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庄子解卷二十六·杂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外物

    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 同于一死,不救其恶。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已忧而曾参悲。木与木相摩则然, 同而相害。 金与火相守则流。 异而相铄。 阴阳错行,则天地大 , 音该,又音骇,束缚不平也。不相当则怒,天地不能平之。 于是乎有雷有霆,木中有火,乃焚大槐。 槐者东方之木,老而生火,谓自生而自贼也。 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 蜳不得成, 蜳音陈惇,虫行不安定貌。蜳亦音允。 心若县于天地之间, 既不相得,又不能避,则心旌飞越,激以相困。 慰暋沈屯, 慰同熨,郁也。暋,闷也。沈,伏也。屯,险也。四字状心之怀毒怨。 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众人焚和。 天下皆不平之气。 月固不胜火,于是乎有 然而道尽。 评曰:火发而夺月之光,众人之怒一生,而道已夺矣。皆取必外物之咎。 音颓,颓通。道尽,谓所受以生之道,于是乎亡。

    〔解曰〕 外物不可必,而人之大患,恒在于取必于物。故逢比死而不能救桀纣之亡,无益而止以自丧耳。己有知而必不知者之知,己有能而必不能者之能。夫既不知不能矣,而尚可必乎!有不知,有不能,不自怙以受人忠孝之忱者,惟圣人为然,而以望之昏昏陷溺之人乎!不知不能者,既不能受,反愧以相忮。两论相持,木之摩木也;两异相值,火之流金也;得失缪争,雷霆之激也;皆郁火狂发也。岂徒无道者之燎原不可迩哉!忠而阻,孝而毁,则怨毒且自生于心,而火即还以自焚。傺侘无聊,心魂飘散,此屈原之所以自沉而不自解也。则己与物无非火矣。火之发也微,而月之明以夺。虽有自然常明之体,无能胜矣;则道穷而忠孝之心亦不得成,而拂于其初。惟不取必于物者,火不生而月不掩明,保己而乐物之通,以游于天下,道无不裕矣。

    月固不胜火,义止于此。而释庄者每立谬解,或至淫于丹灶之术,不恤立言之意,截断一语,穿凿以立邪说,用文己之妖妄,此后世之通病,于此辨之。

    庄周家贫,故行贷粟于监河侯。 行,一本作往。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 常与,常相与者,谓水也。 我无所处。吾得升斗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解曰〕 此言用小者之不可期大也。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 巨缁,大黑纶也。 五十犗以为饵, 犗,音介,犍牛也。 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 錎,与陷同。 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 腊,音昔,乾之于夕也。 自淛河以东, 淛,古浙字。 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 辁与铨同。辁才,论人才者。讽说,评说已诵成者。 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 累音雷,小绳系也。 趋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 县同悬。县令犹言悬赏格。 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解曰〕 此言用大者之不域于小也。宜于小而欲大之,则虚而无当;宜乎大而欲小之,则阂而不周。此鲲鹏鸴鸠之所以相笑,而不知其可以逍遥也。惟随成而无成心以取必于物,则升斗之水,千里之鱼,皆可用也。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 其 , ,音叶,持也。 ,音诲,颔下毛。 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解曰〕 此所谓学一先生之言,暖妹而私自悦者也。

    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 趋、促通。 末偻而后耳, 背微偻,耳贴脑后。 视若营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丘也。召而来!”仲尼至,曰:“丘!去女躬矜,与女容知, 知者之容。 斯为君子矣。”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 骜犹驰也。 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也? 固窭犹言固穷。亡其略犹言失策,不忍一世之伤。是自取固穷。骜万世之患,是失策不逮。 惠以欢为骜,终身之丑, 施惠以悦人,驰而不反。 中民之行进焉耳。 适如其所当得,则进授之耳。 相引以名,相结以隐, 以名相引,匿情以相结,则不中民之行而进惠。 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誉。反无非伤也, 报施适以相伤。 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功。 因物付物,无成心。 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 载己意以行,止以自矜尔。

    〔解曰〕 每犹庸也,随也。“以每成功”,寓庸而随成也。踌躇兴事,则《养生主》之所谓戒,《人间世》之所谓慎也。盖躬矜者,非矜其知,有不必知而矜者矣。容知可载,虽欲不矜,而终于矜尔。夫载知不卸,则事未兴而先有成心藏于隐以不解,而为之名以开人之誉。苟无所知,则事至乎前,不容不踌躇矣。因事以踌躇,则必每一事而一理,是不得已之寓庸;而功之成也,以随而成也;不待去矜而自无可矜。一世犹是,万世犹是也,每而已,无本剽也;无惠无名,而终身无丑。随成之大用,以无体为,体而民行无不中矣。

    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 阿门,旁门也。 曰:“予自宰路之渊, 宰路,渊名。 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 余且,史作豫且。 ”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明日,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箕圆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策。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策,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