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拘睒弥。彼因斗诤来久。二十来年。不同说戒。事见。事即诤事。见谓知见。上云由诤见故。两无别众。今则正见是同但客遮法。或来而不坐。或坐已故诃。恐成别众。故开结耳。

    未出界。是出彼作法界也。下道。即无同师善。及下道各集一处。结小界说戒等。异处。即律云若不得合和者。随同师亲友。移异处。结小界自恣。虽下。以当部中但言界外旷野。不言在自然界也。今准文中。既云移异处及下道。当知即是自然界也。此实诚文也。道下。文言道路行。即道行一界也。又云下道即兰若。以文中云无村旷野。当时者。如在道路行。可准十诵六百步集。或在兰若。可准善见七槃陀量集。不须五里也有人下此师约坐处集人。斯理非也。以律文约结已齐坐处故。非约集云时。若尔则有难兰若。无集僧之量。律下。既云未出界。显是未入我自然界也。常涂。即五里七槃陀。一槃陀二十八肘。计有一百九十六肘。肘各尺八。总有五十八步四尺八寸也。彼下彼云。不同意者。于外得作法事。即是四分出界义。意同上也。

    无有二会。无重集也。显是一席法故。不和不至。非和合者不可造。至席中故。明以下。即用比丘坐身为标。标畔为相。相内坐下是体总门第四。故特简云总门中第四也。解不类结者。以结时云。此住处比丘。唱四方大界相。又云于四方相内结大界等。至解时则无此文。但牒二同以解也。又前人竖相结。后人背相解。不类此三当座人结。当座人解。人处相应。人即同座。处即身内。能结之人。即为解之。余人。非后来比丘。

    即第五门。义言正属此门非义也。缘难有无。大界无难故宽。立相使久固也。小界有难。反上不立。故知立者不徒然也。法事相违者。以事是难缘。今反立相。令其闲缓。则事不称法。故说不成。

    专权。结小界为无缘。而专事权开者。正违教也。如下引例。如有难持欲出界外来。应僧法者开。反此无难不开俭下。谓俭时方开内宿内煮等八。反此非俭。亦不开也。离衣下。如离衣为道路隔断。归会不得。方开。九等。上中下根。各开三位。以成九也。虽下。结上开缘。俱是曲被。矜。自贤曰矜。言凡夫不准圣言。辄自开故。僧祇下。证上立说。以通四仪故。熨下。言此为问遮处也。

    指拟方隅。此显身外别指标为相也。诵结。即诵八羯磨结成。义下。今斥可领疾疾。恐恶比丘来故。翻下。翻上四是。以成四非。

    文下。律云界外问难不成。显须界内也。今身外无相如何问难。殷鉴。殷厚鉴察也。与博观义同。冰执。情见也。开间纳取。纳取沙弥也。大钞云。十人丛坐前结。足开一人之分。必半身出界。亦准十诵善见之文。足成僧数。

    初结。正结三小时。彼若来呵。此结不成。同自然故。古谓。若未唱结时。同是一自然界也。恶心触。即恶心触净食。不成触也。今恶心倚我身界。不成诃别。

    今下。正结时。及结已随作三法时。倚身者俱成。结下。显无外相故。前闭斥古初结不成。后开斥古结界已虽呵不成。以律中无此前闭后开语故。如下。如向所论。一开一遮。不劳分结已。约身初结。同自然界。但使初后。俱为防诃人故。又初结时。身外不立相故。则不容诃人。故文下引律诫证。既言善比丘。及显恶比丘虽倚身界。亦不成诃。问若约结时。不成诃者。何以律文不同意者未出界。疾疾结之。答此约集时深防之意也。及至正结时。纵倚身界。以是恶比丘故。两不相摄。大钞云。别众一种。唯捩清净一色。又正结时。无外相故。

    用大界为。犹言用大界何为也。一教。谓临机开一时之教。非图重集也。

    前缘即为难故。开受戒托恣缘也。场界无难理。须就本结场界也。多人不益者。谓行事不应于教。则令多人不得戒益。戒既不具。行无所从。以行从戒体而有也。四是。即上知无异外等四是。四非。即此非是开缘等四。

    揣度也。谓古出羯磨。不解度量。今所合行。为显不行可藏晦。一例连写是不适悦。于时投世机耳。即今下。意谓。今时怠法者多。设有戒场大界。欲行法者。尚须邀命延请。方肯一临。岂有来作留难者乎。所以徒出无益。若然则知今家之略意。问脱或有者如何。将必下通之。准诵。准律通之自成。今恐后学未见故。曲为引之。律云。大德僧听。今有尔许比丘集。若僧时到僧忍听。结小界白如是(羯磨可准)。

    界与蓝等。即作法摄僧界。与蓝齐等。或结界狭小。而蓝墙宽大。此二不须结摄衣界也。以下谓自然衣界。依蓝院墙起也。但四相周匝外。更有十三步势分在。若结衣界。反令狭小兼无势分。所谓有法故无也。或界下。此显界在势分内。反令衣界亦小。

    全夏失衣者。谓但全得护夏。以依界安居故。而有失衣。以自然衣界。但齐蓝故。今出蓝外。虽曰在界。不免失衣。今若齐摄僧界。上结衣界。则护夏护二俱全矣。故曰衣夏两会。如下缘说即头陀比丘。厌世乐。兰若窟住。佛听结不失衣界是也。十诵墙壁篱栅来者。显从篱外来。至界边际也。五衣约尼说。

    有下。此师约现有村。可牒除村。若无者。不须牒除也如下。彼引律证是。无事有法。例如无病有药而妄加耳。

    现除。现有村在界内村内不得护衣。悬不结村去之后。此处更不得护衣。故曰后村移出不合摄衣。无村下。即现今无村也。现结。谓现法结取衣界也。悬除村。若后来当于衣界中。不得护衣。村若去后此处。复可护衣也。故曰村去还会。

    衣界便解。正斥上村来不摄。便成衣界自然解也。衣界不遍。此斥上现除悬不结。村若去后不合摄衣。则成标相之内。衣界不遍。况复衣界齐僧界。上遍标相内起故。但村下正出今义。

    不言除村。显是衣界遍。以律先结衣界。村内摄衣。后为缘碍。因比丘寄衣在村。往取有碍。因制村中不得着衣。故曰方始除村。此显除其妨碍。非谓除其村体。后遂下。今用此义也。村在不得。此约除其妨碍也。村去摄衣。男女出后。不妨护衣。以结时遍标相内起故同住地。齐僧界起故。不同古人除中空域。今言除者。但除界中障碍耳。岂在下。意谓岂在今院内本无村故。不牒结除。若村后来。又须秉法。岂非烦重。又下。若今不牒除村。后村来入。便言村内得护衣也。由斯义故。所以须牒除村。如下引例。如月一日结界便牒二同。岂可便同说戒耶。亦俟于后也。故预牒之。今衣界亦尔。初结既牒除村。后亦同之。

    问含二意并问有结。摄衣法无结法。村来障衣是同。何须结法中。有村无村。例着除村之语耶。故二问意并云何须着除。答中内外字倒。合云院外界内。未免失衣者。盖摄僧界蓝外摄相弱。车树等界摄相强。结摄衣竟。自然诸界灭。名唯村界不灭。恐疑村界亦灭。故云俱着除。如论。即萨婆多论。不定。或有无。或多少散乱也。诽谤。由寄衣在村取招讥故。斗诤。因往村故。容有夫妇之诤。及无彼觅衣之诤故。梵行即净行。嫌疑。嫌故不敬。疑恐非法。无情。不为防村男女故。

    十诵下二句。即村及势分也。结空地及住处。以十诵许预结也。衣界不生下。虽云预结。以村在故。不得摄衣。义同不生即无遍矣。善见下证势分也。人即解指古人也。现除悬结者。古谓现有村。现除不可护衣。悬结者即结取空地。及住处也。后村移出更不须结。以悬结故。四分下。古人谓四分但云除村村外。无须结村体及势分之文。却成悬不结也。故下。破此非正解。以本律何尝不言。村去摄衣。即现结村。及势分矣。

    明有所牒。是悬牒除也。以村后去随得置衣。但村在时。除其障碍。有本明有所下阙牒字。僧坊外地。即蓝外地也。正是蓝狭界宽。故开结取。余下。所余之地。如聚落及聚落界。望有村不护。且言不遍。不同古人衣界不生。悬不结边。名不遍也。

    僧下。此证蓝狭界宽。须结开眼林。其□可以肆目也同住。即牒云同一住处。令既有村。村内不得护衣。应非同住。何得牒之。答下。谓衣界从僧界上起。僧界既言同住。故令从本称之。未必下。以村来暂不许住故。且言未必相可。非为永不许住。牒之何各。或下。言衣界本遍。摄僧界故牒同住。村碍暂隔故牒除村。有二。即古约体不遍。今约缘不遍也。

    障人以结竟僧不住中。则犯同宿故。僧祇下。彼约聚兰二处。通结为一。摄僧摄衣界也。后下辨废两通。聚落兰若俱。通结摄衣界也。既下。既牒除村。明知聚落中僧界。亦许结摄衣。既许故非废也。

    聚落小即村界也。先虽是小。后男女多。村转增大也先所摄衣处。亦不得摄也。为村所侵。若先大后小。先所除处却得护衣也。准下结成上义。约缘即村也。

    文乃无桥。言此除駃水者。是无桥耳。又若有桥。义亦通许。例如摄僧界。有桥船者开之。下地。即男女安下地。是村内也。或可下是内宇田村去后可以摄衣。以先悬结故。

    结住及空者。现有村名住。村势分名空。古人谓以律但言除村。且不言村去后有摄衣界。此下一□今斥如上。即前云本村还出衣界仍摄。非时下证名同也。以九十中有非时入聚落戒。钞列缘中。云向俗人舍。仍自注云。即寺内净人家院。是证今除村。即是除寺院内。男女所居处。同名村也。亦即下。不唯村聚是同。抑亦是食家等。单提中食家者。律自释云。有男女也。岂非是同宿屏坐露坐。皆是约男女住处。当知亦即是村也。单士女。有女无男等。

    善见下。既云既不失衣界僧。显衣界外有僧。不得以言有所属也。缘相但约有村缘。及施者之言。为限相故。不约作法时。通僧界所摄。以僧作法时。村中有僧。亦须集故。

    余下。十五种自然。如戒疏解离衣戒中也。文下。证知为摄衣也。说戒等。取知摄衣摄食也。

    先解下。以衣界为能依。僧界为所依故。先解能依。此则有叙也。又顺脱衣之法故。假本。本即僧界。而非下。大师意在结既次第成。解宜次第失。未可各结而合解也。又体既四分。而受反用十诵为随。则乱伦获罪矣。为除疑者。恐上云本失未亡。则例今亦可言□除本丧。故又遣也。

    三品。上中下三根也。非一者。上根教行毛食。中下教开结净。知量。经云知量知足。分卫。正言傧茶波多。此云团堕。或云傧茶夜。此云团。团者食团。谓行乞食也。沟壑者所堕处也。中下之器。形报微劣。制上行乞食则成过劳。进道不前。因病致死。故曰终丧沟壑也。又孟子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三等亦三根也。以上根康则乞食。病则开济。岂不收乎。

    秽染。曰同宿恶触等故。喜生贪染味香也。体乖仪节。以上士高节亲临食厨。非大人相故。且儒中君子。尚远庖厨。况出道净行之人乎。此从缘者。从除宿染缘边得名净耳。非对未结时地秽得名为净。外道下。如次科引僧祇十诵。讥言秃居士舍。与俗无别是也。多罪。即有同宿内煮自煮恶触等过也。集因。以贪秽食。是下界业因。招集苦果也。食啖不净。举果中云报如堕不净虫。永离上妙香洁。岂非恶集以招乎。苟未能行乞。而但遵护净。足不履庖屋乎。不触食具。不经残宿。又不坏生。一钵多罗从净人受。复在中前而修观进啖者。此则末世上行佛子矣。

    播汁(上浮还反)。珠丛云。汰米汁也。乞多食少。翻为外□乞令僧食少。他物净。作他物想为净也。

    外责。即外议责也。两罪。即有宿煮二罪。既有如何开他物净。待明。即明相现也。为人。即比丘等。

    大小。大即楞伽涅槃。为了义教。小即僧祇十诵。又是明文不许。涅槃本制有缘亦开。时世饥馑。乃至为住正法。皆开缘也。要须以檀越为净主。故云必施等。四法。即法四依中。依法不依人也。圣行即乞食。是四圣种行故。正愿。彼经乞食时。若得食持当愿众生。为法供养。志存佛道。若不得食。当愿众生。远离一切诸不善法诸律。初受下。谓初受戒已即说四依。元行。即本行。僧常。即僧常食也。

    前废。以楞伽后制。废前教也。本制即乞食。令中下不堪故。大下。即楞伽等。上达之机。可依行也。分河而饮。以小乘各计。则分河饮水。如序中即别序第一专执四分不引外宗也。若望第六终穷所归。大乘至极。僧坊无烟。则四分开结者。是小乘持律也。必下。若力壮道充。依楞伽涅槃。僧坊无烟。义复何疑。

    无净厨下。此母论许有则接下根□□□宿煮来叙古人。约僧界成犯。别结。即别结一净地。便以大界围绕也。广如。前引母论解也。相顺。言且得随顺。于中下之机。有所济也。此得下。言此得在从顺开文失于涅槃。制不许结之意也。

    准论。准上母论也。虽下。古约露地大界中。虽无四周院宇。亦不得同宿。煮字有云者。非也。

    今下。今师约院周生过。不成储畜。今师约是不周净也。若约界成。正斥上云大界成。无院宇随犯宿煮。若尔则不应四种净地。文开四种者何。一者篱墙不周净。二檀越净。三处分净。四白二结净。半有下。出不周相。四分云。半有篱障多无篱。都无篱障谓露地也。非储积相故开之。非唯下。不惟自然地上不周故开。若摄僧界上不周亦开。故向云纵结摄僧。无僧坊院。不成储畜。

    无界有院。正难上院。虽周成不结摄僧界。亦是宿摄文也。方相合者。即四方篱墙周合。是储畜义。故招议耳。法下。本结摄僧界。意在取和作法。今有僧在界。岂不集耶。不可相类。义自迥异。

    文中下。律言未施与僧。则显是他物。自许。即僧自有者。既下。处既是他物。食□□□因执心薄。故曰绝起。俗有檀越寄食在界。

    若道下。斥上妄判云。并为他物净。文意云。若言寺是俗造故。属他物净者。一切寺院皆是他物净。望俗推绳。若盗损者。但望损于檀越。事在无作。边计五犯重。应无对三宝上结义。又若人施佛法者。亦应无福。以物自属檀越。不属佛法故。无在。言无定。

    不结有罪者。古谓不结净地有罪。结又难为持护。今檀越净。则其理颇长。由檀越倚傍故。胜得不净地也佛下。佛所立制。贵益智解明白。不为暗昧鲁塞。今明白心中亲知。而反致诬罔。覆冒圣之仪轨。则增不学无知提吉二罪。此外自得内宿内煮根本罪也。若言下牒斥。不以难护故不结。五欲。色声香味触。此五能牵人五情。出家之士。要一一断之。岂止于食味之一欲。独为累缚。而涉于言议哉。

    宁结减罪者。大师意谓。宁可结净地以减罪。不可言结难护罪。何下推释。以先未结时。通界有罪。今既结竟。故免其过。岂非结能免罪乎。一有益也。善下。即持戒之者。本惧其犯。今结竟食在蓝内。虽曾经夜食自成净。恶下。即破戒恶心故触名净。谓虽在净不净地。触其食其。亦自成净。故曰无染。今为持戒故结。岂非二有益。两失。内宿内煮。如下。如何言若结难护。则向谓愚暗不学之罪责是。自贻赠之也。春秋云。自贻伊戚。伊是也。

    十八。篱墙垣栅堑五种。各有半有多无都无三种。共成十五。此是单历。若将篱等五种总为一。亦有半有多无等三。自成三种。足前共成十八也。二合至六合者。一篱与墙合。二墙与垣合。乃至第六篱墙垣栅堑合。或更互参则多相。略出二十句。以篱为头。自成四句。一篱墙。二篱墙垣。三篱墙垣栅。四篱墙坦栅堑。篱为头既尔。余墙等四皆然也。

    初成。屋宇初成。僧未曾经一宿者。可行处分。何哉。由壅滞贪结未多故也。随人。即檀越经营人也。

    佛塔下。以中国伽蓝门。皆东向故。佛塔庙皆向东开。乃至厨厕亦在西南。由彼国东北风多故。神州尚南为正阳。不必依中土法也。行来之处。即比丘闲时经行来往之处。以避塔庙故。多在西南也。以绳量度。谓尔许比丘住。尔许为净屋。过时。彼约不得过初夜。四分约明相。彼教又急也。善见下。此约初竖屋持作也。若已成。即已竖屋了。语令知告本施主。随指一处。老宿此约本主。若无者。开召聚落耆老指之。彼若不解教之亦得。

    自然中。彼约在自然地上结。准下僧祇。要须摄僧界上作。余下指如前解。大师意谓。若要依母论。存僧界外者。当先别结界已。上结净地。免于自然上作也。依处分者。谓解已或要行处分净者。须是荒废来。经二年者可行。

    初一。即檀越净。是约他物也。下三。即不周等净。约自物也。余者即余三净。俱约处周匝也。无法。檀越不周。本无法故。加法。第三口法四是僧法。

    别人。以一人处分亦成故。支尼梵志别名也。言羯磨下。覆释上未结羯磨之文也。少多。三二人皆得。七众。在家二出家五也。通诸界。作法自然也。如于作法地上。新立厨屋。亦可行之。

    二缘。一者是病缘。二者要边静处。若观科末。似边静自为二缘。在边非静。在静非边。俱不可也。以下。释所以。包者厨屋也。且儒之高士尚远庖厨者。一则存大人相。二则恶闻杀声也。以君子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我教则离杂秽之咎也。离秽杂则清修之道成。大人之相着。何莫由斯也。奄蒙。说文。奄?也。言奄?蒙闭也。

    即是相。恐人言净地。不唱四周相。便言无相。今称房名。是齐房而起。岂非即是相也。四句。若僧时到前。无缘本双牒句。得在依文。以依律文故是得也。失于缘唱。谓第二句缘非中。不牒所唱处是失也。欲下。大师立理。以定缘本。某处是缘。净地是本。今随文。且依律文也。结集。非波离时也。部主尚云尽所诠相。一宗周备。岂有缺文。当知是后时结集也。觉明据翻译时。竺念约笔受时。比下。比诸结界法中白。皆是五句。唯此一法。四句成之。反验可明。

    为僧造。以施主通七众。通僧坊作。以净地散多。而僧住有限。故曰通也。将熟下。虽曰不长。以将熟故。须早结净地。如律云。就食者离地物一切通犯。未离地者。未长足者不犯。已长足。逢霜露等。并是宿限。又云下。即不得以羯磨结机架为净地也。取土。出妄解也。谓净地土取出。不净地中。亦是净地。而况净法依本地起。岂得随土而有。今本土若移出。何有净不净。言俱是不净故。隔道两边。即中间。是道两边结净地。亦通缘净。约不觉缘故成净也。僧祇并谓比丘。不觉在不净地者成净。若知不净障僧制僧不得入中。

    又下。言同净地中结。又有何患。大抵法要简处。岂可同在地结不得耶。故下。以结竟反例。言已恶触。尚只坏食具。不损净地。岂可初结在中不得耶。又初结与后解。二种俱是约法。宿煮秽染是约罪。岂以结法。而坊患有罪乎。况法与罪两不相干。今若同处行结。纵使律云牒某处。盖是牒相耳(虽有两解。且从初义。以律云。僧在院外。遥唱遥结故)。

    如上。即前云应唱房名。即是相也。以食下二句。大钞注云。故须遥结在中相杂。以僧下二句。复注云。净地有僧不免别众。不摄别众罪也。若是众法。彼此同犯。若是私法。僧有不集之过。不同戒场不集无过。以各自摄故。

    今准方土。此方说东属木。木能生火。是熟食之象也。无施不可。言皆可也。以顺方土故。吹气散。吹西南食气散也。阳气。东方属春。阳明之气盛故。北辰。尔雅释天云。北极谓之北辰。郭璞云。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然则极中也。以其居天之中。故曰北极。以正四时。故曰北辰。故下结属阳位。故厨在东。尔下引证。随方土所尚。不可偏执。但不得以昼为夜尔。

    何不开宿。言何不开在净地内宿耶。答文可领。局僧住。食入僧住地方犯。又僧入净地住亦犯。岂非偏约免通蓝之过欤。本制。以九十中食残宿食故。宿煮。停贮过者。今结净地。正为安食。故无此过。余二。即恶触自煮。是约自造边成犯。或在两地俱有过也。是以不防加法。对下造房。合云乞法。答下。说净为免长。乞法为作房。有此益故开。岂有说乞了。而复与罪则说乞。何为净地。本为同界有犯。故制别结。以防罪故。今结竟反入同宿。岂能防之。况佛是一切智人。一开一闲。莫不合于法度。知了根机也。故钞序云。佛是穷机之人。僧唯应药之器。虽非律文。以律无解之辞句也。虽然以听解故。准说无苦者。即准余翻结为解也。其理善成。故曰无苦。苦患也。

    初一须翻者。谓本是净具。遇缘染污。故须翻秽令净。俭开。荒俭之世。律开八事。若乞食易得。而私顺开通之文者不可。纵实有俭难。遇于丰时则不许。律云。若时世还贱故依开食。佛言不得。如法治之。扶持下。谓釜器倾溢佐助料理。佛开为缘。此不须翻。后须下。说须翻也。

    不入者。言腻不全入也。有少腻沾者。当削刨之。六众。七中除比丘也。博之。即于尼寺俗家沙弥净人处。一石一石更互博之。虽得本物。以入手两相舍故。

    船车下。律云若在船上。载十七种谷。上覆以蘧蒢席。比丘得在上坐。不得名字。若为风吹回波漂在岸上者。一切不净。必绳篙不离水名净。大车上载诸谷上覆者。比丘得坐上。不得名字等。今言住四仪停住之住。

    四分下。即比丘恶心触净食。令诸比丘得不净食罪。触者成触。不触自净。覆盖。僧祇晒谷时必天雨。无净人。得自遥掷净廗物覆盖。捉净砖。石镇之。忘覆食器亦尔。坏生一种。大钞云。如水陆果子。不受而食。岂令净耶。谓必无人。为作火刀等净。文开内啖。即上七事俭故。存命开充内啖。不开外损。谓坏生一种也。以大钞义加故。若开则外生讥谤。岂非损乎。有此滥故。八事中不显坏生。故云滥故不显。文开至不显。重明坏生也。

    如钞。指四药篇。缘会。俭难故开也。缘静。俭缘静时不许名闭。前下。释开意也。前门。即缘不净门。触宿。是不应。而反为之。是为不净。应为。即俭缘本开之宿煮。而不敢为。两乖法网者。前乖佛制意。后乖佛开。前后各犯不应之吉。故曰一罪。

    贩博贩卖交博也。治生。即以贩卖为业。治理生命也。道人。比丘也。纵得财来作福设会。尚不免罪。何况得福。持戒比丘不得食等。何也。以贩卖罪。重于屠阱者谓屠者止害一生。贩卖一切皆害。不论贤愚持戒破戒。无往不欺。虽下。是体不净故。以下。僧若随顺受之则令彼续作不止也。不许翻。即不许翻秽令净也。以心绝故者。无再作义也。

    以食不净钵。合云以己不净钵及食。与净人。一心与。不作再得心也。大师云。准此器下残食。令净人益授有触失。又下。准大钞具引云。比丘与沙弥。担食在道中。食时与沙弥。沙弥还与比丘者。若先不共要得食。及此不得。今言以先共要。以先下合有不字文脱明下合有日字。皆下。证决弃无染者。得津尘。取微细食分也。

    以异别人下。别人。触僧净器有犯者。据受腻者为言。又四分诸比丘相嫌故。触他净食。令得不净。佛言不触者净。触者不净。吉罗。体无下。释器新净无秽。可翻缘去。即船漂在陆。牛尾离车。便成触染。

    无心。谓本无心同宿也。未得。闻言未得净地间。无文开护。谓无教文开二煮。成护净义。由下申所以。不同前文明相即出。盖时之促也。今则反上。故曰时长。唯下。约俭开八事故。口法尽形。即口法加尽形药者是。通开也。

    如前缘净。即忘误捉僧家麨食。及扶佐等。非难。非俭世之难也。失圣仪。以三来圣贤。皆离恶触故。如彼。即五百余年。不见浆水。正欲趣厕。护厕鬼神。打不得近。智论。彼云。若沙门福田食。以不净手触。或先啖。或以不净物着中。后入沸屎地狱中。又护净经中云。由有宿捉等。众僧食不净食。后堕臭屎池中。互百万岁。受苦恼竟。复各五百万岁。堕猪狗中常食不净。后出为人。生贫穷家。衣食不具。佛告比丘。众僧住止之处作不净食。不足往食。如法持钵。乞白衣食。是明净命。

    恶触下。虽开非时七日尽形不显。自知越限。如七日外触。还犯七日。下由不列。

    开四罪。即是犯也。未加法前。云事同时药是也。逝尔。雅云往也。可为心师。言不可师心也。隐括。隐占括度也。排斥教网。言于我大乘。本无时节。又云不以小节为碍。如斯之俦。不知己身位地。辄拟大圣。罪流长劫。长劫者。拂石芥城也。

    文不了者。不显示三人也。故引十诵明之。三种人。即比丘及僧学悔沙弥也。但使一人与同宿。则不可食一具戒下。至有一具戒人。与食同宿。则一切比丘。皆不得食。故曰皆被染也。或下。恐人疑云。衣不说净。亦是别人过。应同内宿。累余比丘。亦齐犯邪衣。有下。是释疑。行违体顺者。以学悔人虽犯重。一行有违。而诸戒全体尚净。故同成染。

    彼文。即十诵也。若下。即后制断净地。通皆不可也。故云义通净地。约相下。即约净地之相。从后制断之文但有违教之吉。不犯内宿罪也。故云无宿可知。

    僧坊内煮。显净地自通。自熟。通两地。三人互为俱不可食。而后受啖。显有期心。若本无心亦开。

    不共同宿。此句同钞中。是残宿非内宿。彼注云。今日受食已。安界外不共宿。非内宿也。若食不受下。是第二种。此内宿者。又同钞云。宿而非残亦吉。彼注云。谓未受食。或共宿吉。不宿不犯。若□下第三种也。此亦同钞云。残而非宿吉罗。以作己有想故。义岂下。谓本律虽曰无文。岂在通许之限。

    余二。处分作法。若僧坊下。以食在净地。僧坊有人。斯亦何咎。有本将有人作无人非。有人下。二种净地正障僧也。故云不开于净地。二净。即白二处分也。在三。如上解。虽然又须知方犯。若不知者。非心过故。远下。即远持食入界。觅净地未得明现也。非罪。不犯恶提罪。以体变故。不可言宿者。若未长足则无内宿。若长足者。不可言无内宿也。

    就处不通者。即僧住处也。局二作法者。处分并白二结地。通于中煮。二地之外。是僧住处。不开煮也若煮成恶。即非净。若檀越不同二净通煮非犯。昼夜。若昼若夜俱犯。七众下至优婆夷在界内煮。清净比丘亦不得食。生熟。如阿难温饭。在祇桓门外。故知界内熟食亦犯。

    通坊净。即通僧坊净地。皆有自煮也。三位。即上比丘等三种人也。有四。加式叉。问下。此问上尼中有四。何闭式叉。过授。即过食授食。行仪。即乖圣行仪也。以式叉学法渐优。故通坊净。僧坊净地恶触俱犯。

    有三。即比丘等。尼中无沙弥式叉亦开。所除即不开也。腻尘。是食余津。通染故。令后净亦成触也。义加。义恐是若字。本触。即自触也。

    净人有一者。大钞云。若沙弥净人。但有腻触。仍自注云。谓捉比丘钵已。食腻在手不洗。而捉僧器是也。由下。即比丘先受之食。被净人触故失受。令授。令净人捉己食器。彼有食腻在手。不洗反捉僧器。故曰触余净。故下结示。净人有此一也。若如下。即钞中遇缘失受。彼注云。净人触失。如法莫触。洗手更从受之。净人不须洗手。文义同也。

    又下。此说大僧又有四种。不成恶触。一下。如俗器中盛食与。比丘仰手。受取前食。虽僧俗执。不成恶触。如下。即净人触失。如法莫触。洗手更从受之。故曰更加法也。如上缘净。不须翻也。

    见净人者。应置地净手更受。如文。即四分。诸比丘相嫌故。触他净食。令得不净。佛言不触者净。触者不净吉罗。三下即十诵。持戒比丘。懈怠故触。名不净。

    自种下。即下子成菜也。子虽成触。菜体变故。未可论罪。坏相。坏上苍翠等相。以正生不已。后时色变。亦无先恶触罪也。故曰本生故互生。如下净地生果菜。长足者抹令入厨。互覆者。净地生果枝覆。不净地者。从根断。如四分安食具在上。并从根断是也。有净则非犯。不净则成犯。

    若知下。即知在不净地不得食。获罪非威仪也。若准五分成恶触。有命外道。计春生夏长故。自伤物自损也。如疮净是。高胜即净法多故。高胜于彼。

    初人下。即使净人作净时。人果俱在净地上也。不妨余众。钞注云。余四众食。以非处即在不净地故。后之二句。指上四句中后二句。

    十种。谓初五种是净种。次五种净根。文中合云五种净种。五种净根。文略且初五者。谓火净。刀净。疮净。鸟啄破净。不中种净。此五种中。刀疮鸟净去子食。不中种火净都食。次五者。若皮剥。若?皮。若腐。若破。若瘀烂。此应是净根种。火净听食。四分火净。通五生种故。一提。坏生种也。一越。食皮肉吉也。如钞云亦四药中蓼萝。即萝勒蓼(令兰者是)。若僧祗中。揉[打-丁+修]萝勒蓼等。不可坏种。种即子核也。蒿草有隔。即有草菜所隔也。又钞注云。准此蒿草之类。子果散落。无净法。

    非谓下。是了疏解文也。他加行。即净人为净也。一物成非。但约一被净者成净。余不净。以同一聚故。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