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般若纲要卷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古南沙门 通门 阅正

    七空居士 葛? 提纲

    ○大般若经初会序

    大般若经者。乃希代之绝唱。旷劫之遐津。光被人天。括囊真俗。诚入神之奥府。有国之灵镇。自非圣德远覃。哲人孤出。则玄音罕[卯/貝]。圆教岂臻。所以帝叙金照。皇述琼振。事邈千古。理镜三辰。郁矣斯文。备乎兹日。然则部分四二。昔徒掌其半珠。会兼十六。今乃握其全宝。窃案诸会别起。每比一部。辄复本以殊迹。各申一序。至如灵峰始集。宏韵首驰。控荡身源。敷弘心要。何者。夫五蕴为有情之封。二我为有封之宅。宅我而举。则逐欿之水方深。封蕴以居。则寻香之堞弥峻焉。识夫我之所根者想。想妄而我不存。蕴之所系者名。名假而蕴无托。故即空之谈启。亡言之理畅。阅纷俗于非动。置蠢徒于不生。齐谷响于百名。俦镜姿于万象。筌宰失寄。而后真宰独融。规准莫施。而后冲规妙立。虑途千泯。言术四穷。使夫浅躁投机。拘挛解桎。媲司南之有在。同拱北以知归。义既天悠。词仍海溢。且为诸分之本。又是前古未传。凡勒成四百卷。八十五品矣。或谓权之方土。理宜裁译。窃应之曰。一言可蔽。而雅颂之作联章。二字可题。而涅槃之音积轴。优柔阐缓。其慈诲乎。若译而可削。恐贻患于伤手。今传而必本。庶无讥于溢言。况搦扎之辰。慨念增损。而魂交之夕。炯戒昭彰。终始感贶。具如别录。其有大心茂器。久闻历奉者。自致不惊不怖。爰咨爰度矣。

    唐西明寺沙门。玄则制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 卷一(缘起品) 卷二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除阿难独居学地。得预流果。大迦叶波而为上首。复有五百苾刍尼众。皆阿罗汉。大胜生主而为上首。复有无量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复有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众。声闻独觉不能测量。其名曰贤守菩萨。宝性菩萨。宝藏菩萨。宝授菩萨。导师菩萨。仁授菩萨。星授菩萨。神授菩萨。帝授菩萨。广慧菩萨摩诃萨等。皆法王子。堪绍佛位。而为上首。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上。自敷尼师坛。结跏趺坐。入等持王妙三摩地。正知正念。从等持王安详而起。以净天眼。观察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一身分。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此一一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从此展转。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必得无上正等菩提。尔时世尊。从其面门。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流出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光。一一光中现宝莲华。诸华台中。皆有化佛结跏趺坐。演妙法音。皆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尔时世尊不起本座。复入师子游戏等持。现神通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变动。时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狱傍生鬼界。及余无暇险恶趣坑。一切有情。皆离苦难。从此舍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忆宿住。欢喜踊跃。同诣佛所。以殷净心。顶礼佛足。时此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数净居诸天。下至欲界四大王众天。及余一切人非人等。皆见如来处师子座。威光显曜。如大金山。各持种种无量天华。持诣佛所。奉散佛上。以世尊神通力故。各各见佛正坐其前。独为说法。尔时世尊不起于座。熙怡微笑。从其面门。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佛土。并余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有情。寻佛光明。普见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声闻菩萨众会围绕。及余一切有情无情。品类差别。亦见此土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声闻菩萨众会围绕。及余一切有情无情。品类差别。尔时东方尽殑伽沙世界。最后世界名曰多宝。佛号宝性。时现在彼安隐住持。为诸菩萨摩诃萨众。说大般若波罗蜜多。彼有菩萨。名曰普光。见此大光。大地变动。及佛身相。前诣佛所。顶礼白言。何因何缘而有此瑞。时宝性佛。告普光菩萨言。善男子。从此西方尽殑伽沙等世界。最后世界名曰堪忍。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彼安隐住持。将为菩萨摩诃萨众说大般若波罗蜜多。彼佛神力。故现此瑞。普光闻已。请往堪忍世界。观礼供养释迦牟尼如来。宝性佛即以千茎金色莲华授普光菩萨。而诲之言。汝持此华至释迦牟尼佛所。致问无量。时释迦牟尼佛受此莲华。还散东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佛神力故。令此莲华遍诸佛土。诸华台中各有化佛结跏趺坐。为诸菩萨说大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有情闻者。必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时普光及诸眷属。供养恭敬佛菩萨已。退坐一面。如是最后世界。已前所有东方一一佛土。各有如来。现为大众宣说妙法。亦各有一上首菩萨。向佛观礼。供养恭敬。退坐一面。尔时南方尽殑伽沙等最后世界名离一切忧。佛号无忧德。彼有菩萨名曰离忧。西方尽殑伽沙等世界最后世界名近寂静。佛号宝??。彼有菩萨名曰行慧。北方尽殑伽沙世界最后世界名曰最胜。佛号胜帝。彼有菩萨名曰胜授。东北方尽殑伽沙等世界最后世界名定庄严。佛号定象胜德。彼有菩萨名曰离尘勇猛。东南方尽殑伽沙等世界最后世界名妙觉庄严甚可爱乐。佛号莲华胜德。彼有菩萨名莲华手。西南方尽殑伽沙等世界最后世界名离尘聚。佛号日轮遍照胜德。彼有菩萨名日光明。西北方尽殑伽沙等世界最后世界名真自在。佛号一宝盖胜。彼有菩萨名曰宝胜。下方尽殑伽沙等世界最后世界名曰莲华。佛号莲华德。彼有菩萨名莲华胜。上方尽殑伽沙等世界最后世界名曰欢喜。佛号喜德。彼有菩萨名曰喜授。见此大光。大地变动。及佛身相。前诣佛所。顶礼白言。何因何缘而有此瑞。乃至请往堪忍世界。观礼供养释迦牟尼如来。见已欢喜。退坐一面。尔时于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众宝充满。种种妙华遍布其地。宝幢幡盖处处行列。周遍庄严甚可爱乐。如众莲华世界普华如来净土。妙吉祥菩萨。善住慧菩萨。及余无量大威神力菩萨摩诃萨。本住其中(缘起品竟)。

    卷三(学观品)

    尔时世尊知诸世界若天。魔。梵。若诸沙门。乃至龙神。若诸菩萨住最后身。绍尊位者。若余一切于法有缘人非人等。皆来集会。便告舍利子言。若菩萨摩诃萨。欲于一切法。等觉一切相。当学般若波罗蜜多。舍利子白佛言。云何菩萨欲于一切法。等觉一切相。当学般若波罗蜜多。佛告舍利子言。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能住所住不可得故。应以无舍而为方便。圆满布施波罗蜜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应以无护而为方便。圆满净戒波罗蜜多。犯无犯相不可得故。应以无取而为方便。圆满安忍波罗蜜多。动不动相不可得故。应以无勤而为方便。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应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蜜多。有味无味不可得故。应以无著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一切法。如是诸法不可得故。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如实知六波罗蜜多。得大果报。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一波罗蜜多。能满五波罗蜜多。

    诸菩萨摩诃萨。欲得此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希有功德。应学般若波罗蜜多(此卷自舍利子发问起答应学义。直至卷末方竟)。

    卷四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行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蜜多时。应如是观。实有菩萨。不见有菩萨。不见菩萨名。不见般若波罗蜜多。不见般若波罗蜜多名。不见行。不见不行。何以故。舍利子。菩萨自性空。菩萨名空。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识空。非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不离空。空不离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谓为萨埵。此但有名。谓为菩提萨埵。此但有名。谓之为空。此但有名。谓之为色受想行识。如是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见生。不见灭。不见染。不见净。由不见故。不生执着。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是观。菩萨但有名。佛但有名。般若波罗蜜多但有名。色但有名。受想行识但有名。眼处但有名。耳鼻舌身意处但有名。色处但有名。声香味触法处但有名。眼界但有名。耳鼻舌身意界但有名。色界但有名。声香味触法界但有名。眼识界但有名。耳鼻舌身意识界但有名。眼触但有名。耳鼻舌身意触但有名。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但有名。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但有名。地界但有名。水火风空识界但有名。因缘但有名。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但有名从缘所生诸法但有名。无明但有名。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但有名。布施波罗蜜多但有名。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但有名。内空但有名。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但有名。四念住但有名。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但有名。空解脱门但有名。无相无愿解脱门但有名。苦圣谛但有名。集灭道圣谛但有名。四静虑但有名。四无量。四无色定但有名。八解脱但有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但有名。陀罗尼门但有名。三摩地门但有名。欢喜地但有名。离垢地。发光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但有名。正观地但有名。种性地。第八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但有名。五眼但有名。六神通但有名。如来十力但有名。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但有名。三十二大士相但有名。八十随好但有名。无忘失法但有名。恒住舍性但有名。一切智但有名。道相智。一切相智但有名。一切智智但有名。永拔烦恼习气相续但有名。预流果但有名。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但有名。独觉菩提但有名。世间法但有名。出世间法但有名。有漏法但有名。无漏法但有名。有为法但有名。无为法但有名。舍利子。如我但有名。谓之为我。实不可得。如是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亦但有名。谓为有情。乃至见者。以不可得空故。但随世俗。假立客名。诸法亦尔。不应执着。是故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见有我乃至见者。亦不见有一切法性。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除诸佛慧。一切声闻独觉等位所不能及。以不可得空故。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于名所名。俱无所得。以不观见。无执着故。舍利子。诸菩萨能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名善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舍利子。假使汝及大目乾连。充满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如稻麻竹苇甘蔗林等。所有智慧。比行般若波罗蜜多一菩萨摩诃萨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何以故。菩萨智慧。能使一切有情趣般涅槃。一切声闻独觉智慧不如是故。

    菩萨常作是念。我当修行一切法。乃至我当永拔一切烦恼习气。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方便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无余依涅槃界。声闻独觉无如是念。

    菩萨摩诃萨。常与一切声闻独觉作真福田。何以故。以依菩萨摩诃萨故。一切善法出现世间。

    菩萨施诸有情无量无数无边善法。为大施主。不须复报诸施主恩(学观品竟)。

    卷四之十四叶(相应品)

    舍利子白佛言。菩萨摩诃萨。与何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佛告舍利子。与一切法空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舍利子。与如是等空相应时。不见色乃至识。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不见色乃至识。若是生法。若是灭法。若是染法。若是净法。不见色与受合。受与想合。想与行合。行与识合。何以故。无有少法与少法合。本性空故。所以者何。诸色空。彼非色。诸受想行识空。彼非受想行识。何以故。诸色空。彼非变碍相。诸受空。彼非领纳相。诸想空。彼非取像相。诸行空。彼非造作相。诸识空。彼非了别相。何以故。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何以故。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舍利子。如是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地界。无水火风空识界。无眼处。无耳鼻舌身意处。无色处。无声香味触法处。无眼界。无耳鼻舌身意界。无色界。无声香味触法界。无眼识界。无耳鼻舌身意识界。无眼触。无耳鼻舌身意触。无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无明生。无无明灭。无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生。无行识名色。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灭。无苦圣谛。无集灭道圣谛。无得。无现观。无预流。无预流果。无一来。无一来果。无不还。无不还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无独觉。无独觉菩提。无菩萨。无菩萨行。无佛。无佛菩提。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与如是等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卷五 卷六

    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见一切法若相应。若不相应。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入一切法自相空已。不观色乃至识。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色乃至识与前际后际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前际后际现在故。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观一切智与一切法。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尚不见有一切法。况观一切智与一切法。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一切智与佛。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尚不见有佛。况观一切智与佛。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一切智与菩提。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尚不见有菩提。况观一切智与菩提若相应若不相应。舍利子。一切智即是佛。佛即是一切智。一切智即是菩提。菩提即是一切智故。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着一切法有。非有。常。无常。乐。苦。我。无我。寂静。不寂静。空。不空。无相。有相。无愿。有愿(五卷十六叶起至六卷末止)。

    卷七

    不为一切法故。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不见诸法性差别故。

    菩萨摩诃萨。不见少法能于法界现等觉。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见有法离法界者。不见法界离诸法有。不作是念。此法能证法界。此法不能证法界。何以故。尚不见法。况见有法能证法界。或不能证。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见一切法与空相应。不见空与一切法相应。若能如是与空相应。是为第一与空相应。诸相应中。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为最第一。何以故。此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即是空相应。即是无相相应。即是无愿相应。由此因缘最为第一(相应品竟)。

    卷七之十三叶(转生品)

    舍利子白佛言。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从何处没。来生此间。从此处没。当生何处。佛告舍利子言。安住般若菩萨。有从他方佛土没。来生此间。有从睹史多天没。来生此间。有从人中没。生此人中。舍利子。若菩萨安住般若。从他方佛土没。来生此者。是菩萨速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转生便得深妙法门疾现在前。从此已后。恒与般若波罗蜜多速得相应。在所生处。常得值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能令般若波罗蜜多渐得圆满。舍利子。若菩萨安住般若。从睹史多天没。来生此者。是菩萨多为一生所系。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自在现前。常不忘失。亦于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现前。常不忘失。舍利子。若菩萨安住般若。从人中没。生人中者。是菩萨除不退转。其根昧钝。虽勤修般若波罗蜜多。而不能速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又于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未得自在。

    次答从此间没当生何处者。舍利子。是菩萨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从此处没。生余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在在生处。常得值遇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终不离佛。舍利子。有菩萨无方便善巧故。入四静虑。亦能修行六波罗蜜多。是菩萨得静虑故。生长寿天。随彼寿尽。来生人间。值遇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虽行六种波罗蜜多。而诸根昧钝。不甚明利。诸有所为。非极善巧。舍利子。有菩萨入四静虑。亦能修行六波罗蜜多。是菩萨无方便善巧故。舍诸静虑而生欲界。当知是菩萨亦诸根昧钝。不甚明利。诸有所为。非极善巧。舍利子。有菩萨入四静虑。入四无量。入四无色定。修行六波罗蜜多。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安住真如。安住法界。法性。乃至不思议界。修行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安住四圣谛。修行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修行三解脱门。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修行五眼。六神通。修行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悲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修行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是菩萨有方便善巧故。不随静虑无量无色势力而生。随所生处。常遇如来应正等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常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菩萨。此贤劫中。定得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有菩萨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是菩萨有方便善巧故。不随静虑无量无色势力而生。还生欲界。若刹帝利大族。若婆罗门大族。若长者居士大族。为欲成熟有情故。不为贪染后有故生。舍利子。有菩萨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是菩萨有方便善巧故。不随静虑无量无色而生。或生四大王众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夜摩天。或生睹史多天。或生乐变化天。或生他化自在天。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及为严净诸佛土故。常值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空过者。舍利子。有菩萨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是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有方便善巧故。于此处没。生梵世中。作大梵王。威德炽盛。过余梵众。多百千倍。从自天处。游诸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其中有菩萨未证菩提者。劝证菩提。已证菩提未转法轮者。请转法轮。为欲利乐诸有情故。舍利子。有菩萨一生所系有方便善巧故。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修行六波罗蜜多。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安住真如。安住法界。法性。乃至不思议界。修行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安住四圣谛。修行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修行三解脱门。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修行五眼。六神通。修行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法不共法。修行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是菩萨不随静虑无量无色势力而生。现前奉事亲近供养现在如来应正等觉。于是佛所。勤修梵行。从此处没。生睹史多天。尽彼寿量。诸根无缺。具念正知。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天众。围绕导从。游戏神通来生人中。现修苦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舍利子。有菩萨得六神通。不生欲界。不生色界。不生无色界。游诸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量如来应正等觉。修诸菩萨摩诃萨行。渐次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有菩萨得六神通。自在游戏。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经佛土。无有声闻独觉等名。唯有一乘真梵。行者是菩萨于诸佛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量如来应正等觉。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渐次圆满。严净佛土。成熟有情。常无懈废。舍利子。有菩萨得六神通。自在游戏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经佛土。有情寿量不可数知。是菩萨于诸佛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量如来应正等觉。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渐次圆满。严净佛土。成熟有情。曾无懈倦。舍利子。有菩萨得六神通。自在游戏。从一世界。至一世界。有诸世界。不闻佛名。法名。僧名。是菩萨往彼世界。称扬赞叹佛法僧宝。令诸有情深生净信。由斯长夜利益安乐。是菩萨于此命终。生有佛界。修诸菩萨摩诃萨行。渐次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利益安乐诸有情类。舍利子。有菩萨从初发心勇猛精进。得四静虑。得四无量。得四无色定。修行六波罗蜜多。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安住真如。安住法界。法性。乃至不思议界。修行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安住四圣谛。修行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修行三解脱门。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修行极喜地。乃至法云地。修行五眼。六神通。修行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修行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是菩萨不生欲界。不生色界。不生无色界。常生能益诸有情处。利益安乐一切有情。舍利子。有菩萨先已修习六波罗蜜多。初发心已。便入菩萨正性离生。乃至证得不退转地。舍利子。有菩萨先已修习六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初发心已。便能展转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于无余依大涅槃界而般涅槃。般涅槃后。所说正法。住世一劫。或一劫余。利乐无边诸有情类。舍利子。有菩萨先已修习六波罗蜜多。及余菩萨摩诃萨行。初发心已。便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与无量无数菩萨。前后围绕。游诸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成熟有情。严净佛土。

    卷八 卷九

    舍利子。有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得四静虑。及四无量。四无色定。于九等至。次第超越。顺逆入出。自在游戏。非诸声闻独觉等境。是菩萨于诸等至。方便善巧次第超越。自在游戏。然于其中无染无著。

    有菩萨虽住六波罗蜜多。而以一波罗蜜多常为上首。具足修习。劝诸有情。亦令修习。

    有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化身如佛。遍入地狱傍生鬼界。若人。若天。随其类音。为说正法。令获殊胜利益安乐。

    有菩萨安住六波罗蜜多。化身如佛。遍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为诸有情宣说正法。于诸佛所。听闻正法。严净佛土。周览十方。最胜佛土。微妙净相。而便自起最极庄严清净佛土。于中安处一生所系诸大菩萨。令速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有菩萨安住六波罗蜜多。常为邪见盲冥有情。作法照明。亦持此明。常以自照。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此法照明。曾不舍离。是菩萨由此因缘。于诸佛法。常得现起。是故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于身语意三有罪业。无容暂起。

    有菩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能成胜智。由此智故。虽行一切法。而不得一切法。虽能圆满一切佛法。而于诸法无执无取。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有菩萨修行六波罗蜜多。得净五眼。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总摄一切清净善法。谓声闻善法。独觉善法。菩萨善法。如来善法。舍利子。若正问言。何法能摄一切善法。应正答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能生六种波罗蜜多。及五眼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胜功德故。能学如是清净五眼。定得无上正等菩提。(卷八)。

    有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一者神境智证通。二者天耳智证通。三者他心智证通。四者宿住智证通。五者天眼智证通。六者漏尽智证通。舍利子言。云何神境智证通。佛言。菩萨神境智证通。起无量种大神变事。所谓震动十方各如殑伽沙界大地等物。变一为多。变多为一。或显或隐。迅速无碍。山崖墙壁。直过如空。凌虚往来。犹如飞鸟。地中出没。如出没水。水上经行。如经行地。身出烟焰。如燎高原。体注众流。如销雪岭。日月神德。威势难当。以手扪摩。光明隐蔽。乃至净居。转身自在。如斯神变。无量无边。是菩萨虽具如是神境智用。而于其中俱无所著。不作是念。我今引发神境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言。云何天耳智证通。佛言。菩萨天耳智证通。最胜清净。过人天耳。能如实闻十方各如殑伽沙界情非情类种种音声。所谓遍闻地狱声。傍生声。鬼界声。人声。天声。声闻声。独觉声。菩萨声。如来声。诃毁生死声。赞叹涅槃声。弃背有为声。趣向菩提声。厌恶有漏声。欣乐无漏声。称扬三宝声。摧伏异道声。论议决择声。讽诵经典声。劝断诸恶声。教修众善声。拔济苦难声。庆慰欢乐声。如是等声。若大若小。皆能遍闻。无障无碍。是菩萨虽具如是天耳作用。而于其中俱无所著。不作是念。我今引发天耳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言。云何他心智证通。佛言。菩萨他心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所谓遍知他有情类贪心。离贪心。嗔心。离瞋心。痴心。离痴心。爱心。离爱心。取心。离取心。聚心。散心。小心。大心。举心。下心。寂静心。不寂静心。掉心。不掉心。定心。不定心。解脱心。不解脱心。有漏心。无漏心。有衅心。无衅心。有上心。无上心。菩萨虽具如是他心智用。而于其中俱无所著。不作是念。我今引发他心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言。云何宿住随念智证通。佛言。菩萨宿住随念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有情诸宿住事。所谓随念若自若他。一心。十心。百心。千心。多百千心。诸宿住事。或复随念一日。十日。百日。千日。多百千日。诸宿住事。或复随念一月。十月。百月。千月。多百千月。诸宿住事。或复随念一岁。十岁。百岁。千岁。多百千岁。诸宿住事。或复随念一劫。十劫。百劫。千劫。多百千劫。乃至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诸宿住事。或复随念前际所有诸宿住事。谓如是时。如是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类。如是食。如是久住。如是寿限。如是长寿。如是受乐。如是受苦。彼没生此。此没生彼。如是状貌。如是言说。若略若广。若自若他。诸宿住事。皆能随念。菩萨虽具如是宿住智用。而于其中俱无所著。不作是念。我今引发宿住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言。云何天眼智证通。佛言。菩萨天眼智证通。最胜清净。过人天眼。能如实见十方各如殑伽沙界情非情类。种种色像。所谓普见有情类生时死时。妙色粗色。若胜若劣。善趣恶趣。诸如是等种种色像。因此复知诸有情类。随业力用。受生差别。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赞美贤圣正见因缘。身坏身终。当升善趣。天上人中。受诸妙乐。如是有情。成就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谤毁贤圣邪见因缘。身坏命终。当堕恶趣。或生地狱傍生鬼界。或生边地下贱。秽恶有情类中。受诸剧苦。如是种种受果差别。菩萨虽具如是天眼作用。而于其中俱无所著。不作是念。我今引发天眼智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言。云何漏尽智证通。佛言。菩萨漏尽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有情。若自若他。漏尽不尽。此通依止金刚喻定。断诸障习。方得圆满。得不退转菩萨地时。于一切漏亦名为尽。毕竟不起现在前故。菩萨虽得此漏尽通。不堕声闻及独觉地。唯趣无上正等菩提。不复希求余义利故。菩萨虽具如是漏尽智用。而于其中俱无所著。不作是念。我今引发漏尽智证通。为自娱乐。为娱乐他。唯除为得一切智智。

    有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六种波罗蜜多。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由毕竟空无去来故。无布施。无悭贪。唯假施设故。无净戒。无犯戒。唯假施设故。无安忍。无忿恚。唯假施设故。无精进。无懈怠。唯假施设故。无静虑。无散乱。唯假施设故。无般若。无愚痴。唯假施设故。是菩萨不着趣入。不着不趣入。不着己度。不着非己度。不着布施。不着悭贪。不着净戒。不着犯戒。不着安忍。不着忿恚。不着精进。不着懈怠。不着静虑。不着散乱。不着般若。不着愚痴。当于尔时。于着不着亦无所著。何以故。达一切法毕竟空故。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胜功德时。会中无量大苾刍众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世尊面门出种种色光。告阿难陀言。此从座起无量苾刍。从是以后。六十一劫星喻劫中当得作佛。皆同一号。谓大幢相如来。十号具足。是诸苾刍从此殁已。当生东方不动佛国。于彼佛所。勤修梵行。复有六十百千诸天子众。闻佛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皆发无上正等觉心。世尊记彼。当于慈氏如来法中。净信出家。勤修梵行。慈氏如来皆为授记。尔时此间一切众会。以佛神力。皆见十方各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