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答彼未三乘同所观谛。非通行故。今约三乘通行也。

    言依经部宗等者。天亲菩萨。本是健驮罗国人。于经部宗中出家。后往迦湿弥罗国。习婆沙义。随听随结。日一偈。成六百行。然于偈中。赞以经部义。破于有部。缘天亲论主。以经部义。难悟入尊者。往尊者往通不得。入定观之。乃知以经部义。暗破有部宗。乃语天亲曰。汝速归国。未离欲者。恐相害耳。天亲遂以赤铜叶。写所结颂。欲将归国。弥罗国中。有宗罗汉。秘所造论。敕药叉神。不令论出。天亲遂记已归。于时有宗相贺而喜。有宗盛矣。悟入曰。彼天亲者。意弘经部。破汝有宗。偈致传说之言。似相调耳。如其不信。请释即知。有部罗汉。乃齐金帛。请天亲自释。释中果如所说。此则经部破有宗义也。

    言三转行相非唯等者。此正破前妙音云。法轮唯在见道。憍陈那等见道生时。说名已转。天亲破云。非唯见道故。

    言如何可说者。即是天亲论主立理。

    言是故唯应即此三等者。一自三转。二他三转者。初印相转。如实了知。是苦圣谛。如实了知。是集圣谛(云云)。印四谛相故。名印相转也。二应修转。此是苦。我应遍知。此是集。我应遍断。此是灭。我应遍证。此是道。我应遍修。三已作转。此是苦。我已遍知。此是集。我已遍断。此是灭。我已遍证。此是道。我已遍修。二他三转者。一示相转。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云云)。二劝修转。此是苦。汝应遍知。此是集。汝应遍断。此是灭。汝应遍证。此是道。汝应遍修。三作证转。此是苦。汝已遍知。此是集。汝已遍断。此是灭。汝已遍证。此是道。汝已遍修。问曰。一一谛下有四行相。谓眼智明觉。四四成十六。三转合有四十八。如何言十二。答且一谛下有四三转。言十二。以数同故。且言十二。据实。有四十八。若竖而论之。言十二。横而论之。有四十八。此是苦。眼智明觉。此是集。眼智明觉(云云)。二此是苦。汝应遍知眼智明觉。此是集。汝应遍断眼智明觉。此是灭汝应遍证眼智明觉。此是道。汝应遍修眼智明觉。三此是苦。眼智明觉(云云)。然眼智明觉。小乘宗中解。于见道中。法忍名眼。法智名智。类忍名明。类智此名觉。别知四谛也。又解。亲见名眼。决断名智。照了名明。警察名觉。若大乘。一无漏智。总名法眼。依去来今有差别故。非于一谛别起四智。由真见道唯一刹那。不同小乘上下别观。

    言通三世者。缘过去名智未来名明。缘现在名觉。通缘三世名眼。眼是总。余三是别。问苦集道三。是有为。通三世智缘故。彼境名智明觉。灭谛是无为。无来无去。如何言三世。答依诠而显说。亦通三世。能智缘彼灭谛。名智明觉。此解未解。二烦恼名证?障。灭谛烦恼通三世也。无漏智缘着过去烦恼。名智。缘着未来烦恼?真如。名明。缘现在烦恼?真如。名觉。故立三世。所以疏言。是故唯应即此至正理。此是教法轮也。问行法向上。有摧坏义。可名为轮。如何教法。亦名为轮。答教法向上。有可说义。有可转义。故名轮故名转。

    言可应正理者。应三转道理也。

    言云何名转者。问教法既名轮。如何称转。答疏言。由此法门等。相续者身义。令解义故。出世尊口。入陈如耳。故名转也。

    言或诸圣道者。天亲第二义。此解行法轮也。

    言于所化者。则陈如是也。

    言身中转者。解转义。即是无漏智起现行也。

    言于他相续者。问经部义既许通三道转。名法轮。如何世尊为陈如转。初入见道。便名法轮耶。答疏言。于他相续等。但见从来总未曾转。今日方转。名转初也。有解。对后二转说者。非也(上天亲难了下众贤救)。

    言此有释言者。众贤论师也。天亲既以经部义。破有部宗。因此多年其义不行。众贤慨其破斥。救萨婆多。造八十卷论。名俱舍雹。后从迦湿弥罗国。以雹系在象首上。以俱舍论系在象尾。逼逐天亲。欲求面破。天亲回避。常挍一程。从之不及。天亲门徒。谓其师曰。何故回避众贤论师。天亲曰。如师子王避豕。远近方胜劣。智者应知。后众贤因遇痢疾。遂赍金帛及所造论。以达书于天亲。我所造论。愿见观览。可即与之进得遂流行。如其不然。甘从灰烬。天亲览曰。已此即正顺我宗。遂为改题。为顺正理论。即今藏中现有。然众贤论师总讳却。唯依见道名法轮者。非萨婆多正义。此言唯依见道名法轮者。是我大婆沙中不正义也。非萨婆多本意。

    言杂心亦叙等者。问杂心论中。亦言唯于见道立法轮名耶。答疏言杂心等。亦是我宗中不正义。婆沙论中。既是不正义。向杂心中说。岂是正耶。

    言俱舍复云或者。引俱舍。证有部宗中正义。或诸圣道者。即见修无学三道。正名法轮。故名诸。是萨婆多本意也。此上正理师所认义。

    言故显宗云毗婆者。疏主自解也。亦叙婆沙本意。牟云。言以三周者。或云以三说转者谬也。

    言于他相续见等。问既若法轮通三道转。如何初入见道。佛问解否。答疏言。于他相续等。且约初转入圣说。未是果圆满转。此会通不唯见道独名法轮。

    言非唯见道八正等者。问婆沙中既言唯见道立法轮者。是不正义。莫妙音毂辐辋三。莫是正义耶。答疏言非唯见等。此妙音将毂辐辋三。唯见道立。亦头破也。

    言成实论说等者。摄云。捡彼论上下。无如疏引。然疏主取意而说。彼论二十三。三慧品。相依生起尽。是约见道。已说三转也。又一谛品云。问若不以四谛得道。当以何法得道。答曰。一谛得道。谓彼灭谛。如经中说。行者观此五蕰无我故。如瓶中无水说为空瓶。如是五阴中。无有神我故。故名为空。相国云。初转至五停心观。生闻慧。第二转至总别念观。生于思慧。第三转至四善根位。生于修。唯观灭谛。唯观蕰中。无我行相。但作空而转。无别十二行相。经部师子曰。末师义。本数论中出家。同小乘许见道前有断惑道故。从五停心等观。有转义故。

    言今者大乘总等者。瑜伽解深密法华。皆明法轮。然大小乘皆说有通别。大乘通者。谓七觉支及八圣道。通见修无学。唯十智在无学道。不通前二。与小乘同。若大乘别者。七觉支在见。八圣道在修。十智在无学。若小乘别者。八圣道在见道。七觉支在修。十智在无学。通即大小皆同。别即大小有异。十智唯在无学。大小皆同。

    言轮自性者。初自性。顺众贤。后八支顺妙音。问云何顺彼小乘宗说。答总贯诸文。是故顺。今谓不然。疏中二解。初约三道别修行相。后约总修配毂等相。名数不同。岂得说名顺妙音解。况疏自言不同小乘也。若言前解约别修论。何故疏言通见修等。答彼论法轮不唯见道。非约七八三道通修。

    言择法觉支者。见道法轮七觉支中。以择法觉支为体。择法即是见道中无分别智。名择法觉支。修道法轮。八圣道中正见为体。无学道法轮。以十智中正智为体。所言七觉支。谓择法精进喜舍念定轻安。觉者是智慧。支者分义。择法一种。亦觉亦支。余六是支非觉。以助觉故。或觉相应性故。八圣道者。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圣道。正者圣也。道者游履义也。大乘修道八圣道。于支中唯取正见一法。为轮自性。体是慧故。潞府兼取正思惟。今唯取一法。克实体。唯是正见。十智者。依小乘说。谓苦集灭道智为四。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为四。尽智无生智为二。是为十智。问无学道中有十智。今何圣证智为轮自性。答即是尽智无生智。令名正智也。问何故此觉支中唯取择法觉支。八正中唯取证见。十智中唯尽智无生智耶。所余七中六。八十七。十中八。何故不取。答能断惑相者。正是法轮。此之三种。体即是慧。观能断惑。故得为体。余法但是助断也。三道之中。前二道中。一一皆具七觉支八圣道。无学中亦具此二也。佛位之中。若不具足者。佛位应无七觉支八圣道。问十无学智。莫通见修有耶。答唯佛位有。不通前二也。后必带前。前不必带后。

    言正见正智等者。牟云。此等字。但是结前三义。如人告身名等。但是向内等。非向外等。只等三道。非是摄余名等。此约克性。余道支等。入余文故。

    言瑜伽九十五云正见等。问疏主如何得知正见正智是轮自性。答疏言。瑜伽九十五等。所成性者。由是道前资加二道为能成。见道为所成也。见道为能修。修道为所修。修道为能学。无学为所学也。无学中菩提为能成。涅槃为所成性也。此大论引文齐中间。以显初后。举修道八正道中正见等。取见道择法。及无学道中正智所成性者。即是果上菩提涅槃也。

    言自他三转者。世尊中从因至果。自有三转。通见修无学道故。诸圣慧眼。谓四谛下无漏道名真圣慧眼。谓眼智明觉等。问因中有摧坏义。故可名转。果中无摧坏义。何名轮。答果中镇已复故。圆满义故。亦名为轮。

    言俱舍亦云等者。证三道法轮也。

    言或体唯圣八圣等者。彰轮自性。前来自他三转。通见及修。自他之中通见修。见修之中通自他。已上唯依通行相出体。七觉支八圣道。皆通三道(上通修。下为别修行相)。依八圣道出体。以八圣道具毂辐辋三圆满义故。此通妨难。难云。若大乘见道。唯取七觉支。为轮自性。如何得具法轮义。无毂辐辋故。若疏云。或体唯取八圣道等。

    言正见正思惟者。正见是体。正思惟是用。体用俱是慧。故名根本。如轮毂也。以慧简择。择方能持戒者。正语正业正命。以戒为体。戒为轮辐。戒从慧有。如辐依毂而有。戒既清净。定即现前。念能忆持。勤复遍策。定则专一故。能摄录余众行故。如辋摄辐。不令杂散故。

    言不同小乘者。简异也。不同小乘。配毂辐辋三名。不同有为乘中慧为最胜。若不先慧。即名乘缓。自利行中。戒为首唱。若不先戒。即名戒缓。是故大小不同。问一种取八支圣道圆满名轮。大乘少乘何别。答一约体别。大乘取慧为毂。小乘取戒为毂。于中别配法数多小。亦不同也。二约道别。小乘别修行相。八圣道支在见道。七觉支在修道。大乘七觉支在见道。八圣道支在修道。大乘七觉支中。喜觉支顺欢喜地故。于初地见道修七觉支。八圣道支在修道。正语正业正命是三业。菩萨习万行。必依三业故。又思惟支顺彼十地菩萨。利生说法故。修道修八圣道支也。

    言此八圣道别者。问大乘中此八圣道。唯在修道。何因今说通三道耶。答此八圣道支有别。若据别行相。八圣道支唯在修道。若据通行相。八圣道支通于三道。见修无学故。若不尔者。世尊应无八支圣道。若论通修。大小并同也。

    言谓能生后圣道。后圣道者。即是见道也。教是见道已前教也。此教能生后圣道故。得名法轮因也。第一因闻得生闻慧。因闻慧生得思慧。因思慧生得修慧。此资粮加行位中。闻说此是苦此是集等教法。及有漏闻思修三慧为因。能生见道无漏圣智为果。或修为因。佛果为果。令此二种为因。无学道为果。又若不闻教。如何见理。若不见理。如何行。如何证果。故教为因也。

    言诸教者。教既不一。名诸教也。或教通三道。转亦得名诸教。

    言无量义经者。问如何将教为法轮。答疏言。无量义经等。

    言诸经论者。即金光明经名法轮。说三转法轮。谓转照持。又下言。昔于婆罗奈。乃至复转无上最大法轮。

    言俱舍亦者。此证法轮因也。教为起行因也。

    言名得所得者。所得是能得家所得。能得是所得家能得。能得之方便。方便即是因也。所得是果。能得是所得家之方便。依主也。

    言前为后因者。教则唯因非果。佛果则唯果非因。故名前为后因。或第一教为因。闻慧为果。闻慧为因。思慧为果。思慧为因。修慧为果。有漏三慧为因。见道法轮为果。修道为能得因。果中菩萨烦恼是所得果。或解。果中菩提犹自属三周。十二行相中收。犹是能得方便也。烦恼是所得果。

    言合为果因者。化度云。即前有学位中。若因若果。皆与无学为因。故名合为果因也。

    言又云三周正转者。问此解与前解何别。答前解兼通见道前。但是因皆引来也。此后解只取见道修道。第一转第二转望第三转为因。故名方便也。

    言随其次第者。总将三转次第。配智见现观也。所言名为方便者。此有三解。初顺次第配。智字配见道。见道中苦法智也。见字配修道。修道中八圣道中正见也。现观二字。配无学道中有究竟现观。二者逆次第配无学。无学道中有尽智无生智。配智也。见者配修道。修道中正见。现观者配见道。见道位中亦有无漏现观。名现观。三者亦依次第配者。金云。见道有三。见道中正智名智。后得智名见。证理名现观也。修道有三者。本智名智。后智名见。证智名现。三无学道有三。本智名智。后智名见。究竟名现。此观引论者。意取为得所得方便。方便两字是法轮因。问如何智见现观名得方便。答有二解。一无学道中。菩提智为能得。方便法为所得。二菩提智向上初得之时。一念心为能得方便。后两念已去为所得也。今疏中意。只是智见为因。现见为果。见修为因。无学为果。论中言三转。总为方便。方便者因义。此据总相说。

    言三轮眷属者。意者除智已外所有俱时五蕰等者。皆名眷属。

    言谓诸圣道者。三道不一。名诸也。见道之中。除择法觉支。修道中除正见正思惟。正见是慧体。正思惟是慧用。俱是慧故。无学等道中除正智。此三自是轮自性收。余法助伴五蕰等。尽是轮眷属也。

    言瑜伽等说圣所等者。即是色蕰。此有三名。一旧云道俱无表。即取俱时现行思。有防恶。立名也。新名道共戒。体是无漏。亦名圣所爱戒。圣人保重故。此初解唯取道共戒也。二化度云。圣所爱戒。谓定共道共戒。体是无漏。圣所保爱。若有漏戒。圣所猒恶。今唯取无漏戒。

    言及信等法者。信即四不坏信。信现观也。即唯识论六现观中。第二信现观也。等者等取二十二法心心所也。

    言助道除惑者。有说圣所爱戒助现观。增明信等法。助道断惑。此解不义。意言戒及信皆助观增明。助道除惑。彼正智不能独断。如金轮宝降怨歒之时王之千子亦同降也。

    言法轮境者。如世猛将破贼之时。即青渠黄?为破贼之境也。

    言谓四圣等者。四谛之理。是断烦恼处。名之为境。如世居王降伏诸国。烈阵煞贼之处。名之处境。三乘之人同观四谛理。名之为境。三乘之人同断四谛下烦恼。名之为境。虽同观四谛。今据增胜而偏说之。声闻人缘四谛为境。缘觉之人观十二因缘为境。菩萨人观三性三无性为境。

    言瑜伽又说者。前轮因中文已引了。今取方便家果。前取于因。今说于果。所望别故。

    言此经亦说者。尔时大通智如来受十方。至所不能转。

    言解深密等者。经云。初于一时。以四谛相。转正法轮。次于一时。以隐密相。转正法轮。世尊于今显了相。转正法轮。即是非空非有教。第二时中说三无性。即隐密说。说隐密言。非显了义。第三时中。无即遍计。有乃依圆。故是显了。

    言瑜伽说为得所得者。谓大菩提为得□方便因所得。即菩提。涅槃果所得。是能得家之所得。是所得家之能得。故名得所得也。此有二解。一菩提涅槃俱是所。二涅槃为所得。菩提为能得因。

    言后又说四沙门者。依小乘虽烈四果。意取有学为因。无学为果也。前三果能得方便。第四果所得也。

    言所摄受者。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所摄受为果。能摄受即方便也。

    言又三周等者。今唯取所得。不取能得。能得属前法轮因也(上来有五)。第一轮自性克实名为轮。第二法轮因方便名为轮。第三轮眷属助伴名为轮。第四法轮境境界名为轮。第五行法轮果所得名为轮(列五名了)。

    言然此五体等者。教理行果为体也。即摄取前五法轮。一者。教摄法轮。因中一分教。及果法轮中一分梵音声相。并是教收也。二者。理摄法轮境及法轮果中涅槃理及四谛理也。三行者摄取法轮自性一分。谓见道中择法觉支。及修道中正见。并法轮因中闻思修三慧。眷属中一分唯。取因位。眷属助伴五蕰。并是行行中收。四果者。摄取法轮果中菩提涅槃。并梵音声相。并摄取自性中一一分。谓正智。及果中轮眷属五蕰。并是果摄。又前法轮因即是教。法轮境即是理。法轮自性及眷属即是行法也。轮果即是果法也(配五般若)轮自性即观照。轮因即文字。轮眷属即眷属。轮境即境界。轮果即实相般若。

    言梵轮者。是人轮者。法梵之轮故(依主)。

    言梵增语者。章敬三解。一如来非梵非不梵也。为化物故。强因于梵。故名增语。二唤佛所转法。名梵轮。增语者增加。法体本来离言绝相。无言无说。方是不增。今以名句向上安置梵轮名字。增加其语故。名梵增语。三增者无上义。唤如来作梵。缘与无上梵德相应四无量心。名梵德。一切众生声闻二乘虽有慈悲喜舍。是假非真。到佛身上。慈悲喜舍真能拔苦与乐。慈悲喜舍名梵德。就中佛身上最殊胜故。名梵增。佛所说法名梵增语也。问前来偈中有三名沙门性婆罗门。此中何故不解空。解梵轮。答缘沙门婆罗门向下无轮字。故不解也。唯梵轮法轮有轮字也。

    言二名法轮者。如金轮王轮。金为能成。轮为所成。择法正见等为能成。轮为所成性也。若小乘宗。若有戒。万善因戒而生。即正语正业正命此为三毂。正见正思惟正勤为辐。正念正定为辋。若大乘宗。正见万善依见而生。所以将正见正思惟为毂。正语正业正命为辐。正勤正定为辋也。以法为轮。故名法轮。法即是轮(持业)。轨谓轨则。令生物解。持则任持自体也。无漏智是体。摧坏等义是用。此三道法轮皆有轨持义。不但摧坏。亦有轨持也。

    言一圆满义等者。谓七觉支中择法等及八圣道支。具毂辋辐。圆满义故名轮(如前广辨)。

    言或择法觉等者。问八圣道支具圆满义。可名为轮。若七觉支不具圆满。何名为轮。答疏言。或择觉等支。见道中七觉支。断分别别烦恼。证理断惑。名体用周备。此七觉支三道皆有体用。问果中不断惑。如何有体用耶。答果中证理尽分。达事尽分。亦名为轮。问若尔。因中证理达事未遍。因智未满。应不名轮。阙满义故。答此亦不然。但约有体有用。即是周备圆满名轮。谁言种智皆圆。若不尔者。见道何名法轮。疏主岂不智。因智未圆。意者但取圆满义。不唯八道。即彼七觉支等亦有体用圆满义。疏主意者。若但以毂辐辋三义名圆满者。恐失前三道自性义。故以体用。而解圆满也。

    言此四种法者。即教理行果。若伏教也。若断理也。若助行也。若正果也(上配为正)。若据此中。疏意前来不说教理行果。忽然此间配。有似孤起。但是无漏智具此四义。名摧坏义。且若伏伏现行。若断断种子。若助心心所。若正无漏智。智体能正断智眷属为助断故。牟云。若伏若断。约烦恼说。若助若正。约能治说。助即眷属。正即自性。意将此二望彼烦恼。皆有伏断。故名为摧也(不尔无行相更问)。糅云。此四皆通本后二智。于中本智正断迷理惑时。兼伏迷事。同时五蕰名助。后智不断迷事惑时。兼伏迷理亦尔。应作四句。一伏非断。地前。二断非伏。金刚无间道。三亦断亦伏。初地已上。金刚无间已前。四非伏断。诸凡夫。

    言三镇过义者。无学道中。虽不断惑。镇已伏故。如转轮王。金轮住王顶上。摧已伏之者。悉皆不起。今此无间道断二障永尽。解脱道镇令不起。无间道如驱贼。解脱道如闭户。闭户即是镇遏义。

    言令势转远者。已断烦恼。永住不生。名远。有二。一令惑转远。惑既伏已。圣智增明。能治力强。说彼名远。如言日能消恶。二者。智力转远。又彼治已。念念落谢。望能治道。亦得远名。如言智随果长。即转齐也。

    言四不定义者。如车造了不可停住。须有运动。法轮亦尔。从自见至自修道。从自修至无学道(上自三转也)。

    言从自无学智者。他三转为陈如也。佛将心中所解之法。与陈如说。令陈如身中三时智起。转自解心。入他人身。他从言教解于谛理。即同陈如。入见道已去。从于谛理起于正行。即是从自见至自修。从自修至无学。

    言如是展转者。即陈如当来成佛。复为他说。他得果已。又为他说。名展转故。名不定也。

    言如转轮王者。举喻结四义。一如转轮等。结前圆满义。二能降未伏诸烦恼故。结前摧坏义。三能镇已伏等。结前镇遏义。四往复故。结前不定义。

    言往复往者。如来置圣道于陈如身。已是一重往。陈如又随转置余身中。又是一重往复重也。

    言瑜伽论说等者。证不定义。即世尊为陈如说。陈如为他人说也。

    言法即是者。此中所转法。法即是轮。持业也。

    言转者。问法既名轮。如何名转。答疏言。转者。动也显也运也起也。

    言动宣言教答疏言。动宣言教。即是世尊言。此是苦。此是集等。宣说教也。

    言显扬者。问何名显。答疏言显扬妙理理也。

    言运圣者。问何名运。答疏言。运圣道于声前行也。

    言起真智者。问何名起。答疏言。起真智于言后果也。即配教理行果。

    言运圣道于声前者。潞府云。听人圣智。起于说法者声之前。此相对名前也。起真智于言后。前后名后。若约陈如一人说。见道起时。此则相对名前。名运圣等。若约如来声也。落谢过去。余之四人方始得道。名前起真智于言后也。此第一解。唯陈如一人得。名运圣道于声前也。四人便不得。第二解。转法轮时。听者闻彼声名句文。重得种子。落在第八识中。至夏满。方始得圣道。如来声是现在。圣道在未来起。如俗唤未来作前程事。如今圣道在声之未来。声之前故。名声前。此解为正。他第三由如来先内身自成就得圣道。总未曾向人说圣道。在说法声之前。名运圣道于声前。唯望如来自身说起真智于言后。如来说了。听人圣智起于言后。

    言圆摧障恼者。圆满义。摧坏义。以彼法轮向上圆满义摧坏义偏胜。是故偏结。余镇遏义不定义非非胜。故不举之。

    言所转即法者。法之轮(依主)。或法是声。教法也。轮是无漏智。陈如闻如来教声。起无漏智断烦恼。名轮。法家之轮。依主也。或无漏智起。能断烦恼。法即是轮。持业释。

    言由五种相者。问今转法轮作何行相。而能转耶。答疏言。由五种等。前三转约佛因中。若报若化。皆属自转。为得所得也。后二种即约世尊。□□陈如等。他三转令他入见修无学道故。此五即是大乘法轮之根本也。

    言为得所得者。为得即方便。所得即菩提涅槃。

    言所缘境界者。即是三性十二因缘四谛理也。

    言为得所得方便者。为得即是三周十二行相。十二行相。为得涅槃之方便也。

    言证得自所应得者。即是菩提涅槃。金云。三乘自无学果。名自所应得。又此第三相。唯是所得。不是能得也(上三明佛转了)。

    言四者得已等者。下二问为他人三转。问何用后二转耶。答谓如来初得前三转道果满已还。以所证见道等法。为陈如等。说陈如等得已还。有如前三种相。已后得为他说。

    言树他相续者。立也。相续者身义。如来自解了。欲拟转此解心。向陈如身中着得否。答安立名教。施设语言。为陈如说。言下便悟。便是如来转自解心。到陈如身中也。问既是自解。何名佛转。答只此解心。因佛言教。故名佛转也。

    言于自证深生信解者。谓陈如等。初见太子行苦行。皆舍离者。共相谓曰。云何见之晚欤。此但猖蹶人耳。由此五人于如来所起不信心。不知如来身三转道圆果满。故有慢也。是故世尊转己所得。令彼五人三转道圆满故。始于如来三转。深生信解。示相劝修。作证等转。

    言五者令他等者。令他是地神也。于他是陈如也。即是令他地神。于陈如深生信解。

    言此意总说化(至)时者。化身简报身也。相者。从自见至修。从自修至无学也。自证果时者。即是自成三转三十四心成菩提也。

    言令声等者。亦有所证。化三转也。意言化身自三转。已至于果中。为声闻等。亦三转之。亦令声闻同是五相复为他。转重重能化有初三。后皆属于所化行相定也。

    言不依菩萨报身者。若于化身上说。一坐之中三十四心成道。自三道亦成。他三转亦成。若于报身上说。则初转已去。经二大劫。则难作行相。故不依菩萨报自成义也。

    言或亦依实菩萨转等者。即约菩萨实身。经三大劫。十地中修因满已。于色究竟天。成佛身色相好。一一廓周法界。自他三转成报身上。亦得有故。他受用等。通他转故。

    言总依等者。问实报何容一会三转得成。答疏言。总依始终等。自他三转历三祇故。虽然一坐向世尊边闻法。成教法轮。初转初见道。入初地时。更经二大劫。方得佛果。亦是此间三转所摄。虽然时节长远。总约始总而论。亦成三转也。

    言非安立者。有云。四圣谛是小乘四谛。此杂乱。此中转相。依大乘义说。见道已去。根本智缘非安立谛。后得智缘安立谛。本智缘圆成实。后智缘依他。菩萨依于三无性。观四谛境。疏言。皆此所摄。

    言二方便者谓即(至)菩提因故者。问见修二道何名方便。答无上菩提。是所得果。与彼所得而作因故。即三周十二二行相故。名方便。方便即因。能得即方便。方便是法转因。所得之方便。方便即法轮因也。

    言谓昔菩萨入现观等者。即说菩萨入见道时。有信戒智谛边。智谛现观。唯识有六现观。见道中有四。牟云。此即智谛现观也。彼了知时不作了解。说彼为真了知。正证理时。都无分别。后分别时。元来分别不着也。此即自三转。初印相转如实者。如者□义。菩萨入现观时。无漏智称实。了知苦集灭道。苦集二法。实是苦。灭道二法。实是乐也。问根本智中。证如之时。不分能所。如何名为如实了知。答牟云。初后得智变影缘如。名如实了知也。

    言于中所有现量等者。即菩萨入彼真见道中。分别烦恼悉皆断尽。亲证无漏二空真理。即此能证二空真理之智。名为法也。

    言即此由依者。此意说彼真无间道。一个智总能观三世四谛之境。即缘过去四谛之时。此能缘名为智。缘未来四谛之时。此能缘名明。缘现在四谛之时。此能缘智名为觉。初一总。后三别。总别合论。故言眼智明觉也。

    言此说一智总名法眼等者。四法同时。不同小乘别起四智。

    言非于一谛别等者。四谛之中。一一谛下。别起法忍法智类忍类智等四也。意说不别起法忍等四也。

    言由真见道唯一等者。问何以不别起。答疏言。由真见道等。大乘见道一刹那。断四谛下惑尽。意言唯一心也。实非唯一刹那。以真见道时有无间解脱胜进三故。论云。虽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用等。故总说一心。或可且约无间□□正断惑。故言一刹那也。

    言上下别观者。即法忍法智类忍等八也。

    言依诠证灭者。问若苦集灭道有为。可说通三世。有眼智明觉。灭谛一种。是无为。何故得通三世。答疏言依诠证等。意言诠者显也。如言诠故。由智断惑。真理显故。即此显智上假说三世。所以谛谛说有眼智明觉也。糅云。如断苦谛下。或时持过去。或令其永灭。治现在惑。不能为因。治未来惑。更不流至。现在不为果。令其永住。不生灭法。假说此智。通于三世。实唯现在也。

    言谓是有学者。从初地出心已去。直至金刚心已来。在修道位。总名有学。初地已去起加行智。加行智是有漏。七地已前总有。八地已去则无加行智也。谓见道已后起加行心忻趣第二地中。无间解脱。先于加行心中。即四谛相。故云我虽断尽分别烦恼。由有俱生烦恼。未能修行。

    言以其妙慧者。准下疏文。即未断烦恼前。有漏慧能通达故。故得妙名。

    言应当遍知者。未知苦谛。应当永断未断集谛。

    言四种行相如前应知者。指眼智明觉也。

    言已得尽智无生智者。二障尽故。尽智后不复生。名无生智。相国引集论说。烦恼尽处。而得此智。名为尽智。即前五罗汉智说无生理。故名无生烦恼。后复永不生。具此二义。名无生智。即第六罗汉。更不退起。生烦恼故。又简要云。集谛因尽故。名尽智。缘苦谛后果不生之处。故名无生智也(集论多说不过此也)。

    言我已遍知未知者。未知苦谛。我已遍知。未断集谛。我已遍断。未证灭谛。我已遍证。未修道谛。我已遍修。

    言亦有四行者。亦有四行相也。指眼智明觉。

    言此差别者(至)真圣慧眼者。秀云。此辨三转行相差别。是大乘辨差别三转者。一印相。二应修。三已作(下自引之)。此唯依自身名转。不同俱舍。示相劝修作证。唯为他故。

    言观此文意初转者。有说此中意说。见道中总有四道。一加行。二无间。三解脱。四相见道。四道中初加道。名为助。

    言虽知四谛者。问加行位中。既知四谛。得名正转否。答疏中言。虽知四谛等。意言见道已前。如行智位。虽知四谛。但是转因。未名正转。未摧坏故。

    言由此但名损力者。问既不正转。是何转。答疏言。由此但名益力损能转。转义有六。唯识云。转依义别略有六种。第一损力益。能转于初二位。由习胜解及惭愧故。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内净种功能。虽未断尽障种。实证转依。而渐伏现行。亦名为转。化度言。渐近无漏。名为益力。有除惑用。名曰损能也。二通达转。三修习。四果圆满。五下劣。六广大。复有四种转。一能转道。此复有二。一能伏道。二能断道。二所转依。此复二。一持种依。谓第八识。二迷悟依。谓即真如。三所转舍亦二。一所断舍。谓二障种。二所弃舍。谓余有漏劣无漏种。四所转得。此复有二。一所显得。谓四涅槃。二所生得。谓菩提四智(四种六种并唯识论中文)。

    言入见道中者。正得名转。

    言真无间道等者。谓入真见道无间道中二空根本。双断二障分别种故。获得无漏智故。

    言其解脱道及相等者。问加行无间助断正断可名为转。其解脱及相见道既不断惑。何名为转。答疏言。其解脱至镇已伏故。又难如前。答根本烦恼。虽则不断。能断粗重烦恼习气。亦名为转。又解脱道等。能断迷事惑故。亦名为转。

    言虽不断等惑者。难云。如前不别。答疏言。虽不断惑等。一解脱道中。能断习气粗重障故。亦镇已伏故。其相见道仿法拟宜。作四谛观故。总名初转也。

    言别知四谛相者。牟云。相见道中。只是仿真见道中事。更不别证四谛理故。总是初转摄也。意者意成相见。立名初转。量云。相见道。是有法。定名初转故。宗因云。非别知四谛故。同喻。如真见道。问真见道实证。相见道不尔。何名非别知。答别知有二。一不次第证。二不重证。不次第者。如一心真见道。三界四谛所有分别烦恼。一刹那中。顿更不别别知苦集。二者。不重证谛理。此真见道。无始已来。未曾证理。今始拟证。名不别知。虽真相殊。于不重证。义皆相似。今约此义。故相例也。量云。相见道。是有法。定名初转故。宗因云。无漏知四谛故。同喻。加真见道。虽相真殊。知四谛同无漏不别也。若尔。加行位中。亦知四谛。应名初转。答因中以言无漏。已简此说。故无不定。此有二义。一者相见。非唯能镇已伏。亦非别知四谛相。二者。亦前真见。缘谛相故。

    言此后修道未断惑等者。有云。三人从于见道起已。在于修道。未断修惑。即起有漏加行之心。或全断俱生等惑。此加行心折伏烦恼。但拟趣后圣道令生。由此亦名正转法轮。若从初地至十地所起真智。断所智障。亦是正转法轮摄。

    言应遍知等者。未遍知苦谛我应知。未遍断集谛我应遍断。未遍证灭谛我应遍证。未遍修道谛我应修。

    言但拟趣生者。即是加行道后断惑。道即是无间初加行智中依四谛相。但拟折伏忻趣生趣正智断惑道。故非正能断。

    言折伏正断等者。问未断惑前所起加行。何名第二转。答疏言。折伏正断等。

    言至无学解脱等者。意言未知苦谛。我已遍知。未断集谛。我已遍断。未证灭谛。我已遍证。未修道谛。我已遍修。

    言然见道前等者。问见道已前。能伏断惑未断不得法轮。名修道。加行惑未除折伏之时非正轮。答疏言。然见道等。见道已前唯有漏。虽有伏道不名转。修道有漏及无漏由二间起。名为转。谓修道十地中。地地有二道。一趣生。二断惑道。趣生即加行道。进起生起。后后圣道。

    言前无无漏者。问修道位中加行智并非无漏。如何称转。答疏言。前无无漏等。意言见道前加行智。一向是有漏。又未经无无漏无始未起。故不同修道中加行智。有经前见道之无漏故。又修道中意。若言加行智一向唯是有漏。加行道即通漏无漏也。

    言如是菩萨自为三转者。标三转也。

    言初转在见道者。谓菩萨自断烦恼。成三转时。在见道中。亲自印证谛理。故名印相转。次明修道出观已后。起加行心。欲断俱生烦恼故。名应修转。后至无学道。已知四谛。名已作转。

    言一一转时于一一谛等者。三转竖论者。谓见道修道无学道三转中。从见道苦谛修道苦谛无学道苦谛。此三苦谛。各有眼智明觉四行相。三四成十二。集灭道三谛竖论之。各有十二。故成四十八也。若横论之。据一转四谛。谛各四行相。合成十六行相。计三转亦四十八也。

    言如是四谛等者。问既有四十八。何言十二行相。答疏言。不过十二以数等故。意取竖论三道三界苦谛。谛各有四心。即成十二。余之三谛。历三道论。皆有十二。以数等故。总说三道转十二行相。

    言俱舍亦说等者。疏主引俱舍文。论二乘人别观四谛。得成三转十二行相。故彼论云。此是苦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即于如是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

    言彼以法忍等者。婆娑七十九卷中。有此四释。由彼论宗。唯于见道。作此上下八谛观也。苦法智忍苦法智。配欲界苦谛。苦类智忍苦类智。配上界苦谛。合上下谛方成四行相(余亦尔)。言若作九无间九解脱。不作八谛。故无忍类智等。

    言或忍智一一等者。此释通三道。是大乘正义也。三道各四。眼智明觉即成十二行法轮。问前解何别。答前解唯见道。此释通三道。初释法忍法智类忍类智。如次配眼智明觉。故唯见道。今后解即法眼为总。能缘三世去来。今如次配眼智明觉。此解为正也。

    言不同于此等者。小乘不同于大乘。大乘正义通三道。以三道各四。眼智明觉即成十二法轮。彼俱舍论与此大乘不同。故言不同于此也。问小乘何故不同大乘。答小乘上下观谛。唯见道有此行相也。若修道无学道即无如是行相。又大乘通缘三世名眼。别缘三世名明觉。故言不同于此。若经部师。不说眼等。唯依四谛。说十二行相。故俱舍云。如何三转具十二行相。答三周修历四圣谛故。谓此是苦(云云)。又此是苦汝应知(云云)。又此是苦汝已遍知(云云)。此是十六行相也(行相了也)。言证人多求狂乱失志人否。又问我不证涅槃。而诳汝耶。又汝知我世间心观汝前际。若今日不证圣道。向后无间地狱身无穷。不说相诸身。我化得汝一人。入圣道出死苦了。我入涅槃。亦是陈如还以三答。第一答言。我已解法。实知世尊不是猖狂失志人。第二答云。实知世尊证得涅槃而不诳我等。第三答云。实知观我前际。若不入圣。生死无穷。所以疏言。我已解法。

    言从此已后如前者。即指第三转也。毕竟令被五人证获阿罗汉果。

    言生解脱处果者。解脱即是尽智无生智处。即生空理。是智依处。于中陈如最先悟道。余人犹在四善根位。或夏初或夏满。陈如方得无学。余方得初果已。后皆得阿罗汉果。

    言同俱舍说三周者。引小乘证大也。言谓此是苦第一示相转(云云)。言谓此是苦。汝已遍知。三作证转。

    言此是佛为他三转者。摄问。诸声闻入圣。皆赖世尊三转法轮耶。答不定。遇佛得四果者。佛为三转。若不见佛得果者。依如来三转教法而得果者。摄教归佛。亦得称佛。为他三转也。

    言后名作证者。问何名作证。答如来以现量智证知。陈如得无学果满。故云作证也。

    言第二第三转已等者。即此解脱。是生智处。涅槃是无为果也。世尊转法轮。陈如解心起。是名转。在地身。令陈如于佛所证深生信解。

    言五最后令他于他等者。标也。令地神于陈如所证深生信解。问陈如证得无漏。于佛所证。深生信解。地神未得无漏。如何于所证深生信解。争得知耶。答佛问陈如。陈如答言。我已解法。所以地神信佛故。故于陈如所证。生信解知也。

    言谓如长老(至)起世间心者。问何名世间心。牟云。陈如世间心。直是出观已后散心。若是如来世间心。但是缘事后得知定心也。

    言如来知已起世间心者。问何名世间心耶。答如来后得智了世间故。名世间心。此疏文通两意。若如来知为上句。已起二字属下句。即是如来知彼陈如。已起世间心。世间心属陈如也。若如来知已。已字属上句。起字属下句。即世间心属如来也。不如取世间心属陈如为胜。阿若下八字。是如来所发言语也。若如来知已起世间心。阿若憍陈已证我法者。即是如来知彼陈如已起世间已证我法。两节起世间心。并属陈如也。若如来知陈如名缘事心者。通其四智。大圆平等成所作三。知无别种起。缘事理心起。必同种心。不能由诸等至。故缘于事起。必同种。若妙观察智有同种起者。有别种起者。令知陈如总得知也。名如来缘事心也。

    言乃至梵世者。问何唯至梵世不至诸禅。答金云。一由梵主。是请主。最先请转法轮故。唯至彼也。二语言说法。表至彼地。

    言缘事心者。缘事之心名世间。非要散心者。恐将谓世尊亦有散心。故言非要散心也。

    言五令他地神者。即是地神知陈如所证深生信解。等字等取上界诸天也。婆娑三十一云。佛告地神言。我转法轮。苾刍见法。故彼得闻。问何故告他。答世尊自显于九十六种外道中最胜。能转法轮。亦显陈如为真福田也。

    言四差别者。一种是四谛。如来无漏教声。本质是一。中间相分。三乘差别各各不同。名为差别也。

    言虽转四谛法相者。问三乘同观四谛理。如何得果而各不同。答疏言。虽转四谛等。意言虽同观四谛。然前加行劫数不同。由是三乘得果各异也。

    言已于三生或六十等者。利根者疾则三生。钝根迟者六十劫。潞府三释。一云。经三个父母。生第一生中。发心修声闻解脱分善。死已更受第二生。尽此一生身上修行入加行。加行死已。入第三生身。得无学果。二云。经于人天三返生名三生也。人中一度死。天中一度生。又天中死。人中生。名第一生。第二第三亦尔。受三个大生了。方得无学果。三云。经于三个化佛。第一生逢拘那含牟尼佛。修解脱分善也。第二生迦叶佛。修决择分善。第三生逢释迦得圣。六十劫者。增减劫也。又云。六十劫此是练根及非钝根者。经生是钝。即非练根也。俱舍二十三。诸有创植顺解脱分。极速三生。方得解脱。又正理云。声闻加行。最久经六十劫。自果必证。欲显三乘圣果。非率尔成。同非禅师言下便证。

    言依蕴处界等者。问如何依蕰处界等。作四谛观。答总观五蕰身。说为苦谛。别观行蕰烦恼及业。说为集谛。智断此二所显得理。名为灭谛。行蕰圣智已能断故。说名道谛。处界准知。

    言独觉性人者。疾则四生。迟经百劫。问缘觉之人。自观因缘而得悟道。如何言遇四个化佛练根得果。答缘觉无别教文。初业还依声起。约初练根时。事须遇佛。不约得果。

    言四生百劫者。四生如声闻说。百劫者。或增减。或成住坏空等劫。亦不遮一二劫。乃至九十劫已来。得独觉果。修道勤求。极数者说。若懈怠者。更经无量劫。不得二乘果也。

    言依十二缘起修等者。观识等五支及生死支全。并有支一分。而观苦谛。无明行爱取四支全。有支少分。而观集谛。依苦集断位所显真理。而观灭谛。依此能断之道。而观道谛。此约缘觉。于加行位。闻佛说已。后自修习。得无学道。非于言下而得果也。

    言三性者。相国。菩萨观依他起性有漏身。为苦谛。观遍计性。为集谛。观圆成实性。为灭谛。观行蕰圣智无漏依他。为道谛。此中同观四谛者。如同照镜三人各别影生(上解通行法轮)。

    言无量众生发独觉心者。问何故佛前无证果者。答既言独觉出无佛世。方证得独觉故。佛前无证果者。麟喻可然。回心已后转名菩萨。已得逢佛也。部行余时佛边听法。亦得发心。而无证果也。

    言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一生补者。准此般若中一会中得成三转。初转得初果。初地是。二三地。是第二转。一生补处成佛。是第三转也。

    言故鹿野者。三七日鹿野菀中。说四谛法。是三乘通行故。名转法轮。

    言若不尔者。若不约三乘通行得名法转者。第二七日亦说十地经。应名法轮说摄故。答疏言。彼非三乘同所修故。

    言然实他身三时者。问鹿野菀中一坐三转得成圣果。可成三转法轮摄。若有经生之者。始证圣者。如何得成三转法轮。答疏言。然实他身三时等。此说三转不必一生而得具足。贺云。然一坐三转成就者。唯陈如一人也。余四人便不成一坐三转。直至夏末。方得圣果。亦有经生者。若有人已入见道。成第一转讫。其人根钝。不复进修。或经一生二生乃七生。方能断惑。得无学果。方成就第二第三转也。又如佛为上流之人。初转入见道。第二转得三果。遂至上流。至有顶得无学果。岂闻第三转也。又佛为一类初转便般涅槃。彼岂更闻第二第三转并是经生方证。问既经生方得无学果。既不见佛。如何名佛转法轮。答世尊于鹿野菀中。说四谛法轮时。三轮行相。总已证了。已后得果时虽不同。总是此间三转收。皆约从初一会为名。亦成示相劝修作证也。

    言一时等者。佛初趣鹿园。与彼五人同乞食。渐教导彼。未既转法轮。后方为轮。令陈如得初果。余四人由在善根位中。后更两转令修道。后至夏初。或夏满已。陈如方得无学。余四人方得二三果等。转不一度。得果亦殊。始终而论。名一时也。如经言。一时约事究竟而说也。

    言得三果者。牟云。三转之果也。即见初转入见道。第二转入修道。第三转入无学道也。故名三转法轮。

    言其轮能寂本性者。本性寂者。谓真如理也。能寂谓正智。智证理时。断障显如。故言能寂也。

    言希有法智等者。希有法即理也。三乘所获无漏正智。名为法智。此时天人方能证得。故名为证。牟云。此言天人。三乘人见道之身也。入现观故。证者证悟也。

    言阿罗汉者即等者。罗汉与僧别说。所以疏主作第二解也。

    言四法已周等者。涅槃是果。言音是教。能证智为行。所证理法也。教理行果四法。法宝已周也。配经。便有涅槃音为法宝。及以阿罗汉为僧宝。佛为佛宝。

    言既有体出者。意言四法并佛及僧。能化之佛。所化是僧。既有三宝。名体出现也。

    言佛菩萨并以声闻等者。佛菩萨声闻三。能转法轮。此三人能说法。令他得智断惑。可名转法轮。即如马胜说偈。令鹙子得初果。鹙子后令目连得圣果。又优婆鞠多说法。令人得圣果。此声闻转法轮也。

    言不能令人得者。摄问。观佛三昧海经第四说。诸辟支佛掷钵在空。作十八变。诸辟支佛一一足下皆有文字。具说十二因缘。又本行经云。尔时梵德王到辟支佛边时。辟支佛少说法要。令王欢喜。踊跃无量。显示善事。何故言不说耶。答二意。一不多说故。故言不说法。二说法不能令人得圣。故言不说。安国云。若现通令人得果。可尔。说法即不能也。故大论独觉地云。为有一类独觉。依彼彼村邑而住。善护诸根。善住正念。随入彼彼村邑聚落。或为乞食。或济度他。不以语言。示现种种神通境界。乃至为令诽谤者。生师向后。故有经亦说缘觉化人亦得圣。如何言不得。答神通化即得。说法即不能。

    言声闻等者。一云。舍言独觉。又解声闻亦不许转法轮。为由不识药病。不能观根受道。唯佛菩萨能识药病。能转法轮。声闻等不识根器。由此不与转法轮。名牛呞比丘周利槃豆。虽是罗汉。不能说法。如鹙子等。能说法者。名转法轮。理亦何失。

    言非但今日者。非但今生所开权显实。非但今生赞有余涅槃。息分段生死苦也。

    言根熟来逢者。解小乘根。此非但是大乘根熟也。

    言我见先以权者。即是三根声闻。二万佛后。退大乘行。已修小乘行等。经云。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二句。大乘根熟也。曾从诸佛等二句。曾于释迦权化也。问此是过去释迦。自身权化。何言诸佛。答释迦一佛是诸佛之数。亦得言诸佛。或兼于俱那含牟尼佛边闻解脱分善。曾于迦叶佛边。闻决择分善。于释迦佛边。曾受二乘化。故总言诸佛也。经言。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中间二句连读也。意言如来出世。只为说佛慧也。今根正熟。既是其时。何得不度。

    言有五过者。有二意。一以一人具斯五过。二者。五过各各属一人。第一人无性凡夫。第二定性圣者。第三通凡圣。第四唯有性凡夫。第五增上慢者。

    言阿颠底迦者。枢要有三。一一阐人(云乐欲)。二阿阐提(云无乐欲)。三阿颠底迦(云毕竟毕竟无解脱因)。

    言情见不广者。或是不定性人。虽情见不广。不必是钝根。自有利根。元来情不见不广。如今之学百法人。得少便为足。

    言计执空有二相者。此后三四五。配有种性人。谓遍计空有二相。或有执佛法为空。一切是无。或有执佛法为有。一切皆有。所执空有。非是了义之空有也。今南北二宗大小乘等。互执着等。

    言或复具起七种者。具起七慢凡夫。尽是恶生。不堪与说大乘。

    言不嫉众生者。若嫉众生。则无尽也。

    言理决定者。即是道理决定。若于道理不决定。如何得成无异。

    言对胜人者。即是文殊普贤等八万菩萨。或即是舍利弗等。回心已去。成渐悟小菩萨也。经言。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者。顿悟等小菩萨。皆起此疑。疑他小。不自疑。大乘外二乘不得作佛。不定性小菩萨自他俱疑。疑于自身。及二乘人为作佛。为不得作。千二百罗汉疑自。不疑他。佛果菩提。于己无分。闻法华经。一切疑除。菩萨闻是一颂等。问烈众中大比丘众一万二千人。何故此云千二百人当得作佛。答烈众虽多。总言万二千人。此间别举有疑得记者。故数少。不同烈众中。二云。此千二百人。是高名者。佛乃偏举。非不记余也。

    言涅槃由此说等者。证不定性声闻。作佛意说。四果回心极迟钝。然不及顿悟初发心菩萨。简要云。或经十劫乃至五十劫等。便能得至十信初心。

    言此据不定等者。涅槃经说。初果人八万劫等。约不定性人说。皆得作佛。

    言我于一时说一乘等者。唯一佛乘。无余二乘。一道者。唯有一佛道。无二乘道。一行者。唯大乘二利行。无二乘者。自利行。一缘者。唯有一佛因缘。无二乘因缘。潞府。一者谓一大事因缘也。

    言大寂静者。是大涅槃也。由离一切生死嚣动。名寂静。

    言永断一切结缚等者。无明爱取。名结缚也。愁苦者。即是老死之果。苦者即是异熟果。苦因者。业烦恼也。

    言到于一有者。即是佛果之异名。一佛之果也。简要云。菩提涅槃。唯佛独有。独自有故。名为一有故也。章敬云。有是实义。即一实之果也(上涅槃文。第一段证不定性回心劫数。第二段证定住人不作佛)。

    经言说无分别法者。此以大乘唯有一体。体者即一真法界三事涅槃。若向上分出生空智。为二乘说。分出一分解脱。为二乘说。分出一分法身理。为二乘人说。四十年前作此说。后法华会上。总说一乘。名说无分别法。

    言妙理体无分别等者。此以大乘体唯有一。三乘同证。更无异乘。名无分别。故经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若实有三。不名于一分三也。

    言一佛出希者。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无量无边劫。空过无有佛。说使者一个佛出世来。众生在地狱饿鬼畜生中。不遇佛出。故云悬远等。二说法希。正使出于世。说是法亦难。佛出世。众生逢佛。说大乘法亦难。有佛出世。不说法。却入涅槃。又有佛设说法。唯说小乘。不说大乘法。故名说是法亦难。三难闻希。设使佛说大乘法。众生不在会。或造匮法业。不合得闻。如五千人。是也。故闻是法亦难。四能听希。设无匮法业。合得闻法缘。法华经是难信解之法。众生乐小悕大。不肯听故。故言能听希。

    言佛出希者。标也。如贤劫千佛至独王一劫者。如贤劫者。解劫名字所由也。谓劫初成时。于水轮上有一莲。有一千叶。而现于世。光明赫照第二禅诸天宫殿。第二禅诸天人寻光来下。至于欲界。见此莲华有一千叶。叶中有贤圣之影。更相谓曰。当来必有千贤人出现。得成佛果。故名贤劫也。此贤劫名。是二禅诸天以立名。二定劫分齐。问此贤劫有多少增减劫。为一贤劫。答成住坏空各二十增减劫。共有八十增减劫为贤。问此一千佛共在贤劫出世。为不尔。答前九百九十九佛同一火灾劫出世。至楼至佛出后。独王一火灾劫。合一百六十增减劫。为一贤劫。

    言今第九住劫已四佛出世者。明时节也。问为第九劫中有四佛出世。为通前住劫共四佛出。答有二解。一通前住劫。共四佛出。问从何劫即佛出。答住劫有二十增减。总名住劫。初五住劫无佛出世。第六住劫人寿六万岁时。有一佛出世。名俱留孙佛。第七住劫人寿四万岁时。有一佛出。名俱那含牟尼佛。第八住劫人寿二万岁。有一佛出。名为迦叶佛。第九住劫人寿百岁时。有一佛出。名释迦牟尼佛。第十住劫人寿八万岁时。有一佛出。名曰弥勒佛。从此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无佛出世。第十五住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俱有名字。通前成九百九十佛出世。从此已后至二十住劫。无佛出世。便即劫坏。经二十坏劫后。有二十空劫。空劫后有二十成劫。成劫后二十住劫。此于二十住劫中。有一佛出。名曰楼至佛。独王一劫。通前满一千佛也。二准五浊经说。唯第九住劫有四佛出世。谓第九住劫中人寿六万岁。有俱留孙佛出世。人寿四万岁时。有俱那含牟尼佛出。人寿二万岁时。有迦叶佛出。人寿百岁时。有释迦牟尼佛出。从此渐减至人寿十岁时。然后劫增至八万劫初减。弥勒佛出。故即第十劫也。后第十劫弥勒出已后。与前解同。唯前四佛出。两解别也。弥勒佛。是贤劫中第五佛也。今取庄严劫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第三佛。并贤劫初四佛。俱留孙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为七佛者。如世人立七庙。

    言此劫坏已鹘卢支佛独王者。旧云楼至佛是也。化度传有二释。一者。此言所爱。以是最少父母偏爱故。因以为名。亦云啼哭。由闻诸兄悉先成佛。恐无众生可度。恒常啼哭。因以为名。此之贤劫有两个成住坏空大劫。前八十劫共有九百九十九佛。后八十劫唯鹘卢支佛。独王一劫。从初减即出。直至坏劫。广利众生(下明千佛往因)。案金刚密迹力士经第一云。佛告真寂意菩萨。过去久远劫有佛。名曰净光王。出现于世。世界名庄严。劫名善见。人民炽盛。五谷丰发。时有转轮圣。名曰群勇。千子具足。将千子至净光王佛边听法。满七日已。各于王所。请求出家。王即听许。既出家已。王欲验之成佛先后。即敕工师。造七宝瓶。极令妙好。可高七仞。又造宝筹。乃有千数。筹上书千名。第一第二乃至千。令置瓶内。七日种种供养。至七日后。使人将瓶于紫金案上。各遣诸太子。以手探筹。得第一者。最先成佛。乃至得末后筹。在后成佛。其第一太子。名曰离怖。得第一筹。即今拘留孙是。第二太子名离名闻。得第二筹。以次成佛。即今拘那含牟尼佛是。第三太子名曰寂根。次第三成佛。即今迦叶佛是。第四太子名离苦。次第四成佛。即我释迦牟尼佛是。次后一一太子成佛。皆有名字不同。不可具引。其最后小者。名意无量。得最后筹。即当最后成佛。其诸太子轻戏调弄。众共语言。我等诸兄总先成佛。度众生皆尽。汝既后成。当何所度。其最小太子愁忧。常多啼哭。因立名名为啼哭佛也。父王谓太子曰。世界无尽。众生界亦无尽。何忧无众生度。太子曰。愿我成佛。独住一劫。所度众生与诸兄等。诸兄成佛处。我常作金刚力士。护持法藏。末后成佛。号曰楼至如来也。其最小太子云。若我言至诚不虚。三千世界为之现瑞。当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一时振动。普雨天华。不鼓自鸣。诸天伎乐。而以供养。表最小太子决定成佛。独王一劫。所化众生等诸兄也。

    言经十二劫后始有等者。糅云。今言经十二劫后始有星宿劫者。过鹘卢支佛后。经十二个大劫。并是星宿劫摄。即未来千佛初。净光称王佛出世。亦名日光佛。名别义同。此佛为首。下至须弥相。并是星宿劫出世。当得作佛。后更经三百大劫。空过无佛。故佛希也。由如星居希历历而住。佛出亦尔。名星宿劫。过去庄严劫中。得成佛者。以华光为首。下至毗舍浮佛。并于庄严劫出世。诸佛出世庄严国界。故名庄严。毗舍浮佛。以七佛中。第三佛是。有疏本言。始有庄严劫者。写人错也。又据药王药上经说。昔有三千人。称三十五佛名字。后时行满。一千人于庄严劫成佛。一千人于贤劫中成佛。一千人于星宿劫中成佛。然过去庄严劫中最初佛出。名为华光。最后佛名毗舍浮。次贤劫中千佛名。初俱留孙佛。最后鹘卢支佛。未来星宿劫。名净光称王佛。最后须弥相佛出世。上来两个成住坏空。计一百六十个增减劫。总名为贤劫。前八十个增减。名大贤劫。贤人多故名大。后八十个增减。名小贤劫。以一佛出故。唯一贤人出。故名小贤劫。非时即小也。

    言迦叶佛住等者。有言。住寿七日。都不说法。便入涅槃。问十二分教章中。迦叶佛说法。名分别空。岂不是说法也耶。答七日内不说大乘法。牟云。迦叶佛住寿为一句。七日不说此法为一句。意言。住寿七日内不说。过七日已方说(与上文别读)。所以经言。悬远值遇难。如经中说。佛在之日。有婆罗门。其妻端丽。爱染尤重。不肯出家。每日念言。世世有佛。后出家非晚。时遇世尊。便白佛言。未来世更有佛耶。世尊答曰。未来世中更有佛。数如恒沙。闻之便去。未远之间。而自念言。过去有佛乎。若有者。吾何不遇。遂回问佛。佛言。过去佛亦无量无边。闻之便悟。乃知过去有佛。我既不逢。未来佛出。焉知即遇。因便请出家。便获初果。由此经言值遇难也。

    经言譬如优昙华一颂者。长行举喻。不言赞叹。偈加一行半赞希。即长行与偈有无不同也。问能听与能闻何别。答闻即约耳。听即约心。优昙华人中希有。轮王出世。法华经是法中之希有。法轮王出世方说。法华言此为诸佛等者。能诠教也。胜道者。所诠理也。或密藏胜报身道。法身报身。

    经言终不求佛道者。只为不能。未自求如来。故须出世作所求境也。若如此何名有感即应。答有一类人。见佛色身。彼心方发。虽不求佛。亦现身故。今解。但言不求佛道。即大乘。非是不求见佛也。

    言一惭者。问何名惭。答疏言崇重等。心能对治无惭。惭谓羞惭。崇贤人。重善法。

    言复顾者。顾者护惜之义。顾视也。惭者于自身及所得名利。向上爱惜顾视。名惭也。

    言愧者。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愧则轻恶人。拒恶法。复顾世间形法等事。羞耻过非。名愧。

    经言舍利弗当知等三行者。究竟入于一乘。一乘法。事须修习始得。不修习不晓得了也(第四疏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一

    乾符六年冬温州开元寺讲大慈恩比丘弘举(传写供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