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池北偶談卷十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談藝六

    景範碑

    鄒平縣西南五六里有小山,曰相公山,山前有景相公墓。墓上有碑,雖闕文,尚可讀。近于奕正作《天下金石志》,亦未之載。錄於左云。

    大周故銀青光祿大夫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晉陽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贈侍中景公神道碑銘并序。

    翰林學士朝議郎尚書水部員外郎知制誥柱國賜緋衣袋臣扈載奉敕撰。

    翰林待詔朝議郎守司農寺丞臣孫崇望奉敕書。

    帝軒轅乘土德之運,其臣曰奢龍、祝融,能辨方域,以制區夏。帝媯氏禪陶唐之基,其臣曰伯夷、后夔,能典禮樂,以和人神。上古佐命之道, 【 闕五字】 。焉。三政嗣興,圖吏寖盛,彌綸輔翼,代有其人。皆金策丹書,絢繢功業。垂其訓聚而為墳典,形其美流而為歌頌。陋篆籀之質略,我則潤之以 【 闕五字。】 之淪朽,我則鏤之以貞珉。銘以紀功,碑以誌行,千載之下,粲然可觀者,其惟神道之表乎!故中書侍郎平章事景公諱範,皇朝元佐, 【 闕二字。】 顯德二祀,冬十一月,薨於淄川郡之私第。天子廢視朝,軫殲奪之念,制贈侍中,遣使贈奠,飾終之典優而厚 【 闕二字。】 詔詞臣 【 闕一字。】 文 【 闕一字】 琰盛矣。 【 闕三字。】 孔悝彝鼎,不出廟門;杜預豐碑,空沈漢水。姑自矜於名氏,誠未顯於邦家,與夫輝煌帝恩,導揚休烈 【 闕八字。】 者可同日而語也。 【 闕六字。】 綸有直而?之,用丕顯我大君之命。臣聞景氏之先,出於芊姓,從楚王於夢澤,差 【 闕一字。】 侍臣;畫漢 【 闕一字。】 於雲臺,丹推名將。濟美垂 【 闕六字。】 生偉人,維周之輔。長山之下,淄濟為川,地勝氣清,惟公故里。夫嘉遁絕世高臥於是者,足以 【 闕一字。】 顥氣而為 【 闕七字。】 生於是者,足以 【 闕三字。】 而為世傑。故公之先,由烈考太僕府君之上,曰王父賓,大王父閏,皆貞晦不仕,介享天爵。而巢許 【 闕十三字。】  【 下闕】 仲曰篆公 【 闕四字。】 世 【 闕二字。】 聿登相位,而申甫之祥著矣。昔者聖人之教天下也,本之以仁義,制之以經籍,是謂人文,是謂人 【 闕六字。】 以 【 闕一字。】 開物成務者, 【 闕四字。】 所於此 【 闕二字。】 以公輔之位,必由稽古升;廊廟之才,必以經術顯。而公以明經擢第於春官氏,則賢哲之 【 闕六字。】 為吏於清陽 【 闕十一字。】 掾於高密郡,秩滿而 【 闕一字。】 授范縣令。大鵬之翼,鎩北溟以未舒;蟄雷之聲,殷南山而不 【 闕一字。】 然則 【 闕七字。】 于之 【 闕十五字。】 通人之才變而順,則方圓之量不能局。故公之佐縣政也,人謂其勤且潔矣。典刑書也,人謂其 【 闕八字。】 邑恪 【 闕一字。】 以 【 闕八字。】 使 【 闕一字。】 政 【 闕一字。】 而從入者,則人謂其賢且能矣。粵若日月之彩,得天而大明;風雲之期,遇屯而勃起。 【 闕十字。】 磻谿 【 闕一字。】 璜 【 闕十字。】 我大周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建大功於漢室,為北藩於魏邦。初筵既開,得賢斯盛。於是我公 【 闕九字。】 而君臣之 【 闕九字。】 龍飛在天,躬載曜靈,至於霄極。皇業肇建,制以公為秋曹郎,進階至朝散大夫。而 【 闕九字。】 萬 【 闕十二字。】 之樞。惟聖人執左契,臨萬邦,經久制大命日政之機,國之大柄,總於樞務者,可謂重矣。而公 【 闕九字。】 忠而賢。 【 闕十一字。】 公為左司郎中,充樞密直學士,尋轉諫議大夫,克職。今皇帝嗣位之時,登用舊臣,而并人乘我大喪,擁眾南寇。親征之舉,迅若奔雷,分命大臣,保釐 【 闕七字。】 於公仍拜貳卿, 【 闕九字。】 振帝伐張,黃鉞白旄,殪群兇而皆盡;參旗河鼓,導清蹕以言旋。大祲既已平,九服又已定。 【 闕四字。】 時惟輔臣,而公昌言,可 【 闕八字。】 聖謨碩望,可以鎮流俗。爰立之命,帝心允孚。六府肇修兵賦,元大邦之調用。 【 闕五字。】 公自立不回,信而有守, 【 闕十字。】 哉。大運逢時,洪鈞在手,資忠孝於君父,享富貴之崇高。而盡悴之勞,因成恙疢。封章疊上,優詔褒稱,聽解利權。 【 闕一字。】 專 【 闕七字。】 以列卿歸第,懸車故鄉。嗟風樹之忽驚,訴昊天兮何極?見星而往,夕露方多,泣血以居,晨漿屢絕。哀與性盡,臥疾而終,享年五十有二。 【 闕七字。】 觀夫公之行事,則其道也淳而粹,充充焉無能稱。其言也直而肆,謇謇焉無所忌。耿介以自立,強幹以自 【 闕一字。】 故其仕也, 【 闕一字。】 一命之卑, 【 闕一字。】 三 【 闕六字。】 無悔吝,古人之操何以尚也!秉筆者得無愧於詞矣。許國夫人李氏,嗣子太廟齋郎嚴信等, 【 闕三字。】 靈 【 闕一字。】 光 【 闕二字。】 烝嘗翼翼賢人 【 闕九字。】 子事終之禮。佳城閉日,長楸篲雲,勒銘垂休,以示千古。其詞曰:

    長白蒼蒼,淄水湯湯。哲人之生,逢時會昌。哲人之逝,魂遊故鄉。 【 闕一字。】 高山兮峨峨,逝水兮驚波。 【 闕一字。】 而 【 闕一字。】 死 【 闕十九字。】 山有頹坂,水有高岸,人何世而弗新?善有名兮獨遠。猗歟公兮,時用丕顯。

    顯德三年歲次丙辰十二月己未朔十日戊辰。

    山泉翁詩

    青州城南花林疃,泉石清幽,有塵外之趣。山泉翁題詩云:「山藏柳市無車馬,水隔桃源有子孫。」馮宗伯 【 琦】 愛其語,遂與鍾司空 【 羽正】 約,卜鄰其地。

    集詞

    秀水朱竹垞 【 彝尊】 集唐詩為填詞一卷,名《蕃錦集》,殊有妙思。略錄數闋於此:「燕語踏簾鉤, 【 李賀。】 池北池南草綠。 【 王建。】 京口情人別久, 【 張繼。】 與君歌一曲。 【 李白。】 」「有時半醉百花前, 【 李賀。】 山月皎如燭。 【 韋應物。】 贈瑤華之旖旎, 【 陳子昂。】 得明珠十斛。 【 李賀。】 」「秋風清, 【 李白。】 秋色白, 【 李賀。】 望盡青山獨立。 【 盧綸。】 披(間)戶, 【 盧照鄰。】 度飛梁, 【 同上。】 吟詩秋葉黃。 【 杜甫。】 幽蘭露, 【 李賀。】 香楓樹, 【 皇甫南。】 吠犬鳴雞幾處? 【 同上。】 蒼翠晚, 【 劉長卿。】 染羅衣, 【 李賀。】 鳥還人亦稀。 【 李白。】 」「江海茫茫春欲遍。 【 劉長卿。】 岸上無人, 【 孫光憲。】 野色寒來淺。 【 羅隱。】 向晚因風一川滿, 【 薛奇童。】 蘭閨柳市芳塵斷。 【 駱賓王。】 越女含情已無限。 【 羊士諤。】 灑霧飄煙, 【 包佶。】 天畔登樓眼。 【 杜甫。】 此夜斷腸人不見, 【 顧況。】 紗窗只有燈相伴。 【 裴說。】 」此首詠春雨,尤字字入神。

    耕者王清臣

    天啟初,潁川張遠度買田潁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一日,攜榼獨遊,見耕而歌者,徘徊疃間,聽之,皆杜詩也。遂呼與語,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舊有田,畏徭役,盡委諸其族,今為人傭耕。少曾讀書。客有遺一冊於其舍者,卷無首尾,讀而愛之,故嘗歌,亦不知杜甫為何人也。異日遠度過其廬,見舊曆背煤字漫滅,乃燒細枝為筆所書,皆所作詩,後經亂不知所在。張獨傳其一篇云:「人生如泛梗,飄飄殊無根。飲啄得幾許?營營晨與昏。對此春日好,荷鉏出南原。近觀草色敷,靜聽鳥語繁。諸有弄化本,雜遝呈真元。曉然似供我,寧不倒清樽?有身貴適意,窮達安足論!」此亦杜五郎之流歟?

    草賢

    崔瑗善章草,王隱謂之草賢。此在草聖之前,而人罕知之。

    考功詩

    從叔祖季木考功 【 象春】 ,跌宕使氣,常引鏡自照曰:「此人不為名士,必當作賊。」嘗奉使長安,飲於曲江,賦詩云:「韋曲杜陵文物盡,眼中多少可兒墳。」其傲兀如此。有題項王廟樂府一篇云:「三章既沛秦川雨,入關更縱阿房炬,漢王真龍項王虎。玉玦三提王不語,鼎上杯羹棄翁姥,項王真龍漢王鼠。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龍亦鼠虎亦鼠。」此詩劉公(甬戈)絕愛之。公與文光祿太青友善,詩亦齊名。錢牧齋尚書云:「文天瑞如魔波旬,具諸天相,能與帝釋戰鬥,遇佛出世,不免愁宮殿震壞。王季木如西域婆羅門,邪師外道,自有門庭,終難皈依正法,然其警策處,要自不可磨滅。」《列朝詩》中僅錄三首,又非佳作。

    三禮

    楊太史用賓 【 觀光】 《致知小語》云:「《周禮》、《儀禮》、《大戴禮》曰三禮,喪禮、葬禮、祭禮亦曰三禮, 【 出喪禮。】 天神、人鬼、地祇亦曰三禮。 【 出舜典。】 」

    唐宋詩句

    晚唐人詩「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曉來山鳥鬧,雨過杏花稀。」元人詩:「布穀叫殘雨,杏花開半村。」皆佳句也,然總不如右丞「興闌啼鳥緩,坐久落花多」自然入妙。盛唐高不可及如此。

    蟹字韻詩

    顧姒字啟姬,杭州人,適鄂生某。康熙庚申,從其夫至京師。嘗見所著《靜御堂集》,小賦詩詞頗婉麗。九日,予與同人飲宋子昭工部小園,限蟹字韻。翌日鄂詩先就,顧代作也。其末云:「予本澹蕩人,讀書不求解,爾雅讀不熟,蟛蜞誤為蟹」。予驚歎。顧善歌,所製詞曲有「一輪月照一雙人面」之句。予最賞之。

    梵雅

    安丘馬禮部 【 應龍】 撰《梵雅》十二卷,釋言第一,釋義第二,釋相第三,釋教第四,釋佛第五,釋菩薩第六,釋聲聞第七,釋外道第八,釋人倫第九,釋天文第十,釋地理第十一,釋鳥獸第十二。

    安邦試錄

    孫沙溪《無用閑談》載安邦鄉試錄并其賦表,極佳,雖中華文士無以過之。安邦者,安南一道之名也。試錄題云:「洪德二年辛卯, 【 蓋其國僭號。】 初場《四書》義四篇、《五經》義五篇,二場制、詔、表各一篇,三場詩、賦各一篇,四場長策一篇。」交趾,明初為十四道之一。蓋沿中國科舉之制而稍損益之耳。其擬謝玄《讓前將軍表》曰:「奈彼氏秦,生心猾夏,逞虎貪狼噬之惡,正爾憑陵;賴風聲鶴唳之威,居然奔潰。諒本皇天之助順,亦由廟算之先幾。詎意圖功,驟加異寵。言念百年之績,猶後即誅;豈伊一戰之勞,敢先受賞。」《木罌賦》曰:「雪罍恥於滎陽,振槁葉乎濉水。士自閑於汔濟,人何擇於善泅。」又云:「惜乎始終參差,倉皇反復,固陵之車桅不來,齊村之禍坑自速。智已局於挈瓶,悔猶追於鼎足。瓽轠啟釁,瓶羸告凶,檻車之困未幾,鐘室之恨何窮!」鳥言卉服,何以有此?亦奇矣。

    粵風續九

    粵西風淫佚,其地有民歌、傜歌、俍歌、僮歌、蛋人歌,俍人扇歌、布刀歌、僮人舞桃葉等歌,種種不一,大抵皆男女相謔之詞。相傳唐神龍中,有劉三妹者,居貴縣之水南村,善歌,與邕州白鶴秀才登西山高臺,為三日歌。秀才歌芝房之曲,三妹答以紫鳳之歌。秀才復歌桐生南嶽,三妹以蝶飛秋草和之。秀才忽作變調曰朗陵花,詞甚哀切,三妹歌南山白石,益悲激,若不任其聲者,觀者皆歔欷,復和歌,竟七日夜,兩人皆化為石,在七星巖上。下有七星塘,至今風月清夜,猶彷彿聞歌聲焉。同年睢陽吴冉渠 【 淇。】 為潯州推官,采錄其歌,為《粵風續九》。雖侏儒之音,時與樂府子夜讀曲相近,因錄數篇。

    民歌曰:「妹相思,不作風流待幾時?只見風吹花落地,不見風吹花上枝。」 【 相思曲。】 「思想妹,蝴蝶思想也為花。蝴蝶思花不思草,兄思情妹不思家。」 【 蝴蝶思花。】 「娘在一岸也無遠,弟在一岸也無遙。兩岸人煙相對出,獨隔青龍水一條。」 【 隔水曲。】 「妹嬌娥,憐兄一箇莫憐多。已娘莫學鯉魚子,那河又過別條河。」 【 妹同庚。】 「嫩鴨行遊塘柵上,嬌娥尚細不曾知。天旱蜘蛛結夜網,想晴只在暗中絲。」 【 塘上。】 「妹相思,妹有真心弟也知。蜘蛛結網三江口,水推不斷是真絲。」 【 妹相思。】 「科舉秀才取紅豆,相思及早辦前程。黃菊花開九月九,枝枝葉葉有娘名。」 【 黃菊花。】

    傜歌云:「思娘猛,行路也思睡也思。行路思娘留半路,睡也思娘留半床。」 【 一。】 「白馬兒,白馬端正也難騎。娘騎馬頭表馬尾,馬轡尖尖妹陷比?」 【 二。陷比,即怎騎。】 「鄧娘同行江邊路,却滴江水上娘身。滴水一身娘未怪,表憑江水作媒人。」 【 三。鄧,與也。】 「黃蜂細小螫人痛,油麻細小炒仁香。鴨兒細細著水面,表 【 綠】 【 緣】 細小愛憐娘」。 【 四。】

    俍歌:「六吞六,齊度菊口籠, 【 六,鳥也。吞,見也。齊度,大家也。菊,飛入也。口籠,山中也。】 大路無數岔,江河無數曲。望東西南北,花色一般紅」。又「舊錢便好使,舊米好做糍。望北斗超生,望有彭照顧。 【 彭,謂所私。】 各想心各愁,心頭如馬踐。條條臘真力,百色盡眉齊。 【 臘,擔也。真力,重也。】 三十六圖羊,四十雙圖雞。」 【 言采禮之多,盛稱夫家,與《羅敷行》同意。】

    僮歌:「口三六四里,踏得耳花桃,花脈淋了好,花桃淋了密。淋了細絲絲,淋了離乙乙。養勒佛排(扌琶),養勒花排菲。里樣對鴛鴦,里樣梁山伯。山伯祝英臺。」 【 此進山踏歌之詞。口,入也。脈,辦也。淋,諦視也。離,陸離之意。乙,猶亞也。五六句承四五句,言桃花跗萼之穠艷。已下五句,專賦踏歌之人。勒,兒也。(扌琶),整齊也。菲,美麗也。男女相悅,言男如佛、女如花耳。鴛鴦,比之於鳥。梁祝,比之於人。】

    蛋歌: 【 蛋有三種:蠔蛋、木蛋、魚蛋,此魚蛋也。】 「錯畔行過蘇行巷,魚通水透到花街。木樨花發香十里,蝴蝶聞香水面來。」 【 一。】 「蛋船起離三江口,只為無風浪來遲。月明今 【 綱】 【 網】 船頭撒,情人水面結相思。」 【 二。今,拏也。三江:黔江、鬱江、潯江。】 「鹿在高山喫嫩草,相思水面緝麻紗。紋藤將來作馬疋,問娘鞍落在誰家?」 【 三。麻紗,網也。魚蛋浮家泛宅,故所賦不離江上也。】

    俍人扇歌者,書歌於扇,字如蠅頭,一面則花鳥。其詞有云:「比萬兩千金,眉心又眉意;比火帝龍師,結夫妻卦世。」 【 火帝,龍師,二人名。卦,過也。】

    擔歌者,侗人多以木擔聘女,或持贈所歡,以五采齘作方段,齘處文如鼎彝,歌與花鳥相間,字亦如蠅頭。布刀者,侗人織具也,書歌於刀上,間以五采花卉,明漆沐之。又有師童歌者,巫覡樂神之曲,詞不錄。

    彭氏詩

    鄧州彭氏,布政使禹峰 【 而述】 女,適李鴻。鴻字青立,文達公裔孫,學士恆茂之子,予門人也。鴻亦能詩,而才不及婦。予嘗序其《蝶龕集》,刻之京師。如咏白蓮云:「月亦驕花色,風偏送葉香。」刺繡云:「針宜停午倦,窗喜趁新晴。」送外云:「山川日以遠,雨雪天將寒。」皆佳句也。又雷家灣云:「峰峰斜倚俯清漘,一葉孤舟亂後身。洞口白雲雞犬在,此中大有避秦人。」金銀洞云:「絕壁繩橋萬壑深,春風何意此登臨?安禪暫借蒲團力,坐聽神龍澗底吟。」又「陰崖如幄俯青蘿,脈脈寒泉激素波。豆大一舟沙際望,四山香氣鳥聲和。」種桃柳云:「繞畦煙水望迷離,種得桃枝間柳枝。好是年年芳草地,春晴須記聽鶯時。」惜香橙云:「幾經翦拂始成林,夏晚移床就綠陰。却怪一朝風雪惡,惜香空負十年心。」此類數十篇,皆可誦也。

    超一子

    超一子者,廣陵殷氏女,早寡,學道三年,坐化。遺詩偈一卷,有云:「靜中無箇事,反復弄虛空。地老天荒後,魂飛魄喪中。有師開道統,無法度愚蒙。忽底虛空碎,夕陽依舊紅。」又看花云:「土來澆灌水來栽,顛倒工夫任我來。滿院春風花自語,不將顏色向人開。」

    四六話

    宋王銍作《四六話》二卷,與詩話、賦話、文話並傳於時;又有作《四六談麈》者,唐、宋以來重四六如此。故溫公知制誥,以不能作四六辭。《識小編》載洪武六年,諭禮部尚書牛諒,禁止四六文字,并表箋亦然;諒等乃錄柳子厚代《柳公綽謝上任表》、韓退之《賀雨表》以上,命頒行天下以為式。然其後制誥表箋,皆用四六,未嘗變也。

    宋元人集目

    秀水曹侍郎秋岳 【 溶】 ,好收宋元人文集,嘗見其《靜惕堂書目》所載宋集,自柳開《河東集》已下凡一百八十家,元集自耶律楚材《湛然集》已下凡一百十有五家,可謂富矣。近時石門?孟舉 【 之振】 刻宋詩鈔,亦至百數十家,多祕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