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创造宣言 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字纸篓里的颂词

    中国无是非。世界无是非。如果有是非,便是强者是,弱者非;富者是,穷者非;胜者是,败者非;走运者是,倒霉者非。该说公道话的人不说公道话而说敷衍话,则是变为非,非反为是,而是非消灭了。

    国民会议开幕时蔡孑民先生写了一篇四言颂词,里面有两句是:“济济一堂,农工商士。”我们按图索骥,会场里找不出一个靠自己种田吃饭的真农人,也找不出一个靠自己做工吃饭的真工人。该说公平话的蔡先生是和甘地先生敷衍法国人一样的令人失望。

    假使五十年或一百年之后,有位小胡适,爱做考据工夫,总以德高望重的蔡先生的亲笔颂词作证据,岂不要弄假成真,变非为是?

    到底是非也不易埋没。字纸篓里有时会跑出史料来。下面便是当时报章登不出来,火炉里幸而没有烧完的一篇文字,现给发表一下,谁是谁非,听读者自判吧。

    孙公遗教:天下为公。国民会议,乐与谁同?

    吾现代表:士商亨通。农不像农,工不像工。

    农工皆士,士亦农工。公仆当国,僭主人翁。

    国之大本,忍付东风。异己信徒,亡命西东。

    青青年少,伐若枯松。民入地狱,自造天宫。

    口谈革命,主义失踪。己不受训,训人谁从?

    中山有灵,泪洒群雄。蔡子长者,后学所宗。

    恕持异议,言出由衷。愿公登高,发聩振聋。

    念头转处,画蛇成龙。云霓在望,草木重荣。

    漫漫长夜,浩浩长空。亦孔之忧,吾望无穷。

    从烧煤炉谈到教育

    上

    我小时餐餐吃的是母亲弄的现成饭,有时也到厨房里去看看,好像现在流行的毕业参观一般,从来没有动过一次手,所以虚度了三十多年,简直不知道烧锅是怎么一回事。我看妈妈烧得很容易,便自以为真的很容易,一看就会,何必费事巴拉地动手去干呢?

    始于以为一看就会,而终于半生不会,这奇事我是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察觉了。那年有一位穷朋友预备自己烧菜请我吃午饭。我自告奋勇去替他烧锅,这次我是惨败了。他把菜儿洗好切好,我的火还没有烧着,只好自避贤路,让他一手包办。他一忽儿就烧着了。我问他的秘诀,他说:“烧锅要用烧过的炭作火引。”我听了这话忽然悟到里面含有重要的原理。从此运用先进学生去引导新进学生,便成了我这些年来的一种重要法门。

    民国十六年我开始烧过几次火。那时我们用的是茅草,茅草容易点着容易熄。它一点着,轰出一团火,便化成灰。我把茅草一把一把地送进锅灶里去,一忽儿也不能走开,走开,火就熄了。你得接二连三地把茅草送进去才能维持它的火焰。烧茅草火是多么浪费精神的一件事啊!

    下

    然而茅草火却有它的用处。我今年学会了烧煤炉。先用些茅草或纸团放在炉底,上面盖一撮浮炭。浮炭是烧过的松木炭。次把茅草点着,茅草变灰时,浮炭正是烧得通红。次将烟煤放在浮炭上,浮炭变灰时,烟煤正是放出烈焰。最后将无烟煤盖上。烟煤变灰时,无烟煤已是洋洋大火了。以后只须陆续将无烟煤加上,将煤灰取下,这满炉的烈火,便可烧它一辈子也不致消灭。

    这燃煤的过程便好比是教育的过程:茅草烧浮炭,浮炭烧烟煤,烟煤烧无烟煤。这顺序不可弄乱,弄乱了便是违背自然,劳而无功。专靠茅草烧火固然不可,即用茅草直接去烧无烟煤也不行,茅草烧成灰也不能把无烟煤烧着。

    中国有三种人:一种人是专用茅草放火;一种人是爱在茅草火上浇水;一种人是用茅草急急地去烧无烟煤。因此,中华民族的生命至今没有烧出不熄的火焰,至今没有放出太阳般的光明。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不是放茅草火!不是灭茅草火!是要依着烧煤的过程点着生命之火焰,放出生命之光明。中国教育的使命是要依着烧煤的过程点着中华民族生命之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世界教育之使命也是要依着烧煤的过程点着全人类生命之火焰,放出全人类生命之光明。

    什么东西最可怕

    “咱是天不怕地不怕!”

    “天有什么可怕?地有什么可怕?但是世界上唯有一个东西是最可怕的。”

    “什么东西?老虎吗?”

    “老虎有几只啊?可怕的是人!天不怕,地不怕,人心难摸实可怕!”听我唱来:

    人心不可测,

    有命活不得;

    割了黄金谷,

    有米吃不得;

    种了白棉花,

    有衣穿不得;

    栽了一林树,

    有房住不得;

    让地造铁路,

    有车坐不得;

    纳税养军人,

    有国保不得;

    笑里藏尖刀,

    有心谈不得。

    一身很漂亮,

    是贼不是贼?

    看来一杯酒,

    砒霜给人喝。

    白玉是白的,

    他偏说是黑。

    客人做主人,

    主人反为客。

    翻手云变雨,

    人心不可测!

    儿子教学做之一课

    上

    民国十七年我用上等宣纸装订了一本美丽的大簿子,放在办公桌上以备学生们质疑问难。这本簿子的封面贴了一条泥金的标签,上面由我自己写了“人生问题”四个字。簿子旁边放了一张通告,欢迎大家将各人心窝里的问题写出来,使我可以预先考虑,再行答复。在美的簿上写心中事是多么有诗意的一回事啊!不消说的,鸡脚字是不好意思写在上面。我的目的是达到了:同学们每人来写问题之先,必将问题里面的一些字练习好多次,才愿下笔。所以我这本簿子不但是网罗了如珠似玉的问题川流不息的来到,而且写问题的字无形中也就艺术化了。

    一天,我把人生问题簿翻开一看,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夫子的儿子教学做,可得而闻乎?”

    这问题的涵义是丰富极了,给了我一个很深刻的戟刺。从此以后我便时常自己问自己说:“儿子教学做这门功课该如何去上?”现在把最近上的一课发表出来,以供有儿子的人们参考。

    下

    儿子要在做上学在做上教,这是没有疑义的。我希望每个儿子做成一个什么样的儿子,我得把我自己先做成那样一个儿子。我要教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教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

    最近我和小孩们商议出一个自立立人、自助助人的教学做过程,内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三餐喂得饱,个个喊宝宝;

    第二个阶段:小事认真干,零用自己赚;

    第三个阶段:全部衣食住,不靠别人助;

    第四个阶段:自活有余力,帮助人自立。

    我现在第四个孩子,六岁,尚在第一个阶段;第三个孩子,十岁,在乡下时,已到第二阶段,现在进城来又回到第一阶段。第二个孩子十三岁,是在第二个阶段;第一个孩子十七岁,是上了第三个阶段;同时大家还在求学,一起向了第四个阶段努力前进。

    中国社会对于小孩的教育普通只有两个阶段:一是全然依赖;二是忽然自立。这中间缺少渐进的桥梁。倘若成人突遇变故,小孩失其所依,这是多么难受的痛苦啊!

    行知书信

    一个教师与家长的答复————出头处要自由!

    南京八日专电,载有戴传贤于本月七日给全国教育家及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上面写的是:

    培植出一根树苗,要他长成端正的大树,要费几根大木头,四面撑住他。培植一个好青年,要牺牲几个成年人,四面去扶植他。树苗自由,不能成长;青年自由,不能成人。全国的教育家醒来,全国学生的父母兄弟姊妹醒来!救国先救国家命根的青年!救国先救教导青年的学校!

    我虽当不起教育家这个名词,但是一个当过十几年教师的人,总该跟着诸位教育家共听戴君之教益。我并且是几个小孩子的父亲,更该负起责任来发表我的见解。在戴君大声疾呼之下,我是醒了,想睡也睡不着了。我于是先把戴君的信介绍给孩子们看,然后对他们发表我的意见,谁是谁非,让他们自己判断吧。我对他们所说的话是:

    “你们要知道种树吗?底下可以安根,上面可以出头,幼苗才能种得活。有水分、肥料、空气、阳光,而无虫害,幼苗才能长成大树。园丁的责任在灌溉、施肥、除害虫而不没收它的自由的空气与阳光,则幼苗自能欣欣向荣了。花园里给人玩赏的树木四面是有死木头撑住,并有绳子把它们扎成种种曲线美。这些是树少爷,因为有树听差服侍它们;有的是树小姐,因为它们裹脚束腰和人间不自尊的姑娘大同小异。树少爷、树小姐只是人的玩物,这中间找不出栋梁材。栋梁材是长在森林里。兴安岭的幼苗可有树听差服侍?谁见过它们裹过脚束过腰?如果你想叫幼苗端端正正地长起来,也难也容易。小树生在大树中间,若大树端正,则小树须向上吸收阳光,自必端正,这不是很容易吗?若大树惯于折腰,罩在小树上,小树得不着阳光,想它端正便是万难。所以出头处要自由!”

    “树苗要伸出头来呼吸自由的空气,感受自由的阳光,才能活,才能长,才能端正,假使我们在幼苗的出头处加以压力,那么除非是幼苗肯像乌龟样把头缩进壳里去,它的自然的生长力是会把压力冲破,如同小鸡啄破鸡蛋壳出世一样的不可制止。”

    “戴君认定你们青年是国家的命根,我也有此认识。你们也不可把自己小看了。不可做树少爷!不可做树小姐!不可给折腰的大树把你们笼罩住!与害虫奋斗!伸出头来向水分、肥料、空气、阳光进取!这样,你们才能把自己造成中国之栋梁之材,才可算是国家命根的青年。”

    “我既主张出头处要自由,那么‘自由’的涵义是什么也得说明。自由是以自己的意志指挥自己的行动。个人自由是以个人自己的意志指挥个人自己的行动。团体自由是以团体自己的意志指挥团体自己的行动。自由这个名词是含有自主、自决、自动、自得种种意义,扩而大之,是要各得其所。自由人是奉头脑做总司令,他的反面是奴隶。他自己不愿做奴隶也不要人做他的奴隶。放荡不是自由,因为放荡的人是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而不能自拔。一个人若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便失掉自由。青年放荡固然不能成人,成年人放荡也只算是成年,不能算是成人,成年人、青年、小孩子都该在一个道德标准下生活。双层标准、三个标准只是恕道不足的结果。青年不可以假借自由之美名去过放荡的生活;教师家长也不可假借放荡之罪名去剥削青年、小孩子生长所必需之自由。根据以上所说,我所得的断语,适与戴君相反。我的断语是:‘失掉自由,不能成人’。”

    科学的孩子

    问真、探真两位小宝宝:

    你们知道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等到中国的孩子都成了科学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的中国便自然而然地变为科学的中国了。

    我希望你们俩从今天起立刻变为科学的孩子。你们或者要问,“这科学的孩子是怎样的变法呀?”

    你们要攀上科学树去摘几个科学的果子,一吃便会变成为两个可爱的科学的孩子。我现在送你们两种书:一是小朋友书店出版的《童儿生活》,一是儿童书局出版的《儿童科学丛书》。这些书会教你们怎样攀上科学树,怎样去摘科学果子,怎样变个科学的孩子。

    这些书不是给你们看的,乃是引导你们玩科学的把戏,做科学的实验。如果你们藏而不看,看而不做,那就算是辜负我的好意了。

    现在差不多要到冬天了,你们怕就要戴上手套吧?科学的孩子的手是一天忙到晚,用不着手套,你们向妈妈禀告说:“今年我们都是科学的孩子不再戴手套了,请您把买头绳的钱给我们买实验的材料吧。”

    我寄给你们的东西,请你们放心吃!从前买可可糖送你们,我必先吃一块,看看里面坏了没有。这次送你们的科学果子,我都尝过,你们放心吃吧!

    这些科学果子里有几个是我亲自摘的,放在花篮里,一起送给你们。这样,我送给你们的果子,同时可以送给全国的小朋友一同尝。新时代的孩子一定赞成这个一举数得的办法。

    你们吃了这些果子,我不希望别的报酬,只希望你们每星期写一封信,告诉我玩了几个科学小把戏,做了几个科学小实验,使我知道你们是的确变了科学的孩子,抱着决心去创造一个科学的中国,我就心满意足了。

    祝你们努力向科学树上攀,攀得高高的,把那肥大的果子摘下来给全世界的人吃,不要只愿自己吃得一肚饱,忘了树底下的民众。

    你们的爸爸也是你们的朋友

    如何可以不做一个时代落伍者————答一位青年教师

    接读你的信,知道你有努力上进之志,我是何等的欣慰啊!我们要不愿做时代的落伍者,必须专攻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开向理想世界去的特别快车,你坐在上面,不要下来,决不致落伍。我现在也打算用我后半生之精力来专攻一门科学。我们同坐这部车儿去吧!从农业文明渡到工业文明,自然科学是唯一的桥梁。小学教师必须拿着科学的火把引导儿童过渡。不懂科学的人,不久便不能做教师了。但是有一件事您得留心,科学已经被屠户用作杀人的利器。我们应当从屠户的手里把科学夺过来。我们要教学生用科学渡人不用科学阻人过渡。我们要拿科学来抑强扶弱。科学的使命是要造富的社会不造富的个人。自然科学没有成为国货以前,我们要取得自然科学上最新的知识与方法,这得精通一种外国文。这都是你要认清而必须准备的。你来我们详说吧!……

    小朋友的鸡————给徐君企周的一封信

    我最近很欢喜研究自然科学,所以接到《师范生》月刊第二期,翻到您写的《小朋友的鸡》一篇文字,便从头到尾一口气把它看完,觉得实在是好极了。您用这个初看很小的题目竟能引起小朋友一个个地把问题像珍珠样滚下来,这是多么美丽的一种艺术呀!您抱着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来应付这些问题也是恰到好处,钦佩得很。

    我一面看这篇文字,一面觉得我自己好像也变了一位小朋友在您班上参加讨论。我设身处地一想,假使我是您班上的一位小朋友,在这些问答之外,我还有什么请教的地方?我仔仔细细地想了一番,预备要提出两个请求:

    (一)请求大家到了适当的时令便动手在学校里或家里孵鸡;

    (二)请求用科学的方法探求孵鸡的道理。

    教育法的演进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凭先生教授,不许学生发问;

    第二个阶段:师生共同讨论,彼此质疑问难;

    第三个阶段: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讨论,在做上质疑问难;

    第四个阶段: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在做上追求做之所以然,并发现比现在可以做得好一些的道理。

    您自己在家里养过鸡,可算是已经达到第三个阶段。您的教育法在这一课上所表现的只可算是达到了第二个阶段。我看您是一位很有希望的教师,最好不要在这第二个阶段上流连。您得立刻鼓起勇气向第三和第四个阶段进攻。

    我猜度您或者已经想到了后期的进展,怕是因为环境的阻碍,所以不得已停止在第二个阶段上。这,我们当然有相当的原谅。范静生先生告诉过我,从前京师大学因为日本教习在讲堂上教学生解剖了一只羊,引起了西太后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得入朝叩头自请处分。这和您的孵鸡大同小异。不过在文明的上海,像“学校重地,毋许孵鸡”一类事,大概不致发生吧?因此,我劝你鼓起勇气,干他一下。

    第一个阶段的教育连花也不会开,何况果子!第二个阶段的教育只会开花,不会结果。到了第三个阶段才会结果但未必有美味而硕大的果子。要想有美味而硕大的果子必得跳上第四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是教学做合一之极则,它在此处已与科学打成一片了。

    试拿小朋友的鸡做个例子。孵鸡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若是养鸡两群:一群有公鸡,一群无公鸡,将两群鸡所生的鸡蛋各做一记号,孵起来,看哪群的鸡蛋孵得出小鸡来,那就更好了。再进一步,把孵了五天、九天……的蛋,看看起了什么变化,做起一套从鸡蛋发育到小鸡的标本来,岂不是更有意思吗?再进一步,试验各种鸡生蛋力及遗传之比较,在小学里并不是不可以逐渐推行的。当然,小学还有别的功课,不是孵鸡研究所,哪能尽量地干?可是孵几只鸡,做几套标本,总不能算是奢望。你是有经验的小学教师,你看我所陈述的这些意思对不对呢?希望你不吝指教。祝你领导小朋友们向大自然进攻……

    学问之要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