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公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文公庙供奉的是韩文公。韩文公青袍纸扇,白面书生,同吕祖庙的吕洞宾大仙是一副模样。最初是王大奶同她的孙女儿晓得“文公菩萨”就是韩文公,————话是这样说:“不错,韩文公,文公庙的文公菩萨就是。戏台上还唱文公走雪的戏哩。”不错,真个的说对了。县志载得有,接着城隍庙叙文公庙,二庙盖同在东门,叙明了昌黎韩文公。母孙二人都喜欢《韩湘子度叔》的唱本,孙女儿唱,祖母听,《韩湘子度叔》上面有“韩文公”,而且,“谪贬潮阳路八千”。渐渐知道的也就多了,文公庙烧香的还是少。这一位老太太同这一位小姐初一十五不断的来烧香。

    张七先生久在文公庙教书。文公庙的和尚————和尚文公庙至多只能有一个,无须再加区别字,恰巧又有这一位张七先生,简直有口皆碑。和尚老诚。张七先生呢,“先生不回家”,即是说不耽误学生上学。每年总有好几十个学生,年年有不来的,年年有新来的。读到“离娄”就不来了,去学生意。有一回王大奶烧了香抽了一张“家宅”,请张七先生念给她听,先听为快。张七先生正在那里嚷:“读熟了背!”不嚷就听不见了。可怜的是孩子们,有的快要读熟了。王大奶刚刚站到门槛以外,张七先生连忙离开他的先生的位,刚刚走到门槛以内,自然不用得走了。接了签又回去,回去戴上眼镜,首先说,“家宅,上上。”王大奶听了念完了,要赶回去看媳妇打米煮饭,米桶放在她老人家自己的房里,还要对张七先生说一句道:

    “七先生,文公菩萨就是韩文公,好不伤心,谪贬潮阳路八千,四九寒天,多冷。”

    七先生点头。实在他不关心韩文公,没有听清楚,晓得是说这个庙里的菩萨。

    王大奶开步走了,叫七先生不要送,七先生要送,走了还要问:

    “鬎鬁今天来了没有?他爸爸昨天晚上要打死他!总是逃学。老五那东西委实也太拙,现他有孩子!那一家孩子不贪玩?”

    老五者,王大奶之令侄,鬎鬁的爸爸。鬎鬁来了,“自羲农,至黄帝!自羲农,至黄帝!”是鬎鬁嚷。他此刻连先生也不在眼中了,他的大奶进了他的学房,同先生说话!张大火以下,(张大火是最大的一个)皆大喜欢,不过他们是帮王鬎鬁喜欢还是他们自己喜欢,颇难得分清。总之王鬎鬁的大奶来了,又走了。

    可怜,十几双眼睛,高低不差多少,一齐朝着学门的方向往外望,嘴也差不多是一样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都读得没有气力了。学门外是一方天井,那里还望得见走出了大门的王大奶?有的坐得偏于一角,自始就没有望见王大奶,望得眼睛是黑的。先生进来得那么快,张大火刚刚下了位要去拍王长江的脑袋瓜,倒惊坏了自家,下了位又一屁股坐上去了。都是高声一唱,张大火更是高声一唱:“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先生也听清楚了。先生的步子总是慢,但一点也不现得他乏,仿佛他的路程是绕行地球一周,永远慢开他的慢步。

    张七先生绰号张驴子。张大火以下在外 〔淘〕气,坐在茶馆里的人便道:“告诉张驴子打你的屁股。”他们只印了“告诉”两字,害怕。说话者,待他说了,作用在“张驴子”,起了张七先生的印象了。张七先生脸皮黑,眉毛又生得恶,学生怕他怕这个眉毛,一板子打下来了倒不怕。真的,到现在差不多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张七先生的学生还记得张七先生,是因为张七先生的眉毛,一放开这个眉毛,张七先生没有了,张七先生多年死去了。然而,就是当面一个人,五官缺少了一官,虽然只缺少这么一点,就不像一个人,世上也就没有这样一个人。戴上先生的眼镜,先生简直不可怕,且可乐,先生怕他的眼镜了,俨然是,张大火以下都不亦乐乎,看先生戴眼镜。张七先生的眼镜不常戴,请他干什么才戴。比如刚才替王大奶念家宅。最普通的是写“天作之合”,婚书。有的慎重其事,请七先生上他府上去写,“贴七先生一餐饭”,大多数则是亲自拿了红纸帖子上文公庙来。眼镜有一个(眼)镜盒。眼镜盒有了三十年,新媳妇为新郎做的,皂角的形状,“绉布的”,什么绉布,张七先生自己也说不清,他当初也没有问他的先生娘子,下垂一绺红丝,当然早已不红了。张七先生的先生娘子给七先生留下的纪念,还有七先生的一双鞋,这个,七先生打开箱子,分外的伤心,“好好的死去了。”当时有眼镜盒没有眼镜,教书也不在文公庙,在乡下自己的村里。眼镜只买了十年,先生娘子是不能晓得的了,花五百钱,从湖北汉口来的一个叫卖眼镜的玻璃匣子里头买了下来。话说这一位卖眼镜的年年有一个时候还是见他背了他的匣子沿街卖,一天,经文公庙过,站在门口,放下匣子,“歇一会儿。”张七先生也走出来了,看眼镜,问价钱。

    “这样的两串,这样的一串二。”

    “当先五百个钱,如今那就要贵那么些?都还没有我的一幅好。”

    张七先生现得他得意。卖眼镜的就背上他的匣子走了。他一点也不现他的失意,且走且说了一句:“这位老先生一幅眼镜要用他一生。”这时和尚走出来了。和尚他总是忙。煮饭他倒费不了多大的工夫,一会儿就看见他端了他的饭吃,他忙菜园,虽然他的菜卖不了钱,也不多;忙着上楼,上了楼就不看见他下来,楼上动得响;忙着舂米,他的米是一次舂就,不说一年,一季是要吃的,所以这一天就只看见他忙了;忙着买盘香,他要买那“顶干顶干的”,不顶干又回头换,或者先几天去定着,来回是空手,而是买盘香,来回二十里。向来他同十里铺的万盛香店通买卖,乡下东西比城里好。十里铺,尚是从东门口计算,十里。文公庙到东门口还有一里半罢。他的庙,“一个月也没有两个人进香,”他晓得,————是他说的他不晓得吗?但他的庙一年三百六十日点盘香。盘香的工用盖等于取灯儿。文公菩萨面前长明灯也长明着,不能拿菩萨的灯来点火,“一点点熄了呢?”还有许多事要忙。他走出来,手上的扫帚还没有放下,刚刚吃了饭扫一扫厨房,听得门口有人说话,就走出来。出来只看见七先生站在门口。虽然不能说他看见,因为他的眼睛不大看得见,但说他看见七先生是可以的了。他一看见七先生就是七先生。七先生是打算进来,看见和尚来了又不进去了。

    “那个卖眼镜的又来了。”

    七先生告诉和尚。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老,湖北老没有一个好东西,先生你再也莫买他的眼镜!”

    “都赶不上我的一幅好,要一串二两串钱!”

    七先生的得意和尚看不见了,捏了他的扫帚转身要进去,又转过来,猛的一下钉了七先生的脸向上看,七先生比他高一些,————原来是有话说:

    “七先生,你看怎么样,王小毛那孩子我劝你老人家再也莫打他,我看他简直成了呆子!今天我上茅司,他也跑进去了,我问是那一个,他不晓得答应,我一看,是他!我说你这孩子,人家问你你怎么不答应呢?他说他没有屙了,你没有屙了你就不答应吗?要不是我仔细,一脚撞到粪缸里去了呢?”

    七先生没有意见。王小毛是最小的一个学生。但他老人家今天很高兴王小毛,见了王小毛,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