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十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以法自持。必致尊敬。以道自卫。必不横夭。二者。为自受用三昧。正智明了。而能辨其邪论。悲愿无尽。而乐度众生。二者。为他受用三昧。前四。是菩萨因中之行。后能入圣道。是菩萨之果德。如是人者。现在自他俱利。且能入于圣道。必得受持是经。而转化于众生也。此是我辈学道人真福。不可不知。

    阿难言。如彼人者。度诸众生。得受供养不。

    此明堪受供否。为断世疑。故有斯问。

    佛言。如是人者。能为众生作大福田。常行大智。权实俱演。是四依僧。

    此明大乘四依。所谓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得如是四依。则能常行于大智矣。夫智有权实之分。实智。即诸佛本得智。一切语言道断。权智。即后得智。能以方便设化。然实非权而不显。权非实而不立。必须权实俱演。方为大乘四依。

    ○华严离世间品云。菩萨住于涅槃。而示现生死。究竟寂灭。而现起烦恼。常入深禅定。而示受欲乐。常远离三界。而不舍众生。是为不由他教权实双行不共法。又云。虽知一切法。无有造作。而亦不舍诸法自相。虽知不由他悟。入于法。而种种方便。求一切智。虽恒观察无人无我。而教化众生。无有疲厌。虽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萨行。无有休息。虽知诸法不可言说。而转净法轮。令众心喜。虽现入于大般涅槃。而一切处。示现受生。能作如是权实双行法。是佛业。今此权实俱演。亦即此义。然离世间品。原是发明妙觉果后。利生常行之道。即同于大乘四依行相。而非小乘四依。一谓乞食。二谓冢间树下宿。三谓粪扫衣。四谓服腐败药者。比也。

    于诸供养。乃至头目髓脑。亦皆得受。何况衣食而不得受。

    此明内外二施。俱堪受故。凡舍身分所有。为内施。衣食供具。为外施。如华严回向品中。言最胜智菩萨等。以头目布施。饶益菩萨等。以髓肉布施。又法华云。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舍于两臂。药王菩萨舍身等。是也。盖内施尚且得受。况外施乎。

    ○智者于受食之时。当作厌离想。犹如旷野鬼。食子之肉。心生厌恶。都不甘乐。如是深加观察。知世间受抟食之过。抟食。即欲界分段之食。以资色身者也。次观触食。如披剥牛羊。如诸虫唼食。然有身。斯有触。若贪于触乐。终获苦触。故知触之为患实大。又观思食。如大火聚。此思。是第七意业。从根本无明不觉而起。故喻如火聚。然一有想因。即有此思食矣。再观识食。犹如三百攒柔森列而不可近。以有生故。则有此识食。然此三种。俱名为食。能资益众生诸根四大。及种子故。是为三界食。智者作如是观。而于一切。不生贪想。故受食时。无论好恶。如涂治痈疮之药而已。又须知比丘。当以法喜为食。如妙吉祥菩萨(即文殊别名)为舍利弗等。设希有食。乃曰。我今所设食者。不可分段。不可吞咽。非香味触三尘为体。非三界所摄。亦非不系。如是妙食。是如来食。非饭食也。善现与舍利弗闻已。法喜饱满。俱入灭定。不复食三界之食。此是般若涅槃二经中。所说之义。又经云。一切诸法。由食而住。在眼。以眠为食。在耳。以声为食。在鼻。以香为食。在舌。以味为食。在身。以细滑为食。在意。以法为食。在大般涅槃。以无放逸为食也。

    善男子。如是人者。是汝知识。是汝桥梁。何况凡夫而不供养。

    此明为二乘良导。然阿难在般若会上。祇得初果。首楞严会中虽证法身。悟成佛法门。犹未尽漏。至法华受记作佛。虽能忆念过去诸佛法藏。通达无碍。而习漏未尽。及佛灭度后。结集法眼。始得阿罗汉果。今此故云。如是人者。是汝知识以堪导入圣道故。是汝桥梁以堪超越三有海故。实能与汝二乘。为师为导。岂况博地凡夫。而不敬事者哉。

    阿难言。于彼人所。受持是经。供养是人。得几所福。

    此又问传持福利。

    佛言。若复有人。持以满城金银而以布施。不如于是人所。受持是经一四句偈。不可思议。

    此言功德难量。夫以财宝为施。祇得人天有漏之福耳。此句先释明。不必问其得几所福矣。下独显持者之功。若能持此中一偈。便得顿悟本觉。而获法王出世之智宝。是岂世宝之可为喻。此功此德。真实难量。非心可思。非口可议者也。

    善男子。令诸众生持是经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

    此明悟心不失。言一人成道。则多人获益。若令诸众生。持于此经。必得契悟此心。常在定中。决不失其本心者矣。

    ○华严称发菩提心功德。连举十余喻。重重较之。不及少分。盖发心者。发明本觉之心体也。然于初发明。得一念相应见道。即已断于见惑。更当修道。求断思惑。始得不失本心。而常安住于道矣。所以初祖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此土。传上乘一心之法。欲令人明心见性。又得马大师大弘其道曰。一切法。皆是心法。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凡所见色。即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若是上根众生。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于阶级地位。即顿悟本性。此等提唱。岂不是六地菩萨。说法化导耶。又云。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着。前念后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此又岂非七地菩萨。成就不可思议身语意业。无相行耶。又如百丈云。心如虚空。亦莫作虚空想。黄檗云。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着。然后随方应物。能所俱忘。临济云。你才拟心。早是错了也。德山云。瞥起一念心。便是魔家眷属。此等所说。又岂不是七地中。得无生法忍境界。历观从上诸祖。莫不皆得此等契证。方可称佛祖儿孙。利生接物。但今法运下衰。不能挽其颓风。以致见道者多。修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楞严所谓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正在此时。岂不悲哉。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

    此明失心悔过。即得于清凉也。然此失心者无他。祇为学者。但求一悟。便为了手罴参。即乃随顺世缘。久久旧习复起。不特求断思惑。并前见惑。仍复又生。故破坏法身。夭伤慧命。依旧与前凡夫日用一般。此即失心之谓也。昔有僧问沩山。顿悟之人更有修否。山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初心顿悟。犹有无始习气未除。须教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令其修行趣向。沩山此说。一如佛之言曰。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其义一也。夫佛祖令人见道复修道。其言切诫如此。后人不肯听从。亦无可奈何。以故佛又开此方便门。乃曰。若失本心。即当忏悔。梵语忏摩。此云悔过。今华梵兼举。故曰忏悔。盖言若此心之既得者。倘触境缘热恼。或乃失之。亟应悔过。永断勿生。则心智仍现。亦何失之有。是中即转热恼。而为清凉矣。

    阿难言。忏悔先罪。不入于过去也。

    此明罪性无住。即净名所言。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什法师注云。今因先所作罪。故今悔其先罪。既言有先罪。则似罪有常性。而入于过去矣。故为说不入过去。而去其常想也。肇法师又云。往罪虽系人。而不言罪有常性。从未来。至现在。从现在。入过去。如是。则三世性空矣。故三祖僧璨大师初谒二祖。设礼而问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二祖曰。将罪来。与汝忏。璨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二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二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璨于言下大悟。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此悟罪性。当体空寂。如毗婆尸佛偈云。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矣。然未悟者。又不可拨无因果。谓无罪之可忏。盖人系于业缘。有性罪遮罪。遮罪。依教作法忏之。性罪。即当起行方灭。起行有二种。一从事行上忏。即净身口意。对三宝发露。更不覆藏。断相续心。后不复作。二从理行上忏。如后所言。入真实观。是也。今此阿难。谓佛虽说忏悔先所作之罪。然罪性本不属于三际。故必不入于过去者也。

    佛言。如是。犹如暗室。若遇明灯。暗即灭矣。善男子。无说悔先所有诸罪。而以为说入于过去。

    此先印成。又重以喻明。谓汝之言然。夫罪性。实无三际之可住。如遇其明。则暗自灭矣。无(如毋字)说悔于先前所有诸罪。而以为其说入于过去也。此句。即重举阿难之言。申明其义耳。

    阿难言。云何名为忏悔。

    此又问前失心悔过之法。

    佛言。依此经教。入真实观。一入观时。诸罪悉灭。离诸恶趣。当生净土。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明入观之功。言一依如前所说。修空无相无作。而观于真如实际。此即实相无生忏。如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慧日破诸暗。众罪如霜露。又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以故不特罪灭。离诸恶趣。必得当念即生法性清净之土。速成阿耨菩提。此如华严十住位中。梵行品所云。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如妙觉果后。说离世间品。明利生之道云。众生得闻此法。闻已信解。解已修行。必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如说修行故。皆与此经合。而同为一乘圆顿法也。

    佛说是经已。尔时阿难及诸菩萨。四部之众。皆大欢喜。心得决定。顶礼佛足。欢喜奉行。

    此结法圆成。以明在会。咸皆秉教传持也。夫欢喜本是初地之名。谓初明性智。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今此特申二种喜。一者。心得决定。无有余疑。住于不退转故。二者。拜命奉行。以法转利。而自生愿乐故如。舍利弗。来所还复来。具足然后出。而阿难在首楞严会上。亦云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此皆发欢喜奉行之悲愿也。但今我辈。欲修行大乘者。必当发无上胜心。如不退转法轮经云。时有三善男子。求菩萨乘者。白言。世尊。我等于此法。能信能解。不生疑惑。犹如如来。尔时第一善男子言。世尊。若作是说。我是如来。此言便是正说。第二善男子言。世尊。若作是说。我是世尊。此言便是正说。第三善男子言。世尊。若作是说。我是佛。此言便是正说。所以者何。我等于此法。不生疑惑故。在会闻者。心皆扰动。作是念言。无有二佛。并出世间。何缘彼作是说。阿难问佛。佛说偈曰。能知过去如。亦知未来如。见一切法如。是故名如来。彼已能通达。诸法平等相。亦不生心念。是故名如来。道如菩提如。及与不住如。知如如虚空。是故名如来。又曰。不畏于生死。正住生死中。化度诸众生。是故名世尊。又曰。觉无明无知。自性无所有。已得于明智。是故名为佛。此即见性成佛。直趣无上菩提之义。余述此经记。一日先于定中。见梵僧手持经卷以授余。未几。会南柱禅人持此经至。阅之。如获故物。晨夕展玩。不忍释手。后遇南天竺僧四人。余因问之曰。汝知金刚三昧经否。一僧曰。此间亦有是经耶。其义校首楞严更胜。同在灌顶部中收。在昔传闻五天竺国世主。皆保护秘重。不妄示人。此真是菩萨出世度人之大法宝也。余因研究其义。奉为此生他生修行之法程。惟愿见者闻者。同愿力行。转相设化。如舍利弗所云。前来后来者。悉令登正觉。

    音释

    恰

    (苦洽切。音掐。适当之辞。谓有合于心也)。

    迈

    (音卖。老也)。

    泻

    (音写。倾潟)。

    冢

    (音肿。故墓也)。

    埽

    (扫本字)。

    抟

    (音团捏聚)。

    唼

    (色洽切。聚食声)。

    丞

    (音戟。急速也)。

    扰

    (饶上声)。

    谙

    (音庵。悉也晓也)。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十二(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