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裁军(大结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冯锷结束了军官会议,实际上,他是真不想再打下去了,他和很多军官不同,他不是靠军饷来养家的人,家中父母年迈,是该好好颐养天年了,他同样的也要承担一个丈夫和儿子的责任,承担起照顾家小的重任。

    9月13日起,每晚11点至翌晨5点,广州实行临时戒严,非执行特别公务和持有特别通行证,一律禁止通行。

    “冯老弟,久违了,日本人投降了,刚到广州事务繁忙,没顾得上你,千万不要介意啊!”

    9月5日,新一军先遣队20多人到达广州。6日下午4点,三十八师3000多人乘坐数十艘船艇抵达广州,在沙面码头登岸,市民闻讯前来围观,令沙面一带拥挤不堪。

    “除了中央军正规编制外,全国的各战区下辖有数量繁多的挺进纵队、游记支队、别动队等等,再加上投降的大量伪军,估计现在已经超过六百万。”

    酒宴在继续,孙立人继续说着他听来的消息,反正意思就一个,让冯锷感觉到紧迫,现在再不找个大腿抱好了,那么他的结局就是被裁撤掉,经过了抗日战争几年的挣扎,政府军队中有太多的冗余,现在政府不是担心军官不够,而是太多不好安置。

    冯锷缓缓的说着,这也是他早就想对弟兄们说的话。

    广州的混乱结束了,孙立人终于想起来警备司令部还有冯锷这号人物,为了拉拢冯锷,特地设宴款待冯锷。

    同时,在丛化的冯锷收到电报,命令他立即率粤北游击队继续警备丛化,并做好日军和日侨的安全工作。

    “团长,你呢?你有什么打算吗?”

    9月16日,广州地区日军的投降仪式签字仪式在中山纪念堂举行。

    孙立人眯着眼睛问冯锷。

    1945年12月,冯锷所部成为第一批被裁撤的部队,他们原地交出所有装备,连遣散费都没有拿到,只拿到了一张白条,让他们返回当地之后由当地政府解决。

    “当然,这种裁撤肯定会分批来,而第一批,我所料不差的,就是投降的伪军和你们这种游击队……”

    孙立人开始许诺。

    “孙将军风采依旧,又新建军功,恭喜恭喜!”

    “将军,从淞沪会长开始,生生死死打了八年了,不容易啊!”

    9月15日上午11点25分,张发奎抵达白云机场,广州各界共165个单位代表在机场迎接,军乐队奏欢迎曲。欢迎队伍以冲锋车为先导,接着是乐队和各部长官等十多部车,途经中华北路(今解放路)、一德路、太平路(今人民路)、长堤、靖海路、一德东路、泰康路、汉民路(今北京路)、惠爱中路(今中山五路)、吉祥路,终点是中山纪念堂。

    9日下午3点半,孙立人乘船抵达广州。同日,新一军开始接收电话局、播音台(电台)、电报局、邮政局、船舶等,这些部门需要技术人员管理,原来的1083个日籍人员和1055个台湾籍人员仍然留用。此外广九铁路、广三铁路和粤汉铁路也留用了1632个日籍技术人员。

    “我?我不想再打下去了。”

    第二天,闵飞第一个找到冯锷,说出了自己想回家的心思。

    像18军、25军、74军这样的主力部队,一边整编,一边更换装备,整编后的战斗力得到很多提高。各主力部队装备了迫击炮、掷弹筒、火箭筒、战防枪、山炮、战防炮等火器,并配备了大口径榴弹炮和汽车,部队火力和机械性能大大提高。

    “哈哈,冯老弟,英雄气短了啊!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机会就在你面前,你放心,你来我这里,一个师长的位置肯定能保证的。”

    “团长,张长官电报。”

    “明白了,团长放心,綦江子弟不会让团长为难。”

    冯锷刚放下电报,又是一封电报,这封电报是转自军委会,从即日起,粤北游击队番号取消,冯锷所部划归广州警备司令部,番号为宪兵四团。

    闵飞走了,接下来,张大江、周奎等连长代表綦江子弟问出了心中的问题,他们和闵飞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不同,四川多山、贫瘠,虽然战争结束了,可是各种税收并没有减少的趋势,不仅仅是他,那些伤残回家的弟兄,连活下去都成问题,他们不能只为自己考虑。

    “你知道的,我们家还有很多生意,在重庆和成都,我家也还有很多地;前几天,家父来信了,我们的根在广州,我们都要回广州;如果有弟兄不愿意远离故土的,我会把那边的地送给你们,当然,那些资产肯定没办法照顾所有的弟兄,所以,一切要看弟兄们如何选择,我会尽力的。”

    “团长,我想回去了,回去看看那片白山黑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