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二章 圆缺阴晴常事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扩廓帖木儿大军驻扎在居延海边,营帐连绵数里,李思齐有领兵打仗的经验,悄悄对杞人说:“看似有七八万人马哩,都是骑兵。”来到最中央上插白色巨大鸟羽的帅帐前,领路军官让他们在帐外等候,自己入内禀报。时候不大,那军官手持一面黄旗走了出来,先不招呼李思齐,却将手中黄旗高高举起,立刻,四外号声、茄声,响起一片。

    杞人看那官员,头戴乌纱,身穿盘领锦袍,补子上绣的是狮子图案,并非沈丘县令,却是个一、二品的武员,不由心中更为疑惑:“难道皇帝想我做的吃食,遣人来请么?他现今整日价山珍海味,哪还将我的手艺记在心上?”看那官员,六十多岁年纪,眼角密布皱纹,双目无神,花白的胡须,倒似乎有些面熟,好象在哪里见过的一般。

    凌冲死后不久,艾布老人也过世了。杞人夫妇就带着雪妮娅、郭汉杰夫妻,离开建康,搬回杞人的老家淮北沈丘县去。相隔二十年叶落归根,重回故土,杞人心中感慨万千。

    杞人惊呼一声,冲过去点了他肩上诸处穴道,帮他止血。毛翼叫从人捡起落在地上的手臂,拱手道:“好‘闪电刀’,名不虚传!就此别过,后会无期。”招呼众军转身去了。

    杞人疑惑不解,李思齐叹了一声:“原来你还不晓得,保保的妹子,未能从兄北走,我军拿了来,安置河南。洪武四年,皇帝将她许配与秦王朱樉,就藩西安去了。”杞人曾听义子凌冲讲过王小姐的事情,听了慨叹不已。

    杞人在他对面坐下来,绿萼却告个罪,仍回后面去了。李思齐叹口气:“咱们二十年前在罗山城外初会,洪武元年又在关中见过一面,论起交情,也只泛泛,今日却要来求你,委实难以开口呵。”

    杞人皱皱眉头:“这个名字不好听呵。”“乱世人不如狗,”冷谦摇摇头,“治世难道比狗好么?还是做一条无知无识的小狗,最是开心快活。”杞人点点头,轻拍怀中的孩子。这时候,阿厮兰突然说道:“真个怪呵,乌云过去了,那雨却落不下来。”

    毛翼转头问身后诸人:“总兵确是这般说来,你们也都听到了。”诸人尽皆点头。李思齐面如死灰,左手按在腰间刀柄上,手腕不住颤抖。毛翼笑道:“李将军也是尸山血海里厮杀出来的,只要你一臂,又不要你性命,怎这般不爽利?没的教后辈们取笑。”把手一摆:“且相助李将军取臂。”

    他身后向龙雨、程肃亭、渥儿温三名高手答应一声,纵马就向李思齐冲来。杞人将身一拦,叫道:“且慢!”向龙雨不理他,一爪向李思齐肩头抓下。杞人跳下马来,左臂一扬,使一招“龙度天门”,把他的手臂一托。向龙雨当不得杞人力大,身子竟然从马背上腾空而起。他一只脚已经脱蹬,另一只脚还在蹬里,杞人看得分明,右手一劈空掌,打在他坐骑的脸上,那畜牲长嘶一声,向斜刺里狂奔出去。向龙雨骑术本来平平,一个趔趄,竟然跌下马来,左脚套在蹬里,被马拖在地上,拉得远了。

    李思齐看他态度亲热,就放下了一半心,急忙还礼。指指站在自己身后的杞人:“你且看这又是谁?”扩廓帖木儿看到杞人,不由睁大了双眼:“遮莫是陈叔父么?怎还如此年青?小侄却已老了。”

    杞人大喜,伸过手去:“给我抱来。”冷谦把孩子小心翼翼地递给杞人。杞人先向他介绍了阿厮兰,然后问道:“可曾起了名字?”冷谦道:“汉杰偏要等你归来,请你来取哩。”杞人笑道:“我如何懂得取名字?还是你来。想当初冲儿的名字也是你起的哩。”

    中年差役拦住他:“小刘,你急的甚么?料陈师傅定不教咱们难做的。”正说话间,忽听门外有人高声叫道:“唤你们来‘请’陈师傅,哪个胆敢拿人?!”随着话音,一个红袍官员走了进来。

    那人也看杞人。两人才要擦肩而过,那人突然操着生疏的汉话问道:“这位先生,咱们可见过面么?”杞人老实回答:“面熟得紧,却想不起来。”那人想一想:“二十年前在濠州铁剑先生庄上,咱们可有缘得见的么?”

    李思齐身负重伤,回到镇夷所,被迫休养了半个多月,等回到建康,已经十一月了,没几天就过了世。杞人和他在黄河南岸分手,回转沈丘。眼看临近故乡,突然在路上遇到一个人。

    路上走了二十来天,看看接近两不管地界,毛翼拱手对李思齐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就此告别了罢。”李思齐急忙还礼:“请毛将军上复总兵,盛待之情,铭感五内。”毛翼笑道:“李将军既是如此客气,总兵有旨,请留一物以作纪念。”

    听李思齐提到义子凌冲,杞人不禁有些黯然。李思齐趁热打铁,说道:“你将出酒肉来如何?我此番去,性命恐要丧了,哪里还吃得下?你若不肯救我性命呵,我便饿杀在途中,好过北去受保保折辱!”

    正在此时,只听李思齐叫道:“且住,听我一言!”杞人后退一步,左掌横在胸前,凝神戒备。李思齐苦笑道:“陈师傅,我只道北来定必送了性命,家中棺椁已然齐备。今番能生回中原,都是托陈师傅的福哩。一条臂膀算的甚么?没的教王保保小觑了。”说着话,猛然抽出刀来,“喀”的一声,斩下自己的右臂。

    杞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了一跳。再看时,帅帐皮帘掀起,众将簇拥着扩廓帖木儿走了出来。杞人和他整整七年未见,看他的样子,几乎都要认不出来了。

    就这样,一连宴饮了七天,李思齐终于准备告辞了。扩廓帖木儿还待挽留,李思齐说:“天下本无不散的宴席,况乐不可极哩。此番重聚,死而无憾的,只是家中尚有妻儿,终是想念……”

    两人结伴同行,路上杞人告诉阿厮兰有关圣使神矛宝藏的故事。阿厮兰点点头:“我原本讲过,若要求自身的福祉,还须自身努力,旁的人,旁的物,都是无助的。”抬头看看天色,只见乌云密布:“怕是要落雨了……”

    那官员正是故元的降将、现今官至中书平章的李思齐。他摆摆袖子,示意两名差役快滚出去,自己扶着腰,缓缓在桌边坐了下来:“唉,老喽,整日腰酸腿痛,连功夫也搁下了。”

    杞人做了个请讲的姿势。李思齐想一想,缓缓说道:“我自降了大明,从徐大将军征定西,平汉中,也立些功劳。皇帝升我做平章政事,子孙世袭指挥佥事,推倚颇重的样子。然而鸟尽弓藏,况我不过一个降将而已,渐渐的只教荣养,不使视事,名为优恤老臣,实是削我兵权……”

    ※※※

    扩廓帖木儿保着元帝逃往漠北,虽仍保有河南王的爵位,但军中却恢复了“总兵”的旧称呼,这点李思齐是知道的。但他听了敌将的话,仍旧吃了一惊:“保保怎到这里来了?莫非又想南下侵扰么?”

    (全文终)

    只见晚霞映照下,三人的背影渐行渐远,逐渐融化进黄昏薄暮中,就象无数英雄豪杰融化进历史的厚幕中一样,缓缓隐没,终于看不见了。

    杞人向他介绍了妻子和徒弟,然后关照郭汉杰:“去,切些肉、烫壶酒来,招呼李大人。”郭汉杰答应一声,跑往厨房去了。李思齐苦笑道:“甚么大人?做大人有甚么好?怎比你清闲快活,竟连白发也无一根。”一抬手:“陈师傅请坐,大嫂也坐,我有些不情之请,要麻烦陈师傅哩。”

    那年轻的差役把最后一口面汤喝得干干净净,站起身来喝道:“太尊传唤,你怎敢推三阻四的?莫等咱们锁了你去,那时须不好看。”说着,从凳子上拿起带来的铁链子,“哗啷”一抖。

    杞人在旁边看着,看这两个人似乎又回到纵横中原,横刀疆场的年代,心中更是百感交集:“他们两人,今日一聚,怕是死也不枉的了。”

    转眼已到洪武七年的春天,才刚过完元宵,雪妮娅就病倒在床。这几年来,她憔悴了许多,少年丧夫,打击本来就大,她又时常懊悔,没能为凌冲产下一子半女,延续香火,精神不佳,身子也日渐虚弱。绿萼看到她这副样子,担忧不已,要杞人进城去抓几副补药来帮她调理。

    杞人问他:“何事?”李思齐道:“前岁徐大将军往攻岭北,损兵折将事,你可晓得么?”杞人点头,李思齐继续说道:“我朝以火器胜,蒙古以骑兵胜,漠北利于驰骋,原于我军不利,况对手是王保保哩?只是皇帝虽定天下,三事未足:一,少传国玺,二,保保未擒,三,元太子无音讯……”他一边扳着手指,一边苦笑道:“因此力促徐达进兵,遂至丧败。考其先后丢在大漠的,有四十万之众!”

    那官员看到杞人,也是一愣,理都不理上前磕头的两名差役,却对杞人说:“你果真修了仙道么,怎一些儿都不见老?你看我今日已是怎般模样。”杞人听他开口说话,猛然想起来,抱拳问道:“遮莫不是李思齐大人?”

    冷谦笑道:“是你孙儿,抱着来见祖父。”杞人一板面孔,斥道:“休得胡言,坏了雪妮娅清誉。冲儿过世四载,我如何能有孙儿?”冷谦“哈哈”笑道:“你不当汉杰是你儿子么?这是他的娃儿呀,你走时便已怀上的,七月初四生人。”

    杞人点点头:“我晓得了,你是要我写封信与保保,请他看昔日薄面,宽放你平安归来……”李思齐忙道:“我也要去求一封信,却不是你。陈师傅,若要救我的性命,还须你陪我漠北走一遭者!”

    第二天,扩廓帖木儿又大排宴席,招待李思齐和陈杞人。席间李思齐问他来居延海边的用意,扩廓帖木儿摇头笑道:“李叔父定当我要挥军南下了。身在蒙古,要待草长马肥,十月里才是厮杀的好时辰,此刻六月未到,我怎肯动兵?北地水少,我不过来看湖边风景,避暑度夏而已。”

    那中年差役是认得杞人的,看他过来,放下筷子:“陈师傅,太尊有请。”杞人作揖问道:“我又不曾拖欠了赋税,太尊唤我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