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即非爱非不爱。名不共相。今此共相亦不言苦空无常无我等共相无明。若与贪等相应名爱。若与嗔相应名非爱。若不与余烦恼。谓非爱非憎。名共相。八作业胜者。谓此无明。能与苦集二谛流转。而作所依事。此无明亦与真如寂静法禅定心等作部。寻事寂者谓真如者。谓定心或寂。为涅槃心者。谓所有道。有道能止息恶法。九障碍胜者。谓此无明。能障碍胜菩提法。及能部真如广法。胜法者。谓四智菩提法。广法者。谓真如。真如能遍一切法。名为广法。十一对治胜者。谓二种妙智。方能对法。此者明二种妙智者。今有二解。一云。谓根本智后得智名二智。此解恶。二云。谓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名二种妙智。能断无明。后为胜。问此四智。几智是而断或无漏道。几智有游观无漏道。蕴对成所作智大圆镜智。唯游观无漏道。不名断惑道。此二智。要成佛方得此二智。若妙观察智。是断或无漏道。能断一切烦恼。若平等性智。据实而言。亦不能断烦恼。若言平等性智能断惑者。二乘人无平等性智。故知亦不能断即共。今者相从而说。此平等智亦名断或无漏道。谓第六识中妙观察智。正断烦恼时。其第七识平等性智。亦与妙观察智。而依作所依。亦缘远助妙观察智断或。又不可说妙观察智正断或时。其妙观察智。即名断或道。其与妙观察智。俱时所起平等性智。即名游观无漏道。故知妙观察智正能断或时。妙观察智。即名以或道。其与妙观察智同时所起平等性智。智亦名断惑道也。又解云。二种妙智者。谓生空智法空智。故二乘二乘人起生空智。亦能断此无明。言二智者。亦非根本后得二智。后得智不能断迷理无明。此中皆是见道迷理发业无明。亦非是智妙观察智名二智。其平等性智。不能断惑。若言平等性智相从。亦名以或者。其□□世间道。亦相从名断或。故知不取平等妙观二。

    疏云诸论唯说四爱者。谓一爱爱者。总标名。二者即是修善之人。爱于后身善处。而修等许有爱。三会善俱行爱者。即是迷恶业者。恒受五尘境界俱。四彼彼欣乐爱。是多贪爱人起心进求子息。诸论唯说四爱名集谛者。约增胜说。据实而言。余一切烦恼及业。皆是集谛摄。

    疏云能沃自。沃者闰也。

    疏云其实有多现行。解云。据实而言。有多现行解云据实而言。有多现行烦恼爱。即且依初后分爱取二种。

    疏云若能取若所取者所为取皆名取。解云。若能取者。即是四取之能缘贪。若所取者。即是所例四取。若所为取者。即是余无明嗔慢等。一切烦恼所为取。为先起能取为缘故。即说起余烦恼故。名所为取。此等皆名为取。

    疏云问法缘起乃至有他地者。此中问意。欲生起下论文。下无明能发上行。有此问来。问意。为生此地中十二支。皆同地为地十二支为缘。亦有与他地十二支为缘也。

    疏云尔何失者。此蕴应以下疏文。双难二俱有过。

    疏云若唯此地缘起上文当云何通乃至不应道理非境界。解云。此中难意。若生此地论缘起支。皆唯是此地者。即缘起经。当云何通。然缘起经中。难世尊曰。无明爱取三支。皆是烦恼。即说无明支。能与行为缘。何缘不说爱取二支同于无明。皆爱取二能发自地行支。或即爱取能发异地行支。世尊告曰。爱取二种。有分齐故。其爱取唯能问。自地行支。及五果种。所以者何。若欲界爱取与上二界不动行支作起因者。不应道理。何以故。以非境界故。非境界故者。非分齐义。若无明发行。即与行作等起因。若爱即与自界行支五果种。而作资用因。又言无明与离欲界。至能生缘起作等起缘者。此文即总相说。与离欲界者。即是初未至定。能离欲界染意说。欲界无明。与初未至定俱时。亦且支作等起缘。即由欲界无明。能发初未至定行支。或色界类者。即说无明能发初未来定行支。或色界类者。即说二禅未至定。乃至有顶未至定行支。其事云何。由初禅无明能发二禅未至定行支。作等起因。乃至无所有处无明。能发非想地未至定行支。作等起因。

    疏云又言如是无明由此所起非理作意及果为伴能为彼界不动行缘等即异无明异界行等。解云。此文意说。即许异地无明。能发异地行支。且如欲界中。由起不如理作意为因故。即生无明。无明即是果也。即因果二种名为伴。又即同时相应心心所。名之为伴。即此欲界无明。能发初禅中初未至定中行支。若欲界无明支。必不能发初禅根本定中行支。欲界无明。亦不能发二禅中未至定行支。乃至上地亦然。然初禅中无明支。唯能发第二禅未至定行支。即初禅无明。不能发第三禅中未至定行支。上地皆准知。唯得邻次。不得隔越。又初禅地中。由起不如理作意为因。即起无明。不如理作意为因。无明为果。二种名伴。由此初禅中无明支。能□□发第二禅中未至定行支。如是乃至由无所有处无明支。能发非想地未至定行支。然今若八地。自漏未至定行支。皆由下地无明发。如欲界无明。能发想未至定中行支。乃至无所有处无明支。能发非想未至定行支。何故此八未至。不得起自地烦恼无明发。蕴由如太子未得位。不得起恶行。问既未至定中有识定。何故不用同地无明。发自地未至定行。蕴断欲界九品惑尽。方得起未至中染。未至中染亦能发行支。若上八地根本定行支。唯是自地无明发。若得根本定。皆得起自地烦恼。由如太子得王位。能发恶行。初禅根本定行支。唯是初禅无明发。乃至非想地根本定。唯由非想地无明发。又今此中八地未至定行支。若下地无明。即能发上地未至定行支。心无上地无明。能发下地一切行支。若退起下地。即有自地烦恼。即因自地无明。发自地行支故者。异地无明支。能发异地行支。

    疏云若得异地支后起异界支者乃至当知有支即此所摄。解云。此难。异地无明发异地行支。今难曰。若许异地无明发异地行支者。何付阿故。五十六说复云何通。彼论云随生何故。界何故。当知有支。即随生欲界地十王二支七。即是欲界系。乃至上二界亦然。

    论云如下无明等发上地行者。五取下地中九品修道无明而上行。为用道无明而发上行。设有一人伏下前八品烦恼云余一品或。能发上行。答不如下说。

    疏云诸缘起支皆法自地同分五十六文有所发行依地无明同起取缘起。解云。若诸缘起支。皆依自地。即同取五十六文。五十六文说。随生何界何地。缘起支皆自地摄者。约多分说。即十二支中。即十一支全一支少分。皆是自地。渐除无明少分。能发上地行支。有所缘行依地无明。即同取缘起经文。然缘起经中。唯约一支少分。说异地支。得与异地缘起支为缘。唯有下地无明支。能发上行支。此经论二种子。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疏云此如何等应类其事唯一为多此唯有一如下无明发上地行。解云。此问曰既许异地缘起支。得与异地缘起支为缘者。即应显其事。为当异地十二支。皆能与异地十二支为缘。为当十二支中唯有一支。能与异地缘起支为缘。以下蕴云。此十二支中唯有一支。能化异地缘起为缘。如下一个无明支。能发上地行支。要离九欲尽。后时方起彼地无明者。若许未至定中有染。亦要谓离欲界九品烦恼尽。方始缘起未至。未至定中。除未至定中染。亦能发业。如起未至定时。若伏欲界三四品或已。若已伏者。不得起现行。若未伏者。亦得起现行。未至定若有染。要离下地九品或尽。方得起未至定中染。

    疏云此意即类五十六说依多分支说经意通论有依地亦无违。解云。若五十六说随生何界地诸缘前。皆是自他摄者。即约多分说。谓十一支全一支少分。皆是自地摄。唯除无明支。能发界界行。余十一支皆是自地摄。若缘起经。说异地缘起支。得与异地缘起支为缘者。即通论唯约一支少分。如下地无明。能发上地行支。

    疏云此意入显未至定中无明或不得根本定必不起故。解云。此意即类上八地有漏未至定中。皆无烦恼或。由不得根本定。不得起上地烦恼。前论云。生在下地。未离下染。上地烦恼不得现在前。得彼地根本定者。彼地容现在前。故知初果。虽得初果未至定。能断见道烦恼。即有欲界俱生不善性烦恼在。即如未至定中。由有下地烦恼。即未定定无上地烦恼。

    疏云但是下地初起未至定皆如此发。解云。如身在欲界。初起初禅未至定行支。即是欲界不善无明。能发初未至定行支。如初地第二禅中未至定。即由初禅中无明支。能发十二禅中未至定行支。乃至初地非想地未至定。即是无所有处无明支。能发非想地行支。若至大小乘。皆许命终心唯是舍受。若大乘中。说初禅二禅根本定中有喜受乐受。亦有舍受。若第四禅中。唯有舍受。即如有人身在欲界。得上四禅根本定已。此人即用四禅根本定心中。皆得命终。以下三根本定中。皆许有舍受。从彼四禅生下地亦然。虽有第八识死生。皆是舍受。今约第六识中舍受说。若萨婆多。说初二禅根本定。唯是喜受无舍受。第三禅根本定中。唯有乐受。若八未至定心。唯是舍受。如有人身在欲界。若得下三禅根本定。此人后于欲界命终。生下三禅时。此命终心。即于下三禅根本定。出入下三禅中未至定心。方得命终。以下三禅根本定心无舍受。未至定中有舍受。从彼下三禅中命终。若第四禅已上根本定中。既有舍受。即根本定中。亦得命终。若萨婆多宗。即许三性心。皆得命终。若大乘中。正命终心唯是无。若终命终心。亦通三性。即以有人由串习所引。问如论文受生命终心。必在散心。非无心定。如何大□□大乘中说。如人身在欲得四禅定。得于四禅根本定心。而得命终。许下三禅中。而许有舍受。若小乘中。下三禅未至定。方得命终。蕴约第六说顺彼论。约第八故。又问。上八根本地中得散心。其八未至地中。亦得有散心。若未至地唯是定者。如何起烦恼。

    论云。得爱亦缘当生地受者。问此文为约一具十二支中所所缘于爱。云当生地受。而生当生地爱。为约两具十二支。前染现行受而爱。今者言缘者藉也。彼藉何受而起爱。云何故有此问。既受缘爱现起受支。乃至许异地成为问。解云。既许无明与异地行支为缘。亦应异地受支。得与异地爱支为例。

    疏云随其所应彼亦缘当生地受若俱时现行受若前所种子受。解云。若与现行爱同时相应染受。染受亦能为缘生爱。此与爱相应受。即是境界受。境界受即是无明触为缘所生染受。此染受方能为缘生爱。或前种子者。即是识等五果中异熟受支种子。及境界受种子。亦能为缘生爱也。

    疏云从异生地异地亦定依同地。解云。此第一解。若自地死生自地。亦依自地受为缘生爱。即是爱支。定依同地受。若欲界死生初禅。即依异生初禅地等受而生爱。即爱亦定依同地受。此同地受是前摄。又现居处受乃至有疏缘义。此第二解云。如从欲界死生初禅中。即欲界中受。亦与初禅中爱为缘。由如无明发异地行。此异地受缘异爱。此受不是支。此第二解云。及初解。若异地爱取不得闰异地有支。问受缘于爱疏通异地者。此中即我前第二解。异地受疏与异地爱为缘。此问也。

    疏云问何故识等生等开合不同而何及有俱成为一。解云。此中问意。何故所引支。即开合不同。若能引行支。能生有支。俱合为一耶。

    疏云故业有三总合名行有。解云。业有三者。谓福非福不动。此福非福不动。总合名行支有支。

    疏云萨婆多等等。二因五果者。然萨婆多即立有一刹那中具十二支。如造煞生时者。同时无明名无明支者。同时思即名行支。若同时识即名识支。若同时作意想扶根尘。即名色支。若同时五根及前念等无间意。即名六处。同时有触名触支。同时有受名受支。同时有贪名爱支。同时有余缠于烦恼。名取支。同时身语业名有支。生相名生支。异相名老支。灭相名死。今此部中者。此中是生。下论文。即今此人乘部中。即过去中支因。

    疏云触身死生为者。解云。即今身造十支中。今者身死已。未来世方受二支果。

    疏云若约时分此即乃至岂非爱取与生老同在未来故约大时分以说三世义即不定者。此疏文错。应云如后趣业心。过去造前七支因。现在世起爱取有三支因。未来受生老二支果。此乃即三世具定。若现在今身造前七支因。以第二身起爱取有。以第三生受生老死二支果。若作此解者。即无三世。即现在未来世造七支因。即爱取有生死五支。同在未来世。即唯有现在未来二。然疏意且约后报业四生。后据实三生受。亦无妨。今者应言过去前七支。现在类三支。未来起三支果。即约生时分以说三世。又大乘说。如有人造无间业谤法生报。且如一业。感得百生无间身。即是一业感得百身五果种子。即今生造前七支。起爱取者十支因。至未来第一。即受地狱身。即现在造前十支因。未来有二支果。即唯二世。若受第一生地狱身。欲死时又起爱取。即闰第二生地狱身识等五果言种子。又受第二地狱身。此生起业。即三世具足。即是过去造前七支因。现在起三支因。未来有二支果。乃至第九地狱身欲死时。又别起爱取有。闰第十身识等五果名云种子。方受第十生地狱身。此生报业。亦即三世具足。即是已前过去造七支因。现生三支因。未来二支。以后作法准知。乃至第一闰身。亦然起爱取有三亦尔。或一个业感得一具名言种子此一具名言五果种子。受地狱一身已。又重起爱取闰此名言种子。还重受地狱身。乃至将此一具名言五果种子。重受一百生亦无妨。如法华人谤持业转。轮入狱等。具足一劫。劫尽更生一劫。是增减名一劫。一劫中受一身满即死。又更受一个地狱。无间受一中劫者。即是一增减劫之住劫。二十增减。即受二十个地狱身。若地狱唯住劫中得有狱。若成坏劫。即无地狱。又此罪人。此方世界受二十劫已。此世界劫若坏时。即向他方世界地狱中受。如是经历十方狱。问此一业势。既感得地狱身。应合一受已后业势未尽。更不令死。即一出受地狱身属了。何故住劫中少回死。又生受少身。即别别身受耶。答虽由此一业。虽感得众多地狱身。计总合一个身上受尽属了。然申种类受命。即高眠故。不一业感得地狱身。即于二十劫中。唯受一个身。故知还经受二十个身。由如阿那律以一食施。感得九十一劫天上人间受乐。岂于一个身上受果属了。岂可余人受一百岁。此人偏受一万岁。故知约种类。唯余眼药神咒等。而得受命长远。又常不轻闻法华经。而得受命一业。得一业得多身。人天中由有一若业感得多身。一准前地狱作法。又萨婆多说住劫二十劫。若第一劫唯减不增。若第二十劫唯增不减。中间十八劫。亦增亦减。若大乘住劫中。二十劫皆有增减。大少分别。大乘中一业能感得百生一千生身。最后第一百身。亦生报业。从初身为名。同一业招。初身既名生报业。乃至第一百身。亦名生报业。若有一个后报业。能感得一百生个身。最后受第一百身。亦名后报业。亦从初为名。问若许一业即能感十生身百生身。亦应起一具爱取。能闰得十生身百身五果种子。发业势能远感果。所以业感多身闰生。要须邻次亲闰。所以一生中所趣一具爱取。唯闰邻□。后一身中识等五果种爱取。即能是闰余生。或可人畜中一生中死爱取。能闰后中身五身。以人中有中夭被他煞。不得欲死。起闰生爱。若地狱中。即无中夭。一生身取起爱取闰。以一身问。若许一业感多别者。亦应众多总报业烦恼。能感一身。是唯有一业。能感得多。必无多身总报业烦恼感一身。然多总报业。各各能感一身。问萨婆多曰。若尔多总报业不能失。感一身者。何故菩萨百劫修相好业。唯感得一身。答。此菩萨百劫修相好业者。皆是别报。即许众多别报业能得一身。必无众多总报业共感身。问且如一个生报业感得十生身。如受第一生身时。此感得十生业。以被爱取闰。名为有支。此能感十生业以被闰。何以不顿生十生身。又此业以被第一身中。起爱取闰。以前有支。若至第二身别报爱取。如何又色闰此业。蕴虽第一身中起爱取闰。此招十方之业。此业虽被闰既一时。不闰余九生身中识等五果名之种业。虽被闰。所以前后得顿生十身现行。又此业。虽第一生爱取闰。至第二生中。又起爱取重重闰此业。亦无妨。又业所望不得。若望一生此业。已被第一生爱取闰故。此业望第一身。此业即名有支。若望余九生。此业能感余九生。此业即名行支。又此一业。虽感十身。即十身识等五果种子各各别。不可将第一身识等五果名言种子。第二身中方始受。若小乘中。唯后一业唯感一身业。不得感多生身。即生报业。唯一个生报身。余者皆是后报不定等业。问加行位菩萨。既是分段身。被劫火烧不。又问。其大三失坏器世已。其大作佛。被大三定坏不久。问从初地至七地已来。分段身菩萨。被大三灾损不。未知劫坏而生何处。及菩萨十重有漏智。彼三灾损不。思之。问风动为性。何说风转体望。答今说风以动为性者。即约余世间能生万物。能成就万物。空行风说。不约风轮说。又世间风亦有望者。即如粗风能别。若由有情业增上力者。以风有三种。一能成风。谓寻常空行风乃成世间。二能任持风。谓由风轮体望。能住持得世界令住。三破坏。即是起风失能碎世界。然萨婆多说风轮同住必四大。四大不相离。必无孤行地大地风大。今此风轮望者。即是地大大增亦若大乘中立有孤行四大。其风轮即是孤行风大。问五逆害父等。唯识论中。害者但损有情。非断地命。此言害父母。为断他命。为损其身。答言害母煞之异名。煞父非母。有通名别。名如言光明。通名日光。亦明月星火等亦缘名光明。若别名日。唯为光不得名明。若月星火等唯名为明。不得名光。今此亦尔。若通其煞亦名害。害亦名煞。煞即断命。害不断命。故余业造思种。一生中即得数数生现行。若煞父母业思种。一生中唯一回生现行。以无两个父母煞也。

    疏云萨婆多师爱取有三与前七种中初二定不同世者。即萨婆多说。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即现在世实有八支。定得同世。谓识等五果。及爱取有三。若爱取有。与无明行。定不同世。若大乘现在世。或十支。或七支。或三支。定得同世。现在必无八支得同世。谓现在十支因未来二支果。或现在造无明行等七支因。次生爱取有。后后生爱生老死果。或现起爱取有三因。未来起生老死二支果也。

    疏云非起能闰隔世异时方成所闰解云。非现在起能闰爱取。未来方起所闰有支。然此疏中。且约能闰爱取。与所闰有支同世。亦有现在起爱取能闰。同以后十身种子。即能闰与所闰隔世异时。亦闰能同。以后十身五身种子。即能闰与所闰隔世异时无违。如前抄说。

    疏云因在过去果或现在或在未来因在现在果未来世。解云。如造一个顺生报业。能感十生身。若受第一身。即十支因在过在。二支果在现在。若受第二三生身以去。即七支因在过去。三支现在。二支果在未来。或生报业。十支因在现在。二支果在未来。或后报业。七支因过去。三支因在现在。二支果有未来。

    疏云一往而言二世缘起。解云。即过去十因。现在二支果。现在十支因。未来二支果。虽过去七支。现在起爱取有三支。未来起生等二支果。其无明等七支。及所云取有三支。此十支皆是因性。虽前七后三支各别世。今既十支。皆是因性。亦可言十支是因同世。二支是果别世。亦可言二世。

    疏云道理而言亦三世也。解云。即过去七支因。现在三支。未来二支果。亦可有三世。

    疏云十地论云第八卷十二缘生乃至此翻译谬。解云。然旧十地论云。即十二支经。三世作法。即同少乘。十地论云。谓过去无明行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即翻译人谬。大乘实无此义。今翻梵本。与瑜伽同。但言三际。乃至非谓三支者。问旧译十地论第八卷。诸三世。今新瑜伽论。即言三际。际与世字有何别。瑜伽三际与十地三世何异。更问。但言三际。乃至后际缘起去。初去谓过去。中者谓现在。后去谓未来。谓从初际中际例起去。即是过去十支因。现在二支果。从中际后际缘起者。现在十前因。未来二支果。

    疏云今三世去此释人意。解云。若十地论说。过去三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即于三世作法者。即旧释意同小乘说。现果有因起者。谓现在生老死果。即从过去十因现起。因必于趣者。谓现在十因。能于未来生老死。

    疏云增上爱体异名取更有余或为取支体故非是假。解云。问转识等五果种子。成有支。有支即是假。若爱增名为取。何故取支不是假有善。若下三爱。若名爱支。若上品爱。即名取支。取支爱支。各自别体取支故。不是假有。若转下三品爱支。各自别体取支。故不是假有。若转下三品爱。成上品爱。上品爱而成取支。可言转爱成取去。可言取支是假。今者上品下品。各各别不可转。下品爱取支不是假。故下品爱是爱支。上品爱名取支。故取支不是假。又取支摄余烦恼为体。五是一中。谓无明识触受爱者。问其触受支。即取六识相应触受。及与第八识相应触受。为触受支体。如何不是非一事耶。又问其爱支亦取六识相应爱。如何得名一事。思之。

    疏云行通行色心。解云。若行支中。身语二业名为色。思即名心耶。

    疏云有人释云五者谓取不取识支取唯爱增上。解云。瑜伽云。解一事非事。亦列名字。但总相言五是一事余非一事。今唯识中释一事非一事。即别别名字。即古老大法师景法师等。未见唯识论文中。释一事非一事。即大师。即造瑜伽抄释。瑜伽论文云。五一事者。谓无明触受爱取。即上品爱名取支。取支是一事。即不取识识中支。通取六识识支。即是多事识支。非是一事。今疏非云。若师等等取于支。名一事者。即违唯识等。一圣教。

    疏云五色非色门行通三业名色五六处二蕴乃至老死通二种。解云。若行支中。通有意业及身语。身语是色摄。六处二蕴者。五根名色蕴。意处即是识蕴。行等六支。转名有支。有支通色非色。五蕴现行名生支。生支亦通色心。老支亦然。

    疏云第六第七有漏有为乃至不尔此门便为无用。解云。即是第六有漏无漏门。第七有为门。问既言缘起支。明知即是有漏有。何故今说有为无为门。有漏无漏门。答今立此第六第七门者。为对大众化地二部。如契经中说。世尊说言。其缘起法。若佛出世。若不出其例起法。性相常住。若大乘中及萨婆多。解此经云。若佛出世。其缘起支。亦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若佛不出世。其缘起支。亦无明缘行。乃至缘老死。若佛说缘起经时。其缘起法。亦无明缘行等。若佛不说时。亦无明缘行等。经云缘起法性常住。若大众化地部师。解此经云。缘起法恼常住者。故知别有缘起支无明。故世尊言缘起法性常住。明知有缘起支无为。其明依无故无为。此无明为性。所以无明能发行支。其行支亦依无为故。所以行支能感识五果。乃至生缘老死亦然。所以别有缘起支无为。其缘起亦通无为无漏法。今大乘彼二类即言。其缘起支唯是有为有漏。对彼二部。今立此第六第七明故。此二门非无为用对诸。言有为者。为因缘等所为故。言无为者。非成业所为。亦有为亦无为者。谓无漏圣道从因缘生故名有为。非或业等所为故名无为。若作此解。唯大乘有。小乘无也。闰生有覆者。三界中即取俱生贪痴慢身边二见无。是正闰生或。是有覆性。唯除僧生嗔。以损自他故。

    疏云欲界四取说是不善成证非一。解云。若大乘中说。若欲界中烦恼。即名欲界取。若三见取者。为见取。三界中戒取。名为戒取。若三界中身见。名我语取。欲界中即具四取。欲界分别四取。唯是不善性。谓欲取戒取见取我语取。若上二界唯有见取。于戒我语取无欲取。欲取谓欲贪取。若萨婆多说。欲取唯于欲界中有。有欲界烦恼。多贪外色境界取。以欲界中有欲取。上二界唯有我语取。以上二界。是定地烦恼。多缘内身起贪执我所故。上二界中有我语取。若戒取见取。通三界我语取者。如执取实我时。我体实无。唯有空语。名我语取。又若欲界中分别烦恼。皆是不善性。即欲界中无明支。是不不善性。无明支能发初未至定。不动行支耶。

    疏云上界此三皆唯无记。解云。若上二界中见取我戒等取是无记性。又上界无明爱取。是无记性亦得也。

    疏云问若取中既过四取如何乃言修道或正闰见或助闰当有取支名助。解云。此中问意。取支中既有四取。四取既是分别。既取支中有分别烦恼。即今应言见道烦恼是正闰。如何乃言修道或是正闰。见道是助闰。又若有取支。名助闰。

    疏云答彼助问。合名取支。解云。今答云。若取支中有上品爱。上品爱既名取支。即取支中唯上品爱。名为正闰。若取支有四取。有四取名为助闰。即正闰。合二名取支耶。

    疏云问何妨亦应助发或合名无明。解云。今难云。取支中既有正闰助闰。正闰助闰合名取支。亦应发业中有无明。唯能发别助当业。此助当业无明。应合名无明支。

    疏云答高解亦得今但据正发或论说亦得文顿故如前准后。解云。此解意。今此唯识论中。且据正发总别业无明。名无明支。若发别助当业无明。即非无明支摄。今将前无明支。准后取支。取支中既正闰助闰合名取支。今者即正发助发无明支。合名无明支。亦妨五果支。初当生处说分位相者。然当生处。实是生老死支位中。假说有五果前后。谓在母胎中续生位因识相显。次根未满。名五相增等。五位等中。亦起善染说五果。以约分位。而起善染。问在母胎等中既得起三性心。未知异生得起何性心。问菩萨独觉转轮王等。在母胎中。未知得起加行生得善。及四无记。及俱生分别烦恼及所知障。若七地已前菩萨身。是分段者。在母胎中。得起生空法空无漏心。及前二果在。得起无漏心不。答异生在胎。唯是得起生得善非加行。唯得起俱生生烦恼。唯得起意业。不能发身语业。唯得起异熟生无记。亦可分能起缘威仪心类。不能起发威仪心。以在胎中。不能发威仪。若菩萨在胎。能发加行善等。余者不得起。异生在临。并不忆前生事。老死由二义。乃至二多起应然故者。此中若言老位起染。及起应悲等文。皆会瑜伽文说曰唯杂染。

    疏云欲界摄十二全色无色界摄十二少分乃至无色等无色等及无三受等。解云。若欲界摄十二全者。谓欲界中无明支中。即通有世俗愚胜义愚。胜义愚即发欲界中福行。亦有不善性。若欲界行支中。亦有福行非福行。欲界中。无不动行。又欲界中。亦有身三等业。行中亦通善不善性。若欲界识支中。亦具五趣四生。若欲界名色支。亦有五蕴及五趣四生。若欲界六处支皆具足。亦有五趣四生。若触支亦有可意触。不可意触。俱违触。亦有五趣四生。若欲界中受支中。即具苦受乐喜舍受。除忧受。忧受唯善恶性。不通无记。不得名异熟。若欲界爱支。亦通不善性有覆无记性。若欲界中取支。亦通不善有覆无记性。又取支具有根本烦恼及随烦恼。若能取所取所为所。皆名取故。若欲界中有支。即合前六支作。唯前六处作法。若生老死亦准前。若色界中十二支。唯有一分。若无明支。唯有胜义愚。无世俗尽。无不善性。唯有覆无记性。若行支。唯有不动行无二行。若初禅中。即有身语意三业。二禅异唯有意业。唯善法。若识支唯有天趣。唯是化生。若名色支中。即无香味二尘名中。即无鼻舌二识。二禅以上皆无五识。又唯有生。即趣摄。若六处中唯有化生。唯是天趣。唯有意识。名意处。不欲界中。初受生时。即先有身根。于四七日以后。方有眼耳等四根生。若欲命终时。即先舍眼耳鼻舌四根。末后方舍身根意根耶。又欲界不具足。即是初受生时。亦无眼定根耳鼻舌根。若色界初受生。五根顿现起。善欲命终。一时顿舍五色根。若生彼色界。五色根皆具足。必无不具足五根。若色界触受。唯有可意触俱相违触。无不可意触。然今应解释。若大例而言。可意触能生喜乐受。若不可意触能生苦应受。若俱相违触。能生舍受。若他此释。四禅已上唯有俱相违触。能生舍受。无余触。若舍中。既有顺益舍中容舍违损舍者。即约别义言。亦应言可意触。能生顺益舍。不可意触生违损舍。俱相违触能生中容舍。既此三种舍。得通上二界。有其三种触。即亦通上二界有。然色界中新生天。寻见下火灾亦生怖。及上二界天欲死时。亦心怀不说。上界无既应受。明知即是违损舍也。若受支中。下三禅中。即有乐喜舍三。若第四禅已上。唯有舍受。若爱取支。唯是有覆无记性。有支生老死。准前作法。若无色界中。十二支处少。谓无明支唯有胜义愚。有覆无记性。若行支中唯有不动行。唯有意业。若识支唯是作生天趣。若名色支。唯有名无有色。名中又无五识。六处支中唯有意处。触支中唯有俱相违触。受支中唯有舍受。爱支中唯有有覆无记。取支既摄一切烦恼。若根本十烦恼。即嗔欲界。余九通三界。若随烦恼中小七中二。是不善性。即唯欲界。诳谄通初果及欲界。余通三界。故言上二界唯摄取支一分。有支生老死支可知。上二界唯有十二支一分。今疏文中。言色无色染一向无者非者。今应云上二界中无不善性。而有根即有覆无记性。欲界通染净者。即是有有支行支。通染净。名色具五蕴者。然出名色体中。有二解。若约杂出体名色具五蕴。此中约杂出体名色具五蕴。若约化出体名色不无具。欲界具一切支。和合等起者。和合者相随顺或。即十二支和合。方得起和合者。一切义。若上界死其一分等起。等起者十二支齐等王起也。六处具诸识等者。然六处中有天处。即有前念等无间间六识。然八识而言。谓欲界有八。初禅有六。二禅已上有三。论上地行支。能依下地者。问意。如初未至定六行道。能依欲界。与修慧同时。不动行支。能依欲界十二支。又问。如第二禅行支。依初禅十二支上地。能依下地染可有此义。岂有上地善不动行支。能依初禅善不动行。乃至有顶地能依下地亦然。

    疏云此通色无色求上生而起彼行故者。解云。若初禅未至定行支。即能全离欲界染。若空处未至定行支。即能全罗色界染。虽第二禅未至定行支。能离初禅染等。今约全离染说。不约一分说耶。

    疏云为观下界为兼故障观上界为数妙观离。解云。谓未至定六行依或道。谓观下界为苦。即是无间道。观上界为静。即是解脱道。谓观下界为粗色。无间道观上界为妙。是解脱道。谓观下界为鄣。是无间道观上界作出离。即是解脱道。此言苦者。非是苦受名苦。若色界中有苦受。上界即无苦受。且如离欲界为苦。并厌欲界喜乐舍受亦名苦。如法非相地。未至定厌无所有处为苦亦然。非是苦受名苦。

    疏云。即上行支下无明所发。解云。且如欲界中不善性无明支。能发起初禅。初禅未至定行支。未至定行支得起。起即能伏欲界中俱生迷贪痴。问未知未至定中有多小行支。答且如初禅未至定中即有九。如行九无间道九解脱。此等定有三九二十七个。定心中行支。能感得初禅中异熟果。其胜进道即不定。即准对法及余论中说。胜进道有三种。一即从未至定中加行。无间解脱道起已。即起欲界散闻思为胜进道。闻思为胜进道。既是欲界散闻思慧。此胜进道不能感得初禅中异熟果。若作此释。即无定心修慧胜进道。唯有九加行无间解脱道。是修慧。二云。如先起加行无间解脱道已。即用以后所起加行无间解脱等道。与前前道。而作胜进道故。未至定中。唯三九二十七。三云。先起加行无间解脱道已。即别入修慧了相作意。以为胜进道。若修慧为胜进道者。即胜进道。亦感得初禅中异熟果。若作此释。初未至了。□□九加行。九无间。九解脱道。九胜进。即成三十六个修慧行支。以初禅修未至定。即须别起加行道。初未至中即有九个加行道。若起二禅未至定时。亦有此三种胜进道。然即起初禅中闻慧。以为胜进道。以无思慧。余二因前。乃至起空处未至定。即起第四禅中闻慧亦有三前种胜进道。若起识处等。既四无色中。唯有修慧。无闻思慧。即唯有二种胜进道。为用后后加行无间等。与前道作胜进二或。别起修慧了相作意。以为胜进道。乃至已上亦尔。若二种已上未至定。或起一加行道。即起二无间二解脱二胜进。名总。或起一加行唯能起一无间等。即名别异生。与二乘同。即加行或总或别。问此中起未至定。即有三十六个行支。为当定感得一个果。为当感后三十六个果。答不定。若猛利心入未至定。或一行支寻得多果。如比丘至心礼佛。而得无量轮王位。若游游心而入未至定者。即多行支。而后一果也。以下一切为所境界者。即是缘下界一切为苦乘鄣。虽缘上一切者。即缘上一切为静妙离。静妙离即亦名妙出也。故说依亦断下界支者。问其六行伏或道。体即是慧。慧能伏下界烦恼。何故此论中即说上界行支。能伏下地烦恼等耶。答实而言。慧体能伏烦恼。今者即约与慧相应思。亦能伏下地烦恼。非但慧能伏下地或。其同时心王等等所。亦能伏下地或。今说相应助往。但说行支能伏下或。故前文云。业之眷属亦立业名。无如意识中十五种不告业中有能离欲。唯是慧。故说意能断善根。是耶见断善根。说意能续善根。是疑心中。能续善根等。虽是余心所法。今者论生为名总名意识不共业。此亦尔也。又如说意识能缚心发。缚心发业即是无明能发业。今者亦从生为名。此亦如是。故与慧同时二十二法。皆能伏下地烦恼。答行相谓见分如前已说。乃至如十六行相者。此者答意。然诸心心所。皆犸有一个行相。若慧即有六个行相等。其事云何。如心王唯有一了别行相。若受唯有一行相。若想即有一取像行相。今者即有苦粗鄣静妙离六种行相故。故慧独得六行。名此六行唯有漏。又如十六行相。亦即是慧。谓苦无尘等十六行皆是慧。余心心所。即无此十六行相应。独得十六行相名。然十六行。即通有漏无漏。然加行位中。亦非有漏十六行观。故十六行通有漏也。然今六相皆以慧为体。由慧能简择。方能伏下地烦恼。即是慧。及慧俱时行支。即慧及行。伏下地烦恼。故六种行相。以慧为体。由如十六行相。谓苦无常空无我因集生缘等十六行相。皆以慧为体。故云行相即取慧及同时行支。论文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

    疏云瑜伽第十说颇有依支得离支耶乃至非无漏非究竟者。彼论问言。颇有依胜起支得离缘起支耶。答谓依上地行厌离下地染。非毕竟能离耶。亦非上地无明爱取支。能离下地染。上地无明爱取支。是烦恼故。不厌离下地染。若上地有支。是所闰业性。即有支业性。唯是业种子。非是现行业性故。上地有支。亦不能离下地染。然今有漏未至定行支。皆是现行行支。是现行慧。方能作六种行相。厌六地欣上地。然上地识等五果种子。及生老支。既是异熟无记性。亦不离下地染。上地余十一支。皆非能治道。不能离下地染故。故知唯上地行支。名能离支。此行支唯有漏。方名行行。唯有暂时依下地染非究竟。若无漏即不名行支摄。能究竟离染识等生等异熟无记者。问其名色中既有慧。何故不能伏下烦恼。答行支即是善性。能伏下地烦恼。若名色中慧。既是无记性。即不伏下或。欲界具一切和合等记者。和合者一切义。若上界应言一分等起。等起者十二支齐等生起也。彼论问言。彼有居有漏文。何故非业。乃至非支摄者。此中支者。非是十二支。但支分名支。此中而意。若学无学身中有漏。若何故不名学无学也。以下答意。若总从不学。即有漏善。亦名法学。若约实体。唯取无漏法。名学无学。以此疏中问答。无不相当。问意。唯问彼学人身中有漏善支。何故不是学摄。答中。学人身中有漏善。用明为缘故非有支摄。故不相当。答既非有支。相从亦非学也。

    疏云有人解云今大乘既取善法欲已法者名学。解云。即是太法师。及顺憬师。造瑜伽抄中。如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此三位。皆名未知当根。皆名为学故。发心已去内法异生。皆不造总报业。皆非无明发。皆非行支。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乃至有学三学无明为缘。问前言内法放逸人。即除不共无明。用余三无明为缘。彼文见云内法不放逸及圣有学。亦用三无明为缘。二有何别。如意。若内法放逸不同等三。皆用无明为缘。若内法不放逸人。造人造非福业。即用三无明为缘。若造福不动业。即福业即用三无明为缘。即用正法。如理作意为缘。故亦有别。虽作此解。更应小法师。得圣者已去。得自在。亦得起相应无明现行。

    疏云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乃至非无明起增上缘者。此文唯在加行位中。起正法为缘。造别报福不动业。起如理作意心。引生无漏见道故。故不说用无明为缘。虽或善趣感殊胜生者。皆约别报业。善说解说为依者。即心中凝求异。以为依正法者善法。若不放逸者。在资粮位。即用无明种子为缘。而造总报福不动行等从前。疏云。不然缘起。下云。外法异生。乃至。明知善法欲已去。皆由造行支者。此已上文疏云。成立资粮位。能造总报业。又此等已上疏文。皆成立。在资粮位中。造总报业。内法异生不放逸者。造非福业时。即用三无明为缘。若造福不动业时。即用正法。如理作意。心心所引。即不用无明为缘。

    疏云然如决次择分善虽别无文定择感总报乃至可非行支非非正引故。解云。已下名。即明加行位。造唯别报业。若三乘人资粮位中。即时节长。久能造总别业。若三乘人加行位。时节即促。唯有二三生。即入见道。所以不造总报行支感总报。准感别报于理为胜。今不可唯言圣不造业者。此文意说。亦不可经中。唯言圣者。不造总报业返影。加行位中。既是异生。即令造总报业经中。虽言圣者。不造总报业。至加行位。而变不造也。对法第七未见谛者。乃至福不动行也。然此对法文中。亦明在资粮位。中不放逸者。不起现行无明。唯用种子。而造总报福不动行随眠者。即是无明种子。亦名愚痴有。今无明种子。亦是无明支。

    论云杂修静虑资下。故业生净居等。解云。然资修有四种。一者。纯有漏资如。罗汉命尽以死生。智观未来者。令行或得延命。又观现在于众生。于佛法无义益心作念。不受后有不肯延命。谓无贪爱不惜其身。正死喜舍身。如弃重病。得未曾有入无余依。若观现世有利益。即惜身。以将资。具舍施大众。令我延事了房结加失生发。欲界散身语意。心念愿回此福。令命行长达。即入第四静虑。有漏边际定。定福二资延命行出定。已发散口。三业愿资命行现身因令得长时与果不绝。又入定散愿令此命根。得百年岁一劫等。此唯有漏心。资欲界身。二纯无漏资。谓不定性声闻独觉。大力菩萨。纯入无漏定。转分段身。而入变易身或。由无漏定。资此身或。先念资令殊胜妙或。六品身资。令百千劫身命多劫。问法华经中。与耶瑜伽昙弥等女人。罗汉受记。得成佛已。此女人身。于何时舍。答。即欲受变易身时。于女人身。分段入变易时。尚许能舍受。知入变易。亦舍女身。三变易资。唯是凡夫女人。修初禅中品定。修习多修习。即生梵众天。修初禅中品定。修习多修习。即是梵补天。如修上品。生大梵天二禅。亦然四无色定空处等。虽无三天。即四无色天。无色天中皆有三品。修四有漏无漏杂修资。谓诸不还果。以有漏无漏定。杂资下无云福生异果。三天中业。有其五品。生五净居天。若约杂修时。未得自在。即十念无漏定。次入十念无漏定。以初修不然。入一念有漏定。即入一念无漏定。乃至。入三念无漏。定。次入三念有漏定。又入三念无漏定。渐渐入一念无漏定。即入一念有漏定。又入一念无漏定。即名杂修成熟也。五品者。下中上胜品上极品。一下品修习三心。谓一念无漏。第二念有漏。第三念无漏。修此三心。即生无烦天。二者中品。谓有六心。心生无熟天。六心者。四念无漏。第五念有漏。第六念无漏。三者上品。谓生九品。即生善现天。九心者谓有六心无漏。三心有漏。准前作法。四者上胜品。谓有十二心。即生善见天。十二心者。谓有八心无漏。四心有漏。准前。五者上极妙品。有十五心。即生色究竟天。十五心。其有十个无漏。五心有漏。

    问此中有漏定心无漏定心。皆作何行相。答。若有漏定心行相。作三种作意。一自相作意。谓作蕴处界。观色观青等。自相二能相作意。谓苦无常空无我等。能相三者。胜解作意白骨观。此中有漏定。唯作苦无常空无我等行相。问。第十地菩萨。生大自在宫。修杂修静虑不。答。不还果。即杂修资下地业。即是分段身生五净居。而受生。若顿悟菩萨。定生于第四静虑中。无云等三天。随生何天中。受变易身。若十地满已。即以悲愿资下。无云等三天中。故业等作神通。往大自在宫。若二乘回心渐悟菩萨。既有所留生身。是欲界。于欲界中受变易身。若十地满已。即以悲愿望欲界故。中业作神通。往大自在宫。若第二禅说色界。亦有二乘回心。即渐悟菩萨。于四禅一天中。生受变易身。后第十地。准前生大自在宫。即前论云。或由第六识。悲愿引第八识。成无漏等。故知。第十地菩萨。不杂修静虑。若不还果。既是分段身。即杂修静虑生于五净居天。即生故名生。若菩萨既受及易身已。即受不受生。但往故名生。若预流乃至罗汉。虽受变易身。既即唯见一四天下。小化佛与顿悟地前菩萨。所见亦同。若至四善根。即一三个界大化佛。虽二乘受变易。顿悟菩萨。是分段身所见。诸佛皆悉同。皆名地前。若初地已上所见。他受用身佛。亦皆同之。

    疏云此总报苦业。及名言种说时。已造有然旧业。及旧名受种。以造于招感以相属着。故资下地业。及故名言。而生五净居天。若得四果已。及七地以前有漏心位。及八地已上。有漏五识。于此等位中。虽然杂亦新熏成名言五果种。然更不能新发业。虽所新得五果。名言无业相感故。此言名种。即成无同不能生现行也。前解唯是地名不动。即通一切者然前。解云。以定法境乃至皆无此事。皆此解。即约定能令心专。住一境名为不动。若细定能令专心注一境。以解不动者。即上八定地。皆名不动。即发宽也。若不异更不动乃至此亦应尔者者。然欲界是散已许溥地趣。在人中受。以是散地。然色界是异地。即得同地。而别在受。

    疏云若不异处受名不动受多分说如地狱业不可改转仍许缚重为罗汉身受。解云。对法论说不可异处受。名不动业者。约多分说如说地狱业不可改转。仍许转地动业者。约多分说。若准经文。得罗汉果。受地狱火以理。解云。是初二果。由未离欲界中。约有恶业等故。不还罗汉定不受报。若大乘中言罗汉。得受地狱苦者。即大乘中。如何说罗汉恶业种子。既断尽。又无过去未来恶业。如何罗汉得受地狱苦。又非如小乘中。有不属身业能感果。且如有人受。得引解脱戒已。此邻虽刹那。刹那前入过去。即恒起法后得。即名属身。如人或命终时。有舍此引解脱戒。引解脱戒。即蕴落过去。名不属身业。此别解脱戒。虽落入过去。而不属身业。由感业未成世异熟果。故可有罗汉。有恶业得受地狱。又萨婆多有法。不可令见见法。不可令生。若大乘恶业种子刹那。刹那前灭后生。若起圣道。即尽一切受无遗余。如何罗汉能受苦处故。知初二果。受非在于□□为胜。第十菩萨当生善处。乃至得而至生后据实。而但性故。名非新生彼处。彼论中既有生言。即疏主顺彼论中。即六言感八识。得生大自在宫。然于一处。虽有十三重出。皆不相鄣。而其事云何一。谓作地前二乘。说未至小化云。小化云中。有漏有秽。谓劫增时。名净劫。咸时名秽。二为化。四善根菩萨。在一三千界。大化土。大化土中。他即天增咸纯天秽。次十地菩萨。所其他受土以为十重。又如来自受用土。百一重故。有十三重。且如一三千界。有四天。四天。中永有一小化云。即同处加行菩萨。有一大化云摄众多。小化云为一。大化云。即小化云中人不然。见化土人。见化土人。得见小化土中人。上能见。下下不见上已后皆然。又初地菩萨。虽同处覆百个大化土。以为一个。初地菩萨他受用云。如是。第二地于一处覆十个初地所。若他受用土。即化一个第二地菩萨所居云。乃至第十地。亦然以兼约别。故皆不相鄣碍。必无一处。同一着二个初地云。碍同一处。以相鄣碍。乃至必无两个第十地菩萨云。而同在一处。以相鄣碍。故亦无两。今大化云。而得同在一处。即许一个云中而有众。多初地等同类菩萨。若两个初地云。一个在此方安置。故论云。或在他方。此界诸净妙云意说。或在他方初地云。或在此方初地云。或在地方二地云。或在此方二地云。乃至第十地云。亦然。故同类不得同处。若佛化受同。亦得共相。佛自受用云同在一处。以化受用云兼。自受用约不相鄣碍。然拂他受用云。即是十地菩萨十重净云。问。众多诸佛自受用云。得同云一处。若得同一处诸佛。若自有自受用云。皆遍法界故得同处。若前十二重云。即有分治大小。所以不同类同在一处。如小化云分量。即是一四天下。名大化云。即是一三千界。若初地云。即是百三千界。乃至第十地。而亦有皆有分量。所以。同类者不得同处。然加行位菩萨。即见地前小化云。并大化云。若初地即见自地净云。并见地前小。但大化云既见三重七见下。

    疏云空见道分别云或唯发福不动修道成发非福。解云。岂欲界见道烦恼。唯不善性。即能发福。不动行修道。烦恼不善性。及有覆无记性。能发非福。

    疏云又此中二说正发业无明唯见道断。解云。即此唯识论中有二师说。皆言正发业。无明唯见道断。助发业不定。彼人后云。愚熟愚迷前八苦。乃至余见道断者。不然者。已上文皆是太法憬等。立道理引论文。证成八。疏主曾向后二师下作业。所以不本其名。但叙其不正义而已。破云。疏中不然已下。方是疏主。破八苦者为生。乃至五感苦。岂已上世俗苦言同故。乃至发非福。行世俗者。此文意。然此论于中。说迷世俗。造非福行迷。胜义造福不动行者。即约造业说。由迷三解七苦。名世俗。而造福非福行。由迷人天等果胜义愚。而造福不动行。对法论说。前七苦名迷世俗苦。第八苦名胜义苦。即约八苦。兼约难意。易知法门。以辨世俗胜义。亦小细造非福等。名世俗虽。名同义别。若不尔者。前七苦中。乃至何故不造非福者。若不化如前解者。其下与释。既有乐受。即有坏苦。八苦中第六七是坏苦。既说前七苦。是如俗。能造非福者。其下三禅中被。名坏苦。彼若有坏苦者。何故下三禅。而不造非福业。然约实义者。其下三禅中。但身生欲界中。生皆得初禅定。乃至。得无所有处定已。后时逢缘退劫。第四禅已上定时。起行即下三禅心。即说下三禅中。亦有求不得苦。又小乘中说罗汉身。在欲界。有具五种退缘故。身生欲界。得有退缘。亦有练根。若生色无色界中。即无退例所得定。亦不退。亦无练根今者。第六第七是坏苦。即难下三禅中。而有坏苦。又恶趣岂无第八胜义。乃至。造福不动行者。既三恶中。亦有第八五盛苦。何故三恶趣中。而不造福不动业。问。何经论中明十二支。唯言名色缘六处。不言名色缘六界及蕴。又问。唯言名谓非色四蕴。亦不言处界。又问。唯言识支。不言心意支。见断烦恼等。例见等起等者。若修道闰生爱。即缘当来身起。不缘见起。若分别中爱。即缘见而生。即如前文云。缘自地见。如次随应。起贪恚慢问。其发业或。即有一类。见道无明。能正发五趣。总报业。又有一类见修烦恼。即能助发人天总报业。又有一类见修或。即能发人天别报业。又有一类见道类。即能助发三恶趣。总报业。又有一类见修烦恼。亦能发三恶趣别业。今者闰生惑。亦有一类修通或。唯能正润五趣业。又有一类见修或。唯能助润人天总报业。又有一类见修烦恼。唯能助润人天别报业。又有一类见道或。唯能助润三恶趣。总报业九种心命。修心三界生者。问。何故论文。唯约三界。而立九命终心。而不约九地五趣四生立。答。论文约总相说。唯三界有九心。五趣四生。亦得有云。若约九地。即有九九八十一个心。若约五趣言。即有二十五。今心若约四生。即成十六心。彼定俱生爱无明。唯修断者。然前师说起。俱生爱同时。即有俱生无明俱故。故爱及俱时无明。是润生惑。唯修道断。问。其俱生慢身边见。亦能润生。何故偏说无明。答。余慢等虽虽无不定。其无明遍染心定说。

    论说已下事两难者。即是若无明支为一难。若爱取支为二难。

    疏云彼若救言大论第十但据边言从多分说。解云。初师救大论第十说。预流果以断一切。一分有支者。据多分说。除无明爱取。余九支。通见修断。若前师意。说唯取正。助发业无明。唯见。即断正润。助闰生或唯道断。前师违瑜伽对法论文。若第二师兼取正助故。说无明爱取。通见修断。第二师顺彼论文。问。四取见戒取等非余取者。若欲取亦通见断修断。若我语取是萨迦耶。见亦通二断。若我见二取。唯是见道断。

    疏云以见断烦恼不唯发恶趣行者。然见道烦恼。亦能发人天善趣行故。若言人天感别报业。修或能发乃至不言发人天者。前师救言。然修道或能发人天别报业。若见道或能发人天总报业。通总报别报。瑜伽论。不言分别烦恼。发性人天业。但说分别烦恼。发三恶趣业。即恶趣别报业应修道。乃至但论总报者。此文是后师难前师。若如前言者。即应修道烦恼。唯能发人天别报业。应修道烦恼。不能发三恶趣别报业。其修道烦恼。既能发三恶趣。故知。大论但福但福五报总报。故知。助发恶趣总报。亦唯是分别烦恼。彼但言恶趣业随分别。若修道烦恼。亦能助发人天总报业。

    论云结生者。即和合苦者。和合苦者。由爱取。能润五果已。令续后身不绝故。故结生正发业者。唯见不断以兼猛故。乃至。约多分说不相违者。此论文中。即会对法瑜伽二论会对法。对法然正发天总趣业无明。及正发三恶趣。总报业无明。皆唯是总断。对法云。说世俗胜义二恶。皆是见所断助者。不定退会。瑜伽论云。若助发人。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四本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