洞前。」自注云:「青城山丈人觀前牡丹二株,一高十丈,名大將軍;一高五丈,名小將軍。」

    孫真人

    三原民苟氏婦者,病蠱脹,諸醫束手,氣已絕矣。踰二鼓忽甦,家人驚喜,問之,曰:「適已出門,若將遠行者,途遇一老人云,吾已延孫思邈真人醫汝,可速返也。及入門,見真人已先在,年可三十許,以連環針針心竅上,久之遂醒。不知身之已死也。」視之,果有上下二孔,七日始合,又十一年而終。三原醫士王文之說。

    鹽山糖樹

    予昔使蜀,曾聞其地有油井火井。元人劉郁《西征記》云,殢掃兒城有鹽山,如水晶狀。方侍御邵村 【 亨咸】 《怡亭雜記》云,緬甸有糖樹、酒樹。酒樹實如椰子,剖之皆酒,色瑩白而甘,能醉人。糖樹細葉而柔幹,以刀刺其本,汁涓涓不絕,經一晝夜始止;色味如餳,食之令人飽。

    李子金

    李子金,歸德人,諸生,善鉤股嘉量之術。嘗與儕輩聚飲,鄰有高樓,眾謂子金能算此樓尋丈乎?子金曰諾。即用小尺就地上,縱橫量之,良久,自臥地睨視,又久之,躍起曰:得之矣。使一人縋上,垂繘於地,試之不爽銖黍。又嘗渡河,睨視水面,即能知水淺深。

    石砮

    《猗覺寮記》辨楛矢石砮,引《晉?肅慎傳》,魏景元以來,供楛矢石砮。晉元帝時,詣江左貢石砮,其地有山出石,其利如鐵。《唐?黑水靺鞨傳》云云。予嘗見吴江吴孝廉兆騫自塞外攜來石砮,形如蠣石,色如蒸栗,云是混同江所產。蓋江邊松脂入水所結,非石也。

    黃蓮

    鄠縣東三十里秦渡鎮,即文王豐邑故地,有靈臺址。傍有靈沼,周數十頃,沼中產黃蓮花,然不常見,花盛,則縣士人多登科甲者。又有安石榴一株,傳為漢上林種,不時結實,士人亦以為科甲之驗。鄠,即上林故地也。

    詩竹

    鄠縣多竹園,有詩竹,莖短而葉大,堅厚,土人以代箋幅。

    花仙

    花仙者,居鄠縣終南山之圭峰。嘗有武弁張某,裹糧訪之,三日始至洞口,鳥道險絕。與之言,但勸以孝弟,更無他語。故太保梁大將軍 【 化鳳】 供養甚誠,仙常往來其家,每至,則聞風作,自庭樹而下。唯啖果實,不火食。自言在山中恆與康對山、王渼陂諸公相往還。其貌瘦健而長髯,聲甚尖利,不類人,殆猿玃之屬也。鄠進士文登令王十洲(冉阝)說。

    行雹

    邑北蘇王莊民某,粥薑於平原。見主人次子晝臥不醒,問之曰:病乎?主人曰:非也,子昨往田間,忽雲陰風起,不覺身入雲中,見神人數十輩,形狀詭異,各駕一車。駕車者似羊而獰。車中皆冰雹,教之以手撒雹,雹寒甚,令納手羊毳間,頓煖如火。方撒之頃,或以蒲葵扇子障之,須臾不知行幾百里。雹盡,怳忽已在原處矣,歸家困甚,寢未覺耳。始知李衛公行雨非妄。

    兩五鬼

    五代時,南唐馮延巳及弟延魯,與魏岑、陳覺、查文徽等更相推唱,時人謂之五鬼。後蜀鹿虔扆、歐陽炯、韓琮、毛文錫、閻選,亦號五鬼。

    李學顏

    新城諸生李學顏,闈後於歷下候榜,夜夢有人告云:「君名在第十八。」覺而喜甚。榜將發,行過藩司街,舊例,自領解以下皆有官馬候赴鹿鳴宴,會按名雁行排列。李徑至第十八匹前,撫之曰:「明日即乘汝矣。」顧視圉人,腰間有小牌,書名乃李學顏也。大惡之,果落第。

    空中婦人

    文登諸生畢夢求,九歲時,嬉於庭,時方午,天宇澄霽無雲,見空中一婦人,乘白馬,華(衤常)素裙,一小奴牽馬絡,自北而南,行甚于徐,漸遠乃不見。予從姊居永清縣,亦嘗於晴晝仰見空中一少女子,美而艷粧,朱衣素裙,手搖團扇,自南而北,久之始沒。

    濟寧婦人

    康熙丙寅歲,濟寧南池側居人王姓者,與眾約會武當山進香,既再往矣,歸為其妻述嵾岳奇麗之狀,妻亦欲往,夫以道遠艱費難之,妻恚而自經。夫歸驚懊,言於眾,眾為置櫬殮之,遂行。比至河南某邑,忽見其妻在路旁大樹下坐憩,以為鬼也。曰:「若死矣,胡為在此?」妻曰:「吾未嘗死。昨以需眾,行期稍遲,故先行至此相候。不謂君輩濡滯,吾候且數日矣,今當同行,胡謂鬼耶?」其夫疑懼不知所出。眾曰:「吾等百餘人,渠即魅,何怯之有?」遂偕行。途中起居飲食皆無他異,事竣,歸家登堂,夫指櫬示之曰:「爾既不死,前日殮者何人?」妻曰:「吾實不死,曷開視之。」及開視,乃空棺耳。今妻尚在。

    山市

    文登崑崳山有山市,恆在清晨。遙望之,山化為海,惟露一島。島外悉波濤瀰漫,舟船往來,山下人但覺在霧氣中。淄川西煥山亦有山市,每現城郭樓櫓林木人馬之狀,一如蓬萊海市。嘉靖二十一年,縣令張其協經山南麓,始見之,煙嵐鬱麗,移時乃滅。自後往往見之。東郡恩縣白馬營,茌平馬令莊,皆平原,時於雨後見此異,土人謂之地市。《老學菴筆記》云:太原以北,晨行,則煙靄中睹城闕,狀如女牆雉堞者,《天官書》所謂氣也。

    黃連花

    《本草》:「黃連叢生,一莖三葉。葉似甘菊,凌冬不凋。四月開花,黃色。六月結實,似芹子,色亦黃。江左者葉如小雉尾,正月開花,作細穗,淡黃白色。」予聞蜀人云,明時,馬湖府一縉紳,應巡撫某之求,求之深山叢箐中。凡一枝重可二兩者,僅得十枝。其一枝生絕壁間,募人懸倒垂取之,重至三兩。有老人云,兒時即見之,每春開花大如碗,紅如山茶。與《本草》所云不類。

    化虎

    江都俞生說,曾署定番州事,親見方番司土官之母化為虎,後旬日一至家,旋入山去。又安順府陶生,有姊適人,生子矣,一旦隨群虎入山,形體猶人,與群虎隊行,趫騰絕壁,如履平地。亦數日一至家,撫視其子即去。久之漸變虎形,不復至。又八角井一農家婦,亦化為虎。皆康=熙二十年間事。

    一家上壽

    康熙己巳春正月,予同衍聖孔公翌辰 【 毓圻】 、大學士李公鄴園 【 之芳】 、兵部侍郎孫公祚庭 【 光祀】 送聖駕於濟南府西之乾石橋。見歷城耆民劉子全者,年八十五矣,尚矍鑠。自云:生母魏氏,年百有三歲,尚在;一姑嫁郭氏,年百有七歲;一姑嫁夏氏,年九十有八。子全有五子十三孫,家藥山下,子孫有為諸生者,群歎異之。又聞章丘堪輿聶翁言,曾遊鉅野縣,至李家集,見一老嫗年百四十七歲,尚能紡績,忘其姓氏。

    普陀石

    浙定海縣有普陀巖石,有大士像,華鬘天然,竹林、鸚鵡、善財、龍女之形,種種皆具。琴客程生曾見數枚。定海縣今改鎮海,舟山置縣,賜名定海。

    鬼粥硯

    淄川王某,大理卿筠蒼公曾孫也。康熙己巳上元日,遊顏神鎮城隍廟,時方卓午,遇一老叟,持古硯自廟中出。王曰:「粥乎?」叟曰:「適已粥之矣。家尚有一硯,與此類。明日幸過訪,當以相贈,不須價也。」且告以家在某村,正王歸路必經處。翌日,如言訪之,至村外一林墓側,有茅舍,叟已候門。見王曰:「渴乎?有漿可飲。但所居湫隘,不敢延入,君候於此。飲畢,當出硯相贈耳。」少選,出漿飲之,飲甫畢,王遂發狂奔走,直上山巔,雖澗壑荊棘不避。遇樵人數輩識之,舁歸其家,迷不知人。臥病數月始愈。

    姓氏志

    董復亨《章丘縣志》,蓋踵楊君謙《弘治志》而作,雅有體裁,末增《姓氏志》一卷。其所著異姓,有恩、術、 【 術虎高琪之後。】 沙、弭、芊、信、訾、鬲、法、襲、隆、鑒、東、類、部、德、繩、(句阝)、勾、絮、楮、善、能、盈、匿、付、典、太、俎、杲、西、禡、書。

    《新城舊事》云,邑有仉姓、俳姓、其姓、見姓。

    物異

    三從兄士襄之妻張,夏夕已寢,榻忽離故處尺許,四顧無所見。忽睹梁間有小人二寸許,垂首下窺,小冠緇衣,鬚眉歷歷,久之飛去,遂失所在。遺其冠,乃以木為之,色黑如漆。

    忠勤祠神現

    康熙二十一年,新城大水,城不沒者三版。先高祖太僕公忠勤祠在南郭外,水已及階,勢將入堂室,司香火者張應祥晨往視水,見一神人朝冠朱衣南面立,水竟不入。

    白雲湖

    白雲湖一名劉郎中陂,在章丘縣西北七里許,周圍六十餘里,有河泊所與濼淯 【 即今繡江。】 二水會同入大清河,邑乘載之甚明。而張中丞南溟 【 鵬】 《重濬小清河議》乃云:「在滸山濼之東,陶唐口之西。」按長山縣無湖,西距白雲湖尚百里,不知何據也? 【 章丘李中麓太常著《白雲湖考》。】

    五羖大夫

    河津人暢體元者,少時夢神人呼為五羖大夫,頗以自負。及流寇之亂,體元為賊掠,囚縶一室,冬夜寒甚,於壁角得五羊皮覆其身,乃悟神語蓋戲之耳。後以明經仕為雒南知縣。

    賢妾

    益都西鄙人某,娶妾甚美。嫡遇之虐,日加鞭箠,妾甘受之無怨言。一夜,盜入其居,夫婦惶懼不知所為。妾於暗中手一杖,開門徑出,以杖擊賊,踣數人,餘皆奔竄。妾厲聲曰:「鼠子不足辱吾刀杖,且乞汝命,後勿復來送死。」賊去,夫詢其何以能爾?則其父故受拳勇之技於少林,以傳之女,百夫敵也。問何以受嫡虐而不言?曰:「固吾分也,何敢言?」自是夫婦皆重之,鄰里加敬焉。今尚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