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八十五章 关羽渡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骑兵不足,他就不敢野战。

    灭国战役,已经不能单独考虑军事问题,更需要给政治让步。

    当然了,如果后续兵力运动中有一环掉链子,自然会被守军吃掉;同时最猛的也就是最开始的半个月。

    现在送薛戎渡河,田信不舍之余又很担忧老丈人的精神状态。

    为方便汇总各方信息,田信的指挥大本营转移到潼关西站。

    整个东路军有第十二荡寇师、第十三征虏师、第十四昭仁师、第十五昭义师;以及规模两倍的郡国兵、征召民壮。

    谁也不知道新旧更替之际,哪些人会突然跳出来作梗。

    隔着朦胧烽烟,关羽勉强能认出那里是河东联通关中的重要渡口,蒲坂津。

    在这种情况下,开战第八日时关羽抵达潼关,将渡河参战。

    这半个月里补给充足,军士又是常年养膘,耐远征跋涉,也耐各种折腾。这就是开战之初的精锐锋芒,魏军自然要收缩、躲避,以等待府兵展露疲态。

    只要掐断退路,集结关中的军队会一拥而上,造成局部的极大优势。

    传统的轻装、中装步骑、以及理念上克制骑兵的弓弩部队统统被重骑克制。

    昔年荆州军军吏要么战死,要么天各一方,到现在田信始终把罗琼的鹰扬师留在身边就是为了解闷;甚至岭南的夷兵营旧部也陆续征入关中,留在身边担任侍从武官。

    不敢野战,那就丧失城外的控制权,只能放任府兵横行。

    一个是封锁曹真退往太原的通道,另一个就是打通蒲坂。

    所有棋子都已经砸出去,谁也无法回头再做调整。

    战争的主角,似乎已经由重步兵过渡为重骑兵。

    因此山西战场的魏军放弃外围,步步退缩集中在主要几个据点以作长期防守的准备;魏军后缩坚壁清野,府兵就顺利推进。

    可惜关平在河套,关兴依旧镇守东南,都无法抽身来见。

    否则收拾不干净,魏国君臣向北逃亡,汇合幽云六镇的游牧力量,势必成为边境大患。虽然不担心魏军能反攻中原,可这会极大妨碍战后的大休养。

    不给东部配属大规模骑兵,自然是有一番综合考虑的。

    现在的骑兵已经不是汉末、群雄时期的骑兵,这些年的沉淀、发展,骑兵新式装备已经全面列装,新式骑兵的战术在战争阴云刺|激高速发展。

    这已经是双方军吏的共识,缺乏重骑兵,或者重骑兵劣势的情况下,军吏会避免野战。

    若半个月后打不开局面,那军士耐心下降生出厌战、抗拒情绪之外,最要命的后勤问题也会日益突出。搁置、拖延的越久,后勤问题就越凶险。

    有断断续续的轨车协助运输,也有沿途兵站做补给,故行军之初进展神速。

    中原没有成熟的马场,两淮地区的牧场才走上正轨,还不足以向中原方面提供大量战马,所以中原方面客观上不具备组建成建制骑兵的条件。

    关平虽然被启用,可依旧是流放性质待在塞外,即便想回来,关羽也放不下脸面去见;关兴那里更简单,不愿关兴回来搅合新旧更替的事情。

    此刻的老丈人胡须染白,身边就跟着一个田信熟悉的薛戎,再其他的近侍,都是田信不认识的新人。

    薛戎也清楚关羽的具体状况,不仅为关羽的衰老、大限将临而感到悲伤;也为长远的未来感到迷惘。

    现在老丈人就全靠回乡的执念在撑着,很可能回乡之旅,就是一场不归路。

    这样也就使得关陇的骑兵力量可以集中使用,获取山西战场的绝对野战优势。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