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讲 宗教经验的诸多要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样才会产生出真正成熟的宗教体验,形成自己的信仰。从这个角度去观察宗教经验,就会发现我们的生命、生活与诸多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这一相互关联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际生活的经验。宗教体验就是站在相互关联的种种关系之上,去审视这些关系。当我们能够用纵览全局的眼光,去审视包罗万象的神与自我的对立、相融,就会发现,我们不认同“苦”的存在是错误的,苦是真实存在着的。

    这样一来,又会引发出一个相当大的宗教困惑。宗教如果肯定所有事物存在的现状,认可事物的所有存在方式,就会有良莠不分的倾向。就会认可当今社会中存在的诸多恶行,甚至认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方面的诸多缺陷。这肯定是不可行的。我相信,在肯定的同时,宗教体验必将会起到改变现状、打破僵局的作用。

    如何看待自己当下的宗教体验

    当宗教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时,一定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研究。宗教既可以厘清个人的自我,即个我和全我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教会我们从多种角度观察。例如,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宗教的各个发展历程,从野蛮人信仰的宗教到今天的信仰等诸多领域的问题。不仅从历史角度,还可做多宗教的比较或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展开研究。我主要是想告诉大家,看待自己当下的宗教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去观察:一是作为个人体验的宗教;二是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的宗教。从这个意义上看,存在着宗教是否会起作用的问题。作为制度的宗教,应该会出现“是否起作用”的问题。但从个人的宗教体验来讲,不存在起不起作用的问题。宗教作为制度时,会得出起作用和不起作用都可以的结论。制度是脱离个人的,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

    当我们建造寺院时,寺院就是脱离了个人的宗教体验,成为一种社会的制度。我认为这是社会生活中应当予以认可的现象。日本佛教中最有势力的是净土真宗。由于禅宗过于将重心倾向个人,从社会制度的宗教方面讲是弱于净土真宗的。净土真宗是因其非常团结的特性而形成的一个团体。团体中先有本山[1],本山下面分出很多的末寺[2],再下面是众多的信徒。这个团体在一个中心思想或信仰指导下运转时,会形成一股巨大的社会力量。这时的宗教就可以看作是社会的存在。

    个人的宗教体验包括三大要素

    我今天不想谈宗教的社会性,想从个人的特殊性角度探讨,即将宗教看作是个人的宗教去考虑。所以,这里不谈有没有本山、有没有末寺。也不考虑本山是什么宗派,更不谈本山的事业是社会事业、慈善事业,还是与政治、教育有关。本讲的主旨,只是论述个人的宗教体验。

    有学者认为,宗教如果不涉及社会生活的意义,就没有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宗教的确可以无视社会和国家,因为它要追求的是一个更大的存在。所以,国家、社会、世界对宗教来说可有可无。可以说,个人的宗教和作为社会制度的宗教没有任何关联。因此,宗教确实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存在。所幸,宗教必须作为制度方能成立,可以多少缓和一些上述危险。从个人的宗教体验角度讲,社会的价值等没有任何意义。从某种角度讲,宗教与理论和社会政策没有任何关系。由于这种说法有着很大的危险性,在此不做过多阐述。因为宗教存在着极为世俗的部分,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向社会道德妥协的时候。用“妥协”一词或许有些不妥。人类无法孤立地存在,无视、逃离社会则无法生存,所以宗教也必然有妥协的时候。总之,今天的演讲主题是个人体验,作为个人经验的宗教,我认为有三个组成部分:传统性要素、理性要素和神秘性要素。

    具有宗教体验之前,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形成了最初的宗教体验呢?当今世界的顺序是,首先依照传统接受宗教。宗教具有必须依靠传统的特点。由于宗教具有“传统必不可少”的特性,作为制度,宗教可以被列入到传统的因素之中。从个人体验的角度看,虽然是可有可无,但由于宗教不可能离开其他存在而独立生存,所以,一定会与其他的一个存在或更多的存在产生关联。这样就形成了作为制度的宗教,宗教只有形成制度才会有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也能够生存,就不会有产生宗教的因缘。所以,否定社会生活,一味强调个体,宗教则不会存在。

    可以想象,个人的宗教体验中一定会有社会生活。因此,宗教中必须要有传统的因素。我们小时候都被大人带着去过寺院。在西方,家长同样带孩子去教堂。总之,我们都被父母或是长辈领着去过,不管我们是否有这样的宗教需求。即使不去寺院,大人也会请僧人到家里诵经或说法。说法大多是在寺院中进行,诵经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说法。经书就是佛祖说法的记录,诵经就如同在听佛陀说法。这就是诵经的起源。后来,诵经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最近,诵经已经变成“必须要读,所以才读”了。是否理解经文的意思也不再重要,只要诵读就可以了,这种现象虽然也有值得思考的部分,但诵经的起源是为了让佛陀的声音永远在耳边回响,所以用诵经的方式反复聆听。我认可经文必须诵读这一观点,但不能否认人们还有相反的看法。

    社会上有这样的现象,有一件从社会角度来看大家都在做的事。有些人就会说:事情发展到今天,无论现在是什么情形都需要重新回归本源,按当时的初衷去做。这种看法的确很有道理。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不要忘记这件事起源于几年甚至几百年前,今天的现状中已蕴含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所以,不能简单地考虑本源。有些事物,初衷已被彻底遗忘,留下的只有历史变迁后的现状。历史意义也已经被赋予了新意或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些已经变得无法理解,无法理解的也许正是它的意义所在。如新年时用松枝和绳子表示喜庆。喜庆中,其实有着很不吉利的一面。正如一休和尚所示:如果新年正是逐渐接近死亡的时候,就会不喜庆了。正月的喜庆是有原因的。因为新年时,如果有人说“节哀顺变”会让人感觉怪怪的。所以,既不能对每一件事都追根寻源,也不能因为“现在就是这样一个现状”就给予肯定。

    宗教教育可培育我们对宗教的感知与情感

    孩子们去寺院听和尚诵经和讲法,并非他们有宗教需求。教育也是一样,没有孩子会主动要求接受教育。孩子们在学校,如果没有老师的管教应该不会有人学习。孩子们是因为学校有要求,才会学习。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这样的现象不是也很常见吗?如果你从事教育工作时间长了就会逐渐意识到: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众多的财富————宗教虽不是财富,但财富是通过宗教继承的————不能让这些财富减少,要让它越变越多,并传给下一代。送孩子去学校,带孩子去寺院,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让孩子继承祖先留下的物质、文化、思想的遗产。我认为带孩子去寺院是个非常好的习惯,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养成这样的习惯再好不过了。常听基督徒抱怨说,现在的基督教势力衰退,信徒越来越少。这或许是真的吧。我不是要求大家必须去教堂或寺院。有人认为去宗教场所对孩子不会有帮助,但还是去了。尤其是基督教与道德密切相关,基督徒们认为非基督徒都是些野蛮且不守规矩的人。更有甚者将周日带孩子去寺院看作是作秀。其实,带孩子去寺院增长见识是一件好事,是一种很好的宗教教育。通过去寺院,宗教会逐渐进入他们的心中。即使没有被带去寺院,也可以通过社会上业已存在的寺院和僧侣,让孩子们对经书耳闻目睹,这也是接受宗教教育的一种方式。传统宗教对人心的渗透力非常大。坏母亲不会带出好孩子。尤其是在宗教教育方面,母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伟人,尤其是宗教领袖的母亲,大多是非常优秀的。可以说,对孩子进行教育是母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父亲力所不能及的。这说明了女性的难能可贵。

    此时,我想起了印度的孙大信。他十六岁时改信基督。当今已是一名基督教的大成者。他在儿童时期接受的是什么教育呢?他十六岁转信基督,印度人成熟较早,十六岁相当于气候寒冷国家的十九、二十岁。他自称是基督徒,其实,他信仰的应该说是基督教和佛教的融合体。今天在印度,佛教已所剩无几。但在印度这个国度,即使不以佛教的名义出现,佛教的核心精神依旧会通过其他方式融入其他宗教中。印度教中就有着很多佛教的思想。建立了反英同盟的甘地,他的信仰中有着很多佛教的思想。孙大信虽然自称是基督徒,不是佛教徒,但他的思想中还是吸收了很多佛教的精华。孙大信不所属任何一个教会,他认为那样会让他感到不自由。他想要传教时,可以去任何一个教会,如果有了所属教派就不会这么自由。他就是这样一位独来独往、与众不同的基督徒。他曾身无分文游遍欧洲。随着名气的增加,愿意为他出资的人很多。一天,一个人建议说:“你不妨进基督教的神学院去研究神学,从历史和组织角度系统性地学习神学。”孙大信答道:“我早就从基督教的神学院毕业了。不上学也可以。”当被问及是哪所学校时,他回答说:“母亲的怀抱。”他自称毕业于“母亲的怀抱”。他十二岁时母亲便去世了。小时候,母亲常对他说,“你要成为优秀的宗教家,要献身宗教就一定能有大成就。”所以,他认为已经从“母亲的怀抱”里毕业了,没有必要再去学习其他学说。孙大信很有个性,在英国传教时和印度的圣者一样赤脚走路,不戴帽子,十分朴素。有一次在拜访一所豪宅时,出来迎接的女仆人看到他后向主人描述道:“有一位来访者,从未听过他这样的名字,看上去和耶稣一样。”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孙大信的风貌和性格。从他所言来看,只有母亲的教育,才具有让传统的宗教走进孩子内心深处的能力。只有从这方面入手才能培育我们对宗教的知识、认知、情感。因此,要得到宗教的体验,除了带孩子去寺院外,母亲在家中对孩子的感化也是颇有影响力的。这一点千万不要忘记,我一有机会就会反复地提及这一点。

    传承宗教是要传承精神而非仪式

    “面对宗教时个人是什么态度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只会一味地听别人讲,完全是被动的。为什么要诵经,为什么要合掌,为什么要去听开示,佛祖为什么伟大等,全然不知。只知道是被人带着去了寺院,被动地聆听开示。我认为被动地听和被人带着这些被动行为十分重要,是日后萌生宗教意识的助缘,是日后发现自己人生意义以及发展顺序的缘起。

    这些被动行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传承财产的同时将我们的宗教经验也传给下一代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在将父母遗留给我们的金钱、土地、住宅等财产传给孩子的同时,也要将我们积累的社会经验传授给他们,或者将其继承发展后再传给下一代。再进一步说是为了让我们能够重温宗教开创者所经历过的心理状态,传承必须要有一套仪轨和规矩。宗教建筑的艺术表达里同样包含有仪轨。这些仪轨会由外至里渗透进年轻人那颗即将形成的信仰心。如果置身于大殿,自己的心会不自觉地被大殿所散发出的宗教氛围所熏染。

    宗教仪式是宗教情操的外在发展。如果它的表现是由内向外,那么接下来便会由外向内,转而对我们的内心产生作用。孩子的心会不知不觉地接受这一作用,会自然而然地从殿堂或仪式中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宗教领袖的心境。各种宗教环境以及表现形式,无论是用艺术形式表达,还是用行动和仪式展现,我们的宗教体验一定会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表现形式会唤起在场的每一个人的一种心境。内心清净、没有业障的人会准确地接受对方传递出的心境。这就是宗教的传统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仪式是有无两可的。只要内心拥有仪式的功能,外界如何都不重要。但人类不行,人类的内心活动一定要有相应的外在表现形式。没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内心的作用也会消失。表现与体验间的紧密关联,使得表现不可或缺。古人云:“德不孤,必有邻。”内心有活动,一定会展现于外在。没有展现,就说明内心的感受还不够强烈。总之,情感、意识、内心活动都要有相应的表现形式。只有表现出来,才能证明内心真正地发挥了作用。美术方面总是画不好,文章总是写不好,演奏时总是演不好,都说明当事人的感受还不够全面。当今寺院的衰败,也说明了佛教精神的缺失。我坚信,只要以真正的宗教信心去接受一切,就可以通过仪式或佛教的表现形式与活在今天的佛教相拥。单纯的表现形式也会伴随弊病,一脚踏空就会十分危险。换言之,如果我们过于重视表现形式,仪式就可能成为没有任何意义的单纯仪式。这是伴随着传统而存在的弊病。人类的行为总是伴随着弊病。没有了弊病,就会感觉到哪里不对劲。意识到不足时,就会在下次加以注意和改善。这种改善只要不是无视迄今体验的历史,就可以成就历史上传承至今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会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以最契理契机的方式重现。

    从前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国王对他说:“我想看看你的画,画一幅让我看看吧。”那位画家便画了一个圆圈呈给国王。国王问道:“这怎么是画呢?”画家回答:“绘画并非只是表现固定形状的山和河流,一个圆就足够了。不理解这一点,就不会懂我的画。”这个故事虽然不是发生在日本,但我相信类似的故事在日本画家中也一定会有。

    现在有些画我们虽然看不懂,但我相信有欣赏眼光的人一定是一看就懂。过于拘泥形式就会显得呆板,但毕竟还可以引发争论。但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就会形成巨大的缺陷。事实上,心理活动若只是停留在内心,不借助某种形式展现出来,就不能发挥心理活动的力量。表现的形式和表现的思想,可以认为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如果不是人是神,就无需什么表现形式了。只要是人,既需要传统也需要形式。从表现意义的角度讲,制度和教育都有其相应的意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