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維、孟浩然是盛唐年輩較早的作家,他們早年身處唐王朝還興盛的時代,但却都以山水田園詩得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唐初用人,門途頗多,但到王、孟時期,文人進身只靠進士舉,每年中式者不過二十多人,又多靠走門路。王維有岐王范薦給公主的故事,中進士後,又因罪譴失意。孟浩然則累舉不第。自唐高宗、武后時,朝廷就很尊崇隱逸之士,現有不少這方面的詔令收在《唐大詔令集》中。武后時隱士被高宗、武后親去訪問的有嵩山田游巖。盧藏用早年隱居終南,後出仕,被稱爲“終南捷徑”。所以王維、裴迪、儲光羲、綦毋潛等人,不是隱居終南、藍田,就是嵩山。玄宗時又有徵士盧鴻一隱嵩山,孟浩然對此很羨慕,但他家在襄陽,深受襄陽耆舊龐德公、崔州平等人的影響和家鄉山水的熏染,因隱居峴山、鹿門。因此,以山水爲主的山水田園詩的興起,與知識分子和政權的離合有關。王維受禪學影響較深,而且又是山水畫家,自有他本身特有的原因。孟浩然既特愛襄陽山水,又屢試不第,兩次游歷吴越山水。這些都促使他們在山水詩方面取得了獨特的成就。

    作爲詩人,王維、孟浩然都没有忘記政治。王維因負罪譴,無可奈何,因此隱居終南輞川時期與山水契合無間。一旦被張九齡起用,就和山水疏遠了。張九齡罷相後,以監察御史入河西節度使崔希逸幕府,所寫邊塞詩反而開了高適、岑參先河。王維無論山水詩還是邊塞詩都具有盛唐氣象,古代評論家多就他的山水詩立論,但他的山水詩不僅僅是沖淡,看杜甫《贈王中允維》“共傳收庾信,不比得陳琳”,將他與庾信相比即可知。司空圖也説:“王右丞、韋蘇州,澄淡精緻,格在其中,豈妨于遒舉哉!”(《與李生論詩書》)蔡絛《西清詩話》説:“王摩詰詩,渾厚閒雅,覆蓋古今,但(豈但)如久隱山林之人,徒成曠淡也!”李東陽云“王詩丰縟而不華靡”,“詞不迫而味甚長”(《歲寒堂詩話》),也是和時代還未衰颯,和詩人品格相關的。王維始終有嚮往政治清明的政治傾向性,同時又有“無可無不可”的軟弱性、妥協性和消極色采。王縉《進〈王右丞集〉表》謂其“當官堅正,秉操孤直”,是一面;“縱居要劇,不忘清浄”,則又是一面。他借禪學與畫癖,以自免于權相當政時的壓力。但他的詩歌藝術,也取鑒于禪學的思惟境界和畫境,却不妨説是一個值得稱述的特點。

    他的山水詩以不言爲言,無意爲意,用他自己講禪學的話來説,就是“道無不在,物何足忘,故歌之詠之者,吾愈見其嘿也”(《薦福寺光師房花藥詩序》)。如《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迴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就是無意看山,也並非有意刻畫;但入山已深,觀照既細,自和山水相融,而至于不知不覺的境地。《終南别業》也是這樣: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純寫感興,似乎不關山水與去來。而雲水山色却已讓人充分領會了。《送别》寫南山更自在: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只最後輕輕一點,即寫盡山景變化之美。

    詩人在作品中表現的這種自在,畢竟還屬于封建社會的安定時期,到中唐這種情况就幾乎不復存在了。

    劉士麟説:“晁補之云:‘右丞妙于詩,故畫意有餘。’余謂右丞精于畫,故詩態轉工。”(《文致》)王維詩的這種畫筆似乎到處可見。如: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烟。(《輞川閒居》)

    秋山一何浄,蒼翠臨寒城。(《贈房盧氏琯》)

    欣欣春還皋,澹澹水生陂。桃李雖未開,荑萼滿其枝。(《贈裴十迪》)

    啼鳥忽臨澗,歸雲時抱峯。(《韋侍郎山居》)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渭川田家》)

    天寒遠山浄,日暮長河急。(《齊州送祖三》)

    行人返深巷,積雪帶餘暉。(《喜祖三至留宿》)

    …………

    《青山詩輯》曰:“‘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送别》)‘帶’字‘當’字極佳,非得畫中三昧者,不能下此二字。”《鐵網珊瑚》引朱叔重語曰:“王右丞水田白鷺、夏木黄鸝之詩,即畫也。”

    王維詩中的畫,也往往包括人物和風俗,如: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山居秋暝》)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送楊長史赴果州》)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曉行巴峽》)

    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淇上即事田園》)

    寫開廓的境界則有: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漢江臨眺》)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

    邊塞詩中的景物,更爲雄偉:

    大漠孤烟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沙平連白雪,蓬卷入黄雲。(《送張判官赴河西》)

    至於七絶中“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寒食汜上作》)、“科頭箕踞長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等,也很近人物畫。

    王維長于五律和五古,五絶多叶仄韻。七絶也有好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