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讲 论自在的人的使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今天我开始作的这些演讲的目的,有一部分你们大家都已知道 (3) 。各位先生,我想回答,或者毋宁说,我想让你们自己回答下列问题:学者的使命是什么?学者同整个人类及其各个阶层的关系怎样?他用什么手段才能最稳妥地完成自己崇高的使命?

    学者之所以为学者,仅仅是由于学者不同于其他的非学者;学者的概念是通过比较,通过他同社会的关系而产生的,这种社会不仅指国家,而且一般也指有理性的人们的任何结合,这些人在生存空间里相互毗邻,因而彼此相关。

    由此可见,这样的学者的使命,只有在社会里才是可以思议的;所以要回答学者的使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回答另一个问题,即社会的人的使命是什么。

    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又必须先回答另一个更高深的问题,即自在的人的使命是什么?所谓自在的人就是这样一种人,这种人仅仅被想象为是人,是仅仅按照一般人的概念加以想象的;这种人是孤立的,没有任何结合,在他的概念里必然不包含任何结合。

    当然,我现在无须证明,即可对你们说,全部哲学,一切人类的思维和学说,你们的整个研究工作,特别是我想要分别向你们报告的一切,其目的无非都在于回答上面已经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回答最后的那个最高深的问题,即一般人的使命是什么?通过什么手段他才能最稳妥地完成这一使命?对此,你们当中的许多人无疑早已作出了证明;其他人虽然感觉还很模糊,但并未因此而没有什么强烈感觉。

    预先假定一种完整的哲学,即一种彻底详尽的哲学,虽然不是为了能感觉到这个使命,然而却是为了对这个使命有一种清楚的、明白的和完全的认识。自在的人的这个使命也就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各位先生,您们知道,要是我不能在这一课程中把全部哲学阐述清楚,我就不能在这个课程中完全由哲学根据中推断出我要讲的内容。但是,我能把我要讲的内容建立在你们的感觉基础上。同时你们也知道,学者的使命是什么,或者说,最高尚、最真诚的人的使命是什么————将来会表明这二者是同一个意思————这个我想在我的公开演讲中回答的问题是全部哲学研究的最后的 课题;反之,一般人的使命是什么,这个我想在我的私人演讲中加以论证,而今天只想简单提示一下的问题则是全部哲学研究的最初的 课题。现在,我就来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人的真正精神,即完全自在的、孤立的、与自身之外的某物毫无关系的纯粹自我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不可能回答的,更确切地说,这个问题包含着一种自相矛盾。诚然,认为纯粹自我就是非我————我把被想象为自我之外存在的、有别于自我的、与自我对立的一切东西称为非我————的一种产物,这是不真实的,依我看,认为纯粹自我就是非我的一种产物这个命题可能表现一种完全同理性矛盾的先验唯物论;但是,认为除非在自己的经验规定性中,自我既永远不会自己意识到自己,也不会被意识到,而这些经验规定性又必然以自我之外的某种东西为前提,这倒确实是真实的,而且在自我所在的地方将会得到严格证明。就连人的身体————人称之为自己的 身体————也是自我之外的某种东西。除了这种联系之外,人从来就不可能成其为人,而是某种对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的东西,如果我们还能把这样一种根本不具备思想的东西称为某种东西的话。因此,考察自在的和孤立的人,并不意味着在这里或在任何地方把人仅仅看成纯粹自我,认为人与其纯粹自我之外的某种东西没有任何关系;反之,这样考察人仅仅意味着把人想象为与其同类理性生物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人是这样被想象的,那么他的使命是什么呢?按照人的概念他作为人所具有的本质————这种本质在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中正是非人所不具备的————是什么呢?他同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中不称为人的一切东西又何以区别呢?

    我应当从某种肯定的东西谈起。因为我在这里不可能从“我在”这个绝对肯定的原理出发,所以我必须同时提出一条原理作为假设,而这条原理不可磨灭地存在于人的感觉之中,它是全部哲学的结果,可以严格地加以论证,而且我将在我的私人演讲里予以严格论证。这条原理就是:既然人确实有理性,所以他就是他自己的目的,这就是说,他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某种别的东西应当存在,反之,他之所以完全存在,是因为他 应当存在;他的单纯存在是他的存在的最终目的,或者在同样的意义上说,人们绝不能毫无矛盾地探求他的存在的任何目的。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 他存在。人应当仅仅被视为理性生物,就此而言,绝对存在的这种特性,为他自己而存在的这种特性,就是他的特性或他的使命。

    但是,人不仅具有绝对存在、纯粹存在,他还具有这种存在的特殊规定;他 不仅存在 ,而且他也是某种东西 ;他不仅说“我在”,而且还说我是这个或那个。就他是一般存在而言,他是理性生物;就他是某种东西而言,他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予以回答。

    他之所以为他所是的东西 ,首先不是因为他 存在,而是因为在他之外有某种东西 。经验的自我意识,也就是对我们赋有的某种使命的意识,正如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和将来在适当地点也将证明的那样,除非以某种非我为前提,是不可能成立的。这种非我必定影响经验自我意识的受动能力 (4) ,我们把这种能力叫做感性。因此,人就其为某种东西而言,是感性生物。但是按照上面所说的,他同时也是理性生物,他的理性不应当为他的感性所取消,反之,两者应当彼此长期并存。在这二者的结合当中,上面所说的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存在的那个原理就变成了如下的原理:人之所以应该是他所是的东西,完全是因为他存在 ,也就是说,他所是的一切,应该同他的纯粹自我,同他的纯粹自我性相关联;他之所以应该是他所是的一切,纯粹是由于他是一个自我;而且因为他是一个自我,所以一般说来,他根本不应当是他所不能是的东西。这个迄今还不清楚的公式马上就会解释清楚。

    纯粹的自我只能从反面加以设想,只能被想象为非我的对立面,因而只能被想象为完全绝对的单一性,而非我的特性则是多样性;纯粹的自我总是同一个东西,而且永远不会是别的东西。因此还可以把上述公式表达成:人应该永远自相一致,而绝不应该自相矛盾。这就是说,纯粹自我绝不会自相矛盾,因为他自身没有任何差异,而永远是同一个东西。但经验的、由外在事物决定的和可以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自我则会自相矛盾;经验自我不是按照纯粹自我的形式决定的,不是自己决定自己的,而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这就是经验自我经常自相矛盾的一个确实标志。但这是不应当有的情况,因为人本身就是目的,他应当自己决定自己,绝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