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峰集卷之十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三释

    一。释实攻虚。

    二。释坚攻耗。

    三。释难攻易。

    五乱

    一。法令不明。

    二。赏罚不信。

    三。闻鼓不进。

    四。闻金不止。

    五。在阵而嚣。

    四理

    一。居则有礼。动则有威。

    二。进不可当。退不可追。

    三。前却如节。左右应麾。

    四。虽绝成阵。虽散成行。

    十一必战

    一。疾风大寒。早兴夙迁。剖冰济渡则战。

    二。盛夏炎热。兴役无间。风驱饥渴则战。

    三。务取于远师。久无粮则战。

    四。士众怨怒。妖祥疑惑。上下不能止则战。

    五。军须既竭。时多霖霔。欲掠无便则战。

    六。师众不多。土地不利。人马疾瘦则战。

    七。道远日暮。士卒劳倦。饥未及食。解甲而食则战。

    八。将薄吏轻。士卒无固则战。

    九。三军数惊。师徒无助则战。

    十。阵而未定。舍而未毕则战。

    十一。行坂涉险。半出半隐则战。

    六必避

    一。土地广大。人众富盛则避。

    二。上爱其下。惠施流布则避。

    三。赏信刑察。发止得宜则避。

    四。行阵车列。任贤使能则避。

    五。师徒习教。兵甲精锐则避。

    六。四邻有助。大国来援则避。

    攻守三道

    一正道

    坦坦之路。车连人接。出入由之。我攻彼守曰正道。

    二奇道

    大兵攻其南。锐兵出其北。大兵攻其西。锐兵出其东曰奇道。

    三伏道

    大山陵谷。中盘绝轮。潜师其间。卷旆息鼓。突出平川。冲敌腹心曰伏道。

    四攻

    一攻其未整

    结阵未成。渡水未毕。出险未尽之类。

    二攻其必救

    根本之地。巢穴所在。

    三火攻

    或山或野。依草结营。城邑部落。人家相接。以火攻之。

    四水攻

    壅水决川灌水之类

    五守

    一。敌兵锐则守之。

    二。我援将至则守之。

    三。城坚备具则守之。

    四。欲老敌师则守之。

    五。欲观敌变则守之。

    拾遗○诗

    平昌郡(舆地胜览)

    中原书记今何方。古县萧条旧山角。地到门前容两车。天低岭上仅三尺。秋深禾穗散沙田。岁久松根缘石壁。行路难于蜀道难。还家乐胜锦城乐。

    无题(郑氏家传)

    问水一官清。论文千载事。唯有古人书。手编已就次。

    骊江(舆地胜览)

    江山雪月客登楼。把酒吟诗作胜游。水落贡船推不下。万夫疏凿使君忧。

    拾遗○表

    辛祦请赐谥表(乙丑五月○丽史辛祦传。下同。)

    赐谥。实劝忠之方。显亲。为致孝之本。玆陈危恳。庸黩聪闻。窃念臣父先臣颛。当圣上之勃兴。先诸藩而归附。钦遵正朔。谨守封疆。不吊昊天。奄辞昭代。若稽示终之典。敢请节惠之名。伏望陛下垂日月之明。廓乾坤之度。特颁殊宠。以慰贞魂。则臣谨当效先臣之精诚。祈一人之寿考。

    辛祦请承袭表

    建侯。所以绥远。袭爵。所以绍先。此帝王之常规。而人子之至愿。窃念臣祦爰从弱齿。遽丧严颜。念岁月之云徂。抚霜露以增感。第以藩宣之难旷。玆用呼吁之益勤。伏望陛下大度包荒。同仁无外。优垂景命。被及微躬。则臣谨当保民庶于一方。祝圣人之万寿。(按公到南阳。谢上表曰。使还之日。即授臣知制教。殿下请承袭。俾臣草表文。天子嘉之曰。表辞诚切。高皇帝赐谥制亦曰。表辞恳切。)

    本朝辨明诱辽东边将女直等事表略(甲戌○国朝宝鉴考事撮要)

    至若行礼于辽东。是亦景仰于上国。当使价往来之际。有宾主交接之仪。在礼则然。于诱何敢。其有女直隶于东宁。既自作军而当差。安肯遣人而说诱。但辽东都司起取脱欢不花之时。其管下人民或有不即随行者。由彼安土。非臣勒留。无所供于我邦。各自守其旧业。

    拾遗○笺

    恭让朝辞右军总制使笺(辛未春○丽史本传)

    臣之得谤。难可悉陈。请以殿下之所明知者言之。殿

    下以臣充三军都统制府右军总制使。臣面请曰。诸将用军士为私属。其来尚矣。一日革之。旧家世族。无其役而食其田久矣。一日名属军籍。役加于身。臣恐大小归怨于臣也。殿下曰。将帅之革。宪司言之。三军之设。断自予心。卿何与焉。保无此谤也。臣复曰。臣若得谤。必达于聪闻。则殿下亦知臣无其事而得其谤。皆此类也。而臣之他谤亦明。岂非幸之中者乎。臣受命后。果有谤之者曰。道传回自中原。而三军之府遽设。此以五军都督之法而为之也。旧家世族。自此皆服贱役矣。万口一谈。牢不可破。户口成籍。堂臣言之。殿下可之。其事出于臣在中原之时也。刷盲人巫师之子。充乐工典仪寺。奉殿下之命而行之者也。无籍冒名之徒。怨户籍之不便于己者曰。道传之所为也。盲人巫师以此议为出于臣而诅之。革私田之议。臣初以为皆属公家。厚国用而足兵食。禄士夫而廪军役。俾上下无匮乏之忧。臣之志也。而志竟不行。寻请殿下免提调官久矣。而分田不均之怨。皆归于臣。然此小事也。殿下之所明知。臣不得辨焉。况事之大而怨之深者。虽非臣之所知。臣何自而免也。臣死于崔源之遣。则内以正先君之终。上以不欺于天子矣。死于不肯署名之事。则足以明伪辛非玄陵之后矣。死于胡使之却。则上以脱君父之恶名。下以免一国臣民与弑之罪矣。臣身虽死。有不死者存。岂非荣乎。若夫陷于谗谤之口。则上以遗君父不能保全功臣之累。下以招不能明哲保身之议。臣甚惧焉。愿殿下解臣见职。以保馀生。

    拾遗○记

    白岩山净土寺记(佚○按李穑净土寺双溪楼记曰。三重大匡福利君云岩澄公清叟。因绝涧伦公请命其楼。且以三峰郑氏记相示。寺之故详矣。而溪之为溪。楼之为楼。皆略之而不书。盖难乎命其名矣。)[本文缺]

    拾遗○跋

    本朝敕慰圣旨跋语(佚○丁丑)[本文缺]

    拾遗○碑

    丽朝积庆园中兴碑(佚○庚午)[本文缺]

    拾遗○图

    学者指南图(佚)[本文缺]

    八阵三十六变图谱(佚)[本文缺]

    太乙七十二局图(佚)[本文缺]

    五行阵出奇图(佚)[本文缺]

    讲武图(佚)[本文缺]

    监司要约(佚)[本文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