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讲 佛教的一些基本概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佛教是理性的,但又离不开修行实践

    佛教总体上是偏理性的。为弄清这一点,可将佛教与其他宗教作一比较。大多数人都喜欢和基督教相比。与基督教的感性相比,佛教的确是理性的。

    佛教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一千多年来,影响了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人随时需要呼吸,两者的关系已密切到感受不到对方的存在。早期的欧洲学者研究佛教时,可以轻易地就指出很多日本人平时注意不到的问题。他们认为: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宗团是以道德标准为基础构成的。近来,这一说法虽不盛行,但刚开始研究佛教的人仍认为佛教是“极为学术性、科学性和理性的宗教”。这可能是由于原始佛教有着显著的理性倾向。

    佛教的传承,主要依靠文学形式传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一是巴利语系佛教;二是梵文佛教。欧洲研究佛教,一般是从巴利语佛经开始。巴利语的佛教经典并不等于原始佛教,但巴利语系佛教经典很好地展现了原始佛教的形态。因此,有些学者将巴利语佛教看作是原始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是相当理性的。

    传到中国、朝鲜、日本的佛教是梵文佛教。梵文佛教的兴起远远落后于巴利佛教,是佛寂灭五百年后形成的。学界普遍认为,梵文佛经中的思想虽偏理性,但与原始佛教的巴利语系佛教相比,梵语佛教相当感性。无论原始佛教还是后世发展起来的佛教,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佛教有着共同的修行方法,这便是戒、定、慧。以“三足鼎立”的状态,共同构成了佛教修行的纲与目。

    无论佛教多么理性,终归不是哲学、伦理、学说。所以,佛教最重要的还是实践。修行实践离不开戒、定、慧。无论原始佛教还是后世兴起的佛教都一样。

    戒、定、慧也称为“三学”。这里的“学”,并非学问的学,是指在实践中学佛的学,即修行上的学修、修得。

    戒有很多条款。如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乃至五百戒等。内容都是“不许做什么”的禁止事项。戒是用来禁止和规范修行者行为的。禁止的都是违背道德的行为。有人因此认为:戒律没有宗教气息,很像伦理学会。

    定是指禅定,即坐禅。坐禅,在印度是修行的主要方式,其他国家并不发达,印度却很盛行。结跏趺坐的坐禅形式传说是按照天王、天、人的顺序传到了人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修行方式。坐禅修行的结跏趺坐,通过佛教传入中国、日本。得到了禅宗的格外重视。

    慧是智慧、般若。智慧一般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学问上的。这种智慧可以通过自学、他人的教授、跟随他人学习学到。例如数学,优秀的老师用两到三年时间就能够将一定的数学知识传授给我们。我们也能从老师那里学到相当程度的数学知识。在科学知识方面,几千年前的佛陀和孔子,在数学或其他学科可能都不如我们。

    世上还有上述方法学不到的智慧。它无须别人传授,而是在自己的心中油然而生,可以称之为“直觉的智慧”。戒、定、慧中的慧,包含上述两种智慧,心中自生和通过学习获得的智慧。

    佛教在修行中重视心中自生的智慧,而不是学来的智慧。戒、定、慧中,戒是有训练性的。定可以说是一种严肃主义,是伦理、学问范畴的严肃主义,它反对放荡和自甘堕落的生活,展现出严格的形式。禅宗的僧人修行时,始终保持着极为严肃的态度。需要做的一定做,绝不妥协。这种严肃主义就是戒。

    慧是理论主义。与严肃主义相比,慧是理性至上,将理性视为无上的存在。由此可知,原始佛教和佛教都十分倾向理性。

    若没有情感,宗教就无法发挥作用

    单有理性无法形成宗教。宗教中除理性外,还要加入感性元素。经文中说:“情为足,知为眼。不可有眼无足,亦不可有足无眼。”父母疼爱孩子,若情感多于理性,则会对孩子一味溺爱,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对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中的盲目性,要用理性去矫正。总之,宗教若没有情感就无法发挥作用。绝不能一个人开悟后就钻到山里不出来了。必须要到世间去弘法,要弘法就离不开情感。做生意也是一样。实际上,商海中并不仅仅是金钱关系,并非赚钱就好。问问生意人就可以知道,在商海中打拼,没有人情味和情义是做不成生意的。做学问也是这样。如果只有学术理论,不考虑人的情感,生活将会多么枯燥乏味啊!净化人类灵魂的宗教,更不能没有情感。与巴利语佛教相比,梵语佛教之所以昌隆,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有情感。梵语佛教就是大乘佛教,因为主张悲智双运,所以称为大乘佛教。

    进一步讲,如果没有大乘佛教————这一悲智圆满的宗教出现,佛教不可能传承到今天。如上一讲所说,佛陀在尼连河畔的菩提树下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正要进入涅槃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梵天出来对佛陀说道:“你已成道可以进入涅槃,这对你个人可能会有好处,但世界却依旧黑暗。要用光明照亮整个世界!通过思考所悟出的尊贵真理,并非世人皆不能懂,还是有人能够理解的。他们需要你的救度,请不要涅槃。”佛陀听后应允道,“那么好吧!……”于是不舍众生再来世间。

    从这一点来看佛陀的行为,会发现其中有人类的本能作用。人绝不是独立存在的,自我里已经包含有他人的存在。所以,纯粹独立的想法是不成立的。在谈我时就已包含了他人和社会。佛教范畴的社会,包括人类、动物、植物等有情及无情的全部,是无边无垠的宏大社会。佛教将社会称为法界,法界是社会的背景。自我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如果离开法界,自我就会失去生命,不复存在。如果一定要强调自我的作用,也因为是法界在背后推动,如同在幕后用绳子操控着我们。

    佛陀在到达大悟的境界时,只悟到了自我的能力。接着立即意识到,这不应是自己独享的能力,必须要回报社会。听从梵天的劝说到世间弘法的说法,是戏剧化了的表现形式。从文学角度讲,没有情节的故事是枯燥的。所以借用了叙事的文学体裁。

    人类必须要走进社会发挥作用。如果佛陀最初的正觉是智,第二个正觉一定是悲。是悲心在起作用。开始是智,其后是悲。智是父亲,悲是母亲。悲心的升起让佛教具有了形态。我们还应在智、悲的前面各加一个“大”字,即大悲、大智。没有大智大悲,佛教就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原始佛教、巴利佛教,只关注佛陀理性的一面。虽说巴利语系佛教也意识到了梵天劝说佛陀的意义却没有加以足够的注意。所以,原始佛教在悲、同情、社会性等方面没有什么发展。事实上,巴利语系佛教的僧人对情感是有一定认识的。虽然认识的不充分,心中却有着真实的感受。

    成佛不是一生就能成就的

    佛一生中,准确地说是成道后的四十九年间四处弘法。弘法四方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传播佛陀本人的思想,而是为了普度众生。从佛陀涅槃图中可以看到,佛陀在娑罗树下入寂,身边聚集了各种动物、天人和其他各类的有情,他们表现出了极度的悲痛。这是一幅将佛陀涅槃高度精神化了的作品。佛陀示寂时,正在云游说法途中,身边只有弟子阿难一人。因此,赶来集结的人也不会太多,除阿难外可能再有两三名弟子,最多再加上附近寺院里的僧人们。

    回顾佛陀在世的历史就会知道,他的一生是为众生奉献的一生。不仅为社会贡献了智慧,还奉献出了慈悲。佛陀自己没有直接这样说,但佛陀生涯的事迹足以证明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佛陀向我们开示了四谛、十二因缘,佛陀的一生就是慈悲的体现。这是划分原始佛教和后世佛教的分界线。后世佛教现在称为“大乘佛教”,原始佛教是现在的“小乘佛教”。名称不同但本质一样。佛教这条大河的支流有宽有窄,但流动的水是相同的。无论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都是一个源头,只是各自的发展过程不同。佛教的这种差异,正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我们要充分注意佛教的发展过程和佛教体验对象的变化。原始佛教即小乘佛教的修行目标是罗汉,后世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的修行目标是菩萨。

    罗汉,是原始佛教的理想形象,随着佛教发展,渐次产生出菩萨这一理想形象。在这里先解释一下罗汉和菩萨。原始佛教,即巴利语系佛教中虽然有“罗汉”这个词,但“菩萨”一词难觅其踪。原始佛教中,菩萨是在《佛本生故事》里出现的。佛本生故事是佛教的常用语,意为“本来所生的故事”。说到佛,一定要澄清一个概念,成佛不是一生就能成就的。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的修行做基础,要经过一代、两代,甚至三代不间断地精进修行,方可迎来成佛之日。一生的短暂时间,根本无法做到。

    佛陀同样经历了众多的生死轮回和太多的艰难苦行。期间,或转世成人或转世为动物,尝尽艰辛才得以圆满成就。《佛本生故事》记录了佛陀的前世或前若干世所发生的故事。根据流传下来的资料,佛陀经历了几百次的生死轮回,期间曾转世为鹅、鹿,甚至做过国王。佛陀在多次的转世中积累了无量的善根功德,修得了六度(六种善事)后在印度转世。长期积攒的无量功德,让佛陀终得大悟。三世因果的说法,便出自这里。

    佛教认为,能够投胎人世,不是一辈子可以修成的。需要通过几世的转世和修行,才能修成今世的人身。可以说,本生故事的含义就是将当代的优生学宗教化。它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贸然出生,或在某一生中成就大业,而是几代的转世和修行才修成今世的人身。不仅宗教领域,其他领域也如此。从社会角度看,面对自己时不能只想着过好今天,面对社会时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考虑子孙后代是万万不行的。每一个人,不只活在今世,子孙们会代表我们继续活下去。子孙后代不仅是肉体上,更是精神上的延续。精神的传承,不是我们的精神再一次出现在后世,而是在不断得到强大、清净和升华。今天的努力,不单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后世子孙奋斗。传承至今的文明、文化不能断送在我们手中,更不能单纯地维持现状,要将其发展、提高后传授给下一代。如同一位富翁有百万家产时,一定要增加至一百五十万后再传给后人。今天的世界文明、文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文明被毁坏,就太遗憾了。如果说古代的战争是让文化退步,那么今天的战争就是让人类灭亡。科学的快速进步,尤其是杀人武器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过去的弓箭战争变成了可以一次杀死数千人,甚至烧毁一个城市的战争。比起用弓箭作武器的小规模战争,今天的战争一旦发生,其威力会立即摧毁许多城市,夺去众多居民性命。这样的战争,一定会导致人类的灭亡。人类灭亡后的地球也许会变为昆虫的世界吧!传承至今的文明、文化,是先祖们苦心经营的结果,绝不能因当代战争而毁于一旦,否则就太可惜了。

    以上是本生故事的解释。言归正传,任何一个事物、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的文化以及个性的形成,绝不是靠个人力量就可以实现的。我们的遗传基因也是这样。

    菩萨与罗汉

    本生故事中出现了“菩萨”一词,这个菩萨不是指佛。

    菩萨的意思是:虽未成佛,但拥有可以成佛资质的人物。

    罗汉的意思是:已修成佛陀的正觉,拥有着完美的人格,是佛的同时也是罗汉。罗汉是佛的别称。与如来、人天之师意思相同。

    菩萨不是佛。最初的佛教徒普遍认为,菩萨是到达成佛境界过程中的一种人格。菩萨是未来的佛,正处于努力修行的过程中。至此,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从原始佛教发展到出现大乘佛教菩萨的过程了。

    罗汉作为小乘佛教的理想,修行上只针对个人,对他人没有影响。没有影响他人能力的佛教,只会独来独往、自命不凡,无法形成真正完善的人格。人的形成是源自与他人的关系,一个人的正觉是不成立的。将自己修行的成果传达给他人并引导他人修行才能成立。我们会发现“罗汉”这一理想是不圆满的,从而希望将菩萨作为修行目的。菩萨毫不利己,并为帮助他人勇于牺牲自己。这是菩萨与罗汉的根本不同。佛教为了生存发展,一定要用菩萨的理想取代罗汉。佛陀的前生是菩萨,为了转世成佛而修行。菩萨修行不为利己,是为向众生弘法。菩萨因此修成正果。从此可以清楚地得知,菩萨修行是为利他。

    罗汉注重独自修行。坐禅,则隐于深山老林专心坐禅。菩萨则相反,一定要走进社会去发挥作用、去利他、去度化众生。菩萨的思想和理想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结果导致佛教不再是出世的了。同时,菩萨的思想如同一张铺开的大包袱皮,可以将世间万物都包入其中。

    罗汉的理想生活是比丘。比丘有乞丐之意。比丘一面乞讨,一面云游四方。还有比丘尼,就是女性乞丐。用今天的经济观点来看,乞讨是很卑贱的。但在佛陀时代,哲学家和宗教家都以乞讨为生云游四方。僧人托钵也是那时传下来的。比丘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修行中,根本无暇顾及经济生活。他们任由别人施舍,只吃乞来的食物。他们过着乞讨的生活,不在肉体和生活上分心。通过乞讨,消除自己肉体和生活上的烦恼,专心精神层面的修行。通过实践禁欲主义的生活方式来保持内心的清净。

    比丘、僧、僧侣是有区别的,僧伽制度是佛教的特殊制度。比丘不单是指佛教徒,古代印度的修行人都以乞讨为生,比丘是他们的总称。僧侣,只限于佛教。僧,是梵文“samgha(僧伽)”的简称。僧侣是中文和梵文的合成词,侣,有同行、同志、同伴之意。从侣的含义可知,僧侣是指三位僧人为一个僧团共同生活的人。取三人以上结伴生活的含义,将中文的“侣”和梵文僧伽的“僧”字合在一起,组成了“僧侣”这一常用词。

    佛教终归要回归到家宗

    这里还需要提到出家。出家是指舍弃俗世生活而出家。出家人是指从世间苦恼中解脱,过着特殊生活的人。有人认为出家有利于更好地修行。宗教如果仅仅是为了度化过着特殊生活的人群,则另当别论。但当今的宗教需要救度世间一切众生,否则就不是宗教。不去度化众生,人心也无法安宁。如果不满足于自我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