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八十六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崇祯二十四年十月,双流县首批种植的六千余亩油桐和油茶进入到了收获期,而最终的结果也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得知消息后,县衙上下皆是感到欢欣鼓舞,毕竟这是知县大老爷带着大家伙儿忙碌了四年的成果,并且知县大老爷有言在先,会从此次出油获取的利润中拿出部分来,按个人在这几年期间的表现分发下去,以做激励之用,所以大家对此事还是非常关注的。

    毕竟这是市井商贾行为,朝廷官员往往自重身价,不会掺和进去。

    不得不说,老祖宗留下的士农工商排名是多么的有见地。

    这位年轻知县四年来的种种努力,为的就是给自己的仕途打下深厚而坚实的根基,现在眼见得大功即将告成,谁要是不长眼想去分一杯羹,到时候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桐油现在可是稀缺货物,不光是金州和江南两座造船厂有大量需求,随着大明社会经济强劲地发展,市场上对家具的需求也是出现了井喷地势头,而打制家具则不可避免的需要用到大量油漆来防腐,桐油正是生产油漆不可替代之物。

    但是令这些商人没想到的是,这次他们原先屡试不爽的招数却是失算了。

    如果放在几年前,孙克敌知道商人们给出每斤二分银子的收购价后会觉得理所当然,但现在他如果知道这些商人们开出这个价格后,肯定会掀桌子骂娘。

    至于后面各村油桐树的出油量现在还不得而知,以现有种植面积来看,整个榨油过程将会持续半年才能完成。

    早就得知双流县有大量油桐即将问世的消息后,来自各地的数十名桐油商人提前一个月便纷纷赶来,生怕因为来得太晚而收不到最好的货品。

    也就是说,这些桐油商人是欺负蜀地与外界沟通不便、物价比其他地方低了不少的缘故,所以使出了明眼人打盲人的惯用招数,良心真的是坏透了。

    在获悉了双流县油桐树种植的实情后,看到如此多的同行云集此地,商贾们暗中串通一番,决议在桐油采摘出油时进行压价,以每斤不超过二分的价格统购,以便将其运出蜀地后获取更多的利润。

    按照孙克敌之前的估值计算,三百二十斤,每斤二分,一亩地可获六银币又四钱,三十税一的话,每亩可缴税两钱左右,花峪村的三百亩可征税达六十银币,这可比同等亩数粮食的赋税要高出数十倍了。

    谁要想在这个时候伸手摘桃子,那就得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承受的住来自首辅的怒火了。

    花峪村种植的八百亩油桐树,所产桐油全部榨完,总计出油二十五万六千余斤,平均下来,亩产达到了三百二十斤,比当初预估的产量要低了一些,但相对于首次种植的新品种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了。

    消息灵通的商人自然是知道最近桐油价格在翻着跟头的往上涨,只要这次他们压价成功,那在将大量桐油通过船运运出蜀地后,他们往外出售的价格还会更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