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药堂语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无意中又得此日记,亦大是可喜事也。

    许敬宗语

    《舌华录》九卷十八类,集录古今人妙语,刊于万历乙卯,去今已三百二十五年矣。雨中无事,全部读一过,觉得可喜的还多是晋人语,后人不免有学步之嫌,但有几则亦颇佳。卷三冷语第六云:“唐太宗之征辽,作飞梯临其城,有应募为梯首,城中矢石如雨,而竟无为先登。英公指谓中书舍人许敬宗曰,此人岂不大健。敬宗曰,健要是不解思量。太宗闻而欲罪之。”卷九浇语第十七云:“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刘沈谢,暗中摸索着亦可识。”袁小修眉批云,今世无此轻薄人,若有之,吾乐受。案敬宗为人如何,今可不论,唯此二条所记,确甚不错,而前条尤为有见地,无怪唐太宗听了大不高兴也。贤哲设教唯恐人之不解思量,英雄则恐人解思量,盖如此便不易得健者供驱使,俗所谓愚民政策无他,实只是使人毋思量而已。读《世说新语》,觉得魏晋时最杰出的便只有孔文举与嵇叔夜,却即以是都不得其死,许延族生在唐初,其性格虽难以相比,总之也是会思想的人,何以遇见李世民这种英雄而得免于祸,我们翻开《唐书》,看见他列在奸臣传的第一名,可以知其故矣。魏晋以后士多死于思想,初唐剩了许君,他用一部分思想去保身家,遂得成功,此一小事,却是很有意义的一点思想史料也。

    销夏之书

    大暑中从名古屋买到一包旧书,书有三部,都是关于图画的,颇可销夏,但因此也就容易看完。其一是《集雅斋画谱》四册,原板本有六种,这是图本丛刊重刻本,只有五言唐诗画谱,木本花鸟谱,草本花诗谱,梅竹兰菊谱等四卷,缺少六言七言唐诗,可是刻印均佳,四大册只要三元钱,亦大廉矣。其二是《彩画职人部类》二册,橘珉江画,风俗绘卷图画刊行会重刻。共二十八图,写百工情状,木板着色,甚为精致,阅之唯恐其尽,虽然看完不厌重看,但可惜还是只有这几叶耳。其三稍为特别一点,是和译《桐阴论画》一帙四册,本田成之译,大正三年(一九一四)出版。《桐阴论画》原本原来也很容易得到,不过那多是初编罢了,若要三编全部,便多与《画学心印》在一起,于我别无用处。我不懂画,看《桐阴论画》实在只看文章而已,此外则取其注中多举出画家生卒年月或年岁,这在普通书上是极少见的。和译共有三编,价又不过一元余,得了来也可备参考。但是我立即想起的是原本错字之多,如畫字往往作書,龔芝麓还写作襲方伯呢。我翻开译本来看,果然说顾眉生襲方伯芝麓之妾,而这襲字是译作一个动词了。随后是李因的一节,译文末云,在海宁之光禄葛,没有奇妾。觉得文句太奇,查原文则云,“海宁葛光禄无奇妾”也。此外类例尚多。翻译可见不是易事,像我这样想利用译本不去找原书,也证明是弄巧成拙了。

    绕竹山房诗稿

    《绕竹山房诗稿》,余姚朱文治著,正续共二十四卷。余姚为会稽邻县,故买得之。诗不甚懂得,《续稿》中有绝句数十首纪乡土风物,颇觉可喜,唯注中解说常不甚高明耳。卷七《消寒竹枝词》中咏儿童玩具,注云,不倒翁者使人立脚得住,假面者小儿要嬉戏,先蒙面以存羞恶心,吾意古人置一物大约如此。案《潜夫论·浮侈》第十二中云,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俳,诸戏弄之具,以巧诈小儿,以为宜禁,固已过于严肃,今则颠倒的加以道德的解释,其可笑殆更过之矣。又卷十《夏日遣怀诗》之五有云,枫树不如丰市好,六书原是有谐声。注云,近葺石婆桥庙,余为书额,因改丰市。盖地名原为枫树,余姚土音树市同读,因为改题,取利市云。其实据我看来,枫树之名亦大佳,正不必改,改为丰市,尤见得有俗气,近于所谓市井小儿之见矣。我们读《诗经》,觉得最特别处是其所谓兴,也最有风致。孔子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只是赏识些动植物也大有意思。读书人不能领解此等旨趣,更无怪商工纷纷以兴隆丰盛命名,招牌满街,全是吉利语矣。希望三多九如,本亦是人情之常,但这只可是一方面,今若使其统率一切,把对于自然的趣味都消灭了,学问便无从发芽,此损失不小也。

    宋琐语

    郝兰皋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学者。他在乾嘉时代主要的地位是经师,但是他的学问里包含着一种风趣与见识,所以自成特殊的格调,理想的学者我想就该是那么样的吧?近日拿出《宋琐语》来读,这是一册辑录书,早一点的有周两塍的《南北史捃华》,再早是张石宗的《廿一史识余》,虽然都还可以看得,也只是平平罢了,但郝君的便有点儿不同。小序云:“沈休文之《宋书》华赡清妍,纤秾有体,往往读其书如亲见其人。于班范书陈寿志之外别开蹊径,抑亦近古史书之最良者也。”他赏识《宋书》的文章,很有道理,所录凡二十八类,标目立名,亦甚有风致,与《世说新语》所题差可比拟,余人殆莫及也。本文后偶着评注,多可启发人意,读之唯恨其少。如德音第一述宋高祖将去三秦,父老诣门流涕陈诉事,注有云:“三秦父老诣门之诉,情旨悲凉,颇似汉祖入关约法时,然武帝此举实非兴复旧京也,外示威棱,内图禅代,匆匆东归,而佛佛遂乘其后,青泥败窜,几至匹马只轮,义真独逃草中,仅以身免,而关中百二仍化为戎场矣。父老流涕,至今如闻其声云。”藻鉴第二记何长瑜在会稽郡教读,不见尊礼事,注云:“按蔡谟授书皇子,仅免博士之称,长瑜教读惠连,乃贻下客之食,晋宋间人待先生已自俭薄乃尔,近日馆谷不丰,贻为口实,京师人遂入歌谣,良无怪已。”又谈谐第二十四引《武二王传》云,南郡王义宣生而舌短,涩于言论。注云:“按舌短亦非生就,多是少小娇惯所为,《颜氏家训》谓郢州为永州,亦其类也。”凡此皆有意致,与本文相发明,涉笔成趣,又自别有意思,如舌短之注,看似寻常,却于此中可以见到多少常识与机智,正是大不易及。

    南园记

    奭良著《野棠轩摭言》卷三言文中有一则云:“陆放翁为《南园记》《阅古泉记》,皆寓策励之意,今之人使为达官作文,不能尔也。韩败,台评及于放翁,不过以媚弥远耳,亦何足道,而后人往往讥之,虽曲园先生亦为是言(见《茶香室四钞》)。先生至为和平,持论向为公允,此盖涉笔及之,袁子才独不尔,信通人也。”前见陈作霖著《养和轩随笔》,有云,“大抵苛刻之论皆自讲学家始,而于文人为尤甚,如斥陆放翁作《南园记》,亦其类也。”当时甚服其有见识,今奭氏所言则又有进,讲学家好为苛论,尚只是天资刻薄而已,若媚权臣,岂不更下数等耶。士大夫骂秦桧而又恶韩侂胄,已反覆得出奇矣,数百年之后还钻弥远,益不知是何意思,憩叟揭而出之,诚不愧为通人,或当更出随园之右也。古人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是为读史的正涂。向来文人不能这样作,却喜欢妄下雌黄,说千百年前人的好坏,我想这怕不是书房里多做史论的缘故么?外国人做文章便不听说如此牵引史事,譬如英国克林威尔,法国那颇伦,总算史上有名,而且好坏都有可说的了,却并不那么常见,未必是西洋人的记忆力差,殆因未曾学做策论之故吧。无论看那一部史书,不要视为文料或课题,却当作自家的事看去,这其中便可以见到好些处,令人悚然,是即所谓殷鉴,尔时虽不能惧思,也总无暇写厚于责人的史论矣。

    郢人

    《庄子》卷八杂篇《徐无鬼》中有一则云:“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垩尽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鄙人向来甚喜此文,不独若蝇翼与运斤成风,形容尽致,此处亦是二难并,好汉遇好汉,正如金圣叹喜欢说的话,所谓好看煞人,末了则是庄公的牢骚,冰冷的一句话,使后世讲《南华经》的人们与宋元君同样的感了一场没趣。郭子玄注云,非夫不动之质,忘言之对,则虽至言妙斲而无所用之。然而后人很喜欢引用这个典故,却又都弄的有点缠夹。《订讹杂录》卷八郢削条下引《庄子》文至立不失容,论曰,征此则垩鼻者郢人也,斲削者匠石也,今人曰郢削郢正郢斤,是以匠石之斲属之郢人,大非。胡氏语固不错,但可笑处不仅在此,即使以斧削属之匠石,而车载斗量的作者悉以郢人自居,恐匠石亦不敢轻易动手,盖人人都会得以石灰涂鼻子尖上,而难于能够立不失容也。我辈凡夫岂敢随便削人,亦并不好妄求人去削,还是自己用点心,诚实勤恳的写文章,庶几可以无大过失,亦已足矣。

    燕窗闲话

    《燕窗闲话》二卷,光绪辛卯年刊,题江阴郑守庭先生著,盖其门人辈所编刻者也。卷末附墓志铭,亦其门人所撰,而生卒年月不可考,但记其七十五岁时事,云:明年卒,如抓云雾。唯查卷上记中举人时自云己未生,乃知其生于嘉庆四年,卒于同治十三年甲戌。中国为传记于此多不注意,疑年录之叠出殆亦不得已耶。《闲话》所记悉其半生阅历,不说果报妖异,自有特色,虽大事不出教读赈饥讲乡约诸端,但写小时候琐事,亦复朴实可取。有一节云:“予少时读书易于解悟,乃自旁门入。忆十岁随祖母祝寿于西乡顾宅,阴雨兼旬,几上有《列国志》一部, 阅之,解仅数语,阅三四本后解者渐多,复从头 阅,解者大半。归家后即借说部之易解者阅之,解有八九。除夕侍祖母守岁,竟夕阅《封神传》半部,《三国志》半部,所有细评无暇详览也。后读《左传》,其事迹已知,但于字句有不明者,讲说时尽心谛听,由是阅他书益易解矣。然所解时有谬误者,读子罕言利,误认子罕为宋之乐喜,读《易经》象曰,不知为大象小象,误认为舜弟,窃疑所言俱佳,想为舜所化,克谐之后学问大进也。思之俱堪发粲。”余前作《我学国文的经验》一文,曾说以前所读之经书于我毫无益处,后来之能够写文字,乃是全从别的方面来的,这即是看闲书小说。平常我劝青年多学外国文,主张硬读,对于一种文字约略入门之后,便来查字典看书,头一次即使只懂得十之一二,还是看下去,随后覆阅就可懂三四分,逐渐进至七八分之多,那便有了把握了。郑君所说差不多即可为我作证明,古人云,德不孤,必有邻,其是之谓欤。

    七夕

    杭堇浦著《订讹类编》卷五天文讹中,有七夕牛女相会不足信一条,引《学林新编》所论,历举《淮南子》《荆楚岁时记》周处《风土记》各说,皆怪诞不足信,子美诗曰,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亦不取世俗说也。杭氏加案云:“案《齐谐记》亦载渡河事,《艺苑雌黄》辨其无此事,亦引杜诗正之。杜公瞻注晋傅玄《拟天问》,亦谓此出流俗小说,寻之经史,未有典据。又《岁时记》引纬书云,牵牛娶织女,取天帝二万钱下礼,久不还,被驱在营室,此说更属无稽。”查陈元靓《岁时广记》,七夕一项至占三卷,《学林》《艺苑雌黄》《拟天问》注各条均在,略阅所征引杂书,似七夕之祭以唐宋时为最盛,以后则行事渐微而以传说为主矣。吾乡无七夕之称,只云七月七,是日妇女取木槿叶揉汁洗发,儿童汲井水置露天,次日投针水面,映日视其影以为占卜,曰丢巧针。市上卖巧果,为寻常茶食之一,《越谚》卷中云,“七夕油炠粉果,样巧味脆,即乞巧遗意。”此种传说,如以理智批判,多有说诳分子,学者凭唯理主义加以辨正,古今中外常有之,惟若以诗论,则亦自有其佳趣。谭仲修《复堂日记补录》,同治二年七月下云:“初七日晚内子陈瓜果以祀天孙,千古有此一种传闻旧说,亦复佳耳。”此意甚好,其实不信牛女相会实有其事,原与堇浦诸公一样,但他不过于认真,即是能把诗与真分别得清,故知七夕传说之趣味,若或牵涉现实而又能祸世,即同一类型的故事如河伯娶妇,谭君亦必不能忍耐矣。

    朱詹

    阅焦广期《此木轩杂著》,卷三中有近科大小题时文题辞一则云:“吾家一切什物不能备,其最多而无用者,独近人所为制举文字耳。以与人,人无欲者,则类而存之,盈几可二百余卷,卷三四百纸,盖积渐致然,然其势犹未已也。噫,此诚何所用哉。北齐时有义阳朱詹者,累日不爨,常吞纸以实腹。不幸遭值荒岁,此几上累累者,庶可备数月之粮乎。”案傅青主有《书成弘文后》一篇,对于八股痛訾恶詈,焦君生于康熙时,亦发此论,流风遗韵犹未断绝,而以诙谐出之,觉得更别有风趣。所引吞纸事见《颜氏家训》卷三《勉学篇》中,原文云,“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据此则朱詹盖在南朝,是梁时人,上文云北齐,殆以颜氏而致误。古时纸用楮皮,或者因此聊可代食,若后来竹纸,虽与笋亦是一类,似难适用,焦君备荒之意恐亦徒然耳。闻近代文明国家节省用纸,改造丝缕以代布帛,古人轻视文章,谓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今似已足证明其不确,但此等用处亦当以不着一字的白纸为宜,则文章仍然是不必要者也。抱犬而卧,足为勤学之佳话,比囊萤映雪尤有情味,却亦亏得颜君娓娓叙说,有文情相生之妙。曾闻笑话云,有乞丐数人寒夜露宿,身披蒲包而苦足冷,乃觅犬子用以温脚,夜半一人大叫,或询其故,答曰,足指为毡毯所咬伤。今昔庄谐虽有不同,亦正是无独有偶也。钱木庵《出塞纪略》记在归化城左近见华严塔元人题名,有句云,今人同古人,残月如新月,岂不信哉。

    澹盦文存

    数年前得《芸香阁尺一书》二卷,无锡朱荫培撰,读之知其与秋水轩有关,盖尺牍颇受许葭村影响,卷中又有致许又村书也。去年老友覃公以吾乡《平蝶园酒话》抄本见贻,前有朱氏序,云平筠士见属,筠士即蝶园子,为朱氏门人,《尺一书》有跋语,即其所编刻。后得《咒笋园剩稿》,作者傅霖亦吾乡人,又有朱氏序跋在焉。因为这些因缘,我对于芸香阁著作颇想搜集一看,却是不易得,近日始从杭州寄到一册《澹盦文存》,据尹继美跋语,似同治丁卯已经评刻,今内有己巳年遗文,当系殁后重订,只有抄本欤。书凡二卷,存文十七篇,诸人题词称其壮年好为骈俪诙谐之文,后从梅伯言闻义法,乃识宗派,今读一过,简炼可取,而其屈就义法处恒失之略或夸,此盖是桐城派文必然的短长也。《咒笋园遗稿序》今见《文存》卷一中,原本序跋各一,合并为一篇,大加修改,益朗朗可诵矣。尹评云吞吐有神,可谓适当,但如想要在其中采集事实,则远不及原刻二文。如序言卒时年仅三十七,跋言时为咸丰七年十月初五未时,改本均无。又序云遗橐千金,散之立尽,改本乃作万金。跋云将死邻左右厌苦之,雨莼曰,朱某必殓而葬我,不汝累也,改本添两句曰,我前世僧也,行将去矣。实的事情削去,虚的增上,皆为行文计耳。一唱三叹,附以教训,文成矣而情益减,良不如《尺一书》中致傅雨莼一札,多大皮囊装得如许愁恨云云,虽是秋水轩调,尚得见多少情意也。其余各文别无甚意见,读去原自成为一篇古文,后人不必多下雌黄,因无比较材料,好坏说来也不明显,今悉从略。

    松崖诗钞

    《松崖诗钞》一卷,武康李鍾撰,抄本,皆近体诗,共一百一首。首叶有印,白文云阮亨梅叔,末有墨笔题字一行云,甲子冬日扬州阮亨梅叔敬读于武林抚院之诚本堂,名字上盖二印,朱文曰仲嘉,白文曰阮亨印,皆颠倒,二之上重盖朱文印曰梅叔,故重叠猝难辨识。卷首夹红纸一幅,似系第二纸,首二字曰钧诲,当系承上文,下云,“武康僻在群山中,辁材讽说之士,专务帖括,以习古为大愚,广文髦而好学,其诗又天机清妙,实为此乡所仅有,若蒙夫子题辞奖借,则闻者必接踵而起,固陋之俗可以小变。伏求赐以弁言,慰其慕韩之意,则广文幸甚,熊飞幸甚。”此盖是徐雪庐手笔,其上又有草字涂改,其文云,“讽说之士,专务帖括,以习古为大愚,今广文之诗,颇似陆放翁,而胸次更无芥蒂焉。王右丞云,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真趣矣。吾于广文之诗亦云。嘉庆甲子,扬州阮元序。”有白文印云伯元。案阮君编集《两浙 轩录》,成于辛酉癸亥,此书呈进稍迟,又录例不收生存人,故未能入选,惟潘峄琴编《续录》及《补遗》共六十卷,在九十年后,乃亦不收入,未知何故,岂传抄本不多,采访者未之见耶。徐雪庐著《春雪亭诗话》颇可喜,据小引盖作于嘉庆乙丑,卷中常引故人诗句,而亦不及松崖,然则松崖诗岂真在此一册中欤。余不知诗,惟喜其多真率处,又常言酒,似是真爱饮酒者,与寻常诗料不同。《避地》五律中云,市近亲赊酒,村荒寄卖鱼,句云,酒债急须偿,又云酒债嫌多积,赊盖属实。其自咏广文先生生活之七律有云,喜酒不嫌妻对酌,以诗论不知如何,然此语总之极佳,殆可谓自有其真趣者也。

    武藏无山

    《日本考》五卷,明李言恭郝杰同著,万历年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曾有一部,只存一至三卷,北京图书馆有全本,影印收入善本丛书第一集中,据谢刚主跋,明末讲日本的书颇不少,惟记日本民物风俗语言文字,则无逾是书之详矣。案卷三中有歌谣三十九首,卷五中有山歌十二首,中国介绍日本诗歌恐当以此为最早,原书刊行年未详,若以万历中年计算,正当丰臣秀吉时代,较隆达百首或尚在前也。歌谣首列原文,再注读法即对音,释音即译语,末为切意即是意译,惜多谬误,今录其三十七于后,题曰“武藏无山”。

    “木索失那外,紫气那一而别纪,阳脉木乃失,骨萨摇里一迭铁,骨萨尼个所一而。

    武藏山,无山岛,月出出野草,月入入野草。”案原意云,武藏野无有月亮可入的山,出从草里出,入便向草里入。卷四分天文等五十四项列记语言,对音之外并注平假名,亦多不确,颇有英语入门之概,阅之亦可发笑,可见古今人情相去不远。卷二记风俗亦未免多耳食,或是根据华商所谈,故非是直接见闻也。村濑栲亭著《艺苑日涉》卷六民间岁节上,凡引用《全浙兵制》日本风俗记三处,今悉见此书时令项下,《全浙兵制》不知何书,或其中风俗记即以此第三卷充之耶。所引第一节云,“新正名曰少完之,以正字呼为少音,完之即月也。朔日贺岁,从尊至卑,礼节如口云红面的倒,乃阳光普照之言,千首万世乃千春万岁,华盖华盖盖长此少年,乃通国俗语也。”栲亭注曰,“熙案,寄译通言,不过影响,明人虽颇通晓我邦事,犹尚讹谬如此,译北狄西竺之言,亦可以类推耳。聊录以备搜览。”此处批评甚是,记述异地风俗者不可不注意,大抵须有科学之真,文学之美,始能有济,必不得已而去,文章或可不讲,惟趣味仍不可少,盖如此则记录乃有品格,说到底亦还是属于美的领分者也。

    指画

    松村操著《近世先哲丛谈》续编卷上记村濑栲亭事,有一则云,“指头画谓之手画,又谓之擘画。有池无名者工此技,尝为人作之,伊藤介亭在坐,赏叹久之曰,穷乡僻邑乏笔之居处,亦复可宝。无名闻之大惭,终身不为此技。栲亭尝闻此话,深感其言之有味,常以告人云。”按中国作画常有不用笔者,以手以舌,以发以尻,以破布甘蔗渣,不失为一奇技,然似并不足尚,介亭此言可谓谲谏矣。据小杉未醒著池大雅传,亦记此事,系引田能村竹田语,惟中述栲亭语云,介亭先生是至笃实人,不会嘲弄人,盖实是如此想耳。大雅为日本南画之先觉,正不必以指画争奇,所作《十便图》,乃就李笠翁原作十绝句,各作一图,为其杰作之一,曾见覆印本,与芜村作《十宜图》合册,总名“十便十宜”,只能领略其十一之趣而已。小杉未醒撰有《十便图赏叹》,今录其二浣濯便于下云,“浣尘不用绕溪行,门里潺湲分外清,不是幽人偏爱洁,沧浪引我濯冠缨。大雅堂把笔对纸试诵此诗,画出何物来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昔有此语,如写一人正在洗帽缨,亦殊无味,烁地心机一转,画作丛竹,洗过丛竹的根,水在流着,水从泥墙下流来,水动,竹叶也动,正是一味清风,于是噗地盖下图章,文云前身相马方九皋,喴,这本该是九方皋,却忘记了,刻成了方九皋。就是这么的使用着,或者结果是使用一世也未可知吧。”此赞亦殊有致,与大雅之风趣正相合也。

    如梦记

    《如梦记》九篇,约四万余言,文泉子著,明治四十二年己酉东京民友社刊,菊半截一册,红洋布面,定价金三十五钱。案文泉子本名坂本四方太,明治六年生,三十二年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出身,追随正冈子规,为新派有名俳人之一,又与子规提倡写生文,多所写作,单行本有《写生文集》,《帆立贝》,《如梦记》等,大正六年(一九一七)卒,年四十五岁。我于丙午年(一九〇六)到东京,其时子规已卒,杂志《保登登岐须》由高滨虚子编辑,俳句写生文小说正大发达,书架上现存一册九卷七号,夏目漱石的小说《匐将》就发表在这册里边,《我是猫》的第十回也载在卷首,可以想见当时的形势。匐将在中国普通译作哥儿,但方言中似别有较适合的名词,如越中之阿官是也。那时候在东京,遇着写生文与自然主义的潮流,自然主义的理论甚可佩服,写生文则成绩大有可观,我不懂《保登登岐须》上的俳句,却多读其散文,如漱石虚子文泉子以至长塚节的著作,都是最初在那里发现,看出兴会来的。其中文泉子最为特别,他不像别人逐渐的变成小说家,却始终只以写生文为范围,他的《写生文集》与《帆立贝》等,从前也曾搜得,回国时不知怎样的遗失了,如今所有的就只是这一小册追忆儿童生活的《如梦记》而已。庚戌年秋日从本乡移居麻布赤羽桥左近,与芝区邻接,芝公园增上寺为往来经由之路,买杂物则往三田,庆应义塾所在地也,《如梦记》即在三田所购得,而此书店又特卑陋,似只以小学儿童为主顾者,于其小书架上乃不意得见此册,殊出意外,以此至今不忘,店头情形犹恍忽如见。三田虽是大街,唯多是晚间去散步,印象总是暗淡萧寂,与本乡不同,辛亥初冬回故乡,作小文纪旧游,只写一则而罢,题诗其后有云,寂寂三田道,衰柳何苍黄,盖慨乎其言之。今亦已是旧梦矣,读文泉子之记,更有云烟之感,文章之不可恃而可恃,殆如此也。

    日本国志

    廿六年二月我写小文略谈《人境庐诗草》,附记有云,“去年秋天听说有我国驻日使馆人员在席上声言,《日本国志》非黄公度所作,乃是姚栋的原著。友人闻之骇怪,来问姚栋其人的事迹,不佞愧无以对。假如所说的是姚文栋,那么我略为知道一点,因为我有他的一部《日本地理兵要》,但可以断定他是写不成《日本国志》那样书的。”当时所根据的是作者态度之不同,虽然自己相信不会看错,总嫌未免稍倾于主观。近日得到姚文栋的杂文集,可以证明姚黄二家的书名同实异截不相干。姚集名曰“读海外奇书室杂著”,中缝则题曰“东槎杂著”,共文二十四篇,盖在使馆为随员时所作,有《陈元赟先生事略》尚可读,余亦多是照例的慷慨论时务而已。卷末有《日本国志凡例》,作于光绪甲申九月,云全书十卷,分记东西两京,畿内,东海道等七道,每道以国为纲,首疆域,继以形势沿革,以至物产,凡二十四门,盖是地志体裁,末有未备一条,自言刑法食货等皆未及记,后之君子尚其补诸。日人星野川口宫原三人皆有跋,见姚氏编《海外同人集》卷上,星野谓其译我群地志书,集其大成,凡例记采用书籍共九十九部,亦均是旧地志也。由此观之,二书性质不同显然可知,姚氏所著固自成一种日本国志,但若与黄著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矣。黄著四十卷,地理才有三卷,刑法食货共得十一卷,若其最有特色,前无古人者,当推学术礼俗二志,有见识,有风趣,盖惟思想家与诗人合并,乃能有此耳。若说瑜不掩瑕,则文中惜不注出处,如礼俗志中多用川濑栲亭之《艺苑日涉》中民间岁时,寺门静轩之《江户繁昌记》,往往一篇一卷全文录入,如能随处注明,体例当更为完善也。

    钱名世序文

    近年搜集古今试帖诗,留其板刻稍佳者,已得一百余种,关于唐人试帖者十七,其中《全唐试律类笺》乃独有三种刻本。此书十卷,恽鹤生钱人龙编,有康熙乙未自序,余所得者其一为乾隆乙卯万福校刻本,有杭世骏序,其二为乾隆辛巳恽宗和改订刊本,宗和即鹤生子也。其三则康熙乙未原本,近日始得到,前有钱名世序,盖人龙为名世之子,序三叶惜只存其半,但因此得略知钱 庵之文章与书法,亦大可喜耳。昔曾得王锡侯之《唐诗试帖课蒙详解》十卷,甚自珍惜,今此序文当可居次位乎。提起钱名世,便令人自然想起名教罪人这一案来。《名教罪人》原册存故宫中,今有活字印本,为文献丛书之一,很容易见到了。此是天地间一奇书,有缘者大可一看,钱序作于康熙五十四年,名教罪人的上谕则是雍正四年,其间只隔了十年的光阴,来了这么一个大转变。钱序之谄奉皇帝与七言诗八首之谄奉年羹尧,赋诗诸臣之谄奉雍正,其实一也。再看雍正初年给年羹尧的甜蜜的朱谕,亦何怪别人献诗乎,但只是许州官放火,原是自古如斯耳。奭召南《史亭识小录》云,名世投诗当在年羹尧入觐之时,是时朝廷褒功颂德惟日不足,词臣一诗颂扬,可谓泰山之微尘,亦似仰希朝恉,说的很合情理。命在京大小臣工由制科出身者,咸为歌诗以攻其恶,此正是制科的真用处,深通养瘦马的极意,禛公诚不惜以金针明度与人也。

    曲词秽亵

    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卷七有读曲杂说十八则,其第十三云,“笠翁《凰求凤》内,有小引字字双,极市井秽亵之语,不堪入目。若《西厢》之酬简一折,《牡丹亭》之惊梦一折内,何尝无狎语,《长生殿》之窥浴折内尤极荡冶,然止觉其隽艳,不似笠翁之恶秽欲呕也。须知此事亦须读破万卷,始能下笔有神,雅郑之分关乎根柢如此。”案周君所说末数语甚有理,大抵艺与文都争这一点,或曰趣味,或曰书卷气,其实就只是多读多做,有经验,识好丑而已。但是上文所举实例却未见妥适,可知此事实不容易,或者因为反对笠翁有成见故耶。《西厢记》《牡丹亭》三十年前读过,略略记得,《长生殿》有点荒疏,重新拿出来看,卷二第九折窥浴中凤钗花络索有四语,系描写女人身体,本亦平平耳,而吴舒凫评注之云,“描摹冶丽,如有玉环呼之欲出,觉《杂事秘辛》犹形似非神似也。”称扬过分,或是友朋捧场,亦尚属人情之常,周自庵更谓其尤极荡冶,而止觉隽艳,则似故扬甲以抑乙,乃评家恶习,更无足取,若平心而言,尤极二字亦用得不当,岂耳食吴评,信其超越《秘辛》之故欤。笠翁传奇立意本多村俗,如《凰求凤》一曲即是说男子戒淫,乃得三妻,中状元,其曲词如何,亦不想为之辩解,因此非不佞所知,惟所云字字双小引,虽原本不佳,却亦并不那么恶秽,第六出倒嫖中普贤歌或反更为可议。案此小引系第三出夥谋之首三章,反覆细读,诚是市井之语,但别无不堪入目之处,此出本叙娼家因生意萧条,招集会议,脚色三人,一副净扮村妓钱二娘,一丑扮肥妓孙三娘,一净扮老妓赵一娘,读者只看此情节及上场人,便可知其所说必无甚好话矣,倘于此而欲求见莺莺丽娘玉环出场时之空气,真是极大难题了。即如《长生殿》窥浴之文虽可云隽艳,但起首时丑扮宫女上,所唱小引字字双,小监胡缠云云,亦正是市井语,与凤钗花络索不同,可见此等处正有一种必要的谐和,假如一味高雅,亦便有出轨的时候,《读曲杂说》之七有云,元人院本多贪好句,不切本人口吻,李逵唱风雨替花愁,其词非不圆美,却是可笑,即此理也。

    读诗管见

    江叔海《石翁山房札记》卷三有牟陌人诗切一则云:“栖霞牟廷相陌人孜孜三十余年成《诗切》一书,手稿凡六易,大旨谓当劾郑笺,黜卫序,寻博征,申浮丘申培之坠义,顾所改诗序类多影响依附,或凿空臆撰,无所谓寻博徵申坠义也。其最可蚩鄙者,如《桑中》刺丑夫欲得美室而不谐也,《有蓷》咏丑妇欲去其夫也,《有狐》童子宦学,其友作诗戒之,以卫多女闾也,《葛生》刺寡妇不谨也,《东门池》观美女戏舟也,《东门杨》咏夜游张灯也,《泽陂》嘲人怕妇也,《鱼丽》刺众客无廉耻而嗜饮食也。说《诗》至此,风雅扫地矣。近人罗慎斋诗说尤多创论,至谓视尔如荍,贻我握椒,为指男女阴,此真诗之一厄。”案江君此说颇有传讹,亡友饼斋尝以问余杭先生曰,荍何物也?先生曰,大头菜耳。此语至今流传,后饼斋从老铁借得《凝园读诗管见》阅之,始知所说不实。罗氏原书卷五云,“视尔如荍,谓其色与荍之华同耳,荍华白而浅红,布地繁密,亦秾丽而可爱者。椒性辛温大热,食之走气分而助火。”并未曾指男女阴,江君殆出误记,又罗氏生乾隆时而称之曰近人,亦误。唯慎斋以椒为春药,谓猝投之而强使吞之,又释子仲之子云,子为子仲之丈夫子,非女子也,谓诗咏强暴者于白昼稠人间掠美少年以去,则解亦大奇,惟不如《札记》之所云耳。牟氏《诗切》不可得见,但其序尚有传本,又罗氏《诗问》中间或引其数语,视尔如荍二语下引牟陌人云,妇人相语也,想必别有说法,惜不能得其详矣。《诗切》所说序虽多似诙诡,然亦颇有适切者。如《泽陂》之第三章云:“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牟氏解之为陈人怕妇诗,岂不极似,徐读一过,直令人忍俊不禁,此虽未能谓为确解,总不得不说殊有巧思也。

    曾衍东诗

    春间偶得《哑然绝句诗》一册,内题哑然诗句,七如道士曾衍东著,手写木刻,半叶六行,行十二至十五字不等,皆七言绝句,每首连题共四行,一叶得三首,凡七十七叶,计诗二百四十首有半,末尾残缺。首有序云,“七如诗句多不成话,却又好笑,以其不成话,便当覆瓿,因其多好笑,搁在巾箱,舍不得糟蹋他了。久之成堆,公然一集。古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哑然绝句自序,嘉庆戊辰,七如道士曾衍东。”我读其诗,其序文,看其字,其款式,如嘉庆戊辰四字夹行并写,其图章,如云曾大诗书画,曾先生妙笔,可知是郑板桥一派,又一印文云,宗圣裔六十七世孙衍东,则是曾子之后也。曾见王西庄郝兰皋所写信,有模仿板桥体者,可以想见其时风气之一斑,只可惜现在找材料不大容易,若此诗集在这一点上颇有价值,若其多好笑读了有趣,又其次也。关于曾君的事,只见方士淦《蔗余偶笔》中有一则云,“楼未起时先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曾大令衍东题黄鹤楼太白堂楹帖也,超妙之作,足冠斯楼。阮太傅总制楚中,命去之,然早已脍炙人口矣。”今集中有《黄鹤楼》一首云,楼高多少步楼梯,直上高楼远水低,画鹤鹤飞都不见,大江东去夕阳西。又有下乡诗云,丝繐榔竿轿大乘,四围雪亮玉壶冰,村姑不识玻璃面,纤手摸来隔一层。此盖是居官时作,但不知是何处令君,或者当在两湖乎。曾君圣裔,而喜作打油诗,岂不怕世人之攒诃聚詈耶?此一事亦令我感到兴趣,前见孔传铎所作《申椒集》及《红萼词》各二卷,多隽艳可喜,此人乃衍圣公也,虽是性质略略不同,但亦可谓无独而有偶矣。

    右台仙馆笔记

    《艺风堂文续集》卷二有《俞曲园先生行状》,末有云,“古来小说,《燕丹子》传奇体也,《西京杂记》小说体也,至《太平广记》,以博采为宗旨,合两体为一帙,后人遂不能分。先生《右台笔记》,以晋人之清谈,写宋人之名理,劝善惩恶,使人观感于不自知,前之者《阅微草堂五种》,后之者《寄龛四志》,皆有功世道之文,非私逞才华者所可比也。”缪君不愧为目录学专家,又是《书目答问》的著者,故所说甚得要领,以纪晓岚孙彦清二家笔记与曲园相比,亦有识见,但其实铢两殊不能悉称,盖纪孙二君皆不免用心太过,即是希望有功于世道,坐此落入恶趣,成为宣传之书,惟以文笔尚简洁,聊可一读,差不至令人哕弃耳。《右台仙馆笔记》十六卷,虽亦有志于劝戒,只是态度朴实,但直录所闻,尽多离奇荒陋,却并非成见,或故作寓言,自是高人一等,非碌碌余子所可企及也。试以卷一为例,第一则记冯孝子,虽曰以表纯孝,庶几左氏之义,写的落落大方,有古孝子传之风,又何明达王慕堂二则写市井细民之高义,可以愧士大夫,而了无因果的结局,近世说部中均极少见,若其记范婉如及扬州某甲女,痴儿怨女之情死,发乎情而不能止乎礼义,乃多有恕词,此则又是儒家之精神,为不佞所最崇敬者也。潮州制柿饼人砍断虎尾,因而获虎,末曰,“孔子曰,上士捉虎尾,然下士亦正未易为也。”应敏斋在钱唐江沙洲上见绿色巨人,末曰,“《搜神记》载孔子厄于陈,弦歌于馆中,夜有一人,长九尺余,皂衣高冠,咤声动左右,子路出与战,仆之于地,乃是大鳀鱼。君之所见,或亦此类乎。”此等处骤视似只是文人旧习,所谓考据癖耳,实则极有意思,轻妙与庄重相和,有滑稽之趣,能令卷中玄怪之空气忽见变易,有如清风一缕之入室,看似寻常,却是甚不易到也。卷首附刻征求异闻启并小诗二首,其一末联云,正似东坡老无事,听人说鬼便欣然,夫听说鬼之态度有如东坡,岂复有间然,而先生年老又似乐天与放翁,更无些子火气,则自愈见醇净矣。

    方晓卿蠹存

    近来旧书大涨价,但比较起来总比洋书为廉,所以还要买些来看。我看书没有专门可以做个界限,只是凭了兴趣,简单的说目的是想知道罢了,而拉扯开去便有点近于芜杂。时常看见了一部书,随即想找这著者的别的东西来看,结果往往是很花了一点钱,而又大抵看了没有什么意思。买到姚福均的《铸鼎余闻》四卷,很是别致,于是设法去找了《补篱遗稿》八卷,《海虞艺文志》六卷来。其次是方旭的《虫荟》五卷,续找来的有方晓卿《蠹存》二卷,光绪戊戌刊本。《虫荟》收罗材料颇不少,可以算是关于动物的一部类书,特别是蛇的一部分,读去仿佛是听讲希奇故事,也颇有意思。《蠹存》却是一部怪书,目录共分天文时令神鬼形体妇婴食物植物等十八目,据序言凡因应之大,事物之细,罔不毕具,以广见闻,裨日用,似乎是《万宝全书》之类,而又实是笔记,所以是特别。如时令中多列禁忌,宫室方位,方药亦杂神异,其所主似近于方技,用现代语当称之为非科学的,但因此亦多保存好些旧传承或是民俗的好资料也。神鬼一目颇足比拟《酉阳杂俎》,其说鬼尤多妙语,但不著出处,稍为可惜,所说不必一致,故疑其非出于一源。水鬼一则云,“鬼作纸灰气,惟水鬼作羊臊气,如人在船中闻羊臊气,急向空写嚣字,则不为害。”案溺鬼作羊膻气,亦见《子不语》,岂已视为水怪故耶,写嚣字可以避害亦奇,符咒的心理亦大值得研究,但恐不易得此闲人耳。

    夜光珠

    焦南浦著《此木轩杂著》卷一有南唐宠姬一则,前半云,“宋大将获南唐后主宠姬,夜见灯辄闭目云烟气,易以蜡烛,云烟气愈甚。曰,宫中不点烛耶?答言本 每至夜悬大宝珠,光照一室,如日中也。李氏一国之主,豪侈如是,其后身羁帝京,日夕以眼泪洗面,运去事往,宜百感之交集也。”案此种传说盖古已有之,梁僧宝唱所编《经律异相》卷三十六,杂行长者部树提伽身生人中受天果报二,引《树提伽经》云,“进到其户,白银为壁,水精为地,王见水流,疑不得进,树提伽即导王前。户中以黄金为床,白玉为几。树提伽妇有百二十重金银帏帐,端正无双,为王作礼,眼中泪出,王问卿妇见我何不惬,眼中泪出?答言王衣烟气,是故泪出。王言庶民燃脂,诸侯燃蜡,天子燃漆,亦无烟也,何得泪出?提伽答言,臣家有一明月神珠,挂着堂上,昼夜无异,不须火光。”《千字文》云,珠称夜光,可知久有是说,而故事实例则或当以此经为最早,六朝译文亦足以称之,自有古艳之色,后世传闻恐从此出,如烟气云云,形迹更甚相似。惟佛经言长者前生布施,身受天堂之供,其事本是神怪,仙人楼居中有此照夜之珠,非但不觉鹘突,且亦自然,今移在南唐宫中,便觉得欠妥帖,至少也须放在汉武故事里才行,盖后世帝王已难该得起此宗珍宝,固不必引清故宫为例证始可知道也。尝闻湖州友人说笑话云,有村妇早起劳作,叹息曰,那得比皇后娘娘快活,此刻想尚躺在蓝夏布帐子里,叫声太监,给我拿个柿陀来吃。大家莫笑村妇以主观描写王家的幸福,读书人想像宫中必有宝贝,亦何尝出三家村见识以外,可知此等处要取舍得中亦殊不易易也。

    中秋的月亮

    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云,“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凋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账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相信月中有娑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此亦似即所谓月华,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必须斲开,乃能取出宝物也。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种怪物,忽圆忽缺,诸多变异,潮水受他的呼唤,古人又相信其与女人生活有关。更奇的是与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关系,拉丁文便称此病曰月光病,仿佛与日射病可以对比似的。这说法现代医家当然是不承认了,但是我还有点相信,不是说其间隔发作的类似,实在觉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见了会生影响,正是可能的事罢。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回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嗥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他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等到月亮渐渐的圆了起来,他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账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