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唯识论略疏第三(论本第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蕴。无性摄论二(二纸云云)宗轮论疏(八十一纸)出此部计而无此说。同(九十纸)出经部所计根边一味蕴。与无性所引三蕴中后二蕴大旨相似。三蕴如述记出○四说一切有部中三。一叙经。二释义。三总结。今乃初也。

    说一切有(至)喜阿赖耶。传有部传持四阿含今不行世。今现流经乃大众部所传也。或云。是化地部所传持也。未知孰是。现流四含而无此文○二释义中三。一释彼四名即第八识。二征余非此。三显理。今初。

    谓阿赖耶(至)五取蕴等。世亲论二(初)无性论二(初)同(五纸云云)二论少异。可知○二征余非此。

    谓生一向(至)真爱着处。此中七段初明三恶苦处非真爱着处。二明五欲非。三明乐受非。四明身见非。五明转识非。六明色身非。七明不相应行非爱着处具如世亲无性摄论第二明○三显理。

    异生有学(至)真爱着处。除无学余一切有情虽于余蕴有爱·非爱。而无有于此识而不爱执者。故知真爱着处唯此识耳○三总结。

    由是彼说(至)阿赖耶识○自下大段第三举十理别答中三一结前生后二正出理证三总结今初。

    已引圣教当显正理○二正出理证中十。一持种证。于中分三。一引经。二别显。三总。结今初。

    谓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瑜伽五十一·显扬第十七·杂集第二等并以八证证有此识与今十证互有具缺。异同可知。

    此识通持漏·无漏种。一切种子之所集起故。出世净心寄在于阿赖耶识如水中乳。如无性摄论三(八纸)出○二显斥他中五。一破经部。二破大众部。三破上座部。四破有部。五破清辨。初破经部中三。一破五蕴受熏持种。二破识类受熏。三破事类双熏计。今初。

    谓诸转识(至)理应别有。此中三段。初明六识不应受熏持种。次明色不相应不得持种。后明心所亦非持种处。文旨明畅可解○二破识类受熏。

    有说六识(至)识类受熏。此中初牒计。二破斥演秘。然准诸教。经部计总有四类。一本经部许内六根是所熏性(云云)二六识展转而互相熏。三前念熏后念。四类受熏。如次下所破计。总有五计。或言次下所牒乃设遮耳。摄论第二(云云)后破斥中初就假实破。二约三性故。三又无心下就无心位破。四又阿罗汉下以凡圣类同染净相滥破。五又眼等下以根法类同破。后总结。可知○三破事类双熏计。

    又六识身(至)必俱时故。摄论二(十二纸云云)此师于六识身及识类而计前后相熏。故遮破之。寂曰。经部宗或言细意识。或言识类者。其旨仿佛乎大乘所谓本识。不可辄破。应思○第二破大众部。

    执唯六识(至)能持种义。大众部许六识俱转不言熏习。今乃设遮而已○第三破上座部。

    有执色心(至)前已说故。此中初叙宗。次彼执非理下申难。此中有三。初以自类无熏习破。次约间断难。后就无学后蕴无后难。三亦不下遮转救。瑜伽五十一(十六纸云云)○四破说一切有部。

    有说三世(至)皆不得成。此中二段。初叙宗。后正破。初中亦二。初正叙宗后会经文○第五破清辨计。

    有执大乘(至)染净因果。掌珍论上(二纸)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如空华。于自他宗计度分别虽有众多偏计所执。然所知境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以诸愚夫不正觉了胜义谛有为无为无颠倒性。妄执诸法自性差别增益种种邪见罥网。如有一无智画师画作可畏药叉鬼像或女人像。眩目乱意谓为实有故。自起惊怖或生贪染。于彼境界众多计度增长分别诸见罥网。若正觉知胜义谛理有为无为无颠倒性。尔时如世有智慧画师不执彼有真实自性非如前说。有为无为境界差别邪见见网以自缠裹。如蚕处茧。彼非有故。无分别慧趣入行成(云云)寂曰。清辨论师承龙树宗倡空大乘。于俗谛中立一切法。胜义谛中泯一切法。凡一切假智言诠所及是遍计境。即名俗谛。真智所照离言法性无生无灭本来寂灭自性涅槃。所谓空者。是无自性义。是离言说义。非是拨无。如上所说。乃大乘空宗真理全不违一切方等经论。且今所引掌珍之文全叙述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之说耳。岂可谓之非哉。今乃为遮谬解大乘空宗堕恶取空者贬斥彼颂为似比量。基师亦深慨乎谬取空教动也则拨无因果报应之弊。将抑其根本以绝其枝叶之元意乎。理趣赞中称清辨菩萨深致尊信。明知今所弹乃一时抑扬而已。次知断修证已下破恶取空。次若一切法下明依他非都无。寂曰。此辨只遮恶空之墙堑而不当于清辨宗致也远矣。大经说有一法过涅槃。犹如幻化。维摩观众生品说。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如是。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炎。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云云)妙玄三之二(五十七纸)云。虽知五阴众生如虚空。而誓度如空之众生。虽知集无所有。而断诸妄想如与空共斗。虽知道不二相。而勤于空中种树。虽无众生得灭度而灭度无量众生。又四之一云。菩萨为诸幻从于持戒幻出无作破结业幻。从于禅定幻出背舍。从无生慧幻出无漏。从无量慧幻出有漏。从无作慧幻出非漏·非无漏。见思幻破真谛幻成。无知幻破俗谛幻成。无明幻破中道幻成。故经言。如来大幻师(云云)凡一切大乘经论中。如是如幻如化法门如竹如苇。除虚幻之敌求石女之儿者。显依他法非有似有之明文也。今此论及述记所辨。唯欲斥恶取空之弊。荏苒焉作此不顺之弹而已。恰如见噎饭而死者嫌弃饭欲令人不食也。清辨所谓空者。是无自性离言说义非拨无空。经所谓说一切空远离断常即此空也。如护法宗说依圆有。此有即离有离无之有。与彼离断常之无理归一致。相破相成理其应尔。妄意杭敌必堕负处矣。应思○第三总结。

    彼心即是此第八识○自下第二异熟心证。于中有三。初引经明。二别显。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第二别显中四。一破计。二申义。三明身受。四立异熟心。今初”。

    谓眼等识(至)非真异熟。此中初总破。总于六识立量后别破。别于异熟六识破。可知○二申正义。

    定应许有(至)恒立有情。此中初出真异熟体。次总明身器非有情依。次对有部明命根众同分非真异熟。次对经部明六转识非真异熟。后结○三明身受。

    又在定中(至)有此身受。定位·不定位·有心位·无心位有众多第八所缘触境起。恒有损益。五识不起故不觉损益。后出定等身识起时。或怡适或劳损。因知前位恒有真异熟识所缘身受。五十一(三纸)六十三(九纸)伦记十三上(十六纸)十三下(三十九纸)(云云)○四立异熟心”。

    非佛起余(至)佛有情故,此中初简佛者。以佛无异熟心故。起余善心等者。谓除异熟心余起善等时。有部执。善无漏心起时。异熟心不转。唯有命根众同劣为有情依故。异熟不断。今乃破云一切时中必应有真异熟心如汝许起异熟心时。可知○第三总结。

    由是恒有(至)此第八识○自下第三趣生证中三。一引经。二别显。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第二别显中三。一具义多少。二遮余非。三归本识。今初。

    谓要实有(至)正实趣生。此明具四义能为正实趣。了义灯中。于一切有漏法中简具义多少。虽非无理名相烦芜失论正旨。且其所简颇有纸谬。可知。具义多少下科自彰。可解○二遮余非。

    非异熟法(至)正实趣生。此中四节初明非异熟法趣生杂乱故非趣生体。次明诸异熟色及五识中业感者不遍趣生故非趣生体。次明诸生得善及意识业感者不恒有故非趣生体。后明不相应行非实有故非正实趣生○三归本识。

    唯异熟心(至)心及心所。此中有三。初正归本识。二破他。显本识是趣生体。三简佛位明本识是趣生体。初中枢要问答趣生之体为一为异五数取耶不取耶(云云)义灯亦叙此问答作三释(云云)寂曰。论文分明言唯异熟心及彼心所等。何劳异释。心心所法非一非异。况第八王所最极微细不可了知。虽是六法如空中画不妨总是正实趣生。应思。次破他中。初破生无色界善心等起时应非趣生。次设许下叙转救难起无漏心时应非趣生。前过即上不具四义之过。此失者今此一段之难也。三简佛位中可解○三总结。

    彼心心所(至)此第八识○自下第四有执受证中三。一引经。二别显。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第二别显中三。一显所执彰能执心。二明执心显唯第八。三破异计。今初。

    谓五色根(至)能执受心。此中明有根身是有执受是定有能执受心○二明能执受心唯第八识。

    唯异熟心(至)故作是说。此中初明唯异熟心具五义能作能执受心七转识不具五义故非是能执受心。次显非能执受唯异熟心无漏第八识亦能执受诸佛色身故。五义者与五十一初说五因大旨相同。迷记所辨甚迂矣。可知○三破异计。

    谓诸转识(至)如虚空等。此中初遮识等非。后斥色等非○第三总结。

    故应别有(至)此第八识○自下第五寿暖识证中三。一引经。三别解。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第二别解有三。一非转识。二即赖耶。三难异执。今初。

    谓诸转识(至)持寿暖识○二即赖耶。

    唯异熟识(至)持寿暖识○三破异执。

    经说三法(至)能持彼寿。此中有三。初申难。二外返质。三此于下解征。此中有二。初正解征。后又三法下别难解征中。初解征。后前以此理下反诘○第三总结。

    由此故知(至)此第八识○自下第六生死识证中三。初引经。二别解。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第二别解中五。一破六识非。二显第八是。三破异说。四破上座部计。五难死时渐舍之识。今初。

    谓生死时(至)如余时故○二显第八是。

    真异熟识(至)不违正理○三破大乘异说”。

    有说五识(至)何劳别说。此中六节。初叙计。二若尔下正破。三若谓下牒救。四彼初生下破救。五若由下更救。六此即下难救○四破上座部义。

    有余部执(至)不如是故。经部本计等亦立细意识。寂曰。立细意识与大乘所立阿赖耶其致相似。然大乘第八识应于细意识以义建立。若离意识别有七·八二识。岂可开十八界立为二十界耶。由是思之。其建立细意识之计。于其说之了与不了则应分别取舍。于其大体则不应拨置焉。相家于此破立一以因明挍量计度。其弊极矣。如上已遮。无性摄论第三初(云云)○五难死时渐舍识。

    又将死时(至)由彼渐生。世亲摄论三(六纸)无性三(七纸云云)又瑜伽第一(十五纸)明冷触上下。同(十八纸)云。羯罗蓝最初托处即名肉心。如是识于此处最初起。即于此处最后舍。伦记一上(三十九纸)(云云)演秘叙异说会释(云云)寂曰。经论异说不须强会。俱舍论第十(十七纸云云)遍寄身中等者。演秘云。传有尔解。一云。显第六识相续遍依非如第八恒相续言应在初说。语法故。二云。此举赖耶行相返显第六无此行相故不可依冷触渐起。有义遮转识中。总有六因。余德两释。前解为正破述记。演秘救(云云)第六因中两解。应思。寂曰。六识非遍寄身中恒相续。前解难成。第二解言返显。亦无其理。恐论文脱不字乎○第三总结。

    唯异熟识(至)此第八识○自下第七互为缘证中三。初引经。二即举彼释立破。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摄论第三(四纸云云)○二即引彼释立破中四。今初引彼释显识即本识。

    谓彼经中(至)不相舍离。初生位识与名色俱转。犹如芦束。此识非第八而何也。了义灯云。然释此经文总有七释。一萨婆多师。如本疏辨。二本经部。同有部释。三末经部师。许有细意识。羯罗蓝时粗识为名中识细识为识故如束芦。四本上座亦计二识。许俱时转。释同末经部。五末上座粗细二识必不俱起。释意大同说一切有。六大众部师。六识俱转言如束芦。据七日以后。七日以前未有五识。约长时说。七大乘师。复有三释。一依此论十二有支当起位说。二依瑜伽第九所说。复有二解。如本疏明。三依泛明名色支说。今此论意约泛名色支不依瑜伽等(云云)寂曰。此解虽精用舍应思○一申难遮转识。

    眼等转识(至)说谁为识○三破救。

    亦不可说(至)无五识故○四立量

    又诸转识(至)名色为缘○第三总结。

    故彼识言显第八识○自下第八四食证。于中有三。一引经。二别释。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四食义出故增一阿含二十一·杂阿含十五·集异门论第一·第八·婆沙百二十九·百三十·俱舍第十·瑜伽五十七·六十六·九十四·梁摄论三及十七·义林章四本等。引意可解○二别解中四。一陈自宗义。二斥他说。三结识食体四释妨难。今初”。

    谓契经说(至)随识有无。此中四段。初辨四食体。二由是下明法所摄。三此四下明食义。四段食唯下约界辨。初出体中四。初明段食。旧云抟食。新家非旧。寂曰。旧名乃佛所说本名也。谨按阿含经旨有漏四食大有过患。应深厌背。无漏五食可尊可贵应勤修求。说意只如斯而已。然印度风俗抟握啖食故。佛随世俗以抟食称。虽水浆不可抟。抟食之类就世所知辨食差别。何谓之非也。新译家于琐琐名释穿凿是非。动也是其不是非其不非。名相转精而真学转衰遂乃至使学者仆仆尔驰逐乎四食名相殊不知说四食之教兴如何毫无背舍乎有漏四食之气分也。此是教中之大弊也。故举而辨耳。四食释义如述记及纂解辨。次明法所摄。集论第三(四纸)杂集论五(十一纸云云)

    蕴处界三通有·无漏。今唯有漏。又蕴处界通等流·长养·报·非报等三性·三受等。今此四食随应可拣。次释食义中。婆沙百二十九(十四纸)云。增益有摄受有任持有者应说为食。又百三十初(云云)对法五(十三纸云云)后约界辨。此中举余三食遍不遍有无等以显·识食通三界一切时一切处。可知○二破执诸识为识食中四。一总破诸部。二别破有部。三别破上座。四别破经部。今乃初也。

    眼等转识(至)皆依食住。此中初总破。后别辨。于中初约有间断。次约有转易。次约非遍非恒辨。后对诸部引经结破○二别破有部。

    非无心位(至)非实有故。文旨明着可解。世亲摄论三(四纸)无性论三(五纸云云)○三别破上座部。

    有执灭定(至)后当广破。世亲摄论三(十二纸)出经部计。亦同此计。后者指下灭定证○四别破经部。

    又彼应说(至)无实体故。此正破经部兼破有部。初破无漏心不可为食。次破无漏识中不应持有漏种以为食。次破身命相持。后破众同分能持命根。文旨粲然不应劳以因明污涜矣○三结识食体。

    由此定知(至)皆依食住○四释妨难。

    唯依取蕴(至)示现而说。枢要下本云。中观论破如来品云。如来者亦名众生。又智论三十云。于二足·四足等众生最为尊胜等。说为有情。皆是示现。又言。于众生中尊。佛身何。必则是众生。入城乞食等皆名依食住。亦示现也。对法五叙四种食。四示现依止食。谓诸佛乃已证得大威德。由唯示现力住故。摄论第十亦同(云云)广解○第三总结。

    既异熟识(至)此第八识○自下第九灭定证中三。一引经。二正解。三例证无想。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身语心行者。瑜伽五十六(十八纸)云。如世尊言。行有三种。谓身行·语行·意行。当知此中入出息风名为身行。风为导首身业转故。身所作业亦名身行。乃至如是寻伺与诸语业俱为语行。受·想与意业俱名意行(文)○二正解二。正初破灭定识不离身。后总结归正义。初中有四。一总破诸部小乘。二破萨婆多。三破经部本计。四破经部末计。今初。

    谓眼等识(至)识不离身。毗婆沙宗计。二无心定极长七日。不能过七日。成实大乘许七日。过七日乃至一劫等(云云)破意可解○二破萨婆多。

    若谓后时(至)无重生故。有部所计具如婆沙百五十二至百五十四·俱舍论第五(四纸)等明。此中初叙计。后是则下申难。五难可知○三破经部本计。

    又若此位(至)实不离身。此中四难。可解。第一(十八纸)第二(二十三纸)第三(二十四纸)已明持种等义故○四破经部末计中二。初总破有心。后别征有心所。今初。

    若谓此位(至)入此定故。此中三节可知。世亲摄论三(十二纸)无性论三(十四纸)成业论(十三纸)粗同。寂曰。彼部所谓细意识与阿赖耶名异体同。与粗显意识所缘行相等全不相同。此破何当也。但应讨别立七·八二识及与摄七·八二识于第六意识之细分施设如何也。夫以六根·六境·六识建立法门者。释迦一化之显说也。所以诸部般若及智论等中并以六识建立法门。可知。说七·八·九识说如来藏者。大乘秘藏之密教也。此教乃与大根姓智慧人之所说而非凡小境。未除身见者妄说妄听于此教。则却堕恶见取引大殃祸。岂可不怖哉。然诸大乘经论之中虽说阿梨耶如来藏等率皆显示全如来藏阿赖耶举体成七转识之旨。本识与诸识犹如水之与波。一异不可得。故显说之与密教理归一致。互不相妨。但如新唯识宗则不然。六识之外条然别立七·八二识(云云)破细意识破一意识。但欲遮他而不觉自入僻地也○二破有心所中二。初总征。后别破。今初。

    又若此位(至)为有为无○二别破中二。一破有心所。二破无心所。今乃初也。

    若有心所(至)灭受想定。此中七问答。初以违经违名难。二经部救。三论主破。四经部救。例身行灭而身犹在。将心行灭而心令在。五论主例寻伺灭语亦灭成立心行灭时心亦随灭。寻伺遍行故。寻伺灭时语行亦灭。受想亦遍行。受想灭时心亦应灭。身行是非遍行。何得相例也。但受想遍行不可以对末经部也。第六以受缘爱救。七论主引经例破。可知○二破无心所唯有心中二。初破有令无难。二纵有别征。今初。

    若无心所(至)名无心定。俱舍云。经部先轨范师咸言。二法互为种子。二法者。谓心有根身。尊者世友问论中说。若执灭定全无有心。可有此过。我说灭定犹有细心故无此失。又婆沙百五十二云。譬喻者·分别论者执。灭尽定细心不灭。凡按经部所计。或言。灭定一切无心唯色持心种。或计。灭定唯灭受想余随应有。或计。灭定无诸转识及心所唯有细意识(云云)述记所辨颇有纰缪。可知。此中有五问答。第一问七难。一心同所无难。二法随遍行灭难。三受应非大地难四识应非相应难。五识应无依缘难。六定中应有触难。七受等应必俱难。二若谓下经部救。三若尔下论主返难。四若谓下经部救。五既尔下论主难。寂曰。是一往之立破也。不可局执矣○二纵有别生征。

    又此定位(至)心亦应无。此中初总问。后别破。于中初设破不应是染无记心。次若谓下正破。此心既非自性善或胜义善。应是相应善。若相应善则应与无贪等相应(云云)亦不应言是等起善(云云)○第三总结。

    如是推征(至)执持识故○第三例证无想”。

    无想等位类此应知○自下第十染净心证中三。一引经。二别解。三总结。今初。

    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无垢称经二(八纸)注维摩三(十九纸云云)阿含经亦有此说。瑜伽五十四·摄论第二(二十纸)至第三卷·染净章(云云)○二别解中二。初总解。

    谓染净法(至)持彼种故。此中有五句。一以心为本。二因心而生。三依心住故。四心受彼熏。五持彼种故。初一句通有为无为下之四句唯是有为。述记以四解释。第二解应正。余皆有过。可知○二别解二。初解杂染。后解清净。初中二。初总举。后别破。今初。

    然杂染法(至)种类别故○二别破中二。今初明烦恼。

    若无此识(至)皆应起故。摄论二(十七纸)无性论二(二十三纸)全同此意。可寻○二破业及果。

    若无此识(至)后亦不成此中二段。初难界地往还等起无因。后破行缘识等。无性摄论二(二十四纸)唯约行缘识义不成等明业杂染不成。而不约界地往还而论。今论二段异同可知○二解净法中二。初总显净法。后别破。今乃初也。

    诸清净法(至)断果别故○二别破中二。初破世出世道。后破其断果。今初。

    若无此识(至)三乘道果。梁摄论三(十七纸)唐译三(七纸)无性论二(七纸云云)○二明其断果。

    若无此识(至)永不生故世亲摄论三(十七纸)无性论三(十八纸云云)此中初正破。后牒救破○三总结染净。

    许有此识(至)染净种故○第三总结十理”。

    证此识有(至)略述纲要○大文第三总结五教十理以劝信受。

    别有此识(至)应深信受。寂总论曰。阿赖耶识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乃大根性智慧人之所禀矣。何者大根性智慧人。谓深信因果具正知见发菩提心乐大慈悲修习三学恒无懈慢者。是大乘器也。若非其器禀斯教。则便成见取损失善根。此教犹尔。何况于如来藏甚深秘藏之教乎。梁摄论二(四纸)云。不迷人是菩萨。由阿含及行诸佛观人根性。依根性立阿含。于下品者有秘密说。于上品者无秘密说。是故具明诸识。由此阿含菩萨不迷此识。由行者。若人修行能破欲界惑。则见自身为色惑所缚。乃至无色界亦尔。若修行出无色界见身被缚在阿梨耶识中。为灭此缚故修十地。诸菩萨由甚深行故不迷此识(云云)又十七(十七纸)云。如经说。如来藏非堕身见众生境界。非游戏颠倒众生境界。非于空散乱菩萨境界。何以故。凡夫人于色等诸法无如此性。执我及我所性不能信乐身见灭离处甘露界。何况能正觉诸佛境界如来藏(云云)如上明文不遑缕出。寄语。学大乘之士。苟欲学习阿梨耶如来藏者。应须随分伏除我我所执殚力乐求正知正见矣。上来明初能变竟○自下大段第二解第二能变中二。今初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至)其相云何○二依问辨其相中二。初先举颂后正解。今初。

    颂曰次第(至)世道无有○第二正解。于中分二。一以八段依释十门。二以二教六理证有此识。初中八段。初段举第二能变释末那名中亦二。初释颂。二问答名义。今乃初也。

    论曰次初(至)胜余识故。梵名末那。此翻为意。末那有恒审思量义。然小乘之中以无间灭意为意不说有第七末那。唯有其名而无其义。梁摄论一(二十二纸)唐译一(十七纸)无性论一(十四纸)明意有二。可寻○二问答名义中二。初正辨意识名。二明圣教但名意。今初。

    此名何异(至)识异意故○二明圣教但名意。

    然诸圣教(至)故但名意。此中三意。初为拣二识别。次为简此识思量义胜而积集了别之义劣。三意是依止义。为显此与意识为近所依。可知○自下第二段明其所依。于中有二。初略。后广。略中亦二。初总解依彼转。后别解依彼转。今初。

    依彼转者显此所依○二别解依彼转三字”。

    彼谓即前(至)取所缘故。此中三。初解彼字二解依字。三解转字。解依字中二说。初是难陀胜子解。后乃护法等说。二师异诤如述记明○二广解所依中三。一总泛明极成所依有三。二别叙诸师于三依各有异解。三结归正义。初中三。初总举有所依法显所依数。二别列释所依体。后总结前。今初”。

    诸心心所(至)总有三种。瑜伽五十五说。心心所是所依。然彼约恒定说俱有依。今通恒定·不恒定而说三种依。可知○二别列释所依体。

    一因缘依(至)必不起故。述记云。若言种子依。即唯现行法有种。现望种子应无此依。今言因缘依者。令知宽遍故。有人有弹。演秘义蕴殚力救释。寂曰。虽各有理邻于穿凿。应知○三总结简。

    唯心心所(至)非所余法。心心所法必具三依。色不相应等缺开导依等随应可知○二叙诸师异解于三依中分为三。谓因缘依·增上缘依·开导依。初因缘依中有二师说。初难陀胜子等说。后护法说初中有二。一标宗。二引证。今初。

    初种子依(至)现果方生。述记辨因果异时经部等义叙世亲论主造胜义谛论之因缘。结释云。胜义七十论者。世亲未入大乘时作而救如意论师经部之义非大乘之实义。

    传世亲菩萨老年废忘此论是经部义而尚凭用。难陀胜子等明彼论势(云云)寂曰。甚哉基师党宗之甚矣。因果异时·因果同时两理不相离而大乘缘起之正宗也。瑜伽本说固具两义。故难陀胜子等据异时之义。护法等倡同时之义。然基师偏欲成立护法宗。将使古对法殉同自所计而作斯不顺之辨而已。寂窃谓。世亲论主乃没量智人。少壮时义学拔萃声振远迩。回心大乘之后妙悟入神不屑寄心琐琐义学。遍计妄境始乎似忘却。是超情之气象尔。窟宅于名相义学之辈将谓。论主老而废忘焉。基师领受彼妄传者何耶。其所职由全出党宗。可察。且彼之所引出于西域记第二·第四·慈恩传二等。然此传文奇怪不应聊尔信用者乎。学者应考○二引证。

    无种已生(至)不俱有故。对法论三(十二纸)云。无种已生最后蕴(文)难陀师以此文为因果异时证。生无学最后蕴种已入过去名为无种所生法在名为已生。既因已灭而果现在明知因果异时。五十六(九纸)于眼·眼界而说四句。其第一句云。或有眼非眼界。谓阿罗汉最后眼(文)是即今所证句。眼种已谢现行眼根在。故难陀师会释果俱有云。以前后俱名为俱有。婆沙五十一(五纸)百四十四(十四纸)云。俱有二种。谓并俱·有俱。今亦以有俱为俱。可知。此师意谓。瑜伽第五所谓法与他性为因及与后自性为因非即此念。长读此文乃为。种生现行种子相生并因前果后○自下第二护法说中四。一破前。二立理。三会违。四结正。今初。

    有义彼说(至)互为因故。此师意约种子自类相生辨无种已生。谓无学末心更不生后念种子名为无种。现在种子名为已生。可知。次明种芽喻非极成。后以焰炷证同时因果(云云)○二立理。

    然种自类(至)定非前后。此中初正立理。后引二论证。瑜伽说者。第五(十二纸)说种子七种相。一无常法。是刹那灭义。二与他性为因。是果俱有义。与后自性为因。是恒随转义。三已生未灭。是兼果俱有恒随转义。四待余缘。五成变异。此二相乃待众缘义。六必与功能相应。是性决定义。七相称相顺。是引自果义。如上已辨。护法师意谓。种生现行现行熏种。必是同时因果。种种相生则异时因果也。次引摄论二(九纸)云。何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互为因(云云)引灯焰·芦束同喻。又说者。无性论二(十四纸)云。何者俱有已灭生果不应理故。如死鸡鸣。是故应许种子与果俱时而住。以此与果不相违故。如莲华根。虽复俱有。然非一二三刹那住。犹如电光○三会诸文。

    设有处说(至)随转理门。寂曰。以因果异时为随转理门。是护法一家之所立也。若平心论则不必然也。因果同异时。犹如极微有方分无方分。前后俱时交际难知。不必同时。不必异时。亦同时亦异时。两理不相离。诸论有二途。盖为此也。应思○四结正。

    如是八识(至)种子所依○自下大文第二明增上缘依。于中有四师解。一难陀师等。二安慧师等。三净月师等。四护法师等。明初师中有三。初解五依。次解七·八依。后解第六依。初中二。初立宗。二引证。今初。

    次俱有依(至)即种子故。此师意谓。五识以意识为俱有依。无同时色根。五根即眼等识种子故。寂曰。此师所计至下当悉。然以识种为根不立五色根之说甚难领会。何者五十四(八纸)分明说五根是清净色。对法一(五纸)亦云。眼根者何。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清净色为体。岂难陀师不读如上论文耶。顾难陀所立应有别意趣也。所憾无由见彼师全论也。不可敢于糅论所述评定是非矣○二引证。于中有二。初引二十唯识。二引观所缘缘论。今初。

    二十唯识(至)即五识种。二十唯识论颂及长行并世亲菩萨自作。护法别作一卷释彼二十唯识。名导唯识论。义净译名成唯识宝生论。亦名二十唯识顺释论。真谛译名大乘唯识论。菩提流支译名大乘楞伽经唯识论。亦名破色心论。论(四纸)颂曰。识从自种(至)为十。论曰。此说何义似色现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佛依彼种及所现色如次说为眼处色处(文)又颂曰。依此教能入数取趣无我。所执法无我复依余教入。论曰。依此所说十二处教受化者能入数取趣无我。谓若了知从六二法有六识转都无见者乃至知者。应受有情无我教者便能悟入有情无我。复依此余说唯识教受化者能入所执法无我(云云)旧论颂曰。识自种子生。显现起似尘。为成内外入。故佛说此二(文)二即内外入。可知。寂曰。境即五识相分故别立无妨。五根非五识所缘。若非五识相分而有别色物。不应唯识道理。如第八所变五根。现之与种非一非异。若约非异边。则第八相分即种子故。为五根净色即第八所持种子。可谓有理矣。若见难陀等全论者。应于此间极有深致矣○二引观所缘缘论。

    观所缘论(至)为因故。观所缘缘论乃陈那菩萨造。旧名无相思尘论。今乃奘三藏译。此颂大旨与上二十唯识同致。可解。述记以四解释。虽各有理失羊多岐应知○二明七·八二识依。

    第七八识(至)自力胜故○三明第六识俱有依。

    第六意识(至)而得起故。第六于末那亲且与力。如第六入法空观第七转成无漏。有时则不与力。如第六入人空观第七有漏。应知○自下第二安慧等诸师解。于中有二。初破前说。后申正义。初中三。初总非。

    有义彼说理教相违○二别非中三。一非五识。二非六识。三非第七。初中又二。初非。后会。初非中二。初申十难。后总结非。初中十。今初诸界杂乱难。

    若五色根(至)处处说故。破意可解。了义灯云。释俱有依中本判有四。第二即是安慧师义。西明判云。第二火辨。要集疑云。第二师是安慧者。破前师云。十八界种应成杂乱。安慧既许自证分种生十八界。若一自证分。种生根境亦应杂乱。且安慧自许第七入见道时即有间断。何故下文云虽不间断而有转易。今为释之。安慧自种子是假。然功能别成十八界。如不相应依实假立不相杂乱。依自证分义分亦得。又就他宗而为此难亦复无过。乃至言第七无间断者。是余师义。以与安慧合为文故。故既言等不唯安慧。本乃十释西方别行。疏主既是此翻糅者故。能深达余不劳疑。枢要云。俱有中第二安慧师义。彼见·相分虽是体所执体性都无而有似色之相如梦所见。今时山河一切皆尔故。有藏识所变根境为所依缘亦无失。寂曰。灯主所救虽极精巧。要集所疑亦有道理。非是劳疑。学者应思○第二二种俱非难。

    又五识种(至)内处所摄。五十七(七纸)五十四(六纸)五十五(四纸)五十六(九纸)并说五根内处○第三四缘相违难。

    又若五根(至)增上缘摄。瑜伽第三(八纸云云)五十四(八纸)广明眼是清净色。亦可以证根是色法望识是增上缘。对法第五(七纸)出增上缘有九类。根于识其一也。又五十六(十四纸)云。眼与眼识非正生因。唯建立因(文)无以眼为眼识因缘之文。岂可以识种为根哉。应思○四根识系异难。

    又鼻舌根(至)为难亦然。对法第四(四纸)瑜伽五十六(十纸云云)并言色界有五根初禅有三识香味及鼻舌识唯欲界系。若以五识种为五根。则界系杂乱。前圣教云何通○五根通三性难。

    又五识种至非唯无记○六根无执受难。

    又五识种(至)非有执受。今云执受者取能生觉受之义。非取第八执持不失之义。难意可解。五十六(十纸云云)○七五·七不齐难。

    又五色根(至)为同法故。五色根是五根俱有依。末那亦意识俱有依。故摄论第一云五同法亦不得有成过失故等。可寻○八三依阙一难。

    又瑜伽论(至)依但应二瑜伽一(五纸)○九诸根唯种难。

    又诸圣教(至)圣教相违。对法一(五纸云云)○十假为他救难中二。初正叙救。后申难。今初”。

    有避如前(至)善顺瑜伽。业种虽种非五自种故。应免对法唯种之责。故假立救○二申难。

    彼有虚言(至)非为善救。文旨明着。虽业种与因缘种有少异。大旨相似可解○后总结非。

    又诸圣教(至)深违教理。深密经一(十六纸)入楞伽五(十六纸)辨中边上(三纸)瑜伽五十一(四纸)七十六初·显扬十七(十六纸)等(云云)○二会前文”。

    然伽陀说(至)即识业种○二非六识。

    又缘五境(至)执力等故。初师以末那为第六俱有依故。今难应以五识为俱有依。可知○三非第七。

    又第七识(至)意识得转。此中二。初立理。后引证。安慧师计入见时而第七有间断。今云无间断者。如了义灯以二意会也。

    六十三(十一纸)显扬十七(十七纸)至第十九(云云)引证中。如瑜伽者。五十一(四纸)显扬十七(十六纸云云)明以第八为第七俱有依。可知○三结非”。

    由此彼说理教相违○第二申正义

    是故应言(至)无俱有依。瑜伽三(八纸)五十五初·七十六(二纸云云)并如上引○自下第三净月等师解。于中有三。一立理。二结正。三指前。初中三。一明第八亦应有俱依。二种识例现识令有所依。三令第八亦依色根。今乃初也。

    有义此说(至)斯有何失○二种例现令有所依。

    许现起识(至)生长住故。述记之中作三解释。第一解意谓。现行与种虽因缘依。非是种子依故。此师取令为俱有依(云云)第二解意谓。虽现行与种是因缘。异熟现行不能熏种故。于种无力。非因缘依故。异熟现行与种为俱有依。第三解意谓。第八余异熟心与种无力故非因缘依。亦不以为俱有依。第八现识虽不熏种。能持种子故。望种有力取为俱有依。复且第八现行由他七转识熏所共熏故。现行望自种颇有力用。六识异熟无此义故略而不言。寂曰。古对法中虽说第八种现。往往显示种之与现非一非异。释义深玄叵辨鼻巴。虽说诸八识各变。隐然乎见本识举体成七转识犹如海水因风而成波浪也。但此教是大乘始门之说故。未显了说本识举体为诸法本识之与诸法非一非异等如大乘终门之经论而已。如基师所言。恒拘守乎此教门庭之施设。殊不顾其于堂奥有无穷之玄猷。所以所解动也则呈斧凿之朕。今此一段三解即其连类也○三令第八亦依色根。

    又异熟识(至)有不定失。此中二节。初总明令依色根。第二引证。契经说者。演秘引楞伽第九(云云)寂曰。秘之所引其旨疏矣。可寻余文。瑜伽亦说者。五十一所说八证。第一执受证中有五因其第四因以六识各别依故明六识执受不可得。即各别依以对遍依。若第八识非是遍依。彼所立因有不定失○二结正。

    是故藏识(至)亦依能熏。现行第八依第七识。此依恒定在有色界。亦依色根。若识种子初熏习位依能熏及异熟。后后位转识不熏习时。但依异熟而住而已。可知○三指前。

    余如前说。余义同于前师故推前○自下第四护法论师解。于中有三。一斥前。二申正。三结正。今初。

    有义前说(至)与依别故○二申正中有二。初明依·所依别。后明具依多少。初中亦二。初先解。二别后解违文。今乃初也。

    依谓一切(至)彼非主故。一切有为法生住必托四缘故。杖因者。因缘也。托缘者。余三缘也。无为法为缘者。如真如为境起无漏智等憎背灭道起诸恶见取。依义宽广可知。所依必具四义故唯局内六处。

    相家诸师于四义具阙拣法精密。虽非无理。事类斧凿。转失淳朴。学者幸察圣旨如何○二解违文。

    然有处说(至)随宜假说。瑜伽第一(五纸云云)三依并云所依。与今相违故作此会。可知○二解具依多少中二。初明识依。后解心所。初中四。今初明五识所依。

    由此五识(至)相顺故。此中初正明五识必有四种所依。后会对法二(六纸)唯说依五根。具如述记引诸论以证五识依四所依也○二明第六识所依。

    第六意识(至)相顺故。此中初明第六识有二所依。后会对法二文。述记引五十一(五纸)显扬十七(十六纸云云)对法二文并第二(八纸云云)○三明第七识所依。

    第七意识(至)转识得生。六十三(十一纸云云)如伽陀说者。楞伽第九(十九纸云云)○四明第八识所依。

    阿赖耶识(至)而无所依。此中四节。初标宗。可解。二论说下引证。论说者。六十三(十一纸云云)又说者。世亲摄论三(二纸)无性论三(三纸云云)三而说下会违。三位者阿罗汉灭定出世道也。二乘无学及灭定菩萨无漏入人空观时。人执末那已舍故。云无末那。尔时尚不妨有法执第七识。菩萨入法空无漏观及果位。虽二执相应第七识不转。但有平等性智相应第七识。转无有一向无末那体时。如虽言四位无阿赖耶非无第八。三位无末那者。六十三(十五纸云云)四位无阿赖耶者。五十一(十七纸云云)四识种下解种子识。种子于现阙。四义中第二第四非是所依。可解○第二解心所。

    心所所依(至)相应之心。前心王以四二一一为所依。心王各增自相应之心。如次有五三二二。前三师所立应准知○第三结正若作是说妙符理教上来四家虽各擅美。第四师说特究精妙。寂曰。于慈恩宗以精为妙。若溯古对法之淳源则其不必然也。非第四师独是而前三师则疏漏矣。应思。

    成唯识论疏第三(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