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孔子思想与现实世界问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到不愉快或不满足。

    一个人人“忠恕”与相互“爱敬”的社会,种种问题,总可有办法解决。不忠,不恕,无爱,无敬,那样的社会,无法解决的问题,自会不断地产生。

    科学专家知识,是超道德的。在道德基础上,一切科学,各门专家知识,全有用。在无道德与不道德的基础上,一切科学,各门专家知识,不仅会变成没有用,而且还会有害。如科学家发明了原子能,岂不可在和平的场合使用,但也可在大量杀人的战争场合使用吗?

    宗教固然也应以道德为主体,但一进入宗教信仰,便先要上帝呀!天国呀!灵魂呀!创世呀!尽从那些远处去兜圈子。而宗教信仰上的种种争论,则正在那远处。远处争论不休,近处却搁在一旁了。

    哲学家除却极少数,如主张“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等理论的外,也并不在主张反道德和不道德。但一进入哲学思辨,又是逻辑呀!认识论呀!形上学呀!牵而益远。道德问题则成为曲终奏雅,强弩之末了。

    只有孔子思想,是单刀直入,直凑单微的。他主要只在人类道德上建基,然后再扩而充之,由修身而齐家,而治国,而平天下,以达于全人类。再引而申之,由“明心见性”而“万物一体”,而“天人合一”,以达于全宇宙。

    在一切科学各门专家乃及宗教信仰以至哲学思辨中,若要在人类社会发生好影响,生起好作用,全少不了道德一味。而道德又是人人可知,人人能行的。不像一切科学与各门专家,便叫人有知有不知,有能有不能。又不像宗教信仰与哲学思辨,彼此有异同,相互有派别。而人类道德则应该推之四海,树之百世,无彼此异同可争的。

    孔子言道德,扼要言之,可说有三本原:

    一、本之于人类之心性。这并不是说人类心性全是合乎道德的,只说一切道德亦皆出于人类之心性。

    二、本之于社会。道德只是人生实践,由社会观察而悟,由心性修养而得。人事相交,只要合乎道德的,便和而顺。只要不合道德的,便不和又不顺。察乎外,反乎心,便知人生道德是什么了。

    三、本之于历史经验。一部人类史,有了道德,便会有进步,种种问题也可寻求解决的办法。没有道德,便会无进步,种种问题,便会愈出愈多而永难解决了。

    因此,孔子思想,是最为近人而务实的。

    孔子之学,向后展衍,有两条路:一条是简易的,直捷的,三言两语,可以当下指点,可以终身奉行。这一条路,发展于象山与阳明。另一条路,是细密的,繁复的,千门万户,阶级层次井然,要学者循序渐进。这一条路,发展于二程与朱子。前一条路,可以普遍大众化;后一条路,可以特殊学术化。但其从三大本原而归于道德中心,则是并无二致的。

    根据上述,孔子思想应该仍可以引用到世界现实问题上来,自是无疑义的。至于如何具体而实际地把来应用,则正有待于我们之努力了。

    (一九五八年九月在香港 新亚书院为纪念孔诞作,原载《新亚生活》一卷九期。香港《人生杂志》一九一期转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