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二十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明 广州沙门释 弘赞在犙 辑

    新安沙门释 弘丽罗峰 校

    二贾客

    一名瓜(亦名黄瓜)。二名忧波离。诸经论中多云。一名提谓。二名波利。提谓波利二名。乃雪山西铁门之内。睹货罗故地。缚喝国之城名也(非天竺境)。时二长者。承如来命。请发归国。于二城中。各建一塔。高逾三丈。斯则释迦如来法中最初之塔也。普曜经云。佛授二贾客记。当来作佛。号曰。蜜成如来(此之二人。最初得受二归以未有僧宝故。有云。佛教言。汝当归依僧。未来有僧故)。

    树神

    普曜经云。树神名曰法明。或名法乐。又名法意。又名法持。是贾客昔旧知识。死为树神。

    石钵

    时二贾客。奉上麨蜜。佛作是念。过去未来诸佛。不手受食。四天王知佛所念。各取一自然香净石钵。以奉世尊。佛念四王。各持钵施。我若取一。余王怨望。乃至二三。亦复如是。我今应可总纳受之。合成一钵将适众愿。念已受钵。以佛神力。重叠内之。遂成一钵。时四天王。各不相见。皆谓世尊。独用我钵。其钵清净轻妙。周遍细密。形色端严。绀青映彻。非人所作。大论云。四天王。四山头。自然钵故。余人无此自然钵也。西域记云。菩提树东南。是四天王奉佛石钵处。佛钵记云。释迦如来在世之时。所用青石之钵。其形可容三?有余。佛泥洹后。此钵随缘。往福众生。最后遗化。兴于汉境。此记从北天竺来。有两纸许。甲子岁三月至石涧寺。僧伽耶舍小禅师。使于汉士。宣示令知。

    师阎浮婆提

    亦云提阎婆提。是提婆婆提城王。定光如来之父也。因果经云。提播婆底城。王名灯照。

    提婆婆提城

    亦云提婆?提。梵言提婆。此云天。?提。此云贤。又婆提。此翻宝意。

    四徼

    古吊切。音教。四门巷也。即廛中四徼。曰是其事也。

    定光

    定应作锭。梵云提洹竭。或云提和竭罗。此云然灯。瑞应经翻为锭光。摭华云。锭音定。灯属也。灯字本从金作镫。俗作灯。灯。并非。徐铉云。锭中置烛。故谓之灯。声类云。有足曰锭。无足曰镫。今云然灯锭光。语虽有异。而义皆一。故字须从金也。大论云。太子生时。一切身边光如灯故。故名然灯。

    胑节

    胑。本作支。谓体之四支。古通借用。后人加旁别之。故作肢。胑枝。原非本字。

    机关

    韩康伯注曰。枢机制动之主也。按机。即枢机。用资转动。关谓关键。义在密。能转动。谓以闇密绳楔。而令转动也。

    捔力

    捔。本作角。吉岳切。音觉。礼记言。习射御角力。春秋云。角试也。校也。又竞也。

    首陀会天

    或云首陀婆。或云首陀婆娑。此云净居。即五净居天也。一无烦天。二无热天。三善见天。四善现天。五色究竟天。此是色界第四禅所摄。四禅总有九天。三凡。五圣。一外道住。大论问曰。何故名为净居天。答曰。四禅有八种。五种是阿那含住处。是名净居。三种凡夫。圣人共住。过是处。有十住菩萨住处。亦名净居。号太自在天王(即摩醯首罗居色界顶也)。

    纯淑

    纯。殊伦切。音淳。不杂也。又笃至也。淑。式竹切音叔。善也。又清湛也。

    那由他

    或云阿庾多。或云那术。此云万亿。

    呵梨陀山

    药山也。大婆沙论云。然灯佛于灯光城。喝利多罗山。转正法轮。过去灯光城。即是今婆罗泥斯(旧云波罗柰)。过去喝利多罗山。即是今仙人鹿苑。

    羽葆

    博浩切。音保。合聚五采羽为幢。曰羽葆。

    栏楯

    栏。离闲切。音阑。阶除木勾栏也。说文云。栏槛也。纵曰槛。横曰楯。楯间子曰檽。按栏楯。殿上临之饰也。楯。乳允切。音盾。

    氍氀

    氍。求于切。音渠。氀。凌如切。音闾。氍毹毛席也。又氀。罽也。亦曰毛布也。

    祠祀

    祠。祭也。说文云。春祭曰祠。品物少。文词多也。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但用圭璧。及皮币。多文词也。又祠。犹食也。以食而飨他也。祀者。祭无已也。谓年常祭祀。洁敬无已也。所谓祭天地也。尔雅云。祠。天祭也。祀。地祭也。此言祠祀者。谓天竺婆罗门法。常祭梵天。设大施会。以财以食。而飨他也。

    杂厕

    厕。初寺切。差去声。杂也。言以宝。杂厕其上也。

    苏罗婆提女

    此云善贤。或云善味。或云贤意。

    十二丑

    一伛偻(伛。于上声。偻。音楼。亦音吕。伛偻。谓背曲不伸也)。二凸脊(凸音突。高起也。脊。音积。背脊也)。三瘿(音颍。颈瘤也)。四黄色。五黄头。六眼青。七锯齿。八齿黑。九手脚曲。十戾身(偏行不正也)。十一不与人等。十二凸髋(音宽。髀上曰髋。臀也)。

    弥却

    或作弥佉。或作弥伽。此言云。增一阿含经云。名曰雷云。颜貌端正。世之希有。眼绀青色。聪明博见。技术悉备。无事不通。其师即以立名。超术。佛本行经云。云童。又云善思。因果经云。善慧。修行本起经云。梵志儒。名无垢光。诸经多云儒童。儒者。仁也。谓仁贤童子也。是释迦如来修行时。二阿僧祗满。遇然灯佛。得受记莂也。

    耶若达

    此言祀施。或云祀授。若于天神边求得子者。名为天授。若因祠祀。而求得子者。名曰祀授。授谓彼所授。施。谓彼所施。二义皆一也。

    摩纳

    此翻为年少净行。或言摩纳缚迦。缚迦即弥却声之转也。

    六种震动

    一动。二起。三涌。四震。五吼。六击。详如后杂犍度。六反十八动震句中。增一阿含经云。地动有八缘。一因水火风动。故地动。二菩萨处母胎。故地动。三菩萨出母胎。故地动。四菩萨成佛。故地动。五佛入涅槃。故地动。六诸佛菩萨罗汉。欲现神通。故地动。七诸天舍本形位。得作天主。故地动。八饥馑刀兵将起。故地动。又他方佛说法。地亦动。

    芬馥

    芬。敷文切。音分。芬芬华草香气也。馥。方六切。音福。香气盛也。

    钵摩国

    即莲华国也。

    书谶

    楚禁切。参去声。三苍云。谶秘密书也。说文云。谶验也。谓古后有效验之也。

    阿僧祇

    大论云。僧祇。秦言数。阿。秦言无。问。几时名阿僧祇。答。天人中能知算数者。极数不能知。是名一阿僧祇。如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万。十万名亿。千万亿名那由他。千万那由他名频婆。千万频婆名迦他。过迦他名阿僧祇。菩萨地持经云。一者。日月昼夜岁数无量。名阿僧祗。二者。大劫无量名阿僧祇。亦翻无央数(央者尽也)。

    释迦文

    净名疏云。天竺语释迦为能。文。为儒。义名能儒。时定光佛般泥洹去。菩萨得受记已。还入山中。寿终已后。即上生第二忉利天上。诸天皆共护视。天上寿尽。即复来下生鸠夷那竭国。为飞行皇帝。主四天下。寿终即复上生第二忉利天上。作帝释。如是终而复始。凡三十六为天帝释。八万四千世。为飞行皇帝。如是寿终以后。便上生第四兜率天上。即复下生迦维罗卫国。迦维罗卫国者。天地之中央也。佛生者。不可边生余国。地为之倾侧。西域记云。那揭罗曷国(北印度境)。东西六百余里。南北二百五十六里。山周四境。县隔危险。国大都城。二百余里。城东三里。有窣堵波。高三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阿育王也)。编石特起。刻雕奇制。释迦菩萨。值然灯佛。敷鹿皮衣。布发掩泥。得受记处。时经劫坏。斯迹无泯。或有斋日天雨众华。群黎心竞。或修供养。次南有小窣堵波。是昔淹泥之地。无忧王避大路。遂僻建焉。

    七多罗

    大论云。多罗树。高逾百肘。增一经云。高七仞为一多罗。七尺曰仞。是则树高四十九尺。七树共高三十四丈三尺(或云。一仞八尺。而尺有大小)。

    执杖释种

    或云执挟释种。或云执芦释。亦名舍夷长者。同释迦种。普曜经云。有小国王姓瞿昙氏。名波须弗。女名瞿夷(舍夷是国名。亦以此为姓。详如上释)。

    瞿夷

    此云明女。五梦经云。是舍夷长者女。长者名水光。其妇名余光。妇居近城。生女之时。日将欲没。余明照其家内皆明。因立字曰瞿夷。即是太子第一妃也。佛本行经云。执杖释种女。姿貌如天女。心忍辱如地。面晖如月满。古圣主苗裔。相应玉女宝。德广覆天下。除忧如天乐。持重有智慧。相好容貌充。名称量第一。是故号降称。智论云。释迦文菩萨。有二夫人。一名瞿毗耶。二名耶输陀罗。罗睺罗母也。瞿毗耶。是宝女。故不孕子。或云菩萨有三妃第三名鹿野(古圣苗裔。即军将王。摈斥四子之苗裔。天示城之释种也。瞿毗耶。即瞿夷)。

    弥勒

    此翻慈氏。什师曰。弥勒姓也。阿逸多字也。或云阿耆多。正言阿氏多。此云无胜。谓无人能胜也。西域记云。梅呾丽邪。唐言慈。即姓也。旧曰。弥勒。讹也。华严经。弥勒菩萨答善财言。我为化度与我往昔同修诸行。今时退失菩提心者。亦为教化父母亲属。亦为教化诸婆罗门。令其离于种族憍慢。得生如来种姓之中。而生于此阎浮提界。摩罗提国。拘吒聚落。婆罗门家。上生经云。生于波罗柰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有说波婆梨。是舅)。贤愚经云。佛在王舍城。鹫头山中。时波罗柰王名波罗摩达。王有辅相(名迦波利)。生一男儿。相好备满。身色紫金。姿容挺特。辅相见子。倍增怡悦。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怀妊已来。悲矜苦厄。慈润黎庶。等心护养。父召相师。令占相之。相师见喜。因为立字。号曰弥勒。其儿殊称。合土宣闻。国王闻惧。恐大夺位。怀害儿心。时父怜爱其子。密遣人送往波婆富罗国。儿舅波婆梨处。教学经书(余经亦云。送向南天竺国。外舅家养)。后时波婆梨。闻佛功德。即遣弥勒等十六人。往看佛相好。十六人到鹫山。见佛光明。深生敬仰。头面礼讫。佛为说法。其十五人。得法眼净。求索出家。佛言。善来。须发自堕。法衣在身。重为说法。成阿罗汉(惟弥勒一人不取小果。誓发大愿。志趣无上菩提)。佛告诸比丘。于未来世。此阎浮提。土地方正平坦广博。无有山川。地生软草。犹如天衣。尔时人民。寿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弥勒成佛经云。身长一十六丈)端正殊妙。禀性仁和。具修十善。彼时当有转轮圣王。名曰胜伽(晋言贝也)彼时有婆罗门家。生一男儿。字曰弥勒(父名善净。母名净妙)。身色紫金。三十二相。众好毕满。光明殊赫(成佛经云。身长三十二丈。??广十丈。面长五丈。有云身长十六丈。此以时代不同。尺有大小。译人据时翻译。或依天竺之尺。或准此方之丈。致数不等也)。出家学道。成最正觉(成佛经云。早起出家。即于是日成佛)。广为众生。转妙法轮。其第一大会。度九十三亿众生之类。第二大会。度九十一亿。第三大会。度九十亿。如是三会说法。得蒙度者。悉我遗法。种福众生。皆得在彼三会之中。阿难白佛。不审从何造起。名为弥勒。佛言。过去久远。习慈三昧。定意柔软。更无害心。故字弥勒。华严经云。弥勒最初证得慈心三昧。从是已来。号为慈氏。思益经云。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故名弥勒。心地观经云。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是因缘。名慈氏。又余经云。过去有佛。已字弥勒。时值彼佛立愿。同名弥勒。如释迦过去。作瓦师名大光明。值释迦文佛。及彼弟子众。便发愿言。我于当来世。如今佛名。弟子名字。亦复如是。弥勒因缘亦尔。贤愚经云。弥勒世尊。五十六亿七千万岁。来此成佛。上生经云。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今按贤劫一代。大分四时。一成。二住。三坏。四空。于此四中。各有二十小劫。成劫已过。坏空未至。兹当住劫。有千佛兴世。三佛已往。释尊复过。今是释尊遗法末时也。此住劫中。二十个小劫。初八小劫无佛出世。至第九小劫。人寿八万岁。减至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兴世。至四万岁时。拘那含佛出现。至二万岁时。迦叶如来垂迹。减至人寿一百岁间。释迦世尊。降诞迦毗罗卫国。从斯以后。至第十小劫中。人寿八万四千。减至八万岁时。弥勒如来。下生阎浮提。从第十一劫。至第十四劫。此四小劫。无佛出世。至第十五小劫中。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续出现。从第十六劫。至第十九劫。此四小劫。亦无佛出。后至第二十小劫中。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住劫满时。楼至如来御世。如来般涅槃已。则坏劫时至矣(言小劫者。如从初人寿八万四千岁。过百年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复从十岁。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减。名一小劫。今当第九减劫。人寿七十岁时。维摩诘经注云。将来世。劫尽时。刀兵起。人寿十岁。婆须密。从忉利天。下生王家。作天子。化众人言。我等祖父。寿命极长。以今瞋恚无慈。故至此短寿。是故汝等。当行慈心。众人从命。恶心转薄此后生子。寿二十岁。如是转续。增至八万四千岁。复减至八万岁时。弥勒下生人间)。

    无余涅槃界

    涅槃。此云圆寂。亦云寂灭。又云灭度。乃三乘圣人之所修证。言有余无余。大小凡圣涅槃。义分四别。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不简凡圣。及与色心等。皆具圆寂真如性故。虽被客尘烦恼所染。而本性清净。具足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德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离一切相。及诸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见道入圣位者。自内证知。其性本寂。非能使之令寂。故云本来自性涅槃。二有余依涅槃。即真如出烦恼障。谓二乘人。虽断三界烦恼障。而最后五蕴。分段生死。苦身未灭。尚余微苦所依。然障已寂。故名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即真如出生死苦。谓二乘人。烦恼既尽。最后苦身亦灭。所谓色身与惑俱灭。而无遗余。显真如体。圆满寂灭。故名无余依涅槃。四无住处涅槃。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故不住生死。及与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若住涅槃。无度生用。若住生死。无断障用。以能断障。及能度生。故名无住。虽穷未来际。具无量利生大用。而体永寂。故名涅槃。不同二乘住涅槃。义。故云无住处涅槃。亦名究竟涅槃。此四种涅槃。一切有情未断障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耽住涅槃。容有前三。唯诸如来圆满证故。而能具四。问曰。既云唯佛具四。而律言。以佛眼观天下。无不入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答曰。正以佛圆满证故。故能观天下。皆入无余。所谓不令一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亦可言自性清净涅槃。故律云。况复无欲瞋恚痴。施中第一。为福最尊。斯明非为具缚者。而说无余。经云。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是也。言界者。或言城。或言国。界即界域。界别。谓凡夫居于生死之境。圣人处于无为之域。而涅槃与生死界异故也。言城言国者。皆以防非御敌为义。谓证涅槃者。惑障已断。不为一切烦恼怨贼所侵也。涅槃经云。佛言。譬如虚空。实无有性。以光明故。故名虚空。实无虚空。犹如世谛。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