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楞伽阿?多罗宝经会译卷第一之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明临济正宗中都沙门员珂会译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下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知大菩萨众心之所念。名圣智事分别自性经。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圣智事分别自性经百八句分别所依。

    [魏译]尔时圣者大慧菩萨。知诸大菩萨摩诃萨心之所念。承佛如来住持之力。问于如来。名圣智行分别法门体。世尊。愿为我说。名圣智行分别法门体。依百八句分别说。

    [唐译]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知诸菩萨心之所念。承一切佛威神之力。白佛言。唯愿为说百八句差别所依圣智事自性法门。

    如来应供等正觉。依此分别说菩萨摩诃萨入自相共相妄想自性。以分别说妄想自性故则能善知。周遍观察人法无我。净除妄想照明诸地。超越一切声闻缘觉及诸外道诸禅定乐。观察如来不可思议所行境界。毕定舍离五法自性。诸佛如来法身智慧。善自庄严。起幻境界。升一切佛刹兜率天宫乃至色究竟天宫。逮得如来常住法身。

    [魏译]如来应正遍知。依此百八句。为诸菩萨摩诃萨。分别说自相同相妄想分别体修行差别法。诸菩萨善得此妄想分别自体法行差别能清净人无我法无我。善解诸地过诸声闻辟支佛禅定三摩?提之乐。得诸佛如来不可思议境界修行故。得离五法自体相行。入诸佛法身体真实行故。得如来法身善决定处。如幻境界所成故。一切国土从兜率天阿迦尼吒处得如来身故。

    [唐译]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为诸菩萨摩诃萨堕自共相者。说此妄计性差别义门。知此义已。则能净治二无我观照明诸地。超越一切二乘外道三昧之乐。见诸如来不可思议所行境界。毕竟舍离五法自性。以一切佛法身智慧。而自庄严入如幻境。住一切刹兜率陀宫色究竟天。成如来身。

    佛告大慧。有一种外道。作无所有妄想计着。觉知因尽。兔无角想。如兔无角一切法亦复如是。大慧。复有余外道。见种求那。极微。陀罗骠。形处横法各各差别。见已计着无兔角横法。作牛有角想。

    [魏译]佛告圣者大慧菩萨。有一种外道邪见执着空无。所有妄想分别智因有二。自体无体分别兔角无。如兔角无诸法亦无。大慧。复有余外道。见四大功德实有物。见各各有差别相实无兔角。虚妄执着妄想分别实有牛角。

    [唐译]佛言。大慧。有一类外道。见一切法随因而尽。生分别解。想兔无角起于无见。如兔角无。一切诸法悉亦如是。复有外道。见大种求那尘等诸物形量分位。各差别已执兔无角。于此而生牛有角想。

    大慧。彼堕二见不解心量。自心境界妄想增长。身受用建立妄想根量。大慧。一切法性亦复如是。离有无不应作想。大慧。若复离有无而作兔无角想。是名邪想。彼因待观。故兔无角不应作想。乃至微尘分别事性悉不可得。大慧。圣境界离。不应作牛有角想。

    [魏译]大慧。彼诸外道堕于二见不知唯心。妄想分别增长自心界。大慧。如身资生器世间等。唯是心分别。不得分别兔角离于有无。大慧。不得分别一切诸法离于有无。大慧。若有人离于有无。作如是言。无有有兔角分别。不得分别无有有兔角。彼人见相待因。不得分别无兔角。何以故。大慧。乃至观察微细微尘不见实事。离圣人智境界。不得分别有牛角。

    [唐译]大慧。彼堕二见不了唯心。但于自心增长分别。大慧。身及资生器世间等。一切皆唯分别所现。大慧。应知兔角离于有无。诸法悉然勿生分别。云何兔角离于有无。互因待故。分?牛角乃至微尘。求其体相终不可得。圣智所行远离彼见。是故于此不应分别。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得无妄想者。见不生相已。随比思量观察不生妄想言无耶。

    [魏译]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愚痴凡夫不见分别相。而比智分别彼人见无。

    [唐译]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彼岂不以妄见起相。比度观待妄计无耶。

    佛告大慧。非观察不生妄想言无。所以者何。妄想者。因彼生故。依彼角生妄想。以依角生妄想。是故言依因。故离异不异。故非观察不生妄想言无角。

    [魏译]佛告圣者大慧菩萨。大慧。非观分别心彼人无相。何以故。因虚妄分别心。依角有分别心。大慧。依止虚妄角有分别心。是故依依止。因离相待法非见法彼无角。

    [唐译]佛言。不以分别起相待以言无。何以故。彼以分别为生因故。以角分别为其所依。所依为因离异不异。非由相待显兔角无。

    大慧。若复妄想异角者。则不因角生。若不异者。则因彼故。乃至微尘分析推求悉不可得。不异角故彼亦非性。二俱无性者。何法何故而言无耶。大慧。若无故无角。观有故言兔无角者。不应作想。大慧。不正因故。而说有无二俱不成。

    [魏译]大慧。若离分别心更有分别。应离角有非因角有。大慧。若不离彼分别心。彼法乃至观察微尘不见有实物。大慧。不离于心彼法应无。以彼二法有无不可得。若尔见何等法有何等法无。大慧。若不如是见有无。不得分别有无。此义云何。见有牛角见无兔角。不得如是分别。大慧。以因不相似故。有无义不成。以诸外道凡夫声闻说有无义二俱不成故。

    [唐译]大慧。若此分别异兔角者则非角因。若不异者因彼而起。大慧。分析牛角乃至极微求不可得。异于有角言无角者。如是分别决定非理。二俱非有谁待于谁。若相待不成。待于有故言兔角无。不应分别。不正因故。有无论者执有执无二俱不成。

    大慧。复有余外道见。计着色空事形处横法。不能善知虚空分齐。言色离虚空起分齐见妄想。

    [魏译]大慧。复有余外道。见色有因妄想执着形相长短。见虚空无形相分齐。见诸色相异于虚空有其分齐。

    [唐译]大慧。复有外道。见色形状虚空分齐而生执着。言色异虚空起于分别。

    大慧。虚空是色。随入色种。大慧。色是虚空。持所持处所建立性。色空事分别当知。大慧。四大种生时自相各别。亦不住虚空。非彼无虚空。

    [魏译]大慧。虚空即是色。以色大入虚空故。大慧。色即是虚空。依此法有彼法。依彼法有此法故。以依色分别虚空。以虚空分别色故。大慧。四大种生自相各别不住虚空。而四大中非无虚空。

    [唐译]大慧。虚空是色随入色种。大慧。色是虚空。能持所持建立性故。色空分齐应如是知。大慧。大种生时自相各别。不住虚空中。非彼无虚空。

    如是大慧。观牛有角故兔无角。大慧。又牛角者析为微尘。又分别微尘刹那不住。彼何所观故而言无耶。若言观余物者。彼法亦然。

    [魏译]大慧。兔角亦如是。因牛角有言兔角无。大慧。又彼牛角析为微尘。分别微尘相不可得见。彼何等何等法有。何等何等法无而言有耶无耶。若如是观余法亦然。

    [唐译]大慧。兔角亦尔。观待牛角言彼角无。大慧。分析牛角乃至微尘。又析彼尘其相不现。彼何所待而言无耶。若待余物彼亦如是。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当离兔角牛角虚空形色异见妄想。汝等诸菩萨摩诃萨。当思惟自心现妄想。随入为一切刹土最胜子。以自心现方便而教授之。

    [魏译]尔时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汝当应离兔角牛角虚空色异妄想见等。大慧。汝亦应为诸菩萨说离兔角等相。大慧。汝应当知自心所见虚妄分别之相。大慧。汝当于诸佛国土中。为诸佛子。说汝自心现见一切虚妄境界。

    [唐译]大慧。汝应远离兔角牛角虚空及色所有分别。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常观察自心所见分别之相。于一切国土为诸佛子说观察自心修行之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色等及心无。色等长养心。身受用安立。识藏现众生。心意及与识。自性法有五。无我二种净。广说者所说。长短有无等。展转互相生。以无故成有。以有故成无。微尘分别事。不起色妄想。心量安立处。恶见所不乐。觉想非境界。声闻亦复然。救世之所说。自觉之境界。

    [魏译]尔时世尊重说偈言。色于心中无。心依境见有。内识众生见。身资生住处。心意与意识。自性及五法。二种无我净。如来如是说。长短有无等。展转互相生。以无故成有。以有故成无。分别微尘体。不起色妄想。但心安住处。恶见不能净。非妄智境界。声闻亦不知。如来之所说。自觉之境界。

    [唐译]尔时世尊即说颂言。心所见无有。唯依心故起。身资所住影。众生藏识现。心意及与识。自性五种法。二无我清净。诸导师演说。长短共观待。展转互相生。因有故成无。因无故成有。微尘分析事。不起色分别。唯心所安立。恶见者不信。外道非行处。声闻亦复然。救世之所说。自证之境界。

    尔时大慧菩萨。为净除自心现流故。复请如来白佛言。世尊。云何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为顿为渐耶。

    [魏译]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净自心现流。复请如来而作是言。世尊。云何净除自心现流。为次第净为一时耶。

    [唐译]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净自心现流故而请佛言。世尊。云何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为渐次净为顿净耶。

    佛告大慧。渐净非顿。如庵罗果渐熟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譬如陶家造作诸器渐成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譬如大地渐生万物非顿生也。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譬如人学音乐书画种种伎术渐成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成非顿。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无相无有所有清净境界。如日月轮顿照显示一切色像。如来为离自心现习气过患众生。亦复如是。顿为显示不思议智最胜境界。譬如藏识顿分别知自心现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彼诸依佛亦复如是。顿熟众生所处境界。以修行者安处于彼色究竟天。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觉圣趣亦复如是。彼于法相有性无性恶见妄想。照令除灭。

    [魏译]佛告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净自心现流。次第渐净非为一时。大慧。譬如庵摩罗果渐次成熟非为一时。大慧。众生清净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次清净非为一时。譬如陶师造作诸器。渐次成就非为一时。大慧。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次而净非一时净。大慧。譬如大地生诸树林药草万物。渐次增长非一时成。大慧。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次而净非一时净。大慧。譬如有人学诸音乐歌舞书画种种伎术。渐次而解非一时知。大慧。诸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次而净非一时净。大慧。譬如明镜无分别心一时俱现一切色像。如来世尊亦复如是。无有分别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一时清净非渐次净。令住寂静无分别处。大慧。譬如日月轮相光明一时遍照一切色像非为前后。大慧。如来世尊亦复如是。为令众生远离自心烦恼见熏习气过患。一时示现不思议智最胜境界。大慧。譬如阿黎耶识分别现境。自身资生器世间等。一时而知非是前后。大慧。报佛如来亦复如是。一时成熟诸众生界。置究竟天净妙宫殿修行清净之处。大慧。譬如法佛报佛放诸光明。有应化佛照诸世间。大慧。内身圣行光明法体。照除世间有无邪见亦复如是。

    [唐译]佛言大慧。渐净非顿。如庵罗果渐熟非顿。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如陶师造器渐成非顿。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而非顿。譬如大地生诸草木渐生非顿。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而非顿。大慧。譬如人学音乐书画种种伎术渐成非顿。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而非顿。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而无分别。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一切无相境界而无分别。如日月轮一时遍照一切色像。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过习亦复如是。顿为示现不可思议诸佛如来智慧境界。譬如藏识顿现于身及资生国土一切境界。报佛亦尔。于色究竟天顿能成熟一切众生令修诸行。譬如法佛顿现报佛及以化佛光明照曜。自证圣境亦复如是。顿现法相而为照曜。令离一切有无恶见。

    大慧。法依佛说一切法入自相共相。自心现习气因。相续妄相自性计着因。种种不实如幻种种计着不可得。

    [魏译]复次大慧。法佛报佛说一切法自相同相故。因故自心现见熏习相故。因虚妄分别戏论相缚故。如所说法无如是体故。大慧。譬如幻师幻作一切种种形像。诸愚痴人取以为实。而彼诸像实不可得。

    [唐译]大慧。法性所流佛说一切法自相共相。自心现习气因相。妄计性所执因相。更相系属种种幻事皆无自性。而诸众生种种执着取以为实。悉不可得。

    复次大慧。计着缘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大慧。如工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幻。起一切众生若干形色。起种种妄想。彼诸妄想亦无真实。

    [魏译]复次大慧。虚妄法体依因缘法。执著有实分别而生。大慧。如巧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事。依于咒术人工之力。成就一切众生形色身分之相名幻人像。众生见幻种种形色。执着为人而实无人。大慧。众生虽见以为是人。无实人体。

    [唐译]复次大慧。妄计自性执着缘起自性起。大慧。譬如幻师以幻术力。依草木瓦石幻作众生若干色像。令其见者种种分别。皆无真实。

    如是大慧。依缘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种种妄想心种种相行事妄想相。计着习气妄想。大慧。是为妄想自性相生。大慧。是名依佛说法。

    [魏译]大慧。因缘法体随心分别亦复如是。以见心相种种幻故。何以故。以执着虚妄相因分别心熏习故。大慧。是名分别虚妄体相。大慧。是名报佛说法之相。

    [唐译]大慧。此亦如是。由取着境界习气力故。于缘起性中。有妄计性种种相现。是名妄计性生。大慧。是名法性所流佛说法相。

    大慧。法佛者。离心自性相。自觉圣所缘境界建立施作。

    [魏译]大慧。法佛说法者。离心相应体故。内证圣行境界故。大慧。是名法佛说法之相。

    [唐译]大慧。法性佛者。建立自证智所行。离心自性相。

    大慧。化佛者。说施戒忍精进禅定及心智慧。离阴界入。解脱识相分别观察建立。超外道见无色见。

    [魏译]大慧。应化佛所作。应佛说施戒忍精进禅定智慧故。阴界入解脱故。建立识想差别行故。说诸外道无色三摩?提次第相。大慧。是名应佛所作应佛说法相。

    [唐译]大慧。化佛说施戒忍进禅定智慧蕴界处法又诸解脱诸识行相。建立差别越外道见超无色行。

    大慧。又法佛者离攀缘攀缘。离一切所作根量根灭。非诸凡夫声闻缘觉外道计着我相所著境界。自觉圣究竟差别相建立。是故大慧。自觉圣究竟差别相当勤修学。自心现见应当除灭。

    [魏译]复次大慧。法佛说法者。离攀缘故。离能观所观故。离所作相量相故。大慧。非诸凡夫声闻缘觉外道境界故。以诸外道执着虚妄我相故。是故大慧。如是内身自觉修行胜相当如是学。大慧。汝当应离见自心相以为非实。

    [唐译]复次大慧。法性佛非所攀缘。一切所缘一切所作根量等相悉皆远离。非凡夫二乘及诸外道执着我相所取境界。是故大慧。于自证圣智胜境界相当勤修学。于自心所现分别见相当速舍离。

    复次大慧。有二种声闻乘通分别相。谓得自觉圣差别相。及性妄想自性计著相。云何得自觉圣差别相声闻。谓无常苦空无我境界。真谛离欲寂灭。息阴界入自共相。外不坏相。如实知心得寂止。心寂止已。禅定解脱三昧道果正受解脱。不离习气不思议变易死。得自觉圣乐住声闻。是名得自觉圣差别相声闻。

    [魏译]复次大慧。声闻乘有二种差别相。谓于内身证得圣相故。执着虚妄相分别有物故。大慧。何者声闻内身证得圣相。谓无常苦空无我境界故。真谛离欲寂灭故。阴界入故。自相同相故。内外不灭相故。见如实法故得心三昧。得心三昧已。得禅定解脱三昧道果三摩?提不退解脱故。未得不可思议熏习变易死故。内身证得圣乐行法住声闻地故。大慧。是名声闻内身证得圣相。

    [唐译]复次大慧。声闻乘有二种差别相。所谓自证圣智殊胜相。分别执着自性相。云何自证圣智殊胜相。谓明见苦空无常无我诸谛境界。离欲寂灭故。于蕴界处若自若共外不坏相。如实了知故心住一境。住一境已。获禅解脱三昧道果而得出离。住自证圣智境界乐。未离习气及不思议变易死。是名声闻乘自证圣智境界相。

    大慧。得自觉圣差别乐住菩萨摩诃萨。非灭门乐正受乐。顾悯众生及本愿不作证。大慧。是名声闻得自觉圣差别相乐。菩萨摩诃萨于彼得自觉圣差别相乐。不应修学。

    [魏译]大慧。菩萨摩诃萨入诸声闻内证圣行三昧乐法。而不取寂灭空门乐。不取三摩?提乐。以怜愍众生故起本愿力行。是故虽知不取为究竟。大慧。是名声闻内身证圣修行乐相。大慧。菩萨摩诃萨应当修行内身证圣。修行乐门而不取着。

    [唐译]菩萨摩诃萨虽亦得此圣智境界。以怜愍众生故。本愿所持故。不证寂灭门及三昧乐。诸菩萨摩诃萨。于此自证圣智乐中不应修学。

    大慧。云何性妄想自性计著相声闻。所谓大种青黄赤白坚湿暖动。非作生自相共相。先胜善说。见已于彼起自性妄想。菩萨摩诃萨于彼应知应舍。随入法无我相。灭人无我相见。渐次诸地相续建立。是名诸声闻性妄想自性计著相。

    [魏译]大慧。何者是声闻分别有物执着虚妄相。谓于四大坚湿热动相。青黄赤白等相故。无作者而有生故。自相同相故。斟量相应阿含先胜见善说故。依彼法虚妄执着以为实有。大慧。是名声闻分别有物执着虚妄相。大慧。菩萨摩诃萨于彼声闻法应知而舍。舍已入法无我相。入法无我相已入人无我。观察无我相已次第入诸地。大慧。是名声闻分别有物执着虚妄相。大慧。所言声闻乘有二种相者我已说竟。

    [唐译]大慧。云何分别执着自性相。所谓知坚湿暖动青黄赤白。如是等法非作者生。然依教理见自共相分别执着。是名声闻乘分别执著相。菩萨摩诃萨。于此法中应知。应舍离人无我见入法无我相渐住诸地。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说常不思议自觉圣趣境界及第一义境界。世尊。非诸外道所说常不思议因缘耶。

    [魏译]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说常不可思议法。内身证圣境界法第一义法。世尊。外道亦说常不可思议因果。此义云何。

    [唐译]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所说常不思议自证圣智第一义境。将无同诸外道所说常不思议作者耶。

    佛告大慧。非诸外道因缘得常不思议。所以者何。诸外道常不思议。不因自相成。若常不思议。不因自相成者。何因显现常不思议。复次大慧。不思议若因自相成者。彼则应常。由作者因相。故常不思议不成。

    [魏译]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诸外道说常不可思议因果不成。何以故。大慧。诸外道说常不可思议非因自相相应故。大慧。诸外道说常不可思议若因自相相应者。此何等法。何等法了出。是故外道不得言常不可思议。复次大慧。诸外道说常不可思议者。若因自相相应者应成无常不可思议。以有因相故。是故不成常不可思议。

    [唐译]佛言。大慧。非诸外道作者得常不思议。所以者何。诸外道常不思议因自相不成。既因自相不成。以何显示常不思议。大慧。外道所说常不思议。若因自相成彼则有常。但以作者为因相故。常不思议不成。

    大慧。我第一义常不思议。第一义因相成。离性非性得自觉相故有相。第一义智因故有因。离性非性故。譬如无作虚空涅槃灭尽故常。如是大慧。不同外道常不思议论。如是大慧。此常不思议诸如来自觉圣智所得。如是故常不思议自觉圣智所得。应当修学。

    [魏译]大慧。我说常不可思议第一义。常不可思议。与第一义相因果相应。以离有无故。以内身证相故。以有彼相故。以第一义智因相应故。以离有无故。以非所作故。与虚空涅槃寂灭譬喻相应故。是故常不可思议。是故大慧。我说常不可思议。不同外道常不可思议论。大慧。此常不可思议。诸佛如来应正遍知实是常法。以诸佛圣智内身证得故。非心意意识境界故。大慧。是故菩萨摩诃萨应当修行常不可思议。内身所证圣智行法。

    [唐译]大慧。我第一义常不思议。第一义因相成。远离有无。自证圣智所行相故有相。第一义智为其因故有因。离有无故非作者。如虚空涅槃寂灭法故常不思议。是故我说常不思议。不同外道所有诤论。大慧。此常不思议。是诸如来自证圣智所行真理。是故菩萨当勤修学。

    复次大慧。外道常不思议。无常性异相因故。非自作因相力故常。复次大慧。诸外道常不思议。于所作性非性。无常见已思量计常。

    [魏译]复次大慧。诸外道常不可思议。无常法相因相应故。是故无常非因相而得名故。是故常法不可思议。大慧。若诸外道常不可思议。见有无法而言常。以彼法比智知言有常。

    [唐译]复次大慧。外道常不思议。以无常异相因故常。非自相因力故常。大慧。外道常不思议。以见所作法有已还无。无常已比知是常。

    大慧。我亦以如是因缘所作者性非性。无常见已。自觉圣境界说彼常无因。大慧。若复诸外道因相。成常不思议。因自相性非性。同于兔角此常不思议。但言说妄想。诸外道辈有如是过。所以者何。谓但言说妄想同于兔角。自因相非分。

    [魏译]大慧。我亦如是。即因此法作有无见。无常应常。何以故。以无因相故。复次大慧。诸外道说若因相相应成常不可思议。以彼外道言因自相有无故者同于兔角。大慧。此常不可思议。诸外道等但虚妄分别。何以故。以无兔角但虚妄分别故。自因相无故。

    [唐译]我亦见所作法有已还无。无常已不因此说为常。大慧。外道以如是因相成常不思议。此因相非有。同于兔角故。常不思议唯是分别但有言说。何故彼因同于兔角。无自因相故。

    大慧。我常不思议。因自觉得相故。离所作性非性故常。非外性非性无常思量计常。大慧。若复外性非性无常。思量计常不思议常。而彼不知常不思议自因之相。去得自觉圣智境界相远。彼不应说。

    [魏译]大慧。我常不可思议。唯内身证相因故。离作有无法故。是故常不可思议。以无外相故。常法相应故。大慧。诸外道等见无外相。比智知常不可思议以为常。彼外道等不知常不可思议。自因相彼因相故。以内身圣智证境界相故。大慧。彼诸外道外于我法不应为说。

    [唐译]大慧。我常不思议。以自证为因相。不以外法有已还无无常为因。外道反此。曾不能知常不思议自因之相。而恒在于自证圣智所行相外。此不应说。

    复次大慧。诸声闻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别一切性妄想非性。未来诸根境界休息作涅槃想。非自觉圣智趣藏识转。是故凡愚说有三乘。说心量趣无所有。是故大慧。彼不知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自心现境界。计着外心现境界。生死轮常转。

    [魏译]复次大慧。诸声闻辟支佛。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世间涅槃无差别故。分别一切法与非法而灭诸相不取未来境界妄取以为涅槃。不知内身证修行法故。不知阿黎耶识转故。大慧是故彼愚痴人。说有三乘法。而不能知唯心相灭得寂静法。是故彼无智愚人。不知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来应正遍知。自心见境界故。执着外心境界故。是故大慧。彼愚痴人。于世间生死轮中常转不住。

    [唐译]复次大慧。诸声闻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别之相。一切皆是妄分别有无所有故。妄计未来诸根境灭以为涅槃。不知证自智境界转。所依藏识为大涅槃。彼愚痴人说有三乘。不说惟心无有境界。大慧。彼人不知去来现在诸佛所说自心境界。取心外境常于生死轮转不绝。

    复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谓自心现性非性。离有非有生故。大慧。一切性不生一切法如兔马等角。是愚痴凡夫不觉妄想自性妄想故。大慧。一切法不生。自觉圣智趣境界者。一切性自性相不生。非彼愚夫妄想二境界。自性身财建立趣自性相。大慧。藏识摄所摄相转。愚夫堕生住灭二见。希望一切性生。有非有妄想生。非圣贤也。大慧。于彼应当修学。

    [魏译]复次大慧。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诸佛。皆说诸法不生。何以故。谓自心见有无法故。若离有无诸法不生故。是故大慧。一切法不生。大慧。一切法如兔马驴驼角等。大慧。愚痴凡夫妄想分别分别诸法。是故一切诸法不生。大慧。一切诸法自体相不生。是内身证圣智境界故。非诸凡夫自体分别二境界故。大慧。是阿黎耶识。身资生器世间去来自体相故。见能取可取转故。诸凡夫堕于生住灭二相心故。分别诸法生有无故。大慧汝应知如是法故。

    [唐译]复次大慧。去来现在诸如来说一切法不生。何以故。自心所见非有性故离有无生故。如兔马等角凡愚妄取。唯自证圣智所行之处。非诸愚夫二分别境。大慧。身及资生器世间等。一切皆是藏识影像。所取能取二种相现。彼诸愚夫。堕生住灭二见中故。于中妄起有无分别。大慧。汝于此义当勤修学。

    复次大慧。有五无间种性。云何为五。谓声闻乘无间种性。缘觉乘无间种性。如来乘无间种性。不定种性各别种性。

    [魏译]复次大慧。我说五种乘性证法。何等为五。一者声闻乘性证法。二者辟支佛乘性证法。三者如来乘性证法。四者不定乘性证法。五者无性证法。

    [唐译]复次大慧。有五种种性。何等为五。谓声闻乘种性。缘觉乘种性。如来乘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

    云何知声闻乘无间种性。若闻说得阴界入自共相断知时。举身毛孔熙怡欣悦。及乐修相智。不修缘起发悟之相。是名声闻乘无间种性。声闻无间见第八地。起烦恼断。习烦恼不断。不度不思议变易死。度分段死正师子吼。我生已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如实知修习人无我。乃至得般涅槃觉。

    [魏译]大慧。何者声闻乘性证法。谓说阴界入法故。说自相同相证智法故。彼身毛孔熙怡欣悦乐修相智不修因缘不相离相故。大慧。是名声闻乘性证法故。彼声闻人邪见证智。离起粗烦恼。不离无明熏习烦恼。见己身证相。谓初地中乃至五地六地离诸烦恼。同己所离故。熏习无明烦恼故。堕不可思议变易死故。而作是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是等得入人无我乃至生心。以为得涅槃故。

    [唐译]大慧。云何知是声闻乘种性。若闻说于蕴界处自相共相。若知若证。举身毛竖心乐修习。于缘起相不乐观察。应知此是声闻乘种性。彼于自乘见所证已。于五六地断烦恼结。不断烦恼习。住不思议死。正师子吼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修习人无我。乃至生于得涅槃觉。

    大慧。各别无间者。我人众生寿命长养士夫。彼诸众生作如是觉求般涅槃。复有异外道说。悉由作者见一切性已。言此是般涅槃。作如是觉。法无我见非分。彼无解脱。大慧。此诸声闻乘无间外道种性。不出出觉。为转彼恶见故应当修学。

    [魏译]大慧。复有余外道求证涅槃。而作是言。觉知我人众生寿命作者受者丈夫。以为涅槃。大慧复有余外道。见一切诸法依因。而有生涅槃心故。大慧。彼诸外道无涅槃解脱。以不见法无我故。大慧。是名声闻乘外道性。于非离处而生离想。大慧。汝应转此邪见修行如实行故。

    [唐译]大慧。复有众生求证涅槃。言能觉知我人众生养者取者此是涅槃。复有说言。见一切法因作者有此是涅槃。大慧。彼无解脱。以未能见法无我故。此是声闻乘及外道种性。于未出中生出离想。应勤修习舍此恶见。

    大慧。缘觉乘无间种性者。若闻说各别缘无间。举身毛竖悲泣流泪。不相近缘。所有不着。种种自身种种神通。若合若离种种变化。闻说是时其心随入。若知彼缘觉乘无间种性已。随顺为说缘觉之乘。是名缘觉乘无间种性相。

    [魏译]大慧。何者辟支佛乘性证法。谓闻说缘觉证法。举身毛竖悲泣流泪。不乐愦闹故。观察诸因缘法故。不着诸因缘法故。闻说自身种种神通。若离若合种种变化。其心随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