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三六章 开战之前(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操有关的大能。

    至于在天文、地理、算学、农学、医疗、机械等非传统领域内,燕京大学的师生们更是难逢对手,那些早期流落在民间的各行各业的精英大部分都被刘和招揽到了北方,如今让天下这些只知道坐而论道的士子们跟燕京大学的师生们讨论星象运转规律,讨论农业增产技术,讨论内外科手术,那就像是大学生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进行比试,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如果说燕京大学的师生们向外展示出的丰富学识还不足以令人觉得震惊的话,那么他们人人都会击剑、射箭、蹴鞠、骑马、驾车,身体健壮的好似军中勇士,却是让羸弱不堪的天下士子们狠狠地震撼和羡慕了一把。

    咋地,哥不仅胸有锦绣才华,还有一副上得了沙场,进得了闺房的好身板!乃们这些瘦不拉几的家伙,不管是动嘴还是动手,都不是咱燕京大学的对手!

    刘和知道诸葛之才在于治理内政,因此将他送进了太傅府中,而庞统之才在于军事谋划,所以便将庞统收在身边。在刘和的心目中,未来二十年之后,诸葛便是大汉内阁大臣的人选,而庞统则是司令署核心成员的人选。

    为了确保比试的公平公正,比试双方相互出题,每场比试都有朝廷大员亲自到场主持,比试成绩也有一个新成立的“考试委员会”负责评判。

    刘和鼓捣这场大比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燕京大学的教育模式面向全国推广,同时也是为了吸引各地的士子前来洛阳,以便为国家挑选一批未来的官员种子。虽然新学可以完败旧的教育方式,但刘和也知道大汉人才辈出,各地都有一些受过传统教育的饱学之士,他们就像当初的管宁和邴原等人,只要在新学的环境中稍微熏陶几年,立即就会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辉。

    在士子们的传统领域,燕京大学历史学院和经学院派出的师生代表舌战群儒,用全新的主张解释了孔孟之道,并对黄老之说、五行之说、以及玄学等思想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刘和写信给荀彧,对他说道:“听闻文若先生素以匡扶汉室为志向,如今大汉中兴之兆已现,不知先生为何还在家乡盘桓留恋,却不来洛阳一展胸中抱负和才华?吾与曹孟德之争,非义气之争,也非王霸之争,乃不同政治理念之争也,若是先生心中坦荡,何不前来洛阳做个见证?”

    按照刘和的设想,等他将各地州牧和太守手中的兵权收上来之后,就要推动大汉官制的改革,到时候荀彧和钟繇便是接替刘虞,成为大汉七名内阁核心成员的重要人选。

    这个时空之中,中央朝廷的威信在刘虞父子的极力维护和提振之下,已经远远超过了灵帝时代,同时也结束了自黄巾大乱以来的颓势,以诸葛亮和庞统等人的谋略眼光,自然也能看得清到底跟着谁走才能出人头地,所以他们前来洛阳寻找出仕的机会也就合情合理了。许多所谓的“隐士”,不过是通过装逼来自抬身价而已,如果装逼过头了,反倒会作茧自缚。有刘和在,自然不会让天下有志之士们成为装逼过头的苦逼。

    然而荀彧毕竟年轻,如今才不过四十多岁,他的兄长荀谌出任徐州牧,族侄荀攸在兖州官居高位,对他的影响必然是有的,像他这样能力出众的人又怎么会真的离开仕途,在家安心养老呢?

    刘和与荀彧本来就有私交,特别是在荀彧前往北方观摩的时候,刘和不仅给了荀彧很大的礼遇和便利,也对其表示了招揽敬重之意。荀彧从北方返回兖州后,曾极力建议曹操全面向幽州学习,抓紧时间推行新政,结果因为曹操的猜忌而受到冷遇,他在心灰意冷之下便托病向曹操请辞,然后返回老家,从此闭门谢客,暂时退出了大汉的政坛。

    第一个大能的名字叫做钟繇,也是出自颍川,昔年跟曹操暗中过从甚密。钟繇原本陪伴着皇帝刘协从长安逃往安邑,结果在过黄河的时候刘协和司马家的人一起乘船回了洛阳,把朝廷许多大臣都落在了安邑。刘和让好岳父吕布替自己背着黑锅,一直把朝廷中的一些大臣羁留在安邑,后来又返回了长安,而钟繇正是这其中的一个。

    刘和把钟繇晾了五年之后,在他即将要对曹操动武的时候,却派陈群前往长安劝说钟繇,让钟繇来洛阳为官。陈群告诉钟繇:“若是元常能来洛阳,日后万一曹公落败,也有人替他在朝中呼号奔走,不至于遭受灭族之灾。”钟繇呆在长安本就孤寂难受,整日只能苦练钟氏楷书度日,如今刘和向他打开了一扇继续从政为官的大门,再加上陈群的这一番劝说,所以没有过多的犹豫,便随陈群来了洛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