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方便念佛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台智者大师撰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体真禅、四方便随缘禅、五息二边分别禅。

    凡住心一境,名曰凝心。且如行者,念佛之时谛观如来玉毫金相,凝然寂静了亮洞彻,名凝心禅。

    次,前虽凝心,所习惯驰散,令制之,令还谛缘金相,名制心禅。

    复次,前虽制心,得住定境,既非理观,皆属事修,今体本空,谁制?无佛、无念,名体真禅。

    复次,前虽谓体真,犹滞空寂,无量名相昧然不知。今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从空入假,万相洞明,不为空尘之所惑乱,名方便禅。

    复次,体真及以方便各据空有,不离二边,令谛观静乱本无相貌,名言路断,思想亦绝,名息二边禅。

    从浅至深,如是分别,原夫圆观亦无浅深,而浅深宛然。

    叙开念佛五门:第一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第二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第三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第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第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

    诸佛大慈悲常教敕说法。诸菩萨等以种种方便,令众生易解;又自以种种方便,开示般若波罗蜜。以何义故说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欲令诸菩萨等增长念佛三昧故。”以何因缘令念诸佛?佛言:“若念佛者,当知是人即与文殊师利等无有异。”以何故?此三昧者,诸佛世尊之所游戏,首楞严等诸大三昧始出生处,是知将入诸佛法,方便诚多。若以一言而具众门,无过念佛。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从念佛而生,一切智慧皆从念佛而有。假如十信菩萨及三贤菩萨,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乃至不离念一切种智;初地菩萨乃至八、九、十地菩萨亦不离念佛、念法、念僧,乃至不离念一切种智。但以念知差别,随义立名,众生迷名,妄生异解,漂坠魔界,遂轻念佛之名,仍谓已修别为胜业。为愍此故,今略言之。

    若论修因之人,不离三贤十圣;若论证果之者,即是诸佛如来。修因之人,系心常思念十方一切佛;证果之者又特启此,以为微妙清净第一禅。是知易入而证深,无过念佛。嗟呼!末学之流,轻其易入,失其证深,为见所缚,良可悲矣!

    又诸佛以众生乐称诸佛名,生彼国者,则示以称名往生门;众生有乐睹诸佛身,惧障不见者,则示以观相灭罪门;众生有迷心执境者,则示以诸境唯心门;众生有计实有者,则示以心境俱离门;众生乐深寂定,趣无生灭者,则示以性起圆通门。

    大哉!世尊,善拔我等,开示一道,直至菩提,甚深法门————所谓念佛。唯有大智度者,生而知之者,深修定慧者,善经论者,请捡此门,与了义大乘等经,有收义不尽处,请试言之。是知称一佛名,智深则深,一言而具众门,信有征矣。

    既叙五门来意竟,更叙入方便次第。假如行人,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时,心必愿生彼国土,即是称名往生门;行者想像佛身,专注不已,遂得见佛,光明赫奕,照触行者,尔时所有罪障,皆悉消灭,即是观相灭罪门;又观此佛,从自心起,无别境界,即是诸境唯心门;又观此心,亦无自相可得,即是心境俱离门;行者尔时趣深寂定,放舍一切心意意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