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家参详要路门第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五法眼宗先利济论亲疏为旨

    师。讳文益。余杭鲁氏子。祝发诣开元寺觉律师受具戒。及觉盛化四明。师往习毗尼。工文章。觉奇之。目为吾门之游夏也。师以玄机一发杂务俱捐。振锡南迈抵福州。初见长庆。无所契悟。与进修辈拟之湖外。既发值雨。少憩城西地藏。入堂见藏坐地炉。问师。此行何之。曰。行脚去。曰。行脚事作么生。曰。不知。曰。不知最亲。三人附火。因举肇论。至天地与我同根之处。藏又曰。山河大地与自己是同是别。修曰同。藏竖两指熟视之。两个。便起去。雨霁辞行。藏送之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乃指庭下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曰。行脚人着甚来由安块石在心头耶。师窘无以对。遂放包俱求决择。近月余呈见解说道理。藏曰。佛法不是恁么。曰。某甲到此辞穷理绝也。藏曰。若论佛法一切见成。师大悟。出世临川崇寿。

    僧问师。慧超咨和尚。如何是佛。师云。汝是慧超如则监院在师会中也不曾参请入室。一日师问云。则监院何不来入室。则云。和尚岂不知。某甲于青林处有个入头。师云。汝试为我举看。则云。某甲问。如何是佛。林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师云。好语恐你错会。可更说看。则云。丙丁属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觅佛。师云。监院果然错会了也。则不愤便起单。渡江去。师云。此人若回可救。若不回救不得也。则到中路自忖云。他是五百人善知识。岂可赚我耶。遂回再参。师云。你但问我。我为你答。则便问。如何是佛。师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则于言下大悟。如今有者只管瞠眼作解会。所谓彼既无疮。勿伤之也。这般公案。久参者一举便知落处。法眼下谓之箭锋相拄。更不用五位君臣四料简。直论箭锋相拄。是他家风如此。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若向句下寻思。卒摸索不着。师出世有五百众。是时佛法大兴。时韶国师久依疏山。自谓得旨。乃集疏山平生文字顶相。领众行脚。至师会下。他亦不去入室。只令参徒随众入室。一日师升座。有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师云。是曹源一滴水。其僧惘然而退。韶在众闻之。忽然大悟。后出世承嗣师。有颂呈云。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师印云。只这一颂可继吾宗。子后有王侯敬重。吾不如汝。师圆成实性颂云。理穷忘情谓。如何有喻齐。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

    举。陆亘大夫与南泉语话次。陆云。肇法师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也。甚奇怪。南泉指庭前花召大夫曰。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

    石头因阅肇论。至会此万物为自己处。豁然大悟。后作一本参同契。亦不出此意。看他恁么问。且道。同什么根。同那个体。到这里也不妨奇特。岂同他常人不知天之高地之厚。岂有恁么事。陆亘大夫恁么问。奇则甚奇。只是不出教意。若道教意是极则。世尊何故更拈花。祖师更西来作么。南泉答处用衲僧鼻巴与他拈出痛处破他窠窟。遂指庭前花召大夫云。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如引人向万丈悬崖上打一推令他命根断。岩头道。此是向上人活计。只露目前些子。如同电拂。南泉大意如是。有擒虎兕定龙蛇底手脚。到这里也须是自会始得。不见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看他雪窦颂出曰。闻见觉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镜中观。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南泉一株花话。是宗门之骨随。如先师与云山老宿商量。夫云门法眼二宗。大概如诗之通韵叶韵。本出自岩头雪峰下。岩头出瑞岩主人公。游化三昧受用确乎。故出沩仰作用高贵尊胜之风。雪峰即出玄沙云门。玄沙一转得地藏。又一转得法眼宗。故云门法眼二宗言句易迷。

    五祖弘忍大师。深乘愿轮。再来为法演。弄得云门临济受用。如车两轮。是道东山下暗号密令。圆觉佛光国师。在大宋往虚堂室中。参详许多次。卒得言句三昧。云门大师心不赚然。再作大灯国师扶起我宗。别示有生涯。又关山一休等。专教喻五家有来由。祖师加助儿孙如是亲切也。

    真净文禅师有颂曰。云门临济百花春。一一灵机总有神。总有神。祖庭不复春耶。

    附录(二门)

    腊八示众第一

    朔日夜示众曰。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宽系衣带。竖起脊梁骨。令身体齐整。而始为数息观。无量三昧中。以数息为最上。令气满丹田。而后拈一则公案。直须要断命根。若如是积岁月不怠。纵打大地有失。见性决定不错。岂不努力乎。岂不努力乎。

    第二夜示众曰。楞严经曰。一人成道归真。十方虚空悉消殒。凡修道处。必有护法神。有魔障神。譬如城市人多聚。则贼盗亦随聚。心愿强则护法神得力。心魔动则障神得力。是故学道者先须要发大誓愿。专辞让谦逊。置心于一切众生下。咸皆度脱。佛祖大道无有无愿力而能彻底者。譬如学射者。一箭一箭欲中鹄。始虽不中。久而不已。必得其妙。参学亦复然。一念一念起大愤志。抖擞精神。须要彻大道渊源。如是念念不退。一切法理无不现前。无上菩提犹如俯拾地芥焉也。

    第三夜示众曰。如来正法眼藏的的相承。是谓传灯菩萨。如来正法眼藏能护持。是谓护法菩萨。传灯护法犹如师家与檀越。师檀不合。大法独不行。而护法为最上。昔弘法大师尝祈请大日如来曰。谁是护法最上耶。如来告曰。无如辩才天。是虽传灯为第一。若无护法之力。则所以佛法只独不行也。是故护法为最上也。又坐禅通一切诸道。若以神道言之。则身即天地小者也。天地即身大者也。天神七代。地神五代。并八百万神。悉皆身中镇坐矣。如此欲祭祀镇坐诸神者。神史所谓非灵宗神祭则不能祭之。灵宗禅祭者。非神定则不能祭之也。竖起脊梁骨。充气丹田。正身端坐。眼见耳闻不杂一点妄想。获六根清净。则是祭天神地祇也。虽一炷坐。其功德不为鲜矣。是故道元禅师曰。可勤之一日。可贵之一日也。不勤之百年。可恨之百年也。鸣呼可恐可慎。

    第四夜示众曰。数息观有六妙门。所谓数随·止·观·还·净也。数息入三昧。是谓数。数息渐熟。唯任出入息入三昧。是谓随。十六特胜等。以要言之。归数随二字。故初祖大师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内心无喘者。不依根本也。心如墙壁者。直向进前也。此偈甚深。汝等请试取本参话头如墙壁直进去。使令以土击大地有失。见性决定无不彻。努力乎努力乎。

    第五夜示众曰。所谓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