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英国人进入印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精彩看点

    英国人————舒贾-乌德-道拉————王储进入比哈尔————沙·阿拉姆二世的性格————拉贾·拉姆纳拉亚恩击败舍瓦利耶·劳————加雅战役————挺进印度————巴特纳大屠杀————卡西姆和苏姆罗奥出逃————布克夏尔战役————与英国签订条约————条约内容————在阿拉哈巴德建立政权————君主确立权威

    之前的章节中描述的事件完全侵蚀了帖木儿家族的势力和莫卧儿帝国的实力。莫卧儿帝国能否再次恢复影响力,完全取决于接下来的这场危机。一支新的力量正在东部的比哈尔和孟加拉迅速崛起,因此,这两个省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英国这支新生力量被视为印度未来的仲裁者。当时,奥德省督也在这场危机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喀布尔的统治者[1]回到他最近参与了决定性战役的平原,指日可待。

    1759年,谢哈布丁派他忠实的部下围攻莫卧儿帝国残存的继承人阿里·高哈尔王储。阿里·高哈尔勇敢地杀出重围,渡过朱木拿河,逃到罗希拉人纳吉布·汗那里避难。当时纳吉布·汗在萨哈兰普尔。萨哈兰普尔由五十二个帕尔加纳[2]组成。但阿里·高哈尔很快发现,纳吉布·汗无法为他提供物质支持,另外,他仍然担心敌人的阴谋诡计,于是逐渐退到勒克瑙。他或许打算在勒克瑙等待杜兰尼帝国的统治者回来,这可能会给他提供一个求助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叛乱分子的机会。

    现任奥德总督舒贾-乌德-道拉是著名的萨夫达尔·扬格的儿子。舒贾-乌德-道拉与他的父亲一样能干,他的军事素养甚至远胜于他的父亲。他年纪轻轻就继承了他父亲几乎独立的封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引以为傲的先天优势。他不但英俊非凡,身材高大,而且头脑敏锐,但有点太过灵活。军事上他更倾向实战训练,而不是静坐沉思。然而,萨夫达尔·扬格的儿子并不是完全没有接受过军事和不择手段地争取个人利益方面的训练。与其他国度相比,东方国家尤其重视这种治国之道。这种治国之道也不是在舒贾-乌德-道拉完全没有准备、无法理解所学内容时接受的。与罗希拉人的战争中,舒贾-乌德-道拉的行为称不上坦率直接,但现在他明确表示不愿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效忠一位已经驾崩的君主的继承人。求助奥德总督的请求遭拒后,阿里·高哈尔转而求助占有阿拉哈巴德要塞及阿拉哈巴德地区的家族的一个成员,这个人叫穆罕默德·库里·汗。阿里·高哈尔以自己的名义向穆罕默德·库里·汗表明,作为王子,他有权担任巴哈尔、孟加拉和奥里萨的代理官员。当时,这些省份是加尔各答的英国商人和掠夺成性的阿里瓦迪·汗的后裔之间争斗的地盘。阿里·高哈尔建议穆罕默德·库里·汗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并适当地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这位总督是一个有抱负且精力充沛的人,他得到了他的亲戚奥德省督舒贾-乌德-道拉的支持(我们将很快发现,出于个人原因,舒贾-乌德-道拉高度赞同这个建议)。一位叫卡姆加尔·汗的有影响力的官员承诺将在比哈尔邦为阿里·高哈尔提供援助。1759年11月,在这些人的支持下,阿里·高哈尔渡过卡拉姆纳萨河,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不幸的父亲丢了性命(第五章)。

    舒贾-乌德-道拉不但英俊非凡,身材高大,而且头脑敏锐

    一个多月前,也就是1760年1月,在这个混乱的国家,阿拉姆吉尔二世遇害的噩耗传到了当时驻扎在比哈尔的一个叫卡瑙提的村庄的军营里。阿里·高哈尔立即宣布继位,称沙·阿拉姆二世,意为“已知世界的君主”。据相关记载,沙·阿拉姆二世下令他的统治时期从他父亲驾崩那天算起,他颁布的诏书也证实了这一点。所有党派立即承认他为君主,他也识时务地任命舒贾-乌德-道拉为宰相。同时,他委派艾哈迈德·沙·杜兰尼推荐的纳吉布·汗全权指挥莫卧儿帝国的军队。

    做出这些安排后,沙·阿拉姆二世开始在比哈尔邦筹集资金,并居住在那里。此时,他大概四十岁,身材魁梧,大腹便便。在品德方面他既具有其种族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和他的祖先一样,他勇敢、有耐心、威严却不失仁慈。但是现代所有作家对他的生平事迹的描述既包括了他的优点,也包括了他的缺点,而且缺点多于优点。他的勇气来自他坚忍不拔的天性,而且这种勇气不是因为环境所迫而表现出的魄力与胆识。他的仁慈不仅使他容易宽恕和忽视别人对他所做的一切,还使他轻易听信并提携当时身边所有比他强大的人。不久,他的耐心退化为一种简单的对命运的妥协,他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以换取当下感官上的满足。总之,他父亲去世后,不熟悉印度历史的作家对他的性格和地位的描述与对英格兰的查理二世的描述惊人的相似。

    当时,罗伯特·克莱夫支持的米尔·贾法尔[3]占领了东部诸省。米尔·贾法尔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米尔·加菲尔,他在比哈尔的代理人是一位叫拉贾·拉姆纳拉亚恩的印度商人。他派这位官员去支援穆尔希达巴德[4]和加尔各答。拉贾·拉姆纳拉亚恩曾试图反对米尔·贾法尔安排的此次行动,但没有成功。莫卧儿帝国的军队打败了他。他身负重伤,损失惨重,惊恐不已,被迫撤到巴特纳,因为当时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认为巴特纳不适合进攻。

    与此同时,一支英国特遣队加入米尔·贾法尔的军队。米尔·贾法尔立刻去迎战莫卧儿帝国的军队。1760年2月15日,在一次战役中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大败。因此,沙·阿拉姆二世采取了一个侧翼包抄的大胆计划。如果计划成功他不仅可以切断孟加拉军队和其首都穆尔希达巴德之间的联系,还能在没有守军的情况下占领穆尔希达巴德。然而,在到达穆尔希达巴德之前,他被英国人击败(4月7日)。一位杰出的法兰西将领率领一小支军队支援沙·阿拉姆二世。于是,沙·阿拉姆二世决定留在比哈尔邦,并准备围攻巴特纳。

    这支法兰西军队约有一百名官兵,三年前他们拒绝加入《昌达尔纳加尔协定》,此后他们一直遭到残酷的罗伯特·克莱夫的迫害,四处游走。他们的将领舍瓦利耶·劳是法兰西王国摄政时期[5]一位著名的投机者的亲戚,他现在匆忙率领自己的部下为冒险家沙·阿拉姆二世效力。舍瓦利耶·劳野心勃勃,勇敢大胆,但从他以前的表现看,他有些眼高手低。很快,他看到了沙·阿拉姆二世的弱点和莫卧儿贵族的背叛以及人心涣散,于是降低了自己对莫卧儿帝国的期望。他对历史学家格拉姆·侯赛因说:“据我所知,德里政府对巴特纳疏于管理。如果有像舒贾-乌德-道拉这样地位的人忠心地支持我,我不仅能打败英国人,还能承担起协助管理莫卧儿帝国的责任。”

    米尔·贾法尔深受罗伯特·克莱夫的支持

    这一雄心勃勃的方案根本没有实施。沙·阿拉姆二世和他新的追随者(尽管舍瓦利耶·劳率领的一百名法兰西人与一个阳奉阴违的莫卧儿人领导的成千上万的土著军队一样强大)正在围攻巴特纳时,诺克斯上尉[6]率领一支步兵(其中二百人是欧洲人),十三天行军三百英里,从穆尔希达巴德来到巴特纳,彻底击溃了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向南撤退到加雅[7],并由卡姆加尔·汗指挥,因为穆罕默德·库里·汗回到阿拉哈巴德后,被他不择手段的表弟舒贾-乌德-道拉杀害,阿拉哈巴德及其要塞也被舒贾-乌德-道拉占领。沙·阿拉姆二世向南撤退表明他仍然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他有理由抱有这种幻想,因为另一个莫卧儿将领卡蒂姆·侯赛因也加入了他的阵营。兵力得到加强后,沙·阿拉姆二世再次进军巴特纳,但遭到了诺克斯上尉的反击。一个叫沙塔布·拉伊的印度教王公加入了诺克斯的阵营,诺克斯势力大增。沙·阿拉姆二世再次吃了败仗,这位狼狈不堪的君主终于撤离孟加拉,向北逃亡。英国军队和孟加拉的总督联军全面追击沙·阿拉姆二世。然而,由于孟加拉总督的儿子死于7月的一场雷雨,联军撤退到巴特纳营地。顽强的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再次驻扎在位于巴特纳与穆尔希达巴德之间的加雅的旧营地。

    诺克斯上尉

    因此,1761年初,英国-孟加拉联军再次发动进攻,他们在比哈尔市附近的苏安又一次击败了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舍瓦利耶·劳一直坚持战斗,直到被俘,但他拒绝交出自己的剑,不过英国-孟加拉联军并没有羞辱他。

    第二天早晨,英军司令官向沙·阿拉姆二世致敬。沙·阿拉姆二世现在对他坚持了近两年的毫无希望的战争感到厌倦,他自愿离开比哈尔回到德里。那时,他听说了帕尼帕特战役以及艾哈迈德·沙·杜兰尼为帝国复辟制定的计划。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因为善妒的米尔·卡西姆[8],沙·阿拉姆二世在英军的保护下会立刻回到德里复位。其实,在英军最近发起的一次革命中,米尔·卡西姆已经取代米尔·贾法尔。按照英国人的要求,沙·阿拉姆二世走之前任命米尔·卡西姆为东部诸省的苏巴达尔[9],还赋予他财政管理权,但米尔·卡西姆每年要向莫卧儿帝国纳贡二十四万英镑。

    顽强的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再次驻扎在位于巴特纳与穆尔希达巴德之间的加雅的旧营地

    1762年,事态的发展表明,在有机会再次干涉印度内政之前,英国不仅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还遭受了很多挫折。沙·阿拉姆二世在他父亲的宫殿前迎接英国军队之前,发生了一系列出乎意料的事情。前往西北的路上,沙·阿拉姆二世落入了野心勃勃的奥德省督手中。艾哈迈德·沙·杜兰尼命令舒贾-乌德-道拉为沙·阿拉姆二世提供一切援助,但舒贾-乌德-道拉却阳奉阴违,软禁了沙·阿拉姆二世约两年之久。空无实权的君主有时被关在贝拿勒斯,有时被关在阿拉哈巴德,有时又被关在勒克瑙。

    与此同时,1763年,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的那些不择手段的殖民者认为,他们与新的利用工具米尔·卡西姆存在利益冲突。米尔·卡西姆最近被这些人提拔为孟加拉的省督。殖民者的这种变化是由罗伯特·克莱夫所属党派写给董事会的一封信引起的,这封信导致他们被撤职。然后,更腐败的反对派掌权,他们与米尔·卡西姆决裂了。这件事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个人利益,反对派想要垄断当地贸易。在米尔·卡西姆的宫殿里,反对派的代表是他们中最暴力的埃利斯。不久之后,1763年10月,埃利斯采取的行动导致他和他所有的追随者被杀。这一残酷事件(其残酷性在近一个世纪内绝无仅有)发生在巴特纳,当时巴特纳受到英国军队的威胁。之后,英国军队很快占领了巴特纳。英国人真正的有力工具是一个叫沃尔特·莱因哈特的法裔德国人,因为以后我们会听到很多关于他的事情,所以这里我们对他进行简要介绍。

    通常认为,这个对亚洲实施暴行的欧洲刽子手是卢森堡公国的特里尔特人,他作为法国海军的水手来到印度。据说,他离开法国海军后去了英国,之后又加入了在孟加拉招募的第一个欧洲营。离开孟加拉后,他再次加入法国军队,并和一支军队一起被派去昌达尔纳加尔为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解围,但没有成功。当他们的指挥官舍瓦利耶·劳拒绝与其他人一起向英国军队投降时,他与一小部分人追随舍瓦利耶·劳一直战斗到最后。舍瓦利耶·劳被俘后,沃尔特·莱因哈特(他的印度绰号是“苏姆鲁奥”或“苏木布尔”)又为格雷戈里和古尔金·汗效力。古尔金·汗是米尔·卡西姆的亚美尼亚将军。

    然而,布鲁姆的“说法”有点不同。根据这个素来认真严谨的历史学家的说法,沃尔特·莱因哈特是一个萨尔茨堡[10]人,最初来印度时,他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然后在马德拉斯[11]离开英国军队,加入了法兰西军队,后来为了加强孟加拉的法兰西驻军,被拉利从马德拉斯派往孟加拉。但细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沃尔特·莱因哈特肯定在英国军队和法国军队都服过役。

    巴特纳大屠杀后,米尔·卡西姆和他的追随者从巴特纳逃跑(英国人11月6日突袭并占领了巴特纳),在舒贾-乌德-道拉的领地上找到了一个临时避难所。舒贾-乌德-道拉非常友好地接待了曾经的对手,并暂时派米尔·卡西姆去攻打自己在邦德尔坎德[12]的敌人,他自己带着被软禁的君主去了贝拿勒斯。

    1764年2月,前沿阵地上出现了英国人的复仇纵队,但其中的印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