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佛德大通禅师愚中和尚语录卷第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着俗郎当。

    谢伦上人至

    灯花昨夜为谁红。屋上今晨喜鹊同。之子指天还指地。卧云深处访愚中。

    冬至

    老在头边唯白发。幻归面孔只红颜。为他各各不相到。我此妙门曾未关。

    再用前韵与白鸥禅人

    别后争教我复迎。老年死去不多程。料知践约重来日。空向孤坟悲此情。

    谩成

    祝螟蛤兮曰似我。螟蛉化兮成蜾蠃。贤兮不肖隔天渊。为复在惰在靡惰。

    临别为净信信女书以为在兜率得。

    再会之张本

    有性无性。斋成佛道。不成佛者。唯此愚老。

    临行为净音大师书

    涧水依依。山月辉辉。收拾不上。寂然息机偶作。

    虚空丈尺。十界差别。愚者所谈。非智者说焕章文公侍者。道聚一夏。将相别而述偈见示。乃慰愚怀者深矣。故次韵赠之。以为大兴坛经院之基本云。

    临济等间言说同。玄沙又曰不来东。岂图千岁一师后。复看焕章归此中。

    己已冬十月。受公知宾扣寂乃曰。特来求则语。予便披襟问曰。五祖满山栽松。六祖却曰非树意如何。答曰。说似一物即不中。予便休援笔栉凑以成四句。多谢岁晚来意之不浅。兼柬少林老师。致敬之万一曰。

    非独栽松道者名。老能所得更佳声。金鸡一拍破群睡。天下无人别路行。

    夏五十一日。某九拜附便致敬清寥侍衣阁下。仍以唐酱素面少计敢为拜上。莫由赎于渎罪之故。奉呈拙偈伏希慈悲电眸。

    马师用底旧公案。觌面提持寄远情。莫怪依前没滋味。间边且要理鸥盟。

    五月二十三日。望风百拜忻然奉谢清寥方丈大和尚恃以宝墨布衫见惠。所以再次前韵益增不敏而已。伏希慈悲斤正。

    掀天绝唱更高明。一领布衫宁世情。林下何妨夸独步。赵州古佛许同盟。

    文公来忽领二首宝光并一片紫色。顾予何以克当也。何以克报也。感戴之极搜索病肠。虽成一偈。右臂中风不能自书。倩人录奉答清寥堂上和尚大禅师侍几。

    二处金山事一同。当初不合思归东。那堪慈念深于海。每忝佳音落眼中。

    壬申年冬。偶然而开窗雨雪正纷纷。信口吟之。即为十二岁童子书。

    谁把并州之快物。白云剪取作杨花。吟边时有一童子。莫是丰年瑞雪耶。

    题丹之西岩屋壁(八首)

    岩中今夏有禅和。每日一般无事过。识字从来不多也。单单吟得乐间歌。

    古来贤达贵中和。或绝交游独自过。莘野耕夫千岁下。姓名不朽使人歌。

    我曾年少学柔和。老后工夫不此过。昨日山童固相约。常来与汝唱樵歌。

    岩中安小屋。屋里顿观音。千岁光辉在。将军一片心。

    将军盖代功。多在法门中。一个西岩屋。利生犹莫穷。

    有个禅翁无所能。几年孤负蜡人冰。特来禁足西岩屋。做得云中度夏僧。

    大士多年望我能。岩中独立冷如冰。相逢依旧开慈眼。笑我无能成老僧。

    万事弃心无不能。寒岩一夏坐层冰。秋来忽有他山兴。啼鸟声声佛法僧。

    普甲山云庄庵自愿年将八十可言老。事味寻常岂免嚣。但愿云庄丹穴里。看山看水得终身。

    重誓曰直登普甲千峰顶。弃世功高接杳冥。回首平生成底事。不应下界再飘零(普甲寺开山号弃世上人)。

    乙亥冬因雪思西金旧事(三首)

    东方金地冻如银。记得江风搅玉尘。旧屋无人寒彻骨。老梅独饰一枝春。

    天界何人散白银。北风挟力抹成尘。定应江畔折残柳。待得暮年逢早春。

    六出花光夺水银。使人冷地早超尘。鳌山店上不眠客。唤起师兄劫外春。

    拙偈奉劝知侍者。若真实要做纸衣僧。明知纸衣下事可也。如何如何。

    西金出后复东金。糊口两山唯纸衾。至道敢疑嫌拣择。鸡寒不异鸭寒心。

    和肯侍者韵

    草坐支颐身且容。麻衣随破补添重。凤仪忽??远方到。难得金山旧日峰

    止胡说

    兔角方圆非我事。龟毛长短与谁争。块然孤坐大因里。月在楞枷山顶明。

    龙门偶作

    常公移屋入深居。愚亦攀高弃旧庐。始觉梅山无底事。妄谈何必五车书。

    送育禅人(时壁上图三笑)

    世间好事竟如何。只在山中卧绿萝。壁上三贤开口笑。墨痕千载不应磨。

    送宗海首座

    三十年前三十后。法身向上法身边。不因宗海扣愚劣。累劫凭谁话报缘。

    次胜侍者韵(三首)

    少林秘诀祖师心。离却庭前何处寻。莫怪神光觅安立。不知积雪没腰深。

    相逢尽是丈夫儿。法灭菩提正此时。钵水投针消息子。除禅佛外许谁知。

    但教土块即泥团。马祖缘何示不安。日面方知非月面。一番风雨一番寒。

    示严大师

    末山不露顶。西来本无意。但放得下时。蛇虎为知己。

    示珍大师

    弄花香满衣。掬水月在手。勿于此生疑。当得自信受。

    送大有侍者近江省母

    恋母我今泪未干。书回羡你北堂存。近丹相去无多路。纸袄东归得问安。

    南禅唯公高侍卓然立志欲弃浮名。而未弃耳。所以特往拜文殊者盖为此也。故勉助发大信云。

    一狮子背一文殊。离却天桥不现欤。昨应三呼今讨颂。逢人慎莫道非渠。

    送宗海首座

    隔崖横趋非俊逸。归来终夏也何悠。三回相见三回别。一任云门六不收。

    觉隐知公侍者。忽闻父讣音告别。故缀俚语以赠其行色。云尔。

    忽闻父讣日西倾。未免伤情欲问程。为报个中无此事。何妨旧路又重行。

    敢用拙偈三首赠大檀那左金吾奉使镇西之行色曰。

    使哉不辱君之命。直得大明书信通。来往弱流三万里。只消数日片帆风。

    镇西邻接江南境。舟子乘危多作奸。使命一言安九鼎。边天边地万年欢。

    九州英杰应严命。一介功高不可遮。十里松风三学月。神光千古照源家。

    观练瀑

    万刃苍崖碧树巅。风翻素练作飞泉。藏王不换旧时面。等个人来五百年。

    明坚塔

    寺号金光大有缘。贤于插草不徒然。群峰奉命朝三岳。拥护明贤塔四边。

    拙偈赠昙公禅子发足中华参方之行色

    昙华粲发王春晓。万里吹香送去舟。定合顿包天界寺。承恩随处决宗猷。

    和长春韵

    血点花开日日新。香风吹作四时春。庭前唯有长松树。故伴深红不染尘。

    次铁舟和尚哭轮庵主韵

    不使凡情望解存。一机转处奈何论。眼睛突出天边月。灭却从前玉斧痕。

    悼天锡首座

    薄命何遑更问天。讣音苦杀静中眠。狂澜四海临危险。又失龙河一只船。

    谢客

    披缁却怕近缁伦。恰似秦人不爱秦。未审净邦心自许。世间真乐在孤贫。

    筠公侍者因可庭便寄纸求字。故以坚[?/卽]塞白云尔。

    不受磷缁世故薰。变迁岂堕逐浮云。若论确尔守贞操。高尚丛中唯此君。

    颂百丈下堂句

    瘗鹤铭无赝本传。雷公打后不完全。犹余透玉三分势。笔力千钧点画鲜。

    辛酉季春。忽辱可庭高侍禅师之过访兼以妙偈一绝而见示。予虽久废笔砚未免。谨次严韵奉谢来意万一云尔。

    野干无理变狮王。岂有鸡群着凤凰。笑入第檐分半榻。春风华发月黄昏。

    依韵题中冷瀑聊为可庭露丑击[?/卽]云

    岩中玉液作飞泉。落涧还成学海川。添得高人题一绝。万年胜事大因前。

    食中糟

    重义人稀多重金。逐他群队自焦心。这回暂养毒身处。种得来生荆棘林。

    大疑(二首)

    文章若是敌生死。泉下诸君谁在官。为问孔丘堂上客。不知仁本作何颜。

    文章若是敌生死。那得天然罢迁官。为问祖师门下客。不知心印作何颜。

    大悟(二首)

    难兄难弟孤竹君。无端深入首阳云。终身辨蕨成何事。招O得名宾趣不群。

    曾识夷齐是弟兄。无由见面只闻名。照他陈迹一轮月。不在首阳云里明。

    呈空极和尚

    正是仲秋三五夕。金环为我入山时。满天月色中庭雪。他日分明说向谁。

    偶作

    少欲之人乐有余。满怀仿佛夜明珠。风流岂落大梅下。荷叶松花何处无。

    癸亥

    癸亥王春本命年。金牛作舞乐音边。大家半碗皱阳后。参透??团一味禅。

    呈云居岳云和尚(二首)

    休翁隔海岳云归。讣寄天风落我衣。二十四年间日月。未由一面掩柴扉。

    云居高布岳云阴。甘泽早知枯槁心。更喜旧交林下事。青灰埋却二毛深。

    偈主伦侄劝勉云(二首)

    传得金襕第二机。刹竿倒却不为奇。未明乃祖心宗旨。试问云居要自知。

    父母非亲道岂亲。世情未免保天伦。高攀做得倚松葛。便是丛林杰出人。

    送人之远江

    二月未睛正月雨。梅花落尽不开窗。更无一法为君说。且喜寻师到远江。

    次韵奉谢巨昌老人惠樱花

    忽见金仙座上来。钟声载月鹤低回。拈花有旨却无旨。一笑令人心自开。

    钦为宝圆禅定门赞五轮塔颂(三首)忽失尊仪孝子心。红轮无奈向西沈。伊蒲七七桑门供。起搭高原表德深。

    自古一州一县里。西家有丧东家助。况是今朝追荐场。敢辞焚香赞檀度。

    一一轮中具五大。一一尘中含法界。报恩无不由斯圆。管取孝行传百代。

    祝金山光幢城

    魔军倒退几三千。高显奇功不记年。重饰祖翁亲所建。何妨永与子孙传。

    次韵奉答熙侍者

    学道先须见过师。齐师那得绝狐疑。老眸忽见超师作。喜慰平生在此时。

    次韵哭小儿溺水

    小儿吃趹委深流。莫道爷娘鬼又愁。五岁玉魂招不返。九原露影草根收。

    次韵寄古人

    见说人情都不古。丛林正在下衰秋。何如铁作心肝士。更不回头一切休。

    寄琐禅子(时在云居)

    琐也天姿真凤雏。一朝高入五云居。羽毛安得早严整。瑞世惊人及起予。

    赠邻月侍者归若耶

    景德小庵丹井西。禅扃深掩足忘机。庭前夜半长松上。闻说子规频劝归。

    题白泷龙泉寺

    蓬莱方丈只闻名。行到其间恨不能。八十有三春日暖。龙泉花下谢鸟藤。

    一宿行藏备观奇营。再次前韵。贺诸禅子兄呼弟应为法忘躯成大功耳。诸公各赐一笑为幸。

    一法本来无可名。虽言能所有何能。行藏春色樱花眼。笑杀诸方烂葛藤。

    次韵奉密室严公知藏几下幸笑掷

    片柴抛却便抽首。真个这回非梦中。多谢天龙犹有意。未教林下索然空。

    示呑海悦众

    林下忻逢林下主。弟兄竞决小胡芦。惯曾亲见桶箍爆。撒却骊龙颔下珠。

    偈送但州参上人行色以当路程曰

    元旦念三强半雨。泥深犹是阻行邻。但参因疖出山去。苦海何时免苦轮。

    肯公闻名久矣。兹寄幅纸而求字。因取密传而塞白云。

    四藏锋外更藏锋。不立功中还立功。莫道少林无秘诀。横梅夜半付卢公。

    库堂安毗沙门天王

    米城涌出库堂中。应化真身威力雄。护法护人如眼目。泼天之富入圆通。

    慈圣真子端公侍者别后再会。然未有雅号。敢以严仲字之。用代直呼其讳云耳。又缀拙诗一绝。更代煎点区区之怀也。伏乞一笑。

    显然不及颜回远。不幸命长今尚存。望八老年空白首。阴崖漏屋懒开门。

    喜上人与予有瓜葛之故。在山中阅几春。忽来告别。因以悦岩为字。乃取悦可众心之仪。更书宿天桥旧作一首。以谢道仪不浅兼装行。

    天桥端的出天工。雄跨龙王沙竭宫。初友真机还不密。圣灯芳焰五更风。

    松风亭

    依俙似曲却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入别调中声愈好。方知无处不圆通。

    云门古曲

    函盖乾坤一句儿。明明截断众流时。随波逐浪弄潮手。引得杨朱又泣岐。

    拙偈奉谢飞处堂上大和尚。忝以观音像并隆兴扇见惠。伏乞慈削。

    圆通相貌隆兴肩。誓度舟航一叶莲。下载清风忽吹转。宛然但在白云边。

    禅头经跋丙戌之冬大获珍宝。感怀之极记于经末。

    莫言竺土异山中。才有纤毫瓦砾同。逢达道人须供养。王春无处不春风。

    次韵。奉谢天宁堂上和尚辱赐金扇。伏乞笑而撇之。

    披剥封皮洗渴尘。清风应手觉沾仁。此心果见无移易。感激昔人唯昔人。

    戊子正月五日

    左既大平应右然。喻如草木悉皆禅。沧溟一滴百川水。自古曾无中与边。

    次韵千亩生公高侍。赠关西之行色老后何遑陪法筵。壮年正好趣机缘。他时针芥相投日。自断行藏莫问天。

    励心偈

    称余知者恒沙德。何若南无地藏强。兜率天宫脚跟下。十方净土好资粮。

    次佛成道韵

    睹明星现始成道。出母胎时可独尊。不合先言犹在耳。何妨赞作大沙门。

    偈赠久公禅人归乡。则示约言不可渝。兼东明庵老师致敬云。

    是法既能无变易。久昌昌语岂寻常。昔时曾过近江路。小大胡芦醋自香。

    次韵奉谢范公上人来共寂寥。因约立志弥坚而永不退而已。一笑。

    乱峰方寸里峨峨。莫道慢山苦不多。劈面粗拳饮甘露。始应耐得卧藤萝。

    闰正月

    闰正月朔起三摩。禅板几时登宝陀。举目岩岩春雪遍。白华此外便如何。

    天津桥

    度马度牛兼度人。赵州掠彴岂同伦。往来多少迷途者。本地风光罢问津。

    梦游光莲寺

    一路香风吹不断。野塘水色碧于苔。入门方识光莲寺。直下令人心地开。

    癸亥正月虽撙节而欲作前金山老师之忌。无些余力而罢之。仍说偈遣怀。时爵上人告别书以送之。兼简于岳云和尚奉一笑耳。

    德有馨香非物也。炉熏亦恐辱师真。愿将法喜奉尘刹。天下尽成禅悦人

    净居存弟自号古范。其志可喜也。故作一颂相赠云。

    历劫相承底模样。能来大器扬宗猷。莫言不上时人眼。自有先贤记所由。

    熙公侍者自号春山。因为随喜乃颂之云

    洪钧一转势增雄。草木欢颜花自红。透顶明明宣祖意。东皇仁育大和中。

    次蕊侍者拜松岗观音韵(并)序

    丁已夏。问安投云门。即出述松岗观音大士缘起之巨轴。教予随喜。拜读一遍。不觉三叹而不得已。辄托高侍蕊公。结胜因耳。后之揽者不以不自量见诮为幸。

    应身三十又三尊。悲愿超诸甚耐烦。马首雷鸣惊睡梦。渔人鲲化破迷昏。丹霄只尺圆通境。金碧玲珑入理门。今日爷娘所生耳。方知天地本同根。

    佛德大通禅师愚中和尚语录卷五

    孔仲尼有言。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佛德大通禅师。灭后五百年。隽孙英胄。绵绵不堕其业。遗风余烈。亘于今而振矣。盖其流深则应观其源之高也。呜呼彼言象径迹。岂堪能窥??乎哉。然至其布诸辽远垂诸永久之方也。亦自非藉夫副墨将无由弘阐。是其势必令然也。所以有禅师平常游化三昧语录者几多卷子。而未脱藁也。今也合山诸老禅位。乃谋镂梓用布垂诸永远。而命(远)校焉(远)辞以不敏而不允。却顾(远)亦同与于松源之一脉。于此乎不确拒。竟任其责尔。若后览者。不从事副墨之际。直向参寥未议之先寓目。则庶几斯文亦与天坏同不朽。

    宽政五年龙集癸丑首夏之日

    丹阳前福林此源氏(清远)谨跋

    高祖曾访道于异域。采师于金山。慕休翁古佛行解相应语言三昧。而也机宜投合后。留在之中彼有癸亥集。归朝韬昧了。旺化之际此有丱余集。祖雅古高清。怀不得止。只一时应机之言句。而全是此之余光耳。或曰。一师之着集。如无上堂语者。不足曰某师之语录。殊不知。昔中峰本禅师所住一生称幻住。而不必于时无之定规。唯以辨道精励之近要为急务。彼师有曰广录不妨。是明证也。吾祖亦然也。频遇檀请数赴机缘。虽然不许久居。视京都国土之筵。则如避于蛊乡。爱山林树下之素。而自适于恬淡。有一之谓甚岂可再乎之语。灭后虽近于四百年所。此录于今无有开板。从珍藏已矣。虽惬于祖之道意。不周于孙之奉行。时乎比来山下两足主席竹庵座元。切激志望。募一山及与派下诸刹。不阅多时寿梓谋镇长印行焉。闻者靡不嘉叹。於戏不唯使祖道转发光明。抑亦为密行永垂来鉴。不复善乎哉。

    天明龙集甲辰孟春日

    瑞岩派下劣孙七十五翁佛惠元丈谨跋

    佛德大通禅师愚中和尚年谱

    金鳌山顶。杨子江心。藏身屏迹。攀高钓深。平呑佛祖。眇视古今。一生家活掩不得。煨芋香散傍台襟。敬奉钧命谨赞。

    老比丘禅英拜书(右南禅灵仲英公赞见存丹之金山霞谷养真百拜誊写)

    敕

    晦迹韬光以安心空门。是道人之本志。立号易名以褒宠旌异。是王者之良规。丹州路金山愚中和尚者。赓灵山单传正音。得少室密付的旨。虽寄身于林壑。而名喧宇宙。其道甚尊显心切慕之。谥曰佛德大能通禅师。

    应永十六年九月十四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