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袁子正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也。无有咫尺之土。十室之聚。能任天下之智力。举大体而不苛。故王天下。莫之能御也。项籍。楚之世将。有重于民。横行天下。然而卒死东城者。何也。有一范增不能用。意忌多疑。不信大臣故也。宽则得众。用贤则多功。信则人归之。

    悦近

    孔子曰。为上不宽。吾何以观之。苛政甚于猛虎。诗人疾掊克在位。是以圣人体德居简。而以虚受人。夫有德则谦。谦则能让。虚则宽。宽则爱物。世俗以公刻为能。以苛察为明。以忌讳为深。三物具则国危矣。故礼法欲其简。禁令欲其约。事业欲其希。简则易明。约则易从。希则有功。此圣贤之务也。汉高祖。山东之匹夫也。起兵之曰。天下英贤奔走而归之。贤士辐凑而乐为之用。是以王天下。而莫之能御。唯其以简节宽大。受天下之物故也。是故宽则得众。虚则受物。信则不疑。不忌讳则下情达。而人心安。夫高祖非能举必当也。唯以其心旷。故人不疑。况乎以至公处物。而以聪明治人乎。尧先亲九族。文王刑于寡妻。物莫不由内及外。由大信而结。由易简而上安。由仁厚而下亲。今诸侯王国之制。无一成之田。一旅之众。独坐空宫之中。民莫见其面。其所以防御之备。甚于仇雠。内无公族之辅。外无藩屏之援。是以兄弟无睦亲之教。百姓无光明之德。弊薄之俗兴。忠厚之礼衰。近者不亲。远者不附。人主孤立于上。而本根无庇荫之助。此天下之大患也。圣人者。以仁义为本。以大信持之。根深而基厚。故风雨不愆伏也。

    贵公

    治国之道万端。所以行之在一。一者何。曰。公而已矣。唯公心而后可以有国。唯公心可以有家。唯公心可以有身。身也者。为国之本也。公也者。为身之本也。夫私人之所欲。而治之所甚恶也。欲为国者一。不欲为国者万。凡有国而以私临之。则国分为万矣。故立天子。所以治天下也。置三公。所以佐其王也。观事故而立制。瞻民心而立法。制不可以轻重。轻重即颇邪。法不可以私倚。私倚即奸起。古之人有当市繁之时。而窃人金者。人间其故。曰。吾徒见金。不见人也。故其爱者必有大迷。宋人有子甚丑。而以胜曾上之美。故心倚于.私者。即所知少也。乱于色者。即目不别精粗。沉于声音。则耳不别清浊。偏于受者。即心不别是非。是以圣人节欲去私。故能与物无尤。虽有天下之大。四海之富。而不敢私其亲。故百姓超然。背私而向公。公道行。即邪利无所隐矣。向公即百姓之所道者一。向私即百姓之所道者万。一向公。则明不劳而奸自息。一向私。则繁刑罚而奸不禁。故公之为道。言甚约而用之甚博。

    治乱

    治国之要有三。一曰食。二曰兵。三曰信。三者国之急务。存亡之机。明主之所重也。民之所恶者莫如死。岂独百姓之。然。虽尧。舜亦然。民困衣食将死亡。而望其奉法从教。不可得也。夫唯君子而后能固穷。故有国而不务食。是责天下之人。而为君子之行也。伯夷饿死于首阳之山。伤性也。管仲分财自取多。伤义也。夫有伯夷之节。故可以不食而死。有管仲之才。故可以不让而取。然死不如生。争不如让。故有民而国贫者。则君子伤道。小人伤行矣。君子伤道则教亏。小人伤行则奸起。夫民者君子所求用也。民富则所求尽得。民贫则所求尽失。用而不得。故无强兵。求而皆失。故无兴国。明主知为国之不可以不富也。故率民于农。富国有八政。一曰。俭以足用。二曰。时以生利。三曰。贵农贱商。四曰。常民之业。五曰。出入有度。六曰。以货均财。七曰。抑谈说之士。八曰。塞朋党之门。夫俭则能广。时则农修。贵农则谷重。贱商则货轻。有常则民壹。有度则不散。货布则并兼塞。抑谈说之士。则百姓不淫。塞朋党之门。则天下归本。知此八者。国虽小必王。不知此八者。国虽大必亡。凡上之所以能制其下者。以有利权也。贫者能富之之谓利。有罪者能罚之之谓权。今为国不明其威禁。使刑赏利禄壹出于己。则国贫而家富。离上而趣下矣。夫处至贵之上。有一国之富。不可以不明其威刑。而纳公实之言。此国之所以治乱也。至贵者人夺之。至富者人取之。是以明君不敢恃其尊。以道为尊。不敢恃其强。以法为强。亲道不亲人。故天下皆亲也。爱义不爱近。故万里为近也。天下同道。万里一心。是故以人治人。以国治国。以天下治天下。圣王之道也。凡有国者。患在壅塞。故不可以不公。患在虚巧。故不可以不实。患在诈伪。故不可以不信。三者明则国安。三者不明则国危。苟功之所在。虽疏远必赏。苟罪之所在。虽亲近必罚。辨智无所横其辞。左右无所开其说。君子卿大夫。其敬惧如布衣之虑。故百姓蹈法。而无侥幸之心。君制而臣从。令行而禁止。壅塞之路闭。而人主安太山矣。夫礼者所以正君子也。法者所以治小人也。治在于君子。功在于小人。故为国而不以礼。则君子不让。制民而不以法。则小人不惧。君子不让。则治不立。小人不惧。则功不成。是以圣人之法。使贵贱不同礼。贤愚不同法。毁法者诛。有罪者罚。爵位以其才行。不计本末。刑赏以其功过。不计轻重。言必出于公实。行必落于法理。是以百姓乐义。不敢为非也。太上使民知道。其次使民知心。其下使民不得为非。使民知道者。德也。使民知心者。义也。使民不得为非者。威禁也。威禁者。赏必行刑必断之谓也。此三道者。治天下之具也。欲王而王。欲霸而霸。欲强而强。在人主所志也。

    损益

    夫服物不称。则贵贱无等。于是富者逾侈。贫者不及。小人乘君子之器。贾竖袭卿士之服。被文绣。重门而玉食。其中左右。叱咄颐指而使。是故有财者光荣。无财者卑辱。上接卿相。下雄齐民。珍宝旁流。而刑放于贿。下而法侵。能无亏乎。

    世治

    天地之道贵大。圣人之道贵宽。无分寸之曲。至直也。以是绳之。则工不足于材矣。无纤分之短。至善也。以是规之。则人主不足于人矣。故凡用人者。不求备于一人。桓公之于宁戚也。知之矣。夫有近会者无远期。今之为法曰。选举之官。不得见人。曰以绝奸私也。夫处深宫之中。而选天下之人以为明。奚从而知之。夫交接人之道。不可绝也。故圣人求所以治交。而不求绝交人。莫问不交。以人禁人。足以私禁私也。先王之用人不然。不论贵贱。不禁交游。以德底爵。以能底官。以功底录。具赏罚以待其归。虽使之游。谁敢离道哉。

    刑法

    礼法明则民无私虑。事业专则民无邪伪。百官具则民不要功。故有国者。为法欲其正也。事业欲其久也。百官欲其常也。天下之事。以次为爵禄。以次进士。君子以精德显。夫德有次则行修。官有次则人静。事有次则民安。农夫思其疆畔。百工思其规矩。士君子思其德行。群臣百官思其分职。上之人思其一道。侵官无所由。离业无所至。夫然。故天下之道正而民壹。夫变化者。圣人之事也。非常者。上智之任也。此人于权道。非贤者之所窥也。才智至明。而好为异事者。乱之端也。是以圣人甚恶奇功。天下有可赦之心。而有可赦之罪。无可赦之心。而无可赦之罪。明王之不赦罪。非乐杀而恶生也。以为乐生之实。在于此物也。夫思可赦之法。则法出入。法出入。则奸邪得容其议。奸邪得容其议。则法曰乱。犯罪者多。而私议并兴。则虽欲无赦不可已。夫数赏则贤能不劝。数赦则罪人侥幸。明主知之。故不为也。夫可赦之罪。千百之一也。得之于一。而伤之于万。治道不取也。故先王知赦罪不可为也。故所俘虏。壹断之于法。务求所以立法。而不求可赦之法也。法立令行。则民不犯法。法不立令不行。则民多触死。故曰。能杀而后能生。能断而后仁立。国之治乱。在于定法。定法则民心定。移法则民心移。法者所以正之事者也。一出而正。再出而邪。三出而乱。法出而不正。是无法也。法正而不行。是无君也。是以明君将有行也。必先求之于心。虑先定而后书之于策。言出而不可易也。令下而不反也。如阴阳之动。如四时之行。如风雨之施。所至而化。所育而长。夫天之不可逆者时也。君之不可逆者法也。使四时而可逆。则非天也。法令而可违。是非君也。今有十人。旷弩于百万之众。未有不震怖者也。夫十矢之不能杀百万人可知也。然一军皆震者。以为唯无向则已。所中必死也。明君正其礼。明其法。严其刑。持满不发。以牧万民。犯礼者死。逆法者诛。赏无不信。刑无不必。则暴乱之人莫敢试矣。故中人必死。一矢可以惧万人。有罪必诛。一刑可以禁天下。是以明君重法慎令。

    人主

    人主莫不欲得贤而用之。而所用者不免于不肖。莫不欲得奸而除之。而所除者不免于罚贤。若是者赏罚之不当。任使之所由也。人主之所赏。非谓其不可赏也。必以为当矣。入主之所罪。非以为不可罚也。必以为信矣。智不能见是非之理。明不能察浸润之言。所任者不必智。所用者不必忠。故有赏贤罚暴之名。而有戮能养奸之实。此天下之大患也。

    致贤

    虽有离娄之目。不能两视而明。夔旷之耳。不能两听而聪。仲尼之智。不能两虑而察。夫以天下之至明至智。犹不能参听而俱存之。而况于凡人乎。故以目虽至明有所不知。以因虽凡人无所不得。故善学者。假先王以论道。善因者。借外智以接物。故假人之目以视。奚适夫两见。假人之耳以听。奚适夫两闻。假人之智以虑。奚适夫两察。故夫处天下之大道。而智不穷。兴天下之大业。而虑不竭。统齐群言之类。而曰不劳。兼听古今之辨。而志不倦者。其唯用贤乎。

    明赏罚

    夫干禄者唯利所在。智足以取当世。而不能日月不违仁。当其用智以御世。贤者有不如也。圣人明于此道。故张仁义以开天下之门。抑情伪以塞天下之户。相赏罚以随之。赏足荣而罚可畏。智者知荣辱之必至。是故劝善之心生。而不轨之奸息。赏一人而天下知所从。罚一人而天下知所避。明开塞之路。使百姓晓然。知轨疏之所由。是以贤者不忧。知者不惧。干禄者不邪。是故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强仁。天下尽为仁。明法之谓。死者人之所甚恶也。杀人者仁人之所不忍也。人之于利欲。有犯死罪而为之。先王制肉刑。断人之体。彻膳去乐。咨嗟而行之者。不得已也。刑不断则不威。避亲贵则法曰弊。如是则奸不禁。而犯罪者多。惠施一人之身。而伤天下生也。圣人计之于利害。故行之不疑。是故刑杀者。乃爱人之心也。涕泣而行之。故天下明其仁也。虽贵重不得免。故天下知其断也。仁见故民不怨。立断下不犯。圣王之所以禁奸也。先王制为八议赦宥之差。断之以三槐九棘之听。服念五六曰。至于旬时。全正义也。而后断之。仁心如此之厚。故至刑可为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