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心雕龙校读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道第一(1)

    发指

    周濂溪称文以载道,所以显文章之大用。而彦和则论文原于道,所以探制作之本原。所谓道者,盖自然耳。昭明所选名曰《文选》,盖必文而后选,非文则不选也。其曰“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斯所以立文与非文之畦封。所谓文者,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综缉辞采,错比文华也。彦和揭原道以昭文心,砭藻采而崇自然,究极言之,亦曰神理而已。而道心惟微,神理设教,事虽出于沉思,义不归乎翰藻,斯实昭明选文之静臣,而为文章特起之异军。纪昀评齐梁文藻,日竞雕华,标自然以为宗,是彦和吃紧为人处,诚哉是言也。然而俪字无只,偶句必双。使事遣言,雕藻为甚。宁必本心如此,殆不免风气所囿乎!读者勿以辞害志可也。自文之本体言,则曰原道;自文之大用言,则曰明道。此篇由体达用,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校勘

    夫玄黄色杂。明嘉靖刊本、清乾隆三年黄叔琳校注本同。乾隆辛亥金溪王氏重刊《汉魏丛书》本、乾隆五十六年长洲张松孙校注本“玄”改作“元”。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黄本、张本同。嘉靖本、《汉魏》本“实”上有“人”字,“心”下有“生”字。振其徽烈。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振”作“褥”。玄圣创典。嘉靖本、黄本同。《汉魏》本、张本“玄”改“元”。原道心以敷章。嘉靖本、《汉魏》本以“敷章”[1]作“裁文”。黄校依《太平御览》改。旁通而无涯。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同。黄本依《御览》“涯”改“滞”。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动”下无“者”字。黄校从《御览》增。玄圣炳耀。依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张本“玄”改“元”。

    征圣第二

    发指

    彦和言“子政论文,必征于圣;稚圭劝学,必宗于经”,何必不与《旧唐书·韩愈传》称经诰之指归同趣。而卒言之曰:“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衔华佩实”四字,厥为彦和衡文之准绳。而重以赞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秀气成采之谓衔华,精理为文之谓佩实。昭明《文选序》谓“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而钟嵘《品诗》则曰:“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此佩实而不衔华者也。然范晔《后汉书·自序》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而“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虽时有能者,大较多不免此。政可类工巧图缋,竟无得也”。至唐独孤及为《李遐叔文集序》,以为文教下衰,乃至有饰其辞而遗其意者。则润色愈工,其实愈丧。及其大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文不足言,言不足志。此衔华而不佩实者也。衔华而不佩实,其敝极于齐梁之雕藻。佩实而不衔华,其末流为宋元之语录。为失不同,而蔽则一。唯衔华而佩实,乃圣文之雅丽。佩实斯雅,衔华则丽。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雕琢情性,组织辞令,夫子文章,可得而闻。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颜阖以为仲尼饰羽而画,徒事华辞。其然岂其然乎!

    校勘

    郑伯入陈,以文辞为功。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文”作“立”。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黄本、张本依孙汝澄改。嘉靖本、《汉魏》本“文”作“方”。然则志足而言文。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谢兆申改。嘉靖本“志”作“忠”。征之周孔。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周”、“孔”倒。是以子政论文。嘉靖本无“子”字。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杨慎补。稚圭劝学。四字嘉靖本无。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杨慎补。虽欲訾圣。黄本、张本同。嘉靖本、《汉魏》本“訾”作“此言”二字。

    宗经第三

    发指

    此篇与前篇《征圣》貌异心同。《征圣》亦言宗经,惟《征圣》明斯文之足言,《宗经》征文理之宗匠。《征圣》论繁略隐显,以明修辞之有法;《宗经》征诗书五经,以见立言之攸体。其《征圣》曰:“文成规矩,思合符契。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故《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此简言以达旨也。《邠诗》联章以积句,《儒行》缛说以繁辞,此博文以该情也。书契断决以象夬,文章昭晰以象离,此明理以立体也。四象精义以曲隐,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会适。……《易》称‘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故知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辩立有断辞之义。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辞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此论繁略隐显以明修辞之有法也。《宗经》曰:“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移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此则征《诗》、《书》五经以见立言之攸体也。《征圣》明斯文之足言,故曰:“褒美子产,则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宗经》征文理之宗匠,故曰:“三极彝训,其书言经。……义既极乎性情,辞亦匠于文理,故能开学养正,昭明有融。”此其较也。本经术以为文宗,斯岂六代文士所知。而卒之曰:“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懿欤!”斯其不惬雕藻,何啻大声疾呼。

    校勘

    圣谟卓绝。嘉靖本、汉魏本“谟”作“谋”。黄本改,张本从之。墙宇重峻。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峻”作“踆”。夫《易》惟谈天,入神致用。嘉靖本、《汉魏》本、张本无“夫”字。又嘉靖本、《汉魏》本“入”作“人”。黄本从《御览》增改。故《系》称旨远辞文。嘉靖本“文”作“高”。黄本、《汉魏》本、张本依孙汝澄改。《书》实记言,而训诂茫昧,通乎《尔雅》,则文意晓然。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而张本乃云:“《书》实记言,然览文如诡,而寻理即畅。”按:“览文”九字,嘉靖三本别出在后。而训诂茫昧。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训诂”作“诂训”。诂训同书。嘉靖本、黄本同。《汉魏》本“诂训”作“训诂”。张本作“义训”。故最附深衷矣。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故”作“敢”。而张本无“最”字。“矣”字上乃有“而训诂茫昧,通乎尔雅,则文意晓然”十四字。此十四字在嘉靖三本则系前“《书》实记言”句下。《礼》以立体。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以”作“记”。又《汉魏》本、张本“体”下有“宏”字。据事剬范。嘉靖本、黄本同。《汉魏》本、张本“据”字上有“用”字。张本“剬”作“制”。执而后显,采掇生言,莫非宝也。《春秋》辩理。嘉靖本无。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按《御览》补。张本“生言”“生”字作“王”字。一字见义。张本此下有“故观辞立晓,而访义方隐”十字。嘉靖三本“观辞”九字别出在后,“故”作“则”,此处无之。谅以邃矣。《尚书》则览文如诡,而寻理即畅;《春秋》则观辞立晓,而访义方隐。此圣人之殊致,表里之异体者也。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无“《尚书》”、“《春秋》”两句,而“览文”九字上“则”字改“然”字,系“《书》实记言”句下,“观辞”九字上,“则”字改“故”字,系“《春秋》辩理,一字见义”两句下。后生追取而非晚。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晚”作“晓”。前修文用而未先。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文”作“运”。则《易》统其首。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首”作“旨”。纪传移檄。嘉靖本、黄本、《汉魏》本“移”作“铭”。张本依朱谋改。

    正纬第四

    发指

    经用明道,纬实诡理,而曰无益经典,有助文章,此可以定文学与理学之畦封。然经教不刊,故曰宗纬文倍适,必以正。

    校勘

    丝麻不杂。嘉靖本、黄本、张本同。《汉魏》本“麻”作“蔴”。图箓频见。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张本“箓”作“录”。原夫图箓之见。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箓”作“录”。黄金紫玉之瑞。嘉靖本“瑞”作“理”。黄本、《汉魏》本、张本依孙汝澄改。采摭英华。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采”作“援”。

    辩骚第五

    发指

    《正纬》者,正纬之非配经而作。《辩骚》者,辩骚之以继《诗》而起,然体慢于三代,而风雅于战国,所贵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堕其实,与《宗经》卒称“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意正相发。此刘氏之所欲辩也。纪昀言:“词赋之源出于骚,浮艳之根亦出于骚。”辩字极为分明,诚哉是言也。

    校勘

    《小雅》怨诽而不乱。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许天叙改。嘉靖本“诽”作“谤”。驷虬乘翳。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同。黄本“驷”作“”,形近而讹。夷羿日,木夫九首。嘉靖本“”作“蔽”,“夫”作“天”。黄本、《汉魏》本、张本依孙汝澄改“”,依谢兆申改“夫”。语其夸诞则如此。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夸”作“本”。固知楚辞者,体慢于三代。嘉靖本“慢”作“宪”。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据宋本《楚辞》改。故能气往轹古。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往”作“性”形近而讹。艳溢锱毫。嘉靖本作“绝益称豪”。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考宋本《楚辞》改。

    明诗第六

    发指

    原诗之所为作。曰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与《原道》篇开宗明义,称自然之道同指。钟嵘品诗,最其论旨,亦以勿堕理障、勿用事、勿拘四声为尚。要厥归趣,不出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之旨。其论有与刘氏《明诗》相发者。钟嵘谓:“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此刘氏称建安以明诗,所谓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惟取昭晰之能者也。钟嵘谓:“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晋弘农太守郭璞、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而刘氏亦曰:“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袁、孙以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准此以观,大略可睹。惟钟嵘品诗,裁其品藻,而刘氏明诗,晰其流变。斯不同耳。

    校勘

    圣谟所析。黄本、张本同。嘉靖本、《汉魏》本“谟”作“谋”。理不空绮。嘉靖本、黄本、张本同。《汉魏》本依朱谋改“绮”作“弦”,非是。按:绮者,绮丽之意。以诗者持也,持人情,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故曰理不空绮。继轨周人。嘉靖本、黄本同。《汉魏》本、张本“人”作“文”。清曲可味。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同。黄本“曲”作“典”。暨建安之初。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张本无“之”字。故能标(標)焉。黄本、张本同。嘉靖本、《汉魏》本“标(標)”作“摽”。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嘉靖本、《汉魏》本、张本无两“则”字。黄本从《御览》增。则出自篇什。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出”、“自”两字倒。则道原为始。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原”作“源”。

    乐府第七

    发指

    《乐》:辞以言志之谓诗,诗以和律之谓乐。诗持情性,义归无邪。乐本心术,务塞淫滥。而以魏之三祖,志不出于淫荡,辞不离于哀思,深相讥切。又曰:“艳歌婉娈,怨志绝,淫辞在曲,正响焉生。”则是诗虽判,亦必无诗淫而雅者。其意为当时宫体竞尚轻艳发也,砭俗矫枉意溢言表。

    校勘

    声依永。嘉靖本、黄本、张本同。《汉魏》本“永”作“咏”。葛天八阕。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阕”作“阅”,形近而讹。殷整思于西河。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整”作“厘(釐)”。匹夫庶妇。嘉靖本“匹”作“及”。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许延改“匹”。乐盲被律。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盲”作“育”。张本“盲”作“胥”。制氏纪其铿锵。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铿”作“鉴(鑑)”。观其北上众引。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北”作“兆”。志不出于淫荡。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张本“淫”作“滔”。荀勖改悬。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勖”作“最”。李延年闲于增损古辞。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閑”作“閒”。至于轩代鼓吹。依张本。黄本、《汉魏》本、嘉靖本“轩代”作“斩伎”。

    诠赋第八

    发指

    诗贵持志,赋尚铺采。然而风归丽则,辞翦美稗,文虽新而有质,采虽绚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若乃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此为赋之大戒也。则是铺采之赋,胥归于持志矣。

    校勘

    师箴瞍赋。依张本。嘉靖本、黄本、《汉魏》本脱“瞍”字。拓宇于楚辞也。依黄本。嘉靖本、张本“拓”作“招”。《汉魏》本作“括”。宋玉风钓。黄本、张本同。嘉靖本、《汉魏》本“钓”作“钧”。遂客主以首引。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主”作“至”,形近而讹。极声貌以穷文。嘉靖本无“声”字。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曹学佺补。王扬骋其势。黄本、张本同。嘉靖本、《汉魏》本“扬”作“杨”。皋朔已下。嘉靖本“朔”作“翔”。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曹学佺改“朔”字。乱以理篇。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乱”作“辞”,形近而讹。闵马称乱。嘉靖本“马”作“言”。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改,注:“元作焉。”庶品杂类。嘉靖本“庶”作“鹿”。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曹学佺改。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嘉靖本“明绚”作“朋约”。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据《御览》改作“明绚”。张衡《两京》,迅发以宏富。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发”作“拔”。延寿《灵光》,含飞动之势。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张本“含”作“合”。凡此十家,并辞赋之英杰也。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英杰”作“流”。故义必明雅。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必”作“以”。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扬”作“杨”,无“于”字。张本亦无“于”字。分歧异派。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歧”作“岐”,形近而讹。蔚似雕画。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似”作“以”。

    颂赞第九

    发指

    颂者,盛德之形容,故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赞者,颂家之细条,斯约举以尽情,昭灼以送文。其用一神一人,颂主告神。其体一巨一细。颂,诵以显容,赞,促而不广,厥始事生奖叹,其既义兼美恶,辞趣非一,而流变正同。

    校勘

    鲁国以公旦次编。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国”作“人”。晋舆之称原田。嘉靖本“舆”作“兴”。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曹学佺改。仲武之美显宗。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同。黄本“仲武”作“武仲”,误。史岑之述熹后。嘉靖本“熹”作“僖”。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曹学佺改。虽浅深不同。黄本、张本同。嘉靖本、《汉魏》本“浅”、“深”二字倒。至于班傅之《北征》、《西巡》。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张本“巡”作“逝”。以皇子为标(標)。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标(標)”作“摽”。汪洋以树义。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义”作“仪”。赞者,明也,助也。嘉靖本、张本无“助也”二字。黄本、《汉魏》本从《御览》增。及迁《史》固《书》。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迁史”作“史班”。又纪传后评。嘉靖本“后”作“侈”。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考《御览》改。而仲洽《流别》。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洽”作“治”,形近而讹。动植必赞。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必赞”作“赞之”。黄本从《御览》改。然本其为义。嘉靖本、《汉魏》本、张本无“本”字。黄本从《御览》增。促而不广。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广”作“旷”。黄本从《御览》改。昭灼以送文。嘉靖本、黄本同。《汉魏》本“送”作“述”。张本“送文”作“述义”。缕彩摛文。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彩”作“影”,形近而讹。

    祝盟第十

    发指

    祈福以降神之谓祝。而曰“修辞立诚,在于无媿”。约誓以告神之谓盟。故知信不由衷,盟无益也。盖以立诚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祝史陈信,资乎文辞。”而卒言之曰:“非辞之难,处辞为难。”即此可征《文心》、《文选》之歧趋。

    校勘

    祀遍群神。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神”作“臣”。昔伊耆始蜡。嘉靖本“耆”作“祈”。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柳应芳改。土反其宅。嘉靖本“反”作“及”。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许天叙改。爰在兹矣。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爰”作“爱”。即郊禋之词也。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词”作“祠”,形音近似而讹。及周之太祝,掌六祝之辞。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六祝”之“祝”讹作“祀”。祝币史辞。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张本“祝”作“祀”。侲子殴疫。嘉靖本“疫”作“疾”。黄本、《汉魏》本、张本依王氏改。礼(禮)失之渐也。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张本“礼(禮)”作“体(體)”。唯陈思诰咎。嘉靖本无“咎”字。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曹学佺补。颂体而祝仪。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祝”作“呪”。而降神务实。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张本“务实”二字倒。定山河之誓。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誓”作“盟”。

    铭箴第十一

    发指

    铭者,名也,观器而正名也。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义典则弘,文约为美”,取事必核以辨,摛文贵简而深,此箴之所与铭同。若乃箴全御过,故文资确切,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此箴之所与铭异。陆士衡赋文以为“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箴顿挫而清壮,斯确切矣。铭博约而温润,故弘润矣。

    校勘

    魏颗纪勋于景钟。嘉靖本“钟”作“铭”。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曹学佺改。赵灵勒迹于番吾。嘉靖本“吾”作“禺”。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杨慎改。秦昭刻博于华山。嘉靖本“博”作“传(傳)”。《汉魏》本“博”作“傅”。黄本、张本依朱谋改“博”字。吁可笑也。嘉靖本“笑”作“茂”。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曹学佺改。桥公之钺。依黄本。嘉靖本“桥”作“侨”,“钺”作“箴”。汉魏本、张本“钺”作“铭”。曾名品之未暇。黄本、张本同。嘉靖本“未”作“末”。《汉魏》本“品”作“器”。唯张载剑阁。嘉靖本“载”作“采”。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谢兆申改。张本无“唯”字。斯文之兴。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无“之”字。战代已来。黄本、张本同。嘉靖本、《汉魏》本“代”作“伐”。作《卿尹州牧》二十五篇。依黄本。嘉靖本无“作”字,“二十”作“卄”。《汉魏》本、张本“二十”作“卄”。故文资确切。嘉靖本“资确”作“质确”。“确”字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改“确”。

    诔碑第十二

    发指

    诔,累德以叙悲。碑,碣石而赞勋。传神似面,听辞如泣,其为文制虽异,而资史才则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其叙事也该而要,其缀采也雅而泽,斯其较也。

    校勘

    易入新切。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张本“切”作“丽”。始序致感。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张本“感”作“惑”。景而效者,弥取于工矣。嘉靖本“工”作“功”。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谢兆申改。纪号封禅。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纪”作“始”。亦古碑之意也。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古”作“石”。事止丽牲。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止”作“正”。句无择言。嘉靖本、张本同。黄本、《汉魏》本“句”作“词”。

    哀吊第十三

    发指

    哀与诔异。诔以累行,故谥加乎成德;哀以悼逝,故誉止于察惠。而吊又与哀异。短折曰哀,所以哭死。至到称吊,实用慰生。《记》曰:“知生者吊,知死者伤。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伤。知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古人有别,刘氏已混。而刘氏原哀辞则曰:“奢体为辞,虽丽不哀。”及其论吊,又称:“华过韵缓,化而为赋。”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所贵节促而文婉,辞哀而韵长尔。

    校勘

    而霍子侯暴亡。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无“子”字。始变前式。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式”作“戒”。张本“式”作“代”。怪而不辞。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辞”作“式”。所以不吊矣。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无“矣”字。晋筑虒台。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虒”作“虎”。史赵苏秦,翻贺为吊。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史”作“使”。及卒章要切。《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黄本“卒”作“平”。思积功寡。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功”作“切”。各其志也。依张本。嘉靖本、黄本、《汉魏》本无“其”字。

    杂文第十四

    发指

    夫汉来杂文,名号多品。而对问、七及连珠三者,放效特多。故详其流变,明其得失。极答问之末造,则曰:辞高而理疏,意荣而文悴。而穷七之末流,又称:文丽而义睽,理粹而辞驳。辞致不同,而义趣一揆。文丽而义睽,即辞高而理疏也。理粹而辞驳,即意荣而文悴也。纪昀言:“词高理疏,才士之华藻。意荣文悴,老手之颓唐。惟能文者有此病。”此论入微。

    校勘

    夸丽风骇。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夸”作“本”。始邪末正。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邪”作“雅”。张衡《应间》。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间”作“问”,形近而讹。庾《客咨》,意荣而文悴。嘉靖本“”作“凯”,“悴”作“粹”。黄本、《汉魏》本、张本“凯”依钦叔阳改“”,“粹”依朱谋改“悴”。时屯寄于情泰。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于”作“乎”。讽一劝百。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一”作“以”。里丑捧心。嘉靖本“丑”作“配”。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谢兆申改。或典诰誓问。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诰”作“语”。各入讨论之域。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域”作“或”。

    谐第十五

    发指

    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于权谲,而事出于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会意适时,颇益讽戒。但本体不雅,其流易敝。空戏滑稽,有亏德音。

    校勘

    昔齐威酣乐。嘉靖本“威”作“宣”。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许天叙改“威”。及优旃之讽漆城,优孟之谏葬马。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优?”、“优孟”倒作上孟下?。但本体不雅。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雅”作“杂(雜)”。而诋嫚媟弄。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媟”作“媒”。魏文因俳说以著《笑书》。嘉靖本“文”作“大”,“笑”作“茂”。黄本、《汉魏》本、张本改“笑”字,依孙汝澄改。虽抃推席。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抃”作“扑”。尤而效之。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而”作“相”。岂非溺者之妄笑。嘉靖本“笑”作“茂”。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改。昔还社求拯于楚师。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社”作“杨”。而君子嘲隐。黄本、张本同。嘉靖本、《汉魏》本无“嘲”字。纤巧以弄思。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思”作“忠”。已兆其体。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兆”作“乖”。

    史传第十六

    发指

    史之与传,本不连类。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然则记事谓之史,转经谓之传。来历既殊,用途不同。而鲁君子左丘明,因孔子史记,论本事而作传,汉博士谓《左氏》为不传《春秋》。《公羊》定元年传云:“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何注:“读谓经,传谓训诂。”此传解经而不记事之证也。传之隶史,肇于马迁,以配本纪。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纪以包举宏纲,犹《春秋》之经。传以委曲众端,犹丘明之传。丘明则传以解经,马迁则传以释纪也。而彦和谓左氏附经间出,于文为约,而氏族难明。及史迁各传,人始区详而易览,述者宗焉。厥为史家有传之俶落。然彦和虑其岁远则同异难密,事积则起讫易疏,斯固总会之为难也。或有同归一事,而数人分功。两记则失于复重,偏举则病于不周。此又铨配之未易也。彦和妙悟文心,而史学非其当行,亦复洞明本末如此。

    校勘

    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嘉靖本“无史者,使也。执笔左右”八字。“使之记也”,“也”作“已”。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胡孝辕补改。古者,左史记事者。嘉靖本无“古”字。黄本、《汉魏》本、张本依孙汝澄补。洎周命惟新。依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张本“洎”作“自”。夫子闵王道之缺。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同。黄本从《御览》增“昔者”二字。转受经旨以授于后。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于”作“其”。及至从横之世。嘉靖本、《汉魏》本、张本无“及”字。黄本从《御览》增。故即简而为名也。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即”作“节”。子长继志。嘉靖本“志”作“至”。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胡孝辕改。班《史》立纪,违经失实。嘉靖本“违”上有“并”字,“经”下无“失”字。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补“失”字。张衡司史。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司”作“同”。元帝王后。嘉靖本“帝王”作“年二”。黄本注依孙汝澄改。汉魏本同。张本作“平二”,注:“元作帝王。”孙改与黄注牴牾,未知孙改究何如也。然“帝王”二字义长。何有于二后哉。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二”作“三”。若司马彪之详实。嘉靖三本无“若”字。黄本从《御览》增。非妄誉也。至于晋代之书。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至”在“誉”字上。至邓璨《晋纪》。嘉靖本“璨”作“”。黄本、《汉魏》本依朱谋改。张本依《晋书》作“粲”。又摆落汉魏。嘉靖本、《汉魏》本、张本“摆落”作“撮略”。黄本从《御览》改。虽湘州曲学。嘉靖本、《汉魏》本同。黄本、张本“州”作“川”。及安国立例。嘉靖本“安”作“交”。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改。必贯乎百氏。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氏”作“姓”。共日月而长存。嘉靖本、黄本、张本同。《汉魏》本“存”作“有”。至于纪编同时,时同多诡。嘉靖本脱“同时”二字。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胡孝辕补。勋荣之家。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荣”作“劳”。理欲吹霜煦露。嘉靖本、《汉魏》本“煦”作“喷”。黄本、张本从《御览》改。此又同时之枉,可为叹息者也。嘉靖本“又”作“入”,无“为”字。《汉魏》本亦无“为”字。黄本、张本从《御览》增“而”。“又”字三本同。唯素心乎。依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张本“心”改“臣”。而赢是非之尤。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同。黄本“赢”作“嬴”,形近而讹。

    诸子第十七

    发指

    桐城姚鼐为《古文辞类纂》,以为论辨类者,盖原于古之诸子,各以所学著书诏后世。而彦和则别诸子以离于论,以为陆贾《典语》、贾谊《新书》、扬雄《法言》、刘向《说苑》、王符《潜夫》、崔实《政论》、仲长《昌言》、杜夷《幽求》,咸叙经典,或明政术,虽标论名,归乎诸子。何者?博明万事为子,适辨一理为论。彼皆蔓延杂说,故入诸子之流。辞若相破,而义相成。

    校勘

    而战代所记者也。嘉靖本、张本同。黄本、《汉魏》本“代”作“伐”。尸佼兼总于杂术。嘉靖本“佼”作“狡”。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柳应芳改。逮汉成留思。黄本、张本同。嘉靖本、《汉魏》本“留”作“普”。九流鳞萃。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无“九”字。谰言兼存。嘉靖本“谰”作“(谄)”。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改。是以世疾诸,混同虚诞。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同”作“洞”。六虱(蝨)五蠹。黄本、张本同。嘉靖本“蝨”作“虱”。《汉魏》本作“风(風)”,则“虱”之讹。药之祸。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作“辕”。每环奥义。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奥”作“其”。慎到析密理之巧。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析”作“折”。《品[2]氏》鉴远而体周。嘉靖本、黄本、张本同。《汉魏》本“远”作“达”。崔实《政论》。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政”作“正”。或叙经典。《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黄本“或”作“咸”。虽(雖)明乎坦途。嘉靖本“虽(雖)”作“难(難)”,“乎”作“于”。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改。

    论说第十八

    发指

    刘彦和以为,论者弥纶群言,研精一理,而斥越理横断,反义取通者。以为览文虽巧,而检迹知妄。至于说者,悦也。言咨悦怿,过悦必伪。自非谲敌,唯忠与信。而诘陆士衡“炜晔谲诳”之说以为无当。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安可以曲论哉!故知论尚积理,说贵立诚。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者也。按陆士衡《文赋》:论精微而朗畅,说炜晔以谲诳。“炜晔谲诳”之说,信如彦和所讥矣。至云“论精微而朗畅”,则与彦和之言相发。精微以意言,朗畅以辞言。弥纶群言,斯朗畅矣。研精一理,斯精微矣。

    校勘

    圣哲彝训曰经。嘉靖本“哲”作“世”。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按《玉海》改。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嘉靖本“无爽”作“有无”,“圣”字上无“则”字。黄本、张本从《御览》改。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嘉靖本无“精”字。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改。严尤《三将》。嘉靖本“尤”作“允”。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改。陆机《辨亡》。嘉靖本“亡”作“正”。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谢兆申改。然亦其美矣。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张本无“亦”字。次及宋岱、郭象。嘉靖本“岱”作“代”,“象”作“蒙”。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改。逮江左群谈。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无“逮”字。才不持论,宁如其已。依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张本“才”作“言”,“论”作“正”,“宁”作“论”。穷于有数,追于无形。嘉靖本无两“于”字。黄本、《汉魏》本、张本从汪氏本增。钻坚求通。依张本。嘉靖本、黄本、《汉魏》本“钻”作“迹”。览文虽巧,而检迹知妄。依张本。嘉靖本、黄本、《汉魏》本“知”作“如”。若秦延君之注《尧典》。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延君”作“君延”。黄本依杨慎改。羞学章句。嘉靖本“羞”作“差”。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改。可为式矣。黄本、张本同。嘉靖本、《汉魏》本“为”作“谓”。兑为口舌,故言咨悦怿。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无“兑为口舌,故”五字。过悦必伪,故舜惊谗说。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无“故舜惊谗说”五字。郦君既斃于齐镬。嘉靖本、黄本、张本同。独《汉魏》本“既”作“即”。

    诏策第十九

    发指

    原诏策之始,则曰轩辕唐虞,同称为命。命之为义,制性之本也。极诏策之流,则斥孔北海文教丽而罕於理[3]为乖,而以诸葛孔明、庾稚恭理得辞中为善。彦和论文,其要归于制性而主理,所以矫时枉而救世靡也。

    校勘

    故授官锡允。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官”作“管”,“允”作“”。并称曰命。命者,使也。依张本。嘉靖本上“命”字作“令”。黄本、《汉魏》本两“命”字皆作“令”。然按下文,明称“秦并天下,改命曰制”。自以作“命”为是。敕戒州部。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部”作“邦”。策封王侯。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封”作“对(對)”。《易》称君子以制度数。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度”、“数”二字倒。策封三王。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封”作“对(對)”。劝戒渊雅。嘉靖本“劝”作“观”。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谢兆申改。赐太守陈遂。嘉靖本“赐太守”作“责博士”。黄本、《汉魏》本、张本考《汉书》改。雅诏间出。嘉靖本“雅”作“惟”。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改。互管斯任。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互”作“牙”。故引入中书。嘉靖本无“引入”二字。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按《御览》补。体宪风流矣。嘉靖本“宪”作“虑”。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改。眚灾肆赦。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眚”作“青”。周穆命郊嘉靖本“郊”作“邓”。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考《穆天子传》改。当指事而语。嘉靖本、张本“语”作“诰”。黄本、《汉魏》本从《御览》改。在三罔极。嘉靖本“罔”作“同”。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许天叙改。各诒家戒。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贻”作“赂”。庾稚恭之明断。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稚”作“雅”。教之善也。嘉靖本、张本“教”作“辞”。黄本、《汉魏》本从《御览》改。《诗》云:有命自天。明命为重。《周礼》曰:师氏诏王。明诏为轻。依张本、嘉靖本、黄本、《汉魏》本“有命自天”下作“明为重也”。“师氏诏王”下作“为轻命”。

    檄移第二十

    发指

    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必使事诏而理辨,气盛而辞断。移者,易也。移风易俗,令往而民随者也。所贵文晓而喻博,辞刚而义辨。故檄移为用,事殊敌我,其在金革,则逆党用檄,顺命资移。然而植义扬辞,同归刚健,辞不可缓,义不取隐,此其较也。

    校勘

    董之以武师者也。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武师”作“师武”。诘苞茅之阙。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诘”作“诰”,“苞”作“菁”。责箕郜之焚。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箕”作“其”。则称恭行天罚。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恭”作“龚”。使声如冲(衝)风所击(擊)。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冲(衝)”作“衡”,“击(擊)”作“系(繫)”。布其三逆。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布”作“有”。陈琳之檄豫州。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脱“豫州”二字。章密太甚。嘉靖本、黄本、《汉魏》本同。张本“密”作“实”。发邱摸金,诬过其虐。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摸”作“模”,“虐”作“虚”。皦然露骨矣。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骨”作“固”。张本“骨”作“布”。坚同符契。嘉靖本“同”作“用”。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曹学佺改。蓍龟成败。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蓍”作“著”。推压鲸鲵。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同。黄本“推”作“惟”。

    封禅第二十一

    发指

    自唐以前,不知封禅之非,故封禅为大典礼,而封禅文为大著作,特出一门,盖郑重之。时移世易,论者不贵。然云意古而不晦于深,文今而不坠于浅,可云载笔之准绳,文章之法式。

    校勘

    铭号之祕祝。嘉靖本无“祝”字。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铭”改“名”,并补一“祝”字。祀天之壮观矣。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无“矣”字。秦始皇铭岱。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同。黄本亡“始”字。诵德铭勋。嘉靖本“诵”作“请”。黄本、《汉魏》本、张本依孙汝澄改。则文自张纯。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自”作“字”。叙离乱。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乱”作“分”。张本“乱”作“合”。虽文理顺序。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顺”作“烦”。张本“顺”作“颇”。而日新其采者。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采”作“来”。

    章表第二十二

    发指

    彦和审辨名实,尤严核体。故曰:“章者,明也。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表者,标也。《礼》有《表记》,谓德见于仪。其在器式,揆景曰表。章表之目,盖取诸此也。”“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循名课实,以章为本者也。”“所以对扬王庭,昭明心曲。既其身文,且亦国华。”然恳恻者辞为心使,浮侈者情为文使。子贡云:“心以制之,言以结之。”盖一辞意也。而要其归,则一以立诚为本。

    校勘

    则章表之义也。嘉靖本、黄本同。《汉魏》本、张本“则”作“即”。又作书以赞。嘉靖本、黄本同。《汉魏》本、张本“赞”作“缵”。言事于王。嘉靖本、汉魏本、张本同。黄本、王作“主”。谓德见于仪。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张本无“于”字。三辞从命。嘉靖本无“辞”字。黄本、《汉魏》本、张本依朱谋补。曹公称为表不必三让。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必”作“止”。故能缓急应节矣。依黄本。嘉靖本、《汉魏》本、张本无“矣”字。则张华为俊。黄本、《汉魏》本、张本同。嘉靖本“俊”作“俦”。原夫章表之为用也。嘉靖本“之”作“文”。黄本、《汉魏》本、张本依谢兆申改。循名课实,以章为本者也。黄本、《汉魏》本同。嘉靖本无“章”字。张本“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